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71000000001

第1章 羊城风雨一夜灯(1)

来源:《中华传奇》2005年第11期

栏目:神州奇人

题记:流星一闪而逝,行星离人较近,亮度对无知者看来较高,亦会消失;只有恒星不变,在遥远的天空兀自发光,光速照眼漫长……

——叔本华

这个夏天,羊城的雨水真多,天天下雨,又大又急,康乐园好似被蒙在一层银色的水帘里,天空像大筛子,筷子般粗的雨点一股劲朝地上倾泄……

马岗顶的山坡上一大片毛杜鹃本来妍丽夺目,现在被风吹雨打,任意蹂躏。还有娇嫩的石榴花,俏美的晚香玉,芬芳的茉莉和羞怯的夏兰……也都遭了殃。

天气如此不好,往日对气候颇为敏感的陈寅恪,这几天有点反常,显得异常兴奋,满脸洋溢着难得一见的神清气爽。原来是他在哈佛留学时的同学又是同在清华任教的老友吴宓来了信,即将由重庆出发,到武汉去刘永济处,接着南下广州。

陈寅恪想此事,便对夫人说:“晓莹,给刘教授的信发了没有?让雨僧放心,他的食宿一切都安排好啦。啊,办公室你还得去,要他们派车。”

陈寅恪的生活须臾都离不开夫人,没有夫人的照顾他算难得活下去,夫人是他的眼睛,是他的腿,也是他的口,因为陈寅恪对外的交涉,全靠夫人去说。

“先生,放心吧,给刘教授的信是我亲自去邮局发的挂号信,历史系办公室和校长办公室我都去打了招呼的,等会雨小了,我再去落实一下,你尽管放心好了,不要兴奋得高血压又上来了。人还没来,你都睡不着觉了,等雨僧来了,那还得了,我看你还是去睡一会儿吧。”

吴宓抵达广州是在深夜,陈寅恪失明,陈夫人有心脏病,不能亲自去火车站迎接,于是,派二女儿小彭夫妇以及三女儿美延乘中巴前往。老司机接人有经验,带他们进站到卧铺车厢处,等旅客走得差不多了,看见一位忠厚老者慢慢过来,戴着厚厚的眼镜,小彭、美延把吴宓的相片拿出来一对照,便大胆走过去说:“您是吴教授吧,您好!”

“啊,你们是陈兄的女儿吧,十多年不见,都长大成人啦。”

一行人刚出站,雨便落了下来,好在自己有车,驱车到海珠桥,雨大了,哗哗的急雨如瀑布般倾下,车子暂停在路边,等雨小了再过桥。

吴宓不由摇头叹道:“唉,岭南今年怕要遭灾哟!”

美延接着说:“台风也很大,吹倒了许多房子。”

吴宓问道:“你是学什么的?”

“我是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的,父母本想去杭州养老,现在走不了,我也只得回中大了。”

吴宓又问小彭道:“你是学什么的?”

小彭说:“我是学生物的,我爱人也学生物的。”

吴宓说:“我知道你们的大姐流求是学医的,她在四川,还到我家去玩过,你们三姐妹怎么没有一人去学历史?”

美延抢着说:“本来我是想学的,我问爸爸我学历史怎么样?他老人家说,你能超过我就去学,不能超过我就不要学了,我怎能超过他老人家?只好不学了,妈妈素来喜欢化学,年轻时就很想学化学,没能如愿,现在要我去学,我只好听妈妈的了。”

吴宓哈哈大笑,“你爸爸真会开玩笑,他是我国学人中历史知识最渊博的人,我和他在哈佛同窗,深知他读书之勤,记忆力之好,无人能及,如果要超过他才能学历史,我们只有改行算啦。”车内的人都被吴宓逗乐了。

雨渐渐小了,车可以开了,一路上还算顺利,在深夜十二点多钟,中巴停在康乐园东南区一号楼。这座别墅过去称麻金墨屋,红墙绿瓦,碧窗幽幽,林木遮映,碧草茵茵,现在天黑看不清楚,吴宓透过灯光,隐约感到这是高级的住宅。

女儿去接客人的这段时间,陈夫人在厨房准备夜宵。陈寅恪一人独坐厅堂,毫无睡意,思绪连绵不断,一股郁闷的忧思,如同窗外扯不断的雨丝,缠绕在心头。具有独立精神的学人心中的苦闷向谁诉说?他多年来感到孤独和痛苦,没有人倾谈,缺乏相应的对手,自己好似在一个空旷山谷里游荡,那种只有学人相互之间才能排解的苦闷和寂寞,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

当吴宓急匆匆上得楼来,陈寅恪听到脚步声,已经站起来,吴宓知道他看不见,便大步抢上,抓住陈寅恪的手使劲摇着说:“陈兄,我们终于见面了。”

陈寅恪激动得声音都有点发颤:“雨僧,十二年啦,不容易哟!”

二位老学人的眼角浸出了苦涩的泪水。

陈夫人及时过来:“吴先生,快请坐,夜深了,吃点夜宵吧。”便要保姆把她亲手做的馄饨端过来。

“吴先生,这不如你们四川的红油抄手好啰,垫一垫肚子,我知道你们睡不着,怕是要作彻夜长谈的哩。”

吴宓真羡慕陈寅恪有这么一位知书达理而又办事干练的夫人:“嫂夫人,太费心啦,谢谢!”

吃过夜宵,其他人都离去了,客厅中只留两位阔别巳久的挚友,吴宓喝着陈夫人泡好的龙井,打量着房间的陈设:“和过去一样,家无长物,只有书本。”

“我这些家具,极其简陋,有些还是校方的,好在晓莹的兴致也不在这上头,她是写诗作画足矣。”

“唉,真是难得,你的运气好,有这么贤德又有才干的夫人,我就不行。”

陈寅恪笑了:“雨僧,你太重女人外表了。”

吴宓已离婚,提到家就心烦:“唉,不谈家事,你在岭南过得怎么样?”

窗外的雨又下大了,像一张细密的大网……

陈寅恪平素是寡言少语的人,只有碰到合适的人才有话说,现在便如山洪爆发一样,要把淤积在心头多年的不快一泄而出。

“你看到了,我住的房子是最好的,工资待遇也是最高的,但我还是烦闷和不满,我们学人追求是什么,是学术上的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是人格上的尊重,这里有吗?”

“我听说,广东的陶铸不错。”吴宓也不是一个书呆子,对时事也多少知道一些。

“这人是不坏,武人出身,却关心文人,不过鞭长莫及,你知道历史系是什么人掌管吗?”

“是谁?”

“说来也是可笑,就是被湖南师范挤出来的杨荣国,他读‘貉’为‘络’,是个别字大王,为杨树达所不容,拒绝与他为伍,不知怎么一来,把这个‘大王’调到中大来了,还宣布为又红又专,据说他是地下党员,他最热心的事是做报告,搞大批判。还有一个年轻些的主任姓金,人还聪明,但不专心学术,官瘾很大,先拜我为师,旋即背叛,在刊物上公开批判我,我讨厌这种朝三暮四之人。我说的这两位,迟早要原形毕露。”

“他们敢把你怎么样?”吴宓关切地问道。

陈寅恪叹了一口气:“一般说来,我不议论人,但今夜不同,我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你说他们把我怎样,是当偶像供着,对学生说我是教授的教授,背地里又散布流言,说我清闲自在,无所事事,不肯上课,尽研究一些杨贵妃入宫是否处女之类的无聊的问题。当然,对我批得最起劲的,还是那个不学无术的总支书记和学生中的积极分子。”

吴宓摇头说道:“他们不知道,早在几十年前,你在柏林研读过马克思的德文原版著作。他们也不知道,杨玉环的事是‘唐源流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是有关唐代社会风气中华夷狄之辨的文化问题,这本是清人朱彝尊、杭世骏、章学诚等人讨论过的老问题。”

陈寅恪点点头说:“雨僧,你说得好,百年之后,凡无事实根据的批判文章只是废纸一堆,凡善于歪曲真相的所谓理论家皆为历史小丑。”

“几次调你北上,你为什么不去?”

“你想想,我怎么能去。批判胡适说明了什么?哪里来的根据?你知道,我和胡适不是一类人,当年我和他是被同一架飞机接到南京的,他跟南京政府走了,我躲到岭南来了,傅斯年一再要我去台湾,我也没有去。但是,我不赞成把胡适乱批一通,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学术自由?我为观堂先生写的碑文,那种独立的精神我是不会放弃的。”说到此处,陈寅恪便气不打一处来,用黄藤手杖把地板用力一点,“你说汪篯胡涂不胡涂,他拿着郭沫若、李四光的信硬要我北上当什么所长,我当即提出北上的前提条件是‘不奉宗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弄得汪篯下不了台,交不了差,我还发了脾气。”陈寅恪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当时我对汪篯的态度有点生硬,但我实在没有办法,我的学术宗旨绝无变更之理。”

吴宓呷了一口茶,关心地问道:“现在,有谁当你的助手呢?”

陈寅恪苍老的脸上掠过一丝得意之色:“天无绝人之路,本来我的助手问题悬而未决,系里派的人与我合不来,我想要的人系里又不同意,至于河汾门下千人,我们哪有王通的福份,眼看就要孤寂终了,无意中幸得一助手,甚合吾意。她叫黄萱,近五十岁的人了,她是中山医学院周院长的夫人,过去是邻居,她少时读过古文,常来玩玩,听我讲课,后来帮我搜集资料,渐渐地我离不开她了,在院校合并后他们搬到了市里居住,她本不再来,是我一再恳求她才来的,系里只给她一个助教的名份,她的志趣不在乎名份和报酬,只求工作的乐趣。我已通知她休息几天,我好好陪你谈谈。”

吴宓再问:“你一直不上课,系里同意吗?”

陈寅恪说:“他们当然不高兴,找了我好多次。我说,你们能保证学生不贴大字报吗?答曰:不能,因为贴大字报是党委号召的。我说,千古以来,有学生这样对待老师的吗?且不谈师道尊严,人格总要讲吧,人格不在,遑论上课,他们也没有办法。你还记得吗?1933年,清华历史系研究生朱延丰的论文《突厥考》,我的批语是‘资料尚未备,论断犹可商,’并不赞成送他留洋,他并未因此恨我,仍是师徒。如果是现在这样的学生,那还得了!”说得口干了,他摸到茶杯喝了一口,继续说,“前几年,有个姓龙的党委书记,动辄在全校的教职工的大会上拿我开取笑,并说‘看陈寅恪的著作不如去看《孽海花》’,后来他进京告我的状,结果碰了钉子,把他调走了。我现在是既不能走,又不能动,我也不会客,尤其是外国人,免得他们多疑。清华的两个学生梁方仲和刘节,他们也在历史系,免得影响他们,平常我们不见面。可是那个刘节,逢春节必来拜年,我不开门,他站在门口三鞠躬才走,真是难得之人。”

吴宓又问:“你又没退休,又不参加政治学习,他们允许吗?”

陈寅恪说:“我想退休去杭州,他们不同意,有时靠我这块招牌还有一点用。如果要参加政治活动,我就说眼睛看不见,两腿走不动,他们也没有办法。”

“你怎么知道外面的情况呢?”

“全靠你嫂子呀,料理完家务,她会去抄大字报,会去打听各种消息,还给我念当天的报纸,所以我对外面的情形是心知肚明。”

“嫂夫人真不简单!”

东方天际渐渐泛出鱼肚白,雨也停歇了,吴宓看着窗外模糊的光线,不觉伸了个懒腰说:“陈兄,累了,休息一会儿吧。”

陈寅恪说:“你的床铺已在客房准备好,请过去睡吧。”

吴宓关心地说:“你自己能走回房间吗?”

“你放心,十几年了,我都摸熟了,你尽管去休息。”陈寅恪拄着藤杖摸到自己靠南的卧室躺下,无奈一点睡意也没有,好多年没有这样毫无顾忌的谈话,感到从来没有的痛快淋漓,这真是天大之乐事。

雨又开始下了起来,在这个阴雨连绵的令人焦灼不安的早晨,两位老友都只小睡了一会,便恢复了精神,又坐在客厅里沉浸在痴迷的畅谈之中了。

陈寅恪问吴宓:“你当年怎么跑到四川去了?”

吴宓说:“陈兄,我和你是一样的,既不愿出国,又不愿去台湾,你偏安岭南,我远避蜀地,本来是准备上峨眉山或青城山的。”

“你真浪漫,想不食人间烟火,成仙得道了。”

吴宓长叹一声:“唉,修练得不到家,又脱离不了红尘,就躲在西南师院了,他们对我还不错,我心想远离京华,少惹是非,也是块福地吧。我这方面没有什么好谈的,还是谈谈你的《论再生缘》,只看见《光明日报》发了好多文章,没见你回答,究竟是怎么回事?”

陈寅恪说:“我不想回答,我不参与论战,以免落入圈套。《论再生缘》国内没有发表,有人带到香港印出来了,无意中惹出一场风波。”

陈夫人进到客厅,对他们两人说:“你们不要命了?快吃点东西。”

保姆端来了鸡汤面,吴宓的那一碗,面上有两只鸡腿和两只鸡翅,吴宓说:“都给我了,我吃翅膀,陈兄吃腿吧。”说着要用筷子来夹,陈夫人用手一拦,“老夫子早就断荤了,只能喝点牛奶,他肠胃有毛病。”

陈寅恪对夫人说:“快拿本《论再生缘》来,他想看看。”

吃完面,吴宓说:“我还是到招待所去看,那里安静些,你们也要休息。”好在招待所离陈宅很近,陈寅恪也就同意了。

吴宓走后,陈寅恪毫无睡意,对夫人说:“快拿纸笔来,记下《辛丑七月》,雨僧老友自重庆来广州,承询近况,赋此答之。”

夫人配合默契,很快地预备好一切,说:“你念吧。”

五羊重见九回肠,虽住罗浮别有乡。

留命任教加白眼,著书唯剩颂红妆。

钟君点鬼行将及,汤子抛人转更忙。

为口东坡还自笑,老来事业未荒唐。

陈寅恪对夫人说:“你抄好一份,等会儿雨僧来给他。”

吴宓一口气看完《论再生缘》,在招待所睡了一小觉,已是下午,吃了点东西,又到陈宅,二人继续谈话。

吴宓说:“没想到,你对《论再生缘》评价如此之高,对端生之才如此佩服,如兄之清高孤傲,实属难得。”

陈寅恪说:“《论再生缘》本属戏笔,别人要依此做大文章,由他作去,我不参与罢了。”他递给吴宓一张纸:“秀才人情纸半张。”

同类推荐
  • 谷崎润一郎作品集:初期短篇集(新民说)

    谷崎润一郎作品集:初期短篇集(新民说)

    本书收录了谷崎润一郎初登文坛、创立“恶魔主义”风格之经典名篇,含《刺青》《麒麟》《秘密》等代表作。这些早期作品结合了清新的古典唯美风格和颓废的反叛精神,展露出其贯穿一生的写作旨趣,也开创了日本近代文学中的耽美之风。或以散文诗般优美笔触阐释古典哲思,或以浮世绘般风情画描摹时代风貌,或在梦境般的幻觉中展开刺激奇妙的情爱冒险,用细腻的自我感观构建出一个凌驾于现实与梦幻之上、充满别样美感的世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谷崎自成一派的恶魔主义趣味。读者可从中探索谷崎创作泉源、破解其风格密码,亦可追溯耽美文学在发轫之初的形态,进入日本文化独具的审美体验,为日本文学、文化爱好者与研究者必读之作。
  • 幽巷谋杀案

    幽巷谋杀案

    四个简单明快的探案故事。即将再婚的艾伦夫人一早被室友发现死于家中,看起来像是自杀但又疑点重重;一份重要的军事文件失窃,现场的两位绅士所言竟相互矛盾,更可疑的是案发时还有人声称看到了鬼;波洛受到邀请,傍晚时分来到一位贵族老爷的宅邸,可这位老爷却开枪自杀了,案发现场破碎的镜子让大侦探心生怀疑;希腊的著名度假小岛上发生了常见的三角恋,女人们议论纷纷,波洛却忧心忡忡。
  • 伪装者(胡歌 王凯 靳东主演)

    伪装者(胡歌 王凯 靳东主演)

    胡歌、靳东、王凯主演《伪装者》独家剧本小说,原著作者张勇打造,靳东作序,首曝神秘番外篇。这是最残酷的殊死较量,他们于层层伪装之下,共同演绎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千秋家国梦,一场惊心动魄的隐秘对弈!抗战时期,本不谙世事的明氏家族小少爷明台,却在赴港大读书途中被军统高官“疯子”王天风看中并绑架,残酷受训成为军统特工,代号“毒蝎”。为完成秘密任务,明台和“生死搭档”于曼丽潜回上海,此时的上海滩暗潮汹涌,各方力量潜伏其中明争暗斗,冲突一触即发。而披着伪装外衣的明台回到家中发现,自己的大哥大姐仿佛也在伪装。
  • 留守家园

    留守家园

    清明一过,天气就稳定了下来,风不再像前一阵子那么可劲儿地刮,日头也不再像前一阵子那么躲躲闪闪在云里藏,只要从远处的山峁上一弹出,就那么鲜鲜亮亮地挂在天边,鲜鲜亮亮地照着这大片的山野。磨子觉着身上有些热了。磨子弯腰撅屁股埋了脑袋在自家的麦地里锄草。噌——噌——噌——磨子耷起两只硕大的耳朵,他清晰地听到了锄刃切割土中草根和其他杂物的清脆声响,这声响对他好像是一种同报,无形中又给他增添一些力气,运了双臂,谨慎却有力地拉动着锄把,让锄面在麦行间入土、拉动、切割、运行、回收……
  • 老城晓月

    老城晓月

    一天傍晚,马加休工返回担水巷路过大街时看见了许月芳。许月芳像芝城所有女干部一样,拎一只坤包,神情矜持,步履规矩,目不斜视,从教育局门前的石板路上走出来,走向大街。在芝城这个县级市像许月芳这等级别的女干部不足一桌,于是她的矜持里便透出了小地方的作态。许月芳已不认识马加,不可能发觉自己身上掠过一抹不寻常的目光。
热门推荐
  • 正一醮墓仪

    正一醮墓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掌心彩虹

    掌心彩虹

    林笑笑本是一名无忧无虑的大学新生,一心一意暗恋着自己的学长兼学生会主席易皓中,过着上课睡觉,下课胡闹的颓废生活。本以为大学生活就会这样安安稳稳的度过,谁料好好做着处长的父亲竟然被人揭了老底成了贪污犯。从此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变成了贪污犯的女儿。林笑笑不得不和全职太太的妈妈开始新的生活,她又会有怎样的际遇?
  • 末日战争1

    末日战争1

    曾经和平的年代,因病毒的爆发变得残酷起来,人类要怎样才能在充满丧尸的末日中生存下来?
  • 重生之大汉战神

    重生之大汉战神

    都市少年霍安,和恩师一起考察古墓时发生意外。醒来时发现自己穿越了,而且还是冠军侯霍去病身上。且看都市少年如何改变命运。
  • 玩偶屋:知道这些就够了

    玩偶屋:知道这些就够了

    谁没在童年时幻想得到一座玩偶屋呢?如今机会来了,玩偶屋:知道这些就够了!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待你如命,爱情蚀骨

    待你如命,爱情蚀骨

    一场阴谋,让她失去了所有,黑化的闺蜜三番五次陷害,集团利益争斗,难道她要沦为受伤的小绵羊任人宰割?绝不!打渣男,整小三,她的人生她主宰!
  • 白衣如昨

    白衣如昨

    大唐晚期,书生林向晚志在江湖之远,心于山水之间,不贪功名,无心为官。却因为知己伸冤,当街文斗金科状元而名震朝野,使得士农工商无不对其赏识与觊觎。在种种的尔虞我诈中,林向晚方知权为何物,不得已而变得心狠手辣,更是参与平叛黄巢起义,与兄弟为敌,但所做一切皆是为了最初所愿,恢复盛唐文风。一生重情重义,红颜知己颇多,但却为了不负亡妻,而孑然一身。虽一度为了得到权势而黑化,但依旧初心未改,白衣如昨。
  • 犬娱

    犬娱

    扑街作者卢洋遭遇车祸重生,不幸变成了一条狗。本以为到了新世界可以凭借前世的经验,带领自家铲屎官走上人生巅峰,完成自己的使命。却不料引发了蝴蝶效应,世界线收束,魔兽世界,漫威等属于前世的一个个超级IP开始复苏。卢洋:“很好,那今世就用我的原创,跟你们战个痛快!”
  • 网游之至尊法师

    网游之至尊法师

    异世界法师玩网游....大家闺秀的东方萱。寂寞百年而性格多变的羽灵。他终将选择何人?
  • 凌世毒尊

    凌世毒尊

    她本是华夏帝国的一界尊者,却因为一个铁镯子穿越了。别人穿越都是掉了山崖得了至宝,我怎么会因为一个铁镯子而穿越了?我的好日子还没过完呢!你竟然让我穿越了……啥?竟然把我穿越成了一个修炼废材!爷爷不疼奶奶不爱的,还有这么多人欺负我……呜呜呜……好想哭!“你个破铁镯子,你快让我回去啊,不然我砸了你!”云沐紫急的跳脚。“咣当……”“臭丫头,你竟然敢砸本尊!”呀,铁镯子里竟然飘出一只美男!“小美人儿,求抱抱!”“滚!”“好呀好呀,我们一起滚,我还没跟美男一起滚过呢……”“……”云沐紫的女流氓模式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