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2300000007

第7章 王佐之才

当那么多人怨天尤人,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时,出身官宦世家的王允却从没有过这样的哀叹。

王允常想,要是汉室王朝在关键时刻,没有一个叫王允的人出现,可如何得了啊!

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一天,祁县的王家高宅大院里走进来一个“身高八尺,容貌魁伟”、浑身散发着书卷气息的男人。

这个相貌出众、气度不凡的人,就是东汉末年饱学之士郭泰,字林宗。

不巧,王家的大人这天外出了。迎出门来躬身抱拳接待郭大学者的,是一个少年。

少年红润健康的脸上,尚未褪去稚嫩,眉宇之间却有一股浩然之气。少年的身体也不单薄,一看就知道有武行的童子功夫,走起路来虽斯文,却是嗒嗒有力。

少年是刚刚放下手中正在阅读的书,彬彬有礼、大方自然地以主人身份来迎接名士风范的郭泰的。

这个郭泰可不是一般人。他虽然出身贫贱,却博学聪颖,是有知识的贵族。郭泰淡于仕途,视利禄如浮云。虽然他不求仕进,淡于名利,但是,却有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精辟的政治见解,不是那种隐居无为、装腔作势、无视时势的人。“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无论人品还是才学,郭泰在当时都是很令人景仰的大知识分子。

等待少年父亲的时候,为了不让郭泰觉得王家的失礼和怠慢,少年从容地与郭泰开始攀谈。

起初,郭泰并不在意。但是,聊着聊着,郭泰发现,这个少年举止有度,谈吐非凡。读文论武,竟然都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不仅条理清晰,而且见解深刻。这让饱学之士郭泰大感吃惊,不禁深深啧叹:竟有有着如此非凡学识和涵养的少年!

郭泰不由得起身,再次打量着少年,然后拱手由衷地称赞:“相公可谓是一日千里,旷世奇才啊!今后一定能成为天子的股肱、国家的栋梁!”

从此,州郡的士人便习惯称这个少年为“一日千里,王佐之才”。这次交谈之后,博学惜才的郭泰主动与少年交好,结为朋友。被称为“王佐之才”的少年,多年之后,果真受命于东汉朝廷的危难之秋,在朝中手握重权,身居万人之上,权位司徒。这个被学识渊博的郭泰大加赞赏的少年,就是始终感觉自己生逢其时的王允。司徒是中国古代官职,西周始置,与司马、司空合称“三有司”,与后世的户部尚书相当。汉哀帝时丞相改称大司徒,东汉时改称司徒。成为三公之一的王允,后来从官职上看,确实应验了“王佐之才”一说。少年王允听到郭大学者如此高的评价,连忙起身回礼。脸不由地红了,但不是羞涩谦虚的红,而是被人看到内心之后有些激动,热血不由地突然窜上头的红。但很快,少年王允的表情就归于平静了。

少年王允从不怀疑自己是非凡之辈,将来也定能成为国家栋梁。这是他早有的抱负和理想。而他的锦绣前程也在他的努力中被描绘着。画卷上所有的道路指向,只有一个方向——汉朝宫廷。

郭泰眼慧,而且着急了一步,无意间先将少年的未来画卷舒展开来。

说起来谁不羡慕呢?少年王允的命就是好,生在了山西名门望族的王家。这王家的高宅大院里,上上下下,进进出出了好几辈儿人,都担任着州郡的重要官职。人们一一数过去,不禁啧啧感叹:这王家的人就是为输送官场人才而生的啊!

这样的人家,自然在当地影响很广,威望也颇高。

当这个天资聪颖、独具慧质的孩子降生到王家时,他首先闻到的,是散发在宅院厅堂和角落里的经卷书籍的气息,以及飘荡着的浓郁墨香,自然还有王家几代人积淀下来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然后入这少年眼中的,是官袍、官冠、官靴,还有官袍上做工精细的腰带,以及罩在官袍外很有几分洒脱之气的披风。

命中注定,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这孩子是要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的。的确,良好的家庭熏陶和影响,让王允自小就胸怀大志,长大后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父辈的传统,还要心忧国家,做一个有益于东汉社会的栋梁。豪门世族优裕的生活,并没有消磨少年王允的志向和抱负。他没有迷恋奢侈的生活和舒适的享受。纷乱的东汉时势,让年少的王允相信,乱世出英雄。王允还相信,英雄的诞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所以,王允自小就开始饱读诗书和泛阅经传。年纪不大,就已经被远近文人学士刮目相看了。用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来形容这个少年一点不为过。

王允却也不是那种只知道用功读书的柔弱书生。在读书之余,王允还坚持习武强身。少年王允一直把汉初大将军卫青和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当做自己的榜样,他们的威猛和气度,他们誓死卫国的精神一直被少年王允所崇敬。

这样持之以恒的文修武练,王允将自己真正武装为一名文韬武略无不精通的全才了。

怀着做“王佐之才”的理想,王允行走在为官的道路上。然而这一路并非坦途,荆棘和险滩一直跟随着他。

年少气盛的王允,19岁那年,被推举为郡吏。任职不久,遇上一个小恶霸。山西晋阳地区有一名叫赵津的小黄门,依仗自己的主子是朝廷当权宦官,便在当地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百姓慑于赵津的淫威,敢怒而不敢言。

秉性耿直,又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王允,丝毫不去考虑赵津的强硬后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此为非作歹、贪赃枉法之徒,格杀勿论!”

王允下令逮捕了作恶多端的赵津,还立即将他解押东市,斩首示众,以慰民心。晋阳百姓见除掉了深恶痛绝的祸害,无不拍手称快。他们还纷纷前往王允所在官署,感谢王允,称赞他是为民做主、不畏强暴的好父母官。王允首次经受世事的考验,就赢得众人的称赞和拥护,他由衷地感到高兴,更坚定了秉公为官的信心。

东汉末年,由于朝廷腐败,导致中央和地方卖官鬻爵的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地方官僚权钱交易极为普遍。与王允同郡的同乡中有一个名叫路佛的游混无赖,从小娇生惯养,既无学识,也无德行,他仗着家里有钱,向太守王球行贿,要王球给他个官当。财迷心窍的王球是个见钱眼开的昏官,收下路佛的贿赂后,便给了路佛一个补吏的职位。王允对这种肮脏交易十分愤恨,当众揭露路佛的丑行,并与王球变颜争辩,指责他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王球恼羞成怒,利用手中的权力,立即将王允捉拿起来,投入牢中,准备随时杀掉。

这是王允第一次为维护正义而招来牢狱之灾,招来杀身之祸。

好在朝廷还是有主持正义的好官。刺史邓盛很早就听说过王允的事迹,很是钦佩他的才识和品格。当他得知王球要杀掉王允的消息后,立即亲自骑上快马,前往太守衙门,保释王允,并且请王允做自己府中的别驾从事。

被从刀下救出的王允,非常感激邓盛的救命之恩,同时十分敬佩邓盛的正义行为。于是,王允留在邓盛门下,一心一意为邓盛效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邓盛甚是喜欢这个青年才俊。在邓盛的提拔和宣扬下,王允的才干有了展示的平台,名声也越来越大,为他日后步入朝廷做官奠定了基础。

王允为官初露锋芒,不仅赢得了州郡官吏和当地百姓的赞赏和钦佩,而且引起了朝廷的注意。鉴于他的才能和表现,王允不久就被朝廷三公同时征召,以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从地方州郡迁到中央朝廷,这是王允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也为他实现忠心为国的政治抱负提供了更广阔的政治舞台。

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就在王允征为侍御史不久,全国各地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军农民起义。为了迅速镇压起义,东汉政府特别选派王允为豫州刺史,率领重兵讨伐黄巾军。

王允初次领兵打仗,便充分展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文韬武略。预先,王允广泛征求从事和普通官兵的意见,设计了周密的作战方案;战斗过程中,王允亲自披挂上阵,大显身手,彻底击溃豫州一带的黄巾军;之后,王允和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倘共同受降数十万黄巾起义军。

在受降过程中,细心的王允从农民军中搜查到一封中常侍张让的宾客所写的书信,信中涉及一些与黄巾军有关的内容。

这张让是谁啊!那可是当朝掌权的大宦官,因极受皇帝宠爱,权势非常之大,是个在朝廷可以呼风唤雨的角色。

王允心里很清楚,张让不是那个横行乡里的赵津,也不是游混无赖的路佛,或是滥用职权的太守王球。然而,正因为张让是皇帝身边的人,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影响到汉室的社稷江山。所以,耿介的王允感觉,对于张让的所作所为更不能坐视不管。当王允怀疑到张让与黄巾军私通时,在做了进一步追查后,愣头儿青的王允就把其中的具体细节写成了奏折上奏给皇帝。

汉灵帝看了奏折大惊,立即召张让进宫,怒气冲冲地指责张让,并要他如实交代。张让一向在朝中自以为是,指手画脚,飞扬跋扈,却没有人敢说个“不”字。没想到,如今杀出来个不要命的王允,敢在皇上面前揭露他。

张让是何等狡诈圆滑的人物,虽然在看了王允的奏章后吓得半死,但他在皇帝面前却捶胸顿足,连连说冤枉。不仅根本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反而说是王允忌妒陷害于他。张让向皇帝陛下讲述着自己对朝廷、对皇帝陛下是如何如何的忠心耿耿,哪里有丝毫与黄巾军私通和背叛朝廷之意?

昏君汉灵帝刘宏本就对这事将信将疑,加上被张让鼻涕一把泪一把地一哭诉,花言巧语地一迷惑,就对张让信以为真,对此事不再追究了。

张让转身将鼻涕眼泪一擦,就开始咬牙切齿了。他心里暗暗发狠,绝不能饶过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王允,他恨不能马上活剐了王允。用力过猛,张让的牙根被他咬得生疼。他把这疼痛全都记在了王允账上。

要报复这个不谙世事的愣头儿青还是有机会的。第二年,张让就轻易找到了一个小小的借口,将王允逮捕下狱。

狱中的王允,清清楚楚地知道这是谁在和他过不去。他不服输地梗着脖子。他相信,这种无中生有的小把戏终将不攻自破。他相信,他是无辜的,待事情查清楚,他就会正大光明地走出牢狱之门。而且,他还相信,关键时刻,就会出现像邓盛这样的正义之士前来相救。

也算王允运气好,入狱不久,正好赶上朝廷大赦。王允不仅被免罪释放,还官复刺史原职。睚眦必报的张让怎肯就此罢休?没出十天,张让又以另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王允治罪。王允再度入狱。这次,张让是要置王允于死地而后快了。所有人都为王允担忧,看来王允是逃不过这一劫了。司徒杨赐悄悄派人来对王允说:“短时间内两次入狱,明摆着是因为你得罪了张让。如今你的生杀大权在张让手中握着,还是向张让低低头,忍一忍,退让一步。大丈夫能屈能伸,先保全了性命,再去考虑自己的抱负理想吧!”王允听了淡然一笑,正因为是大丈夫,才要做到顶天立地,岂能向阴损奸恶的小人弯腰低头,求得苟活?王允的属下也认为,王允这次是在劫难逃了。为了使王允免受酷刑而死,好心的属下为王允专门送来了毒药,以供他自尽。王允扔掉毒药,凛然地回答:“我作为臣子,获罪于君王,理当接受处置以谢天下,岂能用毒药去求死呢?”

也许王允的刚烈性情是不通世故,是文人气重,是过于迂腐。但是,了解王允的人都由衷地赞叹:王允确实是条汉子。

也许正是因为王允的血性,才使得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联名上书,为他求情。结果仍然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之后,又经过几位大人的多方努力,王允才在第二年的朝廷大赦中获释。

经过这几番生死沉浮,王允确实知道了宦官的势力之大。于是他不得不“变易名姓,转侧河内、陈留间”。直到灵帝驾崩,王允才回到京师奔丧。

这期间,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大增。一时间,阉党张让仿佛失去了对中央政权的控制权,面临覆灭的危险。大将军何进利用各地方官吏奔丧的机会,大肆结交和拉拢亲己势力,密谋扫除宦官集团的势力。王允一到洛阳,就被何进紧急召见,并说明意图。王允很感激大将军何进几次的救命之恩,便满口答应,并担任中郎一职,投入剿除宦官的行动。

谁想到,两股势力的较量瞬息万变。垂死的张让又集结党羽,哄骗利用何太后召见何进进了宫。

这没脑子的何太后,长得很有姿色,眉清目秀的,但是,活着时却没做过几样明白事,心地也是不善良的。

当初,因为生下了皇子刘辩,妃子何氏一步坐上第一夫人——何皇后的宝位。没多久,汉灵帝刘宏的新宠王美人,就为刘家汉室又添了一个皇子,取名“协”。嫉妒和恐惧心理兴风作浪,让这个心眼密实的何皇后发了疯。她抚了抚因为气急败坏而扭曲丑陋的脸,然后,亲手煲了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鸡汤,送给了产后虚弱的王美人。

那鸡汤里盛满了何皇后的恶毒,王美人怎能消受得起?

王美人是在感恩中,一口一口喝完了何皇后送上的美味,然后一命呜呼的。

失去了王美人,对于拥有后宫佳丽三千的灵帝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但是,灵帝从此深深地知道了,貌美但心地不善良的女人,就如同一副包装好看的毒药。

意识到这些,灵帝突然打了个寒战,是恐惧令皇上龙颜大怒了。灵帝决定要废掉何皇后。

慌了神的何皇后,在使用了重金、贿赂了众宦官为她说情之后,她的凤冠才没有被摘掉。

如今,已经做了太后的何氏,会这么轻易就听从张让等宦官的使唤,也许是为了报答当初张让等人在废后之难时的大恩吧。可她哪里会想到,当她把何进召入宫中,张让一伙竟趁机伏杀了自己的亲哥哥何进。

何进一死,王允的命运再次变得沉浮不定。他不得不迁任河南尹,暂时逃避张让的嚣张气焰。就在这时候,已经奉了何进密召的董卓、袁术等人领兵进京了,来讨杀张让。

那天,张让、段圭等人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半夜出逃。当时,朝中公卿大夫被急变的局势吓得不知所措,谁都不敢前去护卫少帝。又是王允出面,立即派遣了一部分士兵,跟随尚书卢植一起保护了少帝。

当安然无恙的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遇到了早有心机的董卓带着大队人马赶来时,厚颜无耻的董卓,在奉迎少帝回宫的路上,将护驾的一切功劳占为己有。

下山摘了桃子,得意洋洋的董卓,让满朝文武从他那双不可一世的眼神里感觉到,外戚和宦官两大势力的争斗尚未结束,一只野心膨胀的狼也大摇大摆地登堂入室了。

走在奉迎少帝回宫的队伍里的王允,不是感觉不到,将汉室大厦压在缺少威严、连话都说不清楚的少帝刘辩肩上,这孩子绝对担不起这份重量;王允也不是感觉不到,董卓体内正有股权欲燃烧的火焰,看那眼睛就知道,这股欲火都快从眼中喷射出来了。王允自然不希望朝廷才从宦官当道的跋扈中解脱出来,就被一个勃勃野心、试图凌驾于朝廷之上的人统治国家。

看着耀武扬威的董卓,王允想到了悲愤交瘁中42岁就故去的郭泰郭林宗。

当朝廷“党锢之祸”甚嚣时,大批文人志士惨死在宦官刀下。朝野一派混乱时,郭泰听到许多名士君子惨遭枉死,就异常悲痛而一病不起。弥留之际,郭泰预言:“汉朝的天下恐怕不会多长了。”

“汉朝的天下恐怕不会多长了。”这时候想起郭泰的临终预言,令王允的肩头陡然感到非常地沉重,仿佛泰山实实地压了下来。好半天,王允才从深深的沉重中喘了一口气。

那一刻,王允真恨自己官级太低,没有实权在握。王允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一心只图一官半职的平庸之辈。从董卓的表情,王允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董卓将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最大隐患,汉室宗庙社稷又将陷于危难之中。他实在不甘心眼睁睁地看着掌管国家的大权旁落,图谋不轨的人只手遮天,胡作非为。他知道,只有做了高官,才能掌握权力,只有掌握了权力,才有可能左右时局,完成效力国家的使命。

“王佐之才”,国家的栋梁。他王允不能辜负了这么多年的名声。他必须担当起救国于危难的这份责任。他不能回避。因为他认为,他就是为了完成这份使命才来到这个世上的。

同类推荐
  • 锐读(第14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14期·悬疑新主张)

    悬疑作品是一个社会的窗子,我们站在窗外,窥视里面的喜怒哀乐。 用有意思的悬疑作品打动人。
  • 爱到永远

    爱到永远

    这是一代人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四十年代,进步青年龙克在长江新滩邂逅了美丽少女桃叶,并在一个火灾之夜走到了一起。两年后,两人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新滩沉没。水手屈祥冒死救起了暗恋的情人桃叶,龙克也意外地死里逃生。从此龙克和桃叶天各一方,音讯杳然。桃叶生下儿子武汉后当了一名滩姐,却拒绝了屈祥的求婚。多年之后,龙克得知桃叶的消息时,一切已难以挽回……
  • 书生长剑

    书生长剑

    公元一八九四年,清光绪二十年的金秋,海岛城市厦门的气候十分炎热。这天,正是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佛教“盂兰盆会”,各寺院诵经拜忏,众多虔诚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地来到天界寺进香。虽比不上五老山下的南普陀寺热闹,但那些进香的佛门弟子,加上游山赏景凑热闹的人群,倒也显得熙熙攘攘,把寺内的大小和尚忙得团团转。大雄宝殿上,三尊佛象高坐莲台,十八罗汉分立两厢,香烟缭绕,烛影摇红。法座上,一位高僧盘膝而坐,六位法师分坐两侧,敲钟击磐,口中念念有词。法座前,几十位善男信女跪在蒲团上聆听诵经。
  • 遍地黄金

    遍地黄金

    在命运嬗变的撕裂与疼痛中,他们再一次上演人生壮歌 。演绎凄美与永恒的爱情故事 ,他们用生命铸就永不言败的进取精神 。他们是背负共和国前行的中坚和脊梁, 他们是一群平凡的采金工人……
  • 司马天下

    司马天下

    古代中国改朝换代的根本性内幕、情由,也许可以被浓缩到晋朝这一百多年里。从公元260年司马昭弑杀魏主“受禅”,到420年刘裕逼东晋恭帝“禅位”,从曹魏到两晋,从司马到刘宋,160年的弑篡轮回,折射了封建中国2000余年的踽踽蚁行。王族与皇族、奸佞与贤良、权谋与血腥、诡异与清朗,司马家族统御天下的历史遗痕及其文化逻辑,被这部精彩纷呈的小说生动可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热门推荐
  • 因明正理门论

    因明正理门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侯门纪事

    侯门纪事

    安家四姑娘宝珠,深藏不露,聪明过人。父母双亡,不代表就将成为家族利益的牺牲品。在亲事上,安宝珠自持主见。拒绝才华横溢的县令公子,避开俊美不凡的侯府表兄。慧眼挑中卓而不凡的少年。本钦佩他的壮志,没想到人家还有背景。早看出他有才气,没料到人家还是贵戚。安宝珠一步一步走向侯府的掌家人,开创自己的当家小纪元他不是天潢贵胄,却也根基深厚。把朝中佳丽都看遍的他,没想到有一个她,深深走入已心中。好吧,他仰面长叹:虽然我英俊点儿潇洒点儿倜傥点儿可爱点儿有实力点儿......但我只想送你四个字:永不纳妾。1V1,是本文的主格调
  • 重生之拐带萌徒

    重生之拐带萌徒

    她前世为妖女,今世为魔女。前世她被人诬陷背上祸国殃民的妖女之名,她岂会罢休?!前世的姐姐,爱人,今世都是仇人!今世的魔女之名,是被她家老师惯出来的。她说要星星,老师就不会给她摘月亮;她说要谁死,谁就不能活。既然老师对她那么好,那她就要把老师拐过来帮她报仇才行。可是,真的是她把老师拐了的吗?怎么总是觉得不对……
  • 全职法师同人

    全职法师同人

    大部分跟着原著,尽可能补满以前原著的遗憾(自认为遗憾)以及少许改编。原著:(全职法师)乱
  • 侠行风云录

    侠行风云录

    在至尊的道路上,何为侠?在纷乱的江湖中,何为侠?在浑浊的世道下,何为侠?面对着天下对自己发出的种种质疑,苏羽用热血与侠魂去书写了一段江湖剑侠的不朽传奇。
  • 男主是条狗

    男主是条狗

    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后知后觉发现自己重生的女主遭遇成精男主不小心成了军嫂的故事。顾雨舟重生了,重生回到二十岁。于是,这辈子所有的事情都不同了。而一切的不同,都是从一个莫名其妙的男人出现开始的。某人:媳妇,你身上有其他男人的味道。╭(╯^╰)╮顾雨舟:动物不准成精!-_-#某人:U·ェ·U嘤嘤嘤,媳妇你表嫌弃我……已完结军婚励志宠文《重生之春晓》、《重生幸福记事》,坑品保障,欢迎阅读,么么哒~
  • 凤眼菩提

    凤眼菩提

    “菩提十书”之《凤眼菩提》:有一种凤眼菩提子串成的念珠,每一粒上面都有美丽优雅的眼睛。这美丽的凤眼菩提子除了念的清净,还启示我们应有独特的非凡之眼、美丽之眼、智慧之眼、悲悯之眼、宽容之眼来观照无常的人间。《凤眼菩提》是林清玄继《紫色菩提》后更深入探寻般若智慧的作品,让烦恼都化成智慧的清气,使我们活得自在光明,不怀丝毫遗憾。
  • 醉了世

    醉了世

    我身为仙界天君,竟被一只魔界的黑猫给舔了,难道本天君要这么不明不白的迎娶一只黑猫做帝夫???灵神自封神力落入凡世,却不知另有一位万有域圣灵同入凡世,爱慕灵神已久的他,要借此机会与凌界争上一争。一个是修为低到令人发指的仙界天君,一个是身份不明的魔族小蝙蝠,二人历经凡世种种,终得圆满。
  • 据说我是未来主角

    据说我是未来主角

    某天,有人忽然告诉苏铭,说他是未来的主角?主角?未来的?但是……为什么只未来的?现在呢?现在?当然是努力成为主角的人了!……世界巨变,灵气复苏。一个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喊苏铭爸爸,说她是来自未来的漂亮小萝莉,就这样改变了苏铭的生活!
  • 毒舌君少:女人,强势宠

    毒舌君少:女人,强势宠

    (已断更,勿看)【搞笑宠文】她扮猪吃虎,狠狠反击继母渣女,伪装这么久的咸鱼也是该翻身了,咦,翻身的姿势不对吗?那我再翻一个,怎么还在某人怀里!!!他是闻风丧胆的君少,传闻他毒舌冷酷,生人勿近。难道是她打开的方式不对?撩人的情话,张口就来,说好的毒舌冷酷呢?时时刻刻都恨不得粘着她,说好的生人勿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