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96600000001

第1章

来源:《最推理》2015年第11期

栏目:最好看

晚上,竹仓贺一郎从地铁站下车后,出了站,再向西走了两个路口,就到了他家所在的偏僻街区。

他一边走着,一边想着今天公司的事情,心情越来越沮丧。公司今天得到通知,一种本来由自己公司代理的产品,代理权保不住了。厂家说,对这种产品在东京的销售情况非常不满意,决定把代理权转交给另外一家公司。

公司代理的产品,本来赚钱的就那么几个,现在又少了一个。虽然办公用房和仓库都是自己的资产,但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差。而且,他觉得,作为公司董事长的武贺忠荣,似乎对于这种局面没有任何解决办法。这种经营上的窘境,如果继续下去,他实在不敢去想这家公司还能维持多久。

到了自己家小院的门口,他用力擦擦脸,不想让妻子看到自己心事重重的神情,然后推开院门,走了进去。

“夕子,我回来了。”竹仓贺一郎推开房门,看到妻子并未像平时那样,快步到玄关处迎接他,感到很诧异。

往常,夕子都是先把拖鞋放到光洁的地面上,再帮他脱下西装外套和领带。

“你是在厨房吗?”他自己蹬掉皮鞋,从鞋柜中取出拖鞋换上,一边松着领带,一边向客厅走去。

“夕子,你在看什么?”他看到妻子竹仓夕子坐在沙发上,愣愣地看着面前的几张彩色纸片。

他坐在妻子旁边,凑过去看了看。

“你手里的,是广告吗?但看上去很像真的船票啊。”看清楚妻子手里的东西后,他很诧异地说。

“这就是船票,真的船票。”夕子转过头来,很认真地说。

“真的吗?”贺一郎从夕子手里拿过那几张纸片,仔仔细细看了起来。

纸片上端端正正印着世界上最豪华的邮轮“亚特兰蒂斯号”的全貌,最下方是行程表。他把纸片翻过去,上面印着游客须知,大意是这是一张超豪华舱位的船票,这种船票一律实名出售,乘客需凭身份证明登船,船票票价为每张五十万日元。

邮轮旅游这种休闲方式,在日本就像在全世界各地一样,对于热衷旅游的消费者非常有吸引力。人们尤其喜爱那种路线远离自己所在国家的邮轮。邮轮上一般都安装有各种娱乐设施,酒吧、影院、舞厅、保龄球馆、游泳池之类,至于网球场、高尔夫球场、攀岩馆、赌场、夜总会什么的,则只有高档型的邮轮才会配备。

其实,对于花费高价买船票登上邮轮的乘客而言,一个不好意思承认的原因是,除了各种服务设施,邮轮真正吸引人的,其实是处在封闭的空间里这件事本身。在几天的时间里,一个人远离自己早已熟悉得发腻的生活,到了完全陌生的环境里,面对上千的陌生人,这毫无疑问是一件非常刺激的事情。这种渴望深植在人的灵魂里,不但未婚族喜欢邮轮,即使是那些结婚多年的夫妻,也乐于登上邮轮。

几天前,电视里播放过新闻,就是这艘世界上最豪华的“亚特兰蒂斯号”邮轮,即将开始首航,出发地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然后沿地中海向西,到了大西洋就一路向北,最后抵达德国的汉堡港,沿途经过几乎所有欧洲的重要港口。这艘邮轮一共能搭载一千八百名游客,但因为渴望上船的顾客太多,邮轮运营商方面只好从世界范围内分配船票,日本一共分配到五十个名额。

贺一郎只是一家小型商社的副总经理,虽然号称是管理层的一员,但因为企业太小的原因,薪水其实远远少于规模较大的公司的普通职员。

看到亚特兰蒂斯号首航的新闻后,夕子第二天特意买了杂志,仔细研究起来。

“这个‘亚特兰蒂斯’号,那种标准舱船票,票价只有十八万日元,其实一点都不好。虽然每个房间都有窗户可以看到海景,但都位于船的后部,根本不像豪华舱和超豪华舱,随时可以看到崭新的海景在自己面前展开。还有这家公司的‘海洋皇后’号,定价倒是很低,标准舱只要七万日元,豪华舱也只要二十万,可是各种服务项目太寒酸了,免费餐厅只有美式的,就连保龄球馆都要收费。啧啧,还有这里,最过分了,船上影院的夜场电影都要收费。即使是酒吧里,除了啤酒外,所有的酒类都要收费。”

夕子一边看杂志,一边摇头,仿佛这些邮轮都可以任由她选择,所有级别的船舱都已经朝她敞开大门一样。

对于一个丈夫月薪只有十八万日元的女人而言,除了这样在幻想中进行一番品评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外,她什么也做不了。

当时夕子的弟弟神崎岩俊碰巧来吃晚饭,也对贺一郎说:“全日本只有五十张船票,这些人一定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和姐姐如果也买票上船的话,可以多认识一些有钱人——”

岩俊大学毕业后,先是进了大公司工作,后来因为觉得在大公司里规矩太多,时间也不自由,干脆主动辞了职,到处打短工。有时没有钱吃饭了,就到竹仓家里来蹭上一顿。

岩俊是一个非常喜欢交朋友的人,他的交游非常广阔,出租车司机、公司职员、著名律师等各行各业的朋友都不少,甚至连黑社会背景的朋友都有那么几个。

“其实,喜彦从前不是也说过,等他上了寄宿中学,离开了家,你们有了自己的时间,可以重新来一次蜜月旅游。”他一边说,一边大口吃着夕子做的紫菜包饭。

“重新来一次蜜月旅游?那小西怎么办?”贺一郎说。小西是喜彦两年前开始养的一只小狗。

“我可以带回家去养几天。”岩俊心满意足地抹了抹嘴,神情轻松地说,“那笔赔偿金不是有三千万元吗?船票再怎么昂贵,和这笔钱比起来,都只能算是小意思了。”

“不行,无论如何都不行!保险公司的赔偿金,无论如何都不能动!”贺一郎把手中的报纸重重一摔,严厉的眼神扫向了夕子,斩钉截铁地说。

“我根本没想过动用喜彦的赔偿金,你不要这样不负责任的猜测!”夕子似乎一下子被丈夫冷如冰霜的神情和语气吓住了,她呆呆地愣了几秒钟,马上就哭喊起来,还把茶几上喜彦的镜框拽了过来,紧紧搂住,哭了起来。

望着墙上一家三口笑容满面的照片,贺一郎想,喜彦去世后,夕子很久没有哭得这样难过了。

最近这段时间,在别人看来,夕子已经从丧子之痛中基本恢复了,她和好友打起电话来有说有笑,以前中断的插花班和茶道班,也重新去上课了。到了最近,夕子甚至已经像从前一样,从时尚杂志和电视中关注起各种商品的广告。这期介绍各种邮轮的杂志,就是她以前格外爱读的。

但是,作为丈夫的贺一郎,知道妻子根本没有复原。有时,他在夜间醒来,发现妻子的脸上淌满泪水,嘴里还轻轻念着儿子的名字。贺一郎还看到,有时夕子在家里擦洗地面的时候,看到了墙上的合影,就会愣在那里,眼神呆呆的,十多分钟一动不动。

“我作为上班族,到了公司里,忙起公事来,可以暂时忘记失去儿子的痛苦。夕子作为家庭主妇,一个人留在家里,随时都会面对儿子留下的回忆。夕子真是一个可怜的女人。”贺一郎经常这样想,但是他同时也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来实现夕子的愿望。

因为薪水微薄的原因,两个人结婚十多年来,根本没有多少积蓄,两年前通过银行贷款买下这栋位于偏僻地段的住宅后,不但所有的积蓄都投入进去,每个月还必须要还给银行十万日元。这样,两个人每月的生活费就只有八万日元了。

当然,在银行里他们还存有一大笔钱,足足有三千万日元,那是喜彦意外身亡后的保险赔偿金。

他觉得,只要这笔钱分文不动,儿子就还在这个家里。

在墙上的合影里,喜彦正调皮地把棒球帽戴在左边贺一郎头上,奖杯则由右边的夕子抱着,居中的喜彦额头上满是汗珠,两条粗壮的手臂紧紧搂着贺一郎和夕子,他的眼睛快活地眯着,仿佛在说,爸爸,妈妈她就这一个愿望,你就答应她吧。

贺一郎用手掌心顶着额头,低沉地说:“岩俊——”

岩俊答应:“姐夫——”

贺一郎把头埋在自己手掌里,继续说:“我不是对夕子太苛刻。那笔钱,我还要好好规划,让夕子有一个幸福的未来。”

他说完就站起身来,朝墙上的合影走了过去,他把头抵在上面,无声地哭了起来,“喜彦——”他在心里喊着儿子的名字。

岩俊抬头看看贺一郎,又看看旁边越哭越伤心的姐姐,神情尴尬极了。

贺一郎想到前几天的这次冲突,现在又看到妻子手里的船票,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妻子看来真的非常渴望能登上邮轮一游,但现在,如果不动用那笔赔偿金,家里真的拿不出再多的钱了。

难道夕子真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去保险赔偿金里取出钱来买了邮轮船票?

“夕子,你是不是用喜彦留下的那笔钱——”他小心翼翼地问。

“这不是我买的,这是邮轮公司自己寄到家里的!那三千万,我一元钱都没动过!”夕子瞪了他一眼,不满地说。

“邮轮公司自己把船票寄到家里?”

“喏,你看——”夕子说着,把一个信封塞到他手里。

信封的封皮上,果然写着他们夫妻的名字。

他把信封里里外外仔细看着,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是一个非常高级的信封,材质是最高级的檀木皮纸,正面用端正的正楷书法写着他们家的地址和夫妻两人的姓名。

“我本来想等你回来再把信拆开,但我一看是邮轮旅游公司寄来的,就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里面。”

“唔、唔——”贺一郎嘴里含糊答应着,心里越来越诧异。

“会不会是哪个好心人,在可怜我们?”夕子问。

“为什么要可怜我们——”话还没说完,他就明白了。

“不是的,肯定是有别的原因。”他摇摇头,仔细看着船票,嘴里禁不住说,“是超豪华客舱的票子呢。”

夕子点了点头,说:“每张票要整整五十万日元呢。”

他看了看开船的时间,是下周。

“有这种事?”武贺忠荣听贺一郎说完后,吃惊地问。忠荣是贺一郎所在商社的社长、总经理。实际上,这家公司里,除了他们两位正副总经理,几个会计、秘书之类的内勤,只有八个整日在外招揽业务的业务员。公司没有业务可做的时候——这其实也是常态,留在公司里的人就只有靠闲聊打发时间。

武贺忠荣天生是一副老好人的脾气,不太适合经商,任何人都能看出他管理的这家公司不会有太好的发展前景。但贺一郎年纪已经超过四十岁,没有勇气重新选择职业。

“安安静静地度过一生,也算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呢。”他经常这样想。

其实,这家公司也有一批固定的客户,忠荣本人的老好人形象也带来一些好的口碑,最重要的是,公司在秋叶原拥有一栋规模不小,设施齐备的仓库。所以,曾经有一些大型的企业因为看中了这处仓库,想买下这家公司。但是,即使对方开出了诱人的价钱——五千万日元,忠荣总是不肯卖。

“公司虽然小,但也养活了十几个人呢。我不可能为了自己能获得一笔现金,就不顾大家的未来。”忠荣总是这样安慰自己的职工。

对此,贺一郎和其他人当然充满了感激。因为只要忠荣卖掉公司,他们毫无疑问就将面临失业。

说到贺一郎和武贺忠荣两人,他们不仅仅是公司的正副总经理,还是来自北九州的同乡。

十多年前,贺一郎当时所在的公司倒闭,他本人自然也就失业了。因为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生,本人的业务能力也算不上多优秀,曾经有大半年的时间,他都没能找到工作。后来,在家中的存款即将消耗殆尽的时候,在一次招聘会上,他遇到了武贺忠荣。忠荣觉得贺一郎为人本分朴实,也算有些资历,和自己也谈得来,干脆就任命他为副总经理。多年来两人每天在一间办公室里工作,相互间毫无隐瞒,彼此交心,平日里也频繁地到对方家里去做客。说到两人之间的熟识程度,基本上已经到了一个人一张嘴,另一个人马上就知道他要说什么话。

这天,贺一郎上班后打过电话到银行,查询了那笔存款,银行方面回答说数额没有任何变化。

“你有没有问过邮轮公司是谁支付的这两张船票的票款?”武贺忠荣的好奇心也被这桩怪事调动起来了。

“我问过了,是一家电器商行。”贺一郎回答。

“电器商行?”

“对,因为以前曾经有企业用购买邮轮船票的方式向政客行贿,所以在邮轮公司方面,如果是个人购买船票的话当然无所谓,但如果付款方是企业,就需要问清购票的原因。”

“那对于购票者,邮轮公司是怎么说的?”

“邮轮公司说,对方声称是要把船票作为抽奖的奖励。”

“是什么电器商行能送出这么阔气的奖励?”

贺一郎说出一家商行的名字。

“这名字听起来还真的有些熟悉。”忠荣若有所思地说。

贺一郎说:“这家商行就在我家附近,只相距三个路口。喜彦八岁时,你在那里买过一部电动汽车给他。”

“唔,对,哎呀,那是多年前的事情了。那你在这家商行买过很多电器吧?”

“我们在这家电器商行只购买过一次电器。”

“什么电器?”

“手电筒。当时因为喜彦要上生物课,晚上他要在院子里抓蟋蟀,第二天还要把抓到的蟋蟀带到教室里去。”说到这里,贺一郎苦笑了一下。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那是两年多前的事情了。而且,我不记得当时还参加过抽奖。”

“你到这家电器店去问过吗?”

“当然,但我去时,店面已经换成一家快餐店了。快餐店主说他是在一个多月前,从电器店老板那里把铺面接过来的。他觉得这个店铺所在地段虽然不理想,但因为房价格外低,即使自己赚不到钱,把店铺再转租出去也不会亏钱。”

“不用说,快餐店主不知道关于电器店老板的一切情况,姓名,电话,住址,都不知道。”

贺一郎点了点头。

“这样看来,好像是有人要拼命送你们去旅游一样。”

同类推荐
  • 棋语

    棋语

    本书是文学书军原创长篇小说丛书之一,储福金的最新长篇,书名《棋语》,顾名思义,写的是围棋术语,共收录冲、星位、断、飞、小尖、立、靠、点、引征、扑、跳、不应、借用、枷、弃子、渡过、形、收官、连,十九个棋语。《棋语》牵连着棋人众生相。以北巷小王这个约棋者为引,谋篇布局地摆出了蒋冲、刘云、陶松、陈晓冬、常朔等一批性格迥异的棋人,看似有特定指向性的棋语表面上合着这些棋手的性格、命运,更暗寓了几十年间几代人承受的当代生活,我们能够看到的是现代的人生、现代的心理、现代的世风。人生与棋理,相互映射。立体的人世,没有人可以说能够找到合适的字眼一以概之。小说中看似直白简单的棋语篇名,往往被情节、走向和结局打破。这种立与破,似一座迷宫,唯心智明朗者可以走出;似一壶佳酿,唯不贪杯者方可细品其层层韵味。最后,丰满的人性、复杂的人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自然和社会的相通,便会在这些字眼的映射中展现出来。这部小说不是围棋教材,不懂围棋的读者可以跳过小说中的棋术,只看情节;初学围棋者则可以将其作为棋谱,细细研究;棋艺高深者则可以从棋道中参透人生之道。以此发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魅力。
  • 荒野的呼唤:杰克·伦敦中短篇小说选

    荒野的呼唤:杰克·伦敦中短篇小说选

    杰克·伦敦的人生经历之传奇、生活经验之丰富,令别的作家望尘莫及。这使他的作品有一种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甚至让人怀疑他笔下的故事不是杜撰的,而是真实事件。其作品迸发出一股生命的力量,令人震撼。本书选取的《热爱生命》、《荒野的呼唤》和《北方的奥德赛》都体现出了这一点,《热爱生命》描述了一个人与狼争夺生存机会的故事,赞美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荒野的呼唤》记述了一只狗的遭遇,温顺的家犬“布克”被人贩卖到寒冷的阿拉斯加,成为一名雪橇犬,残酷的生存环境呼唤起了它的野性,它最终成为“狼王”,同狼群一起“奔跑着,嗥叫着……”;《北方的奥德赛》颇有传奇性,其中有爱情、强盗和复仇,色彩浓烈、奇特。
  • 罗特小说集4:无尽的逃亡

    罗特小说集4:无尽的逃亡

    《无尽的逃亡》是罗特早期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佟达是奥地利军队中尉,在世界大战中被俄国人俘虏,被波兰人救出后在西伯利亚偏远农庄待到战争结束。他在试图取道乌克兰回到维也纳的途中,因受伤被救而成为苏联红军的一员。佟达经历了苏维埃建立之初的战争与和平,在与娜塔莎和阿尔雅的爱情结束之后,重新返回维也纳,寻找未婚妻伊蕾妮。此时欧洲的一切已与往日不同,他再也无法用从前的目光和态度来融入旧日生活。小说展现了欧洲年轻一代在战争之后的迷茫与失落,在时代大变革的背景下,冷静深刻地书写了个体的彷徨与思索。《草莓》属于罗特同时期的作品,以罗特式的精准笔墨,描述了欧洲东部一个小城的众生相,记录了现代工商业来临之前的旧世界的最后面貌。
  • 布达佩斯奇遇

    布达佩斯奇遇

    美国华人女记者带着女儿出游欧洲,在布达佩斯与浩浩荡荡的叙利亚外逃难民相遇,并目睹了这样的镜头:七岁的男孩原本跟随母亲和妹妹逃离战火流落异国他乡。途中前路受阻,为照顾更年幼且途中生病的女儿,母亲不得不冒险忍痛将儿子托付给陌生路人,让他跟陌生人继续前往德国。女记者见状,心如刀绞——21世纪了,人类的苦难怎么还总是如影随形?一多瑙河对岸的山坡上太阳已经升起来,河面上波光粼粼,闪烁耀眼。邵向群和高中毕业不久的女儿苏菲亚走出河边的酒店大堂,坐上出租车前往火车站。她们从洛杉矶来布达佩斯逗留了几天后,计划乘火车前去维也纳。
  • 午夜餐厅

    午夜餐厅

    刚刚被炒鱿鱼,就遇到了试用期八千,转正月收入两万的工作,还只是到一个家餐厅端盘子。可这餐厅有点怪,夜里十二点之后才开门,凌晨三点半之前必须关门。这里还有一群爱讲故事的客人,后来我才知道,这些人都……
热门推荐
  • 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一书告诉人们,梦是愿望的满足,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在满足愿望的过程中,又会有一种审查机制,这种审查机制使得有些梦不能直接表达出来,需要通过伪装才能表达。或许是曲折的,间或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梦中的情景仿佛一幕现代派风格的荒诞剧或者一个最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一样。那么弗洛伊德具体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有什么样的梦例可以佐证?本书《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将一一为您解答。文聘元教授以简明流畅的语言来解读弗洛伊德的解梦大法。此外,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弗洛伊德及其思想,我们还附加了对弗洛伊德生平及其思想的简述,相信读者们读过之后,可以更好地理解弗洛伊德关于梦的思想,也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的梦。
  • 统治吧大公

    统治吧大公

    “仿佛两个世界在燃烧。”天降大任于公爵也,必先牺牲旧往,舍弃本名。往日平静生活命运般卷入到无尽你死我活的黑洞中。世人皆惑唯谁独醒,世人癫狂、世人怨恚、世人撕咬,在野蛮丛林中尽情角逐杀戮。友情、亲情、温情、热情、爱情和人性统统埋葬于那一夜盛夏,……终将回到梦中起点。
  • 穿越异世:拐个兽夫来种田

    穿越异世:拐个兽夫来种田

    陆依依发誓,她只想在21世纪的中国好好的挖地打洞,而不是被一群那个什么当做神使,绞尽脑汁改善生活的日子很是辛苦的好吧!而且杯小器大,还要夜夜劳作,她可以申请不要么?
  • 如梦戏

    如梦戏

    谢珺妤常想:若非大梦初醒,幡然悔悟,她这一生哪里能有这样的好光景呢?
  • 神冥州

    神冥州

    来自时光长河的记忆,将会带领他去向何处?
  • 风起净华

    风起净华

    初次见他时,明眸皓齿,清风霁月,山间风起,倏然风华。净华山上,盼着不是终局。
  • 茅盾散文

    茅盾散文

    茅盾的散文反映时代,同时也超越时代, 他的早斯散文多篇幅短小,以一小片人生的剪片来象征时代的苦闷。他用文字对社会生活进行素描写生,对生活的体察细致入微,散文速写下的富于时代特征的社会生活场景丰富多样。
  • 超时空古玩商

    超时空古玩商

    穿行在九十年代和现代,做一个勤劳的古玩搬运工。这是一个三流高中生,利用金手指一步步从古玩小白成长的故事。【喜欢两界穿越、经营流、种田流、古董收藏、文玩玉器、鉴宝寻宝类小说的读者大大们请务必留步噢,这里有小姐姐...哦不对,这里有你喜欢的内容噢!】书友群:495490548,欢迎进来水群玩耍噢!
  • 安然一笑暖晨光

    安然一笑暖晨光

    她,集智慧与美貌与一身的职业杀手,在一次任务中遭到算计,为了救情同手足的兄弟与敌人同归于尽。本以为自己气数已尽,却不料自己的灵魂穿越到了沈府三小姐身上。沈府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不知是巧合还是注定,这位三小姐沈晨竟与她同名同姓,只可惜是一个娇弱、没有地位的庶出。等待她的不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而是无休止的遭人暗算和斗争。她凭借着自己过人的头脑和现代所拥有的智慧,化险为夷,不仅使自家的事业发扬光大,还遇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那个他。他为了她,放弃皇位,与她浪迹天涯。在看似幸福的背后,又有谁知道她是走过怎样艰辛的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案例。》系列(第5辑)

    《案例。》系列(第5辑)

    中国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我们却没有迎来管理上的重大突破,甚至连“更新”都鲜有,我们更多的是“狂热的跟从”,我们的竞争力来自于廉价的劳动力和消耗更多的资源,我们被“东芝人”嘲笑是“水果败子”——连种水果的都不是,因为我们只知道市场上需要什么水果,就去包装贩卖什么。过去,我们常常自豪于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100年的历程,但我们却不知道,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忽略了支撑西方现代工业体系最初的管理起源。在高速成长的背后,可能掩藏着某一天忽然来到的破坏性崩溃,而这无疑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