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000000023

第23章 附录:教子有方--中外名人培养孩子案例(1)

曾国藩:家族兴盛不衰的秘密

曾国藩【181l~1872】,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出生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中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瞩目的影响。

纵观古今,凡达官贵人之家,大多好景不长,因子孙后裔逐渐骄奢淫逸,往往过不了两三代,便家道中落,以至于民间有“富不过三代”之说。唯独曾国藩兄弟五人的家庭,至今190余年间,绵延八代,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如此长盛兴旺之家,世所罕见。曾氏家族之所以如此人才辈出,是与良好的家风、严谨的家教和丰富的家庭藏书密不可分的。

家风严谨平和友善

曾家祖祖辈辈都是勤劳节俭、忠厚善良的农民。曾国藩从小受家庭影响,半耕半读发奋苦学,后因战功卓著封侯拜相官至极品。他的四个弟弟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皆受皇封同做高官,满族荣华。但他时时处处谦虚谨慎,再三告诫子孙后代必须“半耕半读,勤俭持家,以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要他们亲自参加打草、捡柴、拾粪、插禾、锄地、收割等农事劳动,不许仗势欺人,不许使婢差奴。曾国藩对祖父星冈公遗下的“治家八字诀”甚为推崇:“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即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早起、扫屋、祭祖、睦邻八件事情)。”其住宅取名“八本堂”。八本即: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八本是曾氏家庭教育之精髓,曾国藩兄弟及其子孙后代终身行之不懈。此外,曾氏祖传家规家风还有三不信:不信僧巫(和尚师公),不信地仙(风水先生),不信医药(凡药三分毒);三致祥:孝致祥,和致祥,恕致祥;以及“勤俭孝友”四字要诀:勤劳俭朴持家,孝敬父母长辈,友好兄弟姐妹,团结左右邻居。

曾氏的家庭教育,以八本为经,以八宝为纬,以四字要诀三不信三致祥穿插其中,经纬连贯,脉络相通,形成了一套治家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实为一部珍贵的家庭教科书。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曾国藩生长于一个勤俭孝友的大家庭,他自结婚后,生有子女,虽任侍郎,任总督,任大学士,直到封侯拜相,但他的家庭生活,仍然和青少年时期当农民一样,克勤克俭,戒骄戒躁,从未丝毫骄奢,这是许多人都不易办到的。曾国藩的日常饮食,总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时人称之为“一品宰相”。其穿戴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一穿就是30年。曾国藩妻子女儿,跟他同住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府。他规定她们白天下厨做饭菜,夜晚纺纱织麻到11点,每天如此,从未间断。

勤俭谦恭传世家书

曾国藩一生著述甚丰,其中以《曾国藩家书》最为著名。凡知书达理之家,多备有曾氏家书家训,以便教育子孙奋发上进,有所作为。

作为大富大贵的家族,曾国藩对自己的家族时刻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他于咸丰十年九月写信给曾国荃说:“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富贵人家,不可不牢记此二语也。”从古到今,骄傲专横者总是难以长久,常常是众叛亲离、身败名裂的下场;懒惰则将呈现衰败颓丧之象,必须高度警惕。他又强调指出:“居家四败:妇女奢淫者败,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曾国藩谆谆教导儿子纪泽、纪鸿道:孝敬父母,友好兄弟是一个家庭的吉祥之兆。此因果报应是很灵验的。又说:“兄弟和【和睦】,虽穷氓小户【贫穷无名的人家】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富贵大家族】必败。”

曾国藩再三叮嘱家人:我不愿儿孙为将领,也不愿儿孙为大官,只希望成为饱读诗书、明白道理的君子。能做到勤劳节俭,自我约束,吃苦耐劳,能屈能伸的,就是有德有才的人。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曾国藩又对四个弟弟叮嘱道:从古到今,官宦人家,大多只有一两代竭尽荣华便败落了。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子孙后代开始骄横跋扈,然后便发展到荒淫放荡,最后落得个抛尸荒野的下场。而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诸弟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时时为科第仕宦起见。

曾家上下勤俭谦恕,孝敬父母,兄友弟恭,身为乡邻赞誉。据其家乡老人回忆:曾家上下齐心,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从未出现过纷争的现象。而且自曾国藩兄弟之后,就再没出过带兵打仗的将领了。曾家的后人绝大多数都留学英、美等国的名牌大学,学贯中西,成为教育界、科技界、艺术界的名家大师,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傅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极丰,译文传神,行文流畅,兼且词语丰富、用字精准,工于色彩变化。他向国人译介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曾深深影响了数代国人;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学界做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作为音乐鉴赏家,他写下了优美的对贝多芬、莫扎特和肖邦的赏析。傅雷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傅雷还是一位严慈的父亲,他培养出了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华人钢琴家--傅聪。他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书集--《傅雷家书》更是脍炙人口。时至今日,他的“家书”已感动了数百万读者。傅雷教子,已经成为一种教育艺术,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

旁听人生促子早慧

常有很多朋友聚在傅雷的家中,一起谈论文学艺术,探讨人生哲理。开始时,傅雷认为傅聪和他的弟弟傅敏年纪太小,不懂事,不让他们插嘴,甚至不让他们在场。但是,有一次,画家刘海粟到傅家做客,与傅雷在书房内鉴赏藏画,两人正高谈阔论间,傅雷忽然要去外间取东西,打开门,竟发现傅聪带着傅敏正偷听得入神。这使傅雷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意识到,让孩子参与到大人的谈话中,有弊但更有利。让小孩听大人论事,可以让孩子早接触人生,促使孩子早慧。于是,等孩子们稍大一些,傅雷就允许两个儿子旁听自己和朋友们的谈话了。

傅雷的朋友大都是社会名流贤达,有高尚的人品素养,所以傅聪从其孩提时代的“旁听”中,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发掘天赋与子成才

傅雷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在孩提时期,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并进行正确引导。如果逆天赋而行,那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傅雷在给周宗荷的信中写道:“天生吾人,才之大小不一,方向各殊;长于理工者未必长于文史,反之亦然;选择不当,遗憾一生。爱好文艺者未必真有文艺之能力,从事文艺者又未必真有对文艺之热爱;故真正成功之艺术家,往往较他种学者为尤少。凡此种种,皆宜平心静气,长期反省,终期用吾所长,舍吾所短。若蔽于热情,以为既然热爱,必然成功,即难免误入歧途。”故而,当傅聪刚刚三四岁时,傅雷就开始从他稚嫩的心灵活动中寻找他天赋的闪光点,开始为他铺筑人生之路。

起先,傅雷曾让傅聪去学习美术,因为傅雷认为自己精通美术理论,又有很多朋友是中国画坛巨匠,如果傅聪能拜他们为师,博采百家之长,定会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谁知傅聪对绘画丝毫不感兴趣,他在学画时心不在焉,完全没有显露出预期的那种美术天赋。但与此同时,傅聪的其他爱好却引起了傅雷的注意。他发现儿子很是钟情于家里的那架手摇【发条动力】留声机。每当留声机放音乐唱片时,傅聪总是依靠在它旁边专注地听着,再没有平时的调皮好动。于是傅雷果断地让儿子放弃学画而改学钢琴,此时傅聪已7岁半了。傅聪简直是为音乐而生的,他学琴仅几个月,就能背对钢琴听出每个琴键的绝对音高。他的启蒙老师雷垣教授肯定地说“傅聪有一对音乐的耳朵”。此时,傅雷最终发现了傅聪的音乐天赋。

傅雷为傅聪买回一架钢琴,在儿子每天放学做完功课之后,就让他全身心地扑在钢琴上。在规定的弹琴时间里,傅聪没有活动自由,傅雷在楼上工作,傅聪在楼下弹琴,一听楼下琴声停止了,傅雷就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棍敲击地板,有时还免不了痛打傅聪一顿。傅聪学琴也十分刻苦,就是酷暑天气,衣裤湿透,也不休息。

傅雷立身处世的原则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他也时刻用这一原则教育儿子,让孩子要永远记住四句话,就是:“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在父亲傅雷的教育下,傅聪才华横溢,品德出众。1953年夏天,经过层层选拔,傅聪脱颖而出,前往罗马尼亚,参加了第四届国际青年学生和平友好联欢节钢琴比赛。在联欢节上,傅聪演奏了斯克里亚宾,效果极佳。联欢会后,国家又派遣傅聪到波兰学习钢琴,导师是“肖邦权威”杰维茨基教授。半年后,傅聪作为唯一的中国选手,经过一个月的紧张角逐,终于摘取了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的“玛祖卡”奖,震惊了中外乐坛。傅聪,成为第一位在肖邦比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东方人!

李苦禅:要有人格,更要吃苦

李苦禅【1898~1983】山东高唐人。1925年就学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不久为艺术大师齐白石知遇,欣纳门下,开始学习中国画。毕业后曾先后在北京师范学校、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建国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第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等。一生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60余载,对花鸟大写意画具有特色,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技法,笔墨雄阔,气势磅礴,自成风貌。传世作品有:《盛荷》、《群鹰图》、《兰竹》、《芙蓉》、《秋节风味》等。1978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李苦禅画辑》影印本;198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李苦禅画集》影印本。

李苦禅的儿子名叫李燕。在李苦禅的苦心教育下,李燕也像他的父亲一样,在画坛上脱颖而出,颇有造诣。那么,李苦禅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

人无品格,下笔无方

李燕子承父业,从小就迷上了绘画。李苦禅便经常对儿子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秦桧并非无才,他书法相当不错,只因人格恶劣,遂令百代世人切齿痛恨,见其手迹无不撕碎如厕或立时焚之。据说留其书不祥,会招祸殃,实则是憎恶其人,自不会美其作品了。”

当然,李苦禅自己也是说到做到,率先示范。1973年北京沦陷了,伪《新民会》妄图拉拢社会名流为其装点门面,自然也找到了李苦禅,并给予加官晋爵的诱惑:“您要是答应了,有您的官做,后头跟个挎匣子【枪】的,比县长还神气呢!”但李苦禅不为所动,并凛然拒绝。此后,他断然辞去教学职务,以卖画为生。

父亲的言行,儿子自然也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化为行动。文革结束后,一天,李苦禅叫来儿子,说有关部门通知前往认领散乱的查抄物品。他对儿子再三叮嘱:“上次叶浅予和陆鸿年把错领的那些东西都退给咱们了。”

这正是看人心眼儿的时候,咱们要错领了,也要还人家啊!也正让李苦禅说着了,在李燕领到的《杂画一批》中发现,一卷20件黄宾虹未装裱之作,上有两三件书有李可柒的上款。李燕遵从父亲的嘱托,当即交还工作人员,并立即通知李可柒。李可柒见心爱之物返还,非常高兴。李苦禅知道儿子做的这件事后,也非常高兴。当时在场的友人开玩笑说:“何不趁此跟那位李先生讨幅‘牛’?”原来李可染画牛是出了名的。但李苦禅连连说:“物归原主是做可!”李苦禅逝世后,李燕曾在《风雨砚边录──李苦禅及其艺术》一书中详细谈到此事。由此可见,父亲的品格教育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干艺术是件苦差事

李苦禅教育儿子从艺,并非就事论事,而是“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对儿子说:“干艺术是件苦差事,如果你喜欢养尊处优肯定不行。古来多少有成就的文化人都是穷出身。怕苦,是做不出成绩的。”然后他结合自己的从艺过程,说:“我有个好条件,就是出身苦,但又不怕苦。当年我每每出去画画,一画就是一整天,带块干粮,再向老农要根大葱,就算一顿饭啦!”在父亲的教导下,李燕也像父亲一样,不怕风吹日晒,不畏跋山涉水,长期坚持野外写生。

后来,李燕也在画坛上展露头角,尤其是1980年以来,李燕曾五度赴香港、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办画展、讲学,作品为瑞典、加拿大及国内有关博物馆收藏。出版主要作品有《李燕动物速写》、《李燕人物画集》、《李燕动物画集》及《苦禅画鹰》、《风雨砚边录--李苦禅及其艺术》、《儿童画国画》、《画猴》等专著。李燕的这些成就,与父亲李苦禅的精心教育是分不开的。

李嘉诚:梅花香自苦寒来

李嘉诚【1928~】,男,汉族,香港著名的塑胶商、房地产巨商,他白手起家,在几十年的艰苦创业过程中,经过其不懈的努力,已经创建出一个多元化的企业王国。已经富甲一方的李嘉诚不忘回报社会,热心捐助福利事业。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他已捐出28亿用于资助香港和内地的教育事业,兴建医院和老人院。根据他的贡献,2004年,他从15位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杰出企业家中脱颖而出,被美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与《时代》杂志联合评为“世纪企业家”。

旁听会议培养品质

李嘉诚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李泽钜,另一个叫李泽楷。李嘉诚对两个孩子的教育,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教导儿子要考虑对方的利益,不要占任何人的便宜,要努力工作。他将生活的道理教导儿子。

温室里的幼苗不能茁壮成长,他就带他们去直接面对生活的艰辛,带他们坐电车坐巴士,又跑到路边报纸摊档,看小女孩边卖报纸边温习功课。

在李泽钜和李泽楷八九岁时,李嘉诚召开董事会,就让儿子坐在专门设置的小椅子上“旁听”会议。刚开始,兄弟俩还觉得新奇好玩,认真听父亲和各位董事讨论工作。但有时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像在吵架一样。兄弟俩被吓得直哭,李嘉诚说:“孩子别怕,我们争吵是为了工作,正常现象,木不钻不透,理不辩不明嘛!”

父母之心,天下皆同。李嘉诚更希望能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人中之龙,因此,李嘉诚对孩子们的教育,是丝毫不马虎的。他把大儿子李泽钜与二儿子李泽楷一起送进了香港的顶级名校--圣保罗男女小学,目的是让他们接受到最好的启蒙教育。

同类推荐
  • 十月怀胎专家指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十月怀胎专家指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但是宝宝的健康、聪明与否,首先在于先天遗传是否优良;其次是后天培育是否得当。只有科学的孕育、优生才能保证宝宝出生后无生理缺陷,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生活在新时代的知识女性,主动掌握科学的孕育知识,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 卡尔·威特的教育

    卡尔·威特的教育

    本书详细地讲述了老威特的教子过程,记载了小卡尔的成长历程,以及老威特的教子心得和全能教育法。老威特早期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由天赋和遗传决定的,而是由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决定的;对于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尽可能正确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这样孩子就能成为天才。
  • 教子信札:一部英国的“傅雷家书”

    教子信札:一部英国的“傅雷家书”

    《教子信札》是英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兼作家切斯特菲尔德伯爵写给儿子的信札。当时作者的儿子远离家乡,去世界各地求学,作者就通过写信的形式,把自己积累的宝贵人生经验传授给儿子,最终把儿子培养成为一名杰出的外交家。《教子信札》是一部教人如何富有教养,善于在社会上处世以获得成就的杰作。
  • 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引导青春期男孩全书:10~18岁男孩的父母必读

    本书全面指导家长如何与男孩顺利高效地沟通,如何疏导男孩的极端负面情绪,如何做好男孩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向导,如何培养男孩具备杰出男子汉的品质等。
  • 怀得上,生得下2

    怀得上,生得下2

    孕育,是一件神圣而又平凡的事情,也是一个充满了复杂因素的神秘过程,有太多的生命密码还没有破解,许多有关孕育的问题也应孕而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叶敦敏,继《怀得上,生得下》1之后,继续将那些你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医学知识一一道来,助你顺利完成怀孕生子这人生重要一课!十几年来,几千个宝宝在他的协助下健康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现在,他想帮助更多人。
热门推荐
  • 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上下五千年

    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华夏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巨变。本书为你解读中华五千年。
  • 异凶录

    异凶录

    一念之间,一步之遥,牵动人心而走。前深渊,踏一步,万劫不复;后归途,亟回首,一往如初。
  •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四册)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四册)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在艺术和思想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巨著,从构思到完整出版耗时二十余年。凭借这部作品,罗曼·罗兰荣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盛赞他的作品所具有的高尚理想,以及他在描绘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心和对真理的热爱。《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绩。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阕大交响乐。战士啊,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止你一个时,你定会减少痛楚,而你的希望也将永远在绝望中再生了吧!
  • 态度决定成败

    态度决定成败

    如果把做事情视为一种享受的话,人一定会积极地去投入、去努力、去学习、去享受,并从圆满的结 果中感受快乐,于是便有了“努力做事一取得成果一感受快乐”的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把做事情当作一 种痛苦的经历,人便会心生不满,凡事抱怨,敷衍了 事,从而一事无成。
  • 名著:四大名著传奇

    名著:四大名著传奇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著,为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汉、魏、吴3个朝廷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姓名、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另一方面,根据明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丑化等,它不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三国历史的真实面貌,还反映了许多明代社会内容。
  • 闪婚再爱:亿万总裁碗里来

    闪婚再爱:亿万总裁碗里来

    遇到的这个男人怎么好像有点不太对劲?他为什么,对自己那么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迎接新生命的天使:卓越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

    迎接新生命的天使:卓越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

    《中华魂》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余年间的96位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明伦汇编宫闱典皇后部

    明伦汇编宫闱典皇后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余生,只想跟你在一起

    余生,只想跟你在一起

    曾以为,他是照亮她生命最耀眼的光。直到一次精心策划的灾难发生,这道光变成了囚禁她的恶魔…明知被误会杀了他的女友,她却无法解释,她只有一死解脱。 “我不会让你死得这么容易,你做的事情我要你千倍万倍的偿还!”他的声音如冰锥砸碎她的心。 当她发现,一切都是骗局。 她说:我只是个可笑的傻子。 他却心疼地把她拥入怀中,深情告白:你不是别人,你是我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