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36100000002

第2章 关于食物的三封信

顾晓峰

Three letters about food

洵:

看到你吃汤包的照片,我馋了。

小时候,家中厨房有一法宝,就是半尺见长、寸许为径的一根橘红色的塑料棒。它比实木棒还沉,微带韧性,两头切口有点毛糙,是父亲工厂里的废料。父亲周日休假,会偶尔用来当擀面杖,炮制各式美味点心。这工具当时在寻常香港人家,该是难得一见的。

父亲会先和好面,时而冷水,时而温水,有时又先热水再凉水,使劲搓揉,待醒或发透,总之我至今不晓其中奥妙。然后就是和馅,他总强调要和进一些水,顺时针方向搅拌至被完全吸收。最后就是摘坯擀皮等,我特别喜欢看他把干面撒到桌上和那根橘红色的擀面杖上。人家做面点的案台,都叫白案,唯我家这唯一的折叠桌子,却是暗褐色的合成面料,一角还有积起的半巴掌大小、拱起如火山裂口的如雪面霜,显得尤其碍眼。那是我和姐玩火的“遗址”,当年为此挨了不少打骂。

我虽不懂和馅擀皮,但总爱围着桌子转,东捏一把面,西蘸几滴水,又或混些颜料,把面团弄得四不像。偶尔也试包一下包子饺子什么的,都是奇形怪状贪心馅大破肚。总之玩归玩,最期待还是出锅一刻,尤其是小笼包。

父亲做的小笼包,铺在烫过的菜叶子上蒸,出笼时褶口偶有涌出的些许肉糜,包身比坊间的略大,也不如其平滑,薄处颇像饭碗的米通花,能映出里面的肉汁晃动。而我,总是急不可待地端个醋碟抢着先尝,明知“内有热汤”,还是忍不住夹起咬破侧壁,胡乱吹两口便啜起来。那滚热的鲜甜,真是色、香、味、触的巅峰,但也每每把舌尖和上颚烫着。父母总是边叫我别急,边继续忙乎着一屉一屉拿去蒸,而我和姐却就着绿豆粥大快朵颐。

父亲的小笼包馅其实就是绞好的猪后腿肉加上料酒、酱油、盐、糖、香油和少许葱姜,一点也不特别,但我却以为味道最正。父亲说我爷爷还是苏州乡绅时,家中每弄小笼包,细切粗剁猪肉制馅时,会先在肉下垫层猪皮,免沾砧板之气;且会另做皮冻,拌进馅里,使汤更多更丰腴。我听后有点虚荣,觉得自己家族还是挺讲究、挺有底蕴的,慨叹一番眼下不过王孙落拓而已。

除此以外,我还有一个偏嗜汤包的原因,也是小时候的一道隐痛吧。

在1981年的夏天,父母带着姐和我,到上海接我哥回香港团聚。记得在去程的绿皮火车上,我时站时坐,晚上趴在妈妈大腿上睡到一半,还被随火车烟飘落、沾满短裤的煤渣扎醒。

我妈因要先看当年共过患难的闺密,所以我们的首站是无锡。再坐火车去上海时,就只能站着了,父母一手把着行李架,一手防着姐和我摔倒。路过苏州时,父亲忽然领着姐挤开人群下了车。我还记得,当时姐姐挤出得意的表情说:“我和父亲去吃小笼包。”我当时对他们的默契,和自己被蒙在鼓里有点反应不过来,就默默地看着父亲和姐姐淹没在了苏州站月台的人海里。

晚上在上海会合后,只记得姐姐雀跃地大谈苏州小笼包如何好吃“很鲜甜”,又说光顾的人很多,要“走后门”才吃得上云云。

长大后我终于“反应过来”,几乎逢小笼汤包必尝。不论到哪里,我都会打听什么地方能吃小笼包。身边的朋友对此很费解——再好吃也不至于吧。也许正如柏拉图所说的“理型”,我心中也有一个完美的小笼包。

我们几度搬家,那橘红的擀面杖早不知所踪。而且我们三姐弟陆续工作,家里也日渐宽裕,即便瘾起,出外就餐便是。不过,外边的小笼无论味道还是温度,总有点不对劲。

父亲2002年中风后,我在香港的时候,有几回忽然兴起,做过蟹粉小笼。当然,难和父亲的相提并论。父亲因为中风,举着提起小笼包、撕开小口吸啜这几个自然不过的动作,已无法完成。这时,老妈就会把小笼剪成两半,放在勺里——汤汁自然都洒到碗里,父亲再左手握勺往嘴里送,嚼几下就会听到他咕嘟的吞咽声。看到此情景,我难免心酸。

不过,也是因为中风,老父由一向的含蓄寡言,一下变得凡事活泼率真,喜怒全写脸上,会主动说好多往事,还点名要我做咕噜肉或什么菜,然后边吃边评。母亲总说,父亲得病是因为以前什么压力与不快都憋在心中,病后因为不再工作操劳,又信了基督,反而活得坦然。我也不知,到底自由更多的是关乎身体,还是心灵。

2012年冬父亲过世后,小笼便在家中绝了迹。我也常年不在香港,只是每到一个地方,不论中外,都会想念小笼包。然而完美的小笼,只能存在记忆的莫及之处了。

北京雾霾,多保重。下月回京后,我做“顾氏小笼”你尝尝。

洵:

最近可好?我早听闻伯母巧手,期待尝她做的糖三角!

今天奇遇,居然在这德国小城市喝到莲藕汤!

尽管我爱尝鲜,但留德几周,猪手香肠猪排啤酒难免有点腻,消费也不菲,而同学之间做饭,则仅求果腹。腹中馋虫蠢动,学习容易分神,我索性到市中心溜达。半路飘起鹅毛大雪,幸好有你买给我的卡通刺猬伞。砰——砰——砰——砰——,雪有节奏地打在伞上,我脚步也轻快起来。

路程其实蛮远,就在饥寒交迫时,居然遇见一家小中餐馆,就咬了咬牙,打算随便点个什么宫保鸡丁、咕噜肉之类,配个米饭,聊解乡愁。没想到有莲藕汤!我狐疑地点了一份,又加了个价廉的炒面。

莲藕汤盛在那种比茶杯稍大的纯白西式汤碗中,有种说不出的不协调,庆幸端来时还冒着烟,泛着浑厚赤褐色的暖光。我也不顾什么礼仪,捧起来一尝,居然味道郁鲜甘腴,有我老妈熬的七分形神,喝下后冷意顿消,通体舒泰!只是那种西式汤碗线条硬,容量少,而且无人陪伴,终是有点寡味索然。

从小就爱喝莲藕汤,每逢母亲煲此汤,不用下饭菜,汤淘我就能连罄三碗米饭。若到第二、三碗,汤温稍降,我还要偏执地烧开再淘。这应该是我对“和”味的初体会。我小时候极度偏食,不吃牛、羊、鸡、一切海产和绿叶菜。然而,此汤诸料:莲藕、花生、红豆、眉豆和章鱼干等虽能进口,也不特别喜欢,但把它们炖熬成汤,却是出奇的和谐。只是莲藕要秋后才肥才粉,其他时候熬的汤就没有那股郁芳了。

说到偏食,父母当时总怕我营养不良,会利诱五元一口鸡汤或鱼汤。要知道,当时我每天的零花就两元!他们以为如此美味必“有同嗜焉”,一尝肯定爱上!但我又岂是容易折腰之辈?一直“守口如瓶”,父母也莫奈何。

不知道跟你说起过没有,母亲是广东梅县客家人,但她其实没有在广东生活过,懂事前就被带到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在万隆长大,一直都是佣人服侍,饭来张口的大小姐。升高中前,向家人绝食要挟,非“投奔”祖国,学专业芭蕾舞不可,家人只好遂其任性。没想到千辛万苦到了北京,体检结果是轻微长短腿,不予录取,多年苦练白费,只能编到女子高中就读。

母亲与父亲结识于北京农大,结婚前,连烧水都不懂,而且常丢饭票,让当生活班长的穷父亲百般挠头。毕业后的20世纪70年代初她和我爸被派到大同工作,当时正是举国物质匮乏之时,母亲烦透每天求奶奶告爷爷才能凑买各种必需品,又看不惯种种欺凌,于78年秋即中国刚改革开放之际作了重大决定,举家移居香港,那时我三岁。

适逢当时香港劳动力开始紧拙,父母初来尽管语言不通,学历不获认可,还是能到工厂谋生。不过,每周上班六天,还要常常加班,老火汤这种费时的食制,只能偶一为之。也许是生活逼人,母亲在不知不觉间,反而把曾祖母和外祖母留给她的味道回忆拼凑回来。如今思来,母亲的人生轨迹,也够起伏跌宕。她为家庭的付出和改变,真叫我佩服。

归根结底,老妈是不爱做饭的,也老说自己不懂做饭。但现在每逢我回家,她都会给我做饭。反而我难得回家,又总是匆匆忙忙,常常辜负了老妈的爱心,想起就觉得愧疚。

中餐馆的员工看来大多是新移民,结账时,我问非洲兄弟的服务员,厨师可是中国人?他比画一番后索性把厨师请了出来,原来也是坦桑尼亚来的。我指指汤碗,又使劲竖起大拇指说“Gut”。服务员告诉我,大意是华人老板大早把汤熬上就走了,我才恍然大悟羹汤味正之因,而只能现炒的面条,毕竟出自不谙华食的东非大哥之手,难怪都是洋伪中餐的味道。

谢过服务员出门,我再仔细看了店名,“巴客居”,洋名“BaHayern”,颇不寻常于一般海外的中餐馆。料想老板是位客家人,把客家“Hakka”插入此地巴伐利亚州(德语Bayern)中间,既招徕以此地为自豪的巴人,又道出自己的根和身份。是的,来来往往,我们都是生命的过客。

在德国喝上莲藕汤特别想与你分享。我不在,没人做饭你吃,别老点外卖,极不健康。你以前不是嚷着要学熬广东汤吗?现在正是时候练手了。

洵:

你问我们为什么后来才接我哥团聚?父母当时担心一家五口赴港能否立得住脚,又思量哥哥有哮喘,在上海由爷爷奶奶照顾,又有众姑妈叔伯疼爱,条件更好。当时如此抉择,想也是不容易的决定。

你知道我哥哥来港当天第一顿,是由6岁的我操办的吗?说来惭愧,父母虽谓能厨,但我却以泡面为我哥洗尘。不过,我当时确实一心分享我能炮制的最美味食物。幼时总觉得这些“不正经”的食物更能刺激味蕾。

小学时每天有2元零花钱,我下课后常拿5毛钱到学校对面的小摊贩“笃”鱼蛋。鱼蛋大叔的唯一工具是把黑铁剪,锋口泛着银光,没买卖时空铰几下,“锵——锵——锵——”,吸引学生路人光顾,然后用剪夹着鱼蛋,手持竹签利落地串起四颗鱼蛋。吃辣的大叔会放进如熔岩般翻滚的咖喱锅里一转,我必再多抹红红的甜酱,有时也在那浓稠的咖喱锅中多转两下。大叔有回忍不住责问:“你是吃鱼蛋还是吃酱?”

有一遭是真尴尬!要知道,路边小吃是天理校法不容,每回都得先张望有没有老师或者三好学生在附近才敢光顾。那回我可能太嘴馋,忘了先探敌情,刚抹好甜酱就见到一位同学,伴着他慈父迎过来,状甚亲切,意思是要回家路上带我走一段。当时我简直如小偷要被抓一样惊恐,情急之下,就把羊毛背心搭在拿着鱼蛋串的手上,扮作彬彬有礼,赔笑一路同行。回家背心一塌糊涂,难免挨骂。

我家食馔,如我之前所说,融合了南北甚至印度尼西亚域外风味,跟香港主流饮食还是蛮不一样的。父亲也知道我这种爱“野花”的脾胃,偶尔会带我去开洋荤。我特别深印象是某星期天下午,父亲带我去北角码头一家茶餐厅吃“铁板牛扒”,这算是80年代香港很时髦的大众化西餐。确实,厚厚的牛排盛在铸成卧牛形状的铁板上,伴着现炸的扭纹薯条奉到我面前,父亲教我把大大一张白纸餐巾打开挡在面前,侍应再将那黑椒汁浇在烧红的铁板和牛扒上,瞬间吱吱炸响,香气弥漫,烟气上腾,真是色香味声夺人。内地有一道虾仁锅巴,二战时叫“轰炸东京”,堪作媲美。总之小朋友的我,是无法抵挡的。

餐厅其时只有我们一桌,一两个服务员无所事事地看着我们用餐。到现在,那红白格子的桌布还是深印我脑海里。我们只点了一份牛扒,我问父亲,他不吃吗?他温祥笑笑说“不饿”,然后教我如何用刀叉切开牛扒,就轻轻往椅背一躺,慢慢啜饮随餐的热奶茶,示意我慢慢享用。长大后,此情此景常常浮现于我脑海,总有一股暖意。

我明明在德国写关于全球化的论文,没想到反而止不住地跟你聊这么多在香港留下的食物回忆,而且越说就涌起越多画面,真是吊诡。西谚“You are what you eat”不无道理。我下周就回北京了,到时也想听听最触动你的饮食回忆呢!

同类推荐
  • 低头怅望水中月:石评梅诗文精选

    低头怅望水中月:石评梅诗文精选

    石评梅作为深受大众喜爱的民国才女,其情感经历、文采才干与绝代风华都一直吸引着广大读者。她的文字堪称是用血和泪写成的,读来让人在哀婉和冷艳中感受那段“梁祝化蝶”的爱情故事。本书收录的是石评梅一生最精彩的作品,体裁包括散文、小说、诗歌、游记及书信等,最经典的《墓畔哀歌》《象牙戒指》《肠断心碎泪成冰》《梦回寂寂残灯后》《我只合独葬荒丘》等散文、《一瞥中的流水与落花》《别后》《陶然亭畔的回忆》《留恋》《秋的礼赠》等诗歌及《只有梅花知此恨》《红鬃马》等小说均在其中。
  •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当一个人从扮繁复杂的异乡回到故乡,故乡是不需要辨别的。故乡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深切记忆,一个人回到故乡,他就是回到母亲的怀抱,他就可以宠辱皆忘,直至消失在与故乡无边的融人中。与物欲横流,人情淡漠的他乡相比。只有故乡才是我们皓首单衣仍不忘返回的最后归宿,只有故乡,才能让一个游予在他的怀中快乐地哭泣。
  • 戴望舒文论集

    戴望舒文论集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魏尔伦的译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8年《雨巷》一诗在《小说月报》上刊出引起轰动,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出版。本书为作者的代表作。
  • 凌叔华文集:花之寺

    凌叔华文集:花之寺

    小说集《花之寺》由17篇短篇小说组成。其创作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反映闺中少女的黯淡生活。刻画豪门闺秀的内心世界,表现旧式少女无法主宰命运的失落和茫然,讽刺和怜悯她们悲剧性的命运;二是发露太太阶层的庸俗生活。揭露旧式太太寄生虫般的生活,审视和批判她们麻木丑陋的灵魂;三是展现新式妻子的矛盾生活。表现新女性试图打破传统性别角色禁锢的痛苦和无奈,肯定和突显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
  • 风沙漫笔

    风沙漫笔

    徐刚作品集,内容包括:黄土高原、大地史书、黄河兰州、夕照敦煌、西行路上左公柳、古浪褶皱、八步沙之梦、再访民勤、明月有约、消失的古城、新疆古道、大漠之水、寻找艾丁湖、废墟与坎儿井等。
热门推荐
  • 千年殇尽雪色倾

    千年殇尽雪色倾

    她是一抹飘荡了千载岁月的幽魂,洗尽诸多爱恨嗔痴,超然,潇洒,自在,随性他是个BT,凤眸妖娆,勾唇浅笑,摄人心魄他杀人无数,冷漠寡言,却又如此可靠他是风流公子,江湖名人,他的爱,潇洒又执着,让她心痛他野心勃勃,终以帝王之姿一统天下,却得不到最想要的女人他的温柔让人沉醉,他的魔魅叫人恐惧,独独,对她没有办法他是世外谪仙,之所以留在人间,只为她他姿容绝美,清冷孤傲,她是他心底,唯一一抹明亮一个淡到了极致的灵慧女子,几个奇奇怪怪却魅惑异常的俊美男子,一段倾尽天下的传奇故事初雪落尽,江湖飘零,边塞飞烟,京华凋影千年殇尽,雪色倾相信,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_^
  • 庶女医经

    庶女医经

    穿越女医师的宅斗权谋史!全城尽知“不榉”冰山睿鬼王的被治驭史!当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医郝九九穿越成了相府庶女凤无忧,她只想说两个字,呵呵!家人各个很极品!嫡母恶毒、姨娘阴险、嫡姐伪善、庶妹有心计!明枪暗箭、媚药寒毒、阴谋阳谋、故技还重施!还有渣男哄骗要利用?呵,亲,昨日未睡好,做梦了吧?哈!她岂是那任人软捏的柿子!长袖善舞,巧舌如簧,她倒要那些瞎了眼的看看谁才是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什么!?想求饶!?那便在这筐鸡蛋上给我跪稳,什么时候孵出小鸡本小姐就考虑饶你们一命!***等到高枕无忧想要过着滋润小日子,却不想一道圣旨毁了一切:“……相府庶女四小姐凤氏无忧医术高明……睿鬼王端木煌恰身有小疾……甚为合配,特赐天婚,择七月十四大喜,钦此!”什么?谁能告诉她到底怎么回事?!医术高明?她不过是几包药玩活了几匹“死马”!那睿鬼王,听名号就知道,鬼王!面容鬼魅!听闻吓死新婚王妃已有数八个!她要做那第九个?!身有小疾?全城人都知道那方面不行!姑奶奶的姓福生活哪找去?!七月十四?鬼节,竟是大喜之日?!欲逃之夭夭,却终是乖乖上花轿!***关于睿鬼王小疾:某女几番被逼无奈,只好使出必治计——端上一锅十全大补汤!保他生龙活虎爆血管!可……为何喝下药的是她!(鬼王思密达,么么哒——看什么看!速来灭火!!!)***干柴遇上烈火,无良狠毒遇上腹黑装熊!穿越女医师的宅斗权谋史!全城尽知“不榉”冰山睿鬼王的被治驭史!一对一,种田女强凤驭凰,男主干净,正剧。***《天赐圣婚》第二部:【美人无忧】之《庶女医经》即是本文。《天赐圣婚》第一部:【美人无殇】之《侯府嫡妻》惊艳重生狠辣复仇嫡女VS纯情专一的轮椅世子爷!他比“欧阳明日”更俊逸温润深情!她比“钟无艳”更加聪慧伶俐!(双双联手双宠!火爆完结!)《天赐圣婚》第三部:【美人无泪】之《嫡女权策》霸道总裁男穿越化身腹黑痴情世子爷怀抱美人斩桃花,将门女泣血归来狠戾复仇独步权谋的故事!(双双联手双宠!力荐!精彩连载!)人名系列文,独立的故事,精彩无限!***请文明用语看文,如不喜,请点上方叉叉,谩骂广告性留言删除加禁言。潇湘书院首发,请支持正版。妞们的收藏是我的爱,你们的订阅是我的菜,哗啦啦的……都到我的碗里来!
  •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18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予道仙途

    予道仙途

    烽火起,硝烟漫,征战天下。风沙动,云汹涌,名震寰宇。
  • 婚来运转

    婚来运转

    婚期在即闺蜜却有了未婚夫的孩子,这年头果然是防火防盗防闺蜜,斗小三斗得热火朝天却不想被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男人求婚,诚没想一纸婚约,却是婚来运转。
  • 重生娱乐圈:复仇娇妻,太撩人!

    重生娱乐圈:复仇娇妻,太撩人!

    “嗯……唔…好疼……” 闻人舞下意识缩缩红肿不堪的脚踝,却在下一秒被男人捧在掌心……– 闻人舞做梦也没想到重生这种好事竟然会落在自己身上,还重生到十年前,一切还未发生……前世,父母遇害,家族败落,就连对一切都不知情的胞弟也落得一个痴傻的结局,闻人舞隐忍八年,才终于得偿所愿,报得血海深仇,却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一世,前世记忆在手,闻人舞势要在一切发生之前先下手为强,却不想自己以为的前世也只是自以为……不仅如此,就连这仇报着报着……也变成了抱着抱着!看着一步一步朝自己靠近的某人,闻人舞惊恐:“哎哎哎……那个谁,你别过来啊……再过来我就……我就……”
  • 巅峰修神

    巅峰修神

    他拥有亘古罕见的体质,霸道强悍的功法,突破凝气、结丹、化元、通神、渡劫、封神,六个境界中无人能敌;他温柔、幽默,有时还会没心没肺,从不缺对手,却总能轻松来去,正所谓:各方敌手论强弱,有他笑看在云端!
  • 仙雷迢迢

    仙雷迢迢

    宁寒瑶穿了,穿到了一个修仙的世界。宁寒瑶想着,也回不去了。那就修仙吧!宁寒瑶踏上了修仙路之后,只觉得自己上辈子是作了什么孽啊!别人修仙历劫时被雷劈,可为什么自己的修仙路这么奇葩啊!怎么自己修仙路要时不时劈自己一下啊!宁寒瑶只好含着一把辛酸踏上修仙路的天雷滚滚……
  • 元素世界再生之力

    元素世界再生之力

    这个世界之中充斥着无数的战争,不死的人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的厮杀着,以元素之力为核心,世界将被卷入了一场永无止境的战争之中。但是她却根本不在乎任何的利益,只想要满足心中的那份空虚,只有和平才能满足她,但是这份愿望在这个世界面前是那么的可笑,但是她不曾放弃,为了中心的目标不断的前行。而他与她相遇在了这个战乱的世界,共同朝着那个,所有人都认为可笑的目标前进。ps新建了个群:237872257
  • 转角的怦然心动

    转角的怦然心动

    “你知道什么是爱情吗?”那人微笑着,眼中却流露出一丝悲伤。“爱情就是想时时刻刻与你在一起。”我心中忐忑的答着,不知道是否是他心中的答案。现在回想起来,他好像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什么是爱情!我心中清楚的知道,我不过是他生命中的过客,无奈的在一起,无奈的分手,无法与他许诺下辈子,因为他的下辈子不属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