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44200000030

第30章 聚贤馆

见父母执意要问甄宓的身事,曹丕有些为难,其实他暗中派人查过,对甄宓以及甄氏一清二楚,只是让曹操知道自己的儿媳妇是袁绍二儿子的老婆,这关系有点混乱。

“莫不是哪个妓院里的头牌?”见曹丕呆若木鸡,半天不曾答话,曹操感觉不妙,莫非这儿媳妇来头不一般。

“孩儿不敢,不敢!”曹丕嘴唇发抖,敢忙推却。

“你倒是说啊!”

“白身!”

“白身?哪里人,是何姓氏?”曹操像台挖土机,一定要刨根问底,非把这女方的身份挖出来不可,否则心里不踏实。

“河北中山国无极人氏,姓甄来这!”这里曹丕自然不会说谎,他知道,以他老爸的性格,一定会派人去河北查的。

见儿媳妇不是三公九卿之后,也不是三教九流之徒,折中来看,还是可以接受,再说在那年代,媳妇又不只一个,卞夫人点点头:“白身就白身,反正现在身子都有了,还能嫌弃人家身份不成,这样,明日我亲自去看看胎儿,你们先聊,我去准备准备!”

“白身?”曹操也不送,嘴里念念有词。

“她现在父母双亡,算个孤儿,父亲若不信,可派人去实地考究!”曹丕以退为进。

“行吧,先让她把孩子生下来再说,哼!”曹操甩袖,摔门而出。

曹丕长舒一口气,擦了擦手心手背的汗,回头瞟一跟在曹操后面屁颠屁颠的杨修,估计这事八九不离十是他和曹植干的,心里暗暗道:杨德祖,你给我等着。

曹操心里的气并没有消,因为他现在进退维谷,在卞夫人眼前不能把曹丕怎么样,可是面对满朝文武,如何宣布这件事,事关丞相的脸面,可上升到国体,又是一件头痛的事。

名不正言不顺,到将来岂不是个祸根?曹操一路走一路想。

“去,把荀攸叫来!”

袁尚拿起刚配上宝鞘的短刀,挂带在腰间,昂首阔步地走上几步,自我感觉威风八面,就凭刚才城西铁匠铺老板看到这把短刀时的眼神,怎么说在三国,也算捞到一件宝贝。

“主公,威风,这才是征北将军本该有的气质!”牵招朝袁尚竖起大拇指。

“文姐,去叫厨子给煮碗威风八面的霸王面,吃完去街上溜溜刀去!”袁尚朝一边看书的蔡文姬使个眼色。

“你这记性,厨子昨晚不是和你辞过行,说是找到亲戚了,要去新野,正在后屋收拾东西呢!”蔡文姬看看日头,是到午饭时间,厨子这时候走,只能自己去做饭,挨过这几天,等管家回来再找个新人。

“哦”袁尚觉得没意思,这厨子人虽长得黑,但手艺还是不错的,符合他那并不挑剔的味觉。

“来来来,舍不得大家,最后一顿,猪肉饨粉条!”文姬没走出几步,就见张德端着一口冒烟的大锅,放在大饭桌的中央。

众人闻着香味,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

“要是你那亲戚养不活你,记得回许昌来,我可以给你加工钱,长得黑!”袁尚吃着可口的面,想到以后没这口福,有点惋惜,要是能把厨子留下来,生活质量便能得到保障。

“俺亲戚是做大买卖的,怎么可能养不活我呢,主人,这许昌城处处艰险,你可要悠着点,要是有不如意的地方,来新野找我!”张德将黑脸从碗里抬起来,拍拍胸脯,像是真要去做什么淘金挖宝的大生意。

“路费够不够,要不我叫帐房多拿点吧,就你这饭量,沿途的酒庄不会少收你钱!”说话间,已经两碗面条下肚,袁尚知足的放下碗筷,拍拍张德肩膀。

“多谢主人,滴水之恩,日后当涌泉相报!“厨子人虽粗鲁,也是性情中人,主人待他这么好,他心里感激得很。

吃完饭,张德领完钱,托着个大包裹,向众人甩手告别,头也不回地向城南走去,新野靠近湖阳,属于荆州刘表的管辖范围,离许昌不过一百二十里的地方。

张德走后不久,军师府的差役在府门前下马,递上郭嘉的贴子,让袁尚晚上去他那吃,应该是有要事商谈。

“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闲了这么些日,终于有人搭理我了!”袁尚伸伸懒腰,趁着天色还早,再去街上逛逛。

蔡文姬把碗筷递给小梅,顺手将桌子擦干净,朝袁尚一嘟嘴:“你每次出去,为啥不带上我,一个人在家好孤单!”

“我今天要去的地方是男人才能去的地方,你别瞎掺和!”

“妓院?赌场?”

“想哪去了,我今天要去聚贤馆,会会天下英雄,你还是在家待着吧!”李税耸耸肩,带着仆从,跨着大步走出府门。

曹操将帝都迁往许昌的第二年,就三次下达求贤令,并在许昌东昌大街设立聚贤馆,聚贤馆其实算得上是个高级酒店,能吃能住,内设总统套间,是专门提供给名德高望的大鸿儒休息用的。

聚贤馆有六层,每层都有每层的妙处,其中讨论军国大事、理政方针自然是在最顶层,出入顶层的都是政冶风云人物,要么是朝廷大官,要么是诸候幕僚,要么便是地方巨贾。

聚贤馆有一大好处,无论哪一层,都不需要片子,哪怕一个身无分文的乞丐,也可以和那些三公九卿一起讨论如何讨饭的问题,当然太无聊的人要是闯入高层,胡说八道,浪费大家时间,说不好要遭到喝斥,或直接被众人哄赶下楼。

袁尚领着仆从踏进聚贤馆,便闻见满厅的墨香,一楼陈列着当代名人的诗词字画,不少书生一边欣赏,一边交头接耳交换意见。

沿着弯曲的楼道往上三十阶,二楼存放着大量古籍,其中有不少是蔡邕、郑玄等大儒的手抄本,袁尚忍不住停下脚步,略略翻看,这些古藉有很多都是后代失传的,要是能偷运几本到现代,那可不得了。

三楼是工匠厅,摆放着水车、渡船、马车等木制模型,还有冶铁、冶陶、冶币的各类工具和样本模子,袁尚发现,在官渡之战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投石车的模型竟然也被摆放到这里,看来当时并不存在技术封锁这一说,整层楼反应三国最高科技水平。

四楼是名人讲座的地方,设五处主讲区,每个讲区下面有上百坐枕,整层楼可供数百人同时交流,在当时可以算得上最大的空中教室了,围绕讲区是一圏木制书架,积压许多音、律、艺、骑、射,渔等各方面书籍,袁尚偶而拿下一本,无意翻看,都是线装,这里的书大部分是纸制,在当时纸制书还没普及,价格应该相当昂贵,说洛阳纸贵,并不夸张。

五楼是诗人、墨客聚会的地方,据说曹植闲的时候经常和一帮闲散诗人混迹于此,这一层多是空镂结构,可以一览许昌城外的远景,飞鸟横渡,万山起伏,果然是纵情吟诵的好地方。

再上三十级台阶,袁尚登上聚贤馆最高层,这里也是日常最热闹的一层。

“自官渡之战以后,天下局势日渐明朗,曹公能以弱克强,以寡敌众,非兵马之雄,粮草之丰,乃智力所极,无往不胜!”

一名谋臣站在大厅的中央,口若悬河地分析当今天下的局势,周围稀稀落落坐着二三十人,有的洗耳恭听,有的独自酌饮,还有三三两两交头接耳,众人行为各异,表情丰富,但并不妨碍厅中央那位发表高论。

“要论用兵嘛,曹公不弱,但要说天下局势日渐明朗,我不敢苟同,放眼天下,除袁家父子,如江东孙权、荆州刘表、川中刘璋、西凉马腾,个个都是英雄豪杰,兵微将寡者五六万居险而守,兵多将广者铺天盖地不亚于许昌,而我中原之地,四面受敌,左右难当,要论局势明朗,为时过早啊!”

“子通,你为曹公谋臣,对局势何以如此悲观,想曹公杀吕布、破刘备、灭袁术、征张绣,哪次不身处四战之地,冒失而行,还不是屡战屡胜,一统中原,如今河北之地,如襄中之物,岂能是刘表、孙权之辈能觊觎得了的。”

那个号子通的人见被人当面点出身份,也不方便再讲,于是静言落座,保留真实意见,必竟这里是许都。

“诸位可还记得刘备,此人虽不在列候之位,然其民心所向,志比天高,只要鱼龙得水,不可小觑!”

“刘备逃离河北,如今土盾无形,有何可言!”一人站起来当即反对。

袁尚放眼看去,恨不得上去抽他两耳光,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上次被他当街狠揍的许攸。

许攸背对袁尚,并没感觉到威胁,他抬头昂胸,走到中央,将刚刚还在厅中大谈阔论的儒士逼下台去。

“众人可知官渡之战,何人功劳最大?”

众人摇头,官渡之战,名将备至,计谋穷出,要说功劳,自然是胜利方统帅当今丞相曹操曹孟德,如果说还有第二人,那便是军师郭嘉郭奉孝。

“非也,非也,官渡之战功劳最大的是我,南阳许攸,没有我一把火烧掉袁绍百万军粮,岂有今日许昌的繁荣安定,诸位又何以在此高楼闲言碎语、高谈阔论呢“

“我许攸才是曹氏立鼎中原,一统河北的最大功臣!”

许攸站立不稳,似乎有些醉意。

“许大人,你说你是官渡之战第一功臣,如今天子封你何职?丞相封你何职啊?”被敢下台的那位儒生有意嘲笑他。

这话问到许攸心窝子里,这些天他在许昌四处游荡,为的就是巴结相识,弄个官当,只恨曹操得势之后,把他许攸忘得一干二净,想当初放下一把火,投奔曹营,曹操可是光着脚丫子上前迎接他。

现如今曹军得胜还朝,曹操转身不认人,封他个名不见经传的湖阳公,赏小宅,田不过百亩,丁不过十人,如此敷衍了事,许攸心里气闷呐。

最气人的是,前些日还当街被袁绍小儿子一顿毒打,声微官小,告状无门,只能强忍屈辱,今天借着酒劲,他想在天下士子面前道一番委屈。

“得了得了,他是喝醉了,不用理会!”其中有个人上前扶住许攸,将其劝回坐上。

“大家让让,总算请来了,让让!”只见楼阶噔噔作响,一群人登上顶层,将袁尚和仆从挤到一边,他们好像是请到什么重要的客人。

回头望时,只见三二个儒士拥着一位青衣人走上台阶,青衣人四十岁左右,脸廓清俊,眉尖目小,小摄胡须飘然唇下,发冠整洁,看来是个体面讲究的人物。

“给诸位介绍一下,这位先生乃宛城候张绣主谋贾诩贾文和,现被曹公辟为执金吾,都亭候,候任冀州牧!”

满堂人闻之都正色起身,向前拱手,这可是许昌新晋的大人物。

这人是贾诩?袁尚也不免凑过去细看,这贾诩号称奇谋,其智力不亚于郭嘉,没想到今天能在这聚贤楼见到,也算是缘份,只是以自己目前的身份,恐怕不宜在这里与他交谈,只能当个旁听生,领略一下名人风采。

同类推荐
  • 当代女马可波罗日记(中文)

    当代女马可波罗日记(中文)

    《当代女“马可·波罗”的中国日志》,《当代女[马可.波罗]的中国日志》记录作者唐云,意大利人,在中国生活工作20多年,她热爱中国文化、中国艺术,《当代女[马可.波罗]的中国日志》中记录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 一寸河山一寸血1

    一寸河山一寸血1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1册,主要讲述了1928年到1933年,发生在东北的历史。
  • 徐福大帝

    徐福大帝

    秦朝末年,方士徐福自鱼卵出,获冥王异能,为始皇东渡求仙,开创海上霸业。
  • 冒牌王爷运动员

    冒牌王爷运动员

    大学生李从度穿越南唐,被错认成了王爷,热爱运动,成为一名特殊的运动员。
  • 渔樵闲话

    渔樵闲话

    正义就该是正义的?邪恶就该是邪恶的?但实际上很多时候,事情都是灰色的。其实,这个世界不黑也不白,而是一道精致的灰。
热门推荐
  • 骑龙十八式

    骑龙十八式

    无意中到一个仙侠的世界,遇见一条自称为龙的长脚金色鲤鱼,易三元的世界在一夜间天翻地覆。啥啥?要我做一条龙的新娘?本姑娘对人兽没兴趣,喂喂,前面的帅哥等一等,请问婚否?有房有车不?本姑娘上得厅堂,入得厨房,要什么,有什么……你懂的!
  • 极品炼药师邪王别过来

    极品炼药师邪王别过来

    一个杀手女王南倾歆,在完成最后一个任务,偷到玲珑手镯,结果穿越成了南宫倾歆。在一个有灵力的世界,不过这样也不怕。什么炼药师,炼器师,驯兽师,阵法师,灵符师等副业。还有最基础的灵师,武师。丹药,呵,都是兽兽们的糖豆武器,呵,都是圣品的兽兽,呵,都抢着让我契约灵符,呵,画着和玩似的阵法,呵,随便一摆就是一个阵法总之是女主很强男主和女主都很强势,还有一群可爱的兽兽们剧透一下:女主刚穿越就遇到了极品,后来,虐白莲花,渣男,一群极品亲戚,和男主过着没羞没臊的生活。这是一篇甜宠文喜欢请入坑
  • 重回一岁

    重回一岁

    张蕾蕾发现她是个跳坑能手,敲个代码能赶上低血糖重生了。重生醒来后她发现,机器猫并不是她的那个机器猫,奈何重生时,空间稍微发生了有一点点的小扭曲。小小的她,安安静静地长大时加入了一个只有两个人的宗门,开启了修仙之路。九岁好不容易努力修炼到了金丹期,一个不小心被震碎了经脉,却机缘巧合契约了门派至宝,炼成绝世容颜。空间、炼丹、寻宝技能开启,财源滚滚,振兴门派不用愁。然,跨虚空遗落的古迹,妖兽、邪修,还有来历不明的势力追杀,奈何偏偏这时,师父羽化飞升,门派四处危机重重,她该如何做才能保住门派?月光下,满树桃花,某白大手握住她的小手,含情脉脉地对她说:“乖,有我在,别怕!”
  • 致彼界的你

    致彼界的你

    不必猜测,不必保留;新的一切,从此开始。
  • 鸡肋编

    鸡肋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蚀骨缠爱:前妻难上手

    蚀骨缠爱:前妻难上手

    她是肇飞宇为了照顾病母聘请的假妻子,当养母逝世后肇飞宇毅然决然提出离婚。只要怀上肇飞宇的孩子就可以进入豪门,易初嫣却暗中服下避孕药,在合约到期后离开肇家。“易初嫣,你到底是爱慕虚荣的拜金女,还是贤良淑德的好妻子?”离婚之后肇飞宇才发现了易初嫣不为他所知的另一面,原来与他同房三年的妻子,竟然还育有一对儿女!但肇飞宇却不知道,早在五年前,易初嫣就已经在一个暧昧的夜晚见过他……
  • 心里满满都是你呀

    心里满满都是你呀

    【新书《满城大佬跪地叫我师傅》已发布】苏然喜欢上了一个人,名字叫季云澈,可是她知道,有些人是只可远观的高岭之花,就像他和她之间的距离。
  • 回到宋朝被夫撩

    回到宋朝被夫撩

    身在其位,便免不了被算计,盛宠又如何,不过只是权势下的附属品,谁都逃不开被算计的命运。而自己又有何能耐笑到最后,她知道所有人的结局,却唯独不知道自己的结局!急流之中她能否全身而退!其实自己哪里是什么洞察先机的奇女子,不过是比别人早一步知道結局而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逆流星途

    重生之逆流星途

    黎清重生到立志成为流量大花的流量小花身上,为了拒绝成为流量花,劳心劳力,却事与愿违,算了,不管怎样,可以演戏就行了
  • 独领风骚的古代医学(上)

    独领风骚的古代医学(上)

    中国医药学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医疗技术、疾病认识,还是诊断技术、药物知识,都曾走在人类医药学发展的前列,有些方面曾为人类保健做出过杰出的贡献。请大家耐心读这本书,如此,便一定会随着介绍而入胜、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只有如此,才会对中国传统医药卫生的起源有一个新的比较正确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