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7200000034

第34章 道家思想对冯友兰“新理学”的影响(2)

这一点甚至还影响到他对儒道两家哲学价值的评价。在《新原道》中,冯友兰全面分析中国哲学主流之得失,并尝试评定自己的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他的评判标准为“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是讲一种真正的形而上学必须经虚涉旷,超乎形象,也就是说必须超出经验世界之上,对真际有所了解。“道中庸”则是讲必须把高明所得最后落实到人伦日用之中,因而不离世间。在“极高明”和“道中庸”之间,冯友兰显然更重视前者,他认为一种形而上学只是做到了“极高明”而没有能做到“道中庸”,那么这种形而上学只能说不是最好的哲学;但是,如果一种形而上学做到了“道中庸”而没有做到“极高明”,那么这种形而上学能否被称为哲学就是很可疑问的了。因为哲学之所以为哲学,首要的前提就在于它的超经验性。如果一种学说只有政治伦理方面的内容,那它就根本没有资格被称为哲学。依照这种标准,冯友兰分析道,孔孟《易》《庸》、汉儒甚至宋明道学虽合乎“道中庸”,但在高明方面都没有达到最高的地步,相反,名家特别是道家、玄学和禅宗在“极高明”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可惜偏离了“道中庸”的方向。两相比较,道家和玄禅对形而上学的贡献似乎比儒家为多。

在冯友兰看来,他既然已经认识到了儒道两家的优点和不足,在新理学中就有可能把“极高明”和“道中庸”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最哲学的哲学或真正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既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超越,又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最好成果的吸收:

它说理有同于名家所谓“指”。它为中国哲学中所谓有名,找到了适当底地位。它说气有似于道家所谓道。它为中国哲学中所谓无名,找到了适当底地位。它说了些虽说而没有积极地说什么底“废话”,有似于道家、玄学以及禅宗。所以它于“极高明”方面,超过先秦儒家及宋明道学。它是接着中国哲学的各方面的最好底传统,而又经过现代的新逻辑学对于形上学的批评,以成立底形上学。

在《新理学》的绪论中,冯友兰曾开门见山地说:“我们现在所讲之系统,大体上是接着宋明道学中之理学一派。”时隔六年之后,冯氏又把新理学的思想背景扩展到“中国哲学的各方面的最好底传统”。这似乎表明冯友兰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道家传统特别是道家直觉的、否定的思维方式对新理学体系的建构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也许正因为如此,冯友兰后来才把道家的这种思维方式看作是中国思想对未来世界哲学可以有所贡献的两点之一。二、“境界说”的倾向和难题

如果说在体系的建构上冯友兰直接继承了道家直觉体悟的方法,那么,在对最高精神境界的描述上,他则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打通儒道释。在晚年,冯氏自称,儒家也好,道家也好,这个界限对我来说已经打通了。这种修为也未尝不可以看作新理学体系合乎逻辑地发展的结果。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新理学通过形式的分析,最终获得了几个超越的观念。由于这些观念中的大部分都不可思议、不可言说,形上学被推到了它的逻辑终点,那就是在最终结果上是不能说的。换句话说,真正的形而上学到头来所讲的竟是一堆废话。这样,人们便不免产生如下的疑问:形而上学如果不是人类理智的无聊把戏,那么它的价值究竟何在?

对此,冯友兰回答说:“形上学的功用,本不在于增加人的对于实际底知识。形上学的功用,本只在于提高人的境界。它不能使人有更多底积极底知识,它只可以使人有最高底境界”、“哲学本来是空虚之学。哲学是可以使人得到最高境界的学问,不是使人增加对于实际底知识及才能底学问”。这正是《老子》所谓“为道”与“为学”的分别。“为道”是体会道并照着道的样子去生活,“为学”则是寻求关于外物的知识。哲学从事的是“为道”工作,因而不能以获取多少实际的知识或才能来要求它。这种巧妙的“转语”又一次使新理学从绝境中摆脱出来,冯友兰也就轻而易举地从本体论的探讨转到了人生哲学领域中来。

人生哲学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儒家也好、道家也好、佛教也好,从根本精神上讲,都是一种生命的学问,一种安身立命之学。它们关心的核心问题是个人精神生命的成长和完善,如德性的培养、精神境界的提高等。经验知识的多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活的意义、人和人的关系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因此,对于新理学来说,不管逻辑分析是如何地细密,不管“负的方法”是如何地微妙,如果不能落实到生命、实践和境界上,那么从中国哲学的立场看,它们都是不值得珍视的。冯友兰把哲学的功用规定为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才使他的系统从相当西化的形式回归到中国哲学的传统,真正“接”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也只有到这个地步,他的正负方法的真实意义才算真正体现出来。

但是,新理学中的那些形式命题或超越观念又如何能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呢?冯友兰认为,这主要是通过改变人生活的意义来实现的。

在冯氏看来,人之所以为人,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有觉解。觉即自觉,解即了解。人对宇宙人生觉解越多,宇宙人生对于人也就越有意义。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的意义,即构成人的境界。由于每个人的觉解程度可有不同,因而构成每个人的精神境界也有高低之别。而新理学中的那些形式命题或超越观念的作用就在于增进人的觉解程度,丰富人的生活意义,进而使人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

依据人觉解程度的高低,冯氏把精神境界分为四种:第一为自然境界。在这种境界的人,其行为是“顺才”的。也就是说,他对于自身行为的性质并无清楚的了解,只是按照本能或习惯行事。第二为功利境界。在这种境界的人,其行为是“为利”的。这种人对于“自己”和“利”已有清楚的了解,也自觉他有这种行为。只是没有认识到人和社会的一体关系,所以处处为自己考虑。第三为道德境界。在这种境界的人,其行为是“为义”的。这种人已经认识到人是社会的成员,人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他的一切行为均是求社会的利,为社会作贡献。第四为天地境界。在这种境界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这种人不仅认识到了人是社会的一分子,而且还是宇宙的一分子,因此人不但对于社会应有贡献,而且对于宇宙亦应有所贡献。这种境界是人所可能有的最高境界。

“四境界说”是整个新理学体系的核心,也是该体系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尽管“境界”问题历来都备受重视,但由于它所涉及的是一个私人领域,所以极难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哲学史上使用最多的方法大都是一些隐喻,只能让人获得某些模糊的联想。新理学能够用极为平实的语言把各种境界的区别表述得如此明确、如此有条理,实在是极为难得的。哲学史上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如“义利之辨”等也因之变得简单明白起来。

四种境界之中,又以“天地境界”为最重要。这不仅是因为“天地境界”是所有境界中最高的一种,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同时也是整个新理学系统所追求的目标。冯友兰说:

新理学中底几个主要观念,不能使人有积极底知识,亦不能使人有驾驭实际底能力。但理与气的观念,可使人游心于“物之初”。道体及大全的观念,可使人游心于“有之全”。这些观念,可使人知天、事天、乐天,以至于同天。这些观念,可以使人的境界不同于自然,功利,及道德诸境界。

“知天”、“事天”、“乐天”和“同天”又分别代表天地境界中的不同程度,“知天”的意思是对宇宙大全的充分觉解,“事天”是尽伦尽职、充分实现自己作为宇宙一分子的责任或义务,“乐天”代表充分觉解时的一种心境,“同天”则意味着与宇宙大全合一。到了“同天”阶段,才算达到了顶峰,真正得到了天地境界。

对于冯友兰“天地境界”的思想来源,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多数学者都认为它继承了儒家特别是宋代理学的“希圣希贤”传统,这从冯氏本人的一些话可以找到根据。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冯氏对“境界”的看法与程朱陆王根本不类,公孙龙、郭象和《齐物论》才是其真正的思想源头。

后一种说法值得重视。“天地境界”是否如冯友兰自己所说是完全“接着”程朱讲的,的确是有疑问的。首先,两者的方法不同。新理学的路子是形式的、知解的,这从冯友兰对“觉解”所下的定义即可看出。而程朱理学的路子却是道德的、实践的,最高境界的获得决不是靠空洞的觉解就可以实现的,它必须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修养践履功夫。其次,两者的出发点不一样。新理学的“天地境界”是从宇宙看人生,从而使人生中的一切活动均获得一种超越的意义,因此重点在宇宙、在大全。程朱理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却是把道德无限扩展,从而使宇宙变成一个道德的宇宙,因此重点在道德。新理学讲“知天”、“事天”、“乐天”和“同天”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超越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而且还要超越道德境界。但宋儒即使讲到“民胞物与”,也仍然不容忽视等级和差别的存在。张载的《西铭》因为明“理一分殊”,在程朱看来已说到极高的境界,是孟子之后的第一人。但冯友兰从新理学的立场却认为它所说的“理一”仍是形下的,这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事实上,冯友兰对儒家在“境界说”方面的贫乏一直抱有微词。他批评孔子说:“孔子所说的天是主宰底天,他似乎未能完全脱离宗教底色彩。他的意思,似乎还有点图画式底”,因此只能是“有似于事天乐天的境界”。早期儒家中,只有孟子一人讲“浩然之气”,才算说到了天地境界。而“孟子以后,汉唐儒家底人,未有讲到天地境界底”。直到宋儒,还是在道家和佛教的影响之下,才开始重视境界之学的:“道学家受佛道二家的影响,接孟子之续,说一最高境界。”冯友兰认为儒家“境界说”的最大缺点就在于,分不清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所以也就很难达到“极高明”的境地。

不过,如果因此而把“天地境界”说得与儒家无干,那又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毕竟冯友兰和宋儒一样强调最高境界仍需不离世间、仍需承担道德义务,这却是佛、道二家所不能完全接受的。另外,把新理学的思想源头追溯到公孙龙、《齐物论》和郭象并没有错,公孙龙对“指”概念的讨论、《齐物论》对道家理想境界的讨论、郭象对方内方外之别的消解都曾给冯友兰以启发。只是,如果把“境界说”的根源也说成是这三者,那就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名家就根本不讨论什么境界之学。

本文认为,冯友兰的“天地境界”实际上是儒道结合的产物。就强调“天地境界”有似于“自然境界”来说,它接近道家的说法;就反对方内方外之分来说,它又非常认同儒家的传统。就强调“同天”境界必须超越道德阶段来说,它是属于道家的;就坚持“同天”境界不必一定和道德行为不相容来说,它又是属于儒家的。就主张最高境界是一种神秘主义来说,它无疑继承了儒道两家的传统。实际上,“境界说”早已为冯友兰晚年的那种感悟——“儒家也好,道家也好,这个界限对我来说已经打通了”——埋下了伏笔。

但是,我们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冯友兰的“境界说”并没有实现儒、道两家智慧的完善融摄,它的结合只是停留在极为表面的语词或形式上。读道家的著作,我们往往体会到一种博大的胸怀、自由的心境,甚至有批判的冲动。读宋儒的语录,我们也能够感受到那份敬慎、和乐以及非常执著的道德情怀。但是,读冯氏的著作,却很难获得上述的那种体验,至多只能感受到某种清明的智慧而已。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很可能与下述原因有关,那就是,精神境界是一门实践之学、一种修养的工夫,单靠知识的进路是根本无法获得的。

同类推荐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庄子心悟

    庄子心悟

    读庄子的那一种智慧。面对众生在物欲横流中的烦躁不安和无所适从,庄子转过身来,恳切而真诚地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自救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清静,如何保持自身的清洁自尊,从而由安而顺,由顺而游,达至逍遥大通之境。
  • 孟子与万章

    孟子与万章

    《孟子》的《万章》上下两篇,是孟子与弟子万章讨论有关古圣往哲的历史传说所存在的疑点,以及君子如何决定用舍行藏等重大问题的记载。此书是南怀瑾先生专门讲解这两篇文字的著述。本书之功,一在解惑,二在授业,三在传道。南先生以浅近的白话对文本逐段加以解释,探讨师生对话发生的背景和双方的心理,成一家之言,令众多疑难豁然而解;他以具体的实例,教人当读书、读活书、如何避免读书而愈懵懂;在讲书的同时,南先生又表达自己对于人生诸多问题的看法,传授持身立世之道,间或以佛教的故事、道理相譬喻,润物无声,化人无形。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 中国伦理思想简史

    中国伦理思想简史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自先秦至近代中国伦理思想的演变,着重对每个人物的经历及其道德思想、实践予以叙述与分析,特别注重对伦理概念的解析。本书体例恰当,观点中道,行文流畅,界定清晰,适合大学生学习参考和伦理学爱好者乃至思想教育工作者阅读。
热门推荐
  • 止歌

    止歌

    四年前,因误会而分手。孟止歌,何叙,是彼此不够信任还是不够坚持。止歌选择离开。四年后,孟止歌携男友欧阳重返,而何叙身边已有安宁。盛大的圆舞,用力的缄默。兜兜转转,才发现他一直等在那里从未离去,而她亦是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的爱未转弯。
  • 重生八零宠婚撩人

    重生八零宠婚撩人

    重生八零年代,小如目标明确,带着全家过上好日子。渣男贱女还敢来?一人一个大盒饭!
  • 虎丘绍隆禅师语录

    虎丘绍隆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光华流丽

    光华流丽

    天下纷乱,九州幅裂他,异军突起,成为九州最强大的一个帝!她,与他齐驾并驱,携手共进,历经磨难,为了他,不惜一切!她说:“相公是世上最好的相公!”他说:“娘子才是世上最好的娘子!”历经多年,身边的人与物不停地变,唯有他们之间的情没有变,唯有他们的初心没有变!他,是千古最会用人、最会打仗、最有学问的帝!她则是最明智、最聪慧、最大气的后!
  • 宫心计:毓婉传

    宫心计:毓婉传

    慕容毓婉,抚远大将军之嫡长女。自父亲战死沙场的那一刻起,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振兴家族门楣,她选择踏入后宫。嫉妒,阴谋,算计,接踵而来…她步步为营,却依旧没能躲过昔日挚友的暗害。失子之痛,痛不欲生,她发誓要以她们的血祭奠她死去的孩儿。深宫二十载,她得到了一代帝王的倾心,却也抵不过命运的摆布。韶华尽逝,陪伴她的只有无尽的思念。最终,她坚守对他的承诺。以一介女流之辈挑起一国重担,再平战乱,辅佐新君,成为一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军事家。
  • 颠覆原始

    颠覆原始

    一场流星雨,巫小豆穿越到原始社会,机缘巧合成为巫,一条裤衩的他,内心慌的一匹,“我想回家……”种田加热血,懵懂少年,从一场逃亡开始,颠覆了原始、改变了蛮荒……主角只是个孩子,原始人也不是木偶,情节不会太夸张,笔力有限实在对不起,还请大家多多担待。
  • 纨绔神医

    纨绔神医

    生日宴会当晚,方源被自家的黑心老爹丢上街头,除了身份证之外啥玩意都没有,倒霉的方源必须在试炼期内好好活下去并且成就一番事业,幸好,方源凭着一身医术,在医院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妖孽人生从此拉开序幕。
  • 桃花泪,三世倾城

    桃花泪,三世倾城

    她本是神界的桃花小仙,名唤倾城,是那桃花树上最美丽的一片小小花瓣。得他精心呵护,赠予人形,成为神界最下层的一名小神仙。他本是神界六大天君排行第三的君袭天君,仙骨风雅,俊美无双,神帝之子,未来的王者。可就是这样一个他,爱上了那样一个她。他们的爱,是禁忌。三世轮回,他们有缘无分。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过中再次相遇,今生究竟能否携手?我所有的爱都给了你,请你小心保管,我怕有一天,你突然离开,那我便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我们错过了三生三世,这一次,不要放弃了,好不好?三生石上的红衣少女,许下三生承诺,爱你三世永不悔。桃花树下的白衣少年,许下此生挚爱,只取倾城换一笑。在爱与被爱中挣扎,他们苦苦错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有来生,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这一次,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在一起。把你的手给我牵,听我跟你亲口说一声,我爱你。
  • 阿三茶肆

    阿三茶肆

    一个小小的茶肆,古朴而陈旧,听说这里白天从不开门......关于它的传说有很多,却从来没人靠近过......直到有一天,一个叫文吉的人踏进了这里...
  • 万界聊天穿梭群

    万界聊天穿梭群

    陈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打开了自己的电脑,加入了一个QQ群,从此....便开启了他的不归之路!“月初!麻烦不要开着须佐能乎了好吧!宝儿姐,你烤地瓜没错,但你可以不要用烧烧果实的能力来烤吧!小容容,木遁可不是用来给你做雕塑的呀!哎....斑!你是不是又跑到别人的世界鬼混去了?还有托尼!拜托你别再用拘灵遣将了!”陈晨看着那边完全崩坏的群友,自己这个群主倍感压力山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