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0300000002

第2章 前奏

学堂乐歌和时代曲

20世纪是中国音乐由传统音乐向现代音乐转型的一百年。1903年,清政府迫于维新派的压力,对学校开设乐歌课予以认可,于是,学堂乐歌率先揭开了传统音乐向现代音乐转型的历史进程。当时积极从事乐歌的编配、创作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高寿田、冯亚雄等人,他们主要是选用美国、日本歌曲的曲调,填词成为“乐歌”教学生学唱。有些受到欢迎的歌,流传到社会上,也成为成年人喜欢唱的歌。李叔同用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填词而成的《送别》,就火爆走红,广泛传唱,流转至今。但不管这首歌如何广泛传唱,它的属性就是一首“学堂乐歌”,不能把它称为时代曲(流行歌曲)。

艺术歌曲和时代曲

20年代开始,从欧美学成归来的肖友梅、赵元任、青主等人,用他们在国外学得的西洋歌曲的创作方法谱写歌曲,中国乐坛出现了一种未曾有过的歌曲音乐形式—艺术歌曲。1927年11月,肖友梅创办了国立音乐院,他聘请了多位当时在上海的中外音乐家任教。1929年秋,黄自从美国学成回来,1930年出任音乐院的教授兼教务主任,和黄自同时期在音乐院任教的还有应尚能、李惟宁等名家。30年代先后进上海音乐院学习的贺绿汀、刘雪庵、江定仙、陈田鹤,被称为黄自的“四大弟子”。从肖友梅开始,到出身于上海音乐院的师生,曾创作有一批“艺术歌曲”,创作“艺术歌曲”的作曲家被称为“学院派”。

在当年的上海滩,学院派作曲家,认为时代曲不能登大雅之堂,谱写时代曲是堕落,是有伤风化,他们曾对黎锦晖发起猛烈的抨击和围剿。艺术歌曲和时代曲南辕北辙,在我们今天研究时代曲(流行歌曲)的历史时,不能把学院派的代表人物,也当做流行歌曲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进行介绍。流派不同、观点不同,历史上的地位、作用不同,把他们也放在流行歌曲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只能搅乱历史,无助于澄清流行歌曲历史的来龙去脉。

“新兴歌舞”和时代曲

黎锦晖1920年开始创作儿童歌曲,1921年开始推出儿童歌舞剧。其作品迅速流传海内外,使他成为“五四”时期名扬海内外的教育家、作曲家、音乐家。他的作品使中国的乐坛、艺坛出现了音乐史和艺术史上未曾有过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称为“中国的新兴歌舞”。这些“新兴歌舞”主要是写给孩子们的;而他1927年开始创作的时代曲,则是写给成年人的“新型爱情歌曲”。这是两种不同历史阶段登上中国音乐历史舞台性质不同、风格不同的艺术作品,代表着黎锦晖创作历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领域。他的歌舞表演曲《可怜的秋香》、《寒衣曲》等都曾被广泛传唱,但不能称之为时代曲(流行歌曲)。

“时代曲”“摩登歌曲”和流行歌曲

在以《毛毛雨》为代表的流行歌曲问世的最初几年,无论是在歌坛上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都没有出现“流行歌曲”这样的名词。当时,此类歌曲叫做“时代曲”或“摩登歌曲”。当年百代公司为黎明晖灌录的《毛毛雨》唱片,封套上有“时代”二字,黎锦晖出版的歌曲集则称“时代新歌”、“时代新歌选”或“摩登新歌选”。我国著名演奏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秦鹏章老师,1935年进入百代唱片公司,任“百代国乐队”的演奏员,当时“百代”录制的唱片,他都曾参与伴奏。他生前曾回忆:“流行歌曲这近代名词在当年是称为‘时代歌曲’、‘摩登歌曲’作为商业上的招徕词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论述当年流行歌曲的文章多把当时的歌曲称为时代曲了,“时代曲”一词的意思是这些歌曲属时代的新潮,“摩登”则是说这些歌曲是“时髦”的东西。

“时代曲”、“摩登歌曲”何时过渡到“流行歌曲”尚无足够的史料佐证,这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是一夜之间的“突变”。1935年8月创刊的《歌星画报》,在第一期的《歌星论坛》专栏发表的一篇《供献给歌咏界》的文章说:“自从黎锦晖先生首创新流行的歌曲后……”这里出现了“流行”二字,但还不能把“新流行的歌曲”和“流行歌曲”当成一个概念。只能推断,在上海逐渐使用“流行歌曲”一词,是1938年以后的事情。

流行歌曲和电影歌曲

“流行歌曲”是一个专用名词,不能把凡是广泛传唱的歌都称为“流行歌曲”。

中国流行歌曲问世的时间,比电影歌曲问世的时间早了三年。到1936年,黎锦晖离开上海前,流行歌坛火爆走红的是他的几百首时代曲。1930年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问世后,电影歌曲中具有时代曲特征,在歌坛广泛传唱的电影主题歌和插曲,成为流行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由于中国电影由无声到有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到1936年才完全进入有声时代。此前问世的电影歌曲不超过百首,火爆走红的只有《渔光曲》等十几首,和当时大量灌录唱片、整天在广播和留声机里播放的时代曲无法抗衡。因此不能说是“随着有声电影的诞生和发展才有了流行歌曲”。

1937年以后,周璇唱红了《天涯歌女》、《四季歌》和《何日君再来》,龚秋霞唱红了《秋水伊人》,赵丹唱红了《春天里》,盛家伦唱红了《夜半歌声》,以及陈娟娟的《月光光歌》和影片《王老五》的同名主题歌的走红,特别是1939年开始周璇连续唱红的电影插曲,电影歌曲中不断涌现的“流行歌曲”,形成了“流行歌曲”和“电影歌曲”平行发展,相互渗透的局面。

“流行歌曲”或“时代曲”是一种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曲调通俗易唱,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流行歌曲的词作家和曲作家吟唱的是他们本人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是他们从生活中捕捉、提炼出来的素材和形象,成功与否,取决于他的作品能否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电影歌曲表达的则是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根据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影片主题的需要而创作的,词作者和曲作者,不能离开这些需要去随便表达自己的情感,否则将破坏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剧情发展的合理性,这是时代曲和电影歌曲的根本区别。无声片时代的电影,决定它的票房价值的是情节(故事)、人物和演员的表演;有声片问世后,凡是片中有插曲的,除了前面的要素,片中插曲由谁唱,歌曲是否好听,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影片的上座率。为电影谱写插曲的作曲家既要考虑影片中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的需要,也要使自己作品的风格能为观众(听众)所接受,时代曲的特点就自然地融入了许多电影歌曲。一些编导还根据那些歌影双栖明星的特点,不只让她们每片必歌,还专门为她们拍摄“歌唱片”、“歌舞片”,越来越多的电影歌曲同时也是流行歌曲。大家常常把电影歌曲都当成流行歌曲,是因为两者关系十分密切的缘故。

中国流行歌曲的历史始于1927年

研究中国上海时期流行歌曲的历史,首先要界定这一课题所涵盖的时间,而且要依历史发展的时间进程来叙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1927年《毛毛雨》问世前,中国乐坛没有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中国流行歌曲历史的起始时间是1927年,这是比较准确的不应该存疑的。目前,这个问题出现了多种说法,有说是1898年的,也有说是1917年的,还有说是1930年的,应该说依据不足,有些牵强。

中国上海时期流行歌曲的历史和香港时期流行歌曲的历史

1949年开始,中国大陆不能再公开传唱流行歌曲,也不再出版这些流行歌曲。当年号称“当代名歌全归百代”的上海百代唱片公司,1950年春节前后宣布停业,从此这些流行歌曲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中国流行歌曲创作、传播的中心,逐渐由上海向香港转移。这一转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1952年末,“百代”在香港恢复运营,1954年,香港时代曲的创作和传播才进入黄金时期。进入60年代,上海时代的影响即“海派风格”逐渐淡薄,特别是1967年姚敏的逝世,在香港被视为一个时代的结束。香港时期流行歌曲的历史,与中国的上海时期,既有联系又不是简单的延续,那是香港流行乐坛自身的历史,不能把中国流行歌曲历史研究的时间跨度延伸到香港时期。

“黎派音乐”和“海派文化”

黎锦晖是中国流行音乐史上唯一一位自成体系、自成流派的大师级作曲家。由于“黎派音乐”长时间被否定,今天,一些研究或涉及中国流行音乐历史的文章,不用“黎派音乐”,而是用“海派文化”、“海派流行歌曲”的提法来阐述。“黎派音乐”和“海派文化”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这是研究和阐述中国流行歌曲历史无法回避的课题。

“海派”一词,最原始的含义是指上海一派京剧演员的表演风格,后来发展延伸到泛指上海的文学、戏剧、电影……所有的艺术形式和人文景观,都称之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征,通常是指由市场和大众趣味导向形成的市民文化,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通俗文化。“海派流行歌曲”的源头就是黎锦晖的时代曲,是“黎派音乐”。

这些问题,是我在研究史料,撰写《流行歌曲沧桑史话》过程中遇到的,在正式叙述“沧桑史话”前告诉读者朋友,是为“前奏”。

同类推荐
  • 私人电影典藏·成长电影

    私人电影典藏·成长电影

    有句话流行了很久,看电影,不如看影评。作者在本书中用独道的眼光和语言诠释了N个超级电影,这其中,或许有你格外熟悉的,也有你格外陌生的。比如《街区男孩》《不伦之恋》《爱欲之果》《大逃杀》《年少轻狂》《我偷窥所以我存在》《一个都不能少》《赶尽杀绝》等等……就如《赶尽杀绝》真正满足了男人内心狂野的YY,杀杀人,做做爱,杀的是坏人,上的是美人,夫复何求?作者解析的或许不是很经典,但话少,不啰嗦,一针见血。
  • 壁画:壁画遗风特色

    壁画:壁画遗风特色

    壁画主要是指装饰建筑墙壁表面的画,就是绘制在天然或人工墙壁上制作的画,分为室内壁画和室外壁画。比如在秦咸阳城发现的比较完整的秦代壁画,是战国中期秦孝公迁都咸阳、营建咸阳宫室时制作,秦咸阳城壁画推进了对秦代历史以及当时绘画艺术成就的认识。壁画被不断应用于历代的宫廷、王府建筑中,增加了这些传统遗产的艺术价值。如泰山天贶殿壁画、西藏布达拉宫的壁画和江南天国各王府壁画等。
  • 世界美术史

    世界美术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我们组织编辑出版了这部《世界文化史》。本书按地域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办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结构上整合串缀,散点透视的方法,有机地把世界文化史中特别耀眼的闪光点组织成绚丽多彩的画卷,每篇文字约千字左右,避免过分的学术化,内容上举凡哲学、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科学、宗教诸方面,皆有涉猎,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
  • 三十年细说从头(全集)

    三十年细说从头(全集)

    大导演李翰祥1948至1979两岸三地回忆录 一字未删,完整本内地首次出版! 本书集结自李翰祥导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香港《东方日报》连载的同名专栏,内容涵盖其从影三十年的心得杂感,两岸三地影坛的掌故见闻,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五行八作等。全书幽默风趣,文辞生动,细节丰富,金句百出,甫一推出海外华文报纸便竞相转载,深得广大读者喜爱。此次恰逢李翰祥导演诞辰九十周年暨逝世二十周年,经过重新增补、整理,附上难得一见的家庭珍藏照,同时推出精装限量典藏版和平装版,以表纪念。
  • 舞思(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舞思(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舞思》分为四编:评论、论文、人物追思、文化观察与思考。前三编是以舞蹈为核心,第四编包括跨学科的文化思考,完整地表达了作者的舞蹈思想。文集中的论文、评论,是对“舞蹈生态学”方法论的运用与发展,文集中回忆的人物都是教导、帮助、感动过作者的已故恩师益友,文体接近于散文、随笔,却蕴涵着较多的舞蹈理念,记录了她(他)们在作者成长中的引领、启迪与促进作用。文化观察与思考是作者在舞蹈专业之外的社会实践所引发的对许多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其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居多。
热门推荐
  • 秦时明月之大秦天庭

    秦时明月之大秦天庭

    重生嬴政,一统天下,带领大秦将士征战诸天万界的故事!
  • 火力不足恐惧者穿越诸天

    火力不足恐惧者穿越诸天

    一个火力严重不足患者在诸天遨游的故事。“三管炮不够,那就乘以100吧!”“看我万炮朝天!”“别动,你们已经被我包围了!”
  • 从恐怖开始的仙侠

    从恐怖开始的仙侠

    克己修身,努力修行,探寻天地至理,只言能得长生,为有朝一日能立于这天地间。王尘机缘巧合下穿越,在这个世界,居然发现了火眼金睛、如意金箍棒,女儿国。可恰巧,王尘有了火眼金睛、如意金箍棒,女儿国陛下对他也是…,王尘却想着他师姐。有点不正经,但又很正经的文。
  • 浮世剑圣

    浮世剑圣

    一玉蕴身世,一剑破苍穹英雄只为乾坤录,血山骨海踏九幽莫欺贫,红颜笑,斩尽神魔作冥王!
  • 穿为贱婢压六宫

    穿为贱婢压六宫

    爱情,兄弟情,姐妹情,孰重孰轻?当你与自己的姐妹或者是兄弟爱上同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如何抉择?华丽丽的宫斗即将上演~~~女主获得最终胜利~~~穿越就穿越了,古代就古代,可是为什么还是古代的皇宫,穿成一个人人可以踩在脚底下的宫女呢?那身份成谜,却对自己细心周到青衣的男子到底是谁;皇后说的那番话又是什么意思;爱上君王是该还是不该?她不知道。她只知,为了爱人,为了生存,只能站到风头浪尖去拼出一条活路。言官叱责如何?罪孽深重又如何?且看她在这宫中搏出一片天地!第一次写宫斗的文,简介不会写,亲相信某樱的话就花几秒钟点进去看一些章节吧~~~~收藏和票票和留言是写作的动力,无限期待中~~~【关于更新】遇到了很多看官们都在问更新的问题,这里樱统一地回答:本文一般情况下(特殊情况会标明),一天更新两次。PS:本文长期征求简介,写了这么多了,大概的意思相信亲已经看出个门道了,能帮樱写简介的话就大恩不言谢,樱实在是不会写简介,汗~~~
  • 纵宠傲妻之宠你没商量

    纵宠傲妻之宠你没商量

    温柔婉转,很好相处?屁!第一天被打她默不作声,第二天却像换了一个一般对对方步步紧逼,直逼着人当着所有的人的面给她道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还击!当扮猪吃老虎报复完那人之后,却不想一切都被他看在眼里。“怎么?是不是很失望?我就是这么虚伪。”她看着他,表示很无所谓。他微笑着看她,“我不觉得,虚伪才是真实,说自己真实的人才最虚伪!”她黑线,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吗?“我喜欢另外一个人十年,你又喜欢我十年,喜欢都得不到,不觉得这很虐吗?”她看着他的眼睛,眼神咄咄逼人,傲气十足。“不会!因为作者说了这是个宠文,我会一辈子宠着你!”他似乎没有看见她的不屑,笑得温文尔雅。“那她也没说男主是你!你这个自恋狂!”斜了某人一眼,她撇了撇嘴。“一定会是我的!宠了你十年,肥水不留外人田!”他笑容满满,志在必得!“作者说的只是作者的意思,她要是不帮着我,我就撂挑子不干了,我看你们怎么继续?”最讨厌这种被别人抓在手心里的感觉,她有些生气。“乖!作者让咱们有什么话屋里解决。”抱起她,他笑的很是宠溺,眼角都是满满的得意。……呃,作者出来有话说,刚刚其实我什么都没说……***********************精彩片段一***********************某天“少爷,少夫人出事了!”管家慌慌张张的从外边跑进来,对着正在看文件的他报告。“她怎么样了?伤着没有?”立即扔下手里的文件,他神色紧张,想要立即冲出门。“少夫人没事,是她把别人给打了。”看着他的举动,管家黑线。“哦,没事就好!打就打了呗!你去帮着处理着些,不要让她受委屈!”听着她没事,他松了口气。她打的可是贵宾呀,少爷!管家已经彻底无语了,果然是,没有最宠,只有更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虽然人们将爆发的危机命名为美国次贷危机、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可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同样那么艰难?如果说,中国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在于外部环境的恶化,那为什么中国的股价下跌得比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都要严重呢?作者认为,这一轮经济危机的实质在于创新的停滞。创新停滞导致生产力增长乏力,社会支出大于社会产出,主权债务如雪球般越滚越大。而政府基于社会和经济稳定的诉求,在错误思想的指导下,释放流动性,制造通胀。“货币把戏只能收到表面的一时之效,从长远看它肯定会让国家陷入更深重的灾难。”政府对解决危机的一次次拖延,使危机积蓄力量,蓄势待发。
  • 圣书背后

    圣书背后

    所有真相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所有的秘密背后都有一颗看不见的人心。主人公奥德赛被卷入“圣书”的风波中,案件一件接着一件接踵而来,在铁臂和各组人员的帮助下,案件一一侦破,但一切似乎都没有结束。“圣书”的作者到底是谁?为什么每一件案件的背后都与“圣书”有关系?每一件案件侦破之后总有另外的麻烦,只有找出背后的真相才能让灾难完全消失!
  • 祖传文化之家有秘密

    祖传文化之家有秘密

    当夜深人静之时,楼上总会传来一阵歌声,虚无缥缈惹人欲想一探究竟。此时被窝之中的我害怕的狂抖,猛地一把扯过被子蒙头,总惊恐它会出现一般。有一天,我实在受不了了,想去一探究竟的时候,它却再也没有出现,但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