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35200000007

第7章 曾国藩做人准则:三九流亦友

【曾国藩箴言】

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箴言解读】

认为天下的人都是坏人,不如认为天下的人都是好人。

乡里没有朋友,实在是人生的一件值得遗憾的事情。

一、广开言路,集众人之智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使用下属的人。他认为:“人生在世,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越善于注重与人交往,个人的人际关系越好,人脉资源越丰富。这就意味你做事情所得到的机会和资源就会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做到这一点,要注意在广交朋友的同时选择朋友,学会借梯登高,宽和得众,不占人半点便宜。”

曾国藩是一个很会任用人才的人。有史学家这样评价曾国藩:他自己指挥军队的话,就会打败仗,但是用人指挥军队,就会打胜仗。事实上也确是如此,他所统领的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初期几年中,所打的几次败仗都是他本人亲自指挥的。从而可见曾国藩本人的临阵指挥能力并不高,当然他对此也很有自知之明,所以后来凡是重大的战役,他都会尽量避免亲自指挥。就连1863年到1864年湘军在攻打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时,他都没有亲临前线,只是派人过去作战。但没有站在战争的最前沿,一点也没有影响到曾国藩的威信。湘军的将帅,自胡林翼以下,每个人,即使地位与他差不多的,都对他毕恭毕敬,始终尊他为主帅,把他当做是自己的老师和伯乐。譬如,心高气傲、成就卓著、才华横溢的李鸿章就一辈子都对曾国藩非常敬崇,他曾对别人说:“过去我跟过几位大帅,糊糊涂涂,不得要领;现在跟着曾帅,如同有了指南针。”除他之外,左宗棠也是如此,虽然两人政见不和,但是他也非常尊敬曾国藩。

毕竟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因此,虚心倾听别人意见,广开言路,集众人之智,避免失误,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为官者应当多听手下人的意见,广开言路,集众人之智,才能充分发挥特长,成为一个好的领导。一说听取部下意见也许有些人会不以为然,认为手下的人的智慧都不及自己,要不然自己怎么会是领导,他是小兵呢?其实不然,做官只能说明你在某些方面比他人强,并不代表事事都比别人强,所以说,听取部下的意见还是有必要的,只能对自己有利。这也是为官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有作为的君主,无不是重视倾听谏言、从善如流的。相反,昏庸暴虐之君,则往往一意孤行,拒纳谏言,甚至杀戮直谏之臣,结果导致了自己的覆亡。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最能接纳谏诤的明君。他有一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最能接纳谏诤的明君。他常以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警诫自己。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恃其俊才,骄矜自用,不听取臣下之言,不改正自己的错误,导致灭亡的结果,所以他特别重视纳谏。他非常器重魏征,因为魏征总能对他直言敢谏。魏征死后,他常说他失去了一面镜子。他还多次对臣下说:要多给他提意见,国家是众人之智慧的结晶,不是一个人的。为鼓励人们直言进谏,他还规定对谏言者进行奖赏。

一次,有一个触犯刑律的官吏,唐太宗判处他死刑。臣子孙伏伽就直言相劝说:“量刑太重,按照刑律,他不应该死”于是唐太宗就听了臣子孙伏伽的意见,没杀这个官吏,还对孙伏伽予以价值百万的望陵公主园做为奖赏。

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设有专司进谏的官,叫谏议大夫。为了让人人都能放开胆子直言相谏,改正自己的过失,唐太宗还建立了一种新的制度,让谏官和史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样就起到一种监督作用。唐太宗长期认真接受下属的批评和意见,使得他在位期间,国泰民安,深受百姓爱戴。

唐太宗为了能及时匡正自己的过失,还建立了一种新的制度,即让谏官和史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样,谏官可以直接了解情况,有权当面直谏。史官也可以直接掌握材料,实际上起到一种监督作用。像太宗这样,能够长期认真接受下属的批评和意见,对身居尊位的帝王来说,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非得有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和宽宏的容人之量不可。历史上不少帝王正是由于缺乏这种忍耐力和容人之量,而沦为臭名昭着的昏君,如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夏桀王、商纣王和隋炀帝都是这类君主。

二、鸡鸣狗盗亦成事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秦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客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直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孟尝君可不敢再等过两天,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怎么还没睡踏实鸡就叫了呢?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已经出关多时了。孟尝君就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

虽然是鸡鸣狗盗之辈,但却能在关键时候帮助了孟昭君,当然这样的帮助也要建立在对朋友的真感情上,如果只是运用计谋手腕去网罗,而不是付出真感情来结交朋友,那就可能事与愿违。

曾国藩所主持军政期间,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聚集在他的周围并且至死不渝,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曾国藩很注重与人才之间的情感交流。所以,他与人才之间,慢慢地建立起了一条很牢固的情感纽带。

曾国藩的手下勇将塔齐布,在一次作战中寡不敌众,又马陷泥潭,还迷了路,幸好被当地的一位农民发现,将他带回了自己的家中休息。次日早上,塔齐布的部下们因为主将一晚上都没有回来,以为他肯定战死了,都哭作一团,曾国藩也悲痛不已。正在这时候,塔齐布回来了,曾国藩听说后,连鞋子都没有穿,光着脚就跑了出去,抱住塔齐布大哭了起来。塔齐布说:“我饿极了,快拿饭给我吃吧。”曾国藩这才破啼为笑。

这一哭一笑,都是曾国藩的真情流露。然而,其发挥出来的功效可非常之大。试想,假如你是塔齐布,会不感动吗?

可见,对朋友的情感一定要出自真诚。因为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真正地打动别人,虚伪的情感不但打动不了别人,反而会弄巧成拙。要知道,曾国藩用人是很讲究“诚”字的,这个“诚”字,是领导者与人才进行情感交流时所必须要把握的。

三、善于看人,才能知人善任

《人物志》开篇写道:“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意思是说,最为至高的聪明,莫过于知人;善于知人用人的,才是真正的智慧。知人就是辨别人的诚伪、善恶、智愚、贤与不肖。中国人将知人看成是人际交往的先决条件。朋友之间,不知人而交往,常常让人感到失望;同事之间,不知人而合作,往往矛盾百出;上下级之间,不知人而共事,容易产生龃龉乃至反目。因此,能够在交往时正确认识对方,了解对方,才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在了解对方品性、才干、能力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其人的不同而委以不同的任务,这才称得上善用人才。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到知人呢?

三国时,蜀相诸葛亮根据自己的实践和前人的经验,总结出了识别人才的七种方法,他说:“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谘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意思是说,在大是大非面前看他的志向;在山穷水尽时看他如何变通;在各种策略面前看他的抉择;在灾难临头时看他的勇气;在喝酒时看他的本性;在金钱物质的引诱下看他的清廉;在分派他任务后看他的信用。

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他善用天下奇才,聚拢天下之智,使其各尽所长,他知人善用的气魄与才华,使他终于完成成就汉家霸业。他知人善用的气魄与才华,值得现代领导者借鉴。汉高祖刘邦曾经与韩信聊天,谈论将领们的才能高下。说完其他将领的不同情况后,高祖忽然问韩信:“像我能带多少兵?”

韩信说:“陛下只能带十万人马。”

高祖又问:“那你能带多少?”

韩信说:“我是带的兵越多越好啊!”

高祖笑起来,反问道:“你说越多越好,可是为什么你被我指挥了呢?”

韩信说:“陛下不善于带兵,可擅长使用将领呀。这就是我韩信被陛下指挥的原因。”

刘邦听了心花怒放,哈哈大笑起来。

楚汉争霸终了,汉高祖刘邦战胜,逼得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夺取了天下。建立汉朝以后,一日在洛阳南宫设酒宴,高祖说道:“今日设宴,各位列侯将领不用隐瞒我什么,都说说自己的真实看法吧。我夺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又是什么?”

高起、王陵沉思了一下,回答说:“陛下性情随便而且爱羞辱人,项羽虽然仁慈而且爱护人,但是陛下使人攻占城池夺取土地,打下的城池土地就会封给有功的人,和天下人共同享受利益;而项羽嫉妒有才能的人,有功劳的就杀害他们,有才干的就怀疑他们,打了胜仗却不给人记功,夺得土地却不给人好处,这就是他失天下的原因。”

高祖说:“你们两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运用计谋策略,决定战争的胜利,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应粮饷,不断粮路,我不如萧何;组织指挥百万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的豪杰,我虽不才,但是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就是我得到天下的原因。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却不能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重用,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

其实,自古以来,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靠一己之力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懂得重用人才,知人善任。无论什么样的朋友,只要你了解他,知道他的品行,赏识他的优点,便会在适当的时候为自己所用,甚至起到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四、就算是三教九流,也要看人品

曾国藩曾说道,交结朋友务必要谨慎,首先要结交志同道合且有才华之人。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二十四日,他教导儿子曾纪泽说:“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这句话,亦是他的自箴之铭。

孔子是圣人,圣人也会犯错,《论语》当中就记载了孔子好几次自我检讨。有一次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以前别人说什么我就相信什么,现在发现这是错的。不但要听他怎么说,关键要看他怎么做。是我的子弟宰予让我明白这个道理。宰予大概是孔子最不喜欢的学生,言行不一,屡教不改,孔子对他很失望,所以说对人必须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识人,是一门大学问。孔子所说的,只是一个大致的原则,具体怎么操作,他并没有说。在另外一个地方,孔子说,要彻底了解一个人,应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意思是要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来龙去脉和走过的道路,考察他的爱好和行为动机,这样才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比“听其言而观其行”稍微详细了一点,可是还是过于抽像,不便实用。

战国时候魏文侯的丞相李克(亦称李悝),提出了五条识人的标准:“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不取。”平时,要看他所结交、亲近的都是些什么人;对于富人,要看他怎样处理自己的财富;对于做官的人,要看他提拔、帮助的是哪些人;在身陷困境的时候,要看他的所作所为,如何对待困境;对于穷人,要看他是否能保持气节,不取不义之财。这五条标准就比较详细,而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居视其所亲。人人都有伪装,人品不能写在脸上,要想直接看出一个人的贤愚善恶,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能的。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具有同样品质、爱好、气质的人,会自然地走到一起。所以识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他和什么人亲近。如果一个人的朋友都是一些正直、善良、上进的人,那么可想而知他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可是假如他周围的人都是些鸡鸣狗盗之徒,或者浮浪轻薄的无良子弟,那他十有八九也是此辈中人。

汉高祖刘邦晚年,打算废掉太子,另立赵王如意。太子的母亲吕后非常紧张,去找太子的老师张良出主意,张良告诉吕后,在商山有四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东园公唐秉、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号称商山四皓,如果能把他们聘请为太子的老师,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吕后依计而行,花了很大的工夫,果然把他们请来做了太子的老师。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他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后才知是商山四皓,刘邦大吃一惊。原来在西汉建国之初,刘邦就曾经请过这四位出山,他们没有答应,现在太子居然能够把他们请来,与他们朝夕相处,可见太子的德行和威望,再加上大臣叔孙通的直谏,于是就放弃了废立太子的想法。

由此不难看出,一个人愿与什么人亲近,表示他潜意识里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以此来识人,是不会有很大误差的。

五、交友要看人品

俗话说的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点事情,是必须要朋友们的帮忙的,否则他所走的路,就会越走越艰难。但这也不是说朋友越多越好,在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遇到三教九流的朋友,有学友,有玩友,有工友,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在选择,选择一些人品好的朋友。要知道朋友最重要的是他人品,而不是他的地位或财富如何;交友要紧的是交心,而不能只是吃吃喝喝;交友要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之上,而不应以自我的利害为目的;交友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而不能强人所难。

那怎样分辨你眼前的朋友到底是怎样的人呢?其实只要注意他平时的言行就可以很好地作一个判断了。

如果一个人平时说话喜欢对他人品头论足,那就说明这个人心胸狭窄,嫉妒心重。这种人心中比较孤独,甚至是别人不跟他主动打招呼等小问题,也会让他的自尊心受到重大挫折。他平时最喜欢以领导的过失和无能为话题,这种人急迫想出人头地的愿望非常强烈,他会为了出头不择手段,甚至是出卖朋友,所以对这种人远离为上。还有一种人,他们常爱抓住别人的毛病小题大作,横加指责。这种人对他人尖酸刻薄,自尊心较强,具有支配他人的愿望。

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说话暧昧的话,就显示了这个人太想迎合其他人,这种人为人处世圆滑,懂得很好地保护自己,同时也能很好地利用别人,可以说他是从不吃亏的人。所以这种人还是敬而远之的好,因为他不会为了朋友损耗他哪怕是一分的利益。

如果有些人见面就和你谈家常的话,就说明这个人想和你套近乎,他的用意是想通过家常话了解你的实力,你的情况,然后才会根据你的情况和你谈话,这种人很有心机,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还是不要太接近为好。

有些时候,在和别人谈话时,如果他一直有意避开某个话题,那就是这个人在这一方面有隐衷或者有格外强烈的欲望,不希望和他人谈论。比如当一个人的心中对金钱、权利或某异性怀有强烈的欲望的时候,往往会避开此话题以掩饰自己的真实用意。

如果一个人他根本没有自己的立场,非常容易见风使舵,在生活中做事也是“看人下菜碟”,这种人没有丝毫信誉而言,不是可以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如果一个人爱发牢骚,那说明这个人内心非常的骄傲自大,虽然这种毛病没什么大的不妥,但这种人心眼小,在别人取得成功的时候,内心会不舒服。如“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发牢骚者,大多自视清高,当现实中无法保持他们这种优越地位时,就借发牢骚宣泄。

其实一个人无论他是穷是富,他的人品决定他以后的路会是什么样的。如果一个人的人品好,有上进心,他这一辈子也只是穷一时,若是交的朋友品行不好,一定会引起其他人的讨厌,然后大家都会觉得你为什么会交这样的朋友。从而导致你在别人心中的形象也大减。

因此,曾国藩在家书中格外教导子孙,交友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必须选择人品好、志趣远大的人当朋友,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

同类推荐
  • 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智慧)

    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智慧)

    《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智慧》一书以月份为单位,分十二部分,内容涉及广泛,不论是寓言、传说,还是名家趣事、邻里小事,应有尽有。本书文字清新、说理透彻,又毫无堆砌累赘之感,每个故事都是一道心灵大餐,每个哲理都是一盏人生明灯,在我们为孩子呈现的这桌心灵盛宴上,相信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份感动和充实。”小船儿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是好宝宝,大姑子,小舅子,年糕里藏着一粒大枣子……“回荡的童谣中,我们从未走远,因为那是生命的吟唱,那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在黑暗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 战胜心魔

    战胜心魔

    这是一本引导人们运用正向思考,摆脱恐惧,走向自由与成功的成功学读物。在书中,希尔敏锐洞察人性,揭露人们如何交出自己的命运之主控权,让负面思考、消极宿命和肉体痛苦任意宰割自己的人生。同时,希尔帮助我们认清了追求个人目标时的四大障碍──恐惧、拖延、愤怒和嫉妒。通过与魔鬼一问一答的形式,希尔教导人们如何突破禁忌,如何摆脱恐惧、怀疑和依赖,摆脱自建的牢笼,从而走向自由和成功。
  • 女人受益一生的气质课

    女人受益一生的气质课

    《女人受益一生的气质课》收集了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多年以来对女性生理、心理的研究心得,是一本写给女人的经典气质教科书,是可以让每一位女性效尤并且受益一生的力作。本书主要以魅力、仪容、气韵、心态、自信、成熟、性情为主题,多方面多角度指导女性由内而外提升自己的气质,脱胎换骨做魅力女人!
  • 一个快乐女人要做的50件事

    一个快乐女人要做的50件事

    你是个快乐女人吗?你的快乐来自于老公、孩子、工作,还是你自己?你懂得享受寂寞,善于和自己独处吗?你喜欢自己的生活吗?还是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呢?其实,无论你喜欢不喜欢,生活都是要继续的,所以不如选择快乐,做一个人人称羡的快乐女人。本书旨在告诉每一位女性,快乐其实很简单,哪怕是午后喝一杯咖啡、午夜看一场电影、偶然接到一个好久不联系的朋友的电话等,都可能成为你快乐的来源。
  • 礼仪全书4

    礼仪全书4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
热门推荐
  • 秦不负楚

    秦不负楚

    秦不负楚,疏不负梁,并蒂花开比鸳鸯。圣上问五分美貌却有两三分气质加成的小郡主为何要嫁他,她笑了,眼里闪着十分的笑意。“为姐妹而嫁,嫁了为君美貌。”
  • 穿越霸王花 第一册

    穿越霸王花 第一册

    恶毒的诅咒把她送回了古代--自私而野蛮的皇帝,砸碎了她瑰丽的初恋;追随而至的两世仇人,为她精心设下一个又一个的死亡陷阱;而那个莫名出现的男人,又和她究竟有着怎样的宿命姻缘?面对这步步惊魂的命运轮回之旅,她不肯屈服,誓要战胜诅咒,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于是,她反出皇宫,独闯敌巢,统率大军,抵抗外敌。她一次次战胜了磨难,却一次次错过了命定的情缘,而当他们终于拥抱在一起的时候,诅咒再度降临……
  • 网游之皇者至尊

    网游之皇者至尊

    一个三十岁的公司小职员,同他爱七年的女朋友突然间向他劈腿分手,让他一时之间无发接受,带着自暴自弃的心态,去网吧上网,打发无聊乏味的深夜,在一次的上网中,看到了一款新开发叫王者至尊的游戏,很少玩网游的他,带着无聊和好奇的心态,注册了一个游戏号。玩着那款让他沉迷的叫王者至尊的游戏,在一次网吧上网时突然死亡,重生来到一个奇异的世界,踏上了热血征途……
  • 作死一时爽

    作死一时爽

    一时作死一时爽,一直作死一直爽!宇宙系统联合协会提醒大家:任务千万条,作死第一条。剧情不规范,黑屋两行泪。
  • 苍之彼空

    苍之彼空

    一次游戏终止,穿越异界,天空翱翔之龙,大地漫跑之物,终是一手执掌,漫无边际的探寻,只为寻找自己想要创立的世界。
  • 资本风口4.0

    资本风口4.0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表现,就是提升服务业的比重,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确立中国制造新的优势。新常态下,无数的创投机会也被营造出来,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企业,要想谱写出下一个资本的童话故事,就要准确抓住未来产业的风口。互联网+农业、干细胞全产业布局、二孩潮带来的婴童经济、超级IP(知识产权)带来的影视投资、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等风口的来临,给了众多资本玩家以新机遇。它们的发展前景和潜在机会究竟价值几何,读完此书,您就能找到答案。
  • 爱魂归

    爱魂归

    一次两个女人的意外灵魂互换,是偶然,还是必须,当她经历重重魔难,鼓起勇气和爱的人在一起时,命运又让她们回到了原身,爱人是否还能找回?当一切尘埃落定,她才知道发生这一切与前世的爱恨情仇有关,这究竟是怎样一个离奇故事呢?请看<总裁神秘妻>
  • 落与鹿

    落与鹿

    邢落和鹿闪闪,集团与平等的爱恋,你们想看看吗?
  • 珍居田园

    珍居田园

    卖了她,还要谋害她弟,卖身钱还要养这群白眼狼,呸!哪有这么好的事!看她如何让这群白眼狼赔了夫人又折兵!可是,弟弟,咱没家了。穿山越岭,带领幼弟寻找悠然田园,建设他们的幸福家园!
  • 武岭梦残: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

    武岭梦残: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

    王泰栋、薛家柱、李政编著的《武岭梦残(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以1949年4月25日蒋介石离开故乡登上泰康号兵舰前的情景为引子,记叙蒋介石在大陆最后的日子。全书选取1949年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回溪口进谱寻祖、陈仪下台、与李宗仁明争暗斗、逃到成都、最后一次舟山普陀行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富有典型性的精彩片段。在忠实于真实记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心理描写和细腻刻画,记录了蒋介石在大陆最后日子的政治活动和内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