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9800000002

第2章 吴大刀

人称吴大刀,实无大刀也。

中国古史对于西藏民族——吐蕃——的起源有两个基本的看法,一说是属于西羌种;一说是东晋末年南凉国主(鲜卑人)秃发利鹿孤的后代。

但是在西藏人自己的民族观看来,他们是观世音菩萨和一个女魔所生的六个子女的后代,而王室则是印度阿育王的后裔。西藏的第一个王叫仰赐赞普,差不多与汉文帝同时,下衍三十一代,到松赞干布(汉史称之为“弃宗弄赞”)首度与汉文化交锋,络绎于途,往来不绝。彼时国都叫逻些城,就是今天的拉萨。

史料记载也许不一定准确,但是神奇之事未尝不可能发生,松赞干布大约活了近百岁——从陈宣帝初年到唐高宗即位(公元560年到650年左右),而在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松赞干布开始向中土朝贡,接着就是求婚。唐室拒绝了这个请求,而吐蕃方面则认为这是吐谷浑(音读吐浴浑)从中破坏,因而对吐谷浑发动了侵略战争。一直到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侯君集督师,大败吐蕃于松州(今四川省松潘县)城下,松赞干布谢罪,还是请婚,这一回唐室居然答应了,乃有文成公主遣嫁之事。

可是一旦松赞干布谢世,两造关系随即逐渐恶化,到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更有薛仁贵讨伐之役。薛仁贵这一次在大非川铩羽溃师,士卒几乎尽数为吐蕃兵歼灭,吐谷浑也算是亡了,国境尽沦于吐蕃,而党项诸羌族可以说完全为吐蕃所兼并。

回头再看唐室于吐蕃坐大之后的局面:

唐代宗(公元762年到779年)时藩镇世袭:广德元年(763年),时在安史之乱平定之后,代宗封安、史降将为节度使,仍驻守原地,遂启藩镇割据之端。时以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治于恒州(今河北正定);以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治幽州(今北京西南);以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治所在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成德、卢龙、魏博号称“河北三镇”,“河北三镇”和山东的淄青(治所在青州,今山东益都)、河南的淮西等节度使,在诸藩镇中最为跋扈,“治城邑甲兵,自署文武将吏,私贡赋,天子不能制”。代宗末年,田承嗣死,由其侄田悦继任魏博节度使,乃开藩镇世袭之恶例。从此,割据一方的节度使擅甲兵、专刑赏,父死子袭,官爵自封,户籍不报中央,赋税不入朝廷,俨然是国中之国。

在藩镇和吐蕃之间,出了这么一个故事。

卢龙节度使李怀仙治幽州时,与地方耆老交际,原先不过故示亲民、虚应故事而已,未料因此而迷上了星学五术,日夜推算穷通夭寿之理。累积了越多的观察和分析,就算得越发精准,有百不爽一之称,老百姓背地里不叫他节度使,都叫李仙,他也不以为忤,甚至还沾沾自喜、津津乐道。

李怀仙有一个老生女,生得既美且慧,李怀仙为她推了不知多少次命,结果都是“当封夫人”。既然当封夫人,自然得嫁一个公侯,是以寻常人家来请婚的,李怀仙都不理会,女儿过了十六岁,就算是老大不小的姑娘了,仍旧待字闺中。

有那么一个叫吴杏言的浮浪子,原本出身世家,后来沦落了,虽说还有些家产,可他是个爱俚戏、好热闹的,有时贪玩,便同串演参军戏的溷迹打闹,要不,宁可随着一些走江湖、弄手艺的匠人,扎扎纸人纸马,糊糊糨灯糨莲,甚至随着卖歌鬻声的伎者说说唱唱,也很有模样;甚至还因之学上了几手花拳绣腿。

可这人又懒、又猾、又好挥霍,早就打听得李怀仙要将女儿嫁一个富贵无匹之婿,这儇巧无行的小子却想:我这份家业也给我败得差不多了,要是不能找一个出身,后半生能有什么依靠?倘若能娶得一个夫人,我命里不就稳坐王侯了么?

于是吴杏言将最后的一点儿家产全数荡尽,一掷数百金,找了早些时指引李怀仙走上李仙之路的一个耆老,向他买了一张可以豪富大贵、位冠群公的命帖,书之于红笺之上。待得某日节度使出巡,竟然故意冲撞卤簿。

这是相当严重的罪行,李怀仙又是个褊狭不能忍忿的个性,登时呵斥随行虞侯将犯驾之人押到面前来,厉声怒骂了一通,当然免不了要问一声:“说得个冲撞卤簿的缘故还则罢了;说不得便打下狱中,重重地治罪!”

未料吴杏言早有准备,叩着头、噙着泪,说:“小人因为贫困不能自饘,行将瘐死,于是找了个日者,为小人占卜一番。未料这日者却说小人之命,贵不可言。小人自念一寒至此,何由发迹?所以一而再、再而三,俯观手中所得命纸,欲从字里行间,窥出天人消息。无奈肉骨凡胎,伧夫俗眼,怎么也看不出。就这么分神于路途左右,沉吟犹豫之间,不虞节钺倏忽而临,致误冒犯尊驾,真是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李怀仙从帘儿缝之中看他面貌端正挺秀,听他言语清隽有节,推测出身,绝非一般黎庶之辈,心下对他已经有了好感;加之以说什么命纸上有“贵不可言”之格,心头怒火径自消了,反倒一捋胸前长髯,道:“你那命纸,呈上来我看看。”

不看则已,一看之下,节度使把一整张轿帘子掀开来了:“你是哪一家的少年?”

吴杏言这就不怕事了,毕竟从他自己以上,几代的家世都堪称贵冑,看李怀仙笑逐颜开,满脸悦色,遂恭恭谨谨将家族门第报过一遍,李怀仙二话不说,扭头同那虞侯道:“让他上后车,把他带回府去!”

回府之后,自然是熏沐更衣重相见,少不得看见个英姿飒爽的标致人儿,细细一盘问,乃是由于家贫缘故,至今尚未议亲。这让李怀仙更高兴了,立刻亲手卜过了日子,片刻之间,就把个花不溜丢的大闺女许给了吴杏言。

一介浪荡成性的流氓措大,摇身一变,居然坐享富丽荣华,顿时平添了无比的骄蹙之气。这使李怀仙父女以下的属官衙僚、常随短幕,几乎人人侧目,无不既妒且恨。当着面不敢作声,背地里你一言、我一语,只说吴杏言好吃懒做、气焰熏腾就够了。李怀仙不是没长眼,自己也时刻纳闷:千挑万选而得之的乘龙快婿,除了能玩儿几手戏台上的刀枪耍子,竟似别无一技之长——这么个看上去玉树临风的美少年,到底还是草包绣枕。凭他这点儿出息,长此以往,是决计不可能开府袭爵、称公封侯的。

暗中后悔,脸上还是会流露出鄙厌之色,一旦形诸于外,便会日胜一日。终于有一天,在一次群僚会食之际,吴杏言斥责一个无心冲撞了汤馔的童仆,可谓声色俱厉。李怀仙看他乖张暴戾,竟忍不住了,大喝一声,道:“呔!你这该死的浮浪儿,不也就是这么个德行,还兴许骂人呢!”

“该死”二字,可以说是失言了,然而却儆醒了吴杏言:大丈夫端居无为,好整以暇,往往鄙谑自招。说不定岳父大人真看出自己儇薄无行,终不能有大用,难道他不会骤下杀手,还他一个“该死”便死的了局吗?

正在这个时节,吐蕃大举入寇,边事告警,朝廷里一时忧悄无策,赶紧通知各路节度使,看看是不是能举荐优秀的将才,迈越川西,直入藏中,以雪当年薛仁贵大非川溃师之恨。这种诏告,原本就是空话,各路节度使手下若有将才,岂能不拥之以自重?若无将才,又能派得出什么样的勤王之师?

然而李怀仙别有谋划。他立马上了一本,加意推荐自己的女婿吴杏言,奏疏上说:

吴生固世家子,素习韬略,上马杀贼虏,下马书露布,

文武两洽,捷才天授,可胜将帅之任。

这一本奏上去之后,没等覆诏下来,李怀仙便将女婿招到面前来,温语告之:“我把你举荐给朝廷了;如今你不只是我的女婿,还是为天子披坚执锐的先锋了!”

吴杏言是何等聪明?当下便明白李怀仙使的是一条借刀杀人之计——不过是要借吐蕃之刀,消灭了这个不称头的女婿。他表面上假作义形于色的模样,连声多谢岳父提携汲引,回到宅中便愁眉苦脸地同妻子诀别。李怀仙这女儿叫芝娘,一听也明白了,非但不忧不惧,反而笑着递给他一封信,人却径自走出房去。吴杏言拆信一看,是这么写的:

昔日父帅在史藩镇下,曾预吐蕃使者交际事,此辈好瞷伺人,预谋手段,郎君善用此术,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则可以反客为主矣。男儿志在四方,死生有命,此行焉知非福?郎君勉力图之,不立功归,毋相见也。

这封信像是交代了锦囊密计,也像是破釜沉舟的诀别书。吴杏言既然已经是过河卒子,别无退路,只能鼓勇向前。过了川西,马不停蹄来到石堡城(今青海西宁市西南),安营扎寨之后,原本应该放士卒休息,吴杏言却忽然传唤各军人马,齐集帐前旷野听训。

这一传令,诸军震动,试想:如果有重大军情商议,召诸将聚议密商即可;如果是操演锻炼,则大军远来疲惫,又何必急于一时?而且石堡城是四战之地,汉蕃杂处数百年,就在大庭广众之下,要宣讲什么样的武训军机,难道不怕泄漏吗?

不料,届时吴杏言全副戎装,登坛一呼,道:“诸军将官士卒听令——尔曹千里间关,奔赴边塞,戮力王事,同心灭虏,诚乃千古难遇之机;唯吴某少不更事,何德何能,竟尔作之将、作之帅?不过,吴某自幼颇好驰马试剑,敢献薄技于此,以博君一笑,乃可以鼓勇杀敌也!”

说完一招手,千军万马肃立无声,但见八个健儿抬着一柄大刀,摇摇晃晃、趔趔趄趄地走了过来。这刀,柄长一丈六,有碗口粗细,而刃长五尺,刀面宽过人面,锋开双芽四边,大锋弯似云,小锋尖似月,赫赫然少说也有千钧之重的一柄精钢好刀。这刀,压得八个健儿龇牙咧嘴不说,教吴杏言一把握在手上,却仿佛顿时没了斤两。但见他,好英雄,只手轮转若丰隆;洒天花,兴龙雨,过山长蛇出栅虎,左荡右决神威健,上扬下抑风云变,而如此一柄大刀,使唤得轻若挥扇,易似折枝,舞毕下马,他连口大气儿也不喘,依旧声如洪钟,站在将坛上风采昂扬地呼喝道:“儿郎们!杀敌否?”

底下的将士们蓦然一阵暴喝,大伙儿都疯魔起来——有指麾元帅如此,底下还需要什么士卒呢?打过仗的都知道:一旦披挂上阵,先锋官果尔有这种神力的十分之一,接阵之时,就直似砍瓜切菜的一般,人人跟随前进。一日追亡逐北,必然可以竟数百里收边复土之功。

“主公神威盖世,真天人也!”众人齐声呐喊,为这即将来到的一役,作了满溢祝福的结论。

当晚,这柄大刀又让那八个健儿抬到了营门口,哄传着元帅真是卢龙节度使李仙的女婿,正在帐中占看时日,准备一举直捣吐蕃王室老巢,彻底歼灭之。这刀,便立在营门之外,元帅要听这风吹刀头刀尾的声响,以决出兵时辰、方位。

早在吴杏言演武之际,有许多早就埋伏在石堡城中的吐蕃探子已经看见了,当时怵目惊心;到晚见大刀列于辕门,有私下前去抚触的,无不惊诧万端,伸出口的舌头几几乎缩不回嘴里去——因为那刀果不其然真如远处观望所测,竟有千钧,常人欲动摇一分,也犹如蚍蜉撼树而已。谍报当下传回,吐蕃举朝震惊,君臣相顾失色,噤口无对,他们都知道:碰上这样一个先遣大将,便有神力如此,不早自量力,而强与交绥,是螳臂挡车,徒自取死而已。于是,吐蕃王立刻派遣了使者,星夜来到石堡城,要求与总戎一见,不过就是两句话:约束好谈,仗可否不打?

条件当下议定:吐蕃还是依召开元时代旧议,上表谢罪不说,表中具载明晰:愿意岁岁朝贡,永誓不反。捷报传回了长安,皇帝当然是既欣悦、又震惊,不过不管怎么说,论功行赏第一位还是李怀仙——若非他举荐得人,哪里能马到成功如此呢?李怀仙因此而得以晋左仆射,封代国公。而吴杏言则封岭南节度使,封万户侯,夫人李芝娘封凉国夫人。

官诰加身的那天夜里,凉国夫人问丈夫:“你的刀,是怎么回事?”

吴杏言笑笑,说:“一把抬不动的,还在石堡城辕门外杵着呢——一把舞得动的,当天就在房里烧了。人称吴大刀,实无大刀也。”

那是一柄纸糊的大刀。

一叶秋·之一

我山东济南懋德堂老张家家传一部故事,题签上写着三个大字:“一叶秋”。取义于观微知著,洞明机先。开宗第一卷,就是从吴杏言身上说起的。吴杏言侥幸功名,浮沉富贵,就连持盈保泰的能为都没有。凉国夫人不及中寿而一病殒身,吴杏言则一意挥霍、不能振作,晚年愈发侘傺无聊。

早年在石堡城跟着他同糊纸刀的常随叫汪十七,一世伴栖于贵冑之家,颇积攒。吴杏言的公侯爵禄及身而灭,汪十七却逐渐可以称得上是“发迹变泰”了。此人传家有一训:“乱则迁,治则殖,避官事。”九字,堪称是浮浪子弟出身的汪十七毕生智慧的结晶。汪十七的儿孙在五代大动乱时期间关千里,族迁至严州遂安县,来做江南人。但是动乱之中深刻提炼出来的祖训在承平世界中似乎不能长存。熟悉冯梦龙《喻世名言·第三十九卷·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的故事就知道:祖训和家业一样,传不过三数代。故事里的汪孚、汪革兄弟各擅生财,其货殖之艺、经济之术,决计不让汪十七老祖专美于前。可是“避官事”三字似乎极难。

这故事里说汪革:在麻地坡制炭冶铁,擅一方之利,所用之人,各有职掌。数年之间,发个大家事起来。他“遣人到严州取了妻子,来麻地居住,起造厅屋千间,极其壮丽。又占了本处酤坊,每岁得利若干”。待到包租天荒湖为己业,“湖内渔户数百,皆服他使唤,每岁收他鱼租,其家益富”。这就已经是京剧《打渔杀家》里令人厌恶的恶势力了。所谓:“乡中有事,俱由他武断。出则配刀带剑,骑从如云,如贵官一般。四方穷民,归之如市。解衣推食,人人愿出死力。又将家财交结附近郡县官吏,若与他相好的,酒杯来往;若与他作对的,便访求他过失,轻则遣人讦讼,败其声名;重则私令亡命等于沿途劫害,无处踪迹。以此人人惧怕,交欢恐后,分明是:郭解重生,朱家再出。气压乡邦,名闻郡国。”买卖人急公好义往往是不得已,但若喻之以妓女赠缠头却看得出是另有良图。汪革的良图不遂,落得以死赎家,不就是败在“热中官事”上吗?

这就是《一叶秋》的根骨,套用我高祖母常说的一句话:“熟了人情生了官。”此处的生,不是生长的生,是煮饭夹生的生;整句七言的含意是一旦洞彻人情事理,一定会远离公共事务!每生出这个感叹,就是她开始说苏小小的时候了——

同类推荐
  • 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

    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

    书中收录10篇小说全新力作。包括《世界第一等恋人》《大马士革幻肢厂》《一孤花零落之山》《我能看看你的小纳米羊吗?》等,杜梨的小说语言简洁,非常具有想象力。同时,作者在小说加入未来元素,使得非常具有特个人特点。"
  • 最后一个道士(全3册)

    最后一个道士(全3册)

    身披鱼鳞的远古氐人,复活的神秘君王,真正的扶桑神树……玉棺开启中的那个男子到底是谁?殡仪馆里接二连三的死人事件,是风水被破还是有人捣鬼?女儿受尽轮回之苦,是天罚还是事出有因?唯一的儿子也遭受苦难,他究竟是得罪了谁?
  • 两孔桥

    两孔桥

    老胡刚刚安抚了山虎几句,两辆开着大灯的摩托车就已经从南面的高坡直冲进桥洞,气势很是骇人。山虎吓坏了,身体止不住地发抖,嘴里语无伦次地说,疤哥他们……坏人……老胡用力将山虎拥在怀里,搂了一下,然后才把他扶靠在墙上,他说,不用怕,呆在这儿别动!这时摩托车已经开到眼前,老胡转过身,面对刺眼的车灯一时什么也看不清,他下意识地抬起手,挡在前额上,这才模模糊糊看到两辆摩托车上一共坐了四个人。老胡这时还看不清他们的脸,只看清了他们的轮廓,他们就像是从黑暗中走出来的魔鬼,立在灯影和黑暗之间,半明半暗,半人半鬼。两个坐在摩托车后座上的人走下车来,向老胡步步紧逼。
  • 美丽苍穹下

    美丽苍穹下

    早前,我们捉马村东南头,出村有条土路。土路约莫两三架牛车宽,立村口瞧,像偌大一条蛇哧溜儿曲里拐弯横卧田野。好天,土路上的尘积起半尺多厚,人走,扑哧踩下偌深个脚印。车走,屁股后腾得老高一股烟尘,云封雾罩的。车前的牛呀驴呀马呀车把式呀一钻出来,都土腥腥的样,像进窑的坯。手扶拖拉机一过,也土腥腥的样,假得像个模具。怕下雨。小雨可些,湿一层表皮。一踩带起个泥哄哄的脚印,就见了赤黄黄的干土。好多个赤黄黄的脚印像花斑,乍一看,那路越是条很肥的花斑蛇哧溜儿了。
  • 叛徒

    叛徒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手机响起来的时候,高一歌正在吃晚饭。今天晚饭吃得有点晚了,八点半,高一歌刚从教室里查岗回来。因为现在是非常时期,用大老板(校长)的话说,现在是“紧急备战状态”。既然是紧急备战状态,吃饭晚点也算正常。他作为高三一班的班主任,可不敢掉以轻心。春节一过,高考就开始倒计时,学校教学楼的正厅里和每个教室里都挂了倒计时日历牌,一天翻个数字,数字越来越小,学校里的氛围越来越紧张,老师和学生的心也越揪越紧。高一歌不知道是谁发明了这种计时方法,果然厉害。
热门推荐
  • 芜归

    芜归

    姜芜歌有一个梦想,每天窝在自己的院子里当米虫,但是,总有人想破坏她的梦想。“小姐,您就出去走走嘛,整日闷在院子里都要发霉了。”姜芜歌对这句话的可信度保持怀疑的态度,她闻闻自己的衣服,嗯,没发霉。“小姐,老爷唤您去前厅,说是有人上门议亲。”姜芜歌把被子蒙在头上,片刻后,掀开被子,看着站在床边红着眼眶的东珠,翻身下床,整理衣服和发髻,“走走走……”……“姜芜歌,你还有没有王法了?能不能对你的夫君表示一下尊重?”姜芜歌揉揉被震得发痒的耳朵,翻了个身看着谢燕绥,“我有你啊,你不就是王法吗?”谢燕绥心里甜甜的,爬上榻拥着姜芜歌睡下,也不计较她又一次为了睡懒觉而错过两人的约会……
  • 这大侠我不养成了

    这大侠我不养成了

    大道修仙?剑与魔法!问鼎江湖?科技文明!《种子世界》带你体验不一样的智能游戏。多种文明,交汇式体验。一次买断!一百块玩三年!程正就是这样被广告吸引了,买下了这个名字看上去有些邪恶的《种子世界》。本来他以为这是一个mmorpg游戏。但是这为什么是一个养成游戏?客服:亲爱的用户,您扮演的是主角的外挂哦!程正:这解释无敌了!算了,为了100块不白花我忍了。但这个角色也太不省心了吧。叶如风:系统,我不想练剑了。程正:你叫谁系统呢?我是你爹。叶如风:系统,帮我追隔壁的美女吧!程正:我帮你……我自己还是条单身狗呢!这大侠他不养成了,行吗?……真香。
  • 仙门帝域

    仙门帝域

    大地之上,万物之中,世间可有真仙?天命的出现,是命运还是阴谋?少年陈岚,挥手间,动乾坤,天地颠,万载惊鸿,奏绝世交响;人若阻我,吾便灭敌万千,道若阻我,我自当踏破这片天;仙又如何?魔又如何?我自一念,斩魔弑仙!书友Q群:262123711
  • 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

    精心收录33篇美誉最多、极具代表性的散文,如《随遇而安》《多年父子成兄弟》《我的小学》《午门忆旧》等经典篇目。“随遇而安”为汪老的散文名篇,这四个字代表了他作品的精髓,也写尽了他的人生。经历过曲折岁月的汪老,用笔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随遇而安、恬淡安闲的美好世界。通过这些文字,去探寻人性中至真至善的一面,用温情和纯净来洗涤这尘世的苦闷、忧郁和惶惑,自在而活。
  • 女主她又失忆了

    女主她又失忆了

    【1V1双C,恋爱向小甜饼了解一下,不主打脸,也非全程撒糖,喜者入,不喜,勿点,勿评】有天醒来,初瓷惊恐地发现她不仅差点被蒸熟了,还不记得自己是谁了!更被迫绑定了一个不靠谱系统!从此后,每个世界醒来,要做的就是事情就是——抱抱自己这个聪明可爱绝代芳华的小可怜。美人太师:你的梦想是拯救苍生,我的梦想,唯你一人。化学系学神:没有你的世界,我看不到光明。戏精太子:只有孤懂你的戏,快到孤的碗里来。还有他他他……N个世界以后……她依然心怀善意,清澈明朗(我只喜欢你)。他守护她的守护,你回首,我就在你身后。(内有玻璃渣,友情提示哦~)
  • 鬼谷子(全集)

    鬼谷子(全集)

    《鬼谷子》是一部集纵横家、兵家、道家、仙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理论著作,其中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深影响今人,享誉海内外。《鬼谷子》共有14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经失传。本书取自道藏本,并在此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对原文做了通俗易懂的翻译和注释,逐篇进行深刻点评解析,对文中意蕴深刻的典句精选了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加以剖析、阐释,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获益。
  • 我真没想当大明星

    我真没想当大明星

    穿越到平行世界的杨术本想安静的送个外卖,莫名其妙的就被冠上了各种称号,影帝、导演、编剧、歌手……面对无数记者媒体的采访,杨术只想弱弱的说一句:“我没想当大明星啊,我的目标是某团外卖。”
  • 娱乐之再次起航

    娱乐之再次起航

    怎么也没有想到,明明是想要离开的人,却又产生了新的羁绊,而这份羁绊,却赔上了一辈子!
  •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无论从道德文章,还是文韬武略各方面看,英雄都是旷世奇才。他们知识渊博,论天下形势如同掌中观文;他们腹藏玄机,帷幄之中可决胜千里之外。
  • 战国大司马

    战国大司马

    新书《赵氏虎子》求收藏、推荐《周礼》: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领略战国最惊心动魄的时期,诸国混战、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