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7100000042

第42章 边缘人的印度体验:安妮塔?德赛的跨文化思考(2)

作为故国的边缘人和异国的边缘人,和“文化无根人”奈保尔一样,雨果深陷两方都无法上岸的尴尬境地。德赛在小说中着力描写的是雨果在印度的凄凉现实。他不能欣赏泰戈尔诗歌中的印度魅力,也不为普通印度民众所接纳,因此,无论在现实社会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雨果都是身在印度之内却又活在印度之外的彻底的边缘人。小说第四章开头描写雨果登陆印度时的尴尬颇有寓意:“苦力没有去惊扰他,因为他没有任何苦力们可以搬运的行李。他被自己所遗弃了。自打来到印度第一天,就像以后的每一天一样,他被自己所遗弃。”既然无法在物质与精神层面融入印度,雨果就只能靠着对父亲和母亲的思念维系着西方文化的情感纽带。不仅如此,他在印度还以寻找德国同胞如情人洛蒂或流浪小子库尔特的方式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沦落天涯的洛蒂是雨果在印度苦心寻觅而得的两根“救命稻草”之一。他和洛蒂的相识、同居带给他珍贵无比的亲情。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性的需求,而是寻觅身份归属时的心心相印。洛蒂的形象不仅折射了雨果对母亲的无尽思念,也代表了雨果试图努力走出身份“丛林”的一把钥匙。小说中他们的一段对话极有深意。雨果问洛蒂:“洛蒂,我们可以去哪儿呢?你和我又能到哪儿去?”洛蒂若有所思地回答道:“是啊,我们无路可走。‘噗’的一声,德国完了,欧洲没了,一切都去了。亲爱的,我们正视现实吧。我们没有家园。因此,我们能到哪里去啊,告诉我?”雨果急中生智似的告诉洛蒂,可以到E.M.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描写的亲切的威尼斯去寻找家的感觉。他说:“我曾在威尼斯呆过七天。我在那儿登船驶向印度。那地方真是奇怪,它既有东方也有西方色彩,既有欧洲也有亚洲的风格。我想,在那儿或许可以找到家的感觉。”这个梦想遭到洛蒂的无情嘲笑,因为,雨果并非百万富翁,根本无力支付旅费。威尼斯曾经是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表现东方主义思想的地理“道具”,但在德赛的笔下却成为后殖民时代的德国边缘人寻求文化身份归属的甜蜜美梦。在此意义上,德赛似乎接近了南非作家库切等人“逆写帝国”的创作路径。虽然这并非完全出自德赛的本意,但她的文本的开放性却正好说明了这点。

这样来看,雨果这个德国边缘人与印度局外人的身份追问以迷惘无绪告终,这是后殖民时代的一种无奈现实,似乎映照出保罗?斯各特(Paul Scott)在获1976年布克奖的长篇小说《眷恋》(Staying On)中表现的同一主题,同时也可视为德赛思念母亲的一曲意味深长的挽歌。

$第三节 存在主义意识中的边缘人

和海明威有些相似,德赛曾经认为,写作的目的是揭示冰山一样存在的真理,浮出水面的十分之一只是表象,潜藏水下的十分之九才是真理的本质。沿着她的思想逻辑考察雨果在印度奋斗一生却又一无所获的身份追寻,可以发现,德赛笔下的雨果是她创作思想的产物。换句话说,雨果身份追寻的惨淡结局只是《孟买》这个文本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表象,而潜藏作家心灵深处的十分之九才是解开雨果乃至德赛早期多部小说主人公悲剧命运的“金钥匙”。

要找到这把钥匙,必须从影响德赛创作的世界观入手。换句话说,她的世界观就是这把钥匙本身。印度学者评价德赛时说:“德赛是关注精神紧张、焦虑和痛苦的主要作家之一,这些情绪是敏感者在社会文化价值观不确定的世界中所经历的。她是印度英语作家中主要从存在主义视角来看待生活的第一人。”这位学者还评价说,德赛是“印度英语小说中的存在主义者”。因为,德赛的小说大多表现威胁个人身份的一些东西,她的作品人物各具特色,大多生活在艰难复杂的环境中,都想进行命运的自由选择,拒绝妥协中立。尽管她也描写社会现象,但却意在探察个人的心灵状态。德赛试图揭示人类存在的复杂意义,揭示个人生命的内在矛盾和人格的分裂状态。“对德赛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她描写个人的内在生命,这些个人身陷理论上的存在主义危机,危机来源于挥之不去的不安全感和一种绝望的归属感……在生存的斗争中,他们发现自己身处荒原之中,这如同W.B.叶芝所描述的那样:‘事物分崩离析,中心无法保持’(The things fall apart, the centre cannot hold)。”

透视西方现代文学和哲学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从基尔凯格尔、萨特、加缪到雅斯贝尔斯等人,这些思想家和作家的著述极大地丰富了存在主义哲学与文学。事实上,这种存在主义哲学世界观就是德赛手中或心灵的钥匙,她以这把钥匙开启了雨果的身份追寻之旅,但却无法以这把钥匙一劳永逸地找到解决德国边缘人或印度局外人物质与精神归宿的办法。

存在主义在二十世纪西方持续时间之久、著述之丰,代表人物之多,似堪媲美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存在主义思想无疑是解释现当代西方社会文化思潮的有力线索之一。存在主义兴起于一战之前,兴旺于二战之后,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最为流行。存在主义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乃至部分东方文学。存在主义哲学、文学与文论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国际影响。存在主义具有多方面特征,从文学批评理论来看,它至少具有下述五个方面的特色。第一,存在主义是一种哲学、文学和文化运动,文学批评只是副产品;第二,存在主义表达了西方当时充满悲观、虚无、危机或荒诞的时代精神,存在主义以高度理性化方式和审美手段传达非理性内容,并使之返回到理性和审美的层面;第三,存在主义思想代表了现代主义文学的部分创作倾向,存在主义哲学是以萨特和加缪为首的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垮掉的一代”以“及黑色幽默”等现代主义文学的精神指南;第四,存在主义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发展开了先河;第五,存在主义文论与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文学创作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了解存在主义,只要读一读萨特的作品或加缪的《局外人》等等便可知大概。“存在主义思想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哲学、文论、创作三位一体中加以贯彻,这已成为西方二十世纪文论的独特景观。”存在主义哲学是对人的存在、本质和自由等基本命题的探索。作为一种人本哲学,“存在先于本质”是其核心理论。在文学创作方面,存在主义者信奉“他人就是地狱”,要求文学题材主要表现个人的孤独无助和精神冷漠、色情受虐、变态反常等畸形状态,表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将个人存在及人际矛盾作为叙事原动力。从存在主义小说、戏剧的名称就可以瞥见存在主义文学的一些基本特色,例如:萨特的《恶心》、《苍蝇》、《间隔》、《墙》、《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魔鬼与上帝》,加缪的《局外人》、《鼠疫》,波伏娃的《他人的血》和《人无不死》,等等。

作为一种体悟哲学或曰“意识体验”哲学,存在主义以对世界和文学的虚无、焦虑、烦恼、冷漠、受虐等的切身体验影响存在主义意义上的文学批评理论。体悟情绪,如同梵语诗学中的情味体验,是显示个体存在的重要标志。“本体论的体悟是人从虚无到死亡的全面体悟,是从无到有和由有至无的全过程体悟,是对虚无、孤独、焦虑、自欺、受虐、荒谬、绝望等诸方面的体悟。存在哲学和诗学正是在这种全过程、多方面体悟中展开的,赋予它们不同的位置和意义,存在诗学和文学则在自己的理解中展示并描述它们。”

关于世界的真实与虚幻、人生的意义与荒诞,加缪在他关于西绪弗斯的作品中解释道:“一个可怕且可用极不像样的理由解释的世界也是人们感到熟悉的世界。然而,一旦世界失去幻想与照明,人就会觉得自己是陌路人,他就成为无所依托的流放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对失去的家乡的记忆,而且丧失了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的生活之间的分离,演员与舞台之间的分离,真正构成荒诞感。”可以说,这种存在主义的荒诞感给德赛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贯穿在她早期和中期大部分作品的人物意识中。例如,德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哭泣吧,孔雀》自始至终充满存在主义的思想痕迹。印度学者R.S.帕塔卡评价说:“《哭泣吧,孔雀》是趋向描叙异化人精神问题的开创性努力。玛雅的心绪、困惑、窘况和反常在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主人公玛雅在孤独而封闭的世界中不断地体验灵魂的痛苦,在焦躁不安的精神分裂中幻想最后的解脱。敏感而脆弱的玛雅在德赛为她设计的意识流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名字道:“只是一场梦幻而已。一个幻觉而已。玛雅(Maya)正是我的名字,它意味着空无一物,它除了表示虚幻再无别的意涵。”由此看来,德赛将佛教的摩耶(maya)思想进行现代转换,熔铸了存在主义的虚无因素。德赛在叙述玛雅内心的焦躁不安时写道:“但是,我的睡眠被夜间行走于岩石上的孔雀的狂热鸣叫而打断,孔雀们在寻觅配偶,它们在欢爱中把自己撕扯得鲜血淋漓、体无完肤。孔雀们在爱的死亡中痛苦地哀鸣。夜空中到处是飘飞的孔雀尾翎,每颗星星是一只闪亮的眼睛……正是我,是我自己和孔雀们一起痛苦地尖叫,在团团雨云间哭啼,在它们消失后哭叫,在沉默的恐惧中哀鸣。”这里的叙述点明了这部小说的题旨,体现了存在主义意识对德赛的影响亦即对玛雅命运的操控。玛雅的丈夫乔达摩并不理解妻子的思想言行,这进一步加剧了玛雅的悲剧意识,同时也增强了德赛意图传达的荒诞感。在同样充满浓厚悲观气息的《山火》中,女主人公南达的精神世界也与外界基本绝缘。她和外孙女拉卡都喜欢静寂的氛围。小说结尾处对南达的叙述也带有一丝荒诞的气息,德赛写道:“她(南达)的孩子们都与她的本性不同。她既不理解、也不爱他们。她并不是故意独处此地。她只是被迫无奈才独居此处。”同样,德赛在《城市的声音》等其他作品中表现的孤独、绝望和死亡等主题也与存在主义思想紧密相关。正因如此,印度学者R.S.帕塔卡指出:“德赛的每一部小说都试图处理现代作家面对的核心审美问题,那种在价值观丧失、人类丧失和神灵丧失的时代里影响完整人格的问题。二十世纪被人正确地称作异化的时代。现代人命中注定要经受异化的腐蚀作用……德赛在小说中记录了折磨敏感灵魂的这种精神危机。”

存在主义思想不仅影响了德赛的前期创作,也深刻地影响了《孟买》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编织乃至文化身份思考。德赛在《孟买》的开头引用了T.S.艾略特在后期诗歌《四个四重奏》中写下的句子:“我的开始之日便是我的结束之时。/一座座房屋不断竖起来又倒下去,/化为瓦砾一片,被扩展,/被运走,被毁碎,被复原。”艾略特在西方文明处于危机时刻写下的这些诗句,被后殖民时期的德赛用来描写德国边缘人的生存困境,这似乎再次有意无意地印证了“逆写帝国”的尝试。

且看德赛围绕雨果所作的存在主义思考。这一思考附着在流散身份的书写表面,但又有机地嵌入小说文本的肌质中。德赛在描写雨果的集中营生活时提到这样一个细节,当二战初期德国和日本***军队一路取胜时,被英军关押在集中营的雨果及其犹太人同胞深感庆幸。“雨果和犹太人宿舍的其他人有充分理由感谢英国人建立的集中营,不管他们为自己与英国命中注定的关系或为德国的命运感到多么的痛苦悲哀,不管他们在集中营的萧索沉闷前多么地焦躁不安和灰心烦恼。起码,集中营是避难所,即使它只是一个暂时的避难所。“衷心地感谢集中营,这似乎难以为常人所理解,但在德赛笔下,它确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一种荒诞的真实。在即将走向生命终点时,面对放在桌上的那些平常难以入眠时便读一读的德语卡片,雨果关掉灯,在黑暗中思绪万千。德赛对雨果此时的意识流是这样记录的:“慢慢地,那些词语互相挤在一起,变得模模糊糊。它们没有意义。什么意义都没有。那儿是德国,这儿是印度。印度在那里,德国在这里。不可能领悟、把握、阅读它们,无法理解它们。它们全都从他那里坠落,掉进了万丈深渊。他现在看见它们正在坠落,变得越来越白。随着他和它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它们的形体又成了灰色。他站着注视它们落下又飘浮,飘起再落下,直到它们静静地滑出视线。他被遗弃在深渊的边缘,手里抓住睡衣,费力地盯视着。”平常代表故乡甜蜜和家园情结的德语词汇,在雨果被杀前夕却又忽然变得如此微不足道,好比蚂蚁一般低贱卑微的生命,好比雨果那灰尘般飘起旋即谢幕的短暂人生。这种反常的正常,这种意义的丧失和词语的模糊,恰恰是人生无意义的真实写照。而更加匪夷所思的是,雨果好心好意地拯救一个流浪的德国人,并把他带回自己的住处,这却为他带来杀身之祸。这个叫做库尔特的流浪者竟然趁雨果睡熟之际用刀杀死了他。按照存在主义作家的哲学逻辑来思考的话,这一悲剧性结局其实并无悲剧可言。这只是人生无意义的一种特殊表现而已。小说最后结尾处写道,洛蒂整理雨果的遗物时,将其常常翻阅的代表思乡之情的德语卡片按照顺序放好。“她摆弄着这些卡片,直到它们在她眼前排列得整整齐齐。所有卡片如此,每一张都印着这样一个数目:J673/1。它们似乎给她提供了解答谜语的线索,一种毫无意义的意义(a meaning to the meaningless)。”小说结尾出现的这几个英语词汇,如不结合德赛的存在主义意识来理解,恐怕也只能是“毫无意义的意义”而已。倘若把最后几句话放在存在主义思想框架中进行考察,我们或许可以清楚地发现雨果所有身份追问失败的原因,解答他在情人洛蒂面前毫无性欲亦即缺乏男性阳刚气质的原因,找到他被自己好心拯救的同胞而杀这个最后也是最大“谜语”的线索。

同类推荐
  • 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由97个小节组成,每一个小节长短不一,长的有数千字,短的只有一句话。97个小节采用了类似音乐中的“赋格”或者“卡农”的方法,不同声部反复交替吟咏同一个主题,每一节的开头都是“有一个女人,”紧接着是“她爱我”“她恨我”“爱”“恨”反复交替。这些描写展现了参差多态的女性和男女关系,既有爱的体验和两性的冲突,也有激情的游戏,以及自我意识的碎片。作者艾斯特哈兹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文笔和广博的学识,精辟从容地探讨这个永恒的话题,为这个话题提供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新鲜视角。作者的文笔精致优雅,充分显示出作者的语言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
  • 北京时间的背针

    北京时间的背针

    对于当下有些年轻诗人来说,写作好像变成了对经验的复制和对技艺的迷恋,而不是对才华的激活,才情的释放往往被认为是青春期写作的佐证,一旦越过了这一阶段,某种更为稳固的风格,也许会被诗人们自己认领。安然诗歌的谱系,似乎并不属于这样一种写作的传统,她力图在多元的美学接受和自我训练中不断地靠近心目中的诗歌殿堂。她看似依靠才华和天赋在写作,可实际上,她仍然潜移默化地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她迷恋词语的奇幻组合,但总有一种深情暗藏其中,似有却无,若隐若现。她是一个很难被捕捉的诗人,我们也无法在既有的范畴内给其定位,这种漂移感源于抒情者的唯美气质。
  • 谁的奋斗不带伤

    谁的奋斗不带伤

    本书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纪实佳作。在如今的浩瀚书海中,能够让人读来欷歔动容、潸然泪下的书并不多,而这本《谁的奋斗不带伤》却是个例外。作者赵美萍用她细腻感性的笔触,将自己从一个小学毕业的山村采石女、到知名杂志编辑、再到大洋彼岸的人生奋斗历程娓娓道来。在当今许多人绞尽脑汁地粉饰自己高贵的出身与辉煌的学历时,她却平静而从容地展现着自己卑微低下的出身与不堪回首的苦难。
  • 林家铺子(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

    林家铺子(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

    本书收录了茅盾先生的《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等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原名《倒闭》,它以1932年“一·二八”事变前后的江浙农村为背景,透过林家铺子由挣扎到的倒闭的过程,揭示了民族商业走向破产的厄运。1959年,文学家夏衍将其改编成剧本,同名电影成为银幕经典。
  • 王智保·道路

    王智保·道路

    《王智保·道路》记述了宇航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智保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少年经历、修水库、山林管理员、炊事员兼出纳、苗鸡推销员、生产队长、婚姻和家庭、当民兵连长、成立配货中心、出任交通工程公司经理等。
热门推荐
  • 仙侠奇缘之千年之恋

    仙侠奇缘之千年之恋

    万年长情,唯花不灭,情至深处,花开如海。钟离,霸气冲天,救生挤世,却应情劫而生;一颗侠女之心却深限情丝不可自拔。乾胤先尊,看淡红尘,一头白发,一袭蓝衣,一身仙气,看尽人间四海茫茫。可相遇不期而至,情咒应劫而醒,纵使五百年静身修行又怎敌人间真情。原本清静的心却再也不平静了,纵使背负天下骂名,他也要护她一生周全,不是为一段情咒,而是因为心乱了。而鬼魅,这个世上最不该有心的魔王,却也架不住一个情字的牵扯,动了凡心,一场情劫,三个人纠葛,或许只有等到花开如海的那天,才能知道心归何处……
  • 老板第一防线:防止核心员工流失的策略

    老板第一防线:防止核心员工流失的策略

    留住自己的核心员工已经成为中国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较量的开始,对此,预防和规避核心员工流失的第一道防线就尤为重要,一旦第一道防线失守,后果就不堪设想。北京华夏圣文管理咨询公司对中国1500家企业的核心员工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更让中国企业担忧。调查报告指出,核心员工的流失不仅带走关乎企业的商业机密、核心技术、合作客户,更为严重的是核心员工除了自己另谋他就,还往往会带走其他的核心力量。留住核心员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较高的薪酬、福利,还需要用精神激励来巩固。精神激励主要表现为创建一种参与、平等、沟通的工作氛围。建立起公司内部融洽、友好的人际关系。
  • 半个夏天

    半个夏天

    “我家小莲呀,除了不爱说话,倒也没有别的毛病。”小莲妈每次和旁人谈起自己的闺女都会这么说。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似乎带着点儿惋惜,末了,还微微地叹口气,轻轻地,像细绒毛落下来,不留心的话,还觉察不到呢。听的人却又听出了另一个味道,这句话其实是变相地夸耀女儿,女儿没其他毛病,只是不爱说话,闺女家不爱说话,从别个角度看不就是文气内秀嘛。旁人便识相地劝慰小莲妈,“不爱说话就不爱说话呗,又不是什么大毛病,那些个吱吱喳喳,和树上的的雀儿一样嘈吵不停的,倒是爱说话,难道就值得夸耀?”小莲妈听了这话便宽慰地笑了,是啊,能说会道固然好,但沉默寡言也未必就不好吧。
  • 舌尖上的诸天神器

    舌尖上的诸天神器

    “美队的盾牌怎么吃?简单,我把它放火上烤一烤然后掰碎,掰碎懂吧?就是掰成指肚大小的碎块,然后泡进滋味醇厚的龙肉汤里,那滋味……唏溜(吞口水的声音)……失态,失态……”“哥斯拉?这个有意思诶,我跟你说……”后来。“天呐!卢克吃掉了98K!天呐!卢克吃掉了昊天锤!天呐!卢克正在吃无限手套……天呐、天呐!卢克准备吃掉我们的诸天世界!怪兽们、英雄们,团结起来,打倒万恶的大吃货卢克!!!”
  • 门神

    门神

    绿茵场上有这样一类人,在某些时刻能够左右比赛的胜负。 人们把这类人敬称为——门神。 陆豪,一个喜爱实况足球游戏的伪球迷。 2001年秋天,在得到一张《实况足球8》的游戏光盘后,他成为了一位守门员。 最终,他在佛罗伦萨重新崛起的道路上谱写出一段门神传说。 我佛慈悲,我佛V5!!!
  • 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

    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

    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成功?因为他们在缺少回报的工作中投入了太多的精力!灵活应用《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中的知识将使你避免这一问题。“80:20法则”将教导你将身边的资源转化为优势,轻松获得成功与快乐!勤奋的鸟儿有虫吃?那可不一定!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利度·帕累托发现,成功永远属于20%的幸运儿,这就是著名的“帕累托罗法则”,也称“80:20法则”。如何用20%的时间获得80%的收入?如何从20%重要客户身上获得效益,《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收指导你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成功。
  • 佛说圣法印经

    佛说圣法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人受益一生的气质课

    女人受益一生的气质课

    《女人受益一生的气质课》收集了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多年以来对女性生理、心理的研究心得,是一本写给女人的经典气质教科书,是可以让每一位女性效尤并且受益一生的力作。本书主要以魅力、仪容、气韵、心态、自信、成熟、性情为主题,多方面多角度指导女性由内而外提升自己的气质,脱胎换骨做魅力女人!
  • 双世医妃:逆天废柴不好惹

    双世医妃:逆天废柴不好惹

    在前世,穆云璇一生毁在了好闺蜜周美琳手里,好在穿越前她如愿报了母仇。能重活一世她自然高兴,但再没想到,她这个在二十一世纪不管在哪都混得风声水起的天才制药师,竟穿越成一个任人践踏欺凌的废物女!这,是命中注定让她再世为人也得不到安稳吗?更没想到在她逐渐扫清障碍时,却无意间得知,前世害的自己家破人亡的仇人也一起穿过来了……本文有宅斗、有宫斗、也有言情,总的来说,就是一对天才制药师,在前世互相争斗,穿越过来也斗得血流成河的故事。也是一个落难嫡女,一点点从尘埃中爬起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