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5700000005

第5章 克林顿:母亲的鼓励成就非凡的梦想

人物名片: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美国律师、政治家,美国民主党成员,曾任阿肯色州州长和第42任美国总统。

1946年8月19日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的霍普镇

1963年 作为阿肯色州学生代表,出席华盛顿的全国青少年团体代表大会,并加入共济会

1964年 考入乔治敦大学,主修外交专业

1968年 大学毕业,获得国际政治学学士学位,并考取罗兹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

1970年 考入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并加入骷髅会

1973年 获得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同年到阿肯色州州立大学担任教授

1976年 出任阿肯色州司法部长

1978—1980年 出任阿肯色州州长

1982—1992年 连续五届担任阿肯色州州长

1990年被选为民主党最高委员会主席

1992年11月3日当选美国第42任总统,并于1996年11月顺利连任

父亲:威廉·杰斐逊·布莱斯

1910年2月27日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谢尔曼曾入伍,退伍后在曼比设备公司当推销员

1946年5月17日因车祸去世

母亲:弗吉尼亚·德尔·卡西迪

1923年6月6日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的博德卡曾是护士,一生嫁过四次

1994年1月6日因癌症去世

作为继富兰克林·罗斯福之后,第二位成功连任的民主党总统,美国的第42任总统克林顿,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

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三年轻的总统初涉政坛时,人们对他的印象只不过是来自美国偏远阿肯色州小石城的“乡下人”,可谁曾想就是这样一位“乡下人”,不仅在政坛上干得有声有色,而且还稳坐总统宝座八年。

虽然在克林顿之前,连任的美国总统不少,但是没有任何一位能像他一样,在两届任期内,让美国的经济持续攀升到空前绝后的水平上。

尽管被诸多负面绯闻缠身,甚至遭遇被弹劾危机,但美国人民依旧感激他,崇拜他,因为他的种种改革利国利民,也因为他早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克林顿坚毅、果断,不轻易言败,他的幕僚们曾说过,“如果克林顿是泰坦尼克号,那么沉没的将是冰山。”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最终成为美国经济欣欣向荣的代名词。而他的那些令人称赞的优秀品质,则都是源于他母亲的言传身教。

为两个人而活着

1946年8月19日,弗吉尼亚·德尔·卡西迪在霍普镇的茱莉亚·切斯特医院顺利生下一个男孩儿。霍普镇是位于美国阿肯色州西南部的一个小城市,经过前一夜的暴雨冲刷,当日的天空蔚蓝一片,像是要洗净一切来迎接这个新生命的到来。

丈夫的意外过世,让弗吉尼亚悲痛不已,她传承了丈夫的名字,给小男孩取名威廉·杰斐逊·布利斯三世,小名叫作比尔。作为寡母的弗吉尼亚,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怀里这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竟会是四十多年后的美国总统。但是没错,这,正是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出生的故事。

比尔的生父名叫小威廉·杰斐逊·布利斯。1943年的时候,他在弗吉尼亚工作的医院与弗吉尼亚相识。两人一见如故,两个月后便约定终身。但是婚后不久,小威廉·杰斐逊·布利斯就奔赴战场,在一家军车检修厂服役修车。战争结束得很快,战后他带着妻子弗吉尼亚,移居至芝加哥。他在一家叫作曼比的设备公司做销售员,租房的日子过得也算是惬意。

但是妻子弗吉尼亚没过多久便怀孕了,小威廉·杰斐逊·布利斯打算在芝加哥买房,让他们一家三口可以在这个城市稳定下来。他们夫妇二人选了郊外的一所小房子。考虑到妻子正在孕期,新房头几个月没整顿好也不能居住,小威廉·杰斐逊·布利斯让弗吉尼亚先回到霍普镇的岳父母家暂住,打算等一切整理妥当再去接回妻子。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1946年5月17日的深夜,安顿好新住处的小威廉·杰斐逊·布利斯,在回霍普镇接妻子弗吉尼亚的途中,因为车祸溺水身亡,没来得及见妻子最后一眼,也没能亲眼看见自己那还有三个月才出生的儿子,年仅28岁。

这些寥寥几笔的简短信息,也是比尔从母亲诉说的一些故事里,所能勾勒出的关于父亲的全部形象。对于这个给予他生命的男人,他其实一直想要了解更多。他会因为街坊邻居的一声“你长得和你父亲一个样儿”而高兴好几天,也会因为母亲伤感有人向她提起父亲的车祸往事而伤心。

即使后来母亲改嫁,比尔因此有了新的生活,他也没有停止过探寻生父的脚步。他去了很多地方,得到过很多信息,即便是父亲之前曾结过好几次婚,有过别的孩子这种令人震惊的消息,他也会在母亲的劝慰之下欣然接受。

不过,随着了解的深入,比尔心中理想化的父亲形象早已变得复杂。

但母亲弗吉尼亚总是会对比尔说:“不论之前因为时局发生过任何事情,你父亲始终是我生命中的挚爱,也是最爱我的人。”她从不对这些有任何怀疑,也不想比尔怀疑。

帕尔默豪斯旅馆,是比尔探寻之路的最后一站,因为父母唯一的一张合照就是在这里拍摄的。那是在1946年母亲弗吉尼亚回霍普镇之前,这也因此成了他们的诀别合影。

比尔在这里,得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是母亲弗吉尼亚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信是写在母亲弗吉尼亚23岁生日那天,距离她亲爱的丈夫去世还不满三周,她给她的朋友写下了自己的悲伤。虽然是一封充满眼泪的信,但是比尔却看到母亲满满的坚强和决心,为了过世的父亲,也为了他。

“当时几乎令人无法置信,但你看,我已经怀孕六个月了,一想到我们的宝贝,就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决心,就让我拥有了整个世界。”

除了这封信,比尔还从母亲那儿获得了她送给父亲小威廉·杰斐逊·布利斯的结婚戒指。她想传递给比尔一个信念,就是她也同样代替着父亲小威廉·杰斐逊·布利斯在爱他。

承载着来自母亲双份爱的比尔,同样也觉得自己有着双份的责任。他需要努力出色,不仅为他自己,而且也算是能从某种程度上弥补父亲本该有的精彩人生。尽管父亲的英年早逝,总会给比尔一种生命苦短的感觉,但这同样也变成一种动力,鼓舞着比尔不浪费一分一秒,不断前进,随时迎接下一个挑战,因为他是为两个人而活着。

母亲的抉择

比尔的母亲弗吉尼亚是家中的独生女。因为丈夫的意外离世,她不得不带着刚出生的比尔回到霍普镇的父母家居住。

比尔的外祖父母住在霍普镇的赫维街上,一家人因为小比尔的到来,多了不少欢笑,但是生活不是光有欢笑就能维持,还得需要钱,有了小婴儿后开销尤其大。所以仅仅过了一年,母亲弗吉尼亚便毅然决定前往新奥尔良的慈善医院,进行麻醉护士培训。尽管在此前,弗吉尼亚就已经成了一名普通护士,但是作为新兴职业的麻醉护士,却能给她带来更多的威望和薪水。

不过对于一个孩子还不满两岁的母亲来说,弗吉尼亚的这个决定令她很痛苦,但为了能给小比尔更好的生活,她没有别的选择。

战后的新奥尔良,充满着生机,到处都是狂欢的年轻人。母亲弗吉尼亚觉得自己很快就能融入其中,忘却烦恼的事情,但是小比尔仅有的两次跟随外祖母的探望,却都会令弗吉尼亚感伤,甚至每次送别的时候,她都会跪在轨道旁挥手痛哭,万般不舍。

那时候的比尔,不过两三岁的年纪,母亲就用实际行动告诉他,有时候即使有万般无奈,自己选择的事情,还是要坚持。

不到两年的时间,母亲弗吉尼亚便学成归来。回到霍普镇家中的她,一面开心又能随时随地见到小比尔了,一面雀跃可以用学到的麻醉技术增加收入。

但很快地,母亲弗吉尼亚的生活,除了父母、小比尔和麻醉工作以外,又多出了一个经常出现的名字——罗杰·克林顿。

罗杰在母亲弗吉尼亚去新奥尔良之前,曾经尝试着想要和她约会,但是他们真正熟稔起来,还是弗吉尼亚在新奥尔良进修的时候。他不止一次地嘘寒问暖,甚至是小比尔两次探望的往返火车票,也是他一手包办的。孤独和痛苦的人心,总是很容易被融化。母亲弗吉尼亚很快便接纳了他,开始和他约会。

外祖父母两人对罗杰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外祖父喜欢罗杰,因为他对自己和小比尔都很不错。但是外祖母却很不看好罗杰,她觉得罗杰这人不太可靠,甚至有时会给他们带来麻烦。多年之后的事实也证明,外祖母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在当时,母亲弗吉尼亚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嫁给了罗杰·克林顿。用弗吉尼亚自己的话说,“罗杰他帅气,慷慨,对我和比尔又好,我想不出任何拒绝他的理由”。

十多年后,因为这段婚姻而伤痕累累的弗吉尼亚,也终于认识到不是所有的选择都要坚持,她在儿子比尔的支持下果断放弃,同时也重塑了儿子原有的价值观:只有选择的是对的事情,才能永远坚持下去。

天使与魔鬼并存

罗杰·克林顿来自温泉城,那是阿肯色州有名的“罪恶之城”。他是霍普镇当地的一位别克车经销商。1950年6月,罗杰和弗吉尼亚在温泉城举办了婚礼,当时的弗吉尼亚,也才刚刚过完27岁生日不久。但是这以后,她便要离开自己的父母展开新的生活了。

婚礼结束后没多久,比尔便跟随母亲和继父,搬离了他度过四年童年时光的外祖父母家,搬到了城南端13街321号,沃克街拐角处的一幢白色小木屋里。从来没有感受过父亲温暖的小比尔,很快开始称呼罗杰为“老爸”。

罗杰·克林顿也没有辜负小比尔的这一声“老爸”,他给比尔买当地每个小孩做梦都想要的莱昂内尔模型铁路玩具,带他坐火车去看棒球比赛。比尔在玛丽·霍尔金斯儿童学校上学的时候,因为跳绳失误摔断了腿,罗杰第一时间赶到并送他去了医院。罗杰还会专门放下工作赶回家,劝说正在“打骂教育”小比尔的母亲弗吉尼亚,不要总是揍孩子,而是要和孩子多谈心交流。

罗杰和弗吉尼亚结婚初期,他就像一个天使老爸一般,无微不至地呵护着小比尔。带小比尔出去钓鱼,带他去森林砍圣诞树,一家三口出去度假。但是美好的时光,却被罗杰·克林顿的恶习打败。

罗杰·克林顿一直有酗酒滋事的陋习。在和弗吉尼亚刚结婚的时候,因为事情繁多,他还有所收敛,几乎滴酒未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婚后烦恼的事情越来越多,罗杰的酒也开始越喝越多,家里的吵骂声也越来越频繁。

终于在一天夜里,发生了可怕的一幕。醉酒的罗杰因为去不去医院看望比尔的曾外祖母这件小事,对母亲弗吉尼亚大打出手。最后为了威慑弗吉尼亚,居然还拔枪朝她开了一枪。

子弹打在闻声前来的比尔和母亲弗吉尼亚之间的墙上,虽然没有造成任何伤害,但是母亲还是果断抱起小比尔躲进了邻居家。闻讯前来的警察抓捕了罗杰,把他拘留了一段时间。

小比尔当时一直无法理解,那个对他疼爱有加的天使老爸,为什么会被酒精控制成了开枪的魔鬼。母亲劝慰他道,“孩子,你不能控制的事情很多,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遇事的时候,保护好自己和身边亲近的人。”

虽然那时比尔还小,但是母亲的话他全然记于心中,在中学时候母亲遭遇罗杰的又一次“袭击”时,也是他挺身而出救了家人。

罗杰出狱之后在很多方面清醒了过来,他很羞愧,也不断地和家人忏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比尔又找回了他之前的那个天使老爸。

结束了在玛丽·霍尔金斯儿童学校的几年学习,比尔很快便进入了布鲁克伍德小学上学。但在念完一年级之后,罗杰决定搬回自己的故乡温泉城。

他卖掉了霍普镇上的别克车行,带着全家人搬到了温泉城西的一处农场里过渡。这个圈养着牛羊的地方,连室内的厕所也没有。无论是什么样的天气,比尔他们一家人都不得不跑到户外临时搭的厕所去方便。这段经历还成了比尔从政之后的谈资,加上在霍普镇外祖父母家生活的四年童年时光,他可以和他的支持者们聊上很久。

当时才六七岁的比尔,自然是很开心搬来这个地方,他喜欢整天在动物堆里玩耍。即使有一次被公羊角戳破了脑袋,他也乐此不疲。

相对于儿子的欢喜,母亲弗吉尼亚却很担心。她担心乡村小学的教育条件和水平太低,便想尽办法替比尔在温泉城里的圣约翰天主教小学报了名,比尔也得以继续在良好的学习环境里读书。

在比尔的教育方面,母亲弗吉尼亚从不吝啬任何花销,只要是对儿子学习有帮助的事情,她总是不遗余力。即使她和罗杰不得不进城打工来维持生活和学费开销,她也不愿让比尔在条件不好的乡村小学学习。

在圣约翰天主教小学读完了三年级之后,罗杰和弗吉尼亚也终于攒够了积蓄,他们买下了温泉城东帕克大街1011号的房子,比尔也从此开始了他将近十年的“帕克街”生活。

初次燃起对政治的热情

比起霍普镇,温泉城是一座新兴的城市,大且复杂。它因为附近的沃希塔山脉峡谷中汩汩涌出的硫磺温泉而得名。

帕克街的房子坐落在山坡上,白色的外墙镶着绿边,有两层楼五间卧室,是一座很大很漂亮的房子。屋外的小院子,成了母亲弗吉尼亚的小花园,她种满了她最爱的玫瑰,比尔和老爸罗杰也会帮着一起整理庭院。

搬了新家的比尔,自然也转入了帕克街上的新学校——兰博小学。除了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街坊邻居和学校,在温泉城里,比尔还见到了老爸罗杰的家人,一个克林顿的大家庭。他们都对比尔和弗吉尼亚十分友善,让比尔倍感温暖。

回到了家乡的罗杰,去了他哥哥开的别克车行继续之前的销售工作,母亲弗吉尼亚则是在城里的医院诊所寻找更多的麻醉工作来做,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还算惬意。

1956年,比尔同母异父的弟弟出生了,他和老爸罗杰是同一天生日。比尔和母亲弗吉尼亚都高兴极了。比尔为自己有了新玩伴而开心,母亲弗吉尼亚则是因为觉得新生命也许可以挽救她和罗杰的婚姻。但是弗吉尼亚却万万没有想到,小儿子的到来,不仅没让他们的夫妻关系缓和,反而更加增添了罗杰的烦躁感,把他往酗酒的老路上又使劲推了一大把。

除了新生命,比尔家里还添置了一台电视机,但是比尔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十分地关注电视里的动画节目。真正让比尔开始专注于电视的节目,竟然是共和党和民主党在电视上直播的代表大会。他会坐在电视机正前方的地板上,全神贯注地观看。在比尔后来的自传中,他曾这样写道:“这听起来像是瞎扯,可在政治和政治家的世界里,我的确有一种找到家的感觉。”

这是比尔第一次萌生这样的念头,对一个刚满十岁的孩子来说,他自己都吓了一大跳。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告诉她自己对政治的想法。自从罗杰的那次“枪击”暴力事件以后,比尔和母亲弗吉尼亚的交谈变得更多了,比尔担心罗杰会再伤害母亲,他想随时了解,弗吉尼亚则是怕这件事会影响儿子的心理,所以想随时关注,及时鼓励。

和每次的交谈一样,在得知儿子比尔对政治有了如此的想法以后,母亲弗吉尼亚鼓励比尔去试试看,先从校园里开始,并表示相信他一定会大有作为。

自此以后,比尔便积极竞选班级和学校各种俱乐部里的职务,获胜的次数从一开始的不尽如人意,到后来的总能得胜,比尔在政治道路上的自信心越来越足。

母亲弗吉尼亚的鼓励,其实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比尔的很多政治决定,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每犹豫不决想要放弃的时候,只要一想到母亲的鼓励和支持,比尔又会斗志昂扬地继续奋斗下去。

母亲的小英雄

随着比尔的弟弟一天天长大,家里琐碎的事情也越来越多,罗杰便有些故态复萌。

他起先还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喝多了之后会拉上他的朋友带比尔一起出去兜风散心,但是当越喝越多、越喝越烂醉的时候,他再也控制不住体内的魔鬼。

在比尔14岁上九年级那年,一天夜里,再次烂醉的罗杰在卧室里对着弗吉尼亚大打出手。在门外听见动静的弟弟吓坏了,看着弟弟如同自己当年“枪击事件”时一样吓得面色惨白,比尔再也无法忍受。他拿着一根高尔夫球棒破门而入,警告罗杰住手,否则就要用球棒敲得他满地找牙。此时的比尔,已经有比罗杰还要高且壮实的身材,但是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许打鼓,不过最后,还是以罗杰的屈服而告终。

看着罗杰耷拉着脑袋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比尔感到既恶心又伤心。比尔从来不曾完全地憎恨过罗杰,只觉得他被魔鬼所控制。比尔曾回忆说:“我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么个事实,明明本质是个好人,怎么会为了要解除自己的痛苦而伤害家人。”

但在那个当下,比尔并没有想太多,只是赶紧帮母亲检查伤势并包扎。他一直将母亲“要保护家人”的话记在心里,也第一次挺身而出做到了,母亲弗吉尼亚很是欣慰。所以自那之后,弗吉尼亚开始称呼比尔为家里的“小英雄”。

这次的事件让罗杰又在监狱里待了好一阵子。出狱之后还是和上次一样,忏悔加道歉,但是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自己错误的罗杰,永远也不会真正地改变。

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罗杰时不时就会再犯的酗酒和虐待让弗吉尼亚不堪忍受,她担心自己的两个儿子会再次受到波及,所以果断选择离开,她要和罗杰正式离婚。

母亲弗吉尼亚在斯卡利街买了一幢三居室的房子,花了她几乎全部的积蓄。这也是她能果断选择离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她在金钱方面终于可以独立不依靠罗杰。还因为这件事,她曾告诫过比尔,无论任何时候,都要让自己的经济独立,这样你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离婚办妥后,比尔却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一直没有将自己生父的姓氏“布莱斯”改掉,主要是为了纪念父亲,即便后来母亲嫁给了罗杰。但是此刻,他却想要将姓氏改成“克林顿”。

在签监护人的同意意向书的时候,母亲弗吉尼亚有些不理解他的举动,“比尔,我们已经自由了,还改名字做什么?”

“妈妈,我是为了弟弟。”比尔感慨地说,“我可以选择我的姓氏,可以选择叫或者不叫‘克林顿’,因为我有自己的亲生父亲,我不会为此感到苦恼。但是他却没得选择,他生来就是罗杰·克林顿的儿子,一个酗酒暴虐的人的儿子。”

“我把姓氏改的和他一致,一来是想告诉他,不要因为自己单独的姓氏感到苦恼,我已经和他一样了,二来他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我也不想他因为和哥哥不一致的姓氏而被别人质疑和嘲笑。”比尔昂着头,有些骄傲地补充道,“妈妈,现在换我来保护他,保护你,保护我们全家人了!”

“比尔,我亲爱的儿子,你真不愧是妈妈的小英雄!”母亲弗吉尼亚激动地搂过懂事的比尔,无比欣慰地说着。

自那之后,为了两个儿子能有良好的物质生活和学习生活,母亲弗吉尼亚全身心地投入了麻醉工作中。成为“比尔·克林顿”的比尔,也像母亲一样,全身心地投入了高中的学习时光。

1963年夏天的两件事

进入高中之后的比尔,变得异常努力,为了不辜负母亲的鼓励和期望,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比尔时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时而沉浸在学校的各项政治活动竞选胜利的喜悦中,生活过得既精彩又充实。

罗杰三番五次地出现在比尔的新家门外,苦苦哀求的眼神希望他们一家人可以重新再接纳他。母亲弗吉尼亚出于责任,还是同意他来到新家里居住。不出意外地没过多久,母亲弗吉尼亚又和罗杰复婚了。

比尔虽然不能理解也担心,但是住在母亲独自买下的房子里,罗杰尽管极偶尔还是会醉酒骂人,但是状态收敛了很多,比尔一度以为他要改过自新了,但后来又发生的事情证明,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生活上没有太多的牵绊,学习上也倍加努力,比尔很快便迎来了他的第一个政治机遇。

1963年夏天,比尔当选为阿肯色州的学生代表,参加了在华盛顿举行的全国童子军代表大会,这是比尔参加的最重要的一次选举,他成功地当选为代表后,母亲弗吉尼亚十分为他骄傲。

1963年7月22日那天,比尔和其他的学生代表一同参观了国会大厦。他们站在台阶上照了相,还见到了阿肯色州的参议员。两天后的24日,比尔他们终于得以前往白宫,在玫瑰园拜见总统大人。

对比尔来说,这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当日的阳光灿烂,肯尼迪总统站在阳光下做了简短的讲话,鼓励和赞扬了他们所做的一切工作。演讲结束后,肯尼迪总统开始和每个代表一一握手。当他来到比尔面前时,比尔感觉像在做梦一般。早在九年级的课堂辩论赛上,他就成了肯尼迪的忠实拥护者,此时此刻见到了真实的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得用力地握手表达自己的支持和敬意。而这一幕珍贵的画面,也被白宫的摄影师们捕捉了下来。

代表大会结束后,比尔恋恋不舍地回到了家。他和母亲弗吉尼亚生动地描述了在华盛顿的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和总统的握手事件,说到激动的地方,他甚至脱口问道:“妈妈,我将来也能去竞选美国总统吗?”

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和对政治抑制不住的饱满热情,弗吉尼亚笑着说:“我亲爱的比尔,我觉得你肯定没问题,妈妈相信你能行的,你也要相信你自己!”

母亲的鼓励和支持,给了比尔无限的勇气和自信,让他勇敢地朝着自己的理想继续奋斗努力。

1963年的夏天,除了肯尼迪总统,还有另一件事情也令比尔感同身受。8月28日那天,刚满17岁的比尔,在母亲的呼喊下,在电视机前观看了他觉得是这一辈子都不曾听过的最伟大的演讲。小马丁·路德·金正站在林肯纪念堂前,说着他的“美国梦”。

母亲弗吉尼亚和比尔的外祖父母,一直反对种族歧视,这样的白人家庭在当时的美国南部,是十分少见的。当时的美国南部,种族歧视严重,但是比尔的外祖父母,从来不会拒绝和黑人交流,也不会阻止比尔和黑人孩子玩。因此在霍普镇的四年时光里,比尔也成了当地唯一一个和黑人孩子一起玩耍的白人男孩。

母亲弗吉尼亚总会告诉比尔,黑人和白人是平等的,有能力的人也不会去区分肤色。小时候的比尔还比较懵懂,对母亲的话理解得不是很透彻,但是当母亲带他一起看完了这番演讲之后,他才恍然大悟,并且感同身受,想要竭尽所能帮助小马丁·路德·金完成他的梦想,这也更加激发了他要当总统的决心,因为只有最强的能力者,才能完成这些最遥远的梦想。

母亲的嘱咐

高中的生活很快结束,凭借全校排名第四的优异成绩,比尔顺利地被乔治敦大学外交学院录取,但是却有一个巨大的难题摆在他面前。由于比尔没有得到任何奖学金赞助,所以包括1200美元的学费,700美元的住宿和学杂费在内,再加上其他七七八八的日常开销,一笔昂贵的大学费用让他犹豫不决,他甚至一度打算上当地学费较少的阿肯色大学。

母亲弗吉尼亚得知后立刻打消了比尔的犹豫,“亲爱的儿子,你应该去乔治敦大学,那可是在华盛顿,在首都,如果你还想一展你的远大理想和抱负,那儿绝对是最佳的选择!费用的事情你不必担心,按阿肯色州的标准,我们家也算得上是中产阶级了,我们可以应付得来。”

母亲弗吉尼亚不仅在语言上鼓励比尔,她还陪同比尔一起飞去了华盛顿,参观校园,参加新生的入学仪式。之后的事实也证明,母亲的决定十分正确,比尔在这所精英大学里,获得了许多政治机遇和挑战。

由于比尔过人的才智和领导力,他很快便当上了新生班级的班长,也很快地适应了这充满新鲜感的大学生活。

大一的暑假期间,比尔回到了家中,见到了久违的母亲弗吉尼亚。她向比尔诉说着他不在家的这段时间家里发生的一切,比尔很庆幸地听到罗杰并没有为难他们,但是这样的“庆幸”很快就被打破。

那天比尔去隔壁邻居家聊天,弟弟突然大声敲打邻居家的门并呼救,比尔大感不妙,他火速冲回家中,发现罗杰正拿着剪刀在母亲弗吉尼亚面前挥舞着,弗吉尼亚则被抵在洗衣机上动弹不得。比尔奋力地夺下了剪刀,领着母亲和弟弟回了房间,然后又回到洗衣间对着罗杰破口大骂,但奇怪的是,罗杰非但没有反抗,还满眼的恐惧和不安。

直到事后比尔才从母亲那里得知,罗杰已经在不久前被诊断出患有口腔和咽喉癌,但是他拒绝做有损容貌的切除手术,导致现在每况愈下,对死亡的无限恐惧才造成了这一次的爆发,也是他有生之年的最后一次被魔鬼控制的爆发。

比尔宽慰母亲,说她这十多年为罗杰付出的太多,面对这样的情况她也无能为力。

而母亲弗吉尼亚却很郑重其事地嘱咐起比尔来:“亲爱的儿子,正如我一直和你说的,有很多事情我们都不能控制无法选择,那是因为我们都是平凡的老百姓。每当遇到一些无助的事时,我们也会祈祷政府为我们做些什么,国家为我们做些什么。所以比尔,如果你以后真的能当上州长,甚至是总统,你一定要多听听最普通的人民的需求和希望,因为那才是真正急需解决的‘国事’。”

母亲的这番话比尔一直记在心底,母亲的想法和观点,也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比尔日后的政治主张,这也是为什么在他当选总统后,会一再地强调民权的问题。

母亲的支持

比尔在外交学院的学习生活一直很顺利,成绩也很出色,在各项学校的政治竞选中,也能轻松拔得头筹,所有的一切都很顺利,唯一不顺利的,就只有罗杰的病情。在比尔临近毕业的前一年,罗杰终是因为病情恶化去世了。他的离去,也算是对自己最大的解脱。

1968年,比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国际政治学士学位,同时也考取了罗兹奖学金,可以远赴英国牛津深造。

之后的一切,都异常顺利地发生并进行着。从牛津毕业后,比尔顺利地考入耶鲁大学法学院,几年后顺利地毕业拿到博士学位,顺利地完成了婚姻大事,一直到1978年顺利地当上了阿肯色州的一州之长。比尔的政治热情和自信心也一路高涨,但是在1980年任期满后,比尔没能够继续连任,这对那么多年一直都算顺遂的比尔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他一度对自己失去信心,他甚至心灰意冷地想要和政坛说再见。

关键的时候,还是母亲弗吉尼亚拯救了他。她告诉比尔,不要放弃,不要屈服,永远不要停止微笑。就像她一样,无论前一天发生多么糟糕的事情,第二天一起床,母亲弗吉尼亚永远是笑脸迎人。

所以当1982年再次竞选州长时,比尔不仅重新夺回了州长的职务,还一直连任到当选美国总统。

在这连任的十多年里,每两年的竞选期间,母亲弗吉尼亚都会开着车帮着比尔到处敲门拉选票。她笑称自己已经不再是个母亲,而是儿子工作中的伙伴和得力助手。这样的支持一直延续到比尔竞选总统。

当1992年母亲弗吉尼亚亲自为儿子送上代表阿肯色州的48票后,比尔也顺利当选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其实在1992年比尔开始竞选总统时,母亲弗吉尼亚就已经被确诊患上乳腺癌了,但是为了儿子,她没有将自己置身竞选活动之外。只要有机会,她就会随时准备和人握手交谈,努力说服他们投比尔一票。她经常会夸耀说自己是儿子竞选团队里最出色的助手。她也是整个竞选过程中,媒体最关注的人物,她拖着患病的身体,奋力地支持着儿子的事业。比尔最终不负众望,当选为第42任美国总统。

尽管在比尔宣誓入职一年后,母亲弗吉尼亚就因为乳腺癌去世了,但是可以成为美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够亲眼目睹儿子就任总统的母亲,弗吉尼亚患病的晚年时光,无疑是荣耀和幸福的。

一些政客们总是会说,在威廉·杰斐逊·克林顿仕途上,希拉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每当这时,威廉·杰斐逊·克林顿总会反驳,他说如果没有自己的母亲,别说当选总统,他甚至可能连走上仕途也不会,母亲的支持和鼓励,才是成就自己今天这一切的根源。

同类推荐
  • 哈佛24小时

    哈佛24小时

    《哈佛24小时》融合了当下最热门的心理现象,内容更贴近当下生活,更符合近几年人们的心理状况。如何实现心理自控、怎样从内心深处产生强大的力量、是抱怨还是勇往直前……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必定能让你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去改变你的现状,拓宽你的视野,丰富你的内涵,实现你的理想……如果你希望摆脱平凡的生活,如果你想探索成功的奥秘,如果你想充分地发展自我,但是苦于找不到突破点,那么,请你试着打开本书,它将会成为你求知道路上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人生道路上的行动指南。
  • 决定你一生的不是努力,而是选择

    决定你一生的不是努力,而是选择

    此书通过一个个典型且精彩的故事,告诉每一个正在奋力拼搏但仍然一无所获的人,要结合自身的素质和条件、兴趣和特长,去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只有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才有机会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从而更好地努力,减少我们人生旅途中的烦恼和遗憾。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每个人都会时常面临来自生活、工作和社会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的处世方法、工作态度、努力程度、思维方式和心态信念等等决定了我们一生的成败。不论干什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都试图尽量避免失败或走弯路。《人生哲理枕边书(经典珍藏版)》正是你成功奔向自己理想、轻松而潇洒地生活的一盏明灯。
  • 让学生自我激励的66个故事

    让学生自我激励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气场成功学:解密大人物的成功智慧

    气场成功学:解密大人物的成功智慧

    财富气场将告诉你,如何像高人一样赚钱。魅力气场将告诉你,如何魅力四射。社交气场将告诉你,如何拥有朋友遍天下的人脉。职场气场将告诉你,如何在职场上如鱼得水。幸福气场将告诉你,幸福生活的秘密就在你的气场中。《气场成功学:解密大人物的成功智慧》,帮你从内到外打造强大气场。
热门推荐
  • 王爷他狂妄霸道

    王爷他狂妄霸道

    陆衍造反失败后,被幽禁祁王府。同床异梦的祁王妃姜蘅,因告状有功,父兄平乱得力,免除幽禁,带着王府的金银珠宝和离回家。听说,姜蘅吃香的,喝辣的,求娶之人排到了晟京城门外。陆衍:反贼的25岁老媳妇,何人敢要?是要打本王的脸?还是贪本王的钱?晟京一众纨绔公子哥:脸要打,钱要拿,人也要娶!于是,反派大佬陆衍一气之下重生了!……咦?重生后的陆衍发现一个秘密,这个姜蘅,好像哪里有些不一样了?——宠文,1v1,双重生
  • 触不到你

    触不到你

    “你抓到ta了吗?”“没有,可是......”“没有什么可是,你就是没抓到。”“不,是我抓不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Nicholas Nickleby(I) 尼古
  • 听风铃

    听风铃

    每一首诗歌都会有自己的故事,诗人借诗抒情,而我,想把这些故事写下来
  • 奥特曼之禁忌领域

    奥特曼之禁忌领域

    (这是本即使没看过奥特曼,也能无障碍轻松阅读的同人。)主角升级路线:戴拿(前中期)→赛罗(中后期)→赛迦(后期)这不是勇者的传说,不是英雄的故事,这是人类的物语。当怪兽降临,当世界充满绝望。人类:没有光我们自己创造,没有光之巨人我们亲自诞生!染指禁忌,以人之躯获取奥特曼的力量!人类与怪兽,不死不休的争锋之下,究竟隐藏多少暗手,究竟内有多少真意?PS1:前四章是序章,埋伏笔用,看不懂很正常,可以直接跳到第一章看。PS2:原创世界观,多魔改,无原创奥与原创怪兽PS3:燃向,打斗细节向,伏笔串流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从来都是我的宝

    你从来都是我的宝

    青春本就乏味,幸好我的生命中从此多了一个你来相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仙天帝尊

    仙天帝尊

    上有仙,下者皆凡。下有凡,上者皆安。我便在,凡人安家。取名为“安”,名为安凡。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