登陆注册
10028300000001

第1章 放风筝

第一篇 春事

北京春天的风有时凛冽刺骨,我记得有一次冻得差点放了手中的线,风筝忽然显得重了,几乎把我拉起来。我感到自己好像成了一条咬钩的鱼。我大叫起来,一是兴奋,二是害怕。义母过来抱住我,接过我手中的线,把风筝放得更高了。我坐在一块石头上看着她。每当在露天看到湛蓝的天空。枯黄的草地,一幅美丽的风筝放飞图便展现在眼前。

——凌淑华:《古韵》

凌淑华生活在北平的年代,流传着几句顺口溜:“气象预报,纯粹扯臊。晴有大雨,阴天日照。说是无风,电线呼哨。捕风捉影,不如不报。”虽然那时候的气象预报不准,但小孩子玩的玩意儿,却是有严格季节性的,各有各的谱儿:夏景天到小树林粘知了、逮老鹤(蜻蜓),秋景天去城根儿下捉蛐蛐,冬景天怀里揣着蝈蝈葫芦。放风筝,一般要等到开春以后,河也开化儿了,天儿也暖和了,黄沙天也来过了,老北京的屋子里的炉火也撤了,经过三四个月漫长的冬天,终于到了春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时令,就可以糊一个风筝,买一个屁帘儿,撒丫子疯跑了。

春风骀荡的时节放风筝,旧时也叫放晦气,有病的人家还要故意让风筝断线,好把“病根子”带走,有讨个吉利的意思。《潍坊岁时记》称春天放风筝为“放郁”,意思也是把一冬天郁积的闷气都放出去。你想呀,春寒料峭的时候,大人小孩儿跟着风筝一通游耍,抻脖子瞪眼,再出一身透汗,能不强身健体吗?

风筝源于春秋时期,最早用于作战,后来成为民间极受欢迎的一种玩具。隋唐以后,风筝渐趋普及。清明前后,上自内苑,下自士庶,“俱立秋千架为乐,童子郊外放纸鸢”。宋代潍坊人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均有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元代关汉卿的杂剧《绯衣梦》以一个书生“买一个风筝放着耍子”作为开端,明代戏曲家李渔的《风筝误》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以风筝为媒唱和恋爱的故事,《红楼梦》中更是多处写到风筝,而据传由曹雪芹所著《南鹞北鸢考工志》,专讲扎、糊、绘、放风筝技法。据说,后来名扬京师的哈记风筝即得自这套风筝谱的真传。

1915年,北京风筝艺人哈长英、天津风筝艺人魏元泰制作的风筝,在巴拿马博览会上分获金奖和银奖。民国时期,各地即有风筝比赛,以潍县、青岛、安庆、台北等地的风筝赛最为知名。

“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向碧云端。”民国时期,北京、天津、潍坊风筝最为知名,并称为中国风筝三大产地。许多人谈到民国时期的北京风物,都会提到北平的风筝。熊佛西在《怀北平》一文中曾称北平是天下最可爱的地方,在他看来:

我觉得北平的可爱倒不一定是因为它那古老辉煌的建筑物,也不是它那恬静风雅的生活方式:例如玩玩古董,画画字画,逛逛胡同,放放风筝,养养鸽子……更不是因为它那佳肴美食,例如:正阳楼的涮羊肉,便宜坊的挂炉鸭,同和居的烤馒头,东兴楼的乌鱼蛋,致美斋的脍鸭条,灶温的烂肉面,砂锅居的白肉,月盛斋的酱羊肉,信远斋的酸梅汤,王致和的臭豆腐,六必居的酱菜……我觉得北平最可爱的是“北平人”!

风筝,正号“纸鸢”,又称风鸢、纸鹞、鹞子、纸老鹞等。风筝的“筝”,说明最早的风筝都是带响器的,飞上去后迎风而鸣,能发出铮铮之音,故称“风筝”。北方一般称风筝为鸢,南方称鹞子,说的都是老鹰,由此可知最早的风筝都是老鹰形状。老鹰型的风筝多为软翅,放到天上几可乱真,能把鸽子吓跑了。

老北京的风筝花样极多,沙雁(后多写为“沙燕”)为风筝的正宗,有肥沙雁、瘦沙雁(又称瘦腿子)、黑锅底(酷似乌鸦,全部涂黑)、雏燕(为小小胖胖的燕儿型)、比翼燕(为两只燕身合并)等,这类纸鸢的特点是“上有头,中如椭圆形,下有尾”,哪吒、钟馗、老虎、猫、蝴蝶等风筝均由沙雁衍化而来。此外,龙睛鱼、鲇鱼也由此衍化。大英博物馆和美国一些博物馆中至今还收藏有明末清初的沙雁纸鸢。

风筝分为硬翅和软翅两大类。如蜻蜓的两大两小四个翅子,为软翅,即上面有骨子,下面没骨子,软纸边。最早的纸鸢多为硬翅风筝,大多为五角星形式,即一头两翅双腿,后发展出老鹰、蜻蜓、蝙蝠、彩蝶、螃蟹、龙睛鱼等软翅风筝。若按大小分,小的二三尺,大的肥沙雁五六尺的皆有。还有拍子形、蜈蚣形的风筝。一般放沙雁的未必放得了拍子和蜈蚣,因拍子形的多为无头无尾的方形,没有御风心得的,玩不了;而各种纸鸢中,属蜈蚣最难放,因这种风筝为很多小节联成一体,稍一外行,就缠到一起了。此外,还有水桶、方盒子、灯笼等物形风筝。人形的风筝有福、禄、寿三星,哪吒、韦陀和大美人等。《红楼梦》中第七十回写到大观园的小姐妹放风筝,宝玉的美人风筝放不起来,急得满头大汗,急赤白脸地说:“要不是个美人,我一跺脚踩个稀烂。”

一般的风筝都是用竹篾扎骨子,再糊东昌纸,上施彩画。高级的用藤条扎骨子,用绢糊成,彩画也就重彩,桃红、翠绿、洋蓝、描金,金碧辉煌,尺寸也很大,一般都是四五尺以上的,背后都带有单弓或双弓。民国时,北京人玩儿的风筝一般宽窄都在三尺左右。这种有声的纸鸢制作方法是:以竹青或红藤缚成薄片,浸之以油,俟其浸透晒干,以之做成弓,缚于纸鸢适当位置,或一片,或多片,风吹之则作响,声震天际,日夜不停,因随风势徐疾,其音时高时低。风疾其声洪而厉,风徐其音舒且和,听且观之,使人叹为观止。这样的风筝在民国年间要卖到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一个,一般人家买不起。

民国时期,北京的风筝线十分讲究。放小风筝,上绒线铺买些三股白棉线,把棉线绕到线桄子上。手拿着线桄子的木把儿,放风筝时,随高放线,控制自如。不放时,慢慢把线倒到线桄子上,线倒完了,风筝也该落地了。关于这种线桄子,陈鸿年在《故都风物》(台湾正中书局1970年初版)中,曾有详细的描写:

它是用上六根、下六根的三寸长的竹条,互相交叉,距离一样,然后做上槽槽,胶合一起后,再用六根五六寸长、精光细致的木棍棍,上下做槽,与交叉之竹条胶在一起。在竹条交叉的正中心,上下都有个小洞,然后穿一根细铁条或铜条,手拿的部分,还有个木把儿。这样用手一拨竹条条,它便像风轮似的旋转起来了。

陈鸿年说的是小孩玩儿的线桄子,至于大人们玩儿的大线桄子,有的跟小孩子一样高。放这种大风筝,品种多为瘦腿子、钟拍子,还有丈八来长的大蜈蚣,至少需要两个人一起忙乎,一人管线绳,一人拉着风筝的绳。这种风筝放起来格外吃力,十来岁的半大小子两个也未必拉得动。民国年间,这种大风筝大多带着弓弦。新春之际,高空中时时传出风筝的嗡嗡之声,格外引人注目。

据金受申在《老北京的生活》(北京出版社1989年初版)一书中说,纸鸢的上市,最早也要在阴历年底,“这时正值三九,寒冷异常,谁也不肯玩冷纸鸢。”卖风筝的摊子,一般在大铺子的前面,或者在庙会集市。昔日北京卖风筝的,有每年冬末春初在北新桥摆摊的“猴儿常”,专售猴儿八戒的小纸鸢,能把三四个猴儿八戒连起来放入空中,堪称一绝。民国时,北京风筝最著名的有两家,均在厂甸火神庙大街售卖。一是哈记风筝,以擅长制作大风筝著称。哈记制作的风筝,专门卖给梨园艺人,梅兰芳即用他们家的风筝。一是出自清宫的金氏兄妹,以“黑沙雁”最为知名。当时,北京风筝最集中的地方在厂甸,能有上百种风筝出售。其他一些地方,也都有出售玩具风筝的风筝集市。

天津素来出手艺人,不玩儿则已,要玩儿就玩儿绝的。早在清代,天津风筝即以精细著称,轧制工艺十分精湛。如老鹰风筝,头部用纸浆翻模涂色,腹部为平板,尾部用丝线连接,可前后摆动,两翼则用软翅甚至用绫绢等织物糊制,而且鹰的两翅与主体用鹅翎管(后改用铜箍)插接,可分可合,栩栩如生,不仅携带方便,放飞时也异常平稳。

民国时期天津风筝,以魏元泰为最佳,开设“长青斋”纸扎铺。当时,魏元泰的纸扎主要是扎“烧货”(即纸质祭奠用品)的。由于纸扎铺不是每天都有生意,平日就以糊风筝为业。那个时候的天津风筝,最简单的是给小孩玩儿的瓦风筝,大一点儿的是“锣鼓鹰”和老鹰等,最大的是长一两丈的“串活”。魏元泰几经专研,研制出了群燕、群蝶、带响、带变、超长、微型等200余种风筝,技艺上更是精益求精,在天津卫叫响了“风筝魏”的字号。风筝魏在风筝制作工艺上运用了打眼、扣榫、锡焊、铜箍等工艺,创造了轻巧的折叠风筝,数尺长的风筝折叠后,可以装入30厘米左右的盒子甚至信封里,堪称一绝。风筝做得好不好看,全看彩绘。便宜的风筝当然不彩画,如“黑锅底”就是糊成大字形,画成黑色图案花纹的。沙雁是画褐色羽毛图案的。魏元泰的彩绘吸收了年画、剪纸及建筑彩绘的特长,重彩勾勒,色彩鲜艳,有浓郁的装饰情趣。这也就难怪,后来“风筝魏”与杨柳青年画、泥人张被誉为“天津民间三绝”了。

民国年间,山东潍县(今潍坊)风筝已有相当规模,县城里有风筝作坊和店铺三十余家,清明节期间在集市上出摊的也有数十户。这些卖风筝的,多数来自盛产年画的杨家埠。杨家埠艺人冬天印年画,过了旧历年又开始扎制风筝。这些风筝艺人借鉴了年画的技法,半印半画,风格粗犷,印量极高,价钱低廉,一季可产四五万个风筝,当地人称之为“跑破鞋”。

清明前后放风筝,实在大有讲究。一般立春前后开始,到清明止。此时北方多偏南风,或西南风,都适合风筝放飞。倘若一出现北风或东北风,赶紧收了。如果在已经放起后有了转风变天的迹象了,也收。迟了,就真的成了断线的风筝了。具体放飞时间,以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为最佳。三点以后,天气转凉,风向多变。真要一直放到天黑,沿线送上一盏红灯,那就不仅需要有稳定的风向和风势,更需要放风筝的人有高超的放飞技艺了。

至于小孩子放风筝,其实大多数就是跑风筝,跟着风筝乱跑就是了。民国时期,北京入门级的风筝,玩玩“黑锅底”,就不错了。儿歌云:“黑锅底,真爱起,一个筋斗栽到底”,就是笑话小孩子年纪太小,放不来风筝,弄不好就一个倒栽葱,栽到底了。此外,还有一种自制的瓦片风筝,俗称“屁帘儿”。

北京过去的儿童多穿开裆裤。在天冷时,为其做一长方形棉围系于腰间,以为臀部挡寒之用,俗称“屁股帘儿”,简称“屁帘儿”。昔日,稻草帘子、蓝布棉门帘和屁股帘儿,被谑称为旧京的“岁寒三友”。

“屁帘儿”这种儿童风筝制作相对简单,一般自己在家里扎。找来一些竹篦儿,四根竹篦扎成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再用两根竹篦儿交叉支撑,在骨架上糊上薄薄的纸,系上长线,就是最简单的“屁帘儿”风筝了。

具体些说,其形状为竖长方形,比例多为三比二,骨架用三根直竹条;面料上边一根竹条,两头要略长出一点,作绷弓和拴提线之用;另两根以四个角为黏合点作斜十字交叉,交叉竹条的上端要和绷弓竹条的两头相绑扎,并将其与面料粘牢。风筝下面可粘三条或两条纸(绢)条长尾,长度是风筝高度的二至三倍即可。再将上面绷弓竹条用线从后面绷出弓形,绷线的长度和弓形的高度比例为六比一左右,整体为一瓦面圆弧形。提线为三根,绷弓竹条两边各拴一根,十字交叉处拴一根,三根提线合为一点,底线略长,提起后下面略低于水平状,即可试飞。这样的风筝,虽然简单粗陋,但对于那些半大不懂的小子来说,能够有一个入门级的“屁帘儿”风筝,已经是孩子们的心头好了。

同类推荐
  •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1997年香港回归,作者用他朴实的文笔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本书被收录在2001共和国回顾丛书中,长篇报告文学。
  • 回想那风

    回想那风

    回想是人的反刍。咀嚼昨天。昨天总是丰厚的,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喧嚣的浅薄。回想,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情水,可以滋养疲倦的心灵和饥渴的细胞。一般来说,我回想故我在,是排除了行尸走肉的生命的象征,沉浸回想好比酿一坛酒,拾回昨天的芳香或追溯别的什么,比如,人的生命是哪一囝风卷来的完美而又脆弱的种子?如果没有回想,这个世界还会灵智闪烁吗?我们这代人不能把所有的树木都砍尽了,不能把所有的清水都污染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正源源不断地哭着、喊着生出来。真应该回想那风了,风穿过的门窗,门对着的山,窗含着的水。门关上了。窗打开……
  • 散步思絮

    散步思絮

    本书是作者步入八旬之年的一部散文随笔集,主要内容就是每天散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内容涉及广泛,大凡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虫一鸟,乃至民间风情,世俗冷暖,文人轶事,都在作者笔下如渔樵闲话,娓娓道来,给人以启迪、深思。真应了朱熹“世事通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联中真谛,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 丰子恺散文精选

    丰子恺散文精选

    小读者们,相信你们对丰子恺的漫画都不会陌生吧。他的漫画往往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而且内涵丰富的意蕴,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又忍不住思绪万千。在中国二十世纪的画坛上独树一帜。《丰子恺画集代自序》中作家自己曾写道:“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这可以说是丰子恺一以贯之的创作理想,不仅体现在其漫画创作上,在他的文学实践上;也是如此。
  • 露珠上的太阳

    露珠上的太阳

    洪立于1983年在《朔方》发表诗作,写诗已三十多年,《露珠上的太阳》却是他的第一部诗集。
热门推荐
  • 深光幽火

    深光幽火

    文字的光芒照亮大脑的深处,却照亮不了他前面的道路,因而,他有两种生活:内心的和现实的;没由来的火焰追随着她,一直到梦里,惊扰得她不得安宁。他们相遇,凭藉朦胧的好感,演绎着生活中深深浅浅的碰撞、交织和纠结……他们的后辈,迷失在物质世界中,却妄想挖掘前辈无望的精神和理想。林云接到邻居桑以薇临终托付,要她以其日记为蓝本,写部小说,为一个人立传。没有什么阅历的林云怎么也看不出那日记上记载的叫林语秋的人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从他的经历来看也不过是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之徒。十年之后,经过一场大变故,她在病塌上重新审视日记,细细找寻、体验、感受……成书之时却被告之,另有波谲云诡的真相。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BOSS凶猛:乖妻领证吧

    BOSS凶猛:乖妻领证吧

    少走上了一条宠妻如命的不归之路……豪。“我的妻子……只能是你,林星沫。”
  • 别怕,我只是个开门的

    别怕,我只是个开门的

    被联邦背叛的星际大佬,重生为蓝星上的小萝莉。由一个莫得感情的调整者,变成了众人珍爱的小公主。星球上危机渐起,人类却还争斗不断,本想安安静静的造机甲回去报仇,却被卷入蓝星的进化浪潮。历娅(怒):“说好的外挂和金手指呢?为什么连萌宠都自己跑了?”AI01:“您的心率提升百分之十,是否需要镇静剂?”
  • 重生之天纵权妃

    重生之天纵权妃

    十年时光换来的是残忍的背叛,挖心之后,她含恨而终。一朝重生,她发誓要亲者笑,仇者哭。心机女狠,她更狠;渣男毒,她更毒!等等,还有个情深似海的尊贵王爷,那就收下,嫉妒死丫!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 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日向jojo的奇妙木叶冒险

    日向jojo的奇妙木叶冒险

    这是一个精神病少女穿越火影世界,将一众反派整得怀疑人生的故事。·宇智波斑: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没有人比你更神经病,我宇智波斑,愿称你为最强!宇智波带土:忍者要沉着冷静、仔细判断.....抱歉,以前说的话我收回。宇智波佐助:羁绊太多,只会迷失自我。精神病太多......世界还是毁掉算了。漩涡长门:我是新世界的......抱歉,看到这个精神病之后,我觉得我该从多年的中二毕业了。漩涡鸣人:有话直说是忍道,这个精神病是从哪里跑出来的呆巴哟!
  • 重生魔尊在校园

    重生魔尊在校园

    仙界神界魔界妖界人界五界最强者虚风魔尊厌倦了无敌的滋味封印了自身的魔力和记忆来到了火星做了人界的普通人。意外的转世过程中因为时空裂开了灵魂飞入了火星上准备跳崖李晶晶的身上,魔界中另一边长老睁开了眼睛银河系所有星球颤抖,世界天黑了数日,魔界10万大军飞往火星。
  • 易冒

    易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火中娶栗

    火中娶栗

    新书《废柴花仙升职记》玄幻言情文欢迎入坑!一次偶然的分班让易燃认识了好学生陆栗,电光火石间易燃一见钟情,从此开始了疯狂的追求…“你好同学,请问你有女朋友吗?”“……”陆栗无语中。“没有的话你看我行吗?”易燃眼冒金星状。“女孩子家要矜持一点啊……”陆栗脸红中。“不行的话我哭给你看!”易燃泫然欲泣状。且看性格风风火火的火系少女如何才能追到闷骚腼腆的三好学生栗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