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6300000042

第42章 谕纪泽:各路请援,应接不暇

【原文】

字谕亿泽儿:

顷接尔禀及澄叔信,知余二月初四在芜湖下所发二信同日到家,李叔与伯姑母并事瞽己办妥。尔匀槠山归来,俗务应很减少。

此间近目军事最急者,惟石涧埠毛竹丹、刘南云营矗被围。匀初三至初十,昼夜玎、攻,水泄不通。次则黄丈金大股由建德窜犯景德镇。余本檄鲍军救授景镇,因石涧埤危急,又令鲍改攻扳北岸。沉叔亦披七营援救石涧埤。只要守住十日,两路扳兵替刭,必可解围。以有捻匪由湖北下窜,妥庆必须安排宁城事宜。各路交警,应按不岷,幸身体平妥,尚可支持。

《闻人赋》圈才比发还,尔能扰心辛古,大慰余怀。纪鸿颇好学否?尔说话走跆,比往牟较迟重否?

付去高丽参一斤,备家中不时之需。夫付银十两,尔枉槠山为我买好茶叶若干斤。去年寄采之茶,不甚好也。此信逆与澄叔一着,不另寄。奏章谕售一本查收。涤生手示。

同治二年三月十四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刚刚我接到你还有澄叔的来信,信中说我二月四日在芜湖寄发的两封信已经于同一天送至家中,又从中知道季叔与伯姑母的葬礼都已办妥,也就放心了。你从槠山处回来后,应该没那么多的日常琐事了吧。

近日来,在军事上,石涧埠毛竹丹、刘南云的阵地被敌人围困算是这里最危急的事情了。从初三到初十,敌军昼夜进攻,水泄不通。还有就是黄文金的主力从建德流窜进犯景德镇。我本已下令鲍军来救援景德镇,但因石涧埠军事状况危急,就又命令鲍军改援北岸。沅叔也调拨了七个营救援石涧埠。只要守住十天,两路援兵都到,到时危机定可以解决。近日捻军又从湖北向下游流窜,因此必须安排好安庆的守城战事。连日来各路都纷纷请援,我都已经应接不暇了,幸亏我身体还好,还勉强支持得住。

我已经圈改完毕《闻人赋》,现在寄回给你。你能专心喜爱古文,我感到很高兴。纪鸿是不是也很好学?你的言谈举止是否已经比从前稳重些?我还随信寄去一斤高丽参,以备家里急需时用;另外还寄回十两银子,你拜托槠山给我买几斤好茶叶,去年寄的茶叶不太好。此信送给澄叔看看,就不另外写信了。还有一本奏章谕旨,注意查收。

同治二年三月十四日

同类推荐
  • 安倍晋三传

    安倍晋三传

    日本的政治家都爱给自己找一个“座右铭”,安倍晋三也有一句:“ 初心不可忘”。什么才算是安倍晋三的“初心”?有人追溯到他当选日本政府首相以前的政治理念,有人追溯到他在给父亲安倍晋太郎外务大臣当秘书时受到的影响,有人追溯到他在大学时代学到的知识,有人追溯到外祖父岸信介对他的影响,甚至有人追溯到在他父亲安倍晋太郎结婚之前就已去世的祖父安倍宽留给他的政治DNA……虽说众说纷纭,实际上都在强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想找到安倍晋三的“初心”,就不能只将眼光盯在安倍晋三今天的言行上,还有必要看看安倍晋三的人生经历,过去的豪言壮语,以及了解安倍晋三的家族历史。
  • 蜀女皇后

    蜀女皇后

    《蜀女皇后》是作者奉友湘根据《宋史》中一段关于章献明肃皇后(968年—1033年)的记载创作完成的一部古代历史人物传记。书稿重塑了宋真宗时期刘皇后这个“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的真实历史人物,通过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刘皇后的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鲜活生动。令观者感叹蜀女刘娥一生的传奇经历的同时,也佩服她坚韧勤奋的品格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本书稿可读性强,也有利于普及历史知识,传播四川地域文化。
  •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男人的美,是一种意志的展现,一种态度的练达,一种行为的拷问,也是一种绝对的辉煌,绝对的悲壮。是热血,是豪情,是气概,是一段一段,一步一步,形成豪然于世的篇章。
  • 蚕丝:钱学森传

    蚕丝:钱学森传

    《蚕丝:钱学森传》讲述了钱学森旅美二十年、曲折归国以及为中国航天事业殚精竭虑的传奇一生。钱学森是如何从一个清末杭州西子湖畔出生的钱王后裔一跃成为美国航天业界最杰出的火箭动力专家,以及如何成为麦卡锡主义的牺牲品而离开美国,从而摇身变为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成为中国的“导弹之父”?这本书都做了解答。
  • 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

    这是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留下的唯独的人生自述,其中也包括她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她用直白、坦诚的语言,记录了一个出生在华沙的普通家庭的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前往巴黎求学,与皮埃尔·居里相识、相知,为了科学研究而甘于寂寞,最终取得卓越成就的传奇一生。本书还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和日记、他人的评价等多个角度展现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
热门推荐
  • 虚妄之城

    虚妄之城

    何小河以为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她会泪流满面,以为同事们会相视无语泪双流。都没有。她甚至听不清讲台上的社长在说些什么。她屁股一落椅子睡意就来了,同事叫她何小困。左边国际新闻部的记者王子路在玩手机游戏,右边财经部的主任朱颜改在看股票行情。时政部的江左捅她的后背,递给她一张纸,上写:找到下家了没?何小河这才听到社长的声音有些哽咽。他宣布,最后一期报纸是为自己做的,不对外发行。朱颜改晃了晃手机说,今天又是全线飘红,二位怎么看?王子路说,用眼看。何小河说,泰极否来。
  • 从干掉宿主开始的诸天万界

    从干掉宿主开始的诸天万界

    在自己的小号借(抢)了某个系统(金手指)还友好的和它的宿主谈了一下人生以后从超神学院开始在各个世界搞事情的故事,但是最后却发现事情并不简单……群号:487442303
  • 真实的阿尔贝特·施佩尔:希特勒的千面建筑师

    真实的阿尔贝特·施佩尔:希特勒的千面建筑师

    希特勒的私人建筑师阿尔贝特·施佩尔拥有好几个名号:“好纳粹”,“希特勒的私人建筑师”,“未来总理”,甚至是“纽伦堡审判中唯一悔过的被告”。他向世界展露了很多不同的面目,但究竟哪个才是他最真实的一面呢?审判期间,传记作者们对施佩尔的生活非常着迷,曾试图去了解这个谜一般的男人。他们着迷的原因是,在战争结束前,越接近希特勒和纳粹党,他的行动就越多。这些行动是正当的吗?施佩尔最大的缺点是他的野心和对非人道行为的回避吗?还有,是否施佩尔最终利用他蛊惑人心的伎俩,设法说服了法庭,他从头到尾都是受到压迫才不得已向纳粹党效忠的?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卿非良善

    卿非良善

    性格怪异的姜姝,不是什么大家闺秀。她爱喝酒,爱胡闹,还会赌大小……楚景逸不是温柔谦和的俊贵公子。他不学无术,桀骜不顺,还爱喝花酒……
  • 窑

    常胜国,男,生于1963年3月,陕西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绥德县作家协会主席。迄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100余万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三十里铺》,中篇小说《民歌》《国王最后的悲悯》,短篇小说《俺娘》《沿着脚手架上升》等。其中篇小说《藏枪记》入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三十里铺》入围第三届柳青文学奖。南方来的客人问杨二蛋:“我听说,你们那里的人都住在窟窿眼儿里!是吧?”杨二蛋回答:“不是窟窿眼,是窑洞。”“对!是叫窑洞。窑洞是怎么搞出来的?”说来话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巨星从创造营开始

    巨星从创造营开始

    群号:515112162.简介:当别人还在为一个创造营名额争的头破血流,李沐却在思考该怎么才能不露痕迹的在第一轮被淘汰!
  • 与你相遇在回忆的季节

    与你相遇在回忆的季节

    《与你相遇在回忆的季节》女主沈音,一个文静的女孩,喜欢画漫画,她出生在农村,是个留守儿童,从小就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在一个温暖的季节,一个长相帅气,但倔强的男孩——王蒙亮,走进了她的生活,可是他们的相遇会带来怎样的结局?青春难免多有遗憾,多年以后,在面对爱情与工作,沈音又将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