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97200000003

第3章 我不再是谁的小孩了

——失亲之后,陪自己走过悲伤旅程

回忆的所在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我都会在父母的忌日当天,前往城镇另一端的墓园悼念他们。一如以往,我跪在他们安息的墓碑旁,迎着周围长出的小草和花儿。

这片园地四周围绕着围篱,不及一平方米的空间里,滋生了一些杂草和从邻近的树木飘落下来的落叶,还有一些待清理的泥块。我徒手整理墓园,嗅闻泥土的芳香,感受着手指与膝盖间的湿润土地,不时听到墓园外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潮声。放眼望去,山腰上尽是石头墓碑。

我并不是来这里做园艺,也不是来探视父母,因为他们已经不在这里了。事实上,他们根本不再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也许正因如此,我才来到此处,因为这里跟我一样,沿袭着他们的姓名。这个地方,是我用来回忆的所在。我会在此坐上好一会儿,试着回想一些事情,特别是思考成为一个“成年孤儿”的独特经历。

父亲

父亲过世那天,只有一段清晰的记忆深印在我脑海中,就像是一幅黑白快照。照片中的我站在我的车子旁边,盯着离开医院时,护士交给我的一只绿色塑料袋,袋中装着父亲的遗物。我并没有置身于照片中,我只是站在那里,看着这一幕,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没有感觉,没有理解。

父亲于1980年去世,享年八十二岁,当时,他刚动完新发现的恶性肠道阻塞手术。从诊断出症状到父亲死亡,只有六天时间。我竭尽全力,回想着身材瘦削、个性谨慎的父亲,从行动徐缓到意识不清,甚至昏睡到最后过世的整个过程,想从这场迅疾的变化中,理出一些头绪。

在父亲的遗体被移走后不久,我站在瞬间变得空荡荡的病房中,询问医生:为何我那年迈且虚弱的父亲需要承受这场手术?那位照顾了我们全家多年的医生,紧紧地抓着我的手臂,竭尽诚挚地直视着我的眼睛,对我说:“我们必须替他动手术。你难道不知道若没动手术,你的父亲活不过一个礼拜?”

我的确是不知道,但这段对话却成为我往后即将进入的超现实生活的先兆:由原来的双亲健在,变成最后一个(父母)也没有。

母亲

父亲下葬那天,我不确定母亲是否了解她的丈夫已经去世了。就在同一年的年初,她突然变得健忘,满脸迷茫,到了父亲过世时,她开始变得有些疯癫。

从墓园回到家后,我与母亲坐在起居室里,她甜甜地微笑着,四处张望,同时缓缓地点着头,仿佛在随着一首只有她听得到的歌曲打拍子,并且像在轻声问着某个人:“他们布置得很漂亮,对不对?”

那种感觉,就像是跟一个陌生人去参观某个陌生的地方一样。或许是试着把她唤回来,我逗她说:“妈,别这样,您不会是要告诉我您的记忆又出了问题吧?”

顿时她停止晃动,转向了我。这是数月以来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母亲的眼神专注且清澈。她以我熟悉的那种浓厚的俄国腔说:“没错,而且我很难过,但是我喜欢像那样子。”

她温柔地笑着,眼眶盈满泪水。接着她的头又开始摆动,然后变成左右摇晃,渐渐地,眼神变得涣散枯涩,她又变成了一个陌生人。

而这个陌生人,就是母亲曾经害怕的,她说:“但愿以后我不会变成那样子。”当时,她也一直守着这个期望,维持自己的样子,直到在那四年后,她的状况变得愈来愈糟,整个人也变得极度脆弱而衰老,一直到1984年,也就是她生命的末期,她已经变成了自己口中的那种癫狂老人。

安葬母亲那天,墓地旁,熟悉的山边小花、石头和草地,再度被一个深深的长方形洞穴所侵害,就像我的人生一样再次崩裂。而我那已经历过崩裂的人生,如今也只能带着累累伤痕继续前行。

墓穴旁有一堆泥土,覆以绿布,旁边则有人替凭吊者备好了几张折叠椅。这些凭吊者中有我双亲的朋友,当我走近时,老人家们全都转头看着我,因为根据犹太传统,身为儿子的我将代表宣读纪念祈祷文。

但我在家从来都不曾见过这种传统仪式,所以我无法念出任何祈祷文,当时又没有长辈主事,我只能站在那里尴尬地向后看,眼中尽是泪水,而双亲的朋友也就坐在那里看着我。于是我闭上了双眼。

仿佛我又回到了六岁。

亲爱的,你妈妈不见了吗?

记得六岁时,我们社区附近新开了一家超市。在那之前,我们必须走好几条街到一位农夫家,去买所需要的肉类及其他用品,购物成了每天的例行公事。爸妈告诉我们说,以后在家附近就可以买到新鲜的食物了!

记忆中,我小时候有两件很重要的事情与那家超市有关。第一件就是当我通过一道光时,商店门就会自动打开来,仿佛变魔术一样——“嗖”一声,门打开了;“嗖”一声,门又关上了,只要走来走去就行了!我还记得当时,望着严肃且害羞的父亲来回穿梭在店门口,长长的羊毛外套飘扬着,包裹着他伛偻的背影,令我惊愕地伫立在那里。他阔步在开门与关门之间,而那“嗖嗖”与“咔嗒”作响的门,也准确估算着他那无声无息的动作。我从未见过父亲那么活泼的一面。那天,我们手牵着手走回家。

另外一件事情,可能是墓园让我回想起来的。当时,我漫步在一排一排的货架间,研究着架子上形形色色的物品以及地板上均匀的格子,却突然察觉母亲已不在身旁,顿时我浑身发冷、呼吸停顿,同时眼睛发热。我在走道间跑来跑去,哭喊着“妈妈!妈妈!妈妈!”我永远忘不了自己是多么惊慌失措。当我看到一件裙子下露出的女性双腿,便啜泣着向前奔去以求慰藉,那人却不是妈妈!她试着恢复身体平衡并问我:“怎么了,亲爱的?你妈妈不见了吗?”

就在那时候,我那焦急的妈妈从走道尽头跑过来,把我抱进了购物推车中。

在墓园里回想六岁时的情景,似乎也无法改变事实。我知道,不会再有喜极而泣的重逢,也不再有责骂、热烈的拥抱和紧握的双手,来结束这次经历。不能再回到熟悉的过往,没有任何令人欣喜的可能,晚餐时也不再有好笑的故事可以听了。

要是当时,坐在我父母墓旁的那些老人也这样问我:“怎么了,亲爱的?你妈妈不见了吗?”我一定也会开始哭泣的。

当永远,不再是永恒

在我们生命中,再也没有什么比得上我们生命初始的那一刻美好,也没有什么能像某件东西一样久久留存在我们的生命里。但是当你去试想那东西,它或许空缺了,只成了一个无法辨识的空洞。再试着想,它可能是你看到的第一张脸,也可能是你听见的第一声话语,以及在人生初始便让你感到安心、带给你正确指引的第一次温柔抚触。

其实这一切,都是来自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父母就是恒长的。打从婴儿第一口贪婪的呼吸开始,父母,或是其他扮演着父母角色的大人,就给了这个婴儿赖以生存的力量,这种力量必须持续且充裕地供给,否则婴儿就无法存活,氧气、水分、食物、休憩、免于掠夺者及气温变化对其造成伤害等,都是基本的保护,否则婴儿活不久。

婴儿的需求是持续不断的,并需要长时间关注,父母这种“永远”的形象,正与其所提供的重要生存要素密不可分。

失落的成年孤儿

我开始思索“成年丧亲”这个主题,然而,在阅读了许多一般医疗及心理研究的内容后,我很意外地发现,相关资料竟然那么少。

我发觉这个题材很吸引人,而令我更感兴趣的是:为何这方面的探索如此之少?这一点确实让我颇为意外,毕竟,父母离世是这个社会中唯一造成丧亲的原因。根据研究资料显示,“家族成员的死亡”类别中,父母去世占最高的事故发生率。失去父母不是少数人的不幸遭遇,而是非常平等的经历,而且前提也必须是小孩不得在父母之前死亡。

虽然如此,一般在心理及医学方面的认知,所谓“家族成员的死亡”大部分都偏向于配偶的离世,然后就是指小孩,很明显地,很少涉及父母,甚至从未提到兄弟姐妹的亡故。

一般人写到父母离世对成人的影响时,多半都专注在童年丧亲所发生的种种细节。此外,我们有的是各种研究、报道,以及对临终梦境的分析、照顾临终者的人的精神状态、各种不同的死亡方式,与人们得就自己的死亡可做及应做的选择,甚或是失去宠物时的悲痛(到了最后的阶段,人们有其自我形成的支持网络)。

以上所提到的主题,就如同人生其他层面一样生动、重要,而且值得探索。但我还是不禁怀疑,为何“成年孤儿”无法吸引人们的关注?

在哀伤之余

身为心理学家,我接触过许多成年孤儿,而他们诉说的尽是那份失落带给生活的巨大改变。伴随而来的是俗称“令人意外的紧张”情绪,这个单纯的形容意味着:“我知道这种事情对大部分的人来说没什么大不了,但对我来说,却是非常大的打击。”

失去双亲是无法避免的事,每个人也都同意那的确是一种危机,却很少有人针对这个领域来探讨、著述及研究。

在《悲伤:哀伤之余》[1]这本探讨“失落”的作品中,作者凯瑟琳·桑德斯写道:“一般人似乎没耐性去面对成人丧亲的哀伤,亦很少有人去探究的个人感受,甚至在一或二周后便坦承自己的哀痛,就好像这种事情不需要太多或太长的时间反应一样。成年孤儿必须压抑自己的情绪,暗自哀悼。”

桑德斯更提到,很少人会注意到“双亲过世”对在世的成年孤儿所造成的影响,因为大家认为这种现象是“宇宙自然规则的原动力”。对于这种将成年丧亲视为自然规律,而不像对丧失配偶或小孩那样做广度探索的现象,我始终感到不解。

是否正如少数研究者提出的疑问:因为我们太重视青少年了,以至于老年人的生与死就失去了其社会价值?若果真如此,那么,当我们失去老年长辈时表达出的哀伤,或许就不被认定有太大的社会意义,悲伤者获得的安慰也相对较少。

有时我甚至怀疑,社会加诸于每个人对权利与义务的价值观,是否已发展到一种境界,使我们一心一意只关心自我的权利,而牺牲了那股牵动彼此的怜悯?

这种热情只专注在我们自己身上,心中没能留下空间去感受别人的经历,更遑论去关心别人慌乱而分裂的情绪了。别人所经历的,与我们无关,我们相信自己会得到谅解,并开始替自己划清界线。我们无动于衷,并认为那是恼人且麻烦的事,只希望受苦受难的人自己去“克服”。

我们认为死亡是可惧的,并且避而不谈。我们避免提到“那件事”,不去提要为“那一刻”预先做准备,甚至从来都不谈论,就算提到了,也绝不直接说出“那个字”。

几年前,我曾经问女儿从小便认识的一个朋友,是否要一起参加某位我们都认识的人的丧礼,她回答:“不要,我不想跟死亡这种事扯上关系,不过,还是谢谢你。”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好笑,多么的天真烂漫啊!但我愈是进一步思考,就愈想到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不想跟死亡这种事扯上关系”。

有人告诉我,他们认为死亡是一种侮辱,一种极度的屈辱,与生命背道而驰。有些终日与生死为伴的医生则告诉我,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所能做的是减轻不适并延缓死亡,而宁可宣称他们是在“拯救生命”。

我们拒绝直接地面对死亡,仿佛只要不与游乐场中的那个坏蛋目光交会,他就看不到我们,而放我们一马。然而,我们愈是想要不愿面对它,它对我们的威胁就愈大。

那个不可言的极限

我相信我们对死亡的看法,在近期的文化发展中有极明显的改变。二十世纪初,死亡被视为是一种惯常的生命特征。当时以大家庭居多,人们彼此紧系在一起,大家都住得很近,所以有人出生、有人去世是经常发生的事,不管年轻人或老年人,尸体都一样在家人的安排下入殓,往往被置放在客厅里,聚合了所有人的哀伤。

但是到了现代,我们尽可能地回避“死亡”这件事。临终的人被排除于家庭之外,送往医院;我们不再替往生者洗净及穿衣,也不在家里陈列他们的遗物,所有的事情皆由殡仪馆一手包办;我们不再暂停日常的工作来哀悼,几天之后,又各自回到工作岗位。

死亡,被人们以卫生、安全又制式化的方式处理了。

我们的经济和政治哲学强调的是个体,我们珍惜自己及彼此,我们赞美生命,我们把机会当作珍宝。我们坚信人们有生存、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就如同过去一样不受阶级、种族、性别、宗教或国籍的束缚。我们拒绝这些束缚,并抗拒所有的束缚。

我们歌颂生命,却摒弃死亡。

“你可以变成任何你想要成为的人。”我们从小就一直被灌输这个观念,却从未听过这样的说法:“事实上,不管你的成就如何辉煌,你所追逐的一切总有个终点,那就是死亡”。在我们对生命及自我的印象中,似乎不包括这个最后的平等机会。

如今,传统的束缚已不再适用。食物是由极少数人生产,人们拥有并掌控了大片的土地、大型工厂与其他的生产活动,真正的工作由机器在做,现代化的储存和运输技术则使物品愈积愈多。在一百年以前,这根本是天方夜谭!无限的财富累积成为可能,而以往所谓的“贪婪”,在当今的社会已被视为是一种成功的象征。

从小到大你听到的是“天空是无止境的”。从来都没有人告诉我们说:“事实上,无论你如何努力地聚积,你的成就总有个极限。这个极限,就叫作死亡。”

我们不再受奥秘的专业知识摆布,只要从事少许的研究,每个人都可以像医生一样拥有某些特殊的医疗常识,包括替代性疗法、对一些特效药副作用的了解等。

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知识的启发,只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探索那道生命的暗影。从小到大常听人说:“你的知识只会受限于自己的想象力。”我们却从来不曾听过这句话:“事实上,有一道可知的外在界限、一个人们永远逃避了解的真实的维度,它就叫死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地图

一段旅程,往往受限于旅人的体能极限与他所驾驭的动物。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重走一遍马可·波罗的行程,再搭乘超音波客机在隔日准时回家吃晚餐。以往不可能的事,到了现代已成稀松平常,而从前认为不可思议的种种,现在也都变得见怪不怪了。

如今,时空皆可无限延伸,不再受限于现实:错失了某一段重要比赛,可以立刻倒带回去看,就算想换个角度观赏也办得到;太忙了去不了电影院,也可以等着在电视上看;忙得无暇收看转播,还有录影。但我们却受限于“死亡”、“终结”这些落伍的观念,错失了下一步的机会。

然而,死亡终究会到来,并且带走某个我们深爱的人——这个想法太令人震惊了!仿佛是对我们认知的那位浩瀚且强壮的宇宙之神,给了一记重击。而当死亡初次降临,理所当然地,带走的是我们的父亲或母亲。

父母离世,这段伴随着成年而来的生命历程有其文化内涵,或许它的作用之一是先提供一份地图,引领我们航向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然后再以这一小段特殊的“误植”来误导我们。地图未能正确地指出路上的一个大转弯,在那之后是截然不同的地形,许多路标也变得不一样了。或许这种“误植”支撑并且激励了某些社会和物质价值,但是对我们并没有帮助,因为一旦状况真的发生时,它能产生的助益是如此有限。

古地图以龙、蛇为边界来区分已知的地形,包括已开发的森林及河川,而广大的尚未开发的区域则充满了可怕的危险,潜藏着未知。但在我们的文化里,并未提供这种以龙为边界的地图,来警告我们当越过某个点之后,情况会截然不同,所以每个人一旦面临父母的大限之期,都会感到茫然失措。

女儿的一名男同学告诉我,就一个小孩子来看,他认为大部分的大人两个礼拜内,可以从父母的过世之中恢复过来。他有充分的理由这么想,因为他上中学时观察到,父亲或母亲离世的老师通常会请两周的假,然后回到学校上课,就好像没有什么伤心事发生过一样。他说他很担心,因为他认为那种遭遇对他来说,一定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

哭出来,竟是那么难

母亲过世后几个月内,我的生活似乎回到“正轨”:财务问题交给律师处理;父母亲的朋友们,我们都通知了;那些“遗物”已分发出去;我和两位姐妹也都恢复过来了。但是大约过了八个月,我的情绪突然变糟,一反之前的乐观和愉悦,我变得忧郁而退缩。我瘦了,精神无法集中,并且很容易慌乱。我觉得有点不安、焦虑,感到茫然。那不是针对某些事情,尽管我可以用“焦急”、“悲痛”、“忧郁”和“丧气”这些字眼来定义这种心情,却无法想出某个理由或归结于某个点。这种奇怪的感觉持续了一个月,我去见了我的医生。我很担心笼罩着我的这种无法专注的奇怪感觉,没有任何明显的原因,甚至没有特定的现象能判断是某一种病症。我是不是长脑瘤?或是糖尿病?我是不是快发疯了?

在医疗中心的楼下等电梯时,我透过玻璃门望向外面的街道。天气明亮而晴朗,透过这扇门,路上行人缤纷多彩的装扮尽入眼帘。当电梯门“叮”的一声打开时,我只是稍稍瞥了一眼,某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立刻让我喘不过气来。

我立刻便记起了这种感觉。我想起小时候在家附近的超市找不到妈妈,及当时自动门不断开合的情形,也想起葬礼那天,捧着她的骨灰到墓园的情景。

三名瘦小的老太太慢慢走出电梯,在走廊上与我擦肩而过,走进阳光里。望着她们,我眼中不禁泛起泪光。这是母亲去世后,我第一次流泪。

进了医生的办公室后,我开始描述几个月来奇怪的心境转变,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同时,也开始仔细思考曾经发生过的事。医生问我:“你觉得接下来会怎样?”我不假思索地答道:“不会,不会怎么样了。我爸妈过世了,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直至那一刻,我才开始面对失去了父母的哀伤,也才有能力拥抱随他们而去的那些珍贵片刻。

那一天终究要来

过去几年,针对成人变成孤儿后的状况,我在进行了不少研究与探讨后,大致领悟到:无论关系是否和谐、相处情形如何,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都不可能因死亡而消失。父母的角色完全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我们如何看待,父母都是我们生命中最初、最明显也最确实的持续存在。在注意到其他事物前,我们已先注意到父母了:在认识太阳、月亮或大地等其他生命现象之前,我们早已习惯父母了。

不管亲子关系如何,也不管亲子关系之间的相处情形是好是坏,父母都给了子女一种永恒的假象,让我们相信人生是一种可知、可靠、可信赖而且可行的努力。

父母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坚不可摧,我们也会看到他们受人生中各式各样的危害所苦。我们看着他们夏天受风寒、寒冬患感冒,还有头痛、喉咙痛或其他传染病。他们也会受伤、觉得沮丧,一阵子过后,我们看到他们痊愈。他们不会每次都完全康复,可能会四肢无力或留下伤痕,但是大部分时间,我们都能看到他们驾驭伤痛、不屈不挠,我们对父母耐受力的信心,每次都会获得支持的力量。

父母生病,也许会使一个正常的家庭走向分裂,他们或许会不良于行,甚至担心、害怕。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却视父母的病痛为一种短暂的现象,换句话说,父母是恒常不变的。

然而,某一天,我们会接到电话、信件或是到医院,被通知我们的父母因生病或受伤,而不再恢复过来了。在他们开始衰老之前,我们会看到他们久病或衰弱一阵子,之后,又出乎意料地走得很快。不管是如何发生的,没有例外,父亲、母亲就是去世了。

当他们消失在遥不可及的范围之外,我们心中那份暴露于父母光环下的安全与天真,也一并随之消逝了。

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紧接着,许多事情也开始跟着改变。基本上,中年时痛失父母,会引发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感,过往关于“失去”的记忆、未得化解的种种冲突涌现,使我们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产生疑虑。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受到影响。若有朋友失去父亲或母亲,常常在几个月内,这段友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家庭中,手足之间的角色会重回亲近、关怀、承诺、家庭认同与互相支持。旧的友谊有时会变淡,新的友谊可能会形成。

我们对时间的看法和运用也会随着改变。例如,早在1900年,作家玛丽·金斯丽便已在西非完成数百英里原始流域的探险及记录,这些地方欧洲人都不曾见过,而这件不寻常的任务,玛丽是在她的父母去世后不久开始进行的。同样地,弗洛伊德在母亲去世后一年,公布了恋母情结这一惊人发现,这个理论是描述小孩无意识地倾慕母亲而敌视父亲的倾向。

这是一种突然惊觉自己不再是“某个人的小孩”之后的认知,随着这种认知出现,童年也一并消逝了。我们惊觉自己是个“成人”了,而成人应该是归属老一辈的人,我们同时也产生一种恐惧——此后,自己将直逼死亡面前。我与一些父母双亡的子女谈过,他们全都对我说:“我是下一个轮到要死去的人了。”

或许一个人健康和精神状态的改变,也与失去父母有关。研究报告指出,父母亡故是人们发生精神异常的明显前兆,男女皆然。事实上,在父母逝世周年的一个月内,子女自杀率有明显增加的现象。刚刚遭受丧亲之痛的家属死亡率,大概比丧亲六个月内者高出七倍之多。

哀伤不只是从失去中恢复过来,并回归生活的过程而已。它是一个过渡时期,而“改变”,就是这个过渡时期的印证。

尽管哀伤的过程会逐渐趋于缓解,但悲痛却是永远都不会过去。在父母去世后,与他们有关的回忆和情感会数度浮上心头。对某些人而言,这些可当作是欢迎已逝的亲人来造访;但是对某些人来说,或许是痛苦和萦绕不去的惊恐。

分享记忆,将为我们带来安慰

记忆,可能会在生者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来袭。最近,当我走在办公室的途中,我遇见了一名在同一栋大楼上班的六十多岁妇人。多年来,我们仅在电梯及咖啡店中互相行注目礼,我知道她的名字,她也知道我的名字。

那是一个令人愉悦的春天,我们一起走着,来了一次小散步。如平常一样,她天真地问我提那一大包是什么东西,因为其中装着的是这本书的资料,我就回答说,里面装的是用来写成年人丧亲的资料。我听到她吸了一口气,变得安静并放慢了脚步。最后,她清清喉咙,擦擦眼睛,开始诉说二十年前她失去了父亲,以及父亲和母亲去世对她造成的巨大影响。我也简短描述了自己的遭遇,以及父母过世对我的影响。最后的几条街,我们走得更慢了,我们握着彼此的手,因这件由分享而经历的意外发现获得了慰藉。

就从那天起,我知道那些我走去办公室时擦身而过的人,有可能都已经跨越了丧亲之痛的门槛。我觉得要是我们能够认识彼此,并分享彼此的经验,那该有多好!至于还停留在旧有生命地图里的人,若他们明白是什么形成了地图边界,以及地图外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又将如何?

明白这些,对他们是否有所助益?我们是否能告诉他们,变成孤儿是迈向“长大成人”的一步,我们每个人终将遭遇到?并让他们知道,有许多人已经由孤儿变为“成年”,走过这一段陌生旅程?而当我们横越了生命地图上那片危龙蛇蟒之处,其实并不危险,只是一旦遇到了仍然会感到害怕而已?

在每年春天及秋天各一次,到城的另一端去探望墓园时,我都会靠着一块温暖的墓石,眺望着那片许多人埋葬他们父母的地方,诸多思绪萦绕心头,尤其是成为一名成年孤儿的奇特经历。

注释

[1]《悲伤:哀伤之余》(Grief:The Mourning After:Dealing with Adult Bereavement),凯瑟琳·桑德斯(Catherine M.Sanders)著。

怀念父亲

我们坐在门口摇晃着身子,

那是入夜后的方式,

夏夜仿佛一床柔软的被褥,

请再说一遍坐火车的故事。

让我假装妈妈还没去世,

而我永远都不会离家也不会长大

(为我的蜜月之行准备行囊

使你欢笑又啜泣),

亦未曾生过小孩,

或是执意在火车站提着你的行李。

你说,当我八十岁时你再帮我提吧!

爸爸啊!

你却没有活到八十岁,

每当你去车站时,

亦未曾让你的子女

提行李。

请你轻轻地再告诉我一次

(但只听到键条叽叽嘎嘎作响,

甲虫在屏风上咻咻鸣喟),

西班牙文的月亮该怎么讲。

请再一次

告诉我坐火车的故事。

——劳勃·葛温,加州洛杉矶

同类推荐
  • 想象力统治世界

    想象力统治世界

    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耶稣上帝;世上也没有什么能够束缚全人类的力量,唯有我们自己的想象力。能够拯救我们的唯有我们自己,唯有我们的想象力,就如同第一个从树上走下来的类人猿,促使类人猿进化成为人一样,想象力会使人类自身发生心灵的革命,从而超越机器人等一切“智能人”,超越自身的种种束缚,进化成为智慧、和谐的新的人类。
  • 瘦身进行时

    瘦身进行时

    在本书中,作者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并以多年来临床行医的大量例证为依据,深入浅出地论证了轻松地、逐渐地减肥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通俗易懂,切实可行,是现今社会中受肥胖困扰的人们的一剂良药。
  • 犯罪心理画像

    犯罪心理画像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犯罪也在不断升级,残忍暴徒不断犯下惊天大案,使得各国警方疲于奔命,破案率直线下降。为了准确预测犯罪风险,找出凶手们的共性,预防连环凶案的出现,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应运而生。犯罪心理画像是通过分析作案人遗留下来的各种表象或信息,来刻画作案人犯罪心理及外在形象的侦查过程。犯罪心理画像是查办连环凶案的强有力武器。本书不是艰深晦涩的教材,而是犯罪心理学通俗读物。本书的适用读者是对犯罪和犯罪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以及警察、法官、检察官、狱警、律师等职业群体。
  • 自制力练习题

    自制力练习题

    马尔福德揭示了获得人生之成功与幸福的基本原则:“改变思想,就能改变命运!”他指出,每个人都有能力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唤起内心的精神力量,实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和谐。直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其思想理论进行关注,其作品和书籍被无数次地翻印,指引着愈来愈多的人从人生的低潮中走出,让他们带着足够的力量面对真正的幸福与健康。
  • 现代心理训练方法

    现代心理训练方法

    该书将心理技能训练分为5类117种,包括改善认知的方法、激发动机的方法、控制情绪的方法、提高群体凝聚力的方法和比赛心理调控方法。每种方法通过“目的”和练习“方法”两部分加以介绍。
热门推荐
  • 砚斋词话

    砚斋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漂流岛

    漂流岛

    我爹是个音乐家,认为人们理所当然应该和他一样,可以通过几个支支吾吾的音节获悉说话者内心最深处的准确想法。他是痛苦的,当他对人们一览无余时,人们却仅仅认为他是个有表达障碍的老实人。好吧,既然我和爹在这方面是相通的,我们也就敏锐地探测到了对方身上最细微的罪恶和悲剧意识。但我们不能就这些进行正式交谈,这样的交谈会将我们的生活和整个西风村导向分崩离析的境地,让我们互相做出最为严酷的审判,最终将一无继承。事实上,我们藐视这种交谈,难道有面对面一本正经进行这样一场搜肠刮肚、条分缕析、自我剖白和标榜的交谈的必要吗?
  • 王爷的穿越妻

    王爷的穿越妻

    她不过偷翻了下老妈当成宝的族谱竟离奇穿越!
  • 笑着沉默

    笑着沉默

    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一个女孩遇到事情后的改变。
  • 离离:情漠漠 魂离离 那些词 那些事

    离离:情漠漠 魂离离 那些词 那些事

    本书着重挑选了各个时代富有故事性的词,做成各个篇章,以现代视角解读爱情与婚姻的各个侧面,引经据典,文风唯美(结合安意如和白落梅的风格),如《醋坛》、《书媒》《维纳斯的特征》、《雨爱》、《西施眼》、《情夜》、《云开了》、《胭脂戏》、《绝情应是多情》分别写了男女吃醋,书作爱情的媒介,爱情的残缺,发生在雨天的爱情故事,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里的游戏,由爱生恨等,典型的小清新,小忧伤。
  • 医学三字经

    医学三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宫太子东宫妃

    西宫太子东宫妃

    云国诡秘之事频发,件件桩桩离不开乌龙山。圣上和国师商讨过后,做出了一个隐秘的决定:派从小和太子订有婚约的平阳王独女伊嘉信上乌龙山修行,希望借助她的阴阳眼查清事件源头。平阳王告诉她,素来在朝堂上趾高气昂的二皇子同时也奉旨在乌龙山上修行。二皇子狼子野心,竟然妄图和太子相争储君之位,作为未来的太子妃,她有责任和义务替太子盯紧二皇子。上乌龙山之后的伊嘉信非但没开阴阳眼,反倒觉得事事无聊,同二皇子闹得整个乌龙山上都鸡飞狗跳的,二人在小打小闹中感情渐渐好起来……
  • 傲娇舞娘:握着神笔闯天下

    傲娇舞娘:握着神笔闯天下

    天才画家误遭穿越,化身天才舞娘,成功拐走一只腹黑大灰狼。那一夜。她在上,霸气的说:“男人,记住我的名字,还有,我做你的姿势。”他妖治迷人一笑:“你做我?不是我做你吗?”说着,他翻身而上,重掌为王。
  • 霸道总裁高冷妻

    霸道总裁高冷妻

    他,霸道,狂妄,不可一世,,无人不晓。她,冰冷,美丽,又纯真。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她,最大的梦想便是将自己的孤儿院变成一座城堡。相遇注定是要将两个人绑在一起。当他对她上心之后,该怎样追到手呢?而终于决定和他在一起的她,又是因为什么而远走他乡呢?一直都是他在追,当他累了,当他发现自己错了,他又该怎么办?四年以后,看着她身边的男子以及一个漂亮精致的小女孩和她依偎在一起的画面时,为什么他的心还是那么痛?
  • 缠住王妃

    缠住王妃

    痛是什么感觉?这一直是章紫欣心里最大的疑问。因为她……生下来就不知道什么是痛……爸妈都是知名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家庭条件十分优越。对于章紫欣这个盼望已久的孩子,夫妻两人真是百般呵护,千般宠爱……所以章紫欣幼时的生活是十分幸福。但当章紫欣二岁多时,无意间从床上摔下。左臂骨折明显呈现扭曲,但小紫欣只是拍拍屁股,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起身继续玩耍。倒是紫欣妈妈听到声音走进来,看到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