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28800000001

第1章 你认真对待的每段时光,终不会辜负你

愿我们都能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1

小可是我在大学辅修英语时认识的女生,我俩专修的都是冷门专业,于是虽顶着名校的光环,却常常感觉身份尴尬。小可比我高一届,从入学年份来说,她是我的学姐,但她上学比较早,年纪比我还小一岁,所以我们就是以这种“她把我当学妹,我把她当妹妹”的奇怪模式相处着。

小可高挑清瘦,有着一头飘逸的长发,小而挺的鼻梁,皮肤白皙,脸上有几颗可爱的雀斑。除了瘦,其他方面我都是她的反面,个子不高,凌乱的短发,塌鼻子,皮肤暗黄,脸上长满青春痘。但奇怪的是,和她在一起,我丝毫感觉不到有压力,她的美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美,也不是那种软萌甜腻的美,她看上去总是清清淡淡的,平时也不怎么打扮,或许她根本就没觉得自己美吧!

我们之间的友谊也是清清淡淡的,除了一起上英语课,平时从来没有一起出去逛街或玩乐过,但是大学毕业多年,她是我为数不多的还一直保持联系的外专业同学。我偶尔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小众的法国文艺片如《美丽的约定》《沉静如海》等,反响平平,只有小可还能聊上几句。

2

去年清明节,我在“凤凰读书”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怀念父亲的文章,我转发朋友圈后,她发消息给我:原来我们竟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我回复几个拥抱的表情,感慨万千:这大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磁场吸引力吧!我们从来没有说起过各自的家庭,可在冥冥之中,有股无形的力量把我们连在了一起。

我那个时候辅修英语课纯粹是对专业课不感兴趣,而恰好对英语有点兴趣。可为什么大二的时候我有机会转专业却没有转呢?当时我认为英语只是一门语言工具,似乎没有必要作为主专业来学。现在想来,这理由实在好笑,不过是自己偷懒的借口罢了。

而小可不一样,她修了这么多门英语课程,是想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跨专业考研有多难?我无从想象。小可告诉我,对于跨专业考英语的人来说,还有一件棘手的事——要考第二门外语。她大二才决定要考研,这相当于从头开始学一门语言,且比别人落后了一年。

后来我大三,搬到了西溪校区,小可也在这个校区,我们偶尔会在宿舍楼下碰上面,但她总是行色匆匆,脸色苍白,简短说几句就走了。

3

转眼到了大三下半学期,我也面临找工作的压力,与小可联系就更少了。有一天傍晚,小可打电话让我下楼来,然后把一把钥匙交到了我手里:“你之前不是说自己的车被偷了吗?我的车你拿去用吧!我快毕业了,马上要离开这里,车子也用不到了,这是车钥匙。”

我心中涌起一股无名的感动,然后小心翼翼地问她:“你……要去哪里?”“去浙江一家图书馆,是专业对口的工作。”“那不错,考研呢?”话刚出口,我就后悔了,既然选择了工作,想必她这次考研是失败了。小可把额前的几缕长发拨到了耳后,淡淡地说:“没考上。好在这份工作相对轻闲,有充裕的时间看书,明年再战吧!”我至今仍记得那个傍晚,我们坐在宿舍一楼大厅的长椅上,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门一缕缕洒在她身上,她柔和的脸上隐隐透着一股坚毅。

一年后我也毕业了,去了浙江一个乡镇工作。那时候我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很迷茫,便找小可聊天,那时才得知她第二年考研还是失败了,准备继续考。

我试探性地问她,要不,换个专业考?或者,换个学校考?可能会简单点。

她断然拒绝了,说从来没想过考别的学校、别的专业。

4

后来我在那个山区小镇度过了苦闷的三年,那时候的我整天郁郁寡欢,虚度时光,也很自闭,不愿意跟以前的同学联系。当我再次联系上小可,想去她工作的城市找她散散心时,小可说由于家庭的原因,她已经回老家工作了。

她一共考了四次——她梦想中的浙大英语系的研究生。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失败了。第三次,还是失败了。第四次,那是她离梦想最近的一次,她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对自己说,这次再考不上,就不考了。她终于进了面试,与她一起面试的是一堆比她小很多的“90后”学妹,且大多是英语系本专业,她们谈笑风生,脸上洋溢着青春自信的笑容。她站在她们中间,显得那样格格不入,那一刻,她怯场了。

面试她的是一位她之前上过课的老师,老师微笑着问她为什么要考英语系。她回想起这些年的经历,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谁知一开口,却磕磕绊绊说不了几句话——她本可以回答得很好,但她太看重这次机会,带着过重的心理包袱,反而发挥失常了。

四年,她用了最美好的四年青春,去追逐自己的考研梦,我多想给她一个完美的结果,可现实不是童话。现实是她失败了,带着四年伤痕累累的心回了老家。

直到后来我频频参加选调考试却屡考屡败,我才略微体会到小可当时的心境:那种屡屡受挫的挫败感,那种每次给你希望却最终换来失望的煎熬感,那种无法向身边人倾诉苦闷的孤独感。

5

如今的我和小可,依然在各自的家乡,做着一份不咸不淡的工作。有一次聊天,我对她说,其实在外人看来,我们的这份工作挺好的。

“好是挺好的,但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她回答说。

然后我问,“你结婚了吗?”

“没。”

“我也是。男朋友呢?”

“没。”

“我也是。”

我们不由得同时打出了“哈哈大笑”的表情。小可说,刚开始,别人给她介绍,她还会善意地表示感谢,后来就会脱口而出:其实一个人也挺好的!

如今的我,开始在网络上写作,而小可,也依旧没有放弃英语学习,并尝试接一些笔译的活。我们都朝着各自的梦想在努力,虽然梦想看起来是那么遥不可及,但至少,我们迈出了第一步。

愿某天重逢,我们都已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1

2016年,我30岁,工作忙碌,升迁无望,每月拿着不到五千块的工资,没房,没结婚,没男友,事业、爱情均不如意。

年少时,感觉30岁是个好遥远的年龄,那时候甚至觉得30岁有点恐怖,好像30岁的女人天然与“老”“丑”等字眼挂钩,30岁的女人,如同一份已签发盖章的文件,想要再起什么风浪,难!

然而,当我自己不知不觉走到了30岁这个坎,我真的很不甘心,我的人生就此被定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有梦想,有追求,我也想活出精彩的人生。

30岁的开头,我和朋友微微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看了奶茶刘若英的演唱会。当奶茶唱着改编的摇滚风《为爱痴狂》又蹦又跳出场时,我哭了。我这个从十几岁就开始喜欢她的人,喜欢她唱的歌,喜欢她演的戏,喜欢她写的文章,喜欢她的一切一切,却一直拖到30岁才来看她的演唱会。

那个晚上,我时而被奶茶温暖的情歌所感动,时而随着她的摇滚一起嗨,我看到了她文艺知性的一面,也看到了她活泼俏皮的一面。真好啊,她还是那个少女感满满的奶茶。

奶茶说,当你听到一首歌,会想到最初听到的自己,回到当初的情境之中。

“现在我却总爱回忆,回忆当时不服输的你。”听到这首《继续给十五岁的自己》,我不禁问自己:当初那个倔强又好强的女孩,那个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的女孩,哪里去了?

奶茶的演唱会过后,我有好多天都沉浸其中,恍恍惚惚,有一个想法在我脑海里愈来愈强烈:我已经30岁了,有些事情再不做,也许以后都不会去做了。

2

于是在30岁这一年,我毅然决定开始追逐儿时的写作梦和主播梦。

要感谢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不必去电台工作,就可以在各个网络电台平台开通自己的个人电台;我把文章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慢慢也会有人看。当然,网络只是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我深知自己的缺点:论播音,我没有任何基础,连学校的广播台都不曾待过;论写作,除了在地方性报刊上发表过几块豆腐干,再无其他。要想脱颖而出,我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行。

我购置了电台主播专业设备,从普通话、录音、后期制作一点一点开始自学。我重拾了搁置多年的写作爱好,在每个深夜笨拙地写下只言片语。有时候写文章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盛夏酷暑时在封闭的房间里汗如雨下地录音,为了完成合作平台的录音节目经常早上五点半起来做后期,但我从未想过放弃。

也许,就像李安导演说的,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如果是你特别喜欢的东西,你会一直在追求,这是一种充实和幸福感。

相比十几岁二十几岁,30岁才开始,是有点晚了吧?但是如果不开始,难道要等到40岁再懊悔30岁时没有去努力试一下吗?有些事情一旦开始做了,那就为时不晚。

只是,追梦的道路注定孤独。

周围的人对我冷嘲热讽。一位与我年纪相仿的男同事曾劝我,你成天搞那些电台啊、公众号啊,有什么意思?女人哪,最重要的是找个好老公。我看着他凸起的啤酒肚,心想:你已经被现实招安了,我还没有呢。不过我还是微笑着,礼貌地回了一句:我这就是瞎玩呗!我也想赶快找个好老公啊,你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吗?给我介绍介绍。

我的家人不理解我。我老妈见我每天下班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起早摸黑扑在电脑前,周末也不出去玩,终于有一天忍不住问我:“你到底在做什么事情啊?”我含含糊糊地回答了几句,她叹了口气说,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呢,现在这份安安稳稳的工作不是挺好的吗?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知道她是心疼我,可是她不懂她的女儿——那看似乖巧温顺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躁动不安的心。

我的好友不支持我。某天晚上,我的一个闺蜜在微信上问我最近在忙什么呢。我兴奋地跟她讲起自己的网络电台“事业”和写作“事业”,谁知她兴味索然,问我对象搞定了没?我说没有。她说你怎么还有心思搞这些东西呢?你现在要赶紧找个人结婚,你都30岁了,再不结婚生孩子都要成高龄产妇了。我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儿,我说,你怀孕了,早点休息吧,就草草结束了话题。然后我在心里说了一句:我不是不想嫁人,可是我也想嫁给梦想啊!

好在我这个人向来我行我素,自己认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一旦认准了这条路,我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令我始料未及的是,不到一年,我的梦想就开花结果了。我在各个网络电台平台上的粉丝越来越多,很多粉丝评价我的声音温暖、让人心静,在许多个深夜治愈了他们的心,我成了很多大平台的常驻主播,开始有了些许物质的回报。我的文章不断发表在《读者》《凤凰读书》等微信公众平台以及传统纸媒上,有很多读者在我的公众号下留言,说被我朴实真诚的文字所打动。当我最终与出版公司签订了新书合同时,我还有点难以置信:我人生的第一本书,就要诞生了。

3

2016年秋天,我在上海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超超,她带我逛了外滩。黄浦江的风吹在脸上有丝丝的凉意,江边是熙熙攘攘、肤色各异的人群,江的对岸高楼林立、流光溢彩。她指着那栋最高的楼对我说:“那是金茂大厦,我工作的地方就在那里。”她一直都属于积极努力又目标明确的那类人,大一时转专业到了管理学院,本科毕业出国读研,如今她是上海金融圈的精英,老公是同行。他们已在上海安了家,而我只是这座繁华城市的匆匆过客。

不过,我羡慕超超,却也没有妄自菲薄。她有她的人生,我有我的节奏,套用网上那段广为流传的话,“在我自己的时区里,一切安排都准时”。

回顾自己过去一年的经历,我想说:每个人都不应该自我设限,尤其是女人,千万不要被所谓的年龄捆住了手脚。

30岁又如何?30岁,我的人生才刚开始呢!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晚的是你从来不开始。

有梦就去追吧,乘风破浪后定是一片坦荡辽阔的人生奇境!

迷茫时,就去寻找生活的乐趣

我在开办网络电台初期时录过一篇文章,叫《迷茫时,就去寻找生活的乐趣》,作者是李健。那时我还没有购置专业的录音设备,对着手机录了十几遍才算把这篇文章没有错字、一气呵成地录下来。而我之所以选择录这篇文章,则是因为它很符合我一路走来的心境。

别看现在李健身上有很多标签——“秋裤男神”“清华理工男神”“音乐诗人”,其实李健在清华大学电子系读书时也是迷茫过的。刚上大学时,他考虑过出国,但后来发现在清华大学这样高手如云的地方,人的天赋差距很大,他再怎么努力,成绩也比不上班里那些“学霸”——应该叫“学霸中的学霸”更贴切些。到了大三,他甚至还萌生过退学的念头,整天郁郁寡欢。

“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不单青春期,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可能迷茫。对人生感到迷茫,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连“清华理工男神”都有过很长的迷茫期。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直面迷茫,正视迷茫。从某种意义上说,迷茫并不是一件坏事,正如美国的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的开篇中写的:“如果你正在遭遇迷茫之苦,感激它的来临吧,这是成长的礼物,一种意识的觉醒!比起从来没有迷茫、没有思考过自己的人生状态,我们进步了。”

那么,面对迷茫我们该如何做呢?我曾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你迷茫是因为你懒:“你知道凌晨4点的哈佛图书馆是什么样吗?你知道凌晨4点的洛杉矶是什么样吗?你有什么资格说迷茫?矫情!去努力啊!”这鸡血满满的文字是不是看得你心惊肉跳?于是第二天你就早起背单词、做题到深夜,但是奋斗三天,你又陷入了迷茫?

迷茫是因为懒吗?其实很多人迷茫真的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找不到人生的目标,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擅长什么。

就拿我来说,刚上大学时被调剂到了一个冷门专业——这其实不算什么大问题,因为那时候学校有规定,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到大二时可以申请转专业;最大的问题是,我虽然不是特别喜欢当时的专业,可是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读的专业是什么。那时我的室友小超一心想要转到管理学院,每天早起锻炼、背单词、泡图书馆,在“压力友”的督促下,我的成绩倒也还不错。到了大二,她如愿转专业成功,而我因为没有目标,白白浪费了这次机会,依然迷茫着。每每在校园里看到竺可桢老校长的那两句名言:“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问问自己:第一,到大学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我便会头皮发麻:哦,天哪,这两个问题我一个都回答不上来!

面对迷茫和挫折,李健选择的是用从小就热爱的音乐来安慰自己。在清华求学期间,他写了许多作品,参加了许多大学生歌唱比赛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寻找乐趣的过程充满了疑惑与困顿,他也曾怀疑过,写这么多歌有什么用呢?但后来恰恰是这些作品给了他自信,使他在迷茫中不断探寻着乐趣,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最终走上了职业音乐人的道路。

因此,迷茫时,就去寻找生活的乐趣,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当然,所谓乐趣,并不是夜夜笙歌,更不是醉生梦死。因为在短暂的狂欢之后,留下的是无尽的空虚和落寞,那不是真正的乐趣。

其实,很多人所谓的“乐趣”,不过是自己不努力的挡箭牌罢了。我有个朋友在一所大专院校里当辅导员,她曾经问一个男同学:“你为什么整天玩游戏?”

“我喜欢玩游戏。”

“但我还听说你喜欢读书,你怎么不去读读书?”

“因为……因为图书馆太远了。好吧,其实我也不是那么喜欢读书。”

“那你还有什么兴趣呢?”

“我喜欢摄影。”

“那怎么没见你参加学院的摄影大赛呢?”

“因为……因为要出去采风太麻烦。好吧,其实我也不是那么喜欢摄影。”

“那你喜欢什么?”

“我喜欢玩游戏。”

谈到这里,对话简直没法进行下去了。但我那个朋友耐心得出奇,她又问了一句:“你玩了一天游戏,晚上睡觉前不会觉得空虚吗?”

据说经此一番谈心,那个男同学突然改变了很多,虽然还是会玩游戏,但频率明显下降了。

像这个男同学喜欢玩游戏,只能说是“消遣”,而不是真正的“乐趣”。因为大部分人虽然玩游戏,毕业后却并不会从事游戏行业,他们玩游戏,只是在逃避现实、逃避努力。

真正的乐趣,是你在对它投入和积累后获得的成就感,它绝不意味着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古龙曾在一篇文章中谈道:“办杂志是件非常艰苦的事,也像世上很多艰苦事一样,如果你真的把你的精力和心血投注其中,就一定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别的任何事可以替代的乐趣。创作是一种快乐,是一种生命孕育后的再生,一种经历千辛万苦后的突破。可是在创作的过程中,那种挣扎的痛苦,那种求全求美的泪痕,也不是其他任何人可以想象的。”

真正的乐趣,会让你心静,会使你专注,你对它投入越多,你的生活就会越充沛丰盈,最后回馈你的是意想不到的硕果。我在大学时,虽然迷茫,虽然没有找到人生的目标,但是我依然会每天去图书馆,依着自己的喜好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为了缓解做题的苦闷,我一边做题一边听了很多歌,这些都为我后来开办网络电台奠定了基础——因为拥有较好的文学修养,我刚开始录文章时尽管没有专业的设备,普通话也谈不上标准,但依然有人喜欢我的节目,觉得我对文章情感的诠释比较到位,觉得我配的歌曲特别应景。我在开办网络电台时,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成为一些大平台的主播,只是出于喜爱,想要做得更好、更专业,于是不断地练习普通话、学习后期制作,日益精进,以至于有些人误以为我是播音科班出身。

就像李健说的,每个人所拥有的真正乐趣都不会很多,所以要看重它,对之加以经营和投入,尽量变成更大的乐趣。在寻找乐趣的过程中,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人生的方向。

不要总拿自己是新手当挡箭牌

1

你哭丧着脸对我说,部门主管今天狠狠骂了你,批评你做的方案漏洞百出,跟另一位同事差得太远。“她在这个领域已经做了三年了,我才做三个月,怎么能跟她比呢?”你一脸委屈。

是啊,姑娘,你才刚毕业,入这行才三个月,你的同事已经有三年的经验,可是,这不能成为你方案做得差的理由。职场不是你家的后花园,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慢慢来,三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你证明自己的岗位匹配能力。

不要总拿自己是新手当挡箭牌,要么迅速上道,要么滚,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我联想到自己的三段经历,都是因为没有把自己当新手而牢牢把握住了机会。

2

第一段是我大学还没毕业,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的经历。我所在的部门叫金融合作部,主要业务是为公司的付费会员(中小企业客户)提供网络贷款服务。作为一名实习生,我的主要工作是给后台申请贷款的客户打电话,提醒他们把资料补齐。这看上去是一项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但实际上,在与他们的电话沟通中,我掌握了大量来自一线客户的一手资料,同时利用碎片时间把能看到的部门产品资料看了个遍,以便在回答客户疑问时做到心中有底。

打了一段时间电话后,我接到一项临时任务——采访成功获贷客户,写一篇稿子宣传我们的贷款产品。

我挨个打名单上的电话,然而他们要么没接电话,要么没说几句就匆忙挂了。我颓坐在电脑前,这人都采访不到,还怎么写稿子啊?

稿子第二天就要交,时间紧迫,我来不及沮丧,马上着手准备打第二轮电话。

我重新看了下没接通电话的几个客户,决定先从里面唯一的一个女企业家——夏女士入手。幸运的是,这一次拨通了,夏女士连连道歉,说刚才自己在跟新西兰客户谈生意。她的良好涵养让我心生感动。接下来的采访就很顺利了,其实当时我的采访提纲做得非常粗糙,只是在纸上简单列了几个要点,幸好夏女士非常有耐心,在通话的过程中我又追加了许多问题,她也愿意敞开心扉回答,让我挖到了不少东西。

下班回到宿舍,我连夜赶稿。这篇稿子,我从夏女士和她老公白手起家从零做到年销售额2000万的创业故事入手,写到这笔资金能够发挥的作用,再写到他们如何找联保企业共同贷款的过程。得益于每天打电话掌握到的一手资料,我对客户的疑虑、申请贷款遇到的困难等等了解得比较透彻,写的内容可谓恰到好处地击中了客户的需求和痛点。写完之后,我又反复修改,再三斟酌,等改到自己满意时,已是深夜12点。虽然我只是个实习生,但我知道,我必须以正式员工来要求自己。

第二天,部门主管对这篇稿子赞不绝口,一字没改发在了网站上,而这篇稿子连续多天的点击量都很高,成功达到了宣传产品的目的。

自此,我除了打电话外,还参与了部门更多的运营工作,实习结束,我获得了留下来的机会,虽然我当时并没有留下。后来我在工作中有些郁郁寡欢,在网上投简历却四处碰壁,也是因为之前的实习经历,获得了再次进入公司的机会。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我最终还是没有去,但我非常感激这段经历,感激当时部门的主管和同事们。

很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对自己被安排复印资料、打电话等简单的工作颇有微词,觉得大材小用。可即便是简单的工作,用心做和不用心做的效果也是有天壤之别的。职场作家Spenser曾说过,这世上从来没有简单肤浅的工作,只有简单肤浅的人。

3

第二段经历是我在乡镇待了三年以后,终于有了一个去上级部门锻炼的机会。这是一个政府综合科室,主要工作是将各个部门报过来的经验做法编辑成简报,并将亮点突出的稿子修改上报市里和省里,这类稿子,业内的说法叫“信息”。

刚开始我还是做些琐碎的工作。直到有一天,科长把一篇稿子扔给我,说我们当地财税局国库集中支付这个做法是走在全省前列的,让我改改看。我拿到稿子一看,头都大了:虽然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却杂乱无章、不知所云,既不符合“信息”的基本写法,也没有具体的做法和数据支撑,加上这个业务专业性强,我一无所知,根本无从下手。

可是,就因为没写过这类稿子,就因为原稿比较粗糙,我就要认输吗?那个时候,我已经在乡镇待了三年,想要从事文字岗位而不得,我深知,若不抓住这次证明自己的机会,我将继续沉沦下去。

我花了两天时间,把改好的稿子拿给科长看,毕竟是第一次写,没有十足的把握,心中有点忐忑不安。科长看完后,指出了几个需要修改的小地方。“这些都是小毛病,应该基本算合格了。”我舒了一口气,马上按照她的要求作了修改,她看了之后说可以了,然后漫不经心地问:“你在乡镇是写材料的吧?写了几年了?”

“不是的,我在乡镇几乎没写过材料。”我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

她一直埋着的头抬了起来,脸上满是吃惊的表情:“你的稿子写得很成熟了。我没想到这乱七八糟的稿子被你改得这么漂亮。”接着她又感慨,“这写材料还是得靠天赋,会的人一点就通,不会的写了几年也毫无长进。”

其实,我靠的哪里是天赋,我靠的不过是争分夺秒的学习和努力,在短时间内把自己从一个“新手”训练成了“老司机”。她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我偷偷把前几年省、市录用的稿子全都拷到U盘里,去外面的文印店打印了出来,利用晚上、周末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把厚厚几摞文章看了个遍,逐一研究分析标题、副标题、开头、行文布局,才摸索到“信息”的基本格式和套路。

而在写稿过程中,我让财税局提供初稿的人员发了很多的相关资料过来,细细研读,又和他反复沟通,询问业务细节,才理出头绪,把稿子推倒重写了一遍。写完之后,还是不太满意:标题、副标题不够漂亮,内容亮点不够突出。我又改了几遍,连晚上躺在床上都在苦苦思索,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那篇稿子最终被省里录用,而我也凭借这一个月的出色表现如愿走上了文字岗位。

这人哪,还真是被逼出来的,当你没有退路时,只得赶鸭子上架,死扛硬干。不是等你有能力时才做某件事,而是你在做某件事的过程中获得了相应的能力。

4

第三段是我当网络电台主播的经历。最初,我在荔枝FM开了个人电台,只是用手机荔枝自带的录音功能录节目。录了几期,分享到朋友圈,大家都夸我声音好听,我也扬扬自得。其实那会儿,我听了十点读书几个主播的节目,深感和他们的差距巨大,可心里想的却是:我又不是专业的,怎么能跟他们比呢?我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隔了几个月,我偶然遇到一位热心的主播潮羽,他建议我购买专业的设备:“你的声音条件不错,真想好好干,就要用专业的设备,才能出专业的效果。”确实,手机录音有诸多局限:无法降噪、录错了只能重新录、配乐音量不可控,可想而知,用手机录的节目能好到哪里去。

听了专业主播的教诲,我马上在网上购买了声卡和话筒,开始自学音频后期制作。身边没有任何懂行的人,网上也找不到什么课程,只好自己摸索着使用音频软件,遇到困难就百度查资料,实在不懂的,再去请教潮羽主播,就这样在实践中一点一点地学习。一两个月后,我也能录出像样的节目了,而且越来越熟练,效率越来越高,录一期10分钟的节目加做后期,从一开始要花4个小时甚至更多,到后来一个半小时基本能搞定。

我开始收获越来越多的听友,也成了一些大平台的主播。有不少人问我:你是在电台工作的吗?我如实回答:不是。对方又问:那以前在学校广播台待过?我说没有,没有任何相关经历。大一时我倒是去应聘过学校的广播台,结果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了。

可是,那又如何呢?只要我不把自己当新手看、当外行对待,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就能成为越来越专业的主播。我知道的一些人气很高的网络电台主播,都不是播音科班出身,纯粹是凭着对声音的热爱,铆着一股劲,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在网络上开拓出一片天地。他们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

后来,一个几十万粉丝的情感公众号找到我,让我当他们的独家主播,每期支付一定报酬。“我听了你的声音实在太喜欢了,我会极力向我们的主管推荐你。”这个平台的小编说。合作很快就谈成了。

最初几期,小编反馈:“这期语速快了点。”“这期语速慢了点。”“个别发音咬字不准,下次要注意哦。”我突然意识到:我仍然把自己当“新手”,读稿子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我自以为我的普通话在南方人里面还算标准,但现在我得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那些字正腔圆的播音员当作标杆才行,我必须以更专业的精神对待这件事。

于是,在每期拿到稿子后,我会先通读一遍,遇到模棱两可的发音立马查字典搞清楚,再多读几遍,掐表看时间,寻找合适的语速。最终,我将语速控制在了200字/分钟左右,这对一个夜间情感类节目来说,是较为恰当的语速,而我的普通话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之后的节目,小编不再提任何要求,合作日渐成熟。

5

亲爱的姑娘,我的经历就讲到这里了。我只是个普通的姑娘,现在的人生也算不上成功,但当我在很多事情上不把自己当“新手”看待后,我展现出了连我自己都惊讶的能力,取得了连我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成果。

亲爱的姑娘,我想对你说,人生中有很多事情,看似是能力问题,实则是认知问题。只要你不把自己当新手,你会发现你的潜力被无限激发,你可以做得和老手一样好,甚至比他们更出色。

你认真对待的每段时光,终不会辜负你

1

一位写作的前辈对我说,你有没有发现,你在乡镇这些年写材料的经历,其实无意间锻炼了你的文笔,磨炼了你的心境。

是吗?我有些愕然。曾有人说我开始得太晚了,如果早几年就在网络上写作,可能情况会跟现在大不一样,言语间颇有几分惋惜。

在开公众号之前,我在乡镇部门的文字岗位上干了很多年,写的文章是外人看起比较枯燥的领导讲话稿、汇报材料等。除了写文章,还包括会务工作、清明防火、防台风等杂七杂八的事情,加上我所在的镇属于当地的人口大镇和中心镇,工作量比一般乡镇要大好多。

那几年,我几乎每晚加班到10点多,周末也鲜少休息。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当地发生了一起私立幼儿园学生溺水事件,镇里决定第二天立即召开全镇学生安全工作紧急会议。那天晚上我一面四处打电话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便掌握准确信息迅速向上报送,一面打开Word开始写第二天会议的讲话稿。等忙完这些,已是半夜12点多。

回想自己在乡镇的几年时光,我不敢说自己做得是最好的,但我尽了最大的努力,问心无愧。但写到后面,我渐渐心生厌倦。离开那个镇之前,我对镇里的领导说,我想写点自己真正想写的文章,不想再在这些官样文章上消耗太多精力了。

而在听了那位写作前辈的话后,我翻看了自己以前写的日记,映入眼帘的那些矫情、语无伦次的字句,让我有点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写的。我终于发现:他说的是对的。

我在基层这几年付出的努力,看似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正是这些年几十万字的文字训练,造就了我现在规范、简洁、流畅的文风;正是这些年基层工作的历练,洗去了我身上的浮躁,使得我的文章接地气、不偏激、不浮华。

后来我凭着兴趣开通了个人网络电台。为了学习音频后期制作,我四处搜集资料、听网络课程,结果三个月也才学会了一点皮毛,一度做后期做到崩溃。这时我才追悔莫及:我居然被小小的音频后期难倒了,要知道我大学的专业课程里可是有视频剪辑课的。可当时的我觉得反正自己以后又不可能去电视台,这课程对我没什么用,也就压根儿没好好学。

回过头看,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是一笔财富,就看你当时是否认真对待了。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段经历都为你的下一步做了铺垫,只是你不知道下一步是什么。”你当时觉得没用的东西,说不定过几年就派上了用场,不要等到需要的时候,才后悔没有珍惜当初的机会。

2

几年前,一个朋友带我去他的小老乡的店里吃过桥米线。店主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闲聊中,我了解到他做过快递员、洗车工、餐厅学徒,最后倾全家之力开了这家店。为方便联系,我加了他的微信。有天晚上加完班,我在微信上跟过桥米线的店主说准备去他那里吃米线,谁知他支支吾吾地回答:“天太冷了,我看店里也没什么生意,已经关门了。”我不禁犯起了嘀咕:这哪里像做生意的样子,没生意你至少也得守着店啊,你门都关了哪里来的生意?

之后,他频频群发消息让我帮忙点赞,无非都是为了一些小礼品、小优惠。我不堪其扰,删除了他的微信,心想:不把心思放在自己的店上,却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动用朋友圈资源,这店迟早要倒闭。

果不其然,不到半年他的店就关门大吉了。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朋友小西。他当过培训讲师,学过摄影、花艺,然后加盟开了一家园艺中心。他的店开业当天就破了公司的日销售纪录,大半年来生意异常火爆,赚了个盆满钵盈。

两个同样都是换了多份不相干工作的人,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呢?原因在于开米线店的小伙子做什么都是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而我的朋友小西对待每一份工作、每一段经历都是踏踏实实、尽心尽力地去干。

他当培训讲师时,是他们公司的最佳讲师;他学摄影时,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他学花艺、开园艺中心时,不但苦心学习手艺,也做了详尽的市场调研。他的店开张后,他当培训讲师时练就的口才、他的摄影技术都得到了充分施展,别人听他的介绍,看他在朋友圈发的赏心悦目的照片,往往会心甘情愿掏钱买他的花卉植物。

3

好像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变得比以往更为焦虑。而一些人的言论,则加剧了大众的焦虑。他们叫嚣着:“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你失败不是因为你不努力,而是你没站在风口。”“30岁还没房没车,你还守着这份半死不活的工作吗?”

于是很多人努力了一段时间,看不到成效,就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努力的方向不对?然后就放弃了努力,去不断寻觅所谓的风口。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上一秒是风口,下一秒可能就是深渊,若没有足够的实力作支撑,即使有幸撞上了风口,也很快会在风向转变后摔得头破血流。

我们看到,很多人红得快,没落得也快;财富来得快,去得也快,“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几年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

对于很多人来说,人生的路,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摸索着走出来的。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并不能预料到这件事将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也许要到很多年以后,你回过头看,才发现过去画下的那一个个点,终于串成了一条线。

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对每一段时光、每一段经历认真对待,全力以赴,让每一个点画得更有力,更突出,更动人。

你认真对待的每段时光,终将不辜负你。

潮湿的羽毛,奋力飞向梦想的远方

“你为什么叫潮羽?”

“潮湿的羽毛,想要飞翔在渴望的蓝天里,必须承受生命额外的重量。但因为羽毛还在,因为心怀希望,面朝阳光,总有一天,我也能到达梦想的远方。”

1

潮羽是我最初在荔枝开电台时认识的主播。某天深夜,我突发奇想,问他名字的由来,他如是回答。

这个问题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他娓娓道来,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从安徽小城一名默默无闻的电台小主播,到小有名气的职业配音演员,再到颇有名气的网络电台主播的过程。

那一年,潮羽大学毕业,参加家乡的电视台主持人大赛,获得了第一名。大学时的潮羽就热衷于主持,是学校主持社团的社长,多次主持了学校的各类晚会节目。凭借着这次比赛的出色表现,他顺利进入了当地市广播电台工作。在电台,他除了每天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还积极主动为前辈们打杂,他们也很乐于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台里的领导和同事都非常喜欢这个勤奋好学的小伙子,他的事业顺风顺水,同事相处融洽。

但一年之后,他毅然谢绝了台里领导的挽留,辞职去了省城合肥。在这之前,他总有一种施展不开拳脚的感觉,这不是他想要的工作和生活。最重要的是,他偶然间听了一次别人的配音,便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要去省城搞配音。”他的心里有个声音坚定地对他说。

离开了体制的保护,他跟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重新投简历找工作。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进配音公司。然而,现实给了他沉重一击。几个月来,他投了无数家配音公司,却屡屡碰壁。很显然,没有哪个公司会要一个既非配音专业,毕业又毫无配音工作经历的门外汉!

有一天,他走进一家初创的小配音公司。在录音棚简单试了几句,对方又要打发他走。“我特别愿意干配音,只要能让我留下来,工资低一点也没关系。”潮羽近乎是用哀求的语气说。那些成熟的配音公司根本不会考虑他,如果这家公司再不行,他恐怕真的无缘配音圈了。

公司老板还是摇了摇头。

就在潮羽垂头丧气、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配音演员对他说:“你能不能帮个小忙?有个演员临时有事没来,他的角色没人替,你帮我配一下,就两句话。”

这是一个太监的角色。

潮羽克服了紧张的情绪,拿出破釜沉舟般的决心配了这两句台词。

也正是这两句太监的台词,让公司看到了他声音的可塑性。加上他普通话标准,又有电台的工作经历,他最终留了下来——以不拿工资的学徒的身份。

进入配音公司的潮羽抓住一切机会玩命学习。通过看公司以往的配音作品、看老员工如何配音,自己一边跟着嘀嘀咕咕练习,一边揣摩他们的发声、讲话方式和配音技巧。一周以后,他从学徒转为试用期员工;很快,他就能胜任一些动画配音了;三个月不到,他如愿转正成了正式员工。

“想不到吧,我是靠一名太监的角色进入了配音圈。”潮羽有点哭笑不得。

“你要感谢这个太监啊,若是其他普通角色,说不定他们还发现不了你的潜力呢!”我打趣道。

在配音圈站稳脚跟后,潮羽开始在网上接一些配音的活做兼职。白天,他在公司的录音棚工作;深夜,他在自己租的小阁楼里用一台很破的电脑、很烂的设备做兼职的活。最难熬的莫过于夏天,初创公司简陋的录音棚让人一进棚就是一身水,出来就气喘,晚上闷热的小阁楼迟迟散不去暑气,他躺在滚烫的草席上辗转反侧。但他一点也不在意这些苦和累。

就这样,他一做就是三年。这三年,他总共完成了200多部动画配音、100多部广告专题配音;这三年,他拼命工作,经历了很多的出差和加班,工作能力得到认可;这三年,他遇见了爱情,经历了甜蜜的恋爱,最后却以分手告终……这三年,他好像经历了所有的成长。

2

三年之后,在配音圈混出了些名气的潮羽正式辞去了配音演员的工作,靠网络接活养活自己。

又过了两年,他在喜马拉雅、荔枝等各大网络电台平台,开了一档叫“365读书”的节目。对于电台,他始终有一种特殊的情愫。家乡的那个广播电台,是他的梦开始的地方,尽管离开多年,他依然非常感激那段时光,正是那一年的电台工作经历,使得他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而今风生水起的网络电台,又给了他一次圆梦的机会。

很多以前的同事跟同行都好奇地问潮羽:“没有人发工资,没有钱,是什么支撑着你做网络电台节目的?”潮羽笑了笑,不知道怎么回答。如果说,他不在乎钱,这话显然有点假。但总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吧!他喜欢播音,喜欢阅读,心里需要有一个空间来回归自己,他觉得很快乐。

他就这样快快乐乐地做着,一年365天,每天雷打不动更新一期,成了名副其实的“365”读书。

最初的一两个月,没什么粉丝,他不以为意。从一开始,他就决心要把“365读书”打造成一档有灵魂的读书节目。潮羽大学读的是中文系,对文字有着挑剔的眼光,他坚持分享蒋勋、林清玄、汪曾祺、海明威、村上春树、契诃夫等名家的散文和作品,在一片喧嚣浮躁的网络世界中,犹如一股清流。

幸好,优质的内容自有它的市场。三个月之后,粉丝慢慢多了起来,半年之后,粉丝群体迅速壮大,而今,他的“365读书”微信公众号已拥有20多万粉丝,“365读书”在喜马拉雅等各大网络电台平台的粉丝数达到了100多万,播放量超过了2亿。这档他最初没想着赚钱的电台节目,最终给予了他较为丰厚的物质回报。而更重要的是,他从中收获了巨大的成就感:有数不清的粉丝给潮羽留言,感谢他的声音温暖着他们的每个晚上,感谢他选择的那些好文章让他们度过了迷茫期。

3

如今的潮羽,一边接配音的活,一边经营着网络电台,两样都是他喜欢的工作,他也是别人眼中羡慕的自由职业者。

他告诉我,现在很多人太浮躁,太急于求成,他们只看到我飞翔在梦想的天空中,又有多少人看到我拍打着潮湿的羽毛,承受着生命额外的重量,日复一日地飞行练习呢?

成功并没有捷径可走,唯有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不断微调的方向,才能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

偏执能让人活得更好

1

最早,我是从小武口中知道的阿扎。据小武说,他的这位朋友,出身干部家庭,却偏偏天生反骨,不走寻常路,活得任性而洒脱。

阿扎与我年纪相仿,但已然是个有着10年徒步经历的老驴友,大江南北走了很多地方。对于从小按部就班读书又进了毫无想象力的体制内工作的我来说,他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人,这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和阿扎第一次吃饭,是冬天,在一家小饭馆,点的酸菜鱼——这道菜也成了以后我们聚餐的必点菜。那天阿扎说起自己读书时,作文特别好,数理化却是一塌糊涂,语文老师把他当作宝,数学老师视他若根草。我于是得意地甩出高考数学“140+”(总分150分)的成绩,秀了一把“学霸”的优越感。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优越感是多么肤浅可笑。

那天晚上吃完饭,阿扎背着个非洲鼓说要去地下通道卖艺,我将信将疑地看着他,说:“就你这水平?要不我假装路人投个五毛?否则没人捧场岂不是太尴尬了。”他坚决不让我去看,说是有熟人在不好意思。

第二天他发了张图秀昨晚的战利品:“嚯,不止有五毛,一块的硬币也有,还有五元、十元的纸币。”我打趣他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他说只是为了更好地练习非洲鼓罢了,在家不能练太晚——扰民。

其实,我并不了解阿扎的非洲鼓到了什么水平,我只知道他学非洲鼓才两个月,而且也没找什么老师,只是根据网上的一些视频自己摸索、研究打法,所以下意识里觉得他的水平应该不怎么样。

然而,我错了。阿扎埋头练习了几个月后,把自己打非洲鼓的一些视频上传到网上,居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这其中就有一位专业教打鼓的张老师。张老师如获至宝,把阿扎收到门下,悉心指导。

自此,阿扎跟着张老师勤学苦练,除了练非洲鼓,还恶补乐理知识,往往一学就学到深夜两点多。他对认定的事情有种近乎偏执的疯狂,每天练鼓至少6个小时,就算练到手筋受伤、手掌开裂也毫不在意,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练一个星期起码相当于别人练两个月。

不到一年的时间,阿扎就成了我们当地非洲鼓圈小有名气的人,找他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2

我们再次碰面是夏天了。那天阿扎穿了条在演出非洲鼓时才穿的花花绿绿的民族风裤子,招摇过市,高调地宣布:“10月份我要去走新疆的狼塔。”接着他兴致勃勃地描绘起狼塔的情况……信息量太大,我只顾埋头吃酸菜鱼。

大学毕业后,阿扎换过很多份工作。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谋生的手段,每次他都是赚够路费就上路,拍照,回家写故事,靠着稿费和微薄的工作收入再次回到路上。从拉萨到格尔木,从西宁到德令哈,从昆仑山到天山……这些年,他孤身一人,走了无数的地方。而他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西藏。在那里,他遇见了许多人和事:养藏獒的岚子、帮助过无数背包客的拉姆阿沁、在西藏找回自己的落魄富二代、西藏的孩子们、相识于318相忘于318的情侣……这些故事,我都是从他的文章里读到的;那时候我在懒人听书开了个电台,叫“不一样的藏漂故事”,我是主播,他是供稿者。

我看着阿扎一张一合的嘴,许是长期熬夜的缘故,他的黑眼圈很重,但他的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然后我模模糊糊地听到他说至今徒步穿越狼塔的人寥寥无几,外界称之为“无人区”,他要去挑战“无人区”。

我突然意识到他这次要去的地方非同寻常,不是一般地危险。

我放下了手中的筷子,问他:“你真的要去吗?”

阿扎一脸不屑:“废话,老子决定的事谁也阻拦不了。”

阿扎决定走狼塔后,他当时的女友很害怕,百般阻挠。但他一意孤行。

张老师也劝他,现在想学非洲鼓的人非常多,我们一起合作办班教学,不要去走狼塔了,你也该安稳下来了。他说,等我从狼塔回来。

他紧锣密鼓地做着出发前的所有准备:查阅大量资料,研究透了狼塔所有的路线难点和徒步中的注意事项,做知识上的准备;根据行程规划,一点点购买徒步装备和食粮,做物资上的准备;负重登山拉练,做体力上的准备。

出发前,他和女友分手了。“不管交了什么样的女朋友,每一次上路之前,都要分手,这似乎已成了一种诅咒。”阿扎有点无奈。我想了想,说:“也许这是你潜意识里主动选择的结果,你不想有太多的牵挂和羁绊。”

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狼塔之行。

他在狼塔待了五天四夜,差点被呼图壁河水冲走,从一个近70度斜坡的雪山羊道直直摔下,与一头狼对峙了整整一个晚上,途中遇见了从白杨沟达坂撤回的三个人,听了他们的劝说后,没有执意继续前行,而是走了原路返回。

他最终没有穿越狼塔,但这次徒步对他人生的意义是巨大的。

3

回来后,阿扎像是变了一个人。他发现,即使身处山高雪白的无人区,他依然牵挂着外面的世界,想念着他的父亲,想念着他那帮不离不弃的朋友,想念着外面的一切。他以为自己是孤独的,是不怕死的,是喜欢离群索居的,可是在人迹罕至的狼塔,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不想再独自一人待在无人区了!“如果没有死过,我根本就不懂得,原来,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他在文章中写道。

在这篇文章里,他第一次写到了他的父亲。

当所有人都反对他去狼塔找死的时候,只有他的父亲没有反对,而是默默地搜集资料,帮他一起规划路线,不断告诫他种种危险之处。这些年,阿扎走西藏,徒步318,徒步青海湖,徒步狼塔……他的父亲从来没有阻止过他想做的事,他想去的地方,他想完成的梦想。“这是全天下所有的父亲都难以做到的。毕竟没有哪个父亲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去送死。”

看完阿扎的文章以及他在狼塔无人区拍摄的视频,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对他说:“你有一位伟大的父亲。”

“哎呀,我一直不太愿意写他,大老爷们,太煽情了。”他又恢复了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

4

有几次我和阿扎因为对一些事的看法不同、观点不合,从而起了争执,我气愤地说:“你这个人太偏激了,简直是个偏执狂!”

他不依不饶:“我就偏执怎么了?我如果不偏执,如何能走到今天?唯有偏执狂才能成功,懂不懂?”

今年,阿扎十年行走经历写成的书出版了,他的非洲鼓学生越来越多,他还要去参加全国非洲鼓大赛,他成了我们当地小有名气的旅行作家和非洲鼓讲师。

他能有今天,确实离不开那股偏执的劲。

现在回想起阿扎说的“唯有偏执狂才能成功”,我发现这句话虽然存在一定偏颇,但也不无道理。“偏执狂”身上的那种恒心、专注、毅力等品质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任何一件事想要做成功,也确实需要这种不管不顾、死磕到底的偏执精神。

愿这位“偏执狂”朋友走得更远。

同类推荐
  • 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

    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

    识人难,知人更难,这是不争的事实。要想在生活中把握更多的主动权,那么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看清一个人的思考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在与人相处时,能够多一点对他人的了解,将会使我们在做事时减少很多失误,将会使我们赢得更多人的认可,以及更多的成功机会……读完这《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你会恍然大悟,那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点点滴滴竟然是那么重要。对照这《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把这些我们平常认为的琐碎的事情归类分析,你会发现原来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并不是那么困难——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诉说”着他们的性格特征。
  • 从细节中学习

    从细节中学习

    《从细节中学习》中编选了若干经典而具有现实意义的小故事,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充满了对人世的关爱和生活的热忱。当你在每日的繁忙劳碌之后,燃一盏温暖的黄灯,泡一壶热咖啡,随便翻翻此书,你就能轻轻松松地从中获取智慧的力量和舒畅的理由,之后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妙无限。
  • 大话职场

    大话职场

    《大话职场》以选材精、结构巧、话题精为特点,主要讲述了一些职场常见问题的应对与规避,通过巧妙的方法改变危机处境,从职场着装到加班问题,从合同猫腻到社交网站,从坐冷板凳到电话骚扰,甚至到时下棘手的办公室恋情,都一一做了分析和探讨,并就这些问题出现的一些常见情况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提供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法,整本书论述生动而一语中的,案例典型而寓意深刻。
  • 礼仪:雕饰最优雅的你

    礼仪:雕饰最优雅的你

    礼仪的养成如同建造房屋,以伦理道德为基石,用良好的品味、正确的言语、安静的姿态、谦逊的行为和适当的自尊自重搭建而成。
  •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所汇集的教育格言是从古今中外教育家中选取的100位教育家教育智慧的结晶,摘选了反映他们对教育问题的智慧感悟的格言700余则。这也是他们教育人生的心声——构筑成了反映其智慧结晶和人生心声的教育格言。
热门推荐
  • 感恩、敬业、执行

    感恩、敬业、执行

    《感恩、敬业、执行》:提升职业精神的工作哲学,通向职场成功的行动指南,感恩是做人的根本,敬业是做事的根基,执行是成败的关键,学会感恩,懂得敬业,完美执行,你的生活将大放异彩。
  • 剑道归途

    剑道归途

    有的人,天生下来就注定要做些什么。就算被改变了过程,也不会改变结果。青山镇的一把大火打破了林夜平静的生活,在迷茫的随缘而遇后,眼前的路逐渐清晰,开始在巨大的棋局上发挥起自己的作用,成为重要的一子。
  • 格列佛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格列佛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他以一个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口吻叙述了在航海时遇难、漂流到几个奇异国度的经历。
  • 原罪契约

    原罪契约

    天资聪颖却懦弱无比,心爱的女神四年来未对他说一句话,孤独自闭的他却意外收获一枚女王级女仆。魔力,神力,能量值宛如梦境一般出现在他的世界里。拥有神奇能力的懦弱少年在这里会有怎样的改变?一切尽在原罪契约!
  • 我终是等不到你了

    我终是等不到你了

    “小和尚,你为什么要救我,世人都说妖孽是祸害,你怕不是喜欢上我了吧,这可不行,我有喜欢的人了”“阿弥陀佛,芹儿,万物皆有灵,只要你不害人远离红尘我便助你成仙”芹儿半妖半神之身,母亲离去,父王的残酷,爱人的背叛,最终一念成魔,再也回不去了了“小和尚,你再也渡不了我,如果能够重来我愿意和你一起成仙可是。。。。。。”
  • 恋幽幽倚苏苏

    恋幽幽倚苏苏

    我家夫君EQ有问题,时而爆满,时而为负。正EQ时撩的人是晕头转向,可负EQ时,拜托,你就不能做点哄小姑娘的事!跟哪里杵着是要当雕塑吗?!这不!“我不会一直留在原地等你。苏辰。不,诛寂公子,你回头的太晚了,抱歉,我已经不想在等了。”孟幽冷漠的扫向自己那只被苏辰抓住的手臂。脸上挂着化不开的疏离。苏辰无力的摇头:“不要——”。孟幽眼角眯起危险的弧度,努力维持着脸上的表情:“撒手!”苏辰无力摇头。孟幽扬手将苏辰抓着自己手臂的手拂落,果决的转身,拂袖关门。苏辰眼看着孟幽的皓腕自自己指尖滑脱,她的身影随着门缝关闭而消失。空荡荡的房间异常寒冷。他好想拉回孟幽,浑身却犹如抽去筋骨般无力。半晌,孟幽破门而入:“姓苏的,你脑残啊!女朋友跑了你不知道追啊!难怪找不到媳妇呢,也就是我,瞎了眼才会看上了你……”苏辰猛然拉住孟幽,将她搂入怀中,温热的唇落下……孟幽……兽性不改,就不该回来。真是瞎了眼了。
  • 天选萝莉

    天选萝莉

    从天而降的小萝莉居然被误认为天选之人?什么鬼啦,我的美好学习生活;我的肤白貌美小姐姐,凭什么剥夺我的人生!……真仙境强者?对不起,我的师兄强无敌!哈?我师兄只是元婴境?不可能打赢你?那么,两个元婴能打得赢你吗?十个呢?百个呢?—————————————————————书友群:624689842
  • 永恒之阱

    永恒之阱

    是太阳带给这世界长存,使得寒冷与黑暗不再肆虐。然而太阳的永恒却将自己深陷在一个永远无法逃离的孤寂之中,如同一只巨大的陷阱。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燃烧的,是光明的救赎,是孤独的希望。谨以《永恒之阱》献给所有生存于此分此秒的孩子,及所有人类的朋友。
  • 致命情人:美男总裁不好惹(大结局)
  •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下)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下)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结合历史文献,对历史上活跃于我国各地区的各个民族的产生、发展、融合的过程,作了科学、翔实的考证和研究,在具体民族历史的场面上呈现了各民族的“文化”,也为我们透露了民族史研究中的大量的新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