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29300000001

第1章 死不瞑目

王老实,一个安安稳稳,本本分分的年青人,突然死了,死都不肯闭上眼!全鹤城人都啧啧称奇。

王老实大名王善才,王老实是鹤城人给他起的绰号,赞扬他为人忠厚老实。这么一个人居然死不瞑目,这不免让鹤城人觉得有些不安了。老实人竟死的不安心,隐约间似有一丝诡异的气息在鹤城百姓中流散开来,谣言慢慢的也就四起了。

有人讲王老实死的不太平,是横死,他家里人为了名声好听,说是正常死的。有人更是编的有鼻子有眼的,说亲眼看见王老实一大早去米铺算账,查点库房的时候被一袋子刚送来的大米压到丹田,一下子体内就气息乱窜,王老实蹬了百十下腿才咽气的。“蹬了百十下腿,你数过?”“……那倒没有,我想连抽带蹬,百十下总有了。”那人便也不再深究。

有人纠正说不是,王老实是被秤砣打死的,他到米铺算账,秤就放在柜台上,他低头到柜台底下拿东西,不想带动了秤杆,秤砣掉下来正打到脑门中心,王老实还没来得及吭一声,就倒在地上没了气息。还有说的更吓人的,说王老实是被厉鬼索命,夺去了阴魄才死的,说亲眼看见王老实刚推开米铺大门,一阵旋风起来,王老实就七窍流血死了,眼睛瞪的跟牛铃大,肯定是被人夺了阴魄去,死不瞑目。……谣言越传越奇,但是到底也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正午时分,王家米铺的两扇黑油大门紧闭,往日热闹的门前冷冷清清。王老实是大清早死的,这时候家里应该派人分头报丧,通知亲戚朋友,还要到当方土地庙里告庙,同时,请官面上来查验尸首,证明人是正常死亡的。但王老实死后,王家除了将大门紧闭,就没有别的动静了。这也就难怪会有谣言了。

王家米铺开在临街。前面店铺后边住家。此时店铺的后边,王老实的家里静的听得见针掉到地上的声音。这是一座三进的小四合院,这在这座临江的小城里算是殷实之家的标配,不过像王老实家这样前面一进做米铺的倒是少有。从米铺后门出来,影壁右首进去,抄手游廊抱着一个四方小天井,天井里冲门两旁种着一树海棠,一颗石榴,靠左厢房还有一颗丁香花。海棠花刚刚开谢,枝头上还有残花。

王老实早上突然倒下的时候,家里人料不到他竟会死了,还以为是忽然患了什么病症。年青精壮十七、八的一个后生,怎么也不至于突然就死了。米铺的伙计看他躺倒,急忙把他扶起来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口不能言,四肢僵直。赶忙把他送进后院。

王老实的爹王老虎正在院里逗着他们家那只叫老猫的老哈巴狗。王老实年少老实,大抵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叫做老虎的脾气暴躁的爹。王老实的老婆李二宝正抱着小儿子看院子里鱼缸里的金鱼耍子儿。李二宝是城东肉铺掌柜的女儿。李二宝的老爹,李金刚,名叫金刚好像并不信佛,肉铺不是他家唯一的产业,他们家在鹤城也是最大的茶叶、油盐批发商。有了这么一个媳妇,王老实也就更加老实了。

王老实的大哥,城里人也给起了个外号“王喇唬”。这外号,写书的查遍《说文解字》、《尔雅》、《广韵》、《佩文韵府》,并不见收录,也就不知其何意。不过看鹤城百姓提起他来摇头咂舌的样子,估计不会是什么好词儿。

“王喇唬”大名王广有,是王老虎年少风流时的产物。那时的王老虎还远在边关朔城。王家说起来乃是簪缨世家,祖、父两辈都是守边大将。到了王老虎这一辈儿,王家只生下他一根独苗,自小不免宠溺过度,弓马未能娴熟,遛鸡走狗的一套倒是熟稔得很。父母见他成不了事,也不去迫他,只求他早些娶妻生子,留下香火,或者竟有贤孙,好生培养,竟有不辱家门的一天也未可知。哪知这王老虎风流快活已成习惯,哪肯安分下来娶妻生子,倒是日日流连风月场所,痴迷花街柳巷,真有个乐不思蜀的意思。那时节结婚的早,王老虎的父母虽犹在壮年,却也渐感老之将至,不免忧怒交心,狠下心来,将王老虎锁在家中,日日倩媒婆物色妙龄好女以为王老虎娶亲之计。王老虎浪荡惯了的人,更兼少年心性,如何熬得住,锁在家中,便如浑身爬满蚂蚁一般难受,一日里,趁送饭丫鬟送饭之际,竟一把拽进门里,把她奸了。不想事有凑巧,那丫鬟竟糊里糊涂的怀上了王老虎的孩子。四五月显出怀来,王老虎的父母盼孙心切,不怒反喜,做了主张,将那丫鬟配给王老虎做了小妾。锦衣玉食的伺候起来,十月怀胎,产下了王广有。

本以为有了儿子,王老虎能安分下来。可王老虎只把王广有的诞生当作人生中的一次小意外,压根没当回事。而王老虎的父母对王老虎也是彻底失了望,把一腔心思都转到了王广有身上。王老虎反倒更加如鱼得水,终日冶游放荡,家里几乎整月整年的见不到人影了。可怜王广有的母亲,在他三岁那年在王老虎的冷落中抑郁成疾,终于一病不起,很快就亡故了。母亲亡故,父亲几乎不着家,王广有完全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可是这两口子慈母败儿的毛病还是改不了。王广有也被老两口儿惯的不像样儿了。长到十一二岁,竟也有了乃父之风。

王广有的母亲死后,他的爷爷奶奶又张罗着给他爹王老虎娶了门亲。也没有攀龙附贵,娶的就是朔城米铺掌柜的女儿。虽小门小户的,却家教甚严,知书达理,识大体,能过日子。实指望能拴住王老虎。可王老虎也就新鲜了一阵子,很快浪荡子的习性又发作了,一个鹞子又不知踅到哪里去了。王广有的后母在他老爹踅鹞子溜了三个月后,又显出怀来,转过年来,生下了王善才。这王善才生的倒是好日子,闰年闰月闰日。可惜却生得不是时候。王家的满月酒还没齐备,边关突然告急。王老虎的老爹披挂上阵,开城门迎敌,被敌将一箭射中额头,倒下马来。幸赖副将骁勇,救回城中,关了城门,闭门不战以待援军。王老虎的老爹抬回城中,疗救无效,呜呼哀哉,一命归西。

不久朝廷援军到来,打退敌军,解了边城之围。战报上达朝廷,副将守城有功升了正职,王老虎的老爹死于国事,按例袭爵給赏。可王老虎名声在外,他那大儿子王广有也渐有混世之称。副官上报,朝廷体恤,准其袭爵不职,带父亲棺梓回老家安葬。王老虎一家人就离开边城回到了老家鹤城。一路上晓行夜宿,却也吃了不少苦头。

王老虎经此变故,再加上年岁渐长,少年心性不免磨洗,慢慢地竟收了心,有了些老成的意思。可喜家中老宅尚在,三进的四合院子,修葺一番后,焕然一新。一家五口就住了进去。

朝廷虽有优抚,免除税役,兼且定下半饷供养的规定,只是朝廷那点优抚有限,地方官员雷声大雨点小,一家人为维持生计,不免要费些心思。虽用朝廷优抚买了几亩薄田,但家中本无人务农,收租过活也不是朝夕就能收益的。于是,王老虎的娘子——她娘家本姓余——余氏说到,我家本是做米铺生意的,这鹤城临江靠南,正好处于南北交通枢纽,不如和我娘家说说,我们这里也开个米铺,与边城往来贸易,想来获利必丰。王老虎和母亲思忖再三觉得可行,便派了信使回边城支会亲家。亲家接信便派了得力的买办和掌柜前来帮忙筹办一应事宜。不出仨月,竟然就在王家老宅开办了鹤城第一家米铺。不出半年,就赢了利。不几年,王家米铺就在鹤城甚至周边城市都享有盛名。王家也成了鹤城有数的富家。

再说王广有,随父亲来了鹤城,虽然也因为爷爷的死而伤心了一阵子。但鹤城繁华胜过边城,和他老爹不同,王广有当时年纪一十有四,正是少年心性,见了鹤城的繁华,哪里还有心思伤心下去,不久就和鹤城的浮浪子弟称兄道弟打成一片。此时的王老虎已能体会当年父母的苦心,回顾自己往昔所为,不免悔恨交加,因此对王广有的所作所为更加是深恶痛绝。不免要对其严加管教。轻则骂,重则棍棒交加。可王广有正当叛逆的年纪,越骂越打便越不听话,后来竟和他老爹当年一样,在外游荡,常年不归了。这期间伙着一帮浮浪子弟,不免坑蒙拐骗无所不为了,这“王喇唬”的大号慢慢地也就在鹤城传开了。

话说这鹤城城外有一座莲花山,山上有一座莲花观,观里老道姓尚,道号智友,常常下山来王家米铺买米。却说王老虎年纪渐长,不免喜欢谈玄问道,这老道来买米,王老虎看他像个有道的,不免加意奉承,多给米少收银子,乃至赊欠,竟至斋道不收银钱。慢慢地和老道成了莫逆之交。平常日子也常常相会饮茶,谈玄聊道。王广有的事情,老道也常听王老虎提起。这日,王老虎带了一袋米到莲花山来访老道,又谈起逆子王广有来,不免唉声叹气。老道听说,不似往常说些开解的话头。却对王老虎说道:“往日时机不到,我也未对你说。你这大儿子实在有些道根,老道早已想要度他出家,只是怕你不肯,现在时机已至,不知王兄你是什么意思?”王老虎不免怔了一怔,回过神来却是连声称“好”道:“敢承真人不弃,那逆子能有此造化也是前世的福泽,就请真人收了他吧,小弟感激还来不及呢,哪还有别的意思?只是我那逆子久已不回家了,怕只怕他不会安安稳稳的来做你的徒弟。”“这个不妨,老道我自有办法。”“那也罢了。你我若是如此,到也更亲近了,哈哈。”当下里,两人计议已定。这其后不久,也不知那智友老道究竟用了什么手段,竟真的让王广有做了他的徒弟。

同类推荐
  • 青锋灼剑

    青锋灼剑

    天地难测,混元殇,不尽修士万人往。乾坤禅心,佛囚天,人间生灵雾化莲。……玄阳飞升之后,世上再无劫仙,如来为渡混元夙布下大局,要渡世人为莲……恰遭异界残魂卷入,这风谲云诡的乱局之中,一缕变数乱天……二指一并作青锋,剑意纵横向天斩,誓要破这囚天!管你蝇营狗苟阴谋诡计,我只三尺青芒一剑斩尽!
  • 星道极

    星道极

    一次战斗,让整个最强圣域颠倒,逃离,悉心照顾至十几岁。陈星作为最强圣域中天赋异禀的代表,是如何在从最贫穷的地方一步一步的走出来。在途中他的遭遇可谓是丰富多彩。陈星需要考虑多方因素,不能够让人知道他的真实实力,在这些“逆天”的天赋面前,陈星一骑绝尘,走向终点……
  • 眸中客

    眸中客

    收了个白眼狼徒弟,日常求安慰求抱抱求原谅?不,不会的。再原谅你我就是兔子!!徒弟:“来,吃根胡萝卜压压惊?”我:“我才不…………emmmm,好吃。”——————————新书《有凤难逑》开书啦!顾南琴从小的愿望就是能为自己奋斗出一片自由天地,然而最终却变成了躺赢。某人:“怪我咯?
  • 破云者

    破云者

    41世纪的宋谦,穿越到一个修灵世界,开始一段沙雕的修灵之旅……经商有道,家族崛起;文采飞扬,进阶官场;明枪暗箭,庙堂风云;变幻莫测,血雨江湖。游灵在哭泣,巨兽在咆哮,奇境开始出现,异族开始崛起拨开迷雾重重,一个又一个危机、一个又一个真相接踵而来。
  • 洪荒魔帝

    洪荒魔帝

    “生于蓬蒿本平凡,韬光养晦锁尘缘。待到风云催世变,化龙腾空傲九天。”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何为道!何为魔!何为正!何为邪?天不仁!我灭天!生于21世纪的一位普通的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之下,开始了他修真的生涯。一步一步,会在战斗中陨落,还是成为天地的主宰?
热门推荐
  • 怪物虐人:世界

    怪物虐人:世界

    被XDS带入异世界的李狗蛋,成为了一个猎人,寻找着回家的方法。传说中的救世主,即将爆发的古龙潮,龙人至上主义,不堪压迫的猫人,危机四伏的东西修雷特王国,回家之路充满艰辛。等待着李狗蛋的命运抉择是什么?为什么远古遗迹充满着现代工业的痕迹?他究竟是因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卡普实,任地狱,疼逊,这些与游戏息息相关的公司又隐瞒了什么?欢迎来到,这个怪物虐人的世界。
  • Queen Victoria

    Queen Victor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跟自己过不去

    别跟自己过不去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首歌,生活是一场游戏,生活是一壶陈年老酒……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享受生活,轻松而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把自己的心态摆正,用一颗平常的心,去体味人生,享受生活,去迎接大自然和灾难对人生的挑战,深刻认识到酸甜苦辣乃是人生的真谛,兴衰荣辱既是自然界赋予人类永不衰败的交响曲,同时还存在着大自然与万物之间相生相克的深奥道理。只有学会享受生活,才能做到更加珍惜生活,从而,激发你创造生活,生活才会有奇迹出现。
  • 群星座

    群星座

    一位长期熬夜而猝死的女生,被一个游历世界的小女孩带到濒临毁灭的位面,附身在一个将死未死的天才少女身上。结合两个位面的修行体系,体验宗门生活,在位面大陆观光冒险。兽人,洪荒异兽,亡灵军团,还有穿越背后的真相。
  • 四库全书本《青囊奥语》初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四库全书本《青囊奥语》初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以“四库本”为基础,从不同的版本校注出发,分析相关异文,对照有关注释,最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分析,以“原文”“异文”“注释”“注记”等形式,对全书剔抉隐微、疏通大意,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解读。
  • The Answer to How Is Yes: Acting on What Matters

    The Answer to How Is Yes: Acting on What Matters

    Peter Block raises our awareness of the trade-offs we've made in the name of practicality and expediency, and offers hope for a way of life in which we're motivated not by what “works” but by the things that truly matter in life—idealism, intimacy, depth and engagement.
  • 毕福剑的幽默智慧

    毕福剑的幽默智慧

    在中央电视台这个俊才云集之地,毕福剑不仅长相另类,主持风格也颠覆传统,甚至连普通话都不够标准,但他却是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最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也是《新周刊》推选出的“最有百姓缘主持人”。本书从毕福剑主持节目和接受采访时的精彩对话或语录,以及在其他公众场合的幽默话语着眼,全面解析他的说话之道和幽默智慧,从而让读者从他的幽默与口才中得到启发,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与处世智慧。
  • 火影世界的幻术大宗师

    火影世界的幻术大宗师

    华夏第一本关于幻术的专著是明代的《神仙戏术》,记载古代幻术二十多种,可惜此书已失传。真正集中国幻术大成者,是清末唐再丰所著的《鹅幻奇书》。一个少年带着《鹅幻奇书》来到了火影世界,只为争夺最强幻术的荣耀!月读、别天神、操控五感、伊邪那支、伊邪那美......九龙取水、白鹤升空、芝麻变鱼、口吐四花、使鬼打门......鞍马明镜微微一笑:“嚯嚯,真正的幻术又岂是这般肤浅?”PS:本文非传统火影同人,不喜勿喷,文明你我,谢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本法为了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防法和教育法而制定。
  • 苏东坡的创业秘笈

    苏东坡的创业秘笈

    一向清贫的苏洵既喜且忧起来。喜的是娃儿们有了出息,忧的是两娃儿上大学的学费尚没着落。于是,苏洵开始四处借钱。可怜他在一帮穷亲戚中忙活了三五天,也不过借到千儿八百块而已——杯水车薪啊!苏东坡思索良久,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不去上学了。这是一部充满清新气息的书。它们笑嘻嘻的,仿佛从一群深沉、稳重的老者丛中钻了出来,带着轻松的表情和明媚的格调,穿着很青春的服饰,很阳光、很灿烂地向我们走来。依据以往的经验,我判定它们很浮浅、很肥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