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6100000032

第32章 未来

一股凉风扑面,打在船上每个孩子们的脸上。

“快走!”杨世新等人急急忙忙上前把这几个孩子往下拽,“老楚!就地构筑防线,一个鬼子都不能放过江!”

“是,团长你们先走,这里有我顶着!”楚京立刻布置。

对面的日军看着这浩浩江水,也是停滞不前,眼看着战备团即将桃之夭夭,第六师团并没有善罢甘休。

他们学起战备团的方法,从最窄的江面,强渡!

“什么,鬼子要强渡?”楚京见此情况,先是一惊,然后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简直是找死,难道不知道我们中国的长江有多厉害吗?”

“营长,鬼子已经开始渡江了!”

“大家不用慌张,平时怎么训练的现在就怎么打!给我瞄好了,争取一枪解决一个小鬼子!”

“嗖嗖!”

日军快到江面中央时,一营开枪了。

“啊~”几名日军倒在了江里。

“江面虽窄,但是水还是很深的,小鬼子到了江中只能游,呵,愚蠢至极!”楚京冷笑道。

此刻的日军没有战船,没有任何渡江设施,靠游?

目前来看不可能了,一营封锁了江面,日军怎么着也过不来。

果然,日军几次强渡,都被楚京轻而易举地打退。

过了江便是汉阳,杨世新把百姓们在汉阳野郊安顿好,嘱咐他们先躲上一阵子再进城,既然日军一定会长期据守武汉这个大城市,那么过了扫荡期,百姓就是安全的,也就是俗说的,可以去拿良民证了。

嘱咐完后,杨世新领着队伍赶到了汉阳城。

“告诉楚营长,可以撤了。”

此时的楚京和对面的日军对峙了大半天了,对面日军指挥官气的鼻子通红,头发被江风吹的凌乱。

接到命令的楚京,松了口气,冲着江对岸大吼道,“小鬼子们!还不快滚回老家去!”

真是惬意,楚京扭头准备离开,突然听到了一声回应,“八嘎呀路!”

“哈哈。”楚京尬笑了两下,带着队伍,大摇大摆的离开了。

“砰!”

“嗖嗖嗖!”

日军还开了几枪。

距离太远,虽然没有超过子弹的极限距离,但是过了有效距离,在这个情况下还能打中的日军绝对少数。

楚京把这理解为了泄愤。

不可一世的第六师团被长江给堵住了,想想就解气。

很快,楚京带着队伍找到了杨世新。

“咱们还有多少人?”

“两百来人吧。”杨世新大概点了点人数,“我们已经帮卫戍司令部完成了他们应该完成的事情,也该走了。”

“走?去哪?”

“哪里收留我们,我们就去哪。”杨世新淡淡地说道。

“那赶紧走吧,我们一营一撤,日军很快就能过江了。”

“走!先出城,朝仙桃方向走。”

天已经渐渐黑了下来。

杨世新不敢停歇,带着队伍一阵疾驰终于出了汉阳。

离开前,杨世新回头看了一下夜色下的武汉,再也不是那种色彩斑斓的灯火,取而代之的,是火光。

“看来日军已经进城了。”杨世新摇摇头,叹了口气,“武汉,终究还是成为了第二个上海。”

“团长,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咱们还是快些走为好。”楚京催促道,武汉会战打了五个月,最终武汉还是沦为了敌占区。”

部队继续行进。

10月26日,武汉沦陷。

武汉会战结束,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了战略相持阶段。

“唉,武汉也没了,中国的半壁江山都没了。”楚京叹息道,“想当年,咱们川军出川,长途跋涉几千里路,奔赴淞沪战场,和日军在上海打了三个月,同行的老乡都死了,就剩我一个,呵,后来,徐州会战开始了,我们奉命驻守藤县,我最和蔼可亲的师长没了,难道中国就要完了吗。”

“不会的。”杨世新打断道,“虽然现在日军确实攻占了很多大城市,侵占了富饶的东北,但是,白山黑水间,抗联在东北的抗战从来没有停歇,八路军在华北死死的卡住日军咽喉,晋绥军在河南安徽一线作战,中央军正在正面全力抗敌,无论何党何派,在这个时候,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中国人了。”

按照后来的史学家来说,真的在这个时候,中国彻底凝聚了,彻底开始同仇敌忾抵御外敌了,中山先生的驱除鞑虏正在实现。

“但是我们还是在节节败退。”

“日军借助自己明治维新后的强大,突袭中国,我们中国呢,刚刚经历各种战乱,军阀混战,国共交锋,拼的你死我活,一时半会肯定是打不赢日本的。”杨世新缓缓说道,虽然声音不大,但仍然使正在行军的每个战士都能听到,

“但是!我中华堂堂七尺男儿,安能受制于倭奴!”

“对!”楚京感到心里为之一振,不禁喊了出来。

“杀!杀!杀!”

底下激情四射。

“砰!砰!”

前方传来阵阵枪声。

战备团立马戒备起来,但是枪声很远。

“团长,我看这伙人,不是冲着我们来的。”

“听枪声应该是日军,但是日军为什么会出现在我们前面?”杨世新皱着眉,努力从脑海中寻找答案。

“我上去看看。”楚京蓄势待发,拔出了自己腰间别的手枪。

杨世新点点头,“速去速回。”

楚京也点点头,带着十几个人,悄悄地去了。

“大家放慢脚步,可千万别暴露了。”

“知道了。”

顺着枪声,楚京越贴越近,面前有一道挺茂密的丛林,楚京轻轻地撩开,露出了一条缝,楚京把眼睛贴上去,企图看到些什么。

面前是一队国军装扮的人和日军打了起来,日军大约有两百多人,国军虽然人比日军多,但是好像被缠住了。

“咱们得帮他们一把。”楚京跟身边的那个人说道,“你赶紧去跟团长报告,其他人准备好,咱们打这帮龟儿子一个措手不及!”

“明白。”那个人一溜烟,走了。

“准备,打!”

“砰!”

日军确实蒙了一下,很快便展开了回击。

日军的火力也是真的猛,一挺歪把子架上来很快压住了楚京。

“怎么办,营长,打不过。。”

楚京真是欲哭无泪,“打不过我有啥办法,你给我打准点把那个机枪手敲掉!”

可这情形,谁敢露头啊,日军一通扫射,有几个战士就被漂到了。

“老楚!我们来了!”

身后传来杨世新的喊叫声。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2)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武器:揭开神秘的面纱

    武器:揭开神秘的面纱

    人们认为转轮手枪是美国人塞缪尔.柯尔特于1835年发明的,这种转轮手枪为火帽击发式,使用口径10.16毫米的纸弹壳锥形弹头,与现代转轮手枪相差无几,为此,不少史书将柯尔特称为“转轮手枪之父”。转轮手枪是手工装填弹药,子弹打空后就得退壳或重新装填。有三种方法将转轮推出框架,最常用的是转轮摆出式,也就是将转轮甩向左侧。由于左轮手枪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很快受到各国官兵的喜爱,19世纪中期以后,这种枪风靡全球,许多军官都以拥有一支左轮手枪而自豪。有的国家还把左轮手枪作为装备陆军的近距离自卫武器。
  • 军旅之负重

    军旅之负重

    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从一个小兵的视角,写一些不一样的故事。有荣誉、有友情。有现实、有梦想。一个哈士奇的搞事之旅。
  • 兵临城下

    兵临城下

    解放战争时期,孤守东北某城的国民 党军队处于东北民主联军的包围之中。为了争取国民党非嫡系部队369师师长赵崇武起义,民主联军释放了被俘的赵崇武的亲信团长郑汉臣夫妇,并答应代为寻找他俩失散的孩子。郑汉臣深受感动。但他回到城里后,受到国民党嫡系部队203师的参谋长钱孝正的怀疑,使他十分反感。不久,郑太太被203师某连长所辱。消息传来,郑汉臣怒不可遏,欲与203师拼命,被赵崇武制止。民主联军姜部长以为郑汉臣送孩子为由,乔装前往369师驻地,力劝赵崇武认清形势,弃旧图新。赵崇武虽有起义之意,却无决心。
  • 解放兖州

    解放兖州

    1984年6月至7日,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一部在津浦路中段战役中,对据守兖州的国民党军的一次攻坚战。攻克兖州,切断了国民党军济南、徐州间的陆上联系,有力地配合了华东野战军主力进行的豫东战役,使鲁中南、鲁西南解放区连成一片,进一步孤立了济南的国民党军。6月20日,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包围兖州,激战至25日,扫清了外围,并攻占西关。7月1日山东兵团再度包围兖州,在完成各项攻城准备后,12日17时发起总攻。第7、第13纵队向兖州西关攻击,鲁中南纵队向东南助攻。经一昼夜激战,至13日19时全歼国民党守军2.7万余人。
热门推荐
  • 蛊术

    蛊术

    爷为了救我,挖出了深埋十年的毒蛊……从此我卷入了诡谲的蛊虫世界!苗疆十大凶虫,上古神秘蛊术,令人呼吸急促。
  • 医学课儿策

    医学课儿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手机三国

    手机三国

    袁耀被从天而降的手机砸中给送到了东汉末年。美图秀秀功能:在我的眼中没有丑男。“典韦,和那周瑜比比看谁更帅!”“夏侯淳快,就是你,给你重新安装一个眼睛顺带着给你搞个双眼皮!”QQ空间功能:袁耀看着眼前曹操的心情栏上写着“不爽,想杀人!”赶紧躲开点吧。至于什么严夫人卞夫人的心情栏上写着寂寞空虚冷之类的,自然要更加的去护一番了。手机相机功能:在我面前没有绝世武学,只看我想不想拍罢了。吕布的戟法,赵云的枪法,黄忠的刀法,没有袁耀不会的。看一遍记住全部。至于手机淘宝?呵呵,诸葛连弩,黄金圣衣,只要你有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啊。其他的能够还在探索之中,这是一个带着手机去三国的故事。
  •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下)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下)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散文卷。
  • 柳良

    柳良

    这是一本比较纯粹的武侠小说,没有系统的加持,没有法宝外物的金手指,就是主角一个人的小小愿望,他没有多大的追求,有也可能是为了一个人,仅此而已,但是谁挡住了他,他会提起手中的刀。他是一个刺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A House to Let

    A House to L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North and South(IV)北与南(英文版)

    North and South(IV)北与南(英文版)

    North and South by Elizabeth Gaskell is first published in book form in 1855 originally appeared as a twenty-two-part weekly serial from September 1854 through January 1855 in the magazine Household Words, edited by Charles Dickens. The title indicates a major theme of the book: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way of life in the industrial north of England and the wealthier south, although it was only under pressure from her publishers that Gaskell changed the title from its original, Margaret Hale. The book is a social novel that tries to show the industrial North and its conflicts in the mid-19th century as seen by an outsider, a socially sensitive lady from the South. The heroine of the story, Margaret Hale, is the daughter of a Nonconformist minister who moves to the fictional industrial town of Milton after leaving the Church of England. The town is modeled after Manchester, where Gaskell lived as the wife of a Unitarian minister.
  • 牡丹倾我心

    牡丹倾我心

    纪牡丹是名医的女儿,一次意外迷路却撞上了八竿子都打不着边的富商公子,而富家公子对她一见钟情,就在事情朝着郎财女貌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扬州第一美女半路杀出,更重要的是妙手仁心的纪牡丹救下了一位落难的书生,恩恩怨怨,何去何从?
  • 末世纪元一新世纪

    末世纪元一新世纪

    21世纪后期,人们大量砍伐树木,破坏自然,因为环境的恶劣,人们不得不靠一种药物来维持现在的生活,可是当药物的成分被修改,当以第一个丧尸出来之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这个事情被人们称之为末世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