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31900000003

第3章

宝玲心里还是有着说不出的委屈,回来的路上,宝玲慢慢地推着车走到了宿舍门口。院门旁边有一盏昏暗的路灯,照得人心里发酸,这么多年,它就兀自在那儿杵着,一群的飞蛾萦绕着它。宝玲就想起于强于红的父亲来了。那时候下班晚了,他们也是这时候一起归的家,那时候的路灯似乎不是这样暗,好像是亮堂堂的,还带着点喜气洋洋。于强的爸是党员,每年都是厂里的先进和模范,加班加到最晚,干活干得最卖力,是整个工厂里最红的人!于强已经大了,于红还小,在丈夫的怀里撒着娇,他们四个人走在一道,也是院子里一道闪亮的风景吧?多少年已经不再回忆那时候的日子了,现在在迟钝的记忆里再搜索起来,就连于强父亲的那张面孔,怎么也模糊了?宝玲定了定神,把车锁了,进屋去了。

外屋坐着于强,儿子在光线晦暗的阴影里看着录像,是老早就租来的一盘,可能只是拿来打发时间的,实际上是在等晚归的妈妈。于强站起身来:“吃了吧?”宝玲把灰薄呢套装脱掉,小心地挂在衣架上。“你怎么还不睡?”宝玲问。于强把头朝里间努努:“于红今天淋着雨了,有点发烧。”

宝玲忙进里屋去看,于红已经睡着了,眼睛还微眯着,像半睁着一样。宝玲把于红的眼睛拂一下,顺便触了触她的额头。宝玲说:“烧已经退下了。这孩子,一大早跑到街上去淋雨做什么?让人操不完的心!”回转头,看见于强还站在身后,好像有话要说的样子。母子俩掩了里屋的门,到沙发上坐下了。

“于红不要紧的,给她吃了两片退烧药,出了一身汗,当时就利索了。”于强啰里啰嗦地说,“松儿还给她炖了点银耳莲子汤,她猛吃了一顿呢!”松儿是于强谈了三年的女朋友,早订下了,就等着择日子娶过来。

宝玲有些累,虽然今天心情还不错,事情办得也算顺利,可是过程太累了,身体的心灵的,而且老头子最后的那句话,如骨鲠在喉一般地,压在她的心上,她还是觉得不胜其乏。

“妈……”于强嗫嚅了一下,宝玲看着儿子。于强个头太矮了,身子陷在沙发里,头只齐着椅背的高度,越发显得像没发育好的孩子,只有那张脸,是一张二十多岁小伙子的面庞,沉沉郁郁的,下巴上那坚硬的胡须,还带着一点沧桑,露出一种怪异的成熟来。“松儿,她怀孕了。”

宝玲愣了一下:“几个月了?”

“有一个多月了,她反应挺大的,现在工作都挺吃力的了。”

松儿在市第一医院的大食堂工作,整天和油烟打交道,如果害喜厉害的话,也许真吃不消。

“那赶紧办吧。”宝玲说。儿子似乎还有一肚子的话。生儿生女有什么用哦?这辈子算是欠他们的了,他们除了毫无廉耻地找父母要钱要物,真到老了,有几个把老人当回事供养的?但她还是说:“我手里攒的钱,这回全提出来吧,给你们办婚事。你看看,你们还有什么具体要求?”

于强搓了搓手:“妈,房子,您看我们怎么弄?”

宝玲瞥一眼于强。这孩子小时候得过一场小儿麻痹症,人家都说他不瘫也得瘸了,宝玲那会儿疯了似地寻医,打听到内蒙有个老中医,能给瘫了的腿续脉。宝玲就背着于强,千里迢迢地寻了去,真就医好了于强不能动弹的腿,真就能走路也能跑了。只是后来,于强的个子不再往上长了,虽然身体不是残的,但也就只有一米五几的个头。那时宝玲搂着于强,夜里总是哭,想着一个大小伙子,比自己和女儿还要矮,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受和委屈。但是命运到底是好的,于强总不像那些患过小儿麻痹症的人,永远只能靠拐杖和轮椅生活了,不至于归入残疾人里面去,宝玲心里还是感谢上苍的。至少,于强凭着自己的努力上了大专,凭着大专文凭进了物资局,当了一个不用费尽心思到处乱跑的小会计。这也算是告慰宝玲了。青春期儿子是怎么过来的,宝玲倒是一点也没顾上,于强一直是开朗的,高中的时候有女同学到他家来,一帮一伙地扯着嗓门唤他“武大郎”,于强一点也没不开心的样儿,跑前跑后地忙活着,屁颠颠的高兴模样。当时宝玲还是吃了一惊。武大郎?我的孩子怎么会是武大郎呢?看着那帮花骨朵一样的女孩子,借着于强的家,和一帮茁茁壮壮的男孩子疯疯闹闹的,宝玲的心便有点沉,有哪个女孩子会相中我家的于强呢?上大学的时候也是那样过去的,没见着于强有过什么伤心的事,也没见着于强有什么动心的女同学,好像爱情在于强身上也像他的身体一样,在哪里触了礁,再也不生长了。直到后来,不知从哪里碰到了这个松儿。

松儿实在是太没样了。这是宝玲对儿子的惟一女友的第一印象。松儿整个就是一堆圆:身材是圆滚滚的,脸盘是圆鼓鼓的,手指是圆溜溜的。胖就胖吧,可是这个丫头没有形,衣服不知哪里淘来的,可能为了掩饰自己的肥胖,就特意穿得松松垮垮的,却更显得邋遢窝囊。最难受的是她身上总有一股油烟味,像放久了的油哈喇的味道。宝玲的心绝望起来。于强却看着松儿甜蜜地笑,那时候于强的眼里既没有当妹的于红,也没有当妈的宝玲,他的眼睛里只装进了松儿。他的个儿比松儿还矮一截,到她眉毛底下,两个人的手死死地拽着,不离不弃的样儿。宝玲叹了一口气,认了这个在医院食堂里做工的准儿媳。宝玲想,唉,只要你待我儿子好就行喽。

同类推荐
  • 温州人发财日记

    温州人发财日记

    这是一本披露温州人如何发财致富、向穷人传授发财秘笈的自传体小说。在最常见的行业,用最普通的方式,最平庸的温州人——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财之路。现在的我有了钱,有车有房,有自己的工厂和店,和老婆孩子过着幸福的生活。我之所以把自己的发财故事写出来,是因为这个世界上仍然有无数人像我当初一样——穷困潦倒、迷茫无助。我想告诉他们:我的成功,你也可以复制!
  • 世世代代

    世世代代

    父亲问我们:你妈和妹妹的骨灰盒,再葬在哪里?是不是运回老家西湾畈去,葬在祖父、祖母的下方?那地方风水不错的。骨灰盒放在哪里,我们五兄弟在武汉曾商量说,就放在父亲鳏居的家里。可现在,当我们看到父亲的满头白发,看到他那风烛残年的身影,又觉得这是一种不敬和残忍,所以,我们谁也不敢开口对父亲讲……
  • 捕熊记

    捕熊记

    漫天破棉絮叫阵狂风给掀了,唰晴——马冬瓜瞄眼狗样霸道的日头,眼珠子被咬了似的刺痛一下。盼一上午,天终于肯放晴了。马冬瓜啪啪地摔起大脚跑到李上午家,贴住门墙一窜一窜往里望。里面的大黑狗扒住墙头,把凉鼻子探出来杵到冬瓜脸上,惊出他一身凉汗,赶紧撤远身子扬嗓儿喊:“李叔,起来没?”半晌,李上午才疲塌着身子晃出来。马冬瓜软下嗓子招呼:“李叔,起啦?”“你个叫驴,下雨阴天儿的,有啥狗屁急的。”李上午瞟眼马冬瓜。马冬瓜说:“还是那事儿。”李上午斜他一眼,“你个狗操的冬瓜,说吧你啥想法。”
  • 闯海南

    闯海南

    疯狂的淘金热潮!小人物的奋斗历程!一批转业军人、大学生、小商贩,闯荡海南,经历了贫穷、卑贱、屈辱、困惑、迷茫、陷阱、欺骗,几乎倒毙在椰子树下;他们同时又享受了爱情、友谊、真诚、援助、机遇、成功。他们在荒芜的旷野中寻找自己的精神栖息地,顽强地对抗着坚硬的现实,招扬着真善美的旗帜……
  • 让“死”活下去(续)

    让“死”活下去(续)

    他在任何组织中都不活跃,不在任何权威机构中任职,除了理解和帮助那些也有可能像他这样行事的人之外,再没有野心。施特劳斯没有因遭到忽视或敌对而气馁和受伤。记得我们俩都因为这段话而对施特劳斯有深深的敬意,你还把它们录在电脑里了。你甚至说,这是最高的赞誉,可以作为座右铭。布鲁姆还说,我忍不住要抄出来:施特劳斯对其工作的热情从不间断,严肃不苟但充满乐趣;在不思考的时候,他感到失去了生命,……施特劳斯没有媚俗,而是献身给了毫不妥协的真诚。
热门推荐
  • 快穿逆袭美男别追我

    快穿逆袭美男别追我

    沈缘溪死了,死后只记得自己学过的东西,为了找回其他的记忆,她不得不跟着系统穿越位面。……【灵魂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
  • 佛说诸行有为经

    佛说诸行有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有一个外星文明

    我有一个外星文明

    沈岳本以为自己以后的生活会是:毕业、找工作、结婚……,过着平凡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他捡到了一个东西,那里面是一个外星文明!从此,隐藏的世界开始浮现出来。神秘、炫目、强大的各种异能纷纷展现光彩;正义、古怪、有趣的异能者与他交织在一起。银光乍现间是谁在轻声诉说,璀璨星芒迷离了谁的眼睛。虚幻?真实?无形?有形?都将遵从心灵的指引!
  • 古堡秘影的故事

    古堡秘影的故事

    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
  • 周氏医女

    周氏医女

    新书“世玺”“九零学霸俏神医”已开,欢迎入坑!…………………………………………………………有着穿越女和古代老实男“混血”基因的林孝珏重生了。可是她不记得自己是谁,只记得自己是姓周的。巧遇上辈子外公的医案,倏然想起和自己同龄的母亲就在附近。于是林孝珏找啊找啊,找啊找啊……路上总于各路奇葩,不怕!周氏医女,通内经,晓仲景,谁不安分,就给他治病喝药。………ps: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民国老好人

    民国老好人

    重生民国,有什么好处吗?有,就是换了一个活法,换了一种人生,活出自己。
  • 科技探秘

    科技探秘

    《巅峰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探索书
  • 仙梦无疆

    仙梦无疆

    妹妹的失踪,始终是陈泽心中的一根刺,艰难险阻,刀山火海?那又如何?只要能找回失踪的妹妹,龙潭虎穴也照样闯。只是,出了村子后,陈泽才发现世界是那么的大,原来以为的一切,只不过是坐井观天而已!
  • 格林童话(上)

    格林童话(上)

    德国人格林兄弟,雅科布和威廉。他们两兄弟在1829年的春天离开他们居住了很久的佳瑟尔,搬到了格丁登。
  • 麝香

    麝香

    我爹让我回家,让我去拿他藏在家里的最后一点麝香。老尹又咕咚了一口酒说。终于能摆脱掉那些令人窒息的草药味了,在药铺里闷了这么长的时间,都快把我给闷死啦。出了药铺,我往城外走,身边不时有巡逻的日本兵的摩托车急速地驰过,怪叫着的声音很刺耳,像鞭炮一样在城里窄窄的胡同里炸响。出了城门,绕着城湖转到北岸,我就到了家。那时的城湖北岸,只有零零星星的几户人家。给我开门的是米莲。说起来你不会相信吧,米莲只比我大七岁,但是我得喊她妈。是后妈。说到这里老尹故意卖了一个关子,黢黑但没有一根胡须的脸上皱纹很深地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