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3800000018

第18章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

跨文化传播方法与理论的研究特点是当前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同时明显地不完善。到目前为止,还缺乏系统和抽象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研究成果。其原因很复杂,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跨文化传播长期以来遵循美国传统,十分侧重应用性、实践性和技巧性。但这方面的研究有迅速的进展,目前能够看到的、值得重视的是美国传播学家古迪昆斯特的《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综述》,本章有关部分主要介绍他的研究成果。

$第一节 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形成

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理论”。范式(paradigm)是该书的核心概念。但全书中这个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库恩在该书的序言中说:“我所谓的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并进一步指出: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托勒密的《天文学大全》、牛顿的《原理》和《光学》、富兰克林的《电学》、拉瓦锡的《化学》以及赖尔的《地质学》—这些著作和许多其他的著作,都在一段时期内为以后几代实践者们暗暗规定了一个研究领域的合理问题和方法。这些著作之所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就在于它们共同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它们的成就空前地吸引了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

凡是共有这两个特征的成就,我此后便称之为“范式”,这是一个与“常规科学”密切有关的术语。我选择这个术语,意欲提示出某些实际科学实践的公认范例—它们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在一起一一为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的传统提供模型。

库恩认为科学史上科学的发展并不是科学事实的堆积,而是新范式不断替代旧范式的革命过程。这个革命的过程就是: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范式)—危机时期—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范式)。而新的范式又会开始同样的循环过程。

借助库恩的科学发展理论来理解跨文化传播过去的发展,我们就会对它的未来有更准确的判断。

尽管跨文化传播古已有之,但一般公认的对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和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两部著作。和所有科学建立的起源一样,这两部著作都是来源于实践的需要,这我们在前面已经具体叙述过了。所以这两部著作都有很强的实践色彩,《无声的语言》本身就是霍尔在美国培训援助第三世界志愿人员教学中使用的教材,这奠定了跨文化传播美国传统的坚实基础。作为跨文化传播学的专著,实践指导大于理论贡献,这是所有学科草创之初的共同特点。但是《无声的语言》首次提出“跨文化传播”这一术语,并已经开始对跨文化传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比如文化与传播的关系、不同的文化模式、非语言传播的维度、跨文化传播的微观分析等。这里再次引用海默评价霍尔在跨文化传播学建立方面的贡献:“二战后,来自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和国际关系研究的学者,如马格丽特?米德、露丝?本尼迪克特、格里高利?贝特森离开各自的研究领域,短暂地涉足这块人类当时很陌生的领域:有关文化与人类互动关系的交叉领域。这些人后来都离开了,霍尔却留下来了,在这块文化与人类互动的交叉领域安家,并把这块领域叫做跨文化传播学。”这表明跨文化传播学在建立之初源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和国际关系学等多个学科,是文化与人类互动的交叉学科。

二战后,美国开始大规模地移民,到20世纪80年代,移民潮更是高涨。国际学生、国际商业人员和跨国公司的兴起,民权运动和妇女运动的风起云涌,美国国内文化多样性的凸显以及民族问题、种族问题都催生了跨文化传播学的发展。冷战时期西方各国联系加强,以美国为主的跨文化传播长足发展,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跨国界、跨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随着当代技术的发展而日趋密切,跨国公司、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组织纷纷建立,跨文化传播成为国家、民族和各种组织的一种生存方式,跨文化传播研究也由此成为一门“显学”。

80年代以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代表人物是威廉姆·B.古迪昆斯特。他是美国跨文化传播领域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权威学者之一。而事实上,跨文化传播理论也主要产生在美国,我们认为美国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全球在这个研究领域的水平。2005年,古迪昆斯特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化》(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005,Sage Publications,Inc )一书,是迄今为止对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最全面的整理。

该书中,古迪昆斯特第一次把跨文化传播理论系统化。全书共分为七大部分,介绍了以美国为主的跨文化传播18种理论。

第一部分为“序论”,题目是“跨文化传播理论化”。第一大内容简要说明了跨文化传播理论近几十年的发展,指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三个切入点。第一是在传播理论中文化被纳入传播过程;第二是构架理论来描述或解释跨文化传播的差异;第三是构建理论来描述或解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传播活动,并说明到目前为止,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建设以描述或解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传播活动为主。古迪昆斯特批评了“许多理论研究者”并不专门研究跨文化传播,只是把文化作为影响传播的多种因素之一,把跨文化的传播与其他传播,如人际传播混在一起。他从文化切入,把跨群体、跨文化理论分为五类:有效结果效应理论、调适理论、认知管理理论、传播网络理论和面对新文化的移入/适应理论。这部分里,古迪昆斯特还讨论了跨文化传播理论建构发展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超理论假设问题、理论外延与适用范围问题、应用理论改进传播问题和理论发展中的伦理地位问题。这些内容我们将在后面讨论,此处不赘叙。

“序论”的第二大内容是跨文化传播理论建构的纲要,他把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分为彼此不排斥的七类,并把相应的理论归入种类中,经我们整理如下:

一、文化传播理论:在传播理论中文化被纳入传播过程,理论中文化与传播结合

1.建构理论(Applegate & Sypher,1983,1988);

2.信息内涵的同位调整理论(Cronen 等,1988; Pearce,2005);

3.言语代码理论(e.g.,Philipsen,1992; Philipsen et al.,2005)。

二、解释文化变异性的理论:设计理论来描述或解释跨文化传播的差异

1.面子-协商理论(FNT; TingToomey,1988,2005b; TingToomey & Kurogi,1998);

2.谈话制约理论 (CCT; Kim,1993,1995);

3.违背期望理论(EVT; Burgoon,1992,1995; Burgoon & Ebesu Hubbard,2005)。

三、侧重跨群体/ 跨文化有效传播的理论

1.文化幅合会聚理论 (e.g.,Barnett & Kincaid,1983);

2.焦虑/ 不确定性管理理论 ( 如Gudykunst,1995,2005a);

3.群体有效决策理论 (如 Oetzel,1995);

4.跨种族传播的整合理论Y. Y. Kim的 (1997,2005a,即将出版)。

四、侧重适应或调整的跨群体、跨文化调适理论

1.传播适应理论(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theory,Gallois等,1995,2005);

2.跨文化调整理论(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theory,Ellingsworth,1988);

3.共文化理论(cocultural theory,Orbe,1998b;Orbe和Spellers,2005)。

五、侧重身份认知管理或协商的跨群体、跨文化传播

1.文化身份理论(cultural identity theory,Collier和Thomas,1988;Collier,2005);

2.身份管理理论(identity management theory,Cupach和Imahori,1993;Imahori和Cupach,2005);

3.身份协商理论(identity negotiation theory,TingToomey,1993,2005);

4.有关身份的传播理论(communication theory of identity,Hecht 1993;Hecht等,2005)。

六、侧重传播网络的跨群体、跨文化传播

1.外群体传播能力理论(outgroup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theory,Y. Y. Kim,1986);

2.文化内与跨文化的传播网络理论(intracultural versus intercultural networks theory,Yum,1988b);

3.网络与文化移入适应理论(networks and acculturation theory,Smith,1999)。

七、侧重对新文化的移入/适应的跨文化理论

1.传播文化适应理论(communication acculturation theory,Y. Y. Kim,1988,2001,2005b);

2.互动文化适应模式(interactive acculturation model,Bourhis等,1997);

3.关于适应的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eory of adjustment,Gudykunst,1998,2005b);

4.在同化、偏离、疏远状态的传播理论(communication in assimilation,deviance,and alienation states theory,McGuire和McDermott,1988);

5.关于适应的文化要略理论(a schema theory of adaptation,H. Nishida,1999,2005)。

古迪昆斯特指出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三个切入点即:一、文化传播理论。在传播理论中文化被纳入传播过程;二、文化变异性的理论。用设计理论来描述或解释跨文化传播的差异;三、异文化传播理论。用设计理论来描述或解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传播活动。第三类即是严格意义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即解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传播活动。古迪昆斯特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此。

该书的第二至第七部分是全书主体,分别是“将文化纳入传播过程中的理论”、“侧重跨文化变异的传播理论”、“侧重跨文化互动传播的理论”、“侧重互动适应的理论”、“侧重身份的理论”、“侧重有效传播和决策的理论”和“侧重调适和适应的理论”。

该书的整个构架和“序论”中基本相同,表明古迪昆斯特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基本框架。至此,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第一个系统架构起来了。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理论体系的性质讨论

如果以古迪昆斯《跨文化传播理论化》架构的理论体系为参照,我们认为,按照库恩范式理论,跨文化传播还不是一个常规学科,还处于前科学时期。

2005年古迪昆斯特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化》一书,是迄今为止对跨文化传播理论最全面的整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部著作名为跨文化传播“理论化”(Theorizing),但在古迪昆斯特看来,跨文化传播还缺乏系统理论。古迪昆斯特在《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综述》序言中说:

我读完博士学位时,美国还没有形成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当时,我就深信理论的缺乏会阻碍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步伐。时至今日,我依然相信,作为一门研究领域,在美国和其他文化中建构和检验理论是跨文化传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自始至终,我都坚信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包括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来建立各种跨文化传播的理论(着重号为本书作者所加,另本引文略去了一些引证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我对美国以外的发展成熟的本土化理论——如U.Kim,1990提出的植根于具体文化的理论等——都不甚熟悉(倘若读者对任何现有的理论有所了解,方便将材料寄于我一份,将不胜感激);鉴于此,本文主要着眼于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在这些理论中,有些可能适用于其他文化(如一些基于检验的理论),有些则不适用。而且即便有适用于其他文化的理论,依然有必要“进行本土化探索”、“建立本土化理论”(该问题将在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讨论)。

虽然其他地区尚未形成跨文化传播的本土化理论,但在过去的20年中,美国该领域的理论发展却突飞猛进。早在1983年我编撰的首卷《跨国、跨文化传播年鉴》中,就收录了尝试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间的人际传播进行研究的最初理论(Gudykunst,1983)。等到侧重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第二卷《年鉴》出版之际(Kim和Gudykunst,1988),理论的发展不但更为成熟,而且有些还得到了实证的支撑。在上一卷重理论的《年鉴》付梓时,理论发展又有了质的飞跃(Wiseman,1995)。而在我编撰的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最近一卷中(Gudykunst,2005c)收录的理论就更向前迈了一大步。今天,诸多理论已然突破了迂回反复,并且还获得大量研究成果的支持。

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美国最权威的跨文化理论学者古迪昆斯特显然认为本世纪初跨文化理论体系并没有建立。这段文字中提到“美国以外”的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本土化”,这是古迪昆斯特的一个重要观点。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发现,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意味着跨文化传播理论在美国以外地区的匮乏。

同类推荐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谈古论今说“圆满”:中国文化心理偏失

    谈古论今说“圆满”:中国文化心理偏失

    本书从分析中国叙事文学作品中司空见习惯的“大团圆”结尾模式入手,由浅入深地梳理了中国审美情趣、社会心理以及哲学观念中一脉相承的圆满崇拜意识,视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主要偏失与病态。作者引导中国人反思种种历史教训,从而决心无情抛弃那种热衷目的与理想却轻视手段和过程的思维习惯,真正落实“改造国民性”的历史使命。
  • 四大名石故事

    四大名石故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四大名石故事》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有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的故事。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炎寒九幽

    炎寒九幽

    一个是名动天下的神医,天生寒体,身怀诅咒。一个是天赋异禀的太子,身中火毒,命不久矣。安倾玥她从未想过,自己会与任何人有什么交集。但自从莫知漓闯进了她的生活,一切都不一样了。她冷漠,他就用自己的热情来温暖她。她知恩图报,他就疯狂的让她欠人情。待到她真正反应过来的时候,她已经离不开他了。身怀诅咒又如何?我命由我不由天!#冷漠淡然x放荡不羁#1v1
  • 洪荒之元炁祖师

    洪荒之元炁祖师

    炁者,元气也。万物皆由元气变化而成,一元复始而化天地万象。一个少年穿越而来,逐渐摸索被掩藏在时光的真相。所以,明悟元始,成就太上,一步通天掌元炁,以此成圣!
  • 阎罗变

    阎罗变

    抢夺略诱略卖,朋赌分财掉帛者,在此热恼大地狱内提出,发交拔舌穿腮小地狱受苦。小孟转过山坳,一座青瓦白壁的庄园出现在面前,这就是武林闻名的冷月山庄。“冷月七星”四个字有谁不知?在街头巷尾,在茶馆酒楼,处处流传着他们的故事。即便不是武林中人,也知道大荒山冷月先生叶还山是天下第一高手,他的六个徒弟纵横江湖,叱咤风云。小孟是六弟子,十几天前接到四师姐的急信:七月十三,冷月山庄。早些时候,冷月门四弟子“七巧仙子”顾苏去南疆办事,许久没有消息,江湖上谣传说她被五毒教暗害。
  • 学好关系学,事半功倍效

    学好关系学,事半功倍效

    众所周知,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对于想要成功的人来说,关系是一门艰深的学问。本书讲到了社会各方各面的关系,如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与客户的关系,如何借贵人之力,拉近与陌生人的关系,维护人际关系等等。本书每一个章节都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分析,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抓住核心内容,快速学好关系学。
  • 魂兽世界封王之旅

    魂兽世界封王之旅

    叶千寻,身为医药世家之主叶浩之子,却对家族事务没有半点兴趣,本该在未来继承家业的他,却被父亲视作不学无术的废铁,母亲梦瑶却对其子百般呵护,疼爱有加。自从小时候那场大病过后,一直做着一个诡异的梦,梦境中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却被强行的拽走,梦中那一句“哥哥,我不想走,别让我离开你”一直记挂在他心头。终于在机缘巧合之下,偶遇“异世界的守门人”,误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魂兽大陆!在这片大陆中,结识了许多朋友,遇到了很多千奇百怪的事情,渐渐长大了,也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登上至高无上的宝座,开启了一段光辉绚烂的封王之旅。
  • 玄冥异境

    玄冥异境

    穿越异界,带着系统,我,就是个无敌的存在。你们,谁惹的起我?战皇?我小弟都打不过。丹王?没我厉害。写的不好,但还请支持!
  • 送吴彦融赴举

    送吴彦融赴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军陆战队9:海战特训

    海军陆战队9:海战特训

    雪豹小队经过海军陆战学院的锻炼,已经成长为合格的海军陆战队员,但是上级认为他们在海战方面还缺乏实战经验,于是将他们送上“辽宁号”进行海战方面的强化训练。负责训练他们的海军上尉黄海龙,可没把雪豹小队放在眼里,甚至认为他们在学院里学到的都是皮毛,所以接下来的训练可想而知。一天,黄海龙上尉带领少年们进行舰载机的飞行训练,却在途中毫无征兆地将他们投入到茫茫的大海之中。九死一生的少年们漂流到一座孤岛上,他们运用所掌握的军事技能顽强地生存下来。然而,这才是残酷训练的开始……
  • 致那段美好的时光

    致那段美好的时光

    每个人都有一段美好的时光,即使时间短暂,那也是值得自己一生去纪念的。尹沫雨的美好时光是有一个活泼、富有青春活力的少女开启的——乔雨晴。后来,发生过种种的事,尹沫雨认为乔雨晴离开了她的世界。乔雨晴走了,尹沫雨认为她的世界不再有光亮了,但命运却给了她一个意外。夏璃,就是尹沫雨生命中的一个意外。还有,徐佑、齐凌、苏筠培等人一一走进尹沫雨的世界,共同书写尹沫雨的美好时光。三年初中学习生活,两年美好时光,如指尖流沙,很快从指缝间流逝了。再见,小时光。再见,我亲爱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