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9600000044

第44章 《中国现代文学侧影》序

秦贤次

陈子善先生是我第一位认识的大陆学人。经过一年多的通信联系后,为参加首届“中华文学史料学研讨会”,我们俩终于于一九八八年十月九日在上海欢聚。

认识子善兄,大约记得是当时香港《明报》月刊编辑黄俊东兄介绍的。我俩有太多的相同研究兴趣,时常通信交流,为的是提供双方所需的文学书刊及影印资料,至今乐此不疲。

子善兄是上海市人,今年四十六岁,现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也是该校台港文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与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同时,他也是大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及“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理事。

约在十年前,我第一次知悉子善兄大名时,系在香港三联书店看到他与王自立先生合编的十二卷本《郁达夫文集》,他也因而开始在海内外享大名。之后,他又陆续出版了费尽无数心血才编辑成功的《郁达夫研究资料》(上、下册)、《回忆郁达夫》(以上两书均与王自立合编)、《知堂集外文·亦报随笔》、《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后》、《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回忆梁实秋》等书。

此外,台静农教授于一九九〇年去世以后,我即与子善兄合作搜辑台先生佚作,终于在两年后编成《我与老舍与酒——台静农文集》一书,由此间联经出版公司印行。

子善兄的文章在海外发表者,一直以香港《明报》月刊为大本营,后来也逐渐蔓延至由刘以鬯先生主编的《香港文学》以及由痖弦先生主编的台北《联合报·联合副刊》。上述三刊,本就是台湾现代文学研究者的必备期刊,因此子善兄的大名,在此间读书界可说亦已耳熟能详。

九二年秋,子善兄的《遗落的明珠》一书由业强出版社印行,他感到非常高兴,这是他自己写的而非编校的第一本书,也是在台湾出版的第一本书,收入由好友陈信元策划的《新知丛刊》中。

现在,子善兄的第二本著作《中国现代文学侧影》又要由此间志文出版社出版。我义不容辞写此序文,因为信元兄与志文负责人张清吉先生均是由我介绍而与子善兄深交至今。我深深期望,本书的出版,能带动台湾的文化界也努力来挖掘前辈作家的佚作,提供学者作更深入的研究。

一九九四年十月五日

(原载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台北志文出版社初版《中国现代文学侧影——前辈与我》)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以西方文明的视角,观察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底层人民的生活,从中发现、总结出中国人的性格,以及中国文化的特质。内容具体、细致、生动,分析透彻,一针见血。
  • 大国关系与文化本原

    大国关系与文化本原

    本书内容包括:大国文化要义、西方外交文化本原、俄罗斯外交文化本原与战略文化变化趋势、日本外交文化本原、中国外交文化本原。
  • 思考成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思考成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永康民俗

    永康民俗

    《永康民俗》是继《永康百工》后推出的第二本反映浙江金华永康市地方特色的系列图书之一,是对永康民俗文化横纵交织、古今汇总、图文并茂的全面反映。既有对各种民俗渊源的追溯,也有对当今变迁的描述;尤其是作者通过手中的相机,永久地记录下了反映永康民俗文化的场景,使其意义更加深远。该书的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照片多。作者是永康本地人,又是著名民俗摄影专家。本书为永康人写永康事,永康人拍永康照,将永康民俗用最家乡的视角、最永康的语言进行了描绘。该书对于永康、金华市及至周边省市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热门推荐
  • 命运编织软件

    命运编织软件

    身为一个扑街作者的陈柯,手机中突然多了一个叫命运编织的软件。而里面却有一本写了开头的故事。无视了软件中的通告,过后,他发现,软件中自动写的故事在现实真实发生了。写一个人的命运该怎么写?急,在线等!
  • 有一间当铺

    有一间当铺

    一首诗,一颗珠子,一间当铺,由此引出一段数百年来最大的迷案,和璧隋珠、双鱼玉佩、十全老人,当这些错综复杂交接在一起的时候,命运的齿轮才刚刚开始转动。
  • 那年烟熏色

    那年烟熏色

    三年以前,因为车祸,宛宛失忆了;三年以后,宛宛遇上他,是重逢还是初遇?那他对她的目的只有争夺家产吗?两人都是陆家的继承人,对她只有利用吗?原来背后还有她忘了的秘密——花开。当恨已经不是故事的主角,那么,已经过去的就不会再回来,能成为我拥有的,我一定不会放手——恰逢。
  • 金雀曲

    金雀曲

    准三界魔尊,青阙主枝云仪前往人界,接受最后一项试炼--情劫。转生为家道中落小王爷的贴身侍女的她只想说:“老爹你坑我呢!我再也不要到人界玩了!一手养大的小王爷要杀我?什么鬼啊!”
  • 计相嫡女逆袭记

    计相嫡女逆袭记

    【爽文,虐渣男,踩恶女,一对一甜宠,坑品保证】前世,她是堂堂的计相嫡女,被后娘骗,被庶姐欺,婆婆、阿爹冷眼旁观……今生,她要扫清一切障碍,她要母亲一生安宁和乐,要弟弟成家立业,让那后娘有多远滚多远,把庶姐牢牢地踩在脚下。当阿娘平安的活下来,当她带着阿弟建设自己美好家园……一切看似美好的表象下,阿娘不是她想象中的那个样子,阿弟也与她预期的不同……她又该何去何从?【小剧场】宋三娘:“如果这不是你想要的……你为什么不说?”他蠕动了一下嘴唇,低低的说:“我怕说了……你不高兴!”宋三娘看了看他身后的兵将,惨然一笑,“你觉得……我现在就开心了吗?”他吞咽了几口唾沫,“长痛不如短痛!”宋三娘:“哈!哈!哈!什么是长痛不如短痛?我只知道……我现在很痛……”说这句话的时候,她并不知……还有更痛的……在后面等着她……(各位、各位看客,咱先不忙着走哈!我三指并拢,指灯发誓,此文爽、此文甜,至于如何爽、如何甜?嘿嘿.....进来看看呗!)
  • 发球上网

    发球上网

    拿起球拍走向网球场吧,在那里你可以收获健康的身体,快乐的时光,真挚的友情以及——单身的朋友会收获完美的爱情!梵浩意外回到少年时代,努力成为职业网球选手,与桑普拉斯,阿加西,萨芬,费德勒,纳达尔,小德等大师同场竞技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王国维提出境界说,认为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仅词的境界是如此,文学境界甚至人生追求成功的境界也是如此。古往今来,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各种各样。学贯中西的王国维提出从“境界、真情、词句”角度评判文章好坏——以境界取胜的文章千古流传,以真情动人的文章经久不衰,以词句取胜的文章也深受欢迎。
  • 传递正能量:廉政小小说100篇·第2辑

    传递正能量:廉政小小说100篇·第2辑

    本书继承了第一辑的风格,但在内容上更加精到,从更多的优秀短篇小说中选取100篇代表性的作品,根据不同的主旨分为上中下三篇。作者皆为资深小小说作者,入选本书作品都在相关刊物发表,绝大多数为相关短篇小说大赛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