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2300000005

第5章

多亏了研究室响起的敲门声,最终把他拉回到现实中。

爱因斯坦知道,坐在窗台上并不是个好主意,窗台太硬了,而他又喜欢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坐着。但他喜欢看着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上投映出的除法符号,把斑斓的颜色映射到他膝上的笔记本上。这让他想到了自己在14岁时做的一个思维实验,想象自己骑在光束上,即使是他提出的最复杂深奥的定理也是源于这种天马行空的幻想。

敲门声停止了,但他已经猜到门口是谁了。他曾和他的同事库尔特·哥德尔[20]——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数学家——有一个约定:他们都知道他们俩思考得入神时,一丁点儿的打扰都会让之前的一切毁于一旦。如果在敲门打扰时,没有得到及时回应的话,那么最好先离开,另找时间再过来。

“来了。”爱因斯坦应道,小心地放下僵麻的双腿,关节不时发出“咔咔”的声响。他赤脚蹬进壁炉前的拖鞋,那里的台子上还贴心地刻着一句他常引用的箴言。他提出的相对论曾受到过一位物理学同行的质疑,这位质疑者的理论在爱因斯坦看来大都建立在随机事件或巧合的基础上,对此爱因斯坦引用了上面那番话作为回应:“上帝虽难以捉摸,但并未心怀恶意。”他到现在依旧坚信这一点,宇宙万物都有着既定法则,而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就是解读其中奥秘。他拖着步子走过书房,嘴里重复着:“来了。”

但当他打开门时,哥德尔已经准备离开了。他透过他的黑色圆框眼镜看向爱因斯坦,像一只猫头鹰似的,问道:“我没有打扰你吧?”

“你确实打扰了,”爱因斯坦说,“不过要不是你敲门,我现在就该成一块僵硬的木头了。”

“我在散步。”哥德尔说。

“等一下,”爱因斯坦走到他桌后的黑板前,用他凌乱的T恤袖口擦掉了几个不太满意的数字,然后跟着哥德尔一起走下台阶。当他们走出法恩大楼的暗处时,两人都被秋天的强光刺得眯起了眼睛,“我们活得就像两只鼹鼠,是吧?”爱因斯坦这样评价。

“我很佩服鼹鼠这种生物,”在哥德尔列举从勤勉到持之以恒这样大段大段鼹鼠的显著优点前,他这样说道,“而且它不需要别人的关注,只是自己默默地工作,即便是那样,也很值得敬佩。”

面对哥德尔为鼹鼠所作的这番辩驳,爱因斯坦只好笑了笑。在和哥德尔聊天时,你永远不知道你引出的会是什么话题,这也正是和他相处极大的乐趣之一。在爱因斯坦看来,和哥德尔一起在校园里散步,或是在高等研究院附近走走是清空大脑最好的方法,如果他愿意的话,还可以交流一些未成型的推论和想法。就全世界那么多卓越的科学家和学者而言,即使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都在这所大学城中避难,哥德尔也能脱颖而出。比他大了近三十岁的爱因斯坦看他,就像一个父亲看待自己天资聪颖但有些古怪的儿子一样。

除此以外,他们还可以就着几盘腊肠和几杯杜松子酒,分享自己在战前欧洲的快乐回忆,那时的他们可以随意讨论自己支持的理论,尤其是在曾经被称为思想者天堂的柏林。但现在令爱因斯坦乃至整个文明世界恐惧的是——整个德国变成了一个充斥着自以为是的无知和前所未有的暴行的地方,这样的转变真是惊人。

“我一直在思考,”当他们在校园里的一处林阴小道漫步时,哥德尔摸着自己的褐色平头说道。

爱因斯坦轻笑了一声,每次都是这句开场白,作为世界杰出的数学逻辑学家,库尔特简直是个思考机器,他的头脑从来不会休息。他总能让爱因斯坦想到自己,他也曾仅靠着咖啡和渴望支撑自己稍稍解开宇宙之谜的热情,让大脑通宵工作了无数个小时。“所以你这次在思考什么?”

“宪法。”

这确实令爱因斯坦很惊讶,他本以为自己会听见的是一些未成型的理论或是他朋友关于上帝真实存在的最新证据。“美国的宪法吗?”

“是的。”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美国宪法的逻辑中有一个小缺陷,”哥德尔说,“如果这点一直得不到改正的话,会导致专政。”

这正是爱因斯坦所担心的,哥德尔在准备公民考试时研究了美国的历史结构,在当中寻找问题完全是他的风格,而且他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个问题。作为他的担保人,爱因斯坦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哥德尔的申请因为他提出的一些令人费解的难题而被搞砸。他的问题除了高等研究院中的人,没人会欣赏的。

“这已经发生了吗?”爱因斯坦问,“你现在已经发现它就要发生了吗?其实我不认为这样的事情会发生,我倒觉得你的申请还在复审中,这时候提到这个是不明智的。”

“但我必须这么做,”哥德尔回道,“这样的缺陷绝不能存在太久。”他说得就像他新找到的避难处正面临着一场政变的危机似的。

“在你的申请通过后,你也许可以给法官写一封信,”爱因斯坦和他商量道,“警告他有这么一种危险的存在。”

哥德尔神经紧张地又摸了摸自己的头发,理了理双排扣夹克的领口,他总是对自己的仪表一丝不苟,爱因斯坦就邋遢多了。他又问:“如果真的发生些什么怎么办呢?”

“美国的问题已经够多了,”爱因斯坦回答说,“这个世界的问题也够多了,这个问题可以先放放。”接着为了把谈话引到安全一些的内容上,他问候了一下哥德尔的妻子——她比哥德尔大六岁,以前是维也纳卡巴莱歌舞剧舞者,也是最不可能成为这个敏感的天才另一半的人选,但这段婚姻却一直维持到现在。爱因斯坦想,相对论和性的奥秘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于是又问:“她的新花园搞得怎么样了?”

幸好,哥德尔上钩了,他愉快地谈论起他的妻子,于是他们没有继续深入宪法危机的讨论,一路走到了爱因斯坦的家。爱因斯坦邀请哥德尔到家中一起喝杯杜松子酒,但他拒绝了,爱因斯坦也明白个中原因——无论是谁提供的食物和酒水,如果没有他的妻子为他试尝,他都认为它们可能是有毒的,在那点上他就像那“疯帽子”[21]一样偏执。那个和善的、总是笑盈盈地将所有食物都先尝一口后再摆到他面前的女人叫阿黛尔,她曾经对爱因斯坦说:“你知道库尔特多爱我吗?即使从考虑食物中或许有毒的可能性出发,他也希望我先他而死。”

在他回屋前,哥德尔坚定而郑重地握了握爱因斯坦的手,就差立正敬礼了。接着爱因斯坦打开大门迈上前廊的台阶,虽然他也有会被别人嘲笑的怪癖,但至少他可以毫无畏惧且津津有味地吃东西。

“是你吗,教授?”跟随他多年的秘书海伦在大厅旁边的一个小办公室里喊道。

“是,”他边锁上身后的门边说,“是我。”

“有个人要见你。”楼梯边摆着一个行李箱。

如果海伦——他喜欢叫她刻耳柏洛斯[22]——让这个客人进来了,说明这件事真得很重要。

一位狼獾般警觉且纤瘦的年轻男士走进大厅,手中紧攥着他褐色平顶帽的边缘。

“你这么大老远怎么来了?”爱因斯坦立刻认出了他以前的同事,“那么事情一定很紧急了。”

“没有比这更紧急的了!”罗伯特·奥本海默[23]回答道,“哪里方便讨论?”

爱因斯坦带他上了楼。

“我需要布置一下客房吗?”海伦大声问道。

“要的,谢谢。”奥本海默抢在主人前回答了她。

当奥本海默像赶赴绞刑般沉重缓慢地走上楼梯时,爱因斯坦就已经可以断定他带来的一定不是什么好消息了。如果奥本海默——这个掌控着制造原子弹绝密计划的人——愿意从他这些天隐匿的地方跋涉至此来商讨问题,那么就意味着一定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

可怕到只有爱因斯坦才能解决。

同类推荐
  • 徐志摩:风往哪里吹

    徐志摩:风往哪里吹

    有关徐志摩所有的爱与恨,都离不开一个名为“时代”的镜头。透过它,所有人的形象都被嵌入“民国”的相框,站定了各自的位置,也许这是评价一个人最恰当的方式。
  • 比遥远还远

    比遥远还远

    在共和国版图的最西端,有一条河,叫霍尔果斯河。不大,也不算小,自北而南地流着。这是一条界河,河西便是当时的苏联,现在的哈萨克斯坦。河上有一座简易木桥,大约百十米长,一米多宽,没有栏杆。这座木桥是霍尔果斯河两岸两个国家的重要联通口岸,中方的地名叫霍尔果斯。一九七五年春夏之交,我来到霍尔果斯。霍尔果斯驻扎着一个边防团团部,辖管南北很长一段边防线。在遥远的边疆,一个团级边防站,那是一个相当大且相当重要的单位。遥远,到底有多远?这是一个不到新疆,怎么也想象不出来的概念。
  • 九连环之画中猫

    九连环之画中猫

    长安城郊外,阳光明媚杨柳青青,新落成的芙蓉山庄内,本年度第五届文艺座谈会正在进行中。山庄主人叫李思训,乃皇室宗亲,曾任幽州大都督等要职,因武氏垂帘后风向不对,识趣地退隐赋闲,以吟诗作画为乐。尽管如此,他在朝野中的声望仍非同小可,这从今天到场的宾客可以看出来。中书舍人苏味道、长安府丞杜审言、崇文馆学士宋之问都赶来捧场,他们三人,是当今最著名的诗人。
  •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59岁时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美誉。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在当时社会赢得了广大的读者群,一年之内就再版三次。随后的几十年当中,它一版再版,成为继《圣经》之后出版的英语语言读物中阅读范围最广的图书之一,而且在西方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本著作像《鲁滨逊漂流记》一样产生数目如此巨大的译本和改写本。其文学影响及对人类社会的深远意义是许多其他著作所无可比拟的。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丰富的想像力,鲜明·反映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时代特征,真实地描写了离开社会28年之久的人所经历的逆境和绝望感,还有对信仰的体验和对生活无尽的挑战。
  • 橡树路

    橡树路

    “行走”,始终是作者心中一个永远排遣不掉、充满了诱惑和诗意的童话。橡树路,这条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租界”,是一座充满了传奇和神秘色彩的古堡,主人公的这次行走是从进入古堡开始的,跨越久远又如此斑驳,但最终他还是立足在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的故事中,因为作者始终认为: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本书充分书写了令人揪心的一段现实苦难,但却将最不可思议的一曲童话榫卯契合地嵌入其中,将现实中的“王子”和“仙女”与童话中的一一对应,并将二者的历史渊源神奇地探求追溯,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童话与真实的一次无缝衔接。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图民录

    图民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既述介了螺州古镇的历史沧桑、名胜古迹、祠堂文化、姓氏源流,又重点展示了螺江陈氏族群繁衍发展的脉络,以及后裔许许多多的爱国勤政、艰苦创业的辉煌业绩。全书分为钟灵古镇的历史沧桑、丰富多彩的名胜古迹、宏伟壮观的古名祠、创造人文奇迹的螺江陈氏家庭、古镇旅游开发的美好展望等六章。
  • THE LAST BATTLE (英文朗读版)

    THE LAST BATTLE (英文朗读版)

    《纳尼亚传奇》系列作品对后世作家影响深远,包括《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都曾表示自己深受C·S·刘易斯作品的影响。随着《纳尼亚传奇》系列故事改编成电影,全世界更多观众和读者开始认识这部不朽的作品。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的纳尼亚冒险故事中,这绝对是你一生难忘的神奇旅程……
  • 古文鉴赏辞典

    古文鉴赏辞典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古文,内容力求简明,疏通文义;译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翻译古文,用白话文向读者展示古文风貌;鉴赏则包含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艺术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解释文章内容、情蕴等。通过对古文的全方位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猪事皆宜

    猪事皆宜

    他救了一车人成为植物人。投胎成野猪、穿越到异世界,都是他陷入昏迷时的大脑皮层活动。但是苏醒之后,他却真的找到了做野猪时的那个地方,也见到了虎王。到底哪个才是梦境?
  • 我在华山刷副本

    我在华山刷副本

    这是一个世界升级的时代,开挂的主角,还有一群成长中师弟师妹们的故事。 捕捉异常生物,炼化提取特性,旅行诸天万界,见识绝代宗师,横行异度宇宙,殴打正反角色,超越命运之河,把握自我意志。 作者也不知道简介怎么写才好,反正这是一本万界融合诸天旅行懒惰掌门和各种各样的人物的故事,文笔粗陋,作者努力改进中……就酱紫!! QQ吹水群:797391817欢迎读者老爷们来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