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17500000008

第8章

我坐在预审室里,等待着欧阳云。

书记员小凤摊开记录纸,看看钢笔水不足了,又灌了灌墨水。

我想,欧阳云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通过对她的传唤,我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

凶手真的是她吗?

有这样一句形容心地歹毒的女人的俗话:“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经我手审过的女性杀人犯,也并不在少数。她们杀起人来,往往比男性更凶残。

王少怀身上的几刀,扎得不善,似乎不像女人所为。可欧阳云是一个懂得人体致命处、下得了手、狠得了心的外科医生啊!……

欧阳云没有前科,是第一次跟公安机关打交道。凭着我的经验和手里掌握的并不算少的材料,攻下她来,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经验告诉我,女人犯罪后,顾虑很重,在审讯中一般比男犯顽固。因为她们担心招供之后,一切都毁了,特别是名誉扫地了,所以要她们坦白交代就更困难。

欧阳云被带进来了。

果然,像照片上一样,她长得算是漂亮的:苹果形的圆脸白皙白皙的,也许是紧张的缘故,白得不那么自然,近乎惨白,不过,这更衬托了她一双杏核圆眼的黑亮和两条月牙眉的细弯;嘴唇薄薄的,生得十分端正,而且棱角分明;细一看,额头和眼角上已经有了不浅的皱纹。像所有有修养的医生一样,她很注意自己衣着的合体、整洁。她穿一身豆绿色的西式连衣裙,站在预审室雪白的墙壁下,更显出身材的丰满而匀称;那本来开得很低的上衣领口,被她用针线连起来,自然地作成几个皱褶,遮住了突起的胸脯;本来不算短的裙子,还被她放下贴边。这一切,给人的印象是,她既随合潮流,打扮入时,又非常谨慎地保护着自己随时可能遭人风言风语的寡妇身份。

她拘束地看了我一眼,又看了小凤一眼,然后垂下头。

尽管只是传唤,但公安局的特定环境、预审室的特殊气氛和预审员的法定职权,使一切来到这里面对预审台而坐的人,都不由得从心里感到低人一等,感到忐忑不安。

有时候,我爱这样莫名其妙地想,人为什么要犯罪呢?不犯罪,不就用不着到这里低头垂脑了吗?十年前,我还是一个为了生存而奔波在原始森林里的知识青年,十年后的今天,在抽调回城加入公安队伍,并经过专业学校学习四年之后,却成了与形形色色犯罪分子打交道的人了……

“请你坐下吧!”

我指着欧阳云左手边的一个板凳,对她说。我用了一个“请”字,而且语气和蔼平缓,像在家待客一样。希望以此来消除双方在刹那间产生的不平等感,迅速建立起对话的基础。

欧阳云坐下了。她抬起头来望着我。

“你叫什么名字?”

“欧阳云。”

“还有别的名字吗?”

“没有。”

“今年多少岁?”

“三十九岁。”

“什么职业?”

“电器公司医务室医生。”

结束了例行的公式化的身份询问后,我故意停顿了一下。

欧阳云也喘了口气。

我知道她心里并不平静,正在揣测着我下面要问的问题。

“你到电器公司几年了?”

“一九七五年来的。”

我开门见山地问:“公司出事你知道了吗?”

“公司传达了。”

她回答得很冷静。巧妙地表白自己是间接地听到传达后才知道的。

我便顺水推舟:“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

“我觉得挺突然!没想到。……王经理这人对人没架子,找他解决问题,能解决他都尽量给解决。没听说他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人……”

弦外之音是:当然,也没得罪过我。

“别的方面呢?”

“底下的人都说王经理在研究电子方面挺有才能的。电子工业在咱们国家……”

她的话要往电子工业上引,我立刻打断,把问题往她身上引:

“王经理被害了。我希望你知道什么就谈什么,尽量谈清楚。”

欧阳云立刻闭住嘴,她把我这句话掂量了掂量,马上拿出了对策:

“别的情况我不知道,让我谈什么呢?”

好一个反诘发难!她回避正面回答,竟用反问来回答我的问话。我明白,她这是故意制造难题,逼我交底。

我的语气仍旧平平缓缓:“你来电器公司时间不短了……”

“别的情况我不知道。”

她几乎是抢着说出这句话。说完以后,一动不动地盯住我的脸。她想用这句话,垒起一道墙,堵住我的去路;我却要在这道墙上钻个窟窿。

“你接触过王经理没有?”

我的语气是强硬的,而这句话却问得占理,让她想躲也躲不开。因为她是公司医务室的医生,焉有不接触王经理的道理?我选择了“接触”这两个别有含意的但又不能说不准确的字眼,为的是引她承认“接触”两字,然后由此说开,步步深入。

“接触过。”

欧阳云想了想,尽管“接触”这两字不那么动听,似乎弦外有音,令她心惊,但她也只好这么硬着头皮回答了。不过,回答的声音很小。而且,很快的,不等我继续发问,她就主动地、小心翼翼地解释了她所承认的“接触”两字的含义:

“王经理有高血压,他常去医务室拿药、量血压。”

我有意缓和欧阳云的紧张情绪,把她的注意力从她谨慎防御的“接触”两字上引开:

“你们医务室有几个人?”

“七个!”

她回答得很痛快,几乎没有思索,连声音也提高了。

经验告诉我,当被审问人的全部神经都兴奋在他的主要防御点上时,直来直去的追问,不如提些与其积极防御的要害问题无关系的事情,干扰其兴奋中心,使其注意力分散,然后再突然直捣其松懈了的防御点。为此,我继续漫不经心地问:

“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啊?”

“胡哨,高伯庆,阎阿宝,吕金路……”

欧阳云又是很痛快地一一点了医务室各位的尊姓大名,情绪明显轻松了。一个要害问题,立刻跟在她刚刚轻松了的语气后面提了出来:

“王经理跟你一个人单独接触过吗?”

欧阳云愣住了:“七”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一”了?

她一时想不出对策,心一横:

“没有!”

“那你和王经理有过什么交往没有?”

这和前面的提问是同一内容,不过“朝三暮四”而已。但是,我有意把“接触”改为“交往”,明显地升了一级。

我说完这话,拿眼盯住她:你有证据在我手里,想躲也躲不过去。是什么证据,你自己心里有数!

欧阳云马上明白了我心里的话,她不再躲了,说:

“王经理跟我说过,他要帮我介绍对象。今年三月份跟我要过照片,我给他了。”

好机智的回答!好巧妙的铺垫!一来为王少怀手里有她的照片找到了出路;二来为她与王少怀所以有“交往”也找到了出路——介绍对象嘛!

好,且顺水推舟,看看她给自己找的这条出路能不能走得通:

“他给你介绍了吗?”

“介绍了。”

“介绍了什么人?”

“介绍了四个人。”

嗬,还真不少。

“介绍了四个?都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

“一个是科研院的,五十四岁。我嫌年纪太大,没同意,也没见过面。”

“哪个科研院?叫什么?”

“具体不清楚。只是听王经理那么一讲,说是姓崔。”

“另外三个人呢?”

“王经理说,他们三个人都嫌我有孩子,不同意,因此也没跟我见面。”

厉害,就这么封口啦!猛一听是介绍了四个人,再一问,都在云里雾里,什么真格的也没有,全是“王经理说的”——死无对证!

欧阳云就想这么把王少怀手里有她照片的事情推得一干二净啊!

行,姑且假戏真做,就算你把照片的事情推得一干二净吧,可我手里还有证据之二——你写给王少怀的三封信,不,三封情书!这比照片更为要害呀!

“除了给他照片介绍对象,你和王经理还有什么来往?”我问。

应该说,我问得比较露骨,但也还在火候上。既让欧阳云明显地意识到我掌握了她的证据,但又使她揣测疑惑,摸不准我到底掌握了她哪方面的证据。

欧阳云显然听懂了我的话,可她并没有马上回答。

她在想什么呢?

首先要想到那三封信。

所谓白纸黑字。

在信上面,欧阳云心里有鬼。她写了信,并交到了王少怀手里。王少怀如果留下了,那就成了证据,无论如何也推脱不掉的证据!可万一……王少怀已经把信烧了呢?或者,王少怀虽然没烧,而公安局也没有找到呢?

欧阳云会这样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去想的。

自卫是人类的本能,它能使每一个处于劣势的人都产生侥幸心理。

欧阳云并不是从丁字街凶杀案的现场被带到这里来的,我们手里掌握的证据也没有直接出示给她。在这种情况下,她的侥幸心理几乎是占绝对优势的地位,错误地自信自己与王少怀的来往诡秘,不会被人发现。认为自己不开口,神仙难下手。可现在,既然我这样露骨地追问,又使她明显地感到除了照片之外,我手里还有证据。那不是信,又是什么呢?……

欧阳云一时没回答,正说明她内心有矛盾。她在苦苦思考,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巧妙地探知我用以威胁她的证据究竟是不是信。只有弄清这一点,她才能继续与我周旋下去。

果然,她说:

“因为住家离单位太远,我曾要求调动工作,找王经理谈过。他说他跟劳资科说说。后来,又说医务室人手紧,还是想办法帮我换一下房子,让我写一份换房申请。我写了,写好后交给了他。”

好一招投石问路,用一个“写”字,引我亮底,胆量真够大的。这几乎是擦着信的边走过去呀!

她愣着两眼,在等我下面的提问。她的每一根神经,都绷得紧紧地。

我没有马上提问,有意停顿。

欧阳云有点沉不住气了,两只手不由得握在一起。

她心急火燎地要听我对这个“写”字的反应。

可见,这三封信的威力有多大!

信的后面,究竟隐藏着什么呢?

凭着连贯的思路,我可以再追问一句:“除了填写换房申请,你还写过什么?”

但是,我决定不再追问了。因为欧阳云的紧迫感,已使我感到三封信的至关重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在眼下,就够了!急于揭盖,不但容易暴露手中的证据,引起对方的惊恐,而且也容易使对方猛地因老底被揭而产生抵触对抗情绪,使我们之间刚刚建立起的对话桥梁坍塌。

在这种时刻,我应该迅速离开“信”,以跳跃发问的形式,出她意料地去谈谈其他方面的问题,以便获取更多的信息来充实我自己。

于是,我问:

“你想没想到公安局会找你了解情况?”

她愣了一下,摇摇头。

不回答话,只摇摇头。这在她还是第一次。

我突然又问:

“王经理是上星期几被杀的?”

我很清楚,是上星期四。似乎是明知故问。

但,这并非明知故问。

杀人的日子,是凶手终生难忘的!

“星期六。”

欧阳云这样回答。像是心里的话还没说清楚,又像有什么话还要补充似的,她又说:

“公司传达时,好像说的是星期五。”

“是星期五吗?”

“嗯……好像传达时没说星期几,就说是被害遇难,没说是哪天……”

“到底是哪天?”

“不是星期六,就是星期五。”

嘿,就是不说星期四!

她这样十分冷静地跟我装傻,我心里并不起火——

她装傻,更说明我的提问恰是地方!

但是,既然每个星期里都有星期四这一天,我就不能让你绕开,非叫你说出来不可。

“这几天你干什么来着?”

“我上班来着。”

“你们医务室买了一批药品,是上星期几来着?”

作为一名医生,对医务室里近几天做的事情,总不能再装傻了吧?我盯住欧阳云。

“星期四。”

终于,她说出了这个令人心惊肉跳的日子。

既然她被迫说出了“星期四”,我也就不再让她立刻讲清王少怀究竟是哪天被杀了,免得她恼羞成怒,使审问陷入僵局。我且沿着由她嘴里说出的这个日子,不慌不忙地问下去:

“星期四这天你见到王经理了吗?”

“见到了。”

“是上午还是下午?”

“上午下午我记不清了。大概是上午。王经理到医务室来量血压。”

说到这儿,不等我提问,她又赶紧补充了一句,表白自己在这个可怕的日子里与王少怀没有任何接触:

“血压不是我量的。”

我点点头,表示听明白了。随后,我仍旧问:

“下午你见到王经理了吗?”

“没有!”

“他下午没来量血压?”

“量没量,我记不清了。反正我没见到他。”

“那你下午干什么?”

“我们整理新买进的药品,清点核对。”

“为了整理药品,耽误下班了吗?”

“没有。离下班时间还有二十多分钟,我们就干完了。我们把空药盒分了,就回家了。”

“你是什么时间离开公司的?”

“大概是五点十几分吧。我和高大夫一起回的家!”

嗬,主动提出了见证人。痛快!

“你们是住在一块吗?”

“不。我们在红庙分的手。我坐112路,高大夫坐115路。”

“你在哪儿换的车?”

“在沙滩。换的103路。到动物园后,又坐334路,到家都七点多了。”

“到家都几点了?”

我佯装没听清,故意追问一句。

“七点多了。”

她这样重复。声音比刚才小,但仍很清楚。

七点多,正是宋伟看到欧阳云在丁字街10号敲门的时间。欧阳云小心地说出这个时间,躲开这个时间,用心良苦。

我盯住她的眼睛,问:

“你中途没下车吗?”

她几乎想都没想,立刻就回答:

“没有。”

不过,她躲开了我的目光。

在这么重大的问题上当面说谎,难免心里不跳啊!

我并不想揭她的底,转个弯问:

“那天晚上下雨了吗?”

“下了。”

“是你到家前下的呢?还是你到家后下的?”

“记不清了。”

“挨没挨淋还记不清吗?”

“没挨淋。是到家后下的。”

“是吗?”

她没再回答。我知道,“雨”的问题出她意外,使她来不及思索,拿不准“七点多钟到家”与“挨淋没挨淋”的关系。

“到底是到家前下的雨,还是到家后下的雨?”

她心慌意乱,我仍紧追不放。

“……到家后才下的。”

她没计算好时间顺序,可不回答又不行。只好这么咬死了。听天由命吧!

要说谎,又能对上茬,实在是不简单的技术。

“那天你穿什么衣服?”

“穿的白衬衣,白裙子。”

白裙子?怎么与宋伟讲的“带小白花的蓝裙子”不一样?

我心里愣了一下,但没追问。先做个问题留下再说!

“你到家以后,你孩子回来了吗?”

欧阳云心里明白,这个问题,仍然没有离开上面提的“到家几点”和“下没下雨”。

不错,离是没离开。但我的提问已不仅停留在时间上了。

“孩子已经回来了。”欧阳云边想边说,“我到家后,洗了洗手,就吃饭。”

“吃什么了?”

“不是馒头就是米饭。”

“什么菜呢?”

“……”

“记不清啦?”

“……炒黄瓜。”

“谁炒的?”

“……我炒的。”

“你说的高大夫叫什么名字?”我又改了话题。

“高伯庆。”

“是男的?”

“嗯。”

“他经常同你坐车吗?”

“有时一块……那天他分了好几个盒子,我就帮他拿来着。我们就一块儿坐车……”

我突然打断她的话:

“你和王经理一块儿坐过车吗?”

我的跳跃发问,真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不过,这又到了关键的问题啦。所以,欧阳云态度很坚决:

“没有。”

“王经理住在什么地方?他家都有什么人?”

这个和“星期四”一样可怕的问题,相信又把欧阳云吓得不轻。好在她还稳得住阵脚:

“不知道。”

“不知道?公司没传达吗?”

“传达了。……听说住东华门。听说他家里有爱人,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父亲。”

我知道公司的传达只说了丁字街,并没涉及东华门。

“是传达的东华门吗?”

“……”欧阳云支吾了,“他有几个家,我不知道。这次出事后,我才听说,他和他父亲不在一起过。”

到底也没说出王少怀究竟在哪里住!

欧阳云又拿出了不知王少怀是星期几被害的装傻的看家本领。一到了要害问题,她就装傻。但她说出来的,却绝不是傻话——“这次出事后,我才听说,他和他父亲不在一起过。”这就是很聪明的一句话!她在告诉我,在这次出事之前,她根本就不知道有个丁字街10号!

不过,聪明过分,就成了画蛇添足,或者说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

好,我心里已经有数了。这个问题,不再追问,重新换个题目:

“你说住房离公司远,王经理去你家了解过吗?”

“没有。”

王少怀也许的确没去过欧阳云家。但我故意装得不相信地又问:

“王经理没到过你家?”

听我一再追问,欧阳云索性提高了嗓门:

“没有!”

可说完了之后,她又莫名其妙地补充了一句:

“我也没去过他家。”

这一句可就节外生枝了。

既然前面说过不知道王少怀的住处,那当然就是“没去过他家”了,何必还在后面来个特别声明呢?这不是多余的话吗?

真是言多有失!

我看看表,该吃中午饭了。

欧阳云矢口否认与王少怀有不平常的关系,同时不如实讲出星期四下班后的去向,既然如此表现,我决定在结束上午的传唤时,给她一点压力,以便下午能在以上两个要害问题上有所突破。

因为,按法律手续,传唤应在当天结束。“王经理那儿除了照片之外,还有你的什么东西?”

“什么也没有了!”

口封得很死。

我站起来:

“你好好想想再说!”

没有还想什么呢?

让你想,自然就是有!

这就是给欧阳云的压力。

这点压力,够她一中午用的了。

同类推荐
  •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精选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精选

    一个赌徒身上发生的荒诞滑稽的故事,一只狗在弥留之际对自己一生的回忆,一张百万钞票映射出的人间百态,一个男孩制造的惊险刺激的滑稽剧,一家报馆编辑室里的硝烟弥漫,一笔大宗牛肉合同引发的讨债之路……在夸张和荒诞离奇的漫画化的故事中感受马克·吐温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严肃的创作目的。
  • 林老板的枪

    林老板的枪

    本丛书的每本作品集中,均附有作者照片、个人小传、主要作品目录及创作随感,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作家及作品。继已推出的作品集外,今后我们将陆续出版符合入选标准的其他作家作品,以使这套丛书更加完善。《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的出版,也是对《小说月报》系列出版物,如“《小说月报》历届百花奖获奖作品集”、“《小说月报》历届百花奖入围作品集”及“《小说月报》年度精品集”的补充和丰富,相信这是为广大读者朋友奉上的又一道精神盛宴。
  • 是谁来摘花

    是谁来摘花

    一部描述地区风土人情的小说,故事离不开悲欢离合。社会无论怎么变化,悲欢离合总是一次次上演。对风土人情的运用,增加了作品的丰富性和现实意义。生活是看得见的,但怎么把握,却各有各的不同;生活是精彩的,却又常常让人无可奈何。作者胡大平,安徽省作协会员。
  • 人人都说爱桃花

    人人都说爱桃花

    秦平原被桃花的话吓得后退好几步。他想这个桃花怎么了,怎么一宿就变成这样了?桃花究竟出了什么事?秦平原以为自己是了解桃花的。他睁大眼睛看着眼前正在陌生的桃花,想从桃花的脸上发现自己不曾了解的秘密。可桃花连看都不看他。桃花看着外面一层层的人,她看了唐小年、龅牙,看了田可夫和小个子,也看了那些吓得花颜失色的女伴们。然后,桃花说了一句话——桃花说,你们,都给我滚!
  • 青春,那一抹茶色

    青春,那一抹茶色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了发生在信口市五个年轻人(苏慕贤、谷雪琳、欧阳筱筱、蓝绮、麻袋)之间的一段故事经历,有关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情感的故事,其中三个人(苏慕贤、蓝绮、麻袋)为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另外两个人(谷雪琳、欧阳筱筱)为在校的学生,这是一部关于青春、关于成长的小说。
热门推荐
  • Lilith

    Lili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是我的小依赖

    你是我的小依赖

    一开始,她叫他小乖乖。后来,发现他不仅乖,还超甜。“你说过,毕业就嫁给我!”她说的话,他一直铭记。她抬头望天,假装听不懂,“傻不傻,那是我开玩笑的。”她撩完不负责任的跑了,可是,又跑回来了,带着豪华婚车车队,将他掠到婚礼现场,“娶我,就现在!”总有那么一个人的出现,不仅惊艳了时光,更是给了你,唯一活下去的希望与力量。(女主霸道甜宠1v1)
  • 涅槃重生,惊世小医妃

    涅槃重生,惊世小医妃

    她,21世纪的Y国女特工,一朝被渣男背叛,穿越到一个和她同名同姓的废柴身上。废物?天生痴傻?呵。且看她怎么打脸啪啪啪。某王爷某天把她壁咚在墙角,在她耳边哈气道:“小寒儿,本王想和你一起!”冷清寒:“我不。”
  • 孔子大讲堂

    孔子大讲堂

    半部《论语》治天下,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仁”为其核心,“忠恕之道”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论语》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无可置疑的作用,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可不读的经典。
  • 前妻回头金难换

    前妻回头金难换

    夏瑾只怪自己眼瞎,跟沈逸珲结婚两年,才发现这个男人是矿堆里的金刚钻,并且背地里已经跟旧爱勾搭在了一起,迟钝如她也知道该干嘛了。既然婚姻触礁,那么就让人生先灰暗一下吧。夏瑾走出了那条死路,要走自己的阳关道。拜前夫所赐,一个失婚未育又失业的女人只能沦落到晚上摆夜宵摊,人生最惨谈的时期也不过如此。人生嘛总会有些起伏,但她相信她的人生会是个V字!很想写一个强大的简介,让你们第一眼爱上这个故事,但内容量实在巨大,笔墨难以形容……本人绝壁保证,这是一个好看到令你停不下来的故事!大吼一声,走过路过的不要错过!本文婚恋+励志治愈系暖文,女主看似小白兔,实际是内心强大的女汉子,绝壁让你爱上!文中美男多,型男多,就看你爱哪个!【四海阁,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 崩坏之我在天命上班

    崩坏之我在天命上班

    名为“崩坏”的事件席卷了世界,在已知的历史和可预测的未来带来无数的灾难。或许是神的旨意?来惩罚肆无忌惮破坏自然的人类?人类奋起反抗,尽以全部的力气去对抗那些恐怖。然而,张耀然发现,一切的一切,终究是人类与自己本身的争斗罢了。——为了守护世上的美好而战。ps:群824174952ps:前期剧情慢热,望读者大大们见谅。本书为崩坏三rd游戏同人书籍,借助世界观以及人物剧情,因为笔者对游戏的喜爱,所以想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自知笔力不足,与各位读者大大共勉。
  • 此生是我吗

    此生是我吗

    本书是本阅读性随笔集,由评电影、泛阅读、品人生三部分组成。生活有所缺憾,也有所裨益。只是我自愿背向时代,选定了这样的路。而我看到,生命的生动,一定是来之于精神的内部。《此生是我吗》,这本书讲的就是生命的生动与精神的内部。它诠释了刘苇的生活和内心独白,呈现其闲适的生活状态。
  • 夹科肇论序注

    夹科肇论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拐个将军来种田:小富且安

    拐个将军来种田:小富且安

    亲生母亲一推,把自己给推到了历史上未知的朝代,醒来的时候在人口市场,比起被强卖,不如自卖,巧遇满脸胡须的大叔,一身正气,自卖自身,结果跟大叔回家,发现大叔家好穷,家徒四壁,躺在干草上睡觉能够直接看到星空。没事,种种蘑菇养养鸡,练练武艺做做饭,咱不求坐拥良田千亩,小富且安便可。
  • 三世追夫之路

    三世追夫之路

    水仙,一个修行三千年的花妖,一次下凡历练遇上了人身中的克星。云尘,五星七曜晨星君下凡历练时,成为云家公子。在去未央城寻找萧神医为母亲治病时,却遇上了一位灾星。慕修寒,妖界的二皇子,逃婚来到凡间,却不想遇上天劫被劈回原型沦落猎人手中,遇上人身中的霸道女。元宵节她与他第一次相遇时就注定了未来艰辛的道路。第一次,水仙被伤的遍体鳞伤。第二次,被伤的魂飞魄散只留一魂魄。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