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1800000026

第26章 农业建设

对于土地改革,蒋从大陆到台湾,都主张先减租,然后国家收买地主多余土地发放给佃农,由佃农按一定地价,逐年偿还,反对无偿没收地主土地的办法,实行耕者有其田。只是他在大陆时未行土地政策。

“三七五”减租政策,陈诚在大陆时曾在1945年试行于湘鄂一些地区。陈到台湾后,就于1949年4月在台省推行。同时推广农业技术,减价卖给农民肥料,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1950年,经济合作总署中国区主任赖普汉(美国人)访台后,又决定将“合署”剩余款项八千一百万美元拨给台湾。这对台湾的初期经济发展,当然也有重要的作用。

减租前平均租率为48.63%;减租后租率一律为37.5%,前后期相比,减少了11.13%。租农收入大有增加。因而减租之后,租地的书面契约激增。减租之前,台湾书面契约自1930年至1940年十年间累积数为234315件,而减租后,自1949年4月至6月仅三个月时间,书面租约就达到388484件,比以往十年问的总书面契约增加五万余件。

同时全省地价也普遍下跌。全省水田平均跌下19.49%;旱田跌落42.3%。

地价下跌,佃户收入又增了11.13%,故自“三七五”减租实行后,佃农购地者也迅速增加,1949年佃农购地户数为1722户;至1953年,购地户数则增至28960户。

购入水田面积为12771甲(每甲较一公顷略小),由此数字,不难看出台湾农业的欣欣向荣景象。

1951年1月31日,蒋介石手令陈诚准备实施土地改革。1953年实行,地主的出租耕地由政府征收,然后放领给佃农,以实施“耕者有其田”。具体办法是依《耕者有其田条例》第十条规定,地主保留出租耕地三甲,或者水田留二甲,旱田留三甲至四甲。超出者由政府征收,放领给现耕农民。征收地价,为七成实物土地债券和三成公营事股票,两者相配搭,发给地主,鼓励地主转向工业经营的道路,也避免通货膨胀。小地主付给现金地价。承领耕地的农民,则分十年偿清地价。至1953年底,有194823户承领了耕地143568公顷。自耕地从61.40%增长至84.8%。而出租地则由38.6%降至15.2%。自耕农的增加极为迅速。其结果是在人人劳动中和生产累进中,实行了“耕者有其田”。当然这也是在共同奋斗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实行了“耕者有其田”。台湾当局称之为“温和的土改”和“合理的,不流血的革命”。蒋介石说:这种土地方法“使经过土改后的地主,能同时参与国家的工业建设”。

通过土地改革,农村中劳动所得份额从1941年的36.22%增加为1953年的54.39%。而土地所得份额从52.20%(1941年)降低为39.39%。土地剥削显然大大减少,而劳动所得则大大增加。这当然大大增加了农民劳动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至1972年,自耕农占台省总农户的78%;佃农降为14%。已基本实行了全台的“耕者有其田”。

农业技术则是促进台省农业发展的第二因素。

于1953年实行第一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时,农复会就全力着手发展整体性农村经济。在技术上推行的主要项目为:农作物牲畜改良,水利资源发展、农业组织、农业金融、土地改良、农村卫生和保健、农业研究等。在此技术推动下发展农业其目标是以农产品的剩余转为出口,换取外汇,再进口部分消费品和工业原料。同时也输入了“资本财”。用“资本财”和工业原料,创造工业生产品,销售国内市场。这时期,台省市场消费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本省自制产品;一个是进口品。台省依靠剩余农产品的不断出口,而积累本国资本,不断提高工业生产力。与此同时,台省当局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和高估本省通货价的外汇政策,使农产品仍顺利出口,而本地工业品则相对少出口,在本地市场上逐步增加本省工业品比重,从而最后代替进口工业品。

这个历史过程是在1952年至1960年的时期。

因此,在这个时期,农产品的增加极为重要。对此,改进技术和施肥等措施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农作物改进内容主要是:作物复种指数不断增加;品种改良、农药、肥料、耕种方式现代化。复种指数自1952年的171.9,增长至1960年的183.6。农业生产增加率为每年平均3.5%。稻米1952年每公顷为1998公斤。至1960年则为每公顷2495公斤。甘蔗由每公顷49003公斤增长至70505公斤,平均每年增长4.65%。但农民所获利润仍低于工业利润;农作物价格也低于工业品。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也同时移出于农业生产,转向工业生产。这是以农业扶助工业发展。

其次是肥料。台湾当局为保证肥料质量和防止投机分子的捣乱,一律由当局统筹办理省内外肥料的采购。专门负责机构是台湾省粮食局。1948年就颁布了《台湾省化学肥料配销法》。其中规定将肥料尽量分配给稻农使用。农户可以用稻谷交换肥料,也可以用现金购买。1950年又规定以换谷方式购取肥料。但到后来,因由粮食局独家经办,换谷肥料价格高于现金价格,更比进口肥料价格高。也比省产肥料价格高。因而粮食局收入逐年增加。

农产品价格平均计算,粮食为工业品之89%;一般农作物为90%。

1972年,蒋又采纳蒋经国(行政院院长)的农业加速发展八项措施,促进了农业的迅速发展。此八项措施是:

取消肥料换谷制度;取消田赋征收教育费制;放宽农款条件;改革农产品运销制度,以利于农产物的运销;加强农村公共投资,加速推进综合技术栽培;提倡设立农业生产专业区;加强农业试验研究与推广工作;鼓励农村地区设立工厂。

这些农业发展措施均极重要,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这说明人为主动作用对经济发展有极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政府放弃对经济发展的行政责任和计划与调节作用,而一味地收税,搜刮,则一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巨大障碍,严重破坏经济的发展,并一定会使社会停滞不前和大步地倒退。如此一来,该政府就会失去其存在基础和意义,必定被历史淘汰!蒋介石王朝的失败,就是一个极好的试验报告。有了蒋在大陆的惨败在前,才有其台湾小龙的起飞。但如果后人接受其失败教训,则可以不以自己失败换取教训,而可以凭对历史的研究,直接取得以用之于己。故为政而不研史,则大事难成。

在以上农业不断发展和不断吸收工业的养料中,又反过来推动工业的发展和加快工业的发展速度。使工、农业生产在发展中密切结合,双轮前进,而不是想到工业就忘了农业,或注意农业时,又忘了工业。如果总是顾此失彼,是无法建设成功的。这是科学,无法以任何强力或神力取代的。中国历代帝王均有无限权威,但无科学头脑,所以中国日益落后,终于被西方民主国家远远地抛在后面,落后、贫穷,并受列强的气。对此帝王们是看到了,感到了,也大力提倡科学技术的输入,但民主却使他惧怕。所以对于帝王之尊,对于专制制度,则死抱着不放,宁肯为此使学习西方技术失败,使自己受辱于列强,签订种种不平等条约也在所不惜,但民主绝不可以实行,专制政治绝不可以放弃。

其实西方发展之快,就是因为有民主,无民主就无西方工业飞跃。蒋氏虽仍未实行民主,但他实行了清官政治,并使其专制政治只局限于政位,而不包办一切,因而有台湾的起飞。

同类推荐
  • 傅斯年研究

    傅斯年研究

    傅斯年学贯中西,博学多识,一生出入于学术与政治之间,始终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关注学术与教育,关注社会与民生,关注民族与国家,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精神。本书以此为立足点,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傅斯年的人格特质、人生关怀、社会批判与改造意识、高等教育理念等进行深入论析,以期从个案研究层面,展现20世纪上半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及其价值取向。
  • 狂人末日

    狂人末日

    1945年4月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在苏军坦克轰隆隆的履带声中走进了地下室的避弹房间,在绝望中扣动了手枪的扳机,那颗子弹就像纳粹分子射出的那些穿过无数无辜犹太人头颅的子弹一样,并没有因为他是元首而改变轨迹抑或降低威力,在枪口冒出淡淡青烟的同时,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战争狂人也成为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精选了富兰克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历史的辫子:陈寅恪与王国维

    历史的辫子:陈寅恪与王国维

    大清帝国土崩瓦解,只给那些清朝的臣民留下一根阴魂不散的辫子。他们就像捍卫最后的战旗一样保存着自己的辫子,以此为没落王朝的僵尸守灵。作为遗老遗少的后代,陈寅恪祖父陈宝箴备受皇上恩庞,出任兵部侍郎。而王国维家族早年随宋高宗南渡,他自己为末代皇帝溥仪之师。溥仪出宫后,他与陈寅恪受聘于清华国学院,早年交往、共同游历使两位饱学之士结成莫逆之交。在现代文明摧枯拉朽的冲击下,两位传统文化的捍卫者经历过怎么的煎熬与阵痛?怎么的绝望与悲悯?十余万字的篇幅,80余张珍贵的老照片,让我们看到两条纠缠在一起的民国的“小辫子”,发人警醒,令人深思。
  • 问鼎长天强我国威:两弹元勋邓稼先

    问鼎长天强我国威:两弹元勋邓稼先

    《中华魂》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余年间的96位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门推荐
  • 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当你的工资跑不赢通胀、当你因为拼爹无力生存艰难、当你背负巨额房贷拼命挣扎的时候,还要面对有毒的空气和食品,你是不是觉得,在中国活下去需要强大的勇气?是公平的教育、完善的福利、安全的养老,还是反腐廉政、缩小贫富差距?
  • 四川王和他的天下

    四川王和他的天下

    本书是著名中国近现代史纪实作家关河五十州继《一寸河山一寸血》《虎部队》之后,再次解读国民党军队的一部力作。所谓“无川不成军”,抗战期间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本书揭秘了国民党军川军系的前世今生,以“四川王”刘湘的发迹史为轴,通过对20世纪初期四川军阀混战全景式的透视,展示了民国时期各路军阀混战之机谋权变、风起云涌。英雄熊克武、枭雄尹昌衡、奸雄胡景伊、川中吕布杨森、川版曹操刘文辉……群雄并起,征伐不休。人称“刘莽子”的刘湘虽出身低微,却气贯长虹,矢志天下,这位蜀中“刘备”,到底有何异于群雄的质素,让他笑到最后,制霸天府之国?当尘埃落尽,刘湘“挟天下以令诸侯”借蒋介石的宝剑号令群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四川王,但这场对天下的争夺战远远没有结束,他与蒋介石之间的权争才刚刚拉开帷幕,而另一面,日本军队对中国虎视耽耽……
  • 呆萌甜妃

    呆萌甜妃

    那年初相遇,是那乱世红尘的人界。靳羿萧:“待我家九昔长发及腰,本君就来娶你。”次日,仙界大婚。辑昔看着男人此刻那柔情似水的脸,心跳一滞。辑昔:“呵。”——(几年后)“九昔……你听我解释。”靳羿萧一脸委屈的拉着辑昔的衣角。“我们认识?”某女一脸淡漠地说靳羿萧皱眉,想起了父亲的话。心一横——靳羿萧:“九昔,你的余生,我包了。”
  • 虏庭事实

    虏庭事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月松间曌

    明月松间曌

    明月变成了阿飘,为了获得重新做人的机会,不得已答应陪着一个女孩长大。在这期间明月必须做到让女孩过上幸福的日子?可什么才叫幸福的日子,在明月看来吃喝玩乐就是幸福的日子,明月向老天爷发誓,一定就往这方面培养赵曌,让她吃穿不愁,让她成为社会一姐。天上一到闪电劈到明月身前,让明月立刻打消这个想法:嗯,我懂了,赵曌想过的日子就是幸福的日子。原本明月抱着改造赵曌,完成任务的心态。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位心肠柔软的小姑娘深深打动了明月,似乎到最后自己才是那个被改造的人。
  • 全能体坛小子

    全能体坛小子

    在教练系统的帮助下,利用11年的选秀作为班底在NBA开创出一个新王朝……
  • 星星上

    星星上

    这世界上有一种人,住在遥远的星星上,无论我们地球上的人怎样去呼唤他们,他们也不会听到。因为,他们距我们有好几亿光年的距离呢。
  • 狄小杰侦探社2

    狄小杰侦探社2

    他是狄仁杰的第36代孙,虽祖上门楣显赫,人生却穷困潦倒;她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忠实拥趸,虽为人聪明伶俐,生活却霉运连连。他们是一对欢喜冤家,时而横眉相对,时而相濡以沫。他们无数次患难与共,却从未享受美好;他们无数次出生入死,却从未停下脚步……他们命运的齿轮,已经紧紧咬合在一起。他们共同上演了一出史上最华丽的纸上青春悬疑单元剧!悬疑青春派,推理非主流,尽在精彩永远不断的《狄小杰侦探社》!
  • 名门暖爱之傲娇萌妻

    名门暖爱之傲娇萌妻

    【这是一对一狮一狐斗智斗勇,算计和反算计,最后双双认栽的故事!】他是晏家第一人,宴氏掌门人,天生站在顶端俯瞰众生。她是身负血海深仇的孤女,玩世不恭的外表下,暗地里却在默默查探家庭突遭变故背后的真相。青山别院中,玉兰香满园,当那个浑身染血的娇小身影从天而降,砸断了窗前一地花枝,与屋内悠闲喝着酸奶的那人四目相对。一个是亡命逃亡,一个是静心修养。一场谈不上美好的初遇,却从此羁绊了两个人的一生。从此你追我逃,你闯祸我收尾,你报仇我伴驾。这个帝王般的男人,平生之愿,却是把她宠成一个女王。尔之所愿,我亦为之前驱。平生最骄傲,是揽你入怀。古墓迷途,大漠戈丹,死神训练营……在她的身后,始终有一双眼睛,冷静自持,运筹帷幄,心黑手狠,为她荡开一片坦途。
  • 心不厌久逢之宴

    心不厌久逢之宴

    明知悲剧结尾,但总想一试。(你们可能在别的网站上看见过,请放心是同一个作者,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