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3100000018

第18章 怀旧的美国人

韩晗

赵毅衡先生有一句名言:欧洲是前现代,美国是现代,中国是后现代。

这句话真不错,中国人早已淘汰的蓝屏手机,在美国正大行其道;我们的扫码支付、微信等等新鲜玩意,老美几乎是闻所未闻,有时候一个我们看起来习以为常的事情,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向美国人解释。

后现代面对现代,当然代沟很深。可这种代沟是相互的,当现代面对后现代时,我们也会感觉到不理解与不适应。

当中使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Money Order”。

这个东西,我相信没有去过美国的“80后”“90后”朋友都不知道是什么,我第一次听说时,也莫名其妙,因为我实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翻译它,有的留学生称之为“私人支票”或“个人汇票”,但我认为都不准确,所以还是建议用“Money Order”称呼它。

记得我刚刚准备从酒店搬到租住的公寓里,物业处收取押金与租金时,竟然拒绝我使用国际信用卡。

“麻烦您用这张卡去买张Money Order。”公寓经理说。

“什么叫Money Order?”我吓一跳,这世界上还有不接受信用卡的物业公司?

“这个我也说不清楚,对面的荟食(Whole Food)超市就有卖的。你去问,然后让那边的服务员帮你操作,你就说买两千四百二十美金的Money Order,教你一次你就会了。不过你以后再支付房租,就可以使用信用卡在网上结账。”

我和妻赶紧跑到对面超市去,拿着护照,说要买Money Order,服务生愣了一下,继而哈哈大笑,“第一次买?”

“是的。”

这个热情的黑人小伙子接过我的护照,然后从抽屉里摸出一张类似空白发票一样的东西,继而让我在刷卡机上用国际信用卡支付两千四百二十美金,并再给他五美金现金作为手续费。我操作完这一切之后,他将手上那张“空白发票”塞到打印机里,不一会儿,“发票”出来了。

“你在这里填写你的签名和你的护照号码,这个地方填写物业公司的名字。”黑人小伙子笑得露出满嘴白牙,“你先把这个给你的物业处,不过我相信过几天你还要来,因为你还要支付电费、水费,到时候都要买Money Order。”

“什么都要用Money Order是吗?”我问。

“水费、电费的账单会寄往你家,你到时候拿着账单来,账单上多少钱,我就卖给你多少钱的Money Order,你买张Money Order寄给他们,然后他们会拿着这个来我们这里或是银行、邮局领钱,但请你记住,邮寄出去之前,你一定要签名,否则是无效的。”

“这算是支票(Cheque)吗?”我实在有点好奇。

“不是,不是”。黑人小伙子眉头紧锁,不停地摇头,“Money Order当然不是支票,一定不是。我也不知道它是什么,它就是Money Order,我父亲用这个,我祖父也用这个,这个东西就叫这个名字,没别的名字。”

从超市里走出来,我与妻相视一笑。

我们对此有同感,美国人确实有点“老土”,能用现金、信用卡,干吗用这个老得掉渣的玩意儿?这岂非真正的“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如果在国内,我们肯定就‘微信支付’了。”我说,“或是拿一个二维码出来,让你扫一扫。”

黑人小伙子没说错,一个月之后,我们相继在门口的私人信箱里收到了水费、电费的账单,通知我们要买Money Order,负责征收电费的杜克电力公司(Duke Energy)甚至在账单里附上了信封,言外之意,我们将Money Order放在里面寄出就行。

有一天,我在小区里遇到一位华人,大约五十多岁,移民到美国二十多年了,无意间和他聊到Money Order这个东西,我感叹:美国人真是“抱残守缺”。

“这种类似的东西,我们以前也用,八十年代初,我在深圳做生意时,我们也用,我们管它叫邮政汇票。”这位先生靠在游泳池边,若有所思,“只是这玩意没多久就废弃了,改成了银行卡交易。你们这些年轻人对这种东西没印象了,以前我们谈生意时,包包里放一个大哥大,再放一沓空白的邮政汇票,说白了就是你们说的汇款单,但比汇款单方便。”

“再方便也不如电子货币啊。”我还是不解,“美国人怎么就这么‘怀旧’呢?”

“来到美国之前,我也认为美国人开放,至少比我们开放。在美国住了二十年,我现在回国之后,以前的老同事们都笑我‘老土’!”这位先生不禁开怀大笑,“在生活方式上,美国人其实比我们‘怀旧’多了,这种怀旧说白了就是你们说的‘老土’。可是呢,二十年前美国又比中国先进多了,你想知道为什么吗?二十年了,美国还是那个美国,但中国已经不是那个中国了!”

除了Money Order之外,其他地方处处也能感受到美国的“怀旧”。

这种“怀旧”,既包括守旧、守成的性格,也包括在管理方式、生活细节上的“抱残守缺”。这二十多年来,中国不断在求新、求变,但在美国,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我曾在博物馆见过一百年前我们公寓门前那条街的照片,竟然与现在无二。

我租住的公寓有中央空调,但是非常老旧,这种老旧程度绝非你所想象——整个控制面板上只有两个变速器,一个控制风力大小及开关,另一个则控制温度高低。这两个变速器全部是简单的机械齿轮控制,不要说液晶显示屏,连显示灯都没有。这样的空调,风力是很难调控的,一不留神,很容易感冒。

有一天,我去公寓管理处办事,正好看到几位工人在维修办公室的空调,这一下触动了我的想法,于是立刻就对值班经理建议,将这些老旧的中央空调换掉。“你们不能只收房租,而不更新硬件。”我有点义正词严,“这种空调在中国早已被淘汰了,它一边制冷一边影响我的健康。”

值班经理很严肃地听着我的申诉,我讲完之后,他沉默了一会儿,而后耸了耸肩告诉我:“先生,您说的都对,但是你知道,我们的空调绝对不是整个庙岭地区最古老的,准确说应该是很年轻的,你知道有些小区的空调是20世纪30年代的,它们还在被使用。你认为它影响了你的健康,但是这台空调为什么没有影响之前那么多人的健康呢?”

面对这种活脱脱的诡辩,我几乎无言以对。回到房间仔细一看,原来这个空调是1960年生产的,它竟与我父亲同龄。但是在美国人看来,它还“很年轻”。

有时候会受邀去一些美国朋友家里做客,本来在当地都属于当代中产阶级,但家中的家具多半都已经掉漆,沙发也有些破烂陈旧,一来二往熟悉之后,我也敢说话不那么客气了。有某位女主人开柜门时,柜门的铰链忽然断裂,我于是借机打趣:“这么老旧的家具可以送到古董店(Antique Mall)里去了。”

没想到女主人一脸严肃:“我就是在旧货店(Antique Mall,美式英语古董店与旧货店是同一个词)买的啊。”

这位女主人没有开玩笑,美国的旧货店发达,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并使我大开眼界。

如果问我美国究竟有多少家旧货店?我答出不来。但我只能这样说,我的小区周围有两家规模颇大的超市,算是庙岭地区的闹市,就在这样一个小地方,竟然有三家旧货店。

这些旧货店,不同于我们的古董店,它只是生活用品的旧货店。从旧家具到旧衣服,无所不包,甚至还有旧餐具、旧碗筷、旧帽子与旧文胸。

每天这些旧货店里都会人满为患,大家争着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些衣着光鲜的女士还抱着一大堆旧衣服,款款地走进更衣室。

在中国,古董、旧书与地段好的二手房产是受人青睐的,但基本没有人会用别人用过的旧家具——除非是明清时期的花梨木古董家什,更不会有谁会买别人的旧衣服穿。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店铺,我与妻几乎掩鼻而逃,因为这些旧衣服堆放在一起的味道,实在是不敢恭维。

但美国人偏偏青睐旧货,许多美国人,可以很久不逛超市,但是一定要常去旧货店,男人会在里面淘到锈迹斑斑的剪草剪刀,而女士则会兴高采烈地找到自己青睐的高跟鞋。这种购物习惯,恐怕全世界只有美国有。

除了旧货店,美国还有各家各院的“地摊”(Yard Sale)。

美国别墅多,自然院落多。很多人家会在周六周日将自己家不用的东西,摆在别墅的院子里,外面挂一个纸牌子,写着“Yard Sale”,不用交税,有人愿意买,会过来看看,破闹钟,旧地毯,老窗帘,应有尽有,只是大多数已经破旧不堪,很可能你挑了一圈之后,已经双手黢黑,甚至满头满身都沾满了时间留下的烟尘。

试想,美国人如此怀旧,物件到了愿意拿出来卖的地步,天知道已经破旧到什么程度?

无论是旧货店,还是地摊,价格都不贵,甚至便宜的离谱,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对怀旧情有独钟的原因。

这种怀旧,倒是造福了我,因为在美国旧书、旧唱片价格都非常低廉。

我在美国自驾旅行的一路,逛了无数家旧书店、旧货店,发现六十年前的精装书,在哈佛的旧书店才卖到几美金;托马斯·哈代(Tomas Hardy)的处女作一版一印,在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的旧书店不过三美金;德沃夏克(Antonín Leopold Dvo ák)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发行的黑胶唱片,一美元一张。

这样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爱书人来说,真是巨大的诱惑。因为我曾在国内的旧书店、拍卖行买过类似的英文旧书和老唱片,其价格和美国的售价相比几乎是天价。因为这些东西对于美国人来说,并非是收藏品,而是实用物件。

大多数美国人都没有收藏古董的爱好,因为美国历史短,没有古董可收藏,美国人一般认为,古董都是海外文物。再加上美国的博物馆发达,除非巨贾富豪,否则没有人愿意斥资购买这些奢侈品。但是美国人对于旧货却情有独钟,他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绝大多数美国人甚至不如中国的中产阶级。[26]

曾有中国作家在散文中认为,这盖因美国人对于物资的爱惜与循环利用,反映了美国人爱护环境的优良品格。我看并不见得,因为美国超市的塑料袋随便取用,而且都是质量奇差、有着恶臭气味的劣质塑料袋。他们在不可循环的易耗品上的浪费程度,足以让我们侧目。可见他们对于二手商品的青睐,对于旧家电甚至“Money Order”的热爱,本身源于他们骨子里的怀旧精神,这俨然已经成为他们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谁也无法取代。

(原载《世界文化》2015年12月)

同类推荐
  •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笑林广记》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的随笔作品:《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音乐的叙述》《高潮》《否定》《灵感》《色彩》《字与音》》《重读柴可夫斯基》《消失的意义》《强劲的想象产生事实》《人类的正当研究便是人》《韩国的眼睛》《灵魂饭》等13篇。
  • 伪自由书: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伪自由书: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唐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唐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唐代是中国诗坛上群星璀璨的年代。两千多位诗人写下五万多首诗歌,其丰富的内容、动人的意境、和谐的韵律、完美的形式,把中国诗歌推向巅峰时代。这些诗文佳作流传不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童。《唐诗》为“国学启蒙书系列”其中一册,本套丛书是引导青少年走近国学,培养青少年朴素的道德观。本书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国学,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国学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
  • 国韵飘香幸福萦绕

    国韵飘香幸福萦绕

    幸福教育是以人的终生幸福为目的,在教育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人。本书是沈阳市浑南新区第三小学项莉校长办学理念的论述。共分四章:办幸福教育,做幸福儒娃,做幸福教师,做幸福百姓。本书的出版为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同步发展创造最佳的环境和条件,使接受教育的所有学生都有——理解幸福的思维、创造幸福的能力、体验幸福的境界、奉献幸福的人格。
热门推荐
  • 824信箱

    824信箱

    201小分队像尖刀一样插入了沂蒙山区。天已经亮了,蜷缩在马车里睡觉的小伙子陈红旗猛地坐了起来,嗅到了山野里散发出的独有的清香。他顺手掀开盖在身上的棉大衣,就看到队长梁有义,一手攥马车鞭子,吁地一声停住了马车,然后用另一只手撑着大车栏板,从车把式方位上“噌”地跳了下来。陈红旗也跟着梁有义从车上跳了下来。两人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了走,立在悬崖边。梁有义用指甲划过那白黑相间的岩石,仔细辨认,才发现这块悬崖如一面大墙挡住了去路,那黑黝黝的悬崖上似乎飘着一朵朵的白云,白云形状不断变化。
  • 大话西游之无敌唐僧

    大话西游之无敌唐僧

    青年唐三曾,穿越成唐三藏。携无敌系统,开始了祸害三界的旅程!…王母‘‘三藏哥哥人家这里有好东西呦’‘不错,是有好东西!’本书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熊霸宇宙

    熊霸宇宙

    承受着不该承受的帅气也就算了,竟然还要我接受末世的考验?江无风表示天选之人自然是无所畏惧的,不过末世时工作人员都跑了,一只国宝砸他妹的手上了。这个时候把它拐走算不算拐卖国宝啊,有没有鹏大的说一下?在线等挺急的…
  • 别人的故事

    别人的故事

    作品讲述了音乐奇才高牧甫从一个自小酷爱音乐的青年,成长为一个音乐才子的故事。高牧甫乃将门之后,却一改先辈持刀征服世界的做法,笃信“乐使人和”的古训。1962年逃港,赤手空拳、衣衫褴褛,在命运的安排下,渐次成长为横跨新加坡、香港、台湾中乐界的音乐奇才、中乐交响化的奠基性人物。故事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为切入点,采用浅近的语言娓娓道来,使人流连忘返。正如席容的诗句: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作者深绿洋为广东省作协会员,长篇小说《鸟儿才听得懂》曾获广东省2004年度新人新作提名奖,多部作品发表于各大报刊。
  • 心之所向就是方向

    心之所向就是方向

    天才少女柳娅萱因意外的车祸导致失忆,没有准时参加最重要的一场跆拳道比赛,她在继父的教导下,将她的兴趣从现实中的跆拳道转变为手游,因为她和哥哥常打游戏的后天手感,让她很快的就能够在手游的世界中娴熟起来,她也觉得很自在,并想以此作为职业,也在这条道路上遇到腹黑男主,虽然也受到不少的挫折,但她记忆慢慢恢复之后,她开始徘徊犹豫,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要继续以前的跆拳道,还是现在的电竞,她该何去何从......
  • 白色雾语

    白色雾语

    一个温暖的午后,白雾捧着何葭为她冲泡的拿铁咖啡,咖啡的香气直往白雾的鼻子里钻,她动动脚趾,歪头看着身旁的人的人儿,原来幸福就是如此。
  • 佛妃

    佛妃

    大齐历宣武三年他位及至尊,稳坐龙椅,手掌生死大权;她净身出户,独坐庙宇,常伴青灯古佛。他是九五至尊,她是佛家子弟……他们本是夫妻,却相煎何急。当仰望他身边众美云集之时,她唯有轻叹一句偈语,蓦然转身,依旧一身素衣行乞。片段一:“本王未曾休你!你竟敢再嫁!”他一双眼眸喷出怒火。“王爷莫要赖账才是……”她一脸沉静,低头抿唇,躲过那一抹心虚。“你今日嫁谁,本王就杀了谁!”他几乎气绝,只是放她回家,哪里会想到她居然大胆地再嫁!“下堂之妇,何劳王爷如此动怒……”她有些急切,不能因她连累无辜,更何况,他是秘密入京,怎可暴露身份……却不料,一张樱唇尽数落入他的口中,他似泄愤一般,咬破了她的唇……“本王看你如何出嫁!”他得意,她无奈……片段二:她跪在大殿中央,他端坐龙椅之上。她仰头而望,嘴角淡然地笑意透满着凄凉,而他却始终注视着右手边的女子,那么温柔。她叹息了一声,曾经那如火般能融化世间的目光是属于她的,只是事过境迁,物是人非罢了。“既然薛妃娘娘去意已决,那本宫也不便强留……皇上的意思呢?”端坐凤位的女子眉宇轻蹙,显得有些不安。楚奕譞只是淡扫了一眼跪着的薛如意,冷声道:“随她吧。”薛如意匍匐了整个身子,强压着话语中的颤音:“谢主隆恩……”于是,一头青丝齐肩而断,三千烦恼随缘不归,佛衣加身,她头也不回地离开大殿,没有再看到身后龙椅上的男人突然攥紧胸口的衣衫痉挛的模样……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受伤女孩成长的故事~其实最残忍的报复不是以牙还牙,而是漠不关心……挂链接啦~~友情支持!无色血:《一等鸨母》
  • 时光知晓我曾爱过你

    时光知晓我曾爱过你

    五年前,余生和顾瑾冬第一次相遇,后来因为余薇的介入,顾瑾冬错以为五年前的人是余薇。紧接着,余薇出了车祸,成了植物人,余生被视为凶手。余生和余薇的往事,顾瑾冬和余生的爱情,余生的身世,正在慢慢拉开帷幕……【推荐新文《狐仙家妻甜如蜜》】感谢支持我的宝宝们!
  • 犹太人的智慧

    犹太人的智慧

    本书通过精彩的故事和案例,全面而简练地展示了犹太民族在赚钱、经营、营销、博弈、冒险、理财、谈判、管理、教子等方面的智慧。这些智慧法则都是犹太人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在犹太人中流传甚广,也日益引起世界其他民族学习和研究犹太人智慧法则的兴趣。希望大家读过本书,从中了解犹太人的历史,掌握犹太人的成功智慧,在工作中有所借鉴和帮助。
  • 提问的逻辑:如何让别人特别想跟你聊下去

    提问的逻辑:如何让别人特别想跟你聊下去

    对任何人都实用的提问逻辑:如何3分钟内营造愉悦谈话气氛?如何让别人回答不想回答的问题?如何在沟通中获得有效信息?如何让别人觉得备受关注?如何让别人与你的谈话更深入?……这取决于你的提问能力。告诉你,如何问、问什么、怎么问、何时问。才能不动声色的驾驭对方,获得沟通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