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85600000001

第1章 肚子里的小人

我觉得张居正“宰相之杰”的盛名是当之无愧的。历代评价中,往往对他加以道德评判,如晚节不保、权臣等等。这样有失偏颇。我不是说为官不讲道德、不讲操守,但这不能作为唯一的条件。评价一个政治家,一定要把事功放在第一位。

大约是1558年的秋天,已经在龙椅上坐了三十七年的嘉靖皇帝,在庆祝自己生日的当天,收到了一份奇特的礼物。这礼物是由一百八十一棵灵芝组成的巨大的芝山。这些灵芝天然生成,棵棵鲜活。最大的几棵,直径在一尺八寸之上。

照例,如此珍贵的礼物都经由礼部查验,然后才呈至大内。这座芝山的敬献者,是陕西鄠县的细民王金。我觉得“细民”这个词用得极好,一是点明王金的弱势地位,二是对他日后的飞黄腾达也留下了卑琐的想象空间。此人敬献芝山之前的行迹,已泯不可考,但由于这次敬献,他立刻成了名动朝野的著名人物。嘉靖皇帝对他敬献的这份名为“仙应万年芝”的礼物非常喜爱,顿时给王金颁赐了很多金帛。

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对祥瑞、神异、宿命、果报之类的事,似乎特别相信。即使在科技十分发达的今天,此类灵异之事,仍有不小的市场。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求神问卦乐此不疲,单纯用愚昧或者无知来指责,恐怕太过简单。每个人渴望知道未来,而且,他们对自身经历的乖戾之处又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于是就相信冥冥之中另有一股力量,并对那些想象的神祇顶礼膜拜。如果说这个现象在今天的主流生活中,还没有占到显著的位置,在三百多年前的明代,上至君王,下至庶民,莫不对灵异之事深信不疑。

再说嘉靖皇帝收到王金送上的芝山之后,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在民间,有“千年灵龟万年芝”的说法,嘉靖皇帝将这座芝山视为自己“万寿无疆”的象征。取悦皇上历来是官场的通病,嘉靖皇帝对祥瑞的浓厚兴趣,立刻引起许多官员的极大关注。就在王金敬献芝山的三个月后,也就是1558年的岁暮,礼部向嘉靖皇帝报告,各地所敬献的灵芝共有一千八百零四棵。嘉靖皇帝将这些灵芝逐一浏览,认为直径在一尺以上的大灵芝还是太少,于是下诏,命各地“广求以进”。

嘉靖皇帝喜欢灵芝,不仅仅是因为祥瑞,而且他还听信方士之言,认为吃了灵芝能长生不老。于是他下令内阁辅臣严嵩、李本等将各地敬献的灵芝炼成丹药供其服用。严嵩作为首辅,不以国事为重,每日跑到南苑为皇上看护丹灶,降格为神神道道的方士。可历史就是这样,它不会给你纯粹的优雅与足够的庄严,它常常以夸张与怪诞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宗教情感。事实上,在历史上留下骂名的严嵩,正是摸清了嘉靖皇帝喜祥瑞、好斋醮的心理,才放弃读书人应有的操守而对症下药进行钻营。正因为如此,他才得到嘉靖皇帝的宠信,历二十年而不衰。昏君与佞臣之间的关系,类似于鸡与鸡蛋的关系。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衍生开来,就是究竟是先有昏君还是先有佞臣。单从理论上讲,很难说得清楚。但若讨论具体的个案,则不难做出判断。正德年间,是因为先有佞臣大太监刘瑾,而后才有胡闹的武宗皇帝;而嘉靖一朝,则肯定是先有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的昏庸,才产生了严嵩这样的奸相。

其实,与严嵩同为阁臣的另一位叫徐阶的人,在浑噩的朝政中,倒没有被斋醮与丹灶的青烟熏得迷失方向。这位徐阶是松江人,状元出身,有名的江南才子。严嵩柄政,不但忌才,而且忌德。因此,在他威严熏灼之时,所有德才兼备的人,几乎都得不到重用。徐阶的才与德,在当时嘉靖皇帝的股肱之臣中,属于凤毛麟角。正是他,从死牢里放出了海瑞;也正是他,发现了张居正的才干,将他收至麾下精心培养。但徐阶与严嵩共事二十余年,竟然相安无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只能说明他的明哲保身又不同流合污的为官技巧,的确胜人一筹。最后,也正是他,利用了嘉靖皇帝信任方术的特点,最终把严嵩踢出政治舞台。这一个事件的过程,非常富有戏剧性,因不属本文探讨的内容,只得另篇专述了。

却说身为首辅的严嵩,每日非常勤勉地为皇上炼制灵芝丹药,而次辅徐阶却不肯去南苑斋醮地,而是端坐在文渊阁的值房里,处理一团乱麻的国事。按理说,这样的大臣应予褒奖,但嘉靖皇帝却不然,他认为徐阶这样做是对他的不忠。于是他把徐阶找来,当面讥讽这位辅臣:“卿以政本为重,不以相溷也。”嘉靖皇帝此处说的“溷”,显然指的是炼药。他认为徐阶处理政本只是托词,真正不来南苑的原因是把炼制灵芝丹药看成“溷”事,应予鄙夷。

这一次谈话,让徐阶诚惶诚恐。他知道再不奉承皇上,灭顶之灾就会立至。于是立刻向嘉靖皇帝请求,恩准他能每日到南苑,像严嵩、李本两位大臣那样为皇上效命炼药,嘉靖皇帝这才转怒为喜。

威加四海的皇上与运筹帷幄的大臣都在谬见的河流中洗礼。为了投其所好,一时间,中国的大地上,无论是荒漠万顷的西北还是潮润富饶的东南,都成了千年灵芝的温床。首先是浙江总督胡宗宪,在其辖区内发现了硕大的白色灵芝和白色灵龟。这位大将军用快马将这两样灵物送至北京御前。嘉靖皇帝大喜过望,当即决定打开玄坛祷谢天地,同时到宗庙祭告列祖。当然,胡宗宪也因此升官,嘉靖皇帝赐给他一袭鹤袍。按明代官袍等级,鹤袍为一品官服。

看到胡宗宪献瑞得到了甜头,各地官员竞相仿效。陕西抚臣陈执、按臣李秋,献上了白鹿和白灵芝,并说这白灵芝是长在当地的万寿宫中。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诡称,意在博得龙颜一粲。嘉靖皇帝竟然深信不疑,仍然是开玄坛祭祖庙,赏赐献瑞官员。此风后来愈演愈烈,到了嘉靖四十一年(1562),仍是那一位鄠县的细民王金,再次上供大礼——超过两尺直径的五色大灵芝和一只五色的彩龟。嘉靖皇帝对这两样登峰造极的祥物大喜过望,下旨礼部:“龟芝五色既全、五数又备,岂非上元之赐?仍告太庙,百官表贺。拜金为御医。”

明代的典籍中,对这一次百官的表贺隐然不存。但可想而知,那数百篇谀辞充斥的颂文读起来是多么肉麻,它们是官场卑劣心理的一次大检阅、大荟萃,所以还是不读为好。但是,王金却因为这两次“技压群雄”的大敬献,一下由细民的身份跃升为皇帝的御医。如此登龙有术,天下所有经历过十年寒窗的读书人,听了岂不汗颜?

偏偏王金得寸进尺,当上御医的第三年,他又在嘉靖皇帝的寿辰之日,再次敬献三座“万寿香山”。这三座香山上,共长了三百六十棵灵芝。嘉靖皇帝仍然是“大喜过望”,赐给王金三品大臣的待遇。

王金这种人,历史上称为嬖幸,其特点是以旁门左道博取皇上的欢心。他对皇上的三次敬献,实乃嘉靖一朝的闹剧。可是,导演这场闹剧的,正是嘉靖皇帝自己。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生性多疑,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猜忌。这与他少年时代尝过太多的苦难而从未受过正规的教育有关。据传,他在登基的当天,黄袍加身之后,曾兴奋地对辅佐他打下江山的刘基说过一句话:“本是一路打劫,谁知弄假成真。”跟随朱元璋多年的刘基,知道这位开国皇帝多疑的禀性,立即跪下回道:“陛下天生龙种,此番登极,实乃君权神授。”这一回答,提醒了朱元璋,他立刻掉头望去,只见一个太监站在门口,他问那名太监听到了什么。太监心知如果据实回答,承认自己听到了他们君臣之间的对话,必然会掉脑袋,情急之中装哑巴嗷嗷乱叫,朱元璋这才饶了他一条命。

这则故事的真实性虽可怀疑,但编撰者的确摸透了朱元璋的心性。这位和尚出身的皇帝,逃出禅门的沙弥,因为无法证明自己出身的高贵,因此特别需要让世人明白“君权神授”的道理以及他的“天生龙种”的特殊身份。这种褊狭的政治观念导致了祥瑞、神异、宿命、果报一类所谓“天人感应”的现象,在明代的政治生活中大行其道。

洪武年间,坊间曾传一故事,说朱元璋微服出访,夜宿旅店。在店中院内,有两人在观星象,一人说:“你看帝星,今晚不在宫位,他会跑到哪里去了呢?”另一人回答说:“这颗帝星不但外出,而且头还向着西边。”朱元璋在房间里听见,一看自己果然头朝西边躺着。他便故意掉了一个头,朝向东边。立刻,院子中那人又说:“奇怪,刚才头还朝西边,怎么一会儿又朝向东边呢?”朱元璋在房内听见,顿时相信“天象难欺,人主不可妄动也”。

在今人看来,这无疑是捏造的天象。可是在明代,此类迷信之事,竟可以让人深信不疑。升斗小民、闾巷编氓者相信神异尚可理解,那些学富五车的读书人亦浸淫其中,则令人匪夷所思。

读书人写文章,有勉强为之与真心流露两种。明眼人一读文章,就知道属于哪一类。明人的笔记文中,几乎没有一本不涉及灵异,也几乎没有一个人对此提出质疑。我有时异想天开地认为,这可能是明代读书人对宇宙认识的一种幽默感,至冷至深的幽默。但又不得不否定自己的判断。因为这些记述只想证明一个道理——躯体内的实在的生命,受制于冥不可见的神灵。

由于读书人的介入,由祥瑞、神异等组成的“神秘文化”,才变成了明代文化中一道不可理喻的风景。一些好钻牛角尖的学者,毕其一生的智力,做一些古怪的研究,兹举两例:

偶友人言北斗第四星不明,主天下官无权。此与古占异。北斗七星,一至四为魁,五至七为杓。第一星曰天枢,二曰璇,三曰玑,四曰权,五曰玉衡,六曰开阳,七曰瑶光。枢为天,璇为地,玑为人,权为时,玉衡为音,开阳为律,瑶光为星。石氏之第一曰正星,主阳德,天子之象;二曰法星,主阴刑,女主之位;三曰公星,主祸害;四曰伐星,主天理,伐无道;五曰杀星,主中央,助四旁,杀有罪;六曰危星,主天仓五谷;七曰部星,亦曰应星,主兵。又云:一主天,二主地,三主火,四主水,五主土,六主木,七主金。又曰:一主秦,二主楚,三主梁,四主吴,五主赵,六主燕,七主齐。张衡云:若天子不恭宗庙,不敬鬼神,则第一星不明或变色;若广营宫室,妄凿山陵,则第二星不明或变色;若不爱百姓,骤兴征役,则第三星不明或变色;若发号施令,不顺四时,不明天道,则第四星不明或变色;若废正乐,务淫声,则第五星不明或变色;若不劝农桑,不务稼穑,峻法滥刑,退贤伤政,则第六星不明或变色;若不抚四方,不安夷夏,则第七星不明或变色。又弼星附乎开阳,所以助斗成功也。七政星明,则国昌,不明,国殃。斗旁欲多星则安,斗中少星则人恐。弼星明而斗不明,臣强主弱;斗明弼不明,主强臣弱也。天下官奉上行令,安得有权,主强臣弱,其占自明。友人之言,未足据也。

——顾起元《客座赘语·北斗》

袁柳庄先生廷玉,在太宗藩邸,屡相有验,登极授以太常丞。太宗一日出宋、元诸帝容命相,袁见太祖、太宗,曰:“英武之主。”自真宗至度宗,曰:“此皆秀才皇帝。”元自世祖至文宗,曰:“此皆吃绵羊肉郎主。”见顺帝,则曰:“又是秀才皇帝也。”太宗大笑,厚赐之。岂顺帝果是合尊太师之苗裔欤?

——王锜《寓圃杂记·柳庄相术》

这两则记述,一谈星象,一谈相术。字里行间充满欣赏。人的天性是排斥逻辑的,两者的区别在于,逻辑是实证,而天性可以虚构。所有灵异的东西,与逻辑搭不上边,但是却可以使人性更加虚妄。由逻辑衍生出来的科技与智慧,其作用是让人类理智起来,成熟起来。而灵异则不然,它既可以让人成为神仙,也可以把人变成魔鬼。

朱家的后代皇帝们,由于血缘关系,几乎都承继了朱元璋猜忌与多疑的性格。同时,在他们毫无生气的尊严中,却始终保持了对灵异现象的极大热情。在这一点上,嘉靖皇帝无疑是最突出的一位。

嘉靖皇帝崇尚道术。我曾说过,中国的道教最难把握。若没有上等根器,不但不能理会“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的道义,反而会因此坠入形而下的道术中而走火入魔。嘉靖皇帝就是这样。他是在武宗皇帝突然驾崩而又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才得以入承大统。一方面,他因碰到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而感激神灵;另一方面,他又怕别人讥讽他继统不正而格外需要神灵的庇佑。因此,嘉靖皇帝的猜忌心几可上追洪武。有一次,一位太医给他治病,因他躺在御榻、衣裳掉在地上而不敢趋近把脉,太医说:“皇上的衣裳在地上,臣不敢前。”看过病后,太医还没有离开大内,就有圣旨传到,给这位太医褒奖。嘉靖皇帝说:“该太医忠诚皇上,朕心大慰,他说‘衣裳掉在地上’,是把朕看作人耳,若说衣裳掉在地下,朕岂不是成了鬼耶!”太医虽得了褒奖,仍不免吓出一身冷汗,他暗忖:我如果说成“衣裳掉在地下”,今儿个岂不脑袋搬家?

嘉靖皇帝因猜忌而发展到了神经质的地步。他长期沉湎斋醮而无心政事,对那些造假的祥瑞始终兴趣不减,像前面提到的方士王金,很显然是一个造假的高手。但嘉靖皇帝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从理智上,都渴望越来越多的“祥瑞”,所以,他喜欢那些阿谀奉承的造假者和为数不少的胡说八道的官员。

据《万历野获编》记载,嘉靖皇帝登极之初,也曾下诏各地州府再不要献瑞。但是,有一个叫汪鋐的人,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却不管这诏书,而是寻获甘露媚上。嘉靖皇帝得到甘露之后,立刻就把自己颁发的“不准献瑞”的诏书抛诸脑后,而破例将汪鋐擢升为刑部侍郎。此后不久,会修《明伦大典》。张璁、桂萼投嘉靖皇帝所好,将汪鋐敬献甘露一事书于卷末,并大加赞语,说是新皇登极,感应天地。嘉靖皇帝又升张璁为吏部尚书掌翰林院,桂萼为兵部尚书。自此之后,终嘉靖一朝,因献瑞得宠者,可以开列出一长串的名单。如果政坛上,都是这样依靠旁门左道而窜踞要津的人位列公侯,则官场的腐败、朝政的混乱,也就可想而知了。事实上,明朝的政治拐点,的确在嘉靖皇帝统治期间产生。在他之前的武宗皇帝,虽然也是一个胡闹的人,但离前朝的清明政治去时未远,朝中尚有一些股肱大臣心存社稷。到了嘉靖一朝,便变成了由昏君与佞臣共同上演闹剧。今天,我们这些后世的人,只是讥刺这闹剧流秽史册,可怜的是当时的老百姓,只能在恍恍惚惚的昏君的瞀乱中艰难度日。

陆粲的《庚巳编》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齐门外临甸寺,有僧年二十余,患蛊疾。五年不瘥而死。僧少而美姿,性又淳谨,其师痛惜之,厚加殡,送及荼毗。火方炽,忽爆响一声,僧腹裂,中有一胞,胞破出一人,长数寸,面目肢体眉毛无不毕具,美须蔚然垂腹,观者骇异。其师亲为医者陆度说。

读者看罢这个故事,一定会觉得荒诞不经。一个年轻的和尚患了蛊疾,这个蛊竟然是一个藏在和尚肚内的小人。如果把这则故事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看,则置人于死地的“蛊”,竟然是“美须蔚然垂腹”的长者,它不但要扼杀美丽,更要扼杀生命。嘉靖皇帝驾崩后没有荼毗,所以,不知道他的肚子里,是否有这么一位“小人”。

同类推荐
  •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友人的散文放我案头已有一段时间,在为写序再次阅读的时候,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如今的散文的质地和精神是什么?艺术的高线和散文家存在的底线是什么?
  • 归来的“另类”艺术

    归来的“另类”艺术

    关伟,1957年生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1989年至1993年先后被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艺术学院,堪培拉国立大学艺术学院和悉尼现代艺术中心邀请为客座艺术家。在这之后多次获得澳大利亚政府艺术基金,包括2008~2010年度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艺术基金。2008年在北京建立工作室,此后参与了多项有影响的中澳艺术交流活动,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悉尼。关伟的作品在复杂的象征性绘画符号中,有力地体现了当今社会、环境的两重性。他的作品是他丰富的文化储备,对社会、政治的高度关注,以及他对艺术史的广博知识的产物。关伟曾在世界各地举办了超过50届个人展览,如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魔咒-关伟2011”;同时还应邀参加了许多重要的当代国际艺术展,如2009年第十届哈瓦那双年展。欧阳昱作为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Globalizing Australian Literature”(澳大利亚文学全球化)项目博士后研究员,曾为该项目而于2010年3月18日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以中文采访了关伟,后译成英文,此为梁余晶的中文回译。
  • 当代散文鉴赏(中华阅读文库)

    当代散文鉴赏(中华阅读文库)

    本书精选的散文,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异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这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堪称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而且还感染和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 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

    “我的四十年”丛书,包括《四十年四十人》《四十年来家国》《亲历中国四十年》三册,分别由中国人、海外华人、在中国的外国人三个典型群体书写自己与改革开放的故事,从全球坐标系观照中国改革开放,以不同的视角和生动、丰富的个人体验,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每册40位共120位主人公,分布在全球20多个国家,工作在上百个不同领域,他们的“个人史”构成了一部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改革开放“史记”。《四十年来家国》四十篇故事的讲述人是四十位华人华侨。他们在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走出国门,在海外学习、生活、工作、创业,在各自的领域充当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中华民族奋斗不止、自强不息、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他们站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站在世界的坐标系中回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亲身经历的难忘的人生故事和个人命运的向好转折,以鲜活真实的“个人史”体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成就和世界影响。
  • 陈与义诗研究

    陈与义诗研究

    本书首先综合创作心理、主题和题材趋向、艺术成就等因素,将陈与义诗歌创作分为因袭期、转变期、高峰期、衰退期等四个阶段,详细描述了陈与义诗歌创作的发展与演变历程。接着分析了确立陈与义在诗史上地位的南渡后诗歌的艺术特点,突出了其诗歌创作成就与艺术个性。在此基础上,辨析了从南宋后期以来论家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陈与义与江西诗派的关系,辩驳了将陈与义划入江西诗派的谬误,对陈与义在两宋之交的诗坛上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符合事实的评价。
热门推荐
  • 慕爱夏天

    慕爱夏天

    本来就不喜欢转学,因为拗不过妈妈,所以转来这所谓最有名的贵族学校。刚一进校园里,就被一辆车高级跑车溅了一身的泥点子,从车里还下来一位拽拽的男生,长得帅了不起啊,有钱了不起啊,你以为你厉害我就怕你吗?小魔女夏天才不是吃素的,喂,那个八爪鱼,你给我站住,我的衣服怎么办?拉着男生不放手,最后终于把他搞烦,“臭丫头,不闭嘴是吗?”说完他伸手将她揽入怀中,直接强吻上去,几分钟过后,“你还挺有味道的嘛。”
  • 卧底

    卧底

    牵驴赶集的老贾是崞县大牛堡人,卖鲜姜的老黄是忻县高城人,两人有次碰一块了,老贾把姜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说好姜,又说你家栽了几棵姜树?今年算是小年还是大年?老黄扑哧笑了,露出一嘴黄板牙,俺活这么大,还初听有栽姜树的,这玩意儿不是树上结的,是土里长的。老贾脸红了,板起脖颈跟老黄抬杠,你这老汉我看你也是上岁数的人了,懒得跟你瞎计较,姜本来就是树上结的嘛,你想日哄谁哩?我又不是二球坯。就因为姜是土里生的还是树上结的这么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两个人在崞阳镇的集市上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老贾是本地人,周围的路人不管对与错都偏向他,说甭跟那卖姜的瞎掰扯,干脆打赌得了,谁输谁赢,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 周律师,恋爱吗

    周律师,恋爱吗

    初毕业步入职场,傲娇冷面周律师和坚韧可爱服装设计师陆小姐之间,阴差阳错、爆笑连连,甜蜜可爱的初恋故事!对陆知椿来说,于千千万人之中,遇见周晋琛,是命运的厚爱。如果那天她没有拉着他,硬向他推销卫生巾——京城鼎鼎有名的周律师与Y大服装设计专业大四生陆知椿,根本就不可能有交集。若不是前男友出车祸,把目击证人的她丢下不管,她不会再遇周晋琛。他们一起经历了危难时刻,为保护她,周晋深不得不带陆知椿回家,也因此见证了她追逐梦想的努力,发觉了她窘迫之外的乐观、坚韧,也察觉了她的悄悄心动,明目张胆的暗恋……
  • 制服守护

    制服守护

    当单纯懵懂的学生妹对年少有为的警官渐生情愫后,她的人生从此天翻地覆。当爱情的美梦破碎,面对虐恋五年的霸道前男友警官和舍命相救的暖男警官,她又会如何抉择?
  • 勉励小学生奋进的中外名人故事

    勉励小学生奋进的中外名人故事

    《小学生想要的故事书:勉励小学生奋进的中外名人故事》内容简介:读故事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为孩子们的心灵成长保驾护航。《小学生想要的故事书:勉励小学生奋进的中外名人故事》中所收录的故事纯真、自然、轻松,既寓教于乐,又能收获智慧,当孩子们与奇妙而又丰富多彩的文字一起翩翩起舞时,他们会从内心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 喜马拉雅狂想

    喜马拉雅狂想

    本书围绕第四纪末次冰期结束以来,从晚更新世进入全新世,亦即冰后期,具有2500余年为周期的全球性递变,已为世界有关科学界公认。基于这一背景,就寒带、温带、热带地区将发生的灾变和应对措施展开科学幻想——主人公穿越时空帷幕,寻求通过打通喜马拉雅山墙来解决这一灾变环境,情节生动曲折,内容丰厚扎实,故事性强且极富警示意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扶蓝

    扶蓝

    体弱多病、浪荡多情、虚有其表的花花公子——这是外人对蓝焰的评价。纯洁、善良、姿色过人——这是蓝焰对自己的评价。他在她面前认真扮演着玩世不恭的角色。她却说:“你说喜欢我的样子真诚。”他曾对命运绝望。直到遇见她,才明白命运早有安排。
  • 趁一切还来得及,做自己喜欢的事

    趁一切还来得及,做自己喜欢的事

    摩西奶奶是美国最为著名的多产画家,她未接受过正规艺术训练,76岁时才开始学习绘画,却以惊人的毅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感动全球亿万读者。她一生共创作了1600余幅作品,主要描绘的是童年时的乡村景色。她的作品成为艺术市场中的热卖点,并且赢得了很多奖项。她的作品并不仅仅是对过往的怀旧,更是对很多美好而永恒事物的记录。本书是摩西奶奶写给千万年轻人的心灵励志散文作品集。独家收录十余万未公开文字,并精选数十张摩西奶奶最为经典最治愈绘画作品。本书是写给都市给迷茫与困惑中的年轻人带来启示与激励,告诉所有年轻人:人生只有一次,趁年轻,走自己想走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切都还来得及。
  • 野长城

    野长城

    讲述了外语学院的大学生冯丽丽给民工李占强让了一个座,李占强对冯丽丽产生了好感,他发奋图强,要学好英语追到冯丽丽,最后,在一个野长城上,李占强狂热的向冯丽丽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同名电影由导演顾伟执导,王小毅、张维娜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