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9100000009

第9章 西蒙·波伏娃

金德全

在法国的存在主义作家中,西蒙·波伏娃(Simone deBeauvoir,1908)是名望仅次于萨特的一位。从她1943年第一本小说《女客人》(L'Invitée)发表之后,她的作品便接二连三问世,并且被公认为典型的存在主义文学作品。她丰富的著作、她著作中所表述的锋芒尖锐的思想、加上她与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特殊关系,使她的名字始终与萨特的名字相提并论,使她成为本世纪法国文化思想界有影响的代表之一。

波伏娃1908年生于巴黎一个保守的家庭,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也受到宗教的影响。可是她从少年时代起就表现出对旧秩序的怀疑、对新思想的追求。她在大学结识了萨特,1929年,他们同时获得哲学教师资格,从此成为终生伴侣。从1931年起,她先后执教于马赛、里昂、巴黎等地,1943年,小说《女客人》使她一举获得作家声誉,她因而结束12年之久的讲台生涯,开始专心从事写作。她在文坛崭露头角的时代,正是法国人民反抗德国法西斯的艰苦岁月,她和萨特等人积极参加抵抗运动,战后也一直积极参与进步活动。1955年,她和萨特曾经访问我国。

波伏娃的著作很多,她的创作前期主要是写小说,后来则专门发表思想论著;她还写了大量的回忆录,以及一些政论色彩浓厚的旅行随笔。

波伏娃与萨特一样激烈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认为文学必须干预政治和生活,主张“干预”文学。她的小说、剧本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热衷于表现时代精神、发掘当代人的思想和疑问,充分表达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处女作《女客人》是被认为与萨特的《厌恶》齐名的存在主义小说。书中描写一对自由结合的男女青年与他们的一个女客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女客人”是法国沦陷以前的一种时代产物,这个姑娘奉行一种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的处世态度,她的放浪形骸、咄咄逼人,以及我行我素的精神使“女主人”既心向往之又不堪忍受,最后,“女主人”为了摆脱“女客人”的存在,只有让其死去才能完事。波伏娃刻画了一类新出现的时代人物,她从存在主义思想出发,表现出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危机。小说《他人的血》(Le Sang des Autres,1944年)描写抵抗运动时期一个地下活动组织者的精神悲剧:他发觉凡是自己想做的事,没有一件不是其他人用鲜血完成的。另一部小说《人无不死》(Tous les hommes sont mortels,1947年)则大胆杜撰了一个长生不老者几个世纪的经历,借以鞭挞“长生”这种对人类充满引诱力的梦呓。波伏娃认为人无不死、人的存在都只有一瞬,恰恰是幸福之所在。剧本《吃闲饭的嘴》(Les Bouches inutiles,1954年)描写14世纪时一个意大利城邦遭受困绝之时面临的生死存亡的抉择:有人提出消灭城内“吃闲饭的嘴”,要把老弱妇孺杀绝,以对付亡国之灾;可是人民却选择了集体出击,以突围来求生存。波伏娃发表于1954年并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金的《一代名流》(Les Mandarins)是一部引人注目的小说。这部作品刻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一部分“左翼”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认为“说真话”与“干革命”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短篇小说集《美景》(Les Belles Images,1966年)是描写现代社会种种现象的一系列吸引人的画面。

与文学创作相比,波伏娃的思想论著显得更为重要,其影响也更为巨大。这些著作数目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发表于1949年的《第二性》(Le Deuxieme Sexe)。这部论著奠定了波伏娃在法国思想界的地位。她提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尖锐的问题:什么是女性作为与男性并存的“自然人”的地位?波伏娃对现代女性的现有地位,对其在婚姻及母性义务中担当的角色一概提出疑问。她认为,女性与男性的差别,包括迄今公认为人之常理的差别,都是荒谬的成见,是有史以来对女性加以奴役的结果。她的一句名言是:“女人并不是天生的,女人是变成的。”她认为,女人一旦把自己摆到任何一个男人之下(哪怕是自己所爱的男人),她就开始进入被奴役的状态。所以现代女性的出路是完全的独立,争取与男性完全一致的权利;要打破一切社会成见、习俗观念,以及自身的心理偏见。波伏娃本人对此身体力行,她与萨特虽然终生相随,但他们之间不存在任何义务和约束。波伏娃的思想,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传统观念是一种极大的冲击,所以她的著作在那些标榜传统道德的资产阶级家庭中的一直被视为禁忌,但在西方的激进青年中却成为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之一。除了《第二性》以外,她的主要论著还有《庇吕斯与西奈阿斯》(Pyrrus et Cineas,1944年)、《萨德的著作应该焚毁么?》(Faut-il Br?ler Sade?[萨德Sade,1740—1814,18世纪的色情作家],1951年)、《特权者》(Privilèges,1957年),等等。

波伏娃的自传体作品和回忆录详尽记述了她本人的生活与思想历程。最重要的作品是《而立之年》(La Force de l'Age,1960年)和《时势的力量》(La Force des Choses,1963年)。前者记述一个世事懵懂的少女如何步入人生,走向社会的过程,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法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有清晰的回顾。后者则详细记述了战后法国思想界的动向,包括有萨特、加缪等人的思想和活动,有极重要的文献价值。其他作品还有《少女时代》(Mémoires d'une Jeune Fille rangée,1958年)、《死而瞑目》(Une Mort très douce,1964年)、《老年》(La Vieillesse,1970年),以及总结性的《清算已毕》(Tout compte fait,1972年)。

波伏娃是个有感则发的旅行家。《美国得过且过》(L'Amérique au jour le jour,1948年)是她旅游美国30天的随感录。由于她抨击旧制度的腐朽、旧世界的没落,所以这本书一直受到非议。她与萨特访问新中国之后发表了《长征》(LaLongue Marche,1957年)一书,热情赞扬中国革命的胜利,表现了她对理想和新道路的探索。

波伏娃是一位存在主义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但是与萨特相比,她对人类的前途乐观得多,她曾说过:“存在的快乐,应该使人人都能感受到,应该时时刻刻都感受到。”所以她喜欢用形象而浅显的语言阐述她的思想。1978年,波伏娃年届七十,法国文化界拍出一部记述她的生平与思想的传记影片,对于一位迄今仍然健在(编者注:西蒙·波伏娃已于1986年4月14日逝世)的文化艺术人士来说,这是一种少有的荣誉,这说明了她在今日法国文化思想界的地位。

(原载《萨特研究》,柳鸣九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0月)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习俗文化也在他的文化性格上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他对习俗文化很熟悉,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持批判的继承态度,承其精粹,弃其糟粕。本书收录了毛泽东与乳名习俗、称谓习俗、起居习俗、春节习俗等16个方面的件件趣事和段段佳话。
  •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

    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

    名人传记丛书——诸葛亮——蜀地崛起的中国龙:“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屡败法军的黑旗军将领刘永福

    屡败法军的黑旗军将领刘永福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毛泽东与蒋介石

    毛泽东与蒋介石

    本书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对毛泽东与蒋介石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不断将他们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识,比较到七十年代他们相继去世。
热门推荐
  • 她的眼睛胜似星辰大海

    她的眼睛胜似星辰大海

    你的眼睛胜似星辰大海迷倒了万物众生包括我To大混蛋:一打二骂三上脚,你敢撩妹试试看Tomygirl:榴莲键盘搓衣板,老婆您让我跪哪个
  • 一百年的暗与光

    一百年的暗与光

    关于一种疾病的传说你知道麻风病吗?当我决定接手麻风村题材的写作时,遭遇到的困难和挣扎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前对于该病有限的了解,只是觉得它是一种传染病,恐怖,又有些遥远。似乎和人类文明史相等同,古老而神秘。“你知道麻风病吗?”带着这个问题,我随机采访过近百人,回答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麻风病会传染,很恐怖。“你见过麻风病吗?”对同时提出的这个问题,回答大致相似。“没有见过”“那你怎么认为麻风病很可怕呢?”我会追问。回答也基本相似。“听说。”
  • 百鬼夜行长篇系列:魍魉之匣(全集)

    百鬼夜行长篇系列:魍魉之匣(全集)

    被电车撞击而身受重伤的少女,被送往医学研究所之后,在众人环视下从病床上消失。与此同时,相模湖分尸杀人案衍生了一连串支解杀人事件。魍魉,是否潜伏在暗处窥伺?两个美貌且彷佛不食人间烟火的少女,相偕在夜里去湖边欣赏月光,其中一名少女却意外落车而身受重伤。无意间搭同一班车下班的刑警木场修在强忍疲惫下接手处理案件,却意外发现身受重伤少女的亲人,是他暗恋了许多年的女演员。木场一面强自按捺内心情感浮动,一面却也深陷难缠案件。身受重伤的少女在送到一栋盒状的建筑物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居然凭空消失了……作家关口偶尔为之取材写作的三流杂志《月刊实录犯罪》,正在追查相模湖发生的分尸杀人案,编辑鸟口和关口联袂前往现场追查,却在路途中迷路而误入一栋奇怪的盒状建筑物……在病床上消失的少女、相模湖分尸杀人案、追查案件的木场和关口、盒子般奇怪的建筑物,到底是什么将他们联系在一起?魍魉,真的只存在人心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拯救好友计划

    拯救好友计划

    简介?还是不要简介了。主角都被我换了。原主角冷静下来还挺开心。
  • 乖女孩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乖女孩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乖女孩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结合女孩的特性,依据现代社会教育的现状,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出发,详尽地阐述了培养优秀女孩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如培养女孩积极向上的习惯,培养女孩热爱生活的习惯,培养女孩正确的审美习惯,培养女孩自立自强的习惯等,内容丰富且贴近生活,为父母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教育方案。
  • 癫子手札

    癫子手札

    我们都很热爱这个不够温柔不够美丽却依旧动人心魄的世界
  • 女扮男装:古代权臣奋斗录

    女扮男装:古代权臣奋斗录

    魏摇光穿越来十几年了,甭说奇遇了,她连遇奇的毛都没见着一根,只有一个老帅老帅的师父,日子过得平凡而充实。直到她十四岁时山下睡觉醒来遇见一个大帅哥,一切就不一样了。“原来这位才是触发剧情的关键啊,合着我前十四年都是白长的?!”白长的魏摇光先问帅哥名字,“你名什么?”帅哥矜持回“姜十七”“这一听就是个信口胡编的名字,咱们能走心点吗?”摇光无情指出。“姜十七就是名字”帅哥很镇静。行吧,魏摇光表示接受。一遇杏花下,再遇朝堂之上,再再遇战场厮杀,定格在红衣牵手的典礼上。1V1,女强男强,女主男主马甲超多,看谁先扒,光谁的马甲。
  • 我捡到一个主神

    我捡到一个主神

    林风捡到一个主神,开始了他剧透主神的生涯,改变诸天命运。一时剧透一时爽,一直剧透一直爽,无限剧透无限爽。宋青书:兑换泡妞三十六计,今生今世我再也不当备胎。普渡慈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要当一个好妖怪。灭霸: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构建和谐宇宙,打打杀杀的事情我不懂。
  • 祸世萌妃:乖乖女谋天下

    祸世萌妃:乖乖女谋天下

    【宫斗虐心】纳尼?!她才13岁豆蔻年华,就要嫁人了!老公竟然是个臭臭滴世家公子。天哪,以后就要面对谋害、栽赃、投毒、绑架、杀伐、鲜血……幸好她风华绝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帮他打下一个花花江山。可是,站在高高滴皇城之巅,享着他无限恩宠,她为何还觉得寂寞呢?且看长孙皇后如何权掌后宫,步步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