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95200000004

第4章 乡村燕事

李存葆

烟柳飞轻絮、麦垄杏花风的时节,我回到家乡,又看到了燕子续窝筑巢。

老家有堂屋十间,辟为两个院落。家母住在东院,五弟一家住在西院。斯时,东院的房檐下,有两对新燕正在垒窝,“工程”已经过半。四只燕子一会儿衔着紫泥砌巢,一会儿又箭一般地消失于云缝。五弟院落的屋檐下和大门过道的横梁上,各有两窝燕子,它们的旧巢仍在。四双燕子,跳进跳出,飞去飞来,衔来草屑、羽毛,在为生儿育女铺设舒适的软床。它们有的还从窝中探出头来,睁着亮晶晶的眼睛,友善地打量着我这陌生之人。

古人对家燕有春燕、劳燕、双燕、旧燕、新燕、喜燕、征燕等多种称谓。在我的故乡,燕子向被父老乡亲视为勤劳鸟、唱春鸟、恩爱鸟、仁义鸟、灵异鸟。见六双燕子同时在我家筑窝安居,老母亲笑了,五弟一家乐了。一种“春燕归来与子游”的喜悦之情,也在我的心中荡漾。

美是心灵自由的伴侣。在生命的初始阶段,我的心是随着燕子在这片故土上一起飞翔。后来,随着尘世的冲刷、阅历的丰富,我愈来愈感到:世上的鸟儿,没有比家燕更为美丽的了。

小燕子虽没有白鹤亭亭玉立的身姿,也不像孔雀总是拖着翠色的长裙,但燕子的体形颀长而又匀称,丰满而不失婀娜,称得上无瑕可摘;它的羽背深黛幽蓝,纯净光亮;它的胸脯洁白如玉,素雅明快;再加上它那剪刀似的开合自如的尾叉,更让它的周身贯注了美的神韵。选择自然之美,是人类创造过程中的第一道程序。毫无疑问,欧美人所钟爱的燕尾服加白衬衣,就是按照燕子的装束剪裁出来的。

燕子的灵动之美,还展现在它的飞翔上。它们狭长的翅膀,分叉的尾巴,是飞翔的利器。无论是斜飞还是平飞,无论是高翔还是低回,无论是掠水而过还是凌虚直上,它们总是那样轻盈而敏捷,俊逸而从容,一道曲线连着一道曲线。它们连贯的飞态,从不同角度看,无一不美。毋庸置疑,燕子是飞翔的天才。

燕子的美丽,还在于它们那迷人悦耳的歌唱。燕子的呢喃,有时是畅快的、恣情的、甜熟的;有时是缠绵的、舒缓的、幽微的。无论是呼儿唤雏时的甜润,还是双燕恩爱时的婉转;无论是捕虫捉蛾时的激越,还是门墙小憩时的委婉,它们的鸣唱总似细溪淙淙,清扬活泼,绝不像雄鸡长鸣时那样击人耳鼓,更不像麻雀争食时的叽叽喳喳,惹人心烦。我以为,“呢呢喃喃”这一象声词,只能用于燕子。燕子的各种鸣唱,不火不躁,如吟如诉,总能使人们在兴奋中获得宁静,在消沉时受到鼓励,在愁闷时得到慰藉。

燕子是春天的音符,乡村的音籁。当它们呢喃的清音打破了村舍的静谧时,冰雪已经消融,春也在河谷、山坡蹒跚、摇曳。在我看来,三春的颜色,之所以飘落在大地丰厚的肌肤上,是春燕舞出来,唱出来的。春燕的歌声,唱出了农人积蓄了一个冬天的发自内心的企盼和真情。燕子运用音色和力度的变幻,唱得,“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唱得“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唱得“疏畦绕茅屋,林下辘轳欢”;唱得“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唱得“黄犊尽耕稀旷土,绿苗天际接旁村”;唱得“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晚霞湿”;唱得“田舍翁,老更勤,种田何管苦与辛”……春燕的舞是安琪儿的舞,春燕的歌是安琪儿的歌,农人和着春燕的韵律和节拍,共同描绘出凡物可尽其性、色彩可嵌入人们永恒记忆的春天。

在所有的鸟类中,未经驯化便与人类最亲近者,莫过于家燕了。家燕像虔诚的教徒一样,以神意为最高命令,以时令为最高法则,每年春分北来,秋分南归,年年如此,岁岁如斯。人与燕子同居一室,相敬如宾,该是史前人类结庐而居时就有的事了。这种存在,应视为上苍给人与燕这两种敏感的生物,所制定的心照不宣的“无字契约”。

童年的记忆最纯真最真切,对人生的影响也最深久。在我牙牙学语时,信佛的奶奶就一次次地对我叨念:“千万别祸害燕子,祸害燕子会瞎眼。”年龄及长,我又知道,村里即使最顽劣的孩子,也谨遵这句古训。当时,家中那东三间、西三间堂屋中的檩梁上,各有一窝燕子。看着两对老燕子,阴晴风雨中双来双去地翻飞,我因不能摩挲一下它们美丽的翅羽,而引为憾事。

六岁那年的暮春,东堂屋的燕巢里,生了六只小燕子。某日,一双老燕打食归来,六只小燕簇拥着探出头来,同时张开鹅黄的嫩嘴儿,叽叽叫着等老燕喂食。老燕喂雏,一次仅能顾及两只。一只未接到食的小燕,不慎被挤落下来,跌到灶前的柴草上,幸未受伤。我忙扑上前去,把它捧在手里。小燕全身的茸毛像一团绒球,黑眼如同墨晶,仍张着小嘴儿叽叽叫着要食吃,真是可爱极了。奶奶忙找来针线笸箩,并铺上碎棉。待雏燕安置好后,我飞也似的跑到房后溪边的青草丛里,扑来十几只小蚂蚱喂它。此后的二十多天里,捉蚂蚱,逮青虫,喂小燕子,几乎成了我生活的主要内容。小燕子饱啜着我一瞬瞬的殷勤,会跳跃了,能抖翅了。每见我捉虫回来,它就扑棱棱跳出笸箩,欣欣地张开嘴儿,一口又一口地吞食着我随时投送的小蚂蚱。见它羽毛渐丰,我就用左臂架着它,去菜园里,到麦田边,随逮青虫随喂它。这只小燕比窝里的燕雏早两天就会飞了。只要我将它轻轻一抛,它便在我头顶上空打着旋儿地翻飞。我打个呼哨,它就会落在我伸出的食指上。在窝里的燕子都出飞那天,奶奶硬逼着我把这只小燕放飞到它的兄弟姐妹中。每逢老燕新雏从风动的树林、晴蓝的天空翩翩飞来,落到我家院墙、房顶时,只要我左手捏只蜻蜓当头一举,右手打个比示,我喂熟的那只小燕子便会轻灵地飞来,落在我的肩头……

这只小燕子,不仅是我童年时代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也成为我后来爱心的向导,心灵的晨曦,精神的美酒。

人生的前五十年,写的都是人生“本文”,以后的岁月,则都是为这“本文”添加着注释。儿时的经历就像一幅油画,近观时没有看出所以然,今日远看,才能品出这幅画的美感。

母亲和五弟现在住的东西两个院落的十间堂屋,是在我知天命那年建起来的。落成后的第二年,每个院落的房檐下,每年都各有两窝燕子来生儿育女。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每逢春夏回乡探亲,自会对儿时钟爱的燕子,格外关注起来。

燕子是人类道德、伦理与行为的一面镜子。

在辛勤方面,燕子当首屈一指。新岁杏月里,春燕从南洋出发,飞越茫茫大海、重重关山,抵达离别了半年的村舍后,不做任何休整,便纷纷忙碌起来。老燕子见旧巢仍在,就叼住时光的分分秒秒,一刻不闲地清理旧窝。新燕子则是飞着吃,飞着喝,飞着洗涤羽毛,飞着衔泥构筑新巢。一双新燕一天都能垒几行泥,十几天就能把新巢筑好。一座“新房”的建成,连接着新燕飞奔的节奏,勤快的旋律。新居筑好,雌燕就急不可待地生卵、抱窝;十五天后,雏燕破壳而出;又三十天,新雏即可出飞。一双燕子在不到五个月里,要生两窝燕子,一窝燕子一般都是五只,两窝燕子就是十个燕宝宝。由于巢窄雏多,燕巢有时会损坏,老燕子会即刻去衔泥修补。老燕在哺育雏燕时,四野抓虫,任劳任怨;泉边衔水,栉风沐雨,一双老燕,每天要打几百个来回,飞出飞进,嘴对嘴地给燕宝宝喂吃喂喝。一只雏燕,老燕在一小时内就要喂食十几次,仿佛有一种神秘的丝线,牵连在老燕和新雏之间。这种天伦之爱的特质,是为爱而爱,不讲任何条件。

对儿女的父责母职,应包含身体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教化。雏燕出飞时,若有懒宝宝恋栈温柔之窝,赖着不走,老燕子会前引后拥地将它赶出窝外。老燕子在领飞三天后,就再也不让新燕子回窝,让它们风餐露宿,自食其力,决不留一个“啃老族”。一般在农历六月底,第二窝燕子也出飞了。因离南飞远征的日子还不足两个月,老燕子再也不回窝,它们率先垂范,加大了对第二窝儿女训练的强度。在老燕子的带领下,小燕子演练着俯冲、侧飞、回翔、挺飞等各种动作。它们一会儿从玉米梢上掠向山顶,一会儿从河面冲向云天。暴雨过后,蜻蜓舞晴,正是老燕子带领小燕子练习捕虫准确性的最佳时刻;日暮时分,虫蚊飘忽,又是老燕子统领小燕子操演捉虫精准度的最好时分。经过一番番朝习暮练,小燕子的天性得以充分开发,终使它们一个个都成为百捕百中的“小猎手”,成为一架架袖珍的低空“战斗机”。

情爱是一切生物的精神甘霖。燕子的情爱,炽热如火,牢固如磐。它们不仅双双同来同回,形影不离,比翼而飞;而且还通过舌尖的交流,目光的顾盼,歌声的倾诉,把恩恩爱爱表现得淋漓尽致。雌燕抱窝时的情景,最为感人。在它孵雏的半个月里,是雄燕竟日捕来食物,衔来泉水,口对口地送进雌燕的嘴里。像燕子这种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灵与肉的完美结合,在当今人世间,恐也难找出几多范例。

造物主不仅给燕子以美貌,也赋予燕子美好的德行。用儒家的道德准绳观照燕子,燕子称得上“仁义礼智信”皆有。燕子筑窝,不择贫富贵贱,不选门槛高低,只要认定谁家,如果主人和燕子都不出意外,它们都会岁岁来续窝筑巢,决不会单方面地扑灭主人怀念它们的幽情。每双燕子的心中,都有它们魂牵梦绕的一幢茅舍。燕子这种从不琵琶别抱、返本归元的天性,称得上是“不辞故国三千里,还认雕梁十二回”。燕子是喜欢洁净的鸟儿。为保持它们翅羽的光滑和亮度,它们经常用清澈的泉水梳理羽毛。雏燕在窝中排出的粪便,老燕子会随时一口口叼出院外;即使正在抱窝的雌燕,也会飞到院外排泄污物。除了老燕子白天喂食时和雏燕喁喁私语外,在夜间它们总是静气屏声,绝不打扰主人的梦境。只吃活食的燕子,是农人公认的益鸟。它们从不叼啄农家的五谷,专吃飞动的虫蛾。据昆虫学家推算,一双燕子及其子女在北方生活的半年里,要吃掉各种害虫一百万只,是护卫庄稼的真正天使。燕子也从不像有些鸟儿那样,为争食而“鸡扑鹅斗”,俨然谦谦君子……

大自然神秘的原则,造物主微妙的功夫,在燕子身上得到了灵异的体现。在预报狂风暴雨方面,它们决不逊于气象台。每当暴风雨到来之前,燕子们总是集结在一起,擦过房顶,擦过树头,擦过河面,忽上忽下地群体鸣叫,仿佛是在焦急地提醒农人:快戴上斗笠,快披上蓑衣,尽早收工,尽快让牛羊归栏……每当看到这种场面,我就觉得,神奇的燕子,仿佛能读得懂阴云在天宇中写下的文字,能辨得出狂风在江河里画出的图画。

“燕子不进愁门”,是家乡的俗语。想不到这话在我老父亲身上竟成了谶言。迟暮之年的老父,特别喜爱年年都来家中筑巢的两窝燕子。2009年清明已过,两对燕子却未如期而至。九十五岁高龄的父亲,便一天数次拄杖院中,引颈南望。五弟为卸掉老父的心病,说西院的两窝燕子都来了,也是咱们家的。转年初春,老父缠绵病榻,不能下地,清明过后,还叨念着燕子怎么还没有来。虽然西院五弟家的燕声不断传来,老父却摇头苦笑。农历三月十七日,老父便驾鹤西去。在父亲谢世近两周年的清明节前,两双燕子又来东院做窝了,这又应了“燕对愁门不过三(年)”的俗语。

大自然将自己灵魂中的小小一部分剥离出来,给人类造就了燕子这样晨风般温存、月光般柔顺的喜鸟。乡人凡遇吉祥事儿,总与燕子联系在一起。去年,五弟的女儿考上军校研究生,他“归功”于家中新添的两窝燕子。邻村我的一远房亲戚,在镇上买了楼房,去岁他乔迁新居不久,便见一对燕子在他家住的三楼檐下筑巢。燕栖楼中,实乃罕事。为不打扰燕子垒窝,他举家又迁回乡下十几天。待头窝燕子出飞后,他的独生女儿超常发挥,考上了大学。此事在故乡,一时传为美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无论是在北京、天津,还是在省城、县城,人们随处都能看到燕子们放胆尽性飞翔,能听到燕子内蕴灵动的歌唱。后来,燕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先是稀少了,继而消失了。今天,即使在工业比较发达的镇子里,也难觅到燕子的倩影了。

大城市里排排高楼豪厦一天天进逼,片片田野碧树一尺尺退缩,使得燕子栖息的领地愈来愈狭窄;车流、物流代替了护城河的银波细浪,人流、信息流,代替了城中湖、林中泉那醉涡里漾出的笑意,使得燕子无处用洁净的涟漪,去洗濯它们的亮羽素脯;化工的毒气、车辆的尾气,乃至氟利昂的过度排放,已玷污了燕子那纯净的歌喉,使它们再也难以唱出音质纯美的歌声。生活在竞争漩涡中的城里人,很少去怀念、关心燕子了。市场上的盘算,比高级计算器与电脑的硬盘、软盘来得更为复杂,不少人的血管里“疙瘩”着的是开发、买地、利润、效益、股票的K线图、物价的CPI、住室的宽与窄。看来,城里人已经单方面地撕毁了人类与燕子在史前就定下的和睦相亲的“无字契约”。

生存与发展是一切生灵的愿望。当乡下人潮水般涌入城市的时候,在城里已无一檐之栖的燕子,却纷纷飞到绿水青山的乡下。这大概是我家两个院落里竟然有了六窝燕子的缘由。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的儿歌,城中幼儿园的孩童,无一不唱得声情并茂;但其中的绝大多数孩子,却生下来就没见到过燕子。孙子檀檀明年秋天就要上学了,我想来年在故乡的孩童们吹响柳笛的时候,一定要带他回老家去看看燕子。他只有看到燕子筑巢,才能懂得什么是辛勤劳苦;他见到老燕喂雏燕的情景,才能明白什么是“嗷嗷待哺”,什么是养育之恩。他只有看到故乡人是如何关爱燕子,长大后才会真正领会:人类的生存与万物紧密相关,也与每一棵小草、每一朵小花、每一只蜜蜂、每一只蝴蝶息息相连。

同类推荐
  • 批评论

    批评论

    《批评论》是蒲柏第一部重要的作品,是用英雄双韵体写成长诗。诗歌对于文学批评和创作给出了有价值的建议,代表了蒲柏的文学理念,对现在的文学爱好者依然有所助益。《批评论》带有作者一贯的机敏风趣,其中众多名句已经成为英语习惯用语。
  • 乡愁似水

    乡愁似水

    关东盛产蓝靛果。据资料记载,关东也只有三块生长区。有的地方叫乌啄李,有的地方叫黑瞎子果,有的地方叫山茄子你若感兴趣,是否借旅游之便,也去尝一尝?关东有一种珍禽,叫棒槌鸟,专食人参籽。跟着棒棰鸟走,就能找到人参的。你也可来长白山一试。若运气好,没准儿也能寻到“大棒棰”呢。大兴安岭有种野生动物叫犴达罕,学名叫麋鹿,也有人称它为“四不像”的。你若好奇,也可以来大兴安岭体验一下,鄂伦春人的放牧生活。牡丹江盛产狗鱼。奇就奇在,它把出生半年的小牛犊子的头叼住了,硬往江里拽。这样就形成了“牛鱼拔河”的奇观。此景内地人连想都不敢想哪。
  •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
  • 一抹蓝

    一抹蓝

    《一抹蓝》是一部以内蒙古高原为背景,抒写民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地理的长篇诗集。作者以细腻而大气的笔触描摹人与自然相辅相成的生态关系,并加以哲学的思考,以彰显其崇尚自然崇尚文明的人文情怀。强烈的抒情意味,鲜明的主题,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想象力,深挚的爱,娴熟的表达构成了这部诗集的特点,《一抹蓝》是作者对家乡的深情礼赞。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3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3

    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有一种爱和死,我们都还陌生》、《告别,与世上最疼你的人》、《那些生命中美好而温暖的遇见》、《找个人,一起老去》等等催人泪下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热门推荐
  •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附庸风雅

    附庸风雅

    二十五岁以后,我的婚姻问题竟上升为家庭中的主要矛盾,但凡亲戚朋友相聚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问及这件事,只当是他们对我的关心吧,我有时候这样想。我的父亲母亲更是比我还着急,每逢有机会和三叔二婶七姑六姨提及这个话题,到最后总要加上一句:“您看有合适的给我们孩子介绍一个,您多费心了。”他们那种谦恭的神态和低调的语气似乎家里不幸养了一个嫁不出去的傻姑娘一样。
  • 重生之女帝倾世

    重生之女帝倾世

    前世,她惨遭所爱之人毒杀,重生今世,她定要凤凰傲视,绝世倾城。堂堂神帝迫不及待要她以身相许,丢了冷酷无情的脸面,因爱变成了一个死不要脸的臭流氓…绝世美男对她一见倾心,白白的做了她的便宜师父,还整天不死不休的纠缠…
  • 前世今生2:总有奇迹降临

    前世今生2:总有奇迹降临

    魏斯和他的女儿艾米跟我们共同分享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同寻常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前世回溯即通往灵性目标的神秘之处。这里有个人讲述的故事和魏斯博士的教导,这些都为根本地、永久地慰藉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提供了可能。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曾有过多次生命经历,只是被心灵的插曲隔开而已,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可能就会消解,我们将焕然一新。或许当我们沿着灵性之路循着自我的目标前行时,也能为当下的自己带来更多的平和与喜乐。奇迹仍在上演,上万读者参悟生命真谛,改变命运的连锁反应仍在传递中……
  • 情到深处人孤独:纳兰容若词传

    情到深处人孤独:纳兰容若词传

    慧极必伤,一言道不尽纳兰心思;情深不寿,一生品不完容若才情。纳兰容若去世已经三百年了,对于诗词爱好者来说,纳兰词就像是人们诗词路上邂逅的“初恋”,凄婉动人,缠绵婉转,让人为之叹息,为之心碎,而又为之着迷。我们读的不仅是纳兰容词的至美至哀,更从中读懂了自己的心事,自己的故事。他淡泊名利却生于富贵之家,他一腔热血却壮志未酬,他一生多情却情路坎坷,他用凄婉的笔触写尽了情深与忧伤。纳兰容若是王国维、梁启超、徐志摩盛赞的词人。国学大师王国维更是赞誉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 带着系统混海贼

    带着系统混海贼

    跟着路飞走,故事多,比较好写,还不用动脑。系统,跟着走。世界乱入到处跑。一个海贼王满足不了我中二的念头,所以~嘿嘿。
  • 龙游天下

    龙游天下

    云长老放出了宝匣内的灵光,附着在邢孑若身上,他担负起了女主天下的使命,当女主天下时,上古神器就会现世,驾驭神器,是他的终极使命。邢孑若被灵光附体后,一位仙人提示他寻找剑神的徒弟,依附强者,寻找失落的上古神器,只要女主天下,神器就会现世,如果他能够驾驭神器,就能天下无敌!为了寻找神器,他便得跟着剑神的徒弟师正业游历天下。
  • 天使的猎魔人

    天使的猎魔人

    日本东京某个超普通的高中新生,在一场突发性偶然事件中发现了一场来自第四次元所谓“神”的一场将会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战争,胜利的是天使还是恶魔?也许,没有绝对的胜利,当末日的号角吹响时,审判的是苍生。
  • 僵尸来寻

    僵尸来寻

    千年厉鬼?不不,她应该是只千年僵尸!什么什么?僵尸找上门来了?!好吧好吧,看在她救了他的份上,那他就把她捡回去养着吧——起码再去“考古”的时候不用再担心危险临身了……什么?家里闹鬼了?苏鸣栎伸手拍了拍身旁之人的肩膀,道:“凶物,上!什么?等等,这……这千年凶物竟然要同他结冥婚?!突然找上门来的鬼王,欲害死他的邪恶势力,以及茅山道士的尊敬,阴阳先生的奉承……苏鸣栎只想高呼一声:这些人到底是为了神马?他还只是个学生……自从捡了个千年凶物回家后,苏鸣栎原本平静地生活,便被打破了,于是左手掌道术,右手抱美人……咳,不对,是凶物。自此生活逍遥自在,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