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68200000002

第2章 不同类型父母教养出的孩子表现各异

为了教育好孩子,父母一般会采用各种方法,

可是这些方法真的适合自己的孩子吗?

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只会伤害到孩子,对孩子无益!

唠叨型父母:父母整天唠叨,孩子会“选择性失聪”

会教育孩子的父母,是宽容的、宽松的、宽厚的,而不是一味地唠叨;反过来,如果孩子长期被唠叨,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面对逃无可逃的处境,就会启动“选择性失聪”来保护自己。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父母的教育就不起作用了。

2014年的一天,我在小区门口遇见了薇薇妈,她一见到我拉着我诉苦:

唉,现在的孩子,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理解父母呢?早上,薇薇吃完饭,收拾书包准备上学,我一边帮她收拾,一边叮嘱她:“上课好好听讲;放学后别在路边摊买东西吃,上回乱吃东西拉肚子,你还记得吗?”……还没等我说完,她就不耐烦地皱了皱眉头,对我说:“妈,我知道了,你别啰嗦了!”

下午,薇薇坐在书桌前写作业,我走过去,说:“薇薇,今天都上什么课了?老师讲课都听懂了吗?能跟上老师讲课进度吗?跟不上我给你请个家教怎么样?你们老师的普通话不好,我和学校说说?”

我没觉得自己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啊,可是她却冲着我大喊:“哎呀,妈,我求求你别说了!你真唠叨!听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你看看,现在的孩子怎么这样和自己妈妈说话?我还不都是为了她好!

不难发现,薇薇妈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喜欢唠叨女儿,以至于女儿产生了抵触情绪。

唠叨几乎是每位中国父母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父母爱孩子,为了让他们少犯错误、少遇到些挫折,时常喋喋不休地提醒他们:放学早点回家、下雨记得带伞、天冷了穿厚点儿……

要知道,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而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确实需要引导,但并不想每天父母重复同样的话。试想,工作中,如果你的上司整天对你唠唠叨叨,你会不会感到厌烦?如果你是个敏感的人,或许还会觉得领导不相信你的能力。孩子同样如此,他们需要父母的信任、理解和支持,而不是唠叨。父母整天以爱的名义唠叨孩子,他们迟早会疏远我们,那么如何不唠叨地爱我们的孩子呢?

一个夏天的午后,天气闷热,我骑着电动车送妞妞上学。炎热的太阳照着我,感觉皮肤都在发疼。终于快到学校了,我松了一口气,结果妞妞突然小声说:“妈妈,我差点儿忘了,老师让买水彩笔,下午有美术课。”

我感到阵阵“疲惫”,有点不耐烦地说:“你不早说呢,现在骑回去买,你就迟到了。下次如果老师要再让买东西,你早点说,可别像这次似的。再说,送完你,我还要工作呢……”我的话还没说完,女儿便跳下车,一脸不高兴地说:“不买了,学也不上了!”然后,大步流星地往家的方向走,全然不顾人来人往的车流。

我在后面骑车追,冲到她面前,刚想质问她为什么这么不听话,却看到她两眼红红的,眼泪不停往下掉:“妈妈,我觉得我很可怜!”

我的头像被木棍打了一下,闷闷的疼。妞妞越哭越大声:“妈妈,你心烦时可以冲我发火,可是我也委屈啊!……”

“我觉得我很可怜”这句话使我猛然惊醒,意识到可能在教育方面出了问题,给了孩子不好的感觉。这件事情后,我开始有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变说为听,认真听孩子内心的想法,不论自己多忙、多累。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是不是对孩子太疏于引导了。我反倒觉得,这是为人父母必须做到的一点。自从转变了相处模式,渐渐地,我发现与女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沟通也顺畅多了。

真正懂教育的父母,绝不会对孩子做的每件事指手画脚,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宽容。放手让孩子去做,只有在他们犯原则性错误时加以引导,往往这样更容易获得孩子的信任和认同。作为父母,更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话,做到真正、全面地了解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唠叨孩子。

我的一个同学,40岁时才怀孕,结果孩子早产,生下来才4斤多点,在北京儿研所的保温箱待了半个月才顺利活下来。为了表达孩子的来之不易,他们给孩子起名为星星。

星星简直就是他们一家人的心肝宝贝,我这个同学更是恨不得将最好的都给孩子。星星不仅吃的是进口奶粉,穿的、用的也全是品牌货。星星渐渐长大,但体质比较弱,时不时生病,我同学就更心疼了。担心孩子吃不饱,就端着碗在后面追着喂;孩子不爱喝水,她就想方设法设置各种奖励。

星星上了小学,每天早上我同学都会叮嘱他说:“在学校要多喝水!”“今天天气有点冷,你多穿件衣服。”……最开始星星耐心答应,慢慢他就厌烦了。有一次,星星被问急了,竟然瞪着眼说:“妈,你能不能别总唠叨我!”

当同学跟我说起这件事时,她满脸的无奈:“我也知道这样喋喋不休地问,孩子肯定会厌烦,可是我真的担心他的身体。”

我安慰她,并给她分析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然后提出一些建议。从那以后,她减少了对星星的唠叨、叮嘱,也不再追问学校发生的一切了,母子俩的关系也逐渐改善。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可是如何把握爱的分寸呢?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对孩子的事情件件插手,饮食起居事事操心,不停地叮咛嘱咐,不厌其烦,很容易让孩子出现负面影响。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孩子适当的爱。

独裁型父母:不懂平等,再怎么沟通都是无用功

很多父母不懂得与孩子之间也是平等的,总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必须言听计从。长期下去,父母与孩子之前就会因为缺乏沟通而出现矛盾。

2015年的一个周末,妞妞叫了几个关系很好的小伙伴到家里玩。这几个小家伙中午都没吃多少,我怕他们下午玩太疯早早就饿了,打算做些小甜点。之后,妞妞便跟小伙伴商量吃什么,蛋挞还是曲奇。

一个名叫静静的孩子说:“阿姨,我非常喜欢你!我爸妈从来不会听我的意见,而且我说什么他们都认为不对。妞妞有你这么好的妈妈,真幸福!”

我问她为什么这么说,她便说了一下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原来,他们家一个月前买了新房子,爸爸妈妈商量着如何装修。有一天,妈妈问:“静静的房间怎么弄?”

“她的房间放张书桌,放一张床就够了。”静静还没有回答,爸爸就直接说道。

“我想把我的房间刷成蓝色,和天空一样的颜色!”静静忍不住插嘴道。

“你懂什么?小孩子的房间越简单越好!”爸爸不耐烦地说。

“我们班的板报都是我画的,大家都说我画得好……”静静小声嘟囔了一句。

“今天你喜欢这样的,也许明天就不喜欢了,刷一次墙很费功夫的。”看着爸爸不满的神情,静静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孩子与母体分离的一刻,就成了独立的个体,虽然他们一直在父母身边,却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当他们开始认识与感知这个世界时,更有了独立的思想。作为父母,应该最大限度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小就不跟他们沟通。那么,如何沟通才有效呢?

孩子的内心是非常丰富的,不耐心听他们说话,只知道训斥他们,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他们,甚至认为他们的话无足轻重,采取敷衍的态度来对待他们……都是错误的。

妞妞上幼儿园的时候,只要在家,她就围着我转,并把她遇到的有趣的事说给我听,上了小学之后也会给我讲有关同学和老师的事。

那段时间,正是我事业的上升期,工作非常忙,根本没有时间去听她说那些“小事”。不论她对我说什么有趣的事,我都会说:“好,我知道了。”如果她跟我说自己遇到的困难,我会停下手头的工作,安慰她一下:“这次已经这样了,下次要注意避免。”多余的话,一句都不说。

有一天,妞妞回到家,沮丧地对我说:“妈妈,今天运动会,我参加了100米赛跑,是最后一名。”当时,我正忙着写稿,听她这么说,我捧着她的脸蛋说:“没事,下次努力就行了。我现在很忙,你自己先玩会啊。”听了我的话,妞妞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后来,班主任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妞妞运动会比赛时本来可以跑第一,可是跑到一半,一个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她为了帮助同学才影响了比赛成绩。老师为此夸奖了妞妞,说她关爱同学的品德值得表扬。我突然意识到,那天妞妞或许想把整件事告诉我,我却因为写稿没能听她把话说完。

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也很后悔,从此以后,妞妞只要跟我说她的事,我都会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倾听。妞妞做得好时,我表扬她;妞妞犯错时,我耐心纠正。现在,妞妞什么都愿意对我说,我们的关系更贴近了。

在孩子向你陈述一件事情时,如果你只顾自己而忽视了他们的感受,他们就会觉得你是不关心他们、不爱他们的,很可能下次再发生了什么事情时,他们就不会跟你说了。做父母的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当孩子跟你说话时,一定要认真听,千万不要让他们觉得你心不在焉,敷衍他们,这样只会让他们不信任你。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只上过小学,没有太多文化,但他对我的教育却一直影响着我。

在许多人看来,父亲都是高高在上的、威严的象征,可是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从来没有对我严厉过,不会把我当成一个孩子来看待。我小时候,他跟我说话总会蹲下来,保持跟我的目光平行,一边注视着我,一边耐心地告诉我应该如何做,他听我说话时也是如此。

由于受父亲的影响,妞妞出生后,我和妞妞爸就做了一个约定:要倾听孩子。

很多人都说“孩子是一种神奇的生物,与孩子简直是无法沟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无法做到与孩子平等。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父母站在那里大声呵斥孩子“快过来”“一边去,别烦我”……诸如此类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言腔调确实能显示出父母的威风,可是在孩子心目中,这样的父母是不可敬的,所以才导致双方沟通不畅——不论父母说什么,孩子都仿佛没有听到。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父母身上。而且,孩子年龄越大,父母在与他们沟通时,越要注意纠正这一点。

权威型父母: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只会压扁了孩子

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提出高要求,对待孩子也很严厉。可是,当孩子无法承受重压时,就会采用各种方式来欺骗父母,最终与父母的美好愿望背道而驰。

2015年8月的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位林女士发的帖子,很有感触:

我儿子今年9岁,非常懂事。我对儿子的要求十分严格:不能打架,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写完作业前不能看电视,对人要有礼貌,见了长辈要打招呼……我把这些写下来贴在墙上,儿子每触犯一条,我就打一次他的手掌。

前段时间期中考试,儿子因为感冒没发挥好,考了90分。当他把成绩单交给我时,虽然我知道原因,但看到错题,知道原本可以不扣分的,于是我非常生气,顺口说了句:“这些都不该错,下次考不了满分就别回来了!”

昨天,我做完晚饭后,发现儿子还没有回家。他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我和丈夫都非常着急,怕孩子出事,赶紧联系儿子的班主任老师,并请所有的亲朋好友出去寻找,就差报警了。找了许久,终于在一家超市找到了他。原来,学校进行数学单元测验,儿子考了95分,想到上次我说的“考不了满分就别回来了”,就真的没敢回家。

看了这个帖子,相信很多人都会谴责这位林女士,心疼她的儿子。

现实中,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他们对孩子的要求非常苛刻。虽然孩子的表现在别人眼里已经非常好了,可是他们依然不满意,认为孩子做得还是不够好。殊不知,父母一味地吹毛求疵,很容易让“家”和“父母”失去原本的味道,使孩子产生畏惧,亲子关系也会因此变得紧张。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差错或做出不尽如人意的事都很正常。况且孩子的成长本来就不可能一步到位,事事完美,他们需要不断尝试、不断学习、不断改正,从而变得更好。明智的父母一定要记住:他还是个孩子,不要提过高的要求。

一天下午,我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个关于小虫子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小虫,只要遇到东西,它就会将其扛到肩上,又不愿放下,于是越积越多,终于有一天,它被这些东西压倒在地。有人可怜它,帮它取下一些减轻负担,不承想,它爬起来继续前行,依旧将看到的新鲜事物扛起来。

小虫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自己可以越过高墙,看看墙外的世界。结果,它因为长时间负重前行,终于力不可支,在爬墙的过程中坠地而亡。

想想看,这只小虫的行为是不是跟当今时代大多数父母的做法很像?如今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有着殷切的希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停地给他们施加压力,还不顾他们的感受。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而且为了不落于人后,他们也都在努力着。这时候,父母再给他们提出过高的期望,反而会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压力,严重时,还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虽说压力也是一种动力,但作为父母,一定要把握时机恰当施压。在孩子因进步而情绪高涨时,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压力。这样,父母的期望才不会变成孩子的负担,而是变成一种可以促使孩子积极向上的原动力。要求过于苛刻或者无休止地提要求,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只有对孩子的要求合情合理,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妞妞有一个好朋友叫杨丽,不仅活泼开朗、长得可爱,学习成绩也好,而且能歌善舞,学校里的各种演出都能看到她的影子。

有一天,妞妞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从来不给我报辅导班?杨丽的妈妈每个暑假都给她报各种辅导班。”

我问她:“你喜欢这样的暑假吗?”

“当然不喜欢!而且杨丽也说,她暑假过得比上学都累,她还说她很羡慕我呢。”

“我上学的时候也报过辅导班,那个时候我也不喜欢。我之所以不给你报,第一是想让你好好休息一下,度过一个快乐的假期;第二是觉得有些课程你没必要上。最重要的是,你根本不喜欢,强迫你去,你愿意吗?”

“不愿意!”妞妞摇了摇头,笑着说,“我暑假只想画画,我还是比较喜欢画画。”

看着妞妞开心的样子,我笑了。

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本无可厚非,可如果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不仅无法教育出优秀的孩子,还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得不偿失!

溺爱型父母:无条件满足,这不是爱,而是害

对孩子一味溺爱,对于孩子的要求不打折地满足,只会让他们的欲望越来越膨胀。“沟壑难平”的道理大家都懂,但面对孩子的时候往往将其抛之脑后,事实上,只有适当满足孩子的欲望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段描述:

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太好,没吃过太多好吃的,所以等我自己有能力挣钱时,经常买零食吃。在我的影响下,女儿也养成了吃零食的习惯。我对她的馋嘴需求也是有求必应,抽屉里随时给她备着零食,没有了就去超市买一大袋补充上。看着女儿开心的样子,我也高兴。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她对零食开始不感兴趣,转而喜欢上了各种玩具。以我家的条件,虽说可以满足她,但是她看到什么就要买什么,现在家里的玩具多得都可以开玩具店了,可她还是不停地要买……

你的孩子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相信很多父母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我想说的是,孩子虽然是家庭的希望与未来,但父母不能无原则、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不管他们要什么,都尽可能地满足,完全依着孩子的性子来,父母的这种做法是最不明智的。

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全部满足,他们就会觉得这是爸爸妈妈应该为自己做的;等到哪一天你没做到,他们就会觉得你不好。有了这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孩子的心理就会逐渐扭曲,对父母的付出视而不见,并且逐渐扩展延伸索取的范围,认为所有人都欠他们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是什么样?面对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如何让孩子不被其裹挟呢?

妞妞记事之后,我和丈夫就给她定了个规矩:进超市只能选一样,买衣服、买鞋等必需品时,价位都不能太高。一次,我带妞妞去商场买衣服。一到商场,看着琳琅满目的衣服,妞妞兴奋了好一阵。看着那么多漂亮的衣服,她欢喜得不得了,可最后还是选择了一件中等价位的。

我相信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可是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做到这一点。不管自己的经济条件能否承担,有些父母都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满足孩子,从来不会给他们定个上限。

不要觉得这是一件小事,无关紧要,这种平常事,做好了,也可以让孩子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对于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不打折扣地加以满足,孩子就会在心里形成一个定势:我要什么就有什么,我想要的东西没有得不到的……一旦孩子养成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思维习惯,就会放纵自己,不懂得克制。时间长了,他们就会表现得贪心无度,期待不劳而获,甚至缺乏奋斗意识、缺乏耐性、抗挫折能力差等。

欲望是人性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可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要被满足,满足合理的需求自不必说,那些超出实际的不合理需求,父母该拒绝了还是得拒绝的。例如,给孩子买东西,父母事先跟他们商量好价格的上限。必须让孩子知道,不是他们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

记得妞妞5岁时,有一次我带她去天津玩。临走前,我给她准备了一个小包,里面装着预计可以用到的所有东西,包括吃的、喝的。一上火车,妞妞就兴奋地左顾右盼,对什么都感兴趣。

售货员推着售货车来到我们身边,妞妞见别的孩子家长有买的,于是小声对我说:“妈妈,我想喝那个饮料。”我拿出手机装作没听见。妞妞没有放弃,又说了一次:“妈妈,我想喝那个饮料。”我看了她一眼,摇摇头。

售货员也在旁边劝说:“孩子想喝就给她买一瓶吧。”说着,就要把饮料递到妞妞手里。妞妞眼巴巴地望着我,我依然拒绝了她的要求。

售货员见我不买,就推着售货车走了。然后,妞妞就坐在我旁边生闷气。

“妞妞,为什么想要喝饮料?”我问她,她不说话。

“是渴了吗?”妞妞听了点点头。我从包里拿出矿泉水递给她。“咱们自己带着水呢,渴了你可以喝这个。”妞妞没有伸手接矿泉水,依然低着头不说话。

“是饿了吗?”妞妞又点点头。我则从包里拿出了火腿肠。“饿了你可以吃咱们带的火腿肠。”妞妞低着头玩自己的手指。

“既然我们有吃的喝的,就没必要再买饮料了,你说是不是?”妞妞可能意识到自己错了,点头说:“嗯。”

孩子当着别人的面向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因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大哭大闹、赌气不说话时,父母往往碍于面子向孩子妥协。这种妥协,只能在当时制止孩子的哭闹,下次再遇到这类情况,他们会比这一次更加不好哄。所以,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要让孩子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激励型父母:鼓励方式不当,会让孩子走上不同的人生路

物质激励不是引导孩子进步的长久之策,反而是一个看不见底的深渊。最初的一点点物质满足确实会让孩子尝到甜头,可时间长了,他们就会越陷越深。

夏天一个周末的傍晚,吃过晚饭,我带着妞妞去小区旁边的公园玩。妞妞玩得很开心,时间过得也很快,不一会儿太阳就快下山了,我们打算回家。走到公园门口时,我看到这样一幕:

一位年轻妈妈对一旁玩得正起劲的小男孩说:“走吧,我们该回家了。”

小男孩头也不抬地说:“你先走吧,我再玩一会儿。”

“你不走,一会儿天黑了就会有坏人把你抓走。”

“我不走,我还没玩够呢。”

妈妈没办法,只好从包里掏出一根棒棒糖,对他说:“你想不想吃这个?”说着,晃了晃手中的棒棒糖。

小男孩的眼中闪着一丝渴望:“想!”

“想吃就跟我回家。”

小男孩想了想,最终选择了棒棒糖。他嘴里吃着糖,一步三回头地跟着妈妈回家了。

为了让孩子乖乖听话,很多父母都会使用这种见效快的方法。当然,并不是说一点儿都不能采用这种物质激励的方式,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方式错误、方法不挡,就会导致孩子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拿上述的案例来说,不是因为天黑了小男孩应该回家,而是在棒棒糖的刺激下,他心不甘情不愿地跟妈妈回了家。类似这种教育方式,长期下去,只会加重孩子对物质的看重,将来孩子长大步入社会,很有可能在面对物质诱惑时动摇而犯下大错。

2014年暑假的一天,妞妞一个人在摆弄积木,不一会儿就摆出一个“长城”。她迫不及待地跑过来,拉我去看她的大作。我看着她期待的眼神,简直像是把“快表扬我”四个大字写在脸上一样。

我一边看着她拿积木摆出来的“长城”,一边竖起大拇指说:“真棒!越来越厉害了!”听到我的表扬,妞妞很兴奋地告诉我她是怎么摆的,这里如何摆,那里怎样弄……

妞妞说完,我告诉她:“其实,你还可以摆得更像。你看,把这里稍微改动一下就更像了,是不是?”看了我调整的,她觉得果然更像了,于是高兴地点了点头,承诺下次一定摆个更大更好的。

有些父母总是在孩子展示自己精心设计的“作品”并期盼着鼓励时不耐烦地来一句:“我正忙着呢,你先上一边玩会儿……”要明白,这样的行为忽视孩子的努力和成绩,会伤了孩子的心。如果这种时候父母可以认真、耐心地听听孩子的心声,引导孩子与你分享创作过程中得到的快乐,并适度地夸赞一下孩子,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读初一的望舒很喜欢打羽毛球,尤其对记分制很感兴趣。于是,爸爸妈妈专门给他制订了一个管理表格,把他的学习成绩、生活习惯、体育锻炼等都列进去,并设置评分标准,比如及时完成作业得多少分,准时睡觉得多少分,作业没完成扣多少分……表格的内容以及评分标准是望舒和妈妈仔细商量过后定的,不合理的地方也早在制订规则时就已经提出并修改过了。就这样,每天的生活像个记分游戏一样,望舒玩得不亦乐乎。

每到周末,一家三口会聚在一起核对分数,进行统计,根据分数对望舒进行奖惩,比如看动画片时间的长短,零花钱的增减,或者父母是否陪他去吃肯德基,去游乐园玩,去听音乐会,去旅游……除了周评,还有月评,到年底还有总评。到年底的时候,望舒不再像往年一样期待着要压岁钱了,心里想的盼的是看自己这一年的总评……

多么细心的父母!我相信,为了设计并执行这个模式,望舒的妈妈一定没少花心思。而且,不得不说,望舒父母的教育方法也非常实用:

(1)通过加分、减分,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的期望。

(2)有加分项,有减分项,有奖有罚。即便是奖励,孩子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这样孩子才不会产生贪欲。

(3)在管理上,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管理过程很有意思,就像个好玩的游戏。

每个人都渴望荣誉,尤其是孩子,所以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个心理,用荣誉激励他们,将来的某一天,你会发现孩子带给你的奇迹。

分数至上型父母:成绩歧视是对孩子的一种无形伤害

如今的社会,唯分数论,以至于从孩子上学的那一天开始,父母们就把孩子的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一味地看重考试得分,是对孩子一种无形的伤害。

一天下午放学,妞妞和同学小艾一起回来。妞妞悄悄对我说,小艾不敢回家。我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小艾妈让小艾考前三名,小艾这次考了第十一,没达到她妈妈的要求,所以不敢回去,她只好将小艾带回来了。

快到吃晚饭时,小艾妈打来电话,问小艾是不是跟妞妞在一起。我将妞妞告诉我的话委婉地说了一下,小艾妈却在电话那头说:“小艾平时整天就知道玩,不好好学习……”

听了小艾妈的话,我有些心疼孩子,不禁说道:“小艾现在的成绩已经很好了。况且她还是个孩子,玩是孩子的天性嘛。”

“她少玩会儿,成绩肯定比现在要好。”

“那她考第几你才满意呀?”

“起码在班里排前三名吧。”

“那你在单位排第几?或者,在同行中,你的业绩排第几?”小艾妈一听我这样说,顿时不说什么了。

只有考试全得满分才说明孩子是优秀的?考不了班里前三名就意味着孩子贪玩?父母因为追求成绩而对孩子的严苛,最终伤害的都是孩子。因为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有比分数重要得多的东西。

作为一名普通的父母,我也有望女成凤的愿望。但我知道,妞妞的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也许她成绩不怎么好,但是她善良、真诚、有爱心、爱读书,和考试得分相比,这些品质对她未来的人生更有意义。

现实中有不少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品行不佳,同学们都不愿意理他;还有一些孩子,虽然成绩平平,但人品不错,能跟同学们打成一片。这也充分说明,孩子的未来不一定是成绩决定的,只有品行良好的人,步入社会之后,更容易获得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所谓求知欲,指的是一个人对知识的一种内在渴望。通俗来讲,就是简单的两个字——爱学。孩子最初的求知欲表现在好奇心上,一旦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好奇,觉得新鲜、有趣,他们就会去观察、去触碰。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引导得好,就可以把孩子的好奇心转换成强烈的求知欲,继而养成一种爱学习的习惯。

现实问题是,孩子年龄越小,求知欲越不稳定,今天对这个好奇,明天又喜欢上别的,过一段时间又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这时,我们就要注意培养、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为了提高孩子的求知欲,可以先熟悉孩子最近学过的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使孩子体会到所学知识的意义。

有一次,我和丈夫在玩围棋。妞妞对棋子很感兴趣,也想加入。我抓出许多棋子,摆在她面前,说:“你想不想得到这些棋子?”

妞妞坚定地点点头说:“想!”

“那这样,如果你比我数得快,就给你玩,怎么样?”

“好,我一定会比妈妈数得快!”

我在一边故意慢慢地一个一个的数,她则用前几天老师刚刚教的两个两个的数法专心致志地数着,没过一会儿,她就准确地数出了棋子。最后,妞妞得到了这些棋子,开心极了。

其实,培养孩子的求知欲一点儿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平时留心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把孩子平时学到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或者用孩子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孩子学习的知识,还能提升他们的求知欲。当体会到所学知识的益处后,新的求知欲往往又会被激发出来。

自恋型父母:自以为是,怎么能教育出谦逊的孩子

俗语道: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孩子,只会在人际交往中碰壁,只会让自己与成功南辕北辙;反之,保持一颗谦虚之心,才不会失去人缘,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小杰刚来我们小区时,古灵精怪,十分招人喜欢,小区里的人见了他都喜欢逗他。可是,自从上了幼儿园,小杰变得越来越淘气,还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小区里的孩子渐渐都不乐意跟他玩了。

为什么会这样?原来,他们本不住在这座城市,因为小杰爸爸工作调动,小杰才跟着爸爸妈妈来到这里。那时候,小杰才两岁。由于自身家庭条件不错,妈妈经常告诉他:不要跟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玩;小杰上了幼儿园,更是将小杰班上的同学分成三六九等,让他跟那些聪明的、家境比较好的孩子交往。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而久之,小杰就变得骄傲起来。在他眼里,自己是最优秀的,没有人比自己强,一般的小朋友根本没资格跟他一起玩。而因为小杰的自负,同学跟小伙伴们也开始疏远他。随着小杰渐渐长大,他开始意识到别人不喜欢自己,他的性格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小杰骄傲、目中无人,他的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自身条件比较优越,小杰的妈妈就给他灌输一些错误的认知。所以,要想培养优秀的孩子,父母首先要纠正自身的问题,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只有父母做到为人积极、乐观、谦和,孩子才不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旭尧很早就表现出了惊人的阅读和写作天赋,妈妈发现这一点后,便开始有意培养她这方面的能力,以至于每次旭尧写的作文都被老师表扬,甚至当成范文供同学传阅。日复一日,旭尧开始骄傲起来,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看不上这个,瞧不起那个。旭尧妈妈虽然意识到这一点,但并没有过多在意。

小学三年级时,旭尧对妈妈说自己长大以后想当一名优秀的作家。看到女儿有这样清晰的目标,妈妈感到很欣慰,而且觉得如果她能以此作为前进的动力,也没什么不好。旭尧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她开始尝试给报纸投稿,结果她投的稿子都被退了回来。

看到对方“不识货”,旭尧一脸的不高兴:“不识货、势利眼,我这么优秀的作品都不发表!”还发誓说,等自己将来成为文学史上闪耀光芒的大作家时,就算对方求着自己投稿,自己也不会投给他的。

更严重的是,旭尧开始不尊重自己的老师,她觉得老师只会照本宣科;而且她开始讨厌学习,认为课本上的东西都是别人写的。渐渐地,旭尧的成绩一落千丈,到年底期末考试时,她的数学考了17分,英语考了24分,平时连她引以为傲的语文也只考了60分。

看到如此糟糕的成绩,旭尧妈感到很着急,决定改变对旭尧的教育方式,把谦虚教育放在第一位。

孩子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未来的发展。而且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骄傲自大的情绪在所难免,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不是指责或放任,而是正确引导,让孩子既在看到自己优点的同时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说:“小时候过度被父母表扬的孩子,步入社会后,往往会遇到更多的失望。因为有些父母为了鼓励孩子,脱离客观事实,夸大其词。父母的过分赏识导致孩子飘飘然,无法对自我价值进行客观的判断。”

为了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有些父母会经常表扬孩子。可是,这样做真的能让孩子更加自信吗?不!从早到晚,如果孩子不管做什么都能获得父母的表扬,一旦量变演化为质变,孩子就会对自己盲目自信,甚至出现自负心理。

2016年3月的一天,我去一个朋友家做客。朋友有个8岁的女儿叫晓彤,从3岁开始练习舞蹈,并获得过很多奖项。我进门后刚坐下,朋友就对晓彤说:“快给阿姨表演一段,让阿姨看看我们晓彤的本事!”

晓彤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比赛,并不怯场,大大方方地跳了一段。跳完后,我赶忙夸赞:“晓彤跳得真是太棒了!”

朋友看着我,自豪地说:“我闺女是她们学校里跳得最好的!”

这时候,晓彤说:“妈,你也跳一段吧。”

朋友说:“我哪儿会跳啊,我可没长跳舞的细胞。”

“一个没有舞蹈天赋的妈妈居然能生出我这样的舞蹈天才,简直就是个奇迹!”晓彤的话让朋友感到非常尴尬,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晓彤之所以会说出这样的话,不得不说要怪我这位朋友,正是因为她总想炫耀女儿的能力,在人前夸耀女儿跳舞有多好,才让她变得自大、傲慢起来。

因此,当我们在表扬孩子时,要把握好尺度。真正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表扬,往往不需要浮夸,有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欣慰的微笑、一个喜悦的拥抱都比赞美之词的堆积更能收获意想不到的作用。

情绪型父母:消极情绪的父母养不出好性格的孩子

情绪是一种奇怪的东西,会传染。你若高兴了,身边的人就会变得高兴;你若愁眉苦脸,身边的人也会陷入抑郁的阴影中。因此,为了让孩子积极向上,拥有一个好心态,父母一定要告别愁眉苦脸,给孩子一个大大的微笑,营造愉快的氛围。

2016年5月的一天,我接到一个咨询电话,一位父亲向我述说:

我今年45岁了,在一家大公司做会计。平时工作压力很大,也比较忙,基本上没时间出去旅行。这两年我总觉得事事不顺心,看不清前方的路。我身边也没有什么朋友,无法倾诉自己的苦闷,即使是遇到开心的事,我也高兴不起来。

长期的忧郁、愁苦导致我经常失眠,肠胃炎时不时也要犯一次。我的情况逐渐影响到家人的心情,但我又无法摆脱,有时真的想一死了之。

妻子陪我去看医生,医生说我得了抑郁症。为了缓解,妻子经常跟我谈心,偶尔也会给我讲一些笑话,可是作用并不大。妻子改变不了我,还被我给影响了,最近她动不动就对儿子发脾气,儿子也渐渐变得不爱笑,不爱说话了……

在多数人眼中,自己愁眉苦脸仿佛与他人没什么关系,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尤其是身为父母,整天郁郁寡欢,孩子自然也就高兴不起来,心情抑郁;乐观向上,孩子多半也不会满脸愁云。因此,如果想让孩子乐观一些、积极一些,就不要将工作上的焦虑忧愁带到家。

一天,我带着妞妞跟我朋友一家三口吃饭。朋友的孩子叫栎哲,是个自闭症患儿。

从身高来看,栎哲像个四五年级的学生,但实际上他刚上小学一年级。栎哲两岁前,夫妻俩并没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只觉得他爱哭闹。有一次,他们带栎哲去看儿科,医生感觉不对劲,做了进一步检查之后,医生告诉他们,孩子有自闭倾向。

席间吃饭时,朋友一口一口地喂着栎哲。栎哲低着头,用彩笔在纸上一圈圈的画着什么。沉默的他偶尔发出一两句只有他妈才听得懂的话。

她微笑着看着栎哲,对我们说:“现在,栎哲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之前,带他到公共场合吃饭,我都担心他吵到别人。”有时候栎哲会做一些很可爱的动作,或者发出尖叫,朋友就会给我们解释:“这表示他太高兴了。”

栎哲的一切虽然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只有我知道他的父母曾经多么痛苦。被诊断为自闭症后很长时间,他们才接受了这个事实,不再抱怨“为什么是我们家”,并积极地带孩子接受特殊教育。朋友笑着对我说:“也许真的是命中注定吧,我们接触的自闭症家庭中,许多自闭症患者的父母工作都不错,薪水也相对较高。我们经常安慰自己,也许就是因为自己承担得起,所以孩子才会投胎到我们家。”

面对自闭症孩子,你会怎么办?相信大多数父母都会感到束手无策,实在忍受不了时,还会对孩子大发脾气。可是,栎哲的父母却用乐观、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这一切。有理由相信,在父母的引导和帮助下,栎哲的病会慢慢得到缓解。

父母整天愁云惨雾,就不要怪孩子不给你好脸色。尤其遇到问题时,父母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想办法解决,孩子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乐观向上,很容易受其影响,自然会变得乐观起来。

有一次,我在飞机上遇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孩子,至今我依然清晰地记着他的名字——哲洋。

刚上飞机时,我就注意到了他。那时他五岁,长得虎头虎脑的,跟妈妈一起去旅行。

一登上飞机,哲洋就有礼貌地和空姐打招呼。看到妈妈放行李,哲洋就问:“妈,要不要我帮忙?”吃零食前,他也主动地问妈妈:“妈,你要吃点吗?”妈妈摇头说不吃,他才开吃。

哲洋的言行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包括我。坐在他们旁边的一位女士羡慕地看着哲洋的妈妈,说:“你儿子真有礼貌,还懂得关心人,你是怎么教育他的?我儿子和他年龄差不多,可一点儿都不知道心疼人,还总是吃独食,一不顺心就把家里人折腾得够呛。”

哲洋妈听了,笑着说:“我并没有专门告诉过他要关心人,这都是孩子他爸的功劳。我比较喜欢旅行,有时间就会带着孩子出去玩。每次出门前,他爸都会像哥们儿一样对他说:‘你已经是个男子汉了,要替爸爸照顾好妈妈。’”

从后来的聊天中我得知,哲洋爸在一家私企当主管,经常去外地出差,每次临走前都会嘱咐哲洋照顾好妈妈。渐渐地,哲洋就有了这种意识:我需要照顾妈妈!

在充满友善和爱的家庭氛围中,孩子的身心才能够健康成长;如果父母每天吵吵闹闹,或者说不了几句就大打出手,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脸上又怎么会露出灿烂的微笑呢?也许你会说,我们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啊!我要说的是,这个“爱”不单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还有彼此之间的相亲相爱。

包办型父母:适当放手,不做万事包办的家长

“中国式父母”日渐成了一个新的流行词语。所谓“中国式”,就是说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就业结婚,只要父母能代劳的,一律包办。父母爱孩子本无可厚非,但爱不是无原则的包办,而是放开手,让孩子学会独立。

莹莹出生后,莹莹妈就辞职当起了全职妈妈,收拾家务,安排孩子的生活起居。本来辞职就是为了孩子,于是孩子的事情她能做的就全代劳了。渐渐地,莹莹习惯了妈妈的一手包办,变得行为懒散,做事也不动脑子。

一天,班主任老师给莹莹妈打电话:“莹莹这段时间经常不带课本,上课时注意力也不集中,模拟测试成绩下降很快。”莹莹妈听了之后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将闺女的事情都包办了,孩子不好好学习,整天都在做什么呢?

这边刚挂了电话,那边莹莹就踢门进来了,冲她大发脾气:“我今天被数学老师罚了……都是你的错!收拾书包也不帮我检查一下课本……”

看着女儿委屈的样子,莹莹妈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不可否认,莹莹之所以频频犯错,主要原因就是莹莹妈的一手包办。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需要体验,将本该属于孩子的磨炼统统被剥夺,就不要期望孩子会对你满怀感激。父母万事包办,看似是为了孩子好,实则往往会培养出高学历、低能力的人。难道你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吗?

2016年元旦,同事来我家串门。妞妞正好从外面回来,靴子上沾满了泥。

我为她准备好拖鞋,并蹲下给她穿了一只后就招呼着同事进屋去了。同事诧异地问我:“为什么不都给孩子穿上?”

我笑了笑,说:“这是我创造的家庭劳动教育法。就是不管做什么事,只为孩子做一半,另一半让她独立完成。给孩子扎辫子也是,我只给她扎一边,另一边留给她自己扎。这样,一方面可以促使她自己动手,锻炼她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她独立自主的能力。”

同事听了,大为叹服。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什么都会,也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独立的,这都需要后天的锻炼来完成,靠父母的引导来实现。因此,父母一定要懂得适当放手,给孩子提供参与劳动的机会,做一半,留一半,有时确实是一种培养与锻炼孩子的有效途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父母做的一半,为孩子做了一个样子,教孩子如何去做,起着引导示范作用;而剩下的那一半,给了孩子动手的机会,可以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

提到“放手,让孩子独立”这个话题,我想起这样一个场景:

两个小男孩在幼儿园里玩拼图,可他们怎么都拼不好。

这时,其中一个小男孩的妈妈蹲下来,对孩子说:“还是我教你吧!把这个放在那个上边,把底下那个放到左边……”

另一个孩子回头看了妈妈一眼,妈妈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然后说:“再多尝试几次。”后来,孩子经过多次失败后,终于拼好。孩子看着自己独立完成的拼图,开心地笑了。

这两位妈妈,你更欣赏哪一位?

在生活中,大部分父母总想替孩子把一切都搞定,即使孩子玩儿,也要在旁边给出各种指导。但事实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对孩子探索能力和抗挫能力的一种破坏。有时候孩子需要自己去完成一件事,需要经历失败,只有经历过,孩子才能增长经验,他们的翅膀才能逐渐长硬实!

大撒把型父母: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孩子与父母关系冷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的潇洒甩手。要知道,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伴,哪怕只是静静地陪在孩子身边,无须多言,一个眼神,足以让孩子那颗不安的心安定下来。

我跟之前的同事小张同一年结婚,同一年生的孩子。不同的是,女儿妞妞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是我带,我生活的重心也是她。而小张则是把孩子推给老人照看。

2009年十一假期前,小张约我一起去丽江玩。我想要是去的话,少则三天,多则一个星期,妞妞从出生到现在从来没离开过我这么长时间,我对她实在放心不下,便婉言拒绝了小张。小张知道了我拒绝的原因后,说:“你让孩子的奶奶或者姥姥帮忙照看一下不就行了。我家孩子自从生出来就一直在她奶奶家,你看我现在无拘无束的,多潇洒!”听了她的话,我无言以对。

眼看孩子要上小学了,考虑到北京的教育相对较好,小张就把孩子从老家接了回来。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孩子跟她一点儿都不亲昵,这时候她才意识到,这些年她错失了什么。于是,小张总是寻找机会弥补,可是孩子每次都跟她保持距离,说话也十分客气,像是对待陌生人一样。每当看到其他孩子在母亲身边撒娇时,小张都很羡慕,因为她的女儿从来都不会跟她撒娇,就算遇到问题,也不会问她,而是打电话给奶奶。

我之所以要把小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就是想告诫现在的一些年轻父母,孩子出生之后,如果需要工作,需要老人帮着照看,一定要适度。如果在最开始的那几年你没有参与孩子的成长,那么之后付出的精力会远比其他父母要多,有时甚至花费一生也都弥补不了。

对孩子来说,与之最亲的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孩子懵懂无知的时候丢给老人,你可能暂时觉得潇洒了,可是亲子之间的距离却渐行渐远。

在我的老家,有一位50后父亲,他跟我父亲一样,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家里没钱供他读书,家里孩子也多,作为家中的长子,他不到10岁就辍学回家做农活,帮父母分忧了。

就是这样一位父亲,他的儿子却出奇的优秀,不仅懂事,学习成绩更是名列前茅。每次儿子坐在书桌前认真学习时,他只要有时间,必然坐在儿子身边,拿起笔,抄抄诗词或者练练字,无声地陪伴他。

虽然这位父亲没什么文化,但是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儿子:我是爱你的,不论遇到什么,我都会在你身边。他用自己真诚而简单的方式满足着孩子的陪伴需求。

受教于这位父亲,我一直谨记“陪伴”二字,努力做到陪孩子一起成长。有时候,父母真的无须多言,只要默默地陪伴着孩子,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的爱。有些父母误以为努力挣钱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殊不知,情感的付出远远超过任何物质上的满足!

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冯夏婷教授这样告诫父母:“职场父母一定要多挤点时间陪陪孩子。你可以把孩子交给保姆、老人,但是谁也取代不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千万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孩子推给保姆、老人,不管多忙,一定要记住和孩子多聊天、多沟通。”

孩子出生后,为了追求自己的事业,很多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等他们有时间了,想陪伴孩子,孩子也长大了,却不愿意跟他们沟通。当别人问起,他们会自我安慰说:我也是为孩子着想,想给他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

他们的话看似有道理,不过却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没有真正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和物质的满足相比,孩子更渴望得到父母的陪伴和关注。也许有的父母会说,我知道,但这很难实现,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一不留神就会落伍。对于这样的言辞,我想说:你不仅是职场人士,更是孩子限量版的父母!

作为父母,不论自己平时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跟孩子在一起,有了你的真心陪伴,孩子就会心安很多,也会让他们明白:父母确实在意他、爱着他!

同类推荐
  • 20个父亲的教育智慧(家校教育智慧丛书)

    20个父亲的教育智慧(家校教育智慧丛书)

    儿童的主要教养人是儿童的父母,但由于父亲社会角色的限制,在现代社会中,父亲参与儿童的教育往往缺位较多。父亲是否应该更多地参与家庭教育?如何参与?父亲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与母亲有何不同?这些都是困扰许多家庭的共同问题。本书以2013年度上海市优秀家长获奖案例为基础,梳理优秀和感人的30个智慧父亲的育儿故事,展示父亲在教育子女中的独特作用,引发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共鸣。
  •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国内知名专栏作家、传媒人和天涯名人、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者曾颖写给女儿的书,一位父亲的情商教育手记。全书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以“爱”“责任”“亲情”“完美”“宽容”“能力”等为主题,以故事的形式,讲育儿的体会和感悟。其中穿插有由国内著名漫画家孙邦彦创作的54幅与文章内容相配合的彩色铅笔卡通画,令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感受一位善于思考与联想的父亲文笔和情感的魅力。
  • 别让细节和习惯毁了孩子

    别让细节和习惯毁了孩子

    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功力,细节表现修养,细节体现艺术,细节隐藏机会,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细节是一种征兆。每个人都追求完美,都想做大事,殊不知完美就在细节之中,成就大事必须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伟大自会不期而至! 起初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儿童时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乃至事业上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孩子的巨大潜能。
  • 父亲的第一本教子书

    父亲的第一本教子书

    我们从父亲教育不能缺失、父亲应该给孩子什么、真正的威信来自哪里、最牛的老师是父亲、走进孩子的心里、填平亲子间的代沟、用智慧启迪孩子一生、大师怎样做父亲等八个方面,从正反角度,分别论述了好父亲和“坏”父亲对孩子所采用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并针对父亲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进行了深入思考,给父亲们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素质全面、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孩子提供了许多实用建议。我们认为,在今天,父亲只有懂教育,爱学习,才能培养出杰出的孩子,孩子的前程就掌握在您的手中。天下所有的父亲们,为了孩子,也为了您家业的传承,请认真阅读这本书!
热门推荐
  •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认为,制度是决定经济长期纯净的根本因素。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制度的竞争,中国出版业要稳定快速发展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胜出,关键要靠制度。本书以转型期中国图书出版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背景下的出版业转型,对三十余年来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对我国出版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提出了见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殛现实意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若你也心动

    若你也心动

    一个平凡孤苦的贫穷面摊少女,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绝世音乐天才。他,给了她这世上没有人能给她的一切,以及疼爱,她,全心地依赖着他,接受着他所给予她的照顾与安排。他,一心所想的,是如何将她推上古典音乐界的高峰,而她,却是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邪道倾城

    邪道倾城

    故事发生在一个全新的时代,这是一个片被称为衍铠大陆的时代,传说中这里的每个人都有一种奇特的体制,通过修炼都可以凝聚出一副属于自己的战铠,从而拥有近乎无限的战力。且看一个出生平民窑,丝毫不起眼的少年,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极限邪道。邪道,带你走进全新的玄幻世界,领略不一样的故事情节!"
  • 星际争霸之我是UED

    星际争霸之我是UED

    “我们是地球联合理事会,UED远征舰队,我们的目标是,在科普鲁星区插上地球人类的三角地球飞鹰旗帜,在这星际争霸的时代,创造属于人类的辉煌和荣耀!”这是一个特殊的少年得到了所谓兄弟的帮助,开始了自己在这个星际争霸平行世界的科普卢星区的碾压故事,以地球人的身份,带领地球舰队,硬撼科普卢星区,并整合三族势力,决战黑暗之神埃蒙,重返地球的无敌流历程故事。本文属于半无敌流文,不虐主,不脑残,不乱搞,不随便装逼。开头剧情有点崩因为写别的世界的事情有点罗里吧嗦,后面就全是星际世界的,放心食用。跪求支持推荐票票收藏(:зっ)っ
  • 极品总裁小可爱

    极品总裁小可爱

    零零的群:178143034她,一个从农村出来,为了抗拒命运的女孩儿,因为奶奶的话,表面安静、固执、坚强、在遇到他后,她渐现本色、他,一个出身贵气家庭,却因为父母从小留下的阴影,腹黑、霸道、危险,遇到她后,才知道什么是劫,她就是他的劫!情节1“哧,呲”一辆车急驶过来,开车的司机停下昂贵的车,拍拍胸脯下来,对这场“肇事”的肇事者骂骂咧咧。车子带过的风将她的帽子弄飞了,女孩儿往一边跑去捡了帽子,找了一面镜子,重新戴好子走了。车上的男人看着车外正对着他车的后视镜的女孩,她的那头飘逸长发很快消失了,十足一个还在发育中的小男孩,他的心里起了涟漪,渐渐泛起了浓浓的兴趣。情节2“你是谁?”女孩盯着男人的眼睛看了半天,奇怪了,她不明白为什么在他的眼睛里竟然会看到自己影子。“我们结婚吧!”男人底下头吻住了女孩诱惑人心的红唇,没想到她的滋味亦如她的人一样,充满神秘。她和他去了民政局,出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两个红色的小本本。情节3“你要相见儿子,就按照上面写的做!”对着她,他冰冷地宣布着他的决定,对上那个容颜依然美丽的女子。想起了那日,她为了早日见到儿子,能让儿子健康的回到她的身边,看都没看那份协议,就签上了自己的大名......男人安奈住心里的悸动,告诉自己,不要在乎,不再在乎,那些多余的在乎,只能......男呸脚:她说:“我们不适合!”只因为她的心再次被他占据。他说:“我太冲动了了,对不起!”说完,温柔的为她披上外衣,送她回家了。温暖!她说:“代言活动已经结束,你还来找我作甚么?”疾言厉色。他说:“我们之间永远没有结束!”说罢,拉过她,欺上她的唇。恶心!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毫不在意......本文有宠亦有虐,有霸道亦有放手,有固执亦有放弃,要看最后结局,且看零慢慢为大家分析来!收藏评语鞠躬
  • 人间伪神

    人间伪神

    这世间总有那么一群人拥有不同寻常的超能力,江湖人称异人。林天觉醒了能力后,什么飞天遁地,力大无穷,他都没有。只在脑海中有了一个空间,空间中多了一本书。只要鲜血互相碰到就能夺去别人的能力。“别人自称为神的后裔,仙的传人,而我就真正的神仙。什么,你说没有破碎虚空,位列仙班的不算神仙,那我就是人间伪神。所有异人的祖宗。”“伪神也是神啊,别走啊,喂,喂......”
  • 恶魔少爷的独宠女友

    恶魔少爷的独宠女友

    她只是个平凡普通的女生,还有着一段甜蜜而美好的爱情,但只因欧阳旭的出现,让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