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06900000001

第1章

来源:《北方文学》2011年第02期

栏目:穿越之旅

1980年10月的一天,我上班来到办公室,按照多年的习惯,坐在写字台后的椅子上,马上打开了收发员早已摆放在案头的报纸,这是一份当天的《哈尔滨日报》。当时的报纸,不像现在有几十版,平日只有四版。人们看报,也不像现在,只浏览一下大标题,而是从头到尾,几乎每一篇文字都会仔细看。那天,四版报面很快看完了,工作还没开始,我就开始看中缝里登的广告。忽然,一则公证处的公告引起了我的注意:

兹公告,无国籍俄罗斯人巴什卡·伊万诺芙娜,因病在外侨养老院去世,享年90岁,遗有沙曼街37号房产一处。请继承人持有效证件,在6个月内前来本处办理继承手续,逾期不办,此房产将作为无主财产依法处理。

公告中那难读的人名并不特别触目,因为外国人名字差不多的太多,但是那清清楚楚的“沙曼街37号”地址却像重锤敲在我心上,“咚咚”作响。我再次把目光投向公告前面的人名,轻轻读出了声,慢慢的,暌违了三十年的尘封往事,浮现在眼前……

“当啷啷啷……”

小铺厚重笨拙的门打开了。顿时,屋内的热气,和着浓烈的伏特加酒味,红肠、火腿的熏烟味,大黑列巴的麦酸味,喷涌而出,在寒冷的空气中,变成团团白雾,直升上小铺的房顶。

我迈进小铺屋内,使劲搓着被冻僵的手,后背靠着刚刚关上的橡木门。这门的外面钉着厚厚的牛毛毡子,开起来特别费力,门里面横挂着一大串茶杯大小,形状很像骷髅的铜铃,你开开门,铜铃就发出“当啷当啷”的声音,而且响个没完。我每次到小铺,进屋后,都会不自觉地靠在门上,用身子压住铜铃,这样它们就会住嘴。

“哦——,我的瓦洛佳,亲爱的,这么冷的天,不戴手套,啧,啧,啧……”

身材臃肿硕大的老板娘巴什卡,从杂物堆里冲了出来,一直冲到我面前,抓起我的双手塞到她的腋下。一种不可抵御的暖意,从四面八方浸濡着我的双手,我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被这暖意烘热了。当然,我是本地的中国孩子,不会叫“瓦洛佳”这么个俄罗斯名儿,我叫王若侠,但不知为什么,从我四岁第一次随妈妈到小铺买东西,巴什卡就这么叫,现在我七岁了,她也一直不改。

“巴什卡奶奶,妈妈叫我来买咸盐、松明和洋火。”

我把钱递给她,那时的钱,币面数字很大,这几样东西,要几千元呢。

巴什卡很麻利地包好了这几样东西,刚想递给我,突然又抽了回去。

“没有手套,拿到家,手会冻坏的。”说着回头向小铺后间屋喊道:“娜达莎,娜达莎——”

“达,达达……”随着一串尖利清脆的应声,一个穿着厚厚毛呢衣服的小姑娘跑了出来。

巴什卡用俄语朝她说了几句,她又转身跑回后屋,接着捧着一副小巧的毛皮手套送到我面前。

“我的,你穿上。”小姑娘也能说几句中国话,不过显然很不熟练,连“穿”和“戴”都搞错了,我暗自感到好笑。

巴什卡不容分说,把两只手套套在我的手上,还抬起我的手端详端详,说:“可以,很可以。”

我用戴着手套的双手抱着打了包的东西,推开那扇照旧“当啷”作响的橡木门,听到身后传来说话声:“回家,告诉你那红胡子爸爸妈妈,别这么狠心,冬天,孩子出来,要多穿衣服,有手套……”

只在小铺里待了那么一会儿,外面的天就全黑了。

这一带是哈尔滨最热闹的中央大街邻近松花江江沿儿的地方,此时正是人们下班回家的时候,街上商店橱窗的灯亮了,照在街面鱼鳞般的石头上,反射着温暖的黄光,与极度寒冷的空气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周围灯光的照耀下,巴什卡小铺显得非常特别。小铺不在街区楼房的行列里,它真正坐落在街头,就在中央大街与沙曼街的交叉处,小小空场的中心,不大的木头房子,木头墙面,木头窗格,木头尖顶,那形状、样式宛如我看过的普希金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画书中,渔夫老伴曾经住过的木屋。中央大街上商家很多,可当时我经常进出的,就只有这间巴什卡小铺。

第二天,天还很早,我就被妈妈叫醒。

“小侠,起来。赶早把手套给巴什卡大婶送回去,要不,人家出门没戴的。”

“嗳。”我答应着爬起来,穿好衣服,擦了把脸,就想往外走。

“别忙,带上这个。”妈妈把昨天巴什卡给我戴上的小手套放在我怀里,又拿出了两副簇新的棉手闷子,就是那种只有大拇指和四指合一两个指套的厚手套。

“这两双手闷子,是我昨天连夜做的,一双给你,另一双给娜达莎。这时候,小铺还没开门儿,你直接送到巴什卡大婶家里去。”

“小铺不就是她家么?”

“不是。她们家住在37号。”

那时我家住在沙曼街203号院内的一间独立红砖平房内。妈妈说的37号,当然指沙曼街37号,那可是一栋阔气的洋房。我们这些整天在街头疯跑的男孩儿,经常在那房子的阳台下玩耍,但谁也没进去过。

我戴上新手闷子,抱着另外两副手套,半跑着出院,兴冲冲地沿着沙曼街向前走去。大半条街很快过去了,我来到那栋小楼前。直到这时,我才发觉,小楼临街的房门已经用厚厚的牛毛毡子封住了。于是,我马上又从大门洞穿过,绕到小楼后面。那里果然有一扇小门。

“巴什卡奶奶——”我推开门,一边试探着往前走,一边高声喊叫。

小楼里很宽敞,也很暖和,由于从后门进来,一时陷在黑暗中,看不清前厅里的情形。

“嚯,小东西,捣蛋鬼,这么早——”

一声粗重沙哑、膛音很重的男人话语,从前厅楼梯处传来。

我赶紧快步走到前厅,看见那里站着一个粗壮的俄罗斯老头儿。他只穿着一套蓝白竖条相间的睡衣裤,满脸络腮胡子,一双眼睛深陷,但在那深处却闪着可怕的不友善的光。

“我找巴什卡奶奶。”

“买东西?一会儿去小铺,到这儿干什么!”老头儿依旧用那可怕的眼神盯着我。

我一时不知该怎么解释,犹豫着想退出去,正在这时,楼梯上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接着响起欢快的叫声,“瓦洛佳——”

这是娜达莎。

我高兴起来,但仍旧固执地说,“我找巴什卡奶奶。”

“嗨,我在这儿。”

巴什卡终于出现了,她扎着亚麻布长围裙,两只手通红,显然正在厨房里准备早餐。

我把娜达莎的小手套还给她,又按妈妈的吩咐把那双新手闷子递给巴什卡,说:“这是妈妈昨天夜里做的,我一双,娜达莎一双。”

巴什卡在围裙上擦了擦双手,接过手闷子,翻来倒去看了又看,嘴里叨念着:“可以,可以,很可以。”

看到巴什卡真心地称赞妈妈的手艺,我非常高兴,立即回身想跑回家告诉妈妈。不料,我的肩头却被巴什卡宽大的手掌抓住,连同身子一下扭转过来。

“哪里去,早餐去吃。”

“不,不,妈妈在等我。”

“没关系,没关系。”

就这样,我被牵着进了前厅侧面的餐厅。

门厅里见过的老头儿,换了衣服,早已坐在桌边,巴什卡的对面。娜达莎坐在巴什卡的右边。

“坐在这里,这是瓦洛佳的位置。”巴什卡把我按在左边的高背椅子上。

巴什卡给每个人前面,摆放了牛奶、面包、香肠,还有酸黄瓜。这些对我并不陌生,因为爸爸妈妈忙起来没时间做饭时,我们也会吃从小铺里买来的俄式面包香肠酸黄瓜。接着,巴什卡又从立在餐桌上的铜制茶炊里给每个人接了杯棕红色的液体。那液体飘着奇异的香味,还冒着缕缕白气,我有些茫然,这东西我从未尝过。

“喝吧,瓦洛佳,咖啡,很可以。”巴什卡把一块方糖放入我杯中,搅动几下,催促着我。

我试着喝了一小口,一种尖锐的苦味立即充满我的口腔,舌头、咽喉都麻木了,我条件反射地张开口,咳嗽起来。

巴什卡笑了,娜达莎也笑了。

我端起杯,又喝了一口,觉得并没有开始那么苦,就接二连三地喝了三四口,还不自觉地学着巴什卡的口吻,说:“真的,咖啡可以,很可以。”

“哦,瓦洛佳,瓦洛佳……”不知为什么,巴什卡笑出了眼泪。

“哈哈哈……”

这次连刚见面时吹胡子瞪眼的老头儿也笑起来。后来,我知道了这个老头儿就是巴什卡的丈夫、娜达莎的爷爷,人们都叫他老伊万。

自从我进了沙曼街37号那幢小楼之后,巴什卡一家似乎就不把我当成外人了,我再去小铺,巴什卡总是亲热地拉着我,拍拍肩,摸摸脸,有时还会亲一下我的额头。而我们一群孩子在街头玩耍时,我也会叫上娜达莎。

有一次,整整下了一夜的大雪,第二天早上,地上的雪足有一尺厚。街上汽车、行人都在蹒跚,可我们这群孩子却高兴得像疯了一样。我们在雪地上摔跤、打滚,一边玩儿,还一边尖叫着,其中叫声最高最响的就是娜达莎。疯得差不多了,我们又跑到巴什卡小铺门前堆起了雪人。

雪人堆好了,娜达莎和我用双手细心地拍打,让雪人变得更光滑、更结实。这时有个男孩喊道:“啊?!你俩的手闷子怎么会一模一样呢?”

娜达莎毫不犹豫地说:“是瓦洛佳的妈妈给我做的。”

“哇,哇——”几个顽皮的鬼小子一齐喊起来,“你是他的什么人,柳芭还是芮西?”

在当时的哈尔滨,华俄混居的街区,流行一种汉化了的俄语,是把俄语那复杂的音节压缩,再用汉语发音转译过来,虽然很不准确,但时间长了,双方也就默认了。比如,把面包叫做“列巴”,把缝纫机叫做“马神”,把上大下小的圆水桶叫做“畏得罗”,把女孩子穿的连衣裙叫做“布拉吉”,等等。那时顽皮小子们喊的“柳芭”就是“情人”,“芮西”就是“老婆”。这我和娜达莎都明白。

“坏蛋,坏蛋——”娜达莎弯腰捧起雪团,追着男孩们抛掷。我站在原地没动,因为我实在不知该站在哪一边儿,当然不能帮男孩欺负娜达莎,可也不能跑去帮娜达莎,那不等于承认了他们的胡说嘛。

这时,小铺的门,“当啷啷”打开了,巴什卡那肥硕的身躯出现在街头,大概她在屋内听到了外面的吵闹声。

“哦,我的上帝,多么漂亮的家伙!”

巴什卡并没有在意孩子们的纷争,倒是被刚刚堆起的雪人吸引了,大声地赞叹着。

看到巴什卡如此欣赏我们的“杰作”,大家马上忘了刚才的嬉闹,呼啦啦围到了巴什卡身边。

“呶,呶,”巴什卡伸手在雪人的脸上抹了一下,“没鼻子的家伙,太可怜了。”

巴什卡说着转身进了小铺,接着又出来,把手往雪人脸上一拍,像变戏法一样,雪人长出了尖尖的、红红的鼻子。

我们都惊呆了,凑上去细看,原来是一个长长的胡萝卜。

“好啊,好啊!”我们拍手欢叫着。

巴什卡站在雪人面前看着,看着,原来那欢快、开朗的脸色,渐渐地变了,变成一种叫人捉摸不透的凝重。她又回转身进了小铺。过了好一阵儿,她才出来,手里拿着长长一根木杆,和一个写着不少俄文词语的纸袋。

同类推荐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爱国家,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1948年6月,他虽贫病交加,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
  • 根本利益

    根本利益

    2002年的“五一”假期里,当城市里的人们背着大包小包,带着欢笑,忙碌着去那些风光名胜之地旅游的时候,本文的主人——公中共山西省运城市纪检委副书记梁雨润告诉我,他必须去处理一件“特殊事件”,而且这事“不能再拖了,每拖一天我的心就发揪”。他用这词形容内心的急切与愤慨。
  • 百年沧桑

    百年沧桑

    这是一部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散文集,该书按照时间顺序,收录了自晚清至今,六十多位文人志士的经典力作。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秋瑾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鲁迅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到李大钊的《新的!旧的!》、陈独秀的《新青年》、方志敏的《清贫》,再到萧乾的《看待二十一世纪中国》、韩少功的《笛鸣香港》、王昕朋的《山神的女儿》……该书展现了中国梦的蜕变:从精英们骨感的理想,最终成为每个人丰满的现实。
  •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②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②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收录了王火的代表作《战争和人》三部曲,分别为《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是世界反法西斯书系中的一部力作小说,以国民党上层官员、法学权威童霜威及其子童家霆的家庭变故和人生遭际为主线,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半个中国的全景画卷。核心人物童霜威由消极避难、保持名节到鄙弃国民党独裁统治、投入民主运动的行列。同时,成长为青年的童家霆,也在时代风云的锻造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光明。
  • 川藏

    川藏

    《川藏》作者在故事发生的地方写这篇东西,就在寺院的客房中间。四周静寂无声。抬眼就可以看见大殿的屋脊上站着永不疲倦的铜鹿,它们站在那里守护法轮。在我和这些闪闪发光的东西之间,是一片开满黄色小花的草地。
热门推荐
  • 吴兴华译文集(下)

    吴兴华译文集(下)

    吴兴华翻译过许多外国著名诗人的作品,如拜仑诗钞、济慈诗钞、叶之诗钞,还有未发表的但丁的神曲的部分章节等。可能也有西洋诗的影响,他自己的诗不论在意境上、文字上和旧诗、西洋诗存在着深缔的因缘,是一种中国古典和西洋现代之间的有机融合。这本译文收录了《运命》《捡东西》《危急时期的祈祷(选译)》《达·芬奇轶事》《富兰克林散文书简选》《危机》《城市里的一周》等文章。通过本书中的内容,可以从侧面解读吴兴华的深刻蕴涵。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披着鼠皮的龙

    披着鼠皮的龙

    这是一场龙的大戏,由东方神龙、西方魔龙、太古恐龙等联袂出演,主角是一只老鼠,一只由神龙养育并梦想着成为神龙的老鼠。
  • 偏爱日常

    偏爱日常

    特殊的家庭环境让森婉晴失去了少女该有的性格,弟弟的厌弃,母亲的排斥,无论她怎么努力,却终究改变不了他们对她的态度。对于森婉晴来说,她做过最疯狂的事情都是在认识陈爵之后:谈了一场恋爱,男朋友陈爵和闺蜜戚诗冉,恢复了本应出现在她脸上的笑容和开朗的性格;鼓起勇气摆脱了父母的束缚......哪怕是大学异国恋,他们也始终如一,叛逆少年不愿继承父业,坚持创业,终打下了爵际的江山;倾城少女独爱计算机,苦攻编程,终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hacker(黑客)Queen,无论与否,他们都是彼此生命中最亮的星星,光芒万丈,照耀彼此。过程不重要,结局很美好。WhenIamking,youshallbequeen。那年夏天的不期而遇,却是幸福的开始。
  •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来疯”席卷过境。国内球迷和留美博士的中外视角的全景观察。披露林书豪突然爆发的详细内幕,演绎了包括留学生在内的黄皮肤、“小个子”们如何在“弹簧人”和“肌肉棒子”林立的美国如何崛起的生动故事,让你贴近真实的林书豪。
  • 江湖风云录之斩龙诀

    江湖风云录之斩龙诀

    江湖风云变幻一场仇杀?一个争斗?到底是什么原因?又隐藏了什么秘密?一个少年怀着仇恨之心,踏上了江湖之路。师从名门,能掩盖他的暗黑之心吗?他选择的道路又是什么?是正?是邪?
  • 她,久处不厌

    她,久处不厌

    春风化水,夏阳成光,雨后天晴,你是,彩虹味。——季墨 六月大风吹,吹来了眉眼若初的少年郎而且,少年只对叶笙一个人温柔少年会给叶笙讲题,给叶笙带早点,还会让她请吃糖。叶笙:“以后我的糖,都给你吃。”少年:“好,我要彩虹味。”(从校服到婚纱,涉及到前世今生的剧情,前世是架空,转世是现代,剧情主要是转世的)
  • 马政纪

    马政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妄言妄听

    妄言妄听

    纪昀笔下的鬼写此书稿前翻出扬州八怪中罗聘画的《鬼趣图》,为他所画的生动之鬼而叫绝。当时,扬州八怪到最后一怪罗聘这里已经不怪了,前面七怪本已是泰斗式的画家,其画更是穷尽了各自领域,罗聘该去画什么呢?像是天启,无意间产生的画鬼念头让他欣喜若狂。这个题材几乎无人涉及,他遂决意把鬼当成可大力开发的源泉。爱上鬼,鬼便是美的。他先后画了献媚鬼、贪婪鬼、攀谈鬼、随行鬼、侍酒鬼、赶路鬼、逃命鬼,个个活灵活现,可爱之极。自此,他成了地地道道的鬼画家。看罢罗聘的《鬼趣图》,后又读了纪昀(又称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尤其喜欢其中写乌鲁木齐鬼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