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8900000057

第57章 绝笔余响(2)

愧藐躬事业未就,门墙忝列,伤世长为屈贾哀。蔡元培联曰:

保障共和,应与松坡同不朽:

宣传欧化,宁辞五就比阿衡。蒋梦麟联曰:

海内溯文豪,又弱一个;

岭南论哲学,自有千秋。钱玄同联曰:

文字收功神州革命,

生平自许中国新民。杨杏佛联曰:

文开白话先河,自有勋劳垂学史;

政似青苗一派,终怜凭藉误英雄。沈商耆联曰:

三十年来新事业,新知识,新思想,是谁唤起?

百千载后论学术,论文章,论人品,自有公评。杨度联曰:

事业本寻常,成固亦然,败亦可喜;

文章久零落,人皆欲杀,我独怜才。

王文濡一连为梁启超写了’8副挽联,时称最高纪录,挽联的自序写得尤为真诚典雅:

任公逝矣!综论一生,以龙卧虎跳之才,建震天动地之业,不凝滞于己见、物见,而权衡在心,屈信因时,随大势为转移交化焉,发挥焉,以尽其务而底于成。故其始也,变法蒙难,任维新之先觉,其继也,倒袁讨张,成革命之元勋;指挥若定,大功不居,退隐折津,杜门著述,雅怀高致,操、莽之军阀曾不得而污之焉。文学虽其余事,而整理国故,扶大雅之轮;扬抑古人,秉阳秋之笔。《饮冰》一集,万本万遍,传诵国人,雅俗共赏,得其余沥以弋鸿名而张骚坛者,比比皆是也。痛斯人之难再,嗟举也世皆疳!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一个死者的评价要真实得多,因为活着的发表意见的人可以少很多顾虑,当然那些专门欺负死者,往别人棺材上泼粪的政治无赖们不在此列。

悼念死者的真意是悼其人而追其魂。

有时候,这种悼念是并非刻意安排的,是不经意的发现了梁启超的痕迹,钩沉近代史的衮衮诸公,谁能绕得开梁启超?

正如北京大学的夏晓虹在《觉世与传世》中所言:

在晚清文坛上,梁启超首开风气,用明确、极端的语言强调文学变革的必要性,呼唤“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而这一切,又是基于文学尤其是小说在改良群治中有决定作用的理解,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他的“文学救国”思想;更推而广之,使之成为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理论支柱,促进了这个运动的形成与全面展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梁启超的声音笼罩了整个近代文学界,其回声既广且长。

真实的历史告诉我们:以康梁开始,后来又由梁启超独举大旗的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不仅演化成了摧毁清朝统治从而也是结束中国漫长封建社会的主要思想力量,而且也是五四运动的前奏。

钱基博写于1930年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中说:

迄今六十岁以下三十岁以上之士大夫,论政持学,殆无不为之默化潜

移者!可以想见启超文学感化力之伟大焉!

循此线索,我们再看看别的一些人物是怎么看待梁启超的。曹聚仁在《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中称:

过去半个世纪的知识分子,都受了他的影响。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写道:

这一年之中(1904年),我们都经历了思想上一种激烈变动,都自命为“新人物”了。二哥给我的一大篮子的“新书”,其中很多是梁启超先生一派人的著述,这时代是梁先生文章最有势力的时代。我个人受了梁先生无穷的恩惠,现在追想起来,有两点最分明,第一是他的《新民说》……

梁先生的文章,明白晓畅之中,带着浓挚的热情,使读的人不能不跟着他走,不能不跟着他想。

郭沫若的《少年时代》中说:

平心而论,梁任公的地位在当时确是不失为一个革命家的代表……在他那新兴气锐的言论之前,差不多所有的旧思想旧风习都好像狂风中的败叶,完全失掉了它的精彩。二十年前的青少年--换句话说:就是当时的有产阶级的子弟--无论是赞成或反对,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有受过他的思

想或文字的洗礼的。

“国民性改造”、“为人生的艺术”等“五四”以后新青年们口号的提出,包括邹容在《革命军》中强调的“革命必先去奴隶之根性”,及“以进为中国之国民”等等,都有着梁启超思想的影子,或者说是由《新民说》的启发而发展的。

鲁迅主张启蒙运动“首在立人”,1925年3月,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此后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

周作人在《关于鲁迅之二》中记述了鲁迅读梁启超编《新小说》后为之大受影响的往事。鲁迅的弃医从文,想从文艺人手影响或改变国民精神乃至提倡科学小说,无不闪烁出梁启超思想的光芒。

周作人更明确地以亲身经历指证,“为人生的艺术”,即是梁启超“文学救国”的延伸:

梁任公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当初读了的确很有影响,虽然对于小说之性质与种类,后来意思稍稍改变,大抵由科学或政治的小说转到更纯粹的文艺作品上去了。不过,这只是不看重文学之直接的教训作用,本意还没有什么变更,即仍主张以文学来感化社会,振兴民族精神,用后来的熟语来说,可以说是属于为人生的艺术这一派的。

梁启超克己省身,待人宽容、讲求恕道,无论对曾经爱他提携他后来又骂他甚至动手打他的其师康有为,或是朋辈中人,总是宁肯人负我,不肯我负人。但梁启超一生多变,屡屡为人攻击。即如五四文学革命兴起,国内的旧派人物如章士钊等火急火燎地等待梁启超欧游归来与新文学作殊死之战,哪知道梁启超却用白话写了《欧游心影录》,使旧派和新派的人都惊得说不出话来。震惊过后,章士钊拍案大骂“梁任公献媚小生,从风而靡”矣!

梁任公泉下有知可以自慰的是,关于他屡被诟病的“善变”、“屡变”、“反复无常”等等,却由郑振铎在《中国文学论集》中一辨是非了:

他(指梁)如顽执不变,便早巳落伍了,退化了,与一切的遗老遗少同科了;他如不变,则他对于中国的贡献与劳迹也许要等于零了。他的最伟大处,最足以表明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

章士钊骂梁启超,其实也是一时糊涂,后来他周旋于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并且一度曾是中南海里毛泽东的座上客,不是也得变吗?

青年毛泽东的心目中,梁启超是一个伟人。

毛泽东曾学梁启超的“任公”的号而取笔名“子任”。毛泽东阅过的部分《新民丛报》现存于韶山纪念馆,对《新民说》等一些文章不仅认真钻研而且写有批注,对“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格言大为赏识。毛泽东在进入长沙湘乡驻省中学堂后,曾向社会呼吁:

把孙中山从日本召回,担任新政府总统,由康有为任国务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长。

毛泽东于1918年组织学生社团时取名“新民学会”,无疑受了梁启超《新民说》的影响。

毛泽东习惯称“梁康”而不说“康梁”,直到晚年仍如此,1979年1月2日的《人民日报》上有文章披露,毛泽东称青年时受到“梁启超办的《新民丛报》的影响,觉得改良主义也不错,想向资本主义找出路”。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毛泽东更是直截了当地说,“五四”之后,是陈独秀和胡适“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成为我的楷模”。

梁启超的余响一直回荡在20世纪,回荡在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身上,这些人是: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郭沫若以及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等等。

我们说历史不会重演,是指时光之箭不会倒退;我们说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是因为一个民族、一个种群、一个国家,其民族性、国民性的改变是长期的、艰难的,有时甚至是有反复的。由是观之,梁启超在100年前或近100年前奔走呼号的变法、及“变法不知本原之害”和改变国民意识的“新民之道”,不是仍然十分迫切地摆在我们眼前吗?

每一个民族在每一个时代都呼唤着自己的伟人。

对于任何一个民族的任何一个时代而言,再没有比获得一个伟人的声音更重要的了。

这个声音将会落到无数人的心里,成为智慧的种子,萌芽在寒冷的季节,收获在孩子们的瞳仁里。

这个声音无法被埋没。

如同梁启超,以及他的《饮冰室合集》,无论尘封多久,那声音总是亲近的,因为他说出了那个时代渴望说出的话,并且仍然能使今天的人振聋发聩:

中国“千门万户”的未央宫,三个月烧不尽的咸阳城,推想起来,虽然不必像现代的纽约、巴黎,恐怕也有他的特别体面处,如今哪里去了呢?罗马帝国的繁华,虽然我们不能看见,看发掘出来的建筑遗址,只有现代人吓死羞死,如今又都往哪里去了呢?远的且不必说,维也纳、圣彼得堡战前的派势,不过隔五六年,如今又都往哪里去了呢?可见物质文明这样东西,根柢脆薄得很,霎时间电光石火一般发达,在历史上原值不了几分钱。所以拿这些作进化的证据,我用佛典上的一句话批评他:“说为可怜愍者。”

伟人是历史的影子。

历史是伟人的传记。

呜呼!任公,当你仙游68年后,中国或者说世界又到了世纪末,诚如斯言,我们已经看见了更多的物的堆砌,也目睹着土地与河流的衰败;梁任公,你已经不肯说话了,你为什么不站出来大声地喝问一句:

人啊,何去何从?

1995年7月~1996年3月

于北京苇斋

蒿里秋色

同类推荐
  •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将为广大读者重现历史的风云际会,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切切、鲜活生动的刘邦。阐释帝王的是非功过,为读者呈现一幅壮美的传奇画卷。
  • 弥盖朗琪罗传

    弥盖朗琪罗传

    《弥盖朗琪罗》是罗曼·罗兰《巨人三传》(又译《名人传》)之一,谱写了一曲“愈受苦愈使我喜欢”的英雄之歌。弥盖朗琪罗的风格几乎影响了三个世纪的艺术家,他的出现使得佛罗伦萨的艺术天空重新焕发光彩。罗曼·罗兰高度赞扬了弥盖朗琪罗的艺术成就,对其进行了剖析,从而将一个具有无与伦比艺术天赋和创造力的弥盖朗琪罗展现在读者面前。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生命之火,永不熄灭:“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热门推荐
  • 浴血狂龙

    浴血狂龙

    【逍遥诸仙阁小仙白雪心出品】仙界,一个痴笨的少年。没有魔法,没有神力,没有防御力,甚至连基本的说话能力都没有。他的人生被两个字包绕着:命邪。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遇到了邪皇,痴笨的他将邪皇融入自己的身体,从此他拥有了恶魔的神力,在他离开仙界的一刹那,与生俱来的天资使得这位神奇少年泽泽生辉,朋友的遗弃,亲人的分别,恶魔的洗礼与仙界的折腾,逼得他落凡为人,邪皇之灵的注入,本仙之身的保护,再加上非凡的逃生能力,使得他真真正正的成为天下第一杀手狂龙。
  • 暮色圆舞曲

    暮色圆舞曲

    【非传统吸血鬼爽文,结局HE,男女主真爱,感情线不虐,慢热型】安祈做了一场梦,一场冗长而沉重的梦,一场给她希望又让她绝望的梦。梦中她从人类变成了曾令她陷入梦魇的吸血鬼。梦中她背负着重任在各大种族里辗转徘徊流浪。梦中她贪恋的那个天使少年退去了虚伪的温柔,他的背后矗立着审判的十字架。梦中眉眼清冷的少年却为了她被折断骄傲的双翼堕入冰冷的深渊,只留下了破碎的皇冠。现在梦醒了,碎片将安祈划得鲜血淋漓,绽放出一朵朵妖冶的血色蔷薇。她拾起破碎的皇冠,承受其重,于黑暗中完成了华丽的蜕变。她成了天使的劲敌,恶魔的主宰,她的结局又会是什么?
  • 崔勤之文集

    崔勤之文集

    本书为崔勤之20余年论文的合集,涉及经济法的各个方面,对于经济法的研究及当年的学者的观点等,具有很权威的代表性。
  •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典藏版)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典藏版)

    全书分为七卷,共有三十多个温暖治愈的故事。作者曾用旧笔名在魅丽文化出版过第一版《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目前这是全新修订增补后的典藏版。增补新内容逾三万字。简单的人生爱情故事,诠释不简单的哲理。有你相伴,那便是最好的时光。我走你走过的路,听你听过的歌,尝试你曾经做过的一切,并不是想证明我有多爱你,只是想离你更近一点。那些孤单的下雨天,请让我安静地陪在你身边。我也许无法使你摆脱寂寞,但我可以陪你一起寂寞。
  • 红颜

    红颜

    这是一篇关于银行理财、投资诈骗的妙作,完全与生活同步。大堂女经理娇小可人,完全是一表面现象。她挪用客户存款竟然出于绝望的婚姻和贫寒的家境,而男友的父亲却以告密的方式来爱自己的儿子,人性的善恶莫非只在一念之间? 我从小就知道我很普通,非常非常普通,但大多数笨鸟后面都站着一个勤劳的驱鸟人,我爸就是这种人,小学阶段他陪我每周3小时上数学拓展课,初升高时分数不够他不得不出了一大笔钱,高中阶段有两个固定的家教轮番进出。眼看我这麻袋实在绣不出花来了,爸及时启动备用方案,让我上了离家较近的一所大学的体育系。
  • 异世神妃

    异世神妃

    来自21世纪的绝世杀手、毒仙医神、超级瞳术师无意间成了洛家废物四小姐。“废物?本小姐单挑500百万大军无伤归来。灵力强大,绝世神医!”某个心机大佬成功拐骗洛小姐为妻。。。甩都甩不掉。
  • 娇娆女皇武则天

    娇娆女皇武则天

    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是有争议的。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也不例外。有人说她是心如蛇蝎的女人:为争恩宠,掐死女儿、杖杀皇后;为报旧仇,杀死兄长;为保后位,暗害姐姐;为争皇位,毒死儿子;为保皇位,杀人如麻……有人说她是开明圣贤的女皇:开明圣贤,选贤纳谏,统治时期国泰民安,延续贞观之治……历来,至高无上的皇位都是男人的专用品。可是,武则天却把国家大事控制在股掌之间,让他人臣服在她的面前。她究竟是怎样的女人?是什么原因让她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扭转乾坤?接下来,就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揭开蒙在这个神秘女人脸上的面纱!
  • 李少君自选集

    李少君自选集

    作为《天涯》的主编,作为深刻地介入了当代思想状况和政治反思的诗人,李少君的诗中自然也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
  • 解剖学女教师

    解剖学女教师

    描述的是一85后大龄女青年戈戈毕业后留校当解剖老师期间遇到的各种怪事
  • 我的金手指是卡皇

    我的金手指是卡皇

    人体细胞,每三个月替换一次,旧的细胞死亡,新的细胞诞生,要将全身细胞换掉,需要七年的时间。因此,七年是一个轮回,七年是一次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