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6800000003

第3章 前言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斯陀夫人对美国的蓄奴制所产生的把黑奴当成没有灵魂的牲畜肆意虐待和进行买卖的行为一向深恶痛绝。一八五〇年美国联邦议会又通过了《逃奴法案》,规定任何人不得收留逃奴,自由州的居民如协助逃奴,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法律的通过无异于在美国全境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黑奴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而当时相当一批北方的政界与宗教界的领袖竟然为这一法案辩护,认为为了维护联邦统一,不致分成南北两个国家,这个法案是十分必要的。这使得斯陀夫人更为愤怒。她认为只有不了解蓄奴制的真相及其残酷性的人才会为蓄奴制与《逃奴法案》进行辩护,于是决心通过文学的形式,把蓄奴制的种种骇人听闻的罪恶公之于世。她心目中的读者主要是北方信奉基督教的白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使他们同情并支持废除奴隶制的斗争。

斯陀夫人是最适于担此重任的人。她生长在一个清教徒家庭之中,父亲莱门·比彻是著名的支持废奴主义的传教士,曾任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莱恩神学院院长;丈夫卡尔文·斯陀是该神学院教授,三个兄弟也都是传教士。他们全都反对蓄奴制,是著名的废奴主义者。斯陀夫人笃信宗教,关心社会及道德问题。她在与蓄奴制仅一河之隔的辛辛那提生活了十八年之久,并且也去过南方,耳闻目睹了黑奴被奴隶主任意打骂和买卖,以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种种令人发指的惨状。斯陀夫人在自己家中收留过许多过往逃奴,也接触了大量逃到自由州获得了自由的黑人,听他们亲口讲述过在奴隶制下的痛苦遭遇。蓄奴制的酷刑与罪恶、形形色色的奴隶主、奴隶贩子、专以追捕逃奴为生的人的形象在她头脑中活灵活现;黑奴在蓄奴制下的生活和为逃离奴隶生活所作的英勇不屈的斗争也在她脑海中栩栩如生。她听到的、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事件使她无法忘怀。她曾在家中为自己的六个子女办了一个学校,也接受附近的黑人儿童在此学习。一天,一个品学兼优的黑人儿童的母亲来到学校,说自己的儿子属于肯塔基州的一个奴隶主,没有自由文书,如今主人过世,被遗嘱执行人带回拍卖。虽然这个孩子的身价后来由邻居捐款支付而得以回到母亲身边,但发生在身边的这件事仍在斯陀夫人心中留下了巨大的影响。无数日积月累深埋心中的事件和人物,在她决心创作一部鞭笞蓄奴制的作品时,便以不可阻挡之势喷涌而出,形成了我们今天读到的《汤姆叔叔的小屋》。

这部作品一八五一年六月至一八五二年四月在《民族时代》连载后于一八五二年出版。当时美国南北双方在蓄奴制问题上正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出现不啻是一发重磅炮弹,以其对蓄奴制的血泪控诉震撼了美国社会,在南北战争及美国黑人争取摆脱奴隶制枷锁的斗争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和在此前后大量出现的黑奴自述和传记一起,形成了对美国南方蓄奴制度的有力声讨。

《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后立即风行全国,一年中销售了三十万册,并相继被译成四十二种文字。小说出版的当年在美国即被改编成剧本上演,仅一八五三年一年即在百老汇上演了三百二十五场,可谓盛况空前;以后它在许多国家也被改编成剧本上演。小说最早的汉译本由我国文学翻译先驱林琴南与魏易合作,于一九〇一年出版,书名为《黑奴吁天录》。最早将此小说改编为剧本在我国上演是一九〇七年,改编者是当时留日学生曾孝谷,后来在苏区瑞金也上演过此剧。一九六一年欧阳予倩先生重新将此书改编成剧本《黑奴恨》,在北京上演。

《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出版以来,在政治上所起的巨大作用是一致公认的,包括当时攻击它的文人,其气急败坏之程度正好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它的巨大社会影响。经历了近一个半世纪以后,至今仍存在争论的是小说的人物刻画及艺术成就。

批评者认为小说宣传性太强,说教过多。斯陀夫人在作品中确实用了大量篇幅写下了人物间就蓄奴制的不同看法进行的讨论。事实上这种大段的谈话往往是在与人物命运相关的重要情节发生后紧接着出现的。讨论的双方可以是文质彬彬对黑奴较为宽容的奴隶主,也可以是惨无人性的奴隶主或黑奴贩子。作者在故事中揭示了蓄奴制下令人发指的桩桩罪行,继而在讨论中剥下一切可能为蓄奴制辩护的借口的虚伪面纱,将蓄奴制的伤天害理、丑恶凶残统统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认为斯陀夫人的这部小说有说教性,确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这儿也许用得着一百年后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我为什么写作》中的一段话来理解为什么不少作家宁可冒“说教性太强”之大不韪。奥威尔在谈到自己所写的《向加泰隆尼亚致敬》一书时说,有评论家批评他在书中大量引用了报刊材料,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性,对此奥威尔写道,“他的话是对的,可我不能不这么做。我恰好了解英国很少人能得知的事实,那就是,无辜的人们正遭人诽谤。要不是我对此事愤愤不平,我根本就不会动笔写此书的。”同样的理由是,斯陀夫人若非出自对蓄奴制的深恶痛绝因而要向世界揭露其本来面目,并驳斥种种谬论的话,她恐怕也不会动笔写《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但是如果如当年攻击此书的人所说,小说的说教性使作品毫无艺术价值可言,那便是蓄意中伤了。斯陀夫人这部作品的力量正在于它的艺术性。她并没有笼统地谴责美国南方,而是通过人物的塑造、人物的命运,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揭示蓄奴制对人的精神的毒化,指出它所造成的对奴隶乃至奴隶主灵魂的扭曲是蓄奴制的最大罪恶。她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奴隶主,由于他们的不同禀性、不同教养、不同出身、不同经历,对黑奴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如看到奴隶制的罪恶但又感到无能为力因而对黑奴宽容的圣·克莱尔,暴虐成性的雷格里。她笔下的黑奴也是各不相同,有为了救儿子从俄亥俄河浮冰上冒险跨越的伊莱扎,有受尽屈辱、机智地逃出魔爪的凯西,有宁死不为奴、立志为自由而斗争的乔治·哈里斯,也有笃信宗教、正直善良、虽委曲求全但决不背叛信仰出卖灵魂的汤姆。就连许多“小人物”也令人难忘,如机灵、世故的小托普西,受尽折磨、玩世不恭的老黛娜,为了自己的生存在蓄奴制下丧失了本性的黑人工头山宝和昆宝,等等。《汤姆叔叔的小屋》流传近一个半世纪而经久不衰,正是由于其巨大的艺术成就所致。

另一个争论最多的问题是汤姆这个人物的形象。今天即使没有读过这部小说的人也大都知道“汤姆叔叔主义”一词,它集中概括了汤姆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身上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不抵抗主义、寄希望于奴隶主的仁慈、把宗教作为全部精神寄托的特点。这一称谓成了一切具有上述特点的黑人的统称,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汤姆身上确实具有上述特点及与之而来的消极因素,同时也是由于一百多年来在黑人争取自由和种族平等的斗争中更需要呼唤抗争式的英雄人物才有助于斗争取得胜利。但是现实社会不会因为政治斗争的需要而造就出同一个类型的人来,在任何时代都会有各色各样的人物以各自的方式来面对各自的人生、解决各自的问题。汤姆的不抵抗主义在激烈斗争的年代固不可取,但他的刚直不阿、宁被打死也不出卖其他黑奴的这种品质和他的信念及人格力量是不可分的。当“汤姆叔叔主义”已经从文学范畴变成了社会学范畴中的一个概念时,我们不能反转来用社会学的概念替代文学中的人物,把“汤姆叔叔主义”和汤姆完全等同起来。在斯陀夫人创作这部小说时,她的主要目的是唤起北方信奉基督教的白人的良知,使他们站到同情并支持废除奴隶制的斗争的立场上来,她需要一个能为大多数白人接受的黑奴形象,才能更好地达到此目的,而具有上述品质的汤姆正是一个能为多数白人接受并引起强烈同情的人物,连这样忠厚善良的黑奴都难逃厄运,蓄奴制的罪恶更是可见一斑了。

《汤姆叔叔的小屋》对同时代及后世作家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当代著名黑人学者、黑人文学评论家、哈佛大学教授小亨利·路易斯·盖茨在他的一系列专著中一再谈到这一点,许多不同时代的作家或评论家在这一点上也多有论述。和斯陀夫人同时代的英国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在评论斯陀夫人的第二部小说《德雷特》时是这样评价《汤姆叔叔的小屋》的:

斯陀夫人开创了黑人小说这一流派,这种小说不仅在景物及风俗习惯上给人以新鲜感,而且具有奥古斯丁·蒂埃里所指出的构成浪漫传奇的巨大源泉的种族间的差异。

《汤姆叔叔的小屋》使其作者在能把一个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常人与贵族的、幽默与悲剧性的、政治与宗教的——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最优秀的小说家中稳占一席之地。

艾略特本人的小说《丹尼尔·德隆达》就是受《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影响而写的,她就自己这部攻击英国的反犹太人思潮的小说写信给斯陀夫人说:

我感到有一种力量促使我以自己的天性和知识所能及的高度(在作品中)以同情和理解来对待犹太人……如有可能,我最希望做的事就是唤起男男女女对与自己在习俗及信仰上最不相同的人类中的那些种族的想象力,从而认识到这些种族对作为人的权利的要求。

如果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对大洋彼岸的乔治·艾略特都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思想影响,那么在美国本土,“黑人小说”则的的确确成了小说中的一个新流派而大量涌现出来。在此后十年间,出版了二十余种“黑人小说”,有反对蓄奴制的,也有为蓄奴制辩护的,使得在同一片国土上生活的黑白两个种族的完全不同的生存状态在读者心目中产生了深刻印象。美国黑人所写的第一部小说《克洛泰尔;或总统的女儿:美国黑奴生活记述》出版于一八五三年,其作者威廉·布朗就是在《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启发下写出此书的。

由于作者本人强烈的宗教意识及所处时代的局限,《汤姆叔叔的小屋》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确也存在一些局限与不足,如圣·克莱尔的女儿、小小年纪的伊娃被作者赋予了过重的宗教使命,成了天使的化身。由于这个人物缺乏真实性,失去了作者希望她能具有的感人力量,显然是不成功的人物。作者在发展情节时过多依靠叙述人物的经历和讨论,有时使行文显得拖沓。尽管如此,小说经历了近一百五十年的岁月至今流传不衰,足证其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王家湘

一九九七年六月

同类推荐
  • 司马懿吃三国

    司马懿吃三国

    热闹的三国,为何最终属于沉默的司马懿?论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关羽、赵云、吕布随便一个都能灭掉他;翻开本书,看司马懿如何靠数十年如一日的隐忍,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操身边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 新史太阁记(全集)

    新史太阁记(全集)

    日本最受大众欢迎的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讲述战国第一出人头地之人丰臣秀吉传奇的一生。自幼出身寒微、少年饱尝苦难的丰臣秀吉,得到织田信长赏识,在战国乱世大放异彩。墨股“一夜城”,金崎退却战,粮困鸟取城,水攻高松城。中国大反攻,平息光秀叛乱;决战贱岳岭,消灭胜家势力;安抚毛利,怀柔家康,最终结束战国乱世,统一日本全国,完成称霸天下大业。
  • 天剑

    天剑

    今年“3·01”昆明火车站暴恐案举世震惊,多名暴徒有组织有预谋疯狂砍杀无辜群众,惨无人道,我公安干警和广大群众不畏强暴奋勇出击,可歌可泣,具体案情公众至今不甚了了。本文以详尽的材料向我们再现这一历史情景,系国内第一手独家纪实。天──最高之神,剑──百兵之君。天剑,正义的化身──四刃,能隐身飞行,快如闪电,横扫天际。──题记倏然出剑PTU反恐勇士,夜鹰般时刻巡视在大街小巷天刚蒙蒙亮,闹钟就嘶哑地大声吼叫起来。周警长长地哼了一声,一骨碌翻身起了床。
  • 兔儿岭

    兔儿岭

    本书主要讲民国十八年、八百里秦川遭百年不遇的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兵荒马乱、盗匪四起。良家子弟墩子父母双亲死于保安团长罗玉璋之手、孤儿虎口逃生、含愤远走他乡,不料途中误入匪巢。兔儿岭上,年轻貌美的压寨夫人雪艳救墩子逃离匪窝。热血男儿终究抢杀恶人,报了杀父之仇,却又被人利用,最终难逃非命……
  • 谁杀死了阿哈

    谁杀死了阿哈

    《谁杀死了阿哈》是陆涛长篇小说“黑白之昂”系列的前传。这是一个关于承诺、忠诚、守信、担当的故事。雪国和火国是远古传说中的两个大族,在一次大战中,火国公主被俘,成了雪国王子阿哈的侍从。阿哈原本可以继承王位,却爱上了火国公主,想要帮她逃离,因而陷入了两个族群互相制衡的阴谋之中……不一样的开始,不一样的叙述,无论你是谁,无论何时,信守承诺,敢于担当,便可谱写出一曲天地间永不磨灭的正气之歌。
热门推荐
  • 第一夫人

    第一夫人

    穿越时空,她只愿今生静好,无奈隐藏十年还是被嫁入皇家。好吧,她接受这混吃等死的日子。可是谁能告诉她,这未婚夫君是个什么鬼?不是说体弱多病吗?那掠上屋檐的是什么?机器人?不是说不能人道吗?那她眼前这两个小不点是怎么来的?苏西洛躺在宁白笙的腿上,道:夫人,小一和小二还想要个妹妹。宁白笙凉凉的说道:王爷,妹妹总会有的,前段那位和亲的公主要不你看着提前办了吧,这不,人家又等了你这么多年了。苏西洛怒吼:白宴,那什么公主赶紧给本王扔出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百炼成仙

    百炼成仙

    仙路崎岖,百般磨练终成正果一个没有灵根的少年,一个被认为是废物的家伙,在修真界不断地收购着各种废品……无论是废丹还是下品材料,来者不拒,有多少要多少!
  • 无敌从做主播开始

    无敌从做主播开始

    绝地求生:九龙拉空投而来,捡到无限手套,打个响指,落地50杀!英雄联盟:黑虎阿福——大招龙卷风摧毁停车场!穿越平行世界的谢浪,发现这个星球的游戏,竟然和自己玩的不太一样?
  • 千里江山白衣行

    千里江山白衣行

    懵懵懂懂年少从江湖出发,到铁血守卫家国的少年们一路成长故事。
  •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本卷包括中文版主编车文博所著的《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以及由弗洛伊德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三部分。《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是中文版主编车文博研究弗洛伊德的精髓所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癔症研究》最初于1895年在德国出版,书中对癔症的症状、病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开始提出癔症创伤理论,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和正式起点的标志。
  • 皮村:聚焦新生代农民工

    皮村:聚焦新生代农民工

    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名字: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首都拼搏,辗转,聚集,不仅仅为了生存,还为了生活,为了有平等、公正和尊严的生活。他们有诸多痛苦、挣扎、挫折,但也不乏追求、梦想与快乐。他们有与众不同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判断。他们在进行一场新文化运动。“尊重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这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道德!”
  • 佛系农女:这个相公好甜

    佛系农女:这个相公好甜

    (宠!高甜!)一朝穿越,女大学生白采妤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支离破碎的农家,从分家到第一桶金再到开铺子,她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收拾了许多妖魔鬼怪,所向披靡。当生活逐渐走向正轨,她本以为日子会一直平淡无波地过下去,她也喜欢什么都不发生的生活常态,直到那个人走进了她的轨道······他们在最合适的时候遇见,却在不知不觉中深陷。他看着温暖实则心如寒冰,因为他所有的体贴都给了他,他看着随性实则霸道异常,常常将她气的跳脚,但一个撒娇的眼神却让她不忍心说他,他年少缺爱,却倾尽所有宠爱,只为护她一世周全······冷冽说,他这辈子最大的事业不是家产万贯,不是功名利禄,而是娶了她,还跟她生了几个小崽子······白采妤说,冷冽,凡事皆有因果,她来到这也许就是为了找他······因为遇见他之后,他便再没让她操过一份心!
  • 重生之金融女王

    重生之金融女王

    懦弱自卑的温蓉,因了丈夫的‘宠溺’,父亲在经济上走出低谷,而渐渐恢复自信。然,当一切伪善的面具撕开。当丈夫理智气壮的吼出:“你爸爸在外面有野女人,全世界都知道了,就你这个白痴不知道呢!老子跟他厂子整点钱怎么啦!总比他给野女人强吧!老子这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你和孩子?”时,当她忍受不了他渐露的狰狞面容提出离婚时,他狠狠掐在尚在襁褓中儿子细嫩脖颈间时,心灰意冷之下,她选择了暂时的逃离。一本财商教育书籍的出现,改变了她的惯有思维。为带出那个可怜的孩子,为给母亲一个幸福的未来。几年间,她努力拼搏奋斗,却依旧是穷困潦倒,正当一切都在向着预期前进时,却被突然查出的癌症,轻易毁去。上天待她终是不薄的,再睁眼,她却回到了充满希望的十岁。既然,让我重生,那么……【片段一】“什么都靠不住,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把握命运。现在弱,不代表永远弱。不怕你没有一身强者的本领,担怕你失了一颗强者的心。”女子身上,仿若注入世间最为强大的力量,披靡天下,让人有种世界兼匍匐于其脚下的错觉。那坚毅的眼神,弱小的身体,无不扣人心弦。“咱家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要人脉没人脉,有强者的心有个P的用”稚龄的妹妹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况,对姐姐莫名的自信不以为然。“钱不是万能,只有学会赚钱的本事,运转金钱的能力,才是立世之本。而当你一个人,就可以轻易制造或者挽救一场金融灾难时,当你有足够颠覆世间的能力时,一切便都不再是问题。你就是金融界的王,也将是这世间的王。”——金融女王。温蓉语当她站在巅峰时,幼时的话语,却成为了青年一代的座右铭。【片段二】:“我管你去哪?睡野地那也是你自己的事情,我只是你的姑姑,你父亲的妹妹,不是你亲妈,你想离婚还是想干嘛,都先滚出我家再说”(前世,姑姑在她绝境中,深夜投标时,绝情的话语,依然历历在目。今生,情况却截然相反呢!“我亲爱的姑姑,不好意思,您只是我父亲的妹妹,不是我亲妈,您是病也好,死也罢,请离我家远点,不要把我家那漂亮的地板弄脏,您……赔不起的。”“你这个吸血鬼,狼心狗肺的东西,亏你小时候吃不起白面馒头,我半袋半袋的偷偷给你送呢!”“来人……给我姑姑送一车白面,以谢她……昔日赠面之恩。”恩者,滴水以涌泉报。仇者,鞭尸,千百倍以报之。——金融女王。温蓉语【片段三】:“姐姐,有人欺负我。”“走,揍他丫的。”
  • 破局(中国好小说)

    破局(中国好小说)

    本文描写了某行刚上任的副行长宋扬,为了拓展业务,增加业绩,从方方面面做的努力。宋扬在工作上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使分行尽快赶上先进省市分行的步伐,努力与企业合作,增加银行的业务收入、利润水平,同房地产商等企业主斗智斗勇,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创收。
  • 一梦清浊

    一梦清浊

    三魂为命,七魄为理,所谓命理,这是一场证道,是命重要还是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