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10600000001

第1章

来源:《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5年第05期

栏目:中篇小说排行榜

红番小区有些年纪了,前两年沾某活动的光,刷过一次外墙,很快就像老年妇女脸上的粉,斑驳干燥,透出没有营养的底色来。到处都是横空而过的线缆,阳台一律封死,窗口处投降般伸出些长长短短的衣物来,无论款式还是质地,都在向上天证明,住在这里的人,生活谈不上讲究。但它却在上海寸土寸金的位置,拐到弄口,就是整齐而辽阔的商业区,空气中嗡嗡作响的仿佛不是电流,而是钞票在以光速流动。

小小每次从小区走出,穿过两百米弄口,拐到马路上等车,都会有种新生儿奋力钻出母体的感觉,一刻还是憋闷不堪,一刻就天高地远了。

宁愿挤在这个昏暗的产道上,也不愿住到开阔一些的地方去,这是小小初来上海时的想法,好不容易把这个想法兑了现,现在却有点后悔,她以为住在这里更上海一些,结果却发现,这里不过是上海的一小段盲肠,虽在中心地带,但离上海的心脏,或是灵魂,还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

好在它小而隐蔽。不包括同事,小小在这里的熟人不会超过十个,她一点都不急于去认识更多的人,就像她不想去网上接受更多的信息一样。她养了一盆玉树,随手放在阳台上,孩子睡觉以后,她喜欢站在玉树旁抽一根烟,抽完了,烟头在花泥里杵熄。饶是这么不爱惜,玉树还是长得肥厚墩实。她只喜欢好养活的东西,所以她不养宠物,喜欢也不行。

本来没打算买房的,当时她有更多更远大的计划,她想出国,理由很多:读书,追随某人,一种生活方式,等等,都说得过去。但老父亲一个电话震醒了她。父亲在电话里说:以后有了男朋友,不到拿结婚证的地步,先不要带回来。父亲说得很委婉,但她脸上已经开始淌汗,从初恋算起,她先后兴冲冲带过六个男朋友回家,每次她都以为他们马上就要结婚了,可每次她都搞错了,不能怪她,但又能去怪谁呢?父亲一生好面子,估计是听到闲话了,不然不会冒着刺痛她的风险给她打这个电话。这个电话改变了她的计划,也改变了她的人生,她用整整两年的时间,燕子衔泥般筑起了这个小窝,然后就一个劲儿地想把这个窝暖起来。

不错,她什么都可以搞定,挣钱不多,但能养活自己跟女儿。朋友不多,实在心烦意乱时,也可以找个把人去喝喝咖啡,咖啡能帮助她把一切迅速冲进咖啡馆尽头那间散发着香气的卫生间。在她看来,一个人在世间的平衡,全靠这一进一出来维系。

只有一件事情她无能力,她不能分身为两个人,她的家缺一只角,缺一个人。刚搬来时,邻居们就倍加关切地发现了,她一个一个耐心地告诉他们,丈夫因为工作的原因,要在美国待两年。他们顿时肃然起敬,同时也替她着急:那怎么行?现在的家庭都是四加二加一,总共六个人在管一个小孩子,你一个人哪行?她趁机放出要找个小时工的口风,她早就盘算开了,红番小区里多的是退休在家的老工人,无所事事的家庭妇女,一早就端个大筐,坐在墙根下晒太阳,折锡箔,折完锡箔择青菜,择完青菜打麻将,要是能在她们中找一个人来帮帮自己,那可是太恰如其分了,这么近,随叫随到,又不担心是人贩子集团的成员之一。

很快,楼下邻居就向她推荐了红头发底下露出白发根的杨阿姨。

小小没有跟保姆打交道的经验,凭直觉,她觉得应该给杨阿姨做出个样本来,于是选了个周末,全副武装,不歇气地忙活。窗明几净自不用说,那些不好看的东西统统要收纳起来,厨房要有香味,要有阳光,锅要收进柜子里,滴水槽要干燥而明亮,灶台上最好摆一花瓶,插干花也可,插观赏性蔬菜也可。客厅无一杂物,靠垫拍松,不偏不倚。小孩卧室尤其重要,除了整齐,最重要的是洁净,汤团掉到地上都能捡起来丢到口里。卫生间更是重中之重,不能有水渍,不能见头发,各种洗涤液有序摆放,地垫永远像新的。总之,既然有了工人,她就要她的家时时刻刻像开发商的样品间一样。

她能感觉得到,杨阿姨进门的时候,暗暗抽了一口凉气:你家里收拾得蛮清爽的。

杨阿姨进门的第三天,老家一个表嫂来了电话。

并不是很亲的表嫂,追溯起来,至少三代以上才有直系亲属关系。这些年,因为小小一直在外地,很少回家,跟家里的亲戚基本上断绝了来往,母亲去世后,连听说这条渠道也断了,所以,当表嫂的声音突然出现在她手机里时,她好一阵反应不过来。

我是良芝姐。亲戚不仅报出了自己的名字,还报出她们的关系。

一阵胡乱寒暄过后,良芝姐说:听说你现在一个人?

还有孩子呢。暂时的,两年后他就回来了。

我要动身来上海了,火车票都已经买好了。

良芝姐随后解释,反正已经退休了,没必要一动不动困在老地方。小小也说:是要多出来走走,趁现在身体还好。

我身体好得很,每天打乒乓球,还玩过空竹,嫌太吵,玩了一阵不玩了。良芝姐浓重的方言让她应接不暇,贮存在脑子里的方言一时竟启动不开,为了表达必须的热情,她只得说些例行的客套话,诸如既然出来了,就多玩些日子之类。

来了再说。说完,不等小小回应,竟自顾自把电话挂掉了。

接电话的时候,杨阿姨在旁边走来走去地擦拭,小小顺便告诉她,老家要来个亲戚,到时可能要多烧一两个菜。杨阿姨笑着问:来旅游啦?

小小这才想起来,良芝姐那句来了再说未必是旅游的意思,不过,不关自己的事,随便她吧。

那她吃得惯我们这里的菜吧?杨阿姨觉察到这事跟自己的工作有关。

应该没问题,她也算见过世面的。退休了,出来玩玩。

现在的人都喜欢往外跑。

你也走过不少地方吧?小小给了一个礼貌的回应。

我啊,我很少出门。杨阿姨谦虚地笑了下。

小小直觉杨阿姨说起话来比良芝姐克制得多,同样一件事,杨阿姨话说七分,良芝姐却恨不得说出十二分来。

晚上九点多才在火车站接到良芝姐,等候的时候,小小一直在回忆良芝姐的长相,越回忆越模糊,后悔没弄个接站牌拿在手里,幸好闸口一开,良芝姐就在人堆里叫起了她的名字,循声看去,只见一只穿着红毛衣的胳膊在人头上方求救似的摇,再一看,记忆中模糊的面孔一下子被拉到放大镜前。

椭圆的大脸,高而尖削的鼻子,嘴唇干燥起皮,浅浅的细纹包裹着两只略略鼓突的大眼,粲然一笑,露出两颗凌厉的门牙,这门牙仿佛时光隧道里的灯盏,一下子照亮了过去的岁月,那时她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前一后微微叠靠的两颗门牙了。如果不是这两颗牙,良芝姐的相貌还要再多加十分。

到底是老了许多,大声讲述路上的经历时,鱼尾纹,法令纹,嘴角纹,你来我往,万花筒般绽放着不同的形状。

进了地铁,慑于各自为政的冷淡气氛,良芝姐自觉地放低了声音,一趟一趟往小小耳边凑,恨恨地解释这趟出来的原因。

够了,我为他们耗了一辈子,单位,家庭,我得到了什么?良芝姐以手掩口,在小小耳边愤愤地吐出一个字:屁!

小小回头打量她一眼,开玩笑说:你该不是逃出来的吧?

逃?谁敢管我?我的任务尽到了,我圆满了,我自由了。

小小再次惊讶地看了她一眼,在她印象中,良芝姐一直是个安于现状勤勤恳恳的妇道人家,原来是燃料公司的营业员,坐在不怎么干净的柜台后面卖燃气灶及各种配件,没顾客时就偷偷打毛衣,据说后来燃料公司关掉了,那时小小已经离开了老家,很少再有关于良芝姐的信息。出于礼貌,她没问良芝姐后来干了些什么工作,从哪里退的休?问,就证明她对人家不了解,不了解就说明她对人家漠不关心,她当然不关心,但没必要这么快就表现出来,所以就装出兴趣盎然的样子听她说,绝不打断,发问。对于良芝姐的家,也不比她的工作知道得更多,昌胜哥,良芝姐的丈夫,这个名字是来火车站的路上才突然想起来的,昌胜哥在政府部门工作,具体哪个部门并不清楚,应该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岗位,否则她多少会有点印象。

地铁到站了,首轮谈话自动关闭,两人无声地出了站,夜风中,小小听见良芝姐愉快地吐出一口气:好漂亮啊!

明天开始好好玩吧,我给你弄了个日程安排,怎么坐车都给你写好了,保证丢不了。除了周末,其他时间我就不能陪你了。

噢。良芝姐随便应了一声。

除了一个老式大行李箱,还有一个鼓鼓囊囊的大背包,小小让她把衣服拿出来,挂在衣柜里,她犹豫了一下,蹲下去开锁,密码什么的折腾了好大一会儿,打开来一看,几乎全是冬衣,小小大吃一惊:现在才初秋呢,而且这里比老家热。

良芝姐开始往柜里挂衣服,羽绒服不算新,有些蹿毛,毛衣也起着各种颜色的球,秋衣秋裤也不算新,一副沮丧相。

拉开皮箱夹层的拉链时,蹲在地上的良芝姐回过头,不好意思地一笑:小小,我没准备回去了。她从夹层里取出一沓东西,是床单被套之类的。

啊?先吃饭吧。小小凛然着脸,问题有点严重。她得在吃饭的间隙想想怎么应对这个突发事件。

没有杨阿姨担心的吃不惯的问题,良芝姐吃得很欢,还直夸好吃。

我做了一辈子饭。只要是人家做的,我都觉得好吃。

你跟昌胜哥吵架了?

我们不吵架。十几年没吵过架了。年轻时经常吵架。

听说你当奶奶了。

我把孙子带到3岁,他上幼儿园了,该交给他妈了。

表情很平静,措词也没啥不对,但小小还是从她语气里听出了赌气的意味。

我准备在上海找份工作,我相信我能养活自己,养不活也不要紧,我带着银行卡呢,退休工资会按月打到我的卡上。良芝姐胃口很好地说。

小小想想她那些冬衣,那些床上用品,觉得她很有可能长期占用孩子的卧室,难怪她在电话里要问她是不是一个人,早知如此,就该撒谎,说丈夫马上就回来了。

上海,并不好待。小小想了想说,我来了好几年了,还觉得是刚来。

我又不打算在这里干一番事业!我打算从零做起,首先去做保姆,做家务不是我的长项吗?这一块我不会输给任何人。上海的保姆什么价?

小小把杨阿姨的价格告诉了她,她激动得拍了下桌子:乖乖,一个小时二十五,一天是多少钱?我要发财了!

小小打断她:小时工跟住家保姆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外地保姆跟本地保姆价格也不一样,很多种标准呢,具体得去中介看了再说。

良芝姐坚持不去找中介。中介要收费的,你家不是有小时工吗?让她帮我推荐一下,你也帮我在你的朋友同事中推荐推荐。

你何苦?人生功德圆满,又有退休工资,在家颐养天年多好。

良芝姐坚定地摇头:没意思,上班没意思,不上班了也没意思,旅游也不好玩,我出去旅游过两次,花钱不说,还累,就那么几天,完了还得回来,跟没出去一样。

我看你这是离家出走的意思啊,昌胜哥知道吗?

他管不了我了,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知道你来上海了吗?

这个他知道。

他同意你出来做保姆?

我不是一定要做保姆,我得养活自己不是?不能坐吃山空啊。我想了很久了,做保姆是最好的办法,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愁吃不愁住,跟花钱游山玩水不一样,是真正的深度游,而且不花钱。

小小看看良芝姐利索的举动,走起路来雄赳赳的劲头,觉得她身上余热似还比较充沛,再想想她前半生的执守,觉得有这个想法也不难理解,就答应先在微信上帮她推介一下。拿起手机,又觉得不宜匆忙,毕竟良芝姐才刚到,应该让她休息休息,先在上海逛几天再说。

吃完饭,良芝姐帮她把碗放在水槽,正要捋袖子洗,小小拦住了她:留着吧,明天杨阿姨会来洗的。

良芝姐看了她两眼:即使你能做的事,也要留给她做,对吗?

我要是抢了她的活,她会以为我要炒她鱿鱼。

看来,我得从观念上学起。良芝姐犹豫了一阵,最终还是离开了洗碗槽。

小小突然有了个想法:要不,你先在我家里观摩一下吧,杨阿姨做这一行已经好多年了。

你是说,让她培训我?

不是,让你看看上海女人是怎么做家务的,既然要做这一行,就得入乡随俗。

当夜,小小被一声巨响惊醒。良芝姐起来小解,撞翻了一个杯子,小小惊得在床上喘了一会儿,才爬起来看,良芝姐捂着胸口蹲在地上捡瓷片,见到小小,丧魂失魄地说:长这么大,这是我第一次打破杯子。

家里热闹而滑稽,总共就母女两人,却有两个保姆在房间里穿梭不停。自从小小当面交代杨阿姨收良芝姐为徒后,杨阿姨说话的语气就跟以前不一样了。

良芝,拖地的水要换了,颜色一变就要换。

良芝姐不以为然,但还是去换了。

抽油烟机用厨房纸巾擦,多用几张不要紧的,东家只会嫌你没弄干净,不会嫌你多用了几张纸巾。

良芝姐拎着那片湿纸巾上下打量,摇着头嘀咕:这东西,用起来一点都不称手。

告诉你一个秘诀,灶台用牙膏擦,既不伤手,又去油。除了灶台,好多东西都可以用牙膏擦,牙膏是个好东西。

良芝姐挤出一截牙膏试了试,说:还真灵哎。

随手带支笔,一个小笔记本,放在围裙口袋里,你买了什么,东家缺了什么,都记下来,做家务除了伤手,还伤记性。

嗬,有必要这么专业吗?

杨阿姨不作回辩,继续说:你动作太快,小心打破人家东西,做慢点不要紧,毛毛躁躁打破东西,人家就不高兴了。

而且杨阿姨开始早退,每天都留一点尾声,交给学徒良芝姐去处理。她一走,良芝姐就跟小小叫起来:精哪,真是精哪,借口培训,活不干完就敢走,她还真把自己当师傅了。

同类推荐
  • 面条

    面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张雨泉打小是吃面食长大的。在所有的面食里,他最喜欢的是面条,不过面条对于他生活中的意义,张雨泉是直到去南方打工后才算真正地明白过来。离家后他一直摆脱不了乡愁,怎么都觉得不习惯,其实累啊苦的他倒不怕,就是建筑工地上日复一日的糙米饭实在难以下咽,弄得胃里面整日毛糙糙的。胃连着心,胃不好过心就难受,渐渐地他才反应过来,原来与其说是想家,在某种程度上,不如说是真想那一口下去滑溜溜的润心润肺润肠子的面条。或者反过来说,想吃面条成为了他寄托乡情的一种方式。后来,他便往北方跑了,累还是那么累,苦还是那么苦,但北方的人在一起喜欢吃面条。
  • 我消失的影子

    我消失的影子

    自从阿布的影子消失,又过了好一阵子,他想起那些事,或许终究告慰了自己不安的驱壳。作为一名舞者,阿布的驱体始终在动与静之中自由转换。捱了这么些年,好不容易拼到了一出备受瞩目的“影子舞”的主角,却因为自身影子的消失,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窘境当中。光线不容置疑地穿透驱体,幕布上的他俨然成了透明。令阿布崩溃的不只是丢掉饭碗,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让他和远在国外的未婚妻也产生了罅隙。阿布不愿承认,两人的感情竟如此不堪一击,或许这背后原本就存在着难以启齿的秘密……饱受困扰的阿布开始失眠,并出现幻觉,失魂落魄如行尸走肉一般。阿布想弄清这一切到底怎么回事。在他身旁围绕着三个女人,一个是躲着他不见的未婚妻,一个是他躲之不及的舞蹈总监,还有一位,是他在病急乱投医的情形下结识的一位专靠塔罗牌为人占星卜卦的奇女子。奇女子盲打误撞,竟然真帮阿布找到了影子。只是影子并不好驾驭,或许影子也试图追根溯源,找回属于它被抹去的一段记忆。阿布的驱壳在这三个女人的混沌交织下,逐渐发现了一段扑朔迷离的往事,牵涉出了三条命案,以及他不堪回首的童年……阿布想找回消失的影子,找到梦魇中那死去的身影到底源自何时,源自何方。
  • 下套儿

    下套儿

    本书是国内首部横跨两大行业并均做深度揭示的商战作品,是一本以现实场景和真实案例作为蓝本,以作者亲历作为基点的小说,把太阳能热水器和化妆品这两个行业各自领域内的战略、营销、策划、公关等针锋相对、生死博弈描写得淋漓尽致。
  • 地球的呼唤

    地球的呼唤

    上灵感觉到自己正在走向失败,意识到它需要失落地球的技术来实现它的目标。这已经导致纳飞,一个十几岁的男孩,犯下谋杀罪······纳飞、他的父亲和兄弟们已经离开了女皇城,但其他家人仍然留在那里,包括他的母亲、具有影响力的华纱女士。然而,华纱心里还有其他事情,比如孤威国慕容复将军率领的军队的“友好”入侵,慕容复不相信任何神,包括上灵——尽管他可能仍然会成为上灵未知的工具。
  • 我们就到这

    我们就到这

    她失恋、失业,又失意,面对重重打击,在结束一份工作后,整日酗酒度日,很快花光所有积蓄。不得不重新收拾心情,改换发型,打起精神,强迫自己开始新生活。然而,就当她决定忘记过去,开始新生的时候,她又在新的公司重遇前男友。这该死的心情,狗血的剧情,不痛不痒的感情,就这样把这锅烂粥熬将起来……
热门推荐
  • 凡人哲学

    凡人哲学

    本书是一本有关人生感悟的小册子。有关人生感悟的讨论,这是一个既古老又庞大的话题。说其古老,是指自有人类智慧以来,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大家都在思考、探讨这个话题,著述立说,汗牛充栋。说其庞大,是指这个话题本身内涵的无限延展性、结论的不确定性和认知结果的多样性。尽管很多人都在说,但没有人能说得全面、说得彻底、说得绝对准确。只能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 下堂妃要翻身

    下堂妃要翻身

    废物加丑八怪?人人欺凌可打骂?不怕不怕,那通通是迷惑世人的假象。胎记一除,烧火棍霸气一挥,谁敢再说,她还是那个懦弱无能的下堂妃?前世今生,命运轮盘重启,且看谁才是幕后真正的大赢家!求仙漫漫路上,数条桃花尾巴怎么也甩不掉?!挡脸,求放过……新书《今生有你甜心头》,期待亲们围观,万分感谢。
  • 千百寻

    千百寻

    魔界之王的心脏、九幽深渊的血瞳!三界混乱,至亲被捉,且看这个从天而降的神秘山村少年是如何踏上这条寻天之路!灵器、灵药、功法!灵力、魂力、秘宝!奇遇、传说、爱恨!妖!魔!鬼!怪!一个都不会少!寻人、寻宝、寻天!这是一条艰险之路!
  • 豪门错嫁:落魄千金的逆袭

    豪门错嫁:落魄千金的逆袭

    “娶你,只为你们白氏集团。”他是商界里的一头狼,对敌人从不手软,为复仇,他不惜已婚姻做赌注。她一夜间失去所有,而那个让她失去一切的尽然是她最爱的人,“你对我的伤害,我会十倍的偿还给你。”一场豪门的恩怨就此拉开序幕,千金逆袭归来,誓要夺走他的一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网游之大末世

    网游之大末世

    风靡全球的末日生存游戏《苍茫》正式上线,林浩是一个无业青年,进入了这个游戏讨生活,但这个游戏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简单。
  • 正在消失的父亲

    正在消失的父亲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一只宫娥要扑火

    一只宫娥要扑火

    新书《夫君太爱作妖了》开坑,请多多支持!木槿作为一个城府不深,姿色平平的宫娥8岁就发下宏愿,要想方设法活到25岁出宫。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作为一个小小的宫女不止要办好差事,巴结好上司,还要提防同事,特别是那些小太监,不定哪天就被拉去做了“夫妻”。如果做“夫妻”的那个人是他,木槿好像也愿意,毕竟是自己带大的娃,知根知底。就在木槿点头的那一刻好像进了一个圈套,原来一直自己被他算计了。。。本文有凶案来插花,花娘自杀谜,卍字凶杀案,十三女侍弑君案,玉妃藏奸案,真假太子案,锦华池现凤凰案。。。。。。本书为甜宠文,1v1,三观正,前期铺垫比较多,剧情展开的慢,请入坑。
  • 京华烟云(全集)(纪念典藏版)

    京华烟云(全集)(纪念典藏版)

    赵薇、潘粤明、陈宝国、潘虹、 王刚主演电视剧《京华烟云》原著小说。本书是林语堂久负盛名的作品,文中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对传统中国的文化和生活细节的真挚热爱,以及一种极富生命力的老庄哲学境界,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皇皇巨著。全书借姚、曾、牛三大家族的兴衰浮沉,刻画出从清末义和团运动到民国抗战初期长达四十年的社会面貌,从侧面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北伐战争、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人物繁多,场面宏阔,全景式展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生的急剧而深刻的变化,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
  • 火辣阴森的正午

    火辣阴森的正午

    本书包含十多个中短篇小说,大部分都在国内文学刊物上发表过。大平的小说,一如既往地关注乡村与城市平民的生活。在他笔下,小人物的生活显得那么真实、辛酸,但是又不乏希望。在最贫困的物质陪伴之下,这些人物依然靠着求生的本能苦苦挣扎,并且尽力活出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