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8900000019

第19章 红颜知己(1)

梁启超的《新民丛报》是在他游历了檀香山、新加坡、悉尼之后,下决心筹旨的。

这就不能不略记梁启超的新大陆之行,也可约略窥知一个人的阅历,对于增进妻才干和见识是何等重要。

1899年12月20日,梁启超由日本横滨乘船,赴美国檀香山。

自此开始,梁启超自谓由“乡人”成了“世界人”。

梁启超的檀香山之行,是奉康有为之命,发展保皇组织,推进维新事业。其意斗之外的收获却是看见了世界之大,西方文明之硕果,“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目道力强”。

还是在去檀香山的船上,梁启超不禁浮想联翩,想起出逃,想起故国,想起谭同同,也想到从今以后的人生,便诗兴大发,以《壮别》为题,作26首,又有二十世纪太平洋歌》,读来感慨系之!

如《壮别》第一首:

丈夫有壮别,不作儿女颜。

风尘孤剑在,湖海一身单。

天下正多事,年华殊未阑。

高楼一挥手,来去我何难。

2000多行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与其说是梁启超勺抒情之作,不如说也是他坦言身世、心路的言志之篇。

是时也,太平洋之夜风高浪阔,那些浪是想把这蓝甚石的星空也溅个水淋淋湿漉漉吗?

地球上所多的是水,三山六水一分田也。由水滋润日水簇拥,生命的饥渴感此时此地冲激着梁启超,那是一种怎样的饥渴呢?是的,梁启超渴望见到这个大千世晷的另外一些部分,人文初祖,采集和狩猎无分东西,亏来文明的进程一旦分途,便有了九曲十八弯了。梁启超想起了家人,这一瞬间心垦寂寞如冰,孤独像这艘夜航的船,所有的航程都是为了驶离孤独,寻找可以停白、可以做梦的港湾吗?

太平洋上月,寂寞梦里人。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就写于这不眠之夜: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少年悬孤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乃于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九年腊月晦日之夜半,扁舟横渡太平洋。其时人静月黑夜悄悄,怒波碎打寒星芒,海底蛟龙睡初起,欲嘘未嘘欲舞未舞深潜藏。其时彼士兀然坐,澄心摄虑游睿茫,正住华严法界第三观,帝网深处无数潜影涵其旁。蓦然忽想今夕何夕地何地,乃是新旧二世纪之界线,东西两半球之中央;不自我先不我后,置身世界第一关键之津梁。胸中万千块垒突兀起,斗酒倾尽荡中肠;独饮独语苦无赖,曼声浩歌我二十世纪太平洋……

梁启超是一个言不离政治的人,但在一次遥远的旅途中,他的诗人的天性终亍被他自己发现了,缠绵、浪漫、浩歌式的追求以及被放逐者的孤独、无奈相交织饮酒、吟诗直到次日天明:

酒罢,诗罢,但见寥天一鸟鸣朝阳。

梁启超在檀香山停留半年,没完没了的集会、演讲之外,便是各种应酬。在兰地华侨,尤其是华侨青年中,梁启超几成崇拜的偶像,这自然使梁启超十分得意再加上夏威夷如诗如画的环境,银色的海滩上,梁启超留下了实在是难得轻松酗脚印。

梁启超也并不是没有一点心烦之处。刚到檀香山不久,清廷驻檀香山领事馆侵用银子买通了一家当地的英文报纸,不断发表文章攻击粱启超。梁启超苦于不懂寡文,只能徒唤奈何!

其时,清廷已通电各驻外使领馆,务必严密注意康粱动向。所以来自报纸上创攻击,梁启超倒也坦然。加上华侨中有人相劝,以勿激化为要,保得平安,才可访事,梁启超也觉言之成理。便照例日夜忙于应酬、集会、演讲、筹款,竞把被攻矗一事忘了个一干二净。

忽然间檀香山盛传一件怪事:在另一家英文报纸上出现了为梁启超辩驳的支章,此人是谁?

梁启超先以为是保皇党的朋友所为,问遍有关人等,都说不知此事。还有说,是曾想过要写文章论战一番,可惜笔力不济。

由英文翻译过来的文字,梁启超认真研读了一番认为:这些辩驳文章的作者锺对是维新同志,而且熟悉梁启超的经历和著述,从《变法通议》到《中国积弱溯溺论》,观点融会贯通,引文有条有理,梁启超百思不得其解:“真乃檀香山奇事夤人也!”

却说檀香山因梁启超的到来而在华侨社会中引起轰动,宴会应酬是少不了的谁能请来梁启超为座上宾,则均会当作莫大荣幸。檀香山有一位何姓华侨巨富,粜殳家宴,并请来了一些当地名流,希望梁启超赏光赴宴,并即席演讲。

梁启超一进何家大门,笑吟吟地迎出来的除了何姓主人外,还有一位小姐,是主人的女儿,芳龄20岁,16岁就当英文教员。主人介绍后又说:“小女即是今天梁范生的翻译。”原来出席这次家宴的还有一些美国人。

该女名何蕙珍。坐在梁启超的身旁,总有一股淡淡的女儿味飘来,梁启超又看了她一眼,长相一般,绝无闭月羞花之貌,落落大方地待客应酬,却使人觉得有文七、有教养。

宴会开始,梁启超即席演说,这是轻车熟路了,除了国语说不好,梁启超的口r可以说滔滔乎无遁词。

梁启超不习惯即说即译,只顾自己说。却想不到何蕙珍的翻译博得了满堂掌言,这时候梁启超再看何小姐时,已被她的风度所吸引。

更有出人意料者,演说完毕,梁启超刚说完“谢谢何小姐”,何小姐却微露羞基地捧出一卷手稿说:

“梁先生,这些文字都是我代你笔战的底稿,送你留个已念。”

何蕙珍的家人,更别提各界名流惊喜不已,有人赞不绝口:“何小姐,你太伟了!”

梁启超终于明白了一切,但还有不明白的:一个20岁的华侨小姐,何以有如厚重的笔力?倒是何蕙珍说得妙:“都是读梁先生文章受的教益。”

席间,梁启超与何蕙珍聊天,海阔天空,梁启超惊讶了:何小姐不仅学识过,而且深明大义。何蕙珍呢?既不冷落别的客人,又明显地接近着梁启超,趁这匿逢的机会,要梁启超说说文章何以能写得如此动人。

梁启超一说起文章便有无数的话,古今中外无不了然。直把何小姐听得目光里蕾含着敬佩,大大的眼睛看着梁启超,那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

“我能拜先生为师吗?”何小姐问。

梁启超:“小姐客气了。”

梁启超礼貌地拒绝了主人的劝酒:“可以了,多则为灾。”

何小姐盈盈地站起来:“梁先生,假如你愿意接受我这杯酒,我将感到无比的福。”

梁启超正要站起来,何小姐轻轻地用左手一按梁启超的肩膀:“不必,学生理站着听先生的教诲。”

梁启超何等机灵善言之人,不料一时语塞,又怎能让何小姐一直站着呢?“好。满饮此杯,其实人生苦短,难得一醉。”

两只杯子轻轻地一碰,撞击之声叮咚悦耳。

梁启超是真的有点陶醉了,陶醉于这氛围,陶醉于一个妙龄女郎的真诚的崇,陶醉于她的眼波和声音。

真是相见恨晚啊!

何家已久居檀香山,有些生活习惯也西化了,比如家宴,不像中国以吃为主,是以谈话为主,类似于“派对”,端着酒杯慢慢地品尝,谁跟谁有话说就只管慢地说。

无论如何,这宴会总有结束的时候。

客人们相继告辞时,梁启超惶惑而尚不失态地从何蕙珍身边站起来:“何小姐我该走了。”

何小姐:“你真的要走?”

梁启超一一告辞,何小姐伸出玉手与梁启超握别,说:“梁先生,我很难表趔对你的万分敬爱,如果先生方便,望能送我一张照片,以作纪念。”

梁启超握着何小姐手的那一刻,便已感到了今生今世从未有过的心的颤抖,黄不忍抽走,却又不能总是握着人家的手,轻轻一捏在何小姐的手心里写下了“身奈”两个字。

回到寓所,梁启超仍觉心旌摇荡。

其实,按西方风俗,握手道别极为平常,不平常的只是那种感觉,触电一般郜感觉。至于一个女子向心仪的男士索要照片或一纸签名,也是常事,没有什么了才得的。可是这一些发生在饱读史书熟记“男女授受不亲”古训的梁启超身上时,很产生了破天荒的“轰动效应”,竟不能人眠,总有何小姐的倩影飘然而至。

梁启超也是个人,而且是个年轻人。

这样一个奔走呼号、亡命天涯、专心著述的革命家、思想家,他已经舍弃了行多,儿女私情甚至连想都没有工夫想。夫妻分离,难见一面,曾经有过的长夜的孤独,都被这风云变幻年代的岁月带走了。然而一旦偶有艳遇,想入非非也实在是』之常情。

何小姐的仗义,何小姐的文采以及何小姐的风度,总而言之,一个20岁女脚的一切,那种纯情的青春气息,都使梁启超感到赏心悦目。内心里一直压抑着的。曜感,终于突破而出,一口气写下了他一生中少见的24句情诗:

人去天住两无期,啼驶年华每自疑;

多少壮怀都未了,又添遗恨到蛾眉。

如果说这几行诗中梁启超还遮遮掩掩的话,另一些诗句却要坦率得多了:何姐是他浪迹天涯时遇到的唯一知己--

颇愧年来负盛名,天涯到处有逢迎;

识荆说项寻常事,第一知己总让卿。

青衫红粉讲筵新,言语科中第一人;

座绕万花听说法,胡儿错认是乡亲。

目如雷电口如河,睥睨时流振法螺;

不论才华与胆略,蛾眉队里已无多。

眼中既已无男子,独有青睐到小生;

如此深恩安可负,当宴我几欲卿卿。

尹尚粗解中行颉,我愧不识左行驹;

奇情艳福天难妒,红袖添香伴读书。

梁启超确实已现痴迷之状了。

梁启超写毕情诗,痛快倒是痛快,哪知道一遍吟罢,不禁想起了远在上海的夫人李蕙仙,兹事体大,夫人一旦得知,醋海洪波自可想象。再三思考的结果是:先修家书一封,轻描淡写告之与何小姐的邂逅,总之是说了比不说好,个中隐情当然说不得。

梁启超笨拙地告知夫人,何小姐“粗头乱服如村姑”,这绝不是故意糟蹋何小姐,而是先人为主让夫人先打消了疑虑。至于说到何小姐“善谈国事,有丈夫气”,这一点正好和梁启超脾气相投而已。为了表白自己,梁启超用生花妙笔把与何小姐握手道别的细节如此写来:

“何小姐说:‘我万分敬爱梁先生,虽然可惜仅敬爱而已,今生或不能相遇,愿期诸来生,但得先生赐以小相,即遂心愿。’余是时唯唯而已,不知所对。”

这是自己把自己描黑了,夫人岂有不知梁启超之灵敏智慧?如此不知所对,非任公也。

禁不住还要往下写,便有所吐露了,但那是既在设防之下,且属试探性的:

“……虽近年以来,风云气多,儿女情少,然见其之事,闻其之言,觉得心中时时刻刻有此人,不知何故也。”

梁启超到底是男子汉,说出了“心中时时刻刻有此人”的真话,否则如何心安?戛然而止,却是梁启超的妙笔,让人去猜,而况感觉等等是不必由别人与闻的。

不妨设想一下,信写到这里,梁启超还是犯难了,就此打住?怕夫人那边读信后气不打一处来,那毕竟是为他、为梁家守着的结发夫妻!再往下写,把24句情诗抄上一二,那还得了?远隔汪洋,夫人只要作一番平常猜想,而不必太罗曼蒂克,就是暴风骤雨了。

不得不,梁启超想着夫人的二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态度。

是怒发冲冠?不,不会,李蕙仙不是这样的人。

是写一封长信,对梁启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许这种可能最大,那便是上上大吉。

梁启超筹措着这封信的结尾。

事后,他谓朋友:“写信比做文章还难。”

梁启超毕竟大手笔,结尾处一方面告诉夫人:我年方28岁,即已名满天下,有女子为之动容,也不必多怪,“勿有一分抑郁愁思可也”;另一方面又表示与夫人的“百年恩爱”之情。算是用心良苦了,梁启超写道:

呜呼!余自顾一山野鄙人,祖宗累代数百年,皆山居谷汲耳。今我以

二十八岁之“少年”,虚名振动五洲,至于妇人女子为之动容,不可为非

人生快心之事。而我蕙仙之与我,虽复中经忧患,会少离多。然而美满姻

缘,百年恩爱。以视蕙珍之言,“今生不能相遇,愿期诸来生,何如?”岂

不过之远甚?卿念及此,惟当自慰,勿有一分抑郁愁思可也。

家书寄出,梁启超一厢情愿地以为,夫人那边既已打过招呼,似应不会天翻划覆,便又一门心思用到了何小姐身上。

首先是践约送照片。

自己上门去送?理当如此,以显得郑重其事,细想之下又觉不妥,怕万一何豸有变,岂非尽失身份?于是梁启超修书一封附照片一张,差人送到何家。

然后在房间里沉思默想,静候佳音。

何小姐得到梁启超的照片后,投桃报李,也送给梁启超一对她亲手编制的席子。梁启超大喜过望,把玩数日后,“不欲浪用之”,因为这一对扇子乃“其手够者,物虽微而两情可感”,便珍藏着,秘不示人。

赠相报扇之后,梁启超思谋着下一步如何动作。他以丰富的想象力,编造了一个别人为他做媒的故事,作为试探气球飘到夫人那边,以测深浅,徐图后举。

梁启超在这封家书中先通报了赠相报扇之事,继而又说外出到附近的一个小岛上走了半个月,回到檀香山后便和一位朋友有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先生将游美洲,而不能西语,殊不方便,欲携一翻译同往乎?”

“当然亟需,可惜难找合适者,奈何!”

“何不娶一位既通华语又能西语的女子,随侍在侧,岂不大妙?”

“你这是开大玩笑了,哪有不相识的这种闺秀肯嫁我?且我早已使君有妇,侨不知道吗?”

“不敢与先生戏言。只想问一句:假如真有这样的闺秀,先生何以待之?”

梁启超思虑片刻,乃大悟:“你所说的人我知道,对于她,我也十分敬爱。可是而今我万里亡命,一颗头颅被清廷悬以10万之赏,与家中夫人也是天各一方,不能常相厮守,怎能再去累及别人?启超为国事奔走天下,一言一动,为人注目,若有此事,旁人岂能谅我?请代我向那位女士致谢,我一定以她敬爱于我之心。予她以敬爱,时时不忘。如此而已。”

好一个“如此而已”!

怎么“而已”得了呢?李蕙仙夫人读了梁启超的信后,弦外之音已经如雷贯耳,李蕙仙到底是大家闺秀名门出身,恼是恼,苦是苦,却没有轻举妄动,总得想个万全之策才好。

檀香山这边,梁启超却真的忘乎所以了。

一日,何小姐的老师--一位洋人请他赴宴,何小姐作陪,再度会面的热烈交谈可谓白热化,两人有说不完的话题,且谈得非常投机,从振兴女学谈到小学教育,从基督教谈到佛教,从时务学堂谈到留学生,只嫌时间何以如此匆促!

同类推荐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没有哪一位艺术家能在全天二十四小时里不间断地创作艺术。他们成功完成的那些关键性的、具有恒久意义的作品,都出现在为数不多而且难得一现的灵感降临的瞬间。历史也是如此:我们敬慕一切时代中最伟大的诗人和表演艺术家,但是她也绝不是一位永无闲歇的创造者。歌德曾经充满敬畏地将历史称为"上帝的满是秘密的作坊"——即便在这个作坊里,无关紧要和日常繁琐之事也是无尽无休。在这里如同在艺术和生活的各种领域一样,那种精致的、令人难忘的时刻难得一现。大多时候,历史是一位编年记录人,她心思冷淡却持之以恒地将一个个环套编成一个巨大的链条——这链条延伸几千年,在它上面一个个平淡事实比肩而列,因为所有的精彩纷呈都需要准备时间,每一桩真正的事件都需要有发酵的过程。
  • 卡帕传

    卡帕传

    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奠定了世界近现代的行为规则。不仅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大英帝国灵机一动划分出的奇怪疆界,孕育的年轻国家,就连如今横行世界的英语语法,交往规则也大多出自大英帝国之手。现在好多人都批评美国世界警察,其实英国才是给警察制订法规布置任务的幕后人物。
  • 特斯拉自传

    特斯拉自传

    特斯拉,不只是电动车;特斯拉,更是人类历史上最传奇的科学家之一。作为电气时代最主要的奠基者之一,特斯拉创造了我们的现在(交流电、雷达等等);作为一个天才的发明家和科学家,特斯拉预言了我们的未来(空中交通、星际通讯等等)。特斯拉何以取得如此令人惊叹的成就?特斯拉对未来还有着怎样惊人的预言?本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特斯拉撰写的回忆录,第二部分是特斯拉的文章、演讲及时人对他的报道,诸多内容都是首次在中文世界披露。通过这些文字,我们不仅能了解特斯拉的生平经历,还能读到他对未来世界的设想,思考科技的真谛。
  • 刀尖上的舞者:章太炎与梁启超

    刀尖上的舞者:章太炎与梁启超

    章太炎与梁启超是民国两大思想高峰,是民国文化界的核心人物,他们不但交往频繁,而且共同的地方实在太多:同样来自文化深厚的土地,同样出洋留学,一个师从革命家孙中山,一个跟随改良派康有为,共同成为晚清与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引领了这场中国近代史上最深刻的大变革,给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开拓出一片全新的天空。十余万字的篇幅,80余张珍贵的老照片,将这两位民国大家放在一起解读,充满趣味,别有深意。
  • 文字生涯

    文字生涯

    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诙谐俏皮、妙趣横生地讲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解释存在主义思想和整个学说的出发点。
热门推荐
  • 秦先生每天都想娶我

    秦先生每天都想娶我

    这世上有这么一个人,宠你入骨,相思入髓。在别人眼里,姜琉平淡无奇,放在人群中,都不会令人多看一眼。可偏偏的,在秦笙的眼里,这个女人,好比全世界。
  • 灵妹妹出山记

    灵妹妹出山记

    程文在一次野外旅游中,意外认识了一个女孩,在相处的过程中,程文发现这个女孩很特别,会种很多好吃的蔬菜水果也就算了,看你一眼就知道你得了什么病,摸你一下就能让你的疼痛感消失!还说能看到很远地方发生的事情???拥有很多特异功能也就算了,最喜欢讲很多奇奇怪怪的道理,而程文这种又胆小,又颓废,又很丧的人竟然在她的教导下逆袭成了人生赢家!超治愈小说,人生宝典,赶快收了它!
  • 奇妙物物语

    奇妙物物语

    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却因为特殊符文的存在而变得不一般。物品本是死物,好与坏只在一念间。(脑洞小短篇合辑,希望大家喜欢。大佬们请多提意见)
  • 造化之城

    造化之城

    陆天羽重生了,醒来后发现自己身上多了一座城。这座城中,保留着荒古时代无数强者的传承。你是天帝传人?巧了,我从造化之城里得到了天帝的传承,不服来较量一下?龙族至高秘技失传了?没事,造化之城里有,不过想要的话得拿龙女来换哦……
  • 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

    每个人因自身个性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治人之道,而敢说硬话在曾国藩治人哲学中颇为明显,或者说是曾国藩治人决断的一项突出表现。这与曾国藩的明强不倔的性格有极大关系。因此,在治人之上,就应区别性格,“对症下药”。在有关催眠的课堂上,通常会引介病人到学生面前,并且对病人的个人背景资料作详细的调查,其中一个病例印象非常深刻:有一天,一个显然具有强烈宗教倾向的中年妇女在女仆陪伴下柱着拐杖出现在我的诊室。她大约五十八岁左右,而且左脚罹患麻痹症长达十七年之久。我让她坐在一张很舒适的椅子上,然后请她将一切告知我。她开始一五一十地叙述整个生病的经过以及所受的痛苦。最后,我打断她:“好了,现在没有时间再多说了,马上要将你催眠。”
  • 草木:古老的民谣

    草木:古老的民谣

    本书是关于乡野草木主题的散文集。每一种草木在作者的生命体验中都如同一首古老的民谣,歌唱着动人的生命之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戴明贤集(第七卷):走进云里去

    戴明贤集(第七卷):走进云里去

    本书系《戴明贤集》第六卷,收录戴明贤曾出版过的《岔河涨水》《走进云里去》二书以及一些散见于报刊中关于儿童题材的文章。作者对这种题材进行的创作并不是严格的儿童文学,就像他说“写孩子的小说不一定就是给孩子看的‘儿童文学’;而写孩子的小说应该写得让成人也喜欢看。”例如他的《金牌》,就是一篇极其适合父母看的小说,是作者对社会上各种培优、攀比、望子成龙等等风气的忧心之作。《走进云里去》特意安排了一个城里的小孩到山中体会乌蒙大山的生活,用他的眼睛观察充满着乐趣和新奇事物的山城和山民,也“描写几个小孩子对于一片小天地的感受”。
  • 给你我一生的爱恋

    给你我一生的爱恋

    为爱情谱曲,著一生永不分离。筑一所小屋,宠一世偕老不弃。爱一人,宠一世。此生此世,只一句我爱你。
  • 蓝海战略与资本运作

    蓝海战略与资本运作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