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5700000005

第5章 B2

电器老板改行销售钢琴,当然要经历诸多困难,有些困难是蒋贵能想到的,有些想不到。别人给他推荐的调琴师,他听来左右不对路;然而,他虽有超群的耳朵,毕竟不懂钢琴,难以把那种“不对路”准确地描述出来,他只是感觉到,尽管那些调琴师在业内都有一定名声,事情却干得并不出色。开业将近两个月,他的钢琴一台也没销出去。对此,蒋贵并不慌张,他早就知道,有些事是慌张不来的,你得等待,拿出你的金钱,甚至性命,去等待。这是一场赌博,胜利的只有一方。究竟谁胜谁负,普通人的眼睛是看不准的,战场摆在明处,而最终的结局,却隐藏得天衣无缝;或许它并不遥远,或许它就在你身边,你伸手一摸就能摸到,可你就是看不见它,脚尖轻轻掉转方向,就把它永远错过了。蒋贵明白这个道理,只按兵不动,以不变应万变。

他终于在等待中起死回生。

说是等待,但也并非“无为而治”。他辞退了别人推荐来的调琴师,自己请了一个。这个二十多岁的女子,蒋贵叫她小彭,是某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在读研究生,除了她的熟人,这个世界没有更多的人认识她,然而正是她的到来,让蒋贵的琴行生意兴隆。

小彭成了蒋贵的情人。夜里,只要没有特别的事务需要回校,她就来蒋贵的寓所跟他同居。除了应得的工资,蒋贵还按月付给她三千元钱。但无论在什么场合,蒋贵都否认自己包养了小彭。蒋贵的理由在于,他动用自己的关系,找了几家很上档次的咖啡馆,让咖啡馆老板请小彭去弹琴,以增加她的收入,蒋贵说如果他只是包养小彭,便没有这个义务。不仅如此,他还出资为小彭举办了一场独奏音乐会,请音乐界的名流前来捧场,在报刊上发表评论,以提高她的知名度。他做这一切,包括按月支付的三千元钱,没有一件是小彭主动提出来的。

蒋贵的话,似乎在暗示他和小彭之间是有感情的,可当有人明确问及此事,他总是避而不谈。

研究生毕业后,小彭离开了那座城市,具体去了何方,蒋贵说他开始知道,后来就不知道了。其实他知道,只是不去想。小彭给蒋贵写了很多信,不是电子邮件,而是用纸笔写的信,带着怀旧的暖意。蒋贵一封也没回。他是一块泥土,这块泥土上本可以长出很好的庄稼,但小彭无论在上面种什么,都颗粒无收。她只能放弃。

总之,蒋贵最终没跟小彭结婚。

把钢琴卖得顺风顺水的时候,蒋贵又心血来潮:他不仅要销售钢琴,还要制造钢琴。制造钢琴的木材是很讲究的,蒋贵亲自去中国南方的热带森林考察,还越过边境,去缅甸、越南等地。当他的公司造出第一台钢琴后,蒋贵不像别的商家急于出手,而是待价而沽。这“价”不是指金钱,而是购买者的名声。他必须让名人买走这台钢琴。出乎意料的顺利:没过多久,它真的就被一个刚刚得了国际钢琴大赛金奖的新贵买走了。这个人姓高,但许多人猜测,蒋贵说的小彭,很可能就是这个姓高的年轻钢琴家。此后,他造的钢琴水一样往外流,钱则水一样往里流,使他的财富迅速增长。

一个身家数亿的富豪,怎能没有一个妻子呢?蒋贵并非独身主义者,这从他跟小彭像模像样的同居生活可以得到证明;而且,除小彭外,蒋贵还跟不下七个女人同居过。他当然也不是借此达到更加方便地玩弄女性的目的,凭蒋贵在业界的地位和他的财富,凭那些被普遍认同的法则,是否结婚,与是否能方便地玩弄女性,既没有必然联系,也看不出有多少冲突的地方。是对女人不信任吗?这同样说不上来,因为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在爱情上遭遇过挫折。那么,他是担心一旦结婚,女人就会分走他的财产?这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如果蒋贵把财产看得那么紧,他就不会做慈善家,不会眼也不眨一下,就划拨出大笔大笔的钱建希望小学。

蒋贵在甘肃、陕西、云南、新疆、四川等众多省份都建了希望小学,但他只在选址和验收时才去,学校一旦开课,就不再去了。三年前,他在南方某地建了两所学校,还投资修了两座桥——此前,乡民只能靠溜索横跨滔滔江水,蒋贵去选校址那天,看到一个女子在溜索上滑行,灰白的天幕下,那不像一个人,而是一只没有翅膀的蝴蝶,他流下了眼泪——当地政府为了表示对他的感激,邀请他当两所学校的名誉校长,他大惑不解,相当冷漠地说:我为什么要当你们的名誉校长?听上去,那两所学校像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不当名誉校长也成,但希望他能在开学典礼上去学校讲几句话。这次他礼貌性的应答也没有,就把电话掐断了。电话来了若干次,每次都如此。人家一片诚心,派专人乘飞机到他居住的城市接他,他面也不见,只让助手请他们吃了顿饭,然后把他们送走。

那些人去机场之前,助手给了他们一封信。

这封信的字写得相当工整、漂亮,藏头护尾,有汉隶风范。

这是蒋贵的手书。

蒋贵没上过一天学,这手好字,是在故乡的田野上用树枝练成的……

信上说:你们有钱坐飞机,却没钱修学校,也没钱修桥,这说明你们并不感激我;你们表面上在感激我,背后却在笑我傻。

蒋贵修了那么多学校,却从不在家乡修学校。

他的乡亲们一直都在盼他的音信,因为那所村小很快就会垮掉。桂东风他爸退休后,村小就没有公办教师,后来民办教师全面取缔,就只剩下代课教师,代课教师不在财政上领工资,薪金只能从学生的书学费里抽取,而抽取的那部分钱,还不如外出打工挣一个月。等到国家减免学费之后,教书的就什么也得不到了,只好散伙。没有老师,当然也就没有学生,于是干脆回家放羊;那些希望继续念书的,只能去镇上的中心校,镇子那么远,又不能住校,不得不抽出一个劳力,去镇上租房照顾孩子。这笔花销是巨大的,何况家里的劳力本来就那么少,现在走了一个,农田抛荒在所难免;以前只有那些实在长不出庄稼的地界才不得已让它荒掉,而今种了若干代的田土也荒了,是“熟荒”。学校久无人去,操场上长满齐人高的桐蒿,教室外的空地上,杂草茂密,蚂蚁成堆。那里背靠大山,前面是口堰塘,地气阴湿,现在没学生打扫,又无人气,喜欢阴湿的生物便肆无忌惮地在里面爬行和打洞,即便在阳光底下,站在远处看学校,身上也发冷,总感到有条蛇正往裤管里蹿。没过多久,校舍的木椽塌了腰,地基也沉了一块。再这么下去,它肯定会垮掉的。

村里人都不愿它垮掉,就算彻底失去了学校的功能,也望它留着。这学校有多少个年头了?解放前就有的!它不止是村里的一块土地,还是村子的魂,没有它,这个古老的村庄还能到哪里寻找希望?几个人牵头,去找政府出资修缮,镇上的领导没理。一所废弃的学校,还修它干嘛?集资修缮吧,又人齐心不齐,有些人叫得比谁都厉害,可真找他要钱,他的血就冷了,喉咙也哑了。

保住校舍的唯一指望,似乎都搁在蒋贵身上。蒋贵发了大财和到处建希望小学的事情,他们从电视上看到过,相信蒋贵一定会回到家乡,把学校建得漂漂亮亮的,不光是修缮,而是推倒重来,建成坚固的钢筋水泥房!跟他撒到别处去的钱财相比,修几间水泥房不就是九牛一毛的事吗?

可蒋贵一直没有回去。

自从把母亲接进城,他就一次也没回去过。

村里人盼蒋贵把眼光都盼老了,还不见他的踪影,就想:蒋贵多半是恨这个村子了,当年真不该斗他母亲。

可话说回来,不斗行吗?既然他母亲杨大珍是地主,怎么能不斗呢?

只是不该斗那么狠。

但又一想,斗杨大珍实在说不上狠,开始只让她弯腰站几个钟头,后来跪了石坝,跪了柴块,这算不上什么!你去这架大山上访一访,有哪个村的地主没跪过石坝和柴块?有的还挨打呢!山顶上有个姓洪的地主,不就被打狗棒打折了腰吗?他余下的人生,都是趴着走,死的时候也是以趴着的姿势。而杨大珍从没遭过这样的罪。可以说,她生活在这个卧于半山的村子里,是相当幸福的。蒋贵真不该记恨。人家洪家儿子就没有记恨,洪家儿子后来念了大学,在市粮食局上班,空了,就回老家看看,尽管他在老家已无活着的亲人;他没有蒋贵那么有钱,那么有地位,但见了乡亲,都是该叫啥叫啥,自己不抽烟,身上却经常揣着烟,散给乡亲们抽。

或许,蒋贵也跟洪家儿子一样,并没有记恨,只是他忘本了。

他在电视上的名字叫周世京,但老辈人谁都认得出来,他不是周世京,而是蒋贵!既然连父姓也可以抛弃,乡亲和养育过他的这块薄瘠的土地,又顶得上什么呢?

最后的结论,大家意见统一:蒋贵忘本。

乡亲们对他的看法,蒋贵自然一无所知。但他有时会去揣摩,那是在夜深人静、身边也没女人的时候。他住的地方都很平常,有段时间住在一栋居民楼的顶层,屋外有块平台,城市睡过去后,他便搭把凳子,放到平台上去,抬头望天。城里和他老家,有着同一个月亮,可看上去它是那么不一样!城里的月亮就像城里的夜灯,干暖,虚幻,朦胧,而老家的月亮带着可以触摸的水质,亮得能把人吸进去。有好多次,他乞求城里的月亮剥去那层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面具,变成老家的月亮,每次乞求都无济于事。月亮如此,星星也如此,城里的星星是稀少的,静止的,而老家的星星多得像要被挤下来,喧闹流转,如闹市上的人,一刻也没消停过。他请求城市上空那些懒惰的星星眨眨眼,哪怕眨一下也行,但星星不理他。失败的次数多了,他就不再望天,只低头去想老家的人。

他记得住老家的每一张面孔。

这些熟悉的面孔,此时此刻如果还没睡去,会是什么样的表情?会不会在某一个神秘的瞬间,想起村里曾有他这么一个人?村民闲聊的时候,会不会议论到他?

他相信一定会的,只是不知道他们怎么说。

各种说法都是可能的。

他把那些可能性都揣摩一遍之后,往往把双臂抱在胸前,腰板挺直地坐上一会儿。

正是在这时候,他觉得自己是多么孤独。

如果结了婚,有了孩子,就不会这么孤独了。

可是他没有孩子。他告诉别人:我不结婚的唯一理由,是怕要孩子。

他说我自己可以不要孩子,但没有权力让妻子也不要孩子。

我怕养不好孩子。

——这是他的口头禅。

你把孩子全托给贵族学校,他们会帮你养得好好的。

采访他的人这样说,他身边的人也这样说。

对此,蒋贵只是含糊地哼一声了事。

他说不出更多的话,因为每每提到孩子的话题,他就听到了一个遥远的声音:动耳朵!这时候,他的脖子会轻轻扭动,头摆来摆去。他的脖子没有问题,这样做是为了掩盖一种事实:他的耳朵在长长的头发底下跳舞。尽管看不见他的耳朵,但头部两侧的鬓发却在交替耸动,当他扭动脖子,人们就注意不到这个细节了。

抱着双臂坐在夜晚的平台上,只要想到孩子,那个遥远的声音也会传过来,让他的耳朵乖乖地服从。他挣扎着跺一跺脚,把梦境撕破,让耳朵安静下来,再站起身,进屋睡觉。

他睡觉有一个古怪的习惯:开着灯睡,且是雪亮的大灯,从夜开到明。

他厌恶黑暗。要不是为了看月亮,他根本就不会坐到黑暗里去。

同类推荐
  • 天福

    天福

    大来子享天福去了,老顾头天福去了,熟悉的人不是离开了村子就是大都天福了,还有谁呢?你还认识谁?帖子沉浸在回忆中,脚不安分地踏着刚刚泛青的草,草在脚下冒出绿汁,染绿了带着泥浆的棕色皮鞋和泛白的裤脚。看着羞赧的帖子,菊子说,回来一次,难过一次,认识的人越来越少,人呀,说走就走了。帖子这才抬起头,看着菊子,菊子眼角的皱纹也是密密麻麻的,看人看眼角,老嫩都在皱纹里,菊子也老了。菊子是村里恢复高考后第一个飞走的大学生,后来听说菊子在市里一个部门当干部,菊子老公据说是个局长,但是很少回来。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15)中篇小说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15)中篇小说

    本书选录“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第三届入围中篇小说3部。从小人物的悲与喜,与命运的抗争,透视社会的变迁。《梦的继承者》讲述铁路子弟胡绍业在命运的安排下,被迫成为了家里的“铁三代”,从排斥工作到被动接受,再到发自内心的热爱,并为之付出了艰辛奋斗的故事,浓缩了整个80后这一代铁路人的成长史。《生为女人》描写自幼被母亲抛弃的翁鹅子,疼爱她的父亲后来也对她不闻不问,心爱的男人五奎染上了赌博等恶习,在磕磕绊绊的命运下顽强生活,透过深挖人性在各种环境下的细微嬗变,作品真实地还原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钢琴曲》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在欺诈的骗局当中,主人公那云渐渐地丧失了甄别的能力,在贪婪之心作祟下,逐渐进入了圈套,就像一只被温水烹煮的青蛙一样可悲又可叹,然而,一旦没有了贪婪之心,心境变得纯粹起来的时候,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故事的结尾,主人公那云终于醒悟,从而让人感到欷歔,又觉得勇气的难能可贵。
  • 交易泰德·威廉姆斯的贼

    交易泰德·威廉姆斯的贼

    伯尼销声匿迹了好一阵子,哦不,应该说是改过从善的他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让二手书店勉强达到收支平衡。本以为日子会这么惬意的过下去,然而他也遇到了绝大多数人都很头痛的问题——物价飞涨。新房东发出通知房租要涨价了,而且是原来的十多倍。悔过自新的贼似乎只剩下一个办法,重操旧业的第一个晚上,伯尼就遇到了一具尸体……
  • 爱意充盈的乡野

    爱意充盈的乡野

    那三张照片,锁在母亲的梳头匣子里。紫红色檀木匣子,纹路清晰,浅浅的花鸟图案,悠悠地伏在上面,不显山不露水,寂静,淡雅。匣子四周镶着镏金的花边,铜鼻铜锁。虽然红檀木露着斑驳,黄铜锁也有了黑斑,但整个造型还算别致。我一直认为,这样的匣子,不该放那三张发黄的照片,要放就放金银细软。可是,母亲,不仅放了,而且把那三张照片,金条一样锁了三十年。那三张照片,像三只小兽,躺在梳头匣子里,任那把铜锁,咔嚓一声,牢笼一样锁住,静静地,单等母亲放它们出来。三张照片里,有一张是母亲最最珍爱的,那是一张黑白照片,四边是匀称的锯齿。
  • 人人都说我和哥哥有(中篇小说)

    人人都说我和哥哥有(中篇小说)

    胡儿台住了个来自陕北的麦客,有人传说他来到胡儿台是和两个女人有关。要不,各家的麦子都收割完了,户主也给他把账结清了,这个名叫宝奎的单身汉子还不回陕北,倒是在胡儿台租了一间杂货铺子,连卖东西带住人,看样子他要在胡儿台常住下去了。听人说这宝奎来的时候,胡儿台村西的富贵刚娶了个陕北的媳妇,这媳妇翠生生粉嫩嫩,让全村的男人都红了眼,女人们都酸了牙。不到半天,“荷花”这个名字就在全村男女老少的舌头尖尖上滚了几百个来回。
热门推荐
  • 童蒙训

    童蒙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故人非

    故人非

    故人如我与君稀,见之,难忘,爱之,难弃。
  • 何羡今宵

    何羡今宵

    天渐渐暗了下去,夜风微微吹拂着柳枝,路边细长的绿草向我频频点头。本是一个祥和安静的夜晚,但却注定不平静……
  • 不可不知的地理常识

    不可不知的地理常识

    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我国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城市是?世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世界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和陆地在哪?这些问题都不能对答如流吗?读者朋友,该充电了,赶紧来补充一下不可不知的地理常识吧,这样不仅对自己生活的星球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更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快速预览地理,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 致我和梁先生的那些年

    致我和梁先生的那些年

    【留学归来的医生×网络小说作家】 初恋那些事情,青春的你和我,引起强烈共鸣,甜中微虐! “……是你!”梁寻一身白大褂,双手插兜,神色肃穆而冰冷,,声音像泡在寒冷的冰窖里一样,“你挺能耐啊,几年不见脸皮越来越厚了,看这种病不会找个女医生吗?”童安栾被说的小脸一红,缩在椅子上,梗着脖子,“……和你有什么关系,我愿意。”梁寻一皱眉,“行,我也是医生,我来。”童安栾打死也没想到自己只是来看个妇科病而已,竟然会遇到几年前暗恋的对象,也就是她的同桌——梁寻。她和梁寻曾经一起度过了高中最好的三年,友情参杂着爱情,谁都说不清。可高考前夕一场阴错阳差,自比两人再也没有见过。五年后再见,当初的毛头小子学霸已经摇身一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名医,而她只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络小说作家。再度重复,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你好,梁先生。再见,梁先生。ps:本文重高中时期开始到入社会,前期是回忆哦~温馨文。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赚未来十年的钱

    赚未来十年的钱

    对于这个世界上无数投机生意人来说,经济的好坏从来不是问题。甚至于在经济衰退的历程中,商人可以谋取更大的好处,因为商人中的弱者比普通个人更容易倒下去,这个时候“沙滩”上除了尸体还有大量的私人物品无人看管。
  • 我们的帝国,我们的战争

    我们的帝国,我们的战争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大学校园里谈论《帝国战争》这款游戏的人越来越多,似乎除了这就没有其他谈资作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了。
  • 孔氏杂说

    孔氏杂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