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2400000026

第26章 扶乩之术

谈起桃坞吴家,我不能不想起一件事来,便是他们家里的乩坛了。他们家里有几个密室,任何人都不能进去,除了舅祖清卿公及砚农、伊耕两表叔之外,尤其是女人。他们家里的女人,从未入内,我的祖母也从未进去过。他们都呼这几间密室为“祖宗堂”(这时他家还没有造祠堂),说是供奉他们列代祖先的神位之处。实在里面房子有两进,前面的一进,是供奉列代祖先的神位,安放古物之类,后面的一进,却设立了一个乩坛。

扶乩在中国源流甚古,我且不去考据它。不过在我幼年时代,扶乩之风,很为盛行,尤其是在江南一带。即以苏州而言,城厢内外,就有十余处,有的是公开的,有的是私设的。公开的人人皆知,大都是设立在善堂里,很有许多人去问病,求事,甚而有去烧香的。私设的带点秘密性质,不为人家所知,即使亲戚朋友知道了,要去问病求方,也只能托他们主人,代为叩问的。

像吴家这个乩坛,当然是私设的了,可是私设的不独是吴家,我们无从知道罢了。我曾问我的祖母道:“公公(指清卿公)和两位表叔(指砚农与伊耕)常在里面做什么?”祖母说:“他们是在求仙方。”这个我很相信,因为他们家里,无大无小,凡是吃药,那个药方,都是从乩坛上来的。除非是有大病,方才请医生呢。

我常见清卿公早晨起来后,便到他们所说的祖宗堂去了。就在他所住居的那个屋子天井内,靠西面开两扇小门进去。那门平常是锁的,要他进去的时候才开,及至他进去了,里面又把门闩起来了。而且到祖宗堂去,仅有这一个门,除此之外,别无门可进的了。我几次为了好奇心,总想进去看看,但恐被他们呵责,终于不敢造次。他们外面有个账房间,管理收租米、收房金的有几位先生,我问他们:“里面那祖宗堂,有些什么?”他们骗我道:“你们的公公,里面藏有好几十瓮的元宝与洋钱,你不知道吗?”实在他们都没有进去过。

但是有一天,这个秘密之门忽然对我开了。那时我不过十二岁吧,也随着祖母住在他家,伊耕叔是病着。我正在他们书房里读书,清卿公忽然到书房里来,向我说道:“你高兴看看我们的乩坛吗?”我听了非常高兴,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事。我就说:“我愿意去看看。”清卿公道:“但是有两件事,要先和你约定。第一,这里面是一个神圣所在,非同儿戏,必须恪恭将事,不可意存戏谑。第二,这个乩坛是秘密的,我们为了怕人来缠绕不清,不能公开,你在外面,不可向人谈起。”我说:“我一定都可答应。”

这叫他们家人都惊异了,因为除他们父子三人之外,任何人都不能进去的,现在却让一个小孩子进去了,显得十分奇特。我也是从那深锁的小门进去,却见里面的房子很大,有三开间的两进。前一进确是他们的祖宗堂,祖宗的神位很不少,还有许多祭器等等,都陈列在那里,后一进便是那乩坛所在了。

那个地方,张着黄色的帐幕,供着极大的香案,连所点的蜡烛也是黄色的,案上又陈列着许多黄纸。中间并没有什么塑的神像,只有在正中挂着一顶画轴,那画轴也是由一个黄色帷幕遮蔽了,画的是什么神佛,黑洞洞瞧不清楚,况且我从小就是近视眼,进去时,大家都是屏息静气的,我也不敢动问。

江南的这些乩坛,必定有一位主坛的祖师,那时最吃香而为人所崇奉的,就有两位,一位是济癫僧,一位是吕洞宾。大概信奉佛教的是济癫僧,信奉道教的是吕洞宾。不过济癫主坛的,洞宾亦可降坛;洞宾主坛,济癫亦可降坛,他们是释道合一,是友不是敌,吴氏这个乩坛,我知道是济癫主坛的。

扶乩的技术,也分为两种,有两人扶的,有一人扶的。中间设有一个四方的木盘,盘中盛以细沙,上置一形似丁字的架子,悬成一个锥子在其端,名为乩笔。“神”降时,就凭此乩笔。在沙盘里划出字来。如果是两人扶的,便左右各立一人,扶住丁字架的两諯;假使是一人扶的,一人扶一端,另一端却是垂着一条线,悬在空中。吴氏的乩坛,却是两人扶的。

假如是两人扶的,每一次开乩,就得有三人。因为两人扶乩之外,还必须有一人,将沙盘中所划出来的字录下来,这个名称,他们称之为“录谕”。这吴家父子三人,他们都可以扶乩,每次总是两人扶乩,一人录谕,三个人是缺一不可的。但如果有一人病了,或者有事外出,这乩盘便只可以停开了。可是我们这位伊耕叔,却是常常闹病的,而他们又不愿意招致外人入此秘密室,因此这乩盘也便常常停开了。

可是这回清卿公便看中了我了。因为我虽不会扶乩,却可录谕。试想:他们有两人在扶乩,有我一人在录谕,不是仍可以开乩了吗?但清卿公却顾虑着,我究竟是个孩子,沙盘里写出来的文字,一时只怕录不出,砚农表叔力保可以担任,他说:“这是浅近的文字,即使错了,也随时可以改正。”他们为了要收这个新学徒,所以叫我先到这个秘密室去瞻仰一下。

这录谕不似速写,可以慢慢的,听不明白,可以再说一遍。为了这事,砚农表叔说:“不妨先行试验一下。”于是说了一篇济佛祖(他们称济颠为济佛祖)降坛文,三四百字中,只差了四五个字,他把它改正了,便说:“可以了!”明天早晨,就可以实行。他叫我:“明天早晨,不要吃荤腥,到了吃中饭吃荤,便没有关系了。”

第二天早晨,我就实行我的新工作了。所谓录谕者,摆一几在他们的乩盘之傍,备有笔砚和一本谕簿。谕簿之上,每次降乩沙盘上所写的文字,都录在上面。录谕是要跪在那里写的,他们为我安放了一个高的蒲团,矮矮的茶几,却很合适,也不觉费力,好得不过半个钟头,就完事了。这一天的成绩,却觉得非常之好,他们把我所写的来校正一下,只不过差了两三个字。

不过在求“仙方”中,我较为困难,因为有些药名,我不熟悉,写了别字。但砚农表叔是知医的人,他一向研究医理,乩坛上开仙方,也是他主持的。于是他开了一张通常所用的药物名称单子,教我常常看看,到乩坛上临开方子,他更详细指示,谨慎检点,也就顺利进行了。

及至后来,我随祖母回到家里,他们的“三缺一”(这是说三人之中缺了一人),常来请我去做录谕工作,我的父亲很不以为然。母亲说:“不过上午一两点钟的事,下午仍可以进学堂读书。不许他去,是不好的。”我起初为了好奇心的关系,很为高兴,后来也不感到兴趣了。但是我的录谕工作,也有报酬的。什么是报酬呢?便是看戏。清卿公是苏州的大富翁,但非常省俭,一无嗜好,连水烟也不吸的(就是喜欢闻一些鼻烟,也非高品),所好的,看看文班戏(昆剧),他以前总是一个人去的,现在带了我同去,那昆戏是中午十二点钟就开锣的,有时饭也来不及吃,带点什么鸡蛋糕、干点心之类,塞饱了肚子。所以对于昆剧的知识,我从小就有这一点。

我总疑心这扶乩是人为的,假造的,不过借神道设教罢了。但是许多高知识阶级的人,都会相信这个玩意儿,我真解释不出这个道理。最近几年前,上海有一处有一个乩坛,主坛者叫作木道人,我的许多朋友都相信它,而这些朋友,也还都是研究新学的开明人物呢。后来伊耕叔故世了,清卿公也故世了,只存砚农表叔一人,“独木不成林”,他们的乩坛也就撤除了。在二三十年以后,有一次,我问砚农表叔道:“你们的扶乩,现在坦白地说一说,到底是真的呢?假的呢?”他说:“可以说真的,可以说假。”我道:“愿闻其详。”他说:“譬如在乩坛上求仙方,假使叫一个一点儿没有医学知识的人去扶乩,那就一样药也开不出来。若是有医学知识的人去扶乩,自然而然心领神会,开出一张好的方子来,使病家一吃就愈。再说:假使一个向不识字的人去扶乩,沙盘里也写不出来。但我们踏上乩坛,预先也并没有什么腹稿,并没有诌成一首诗,那只手扶上乩笔后,自然洋洒成文,忽然来一首诗,有时还有神妙的句子写出来。所以我敢认定一句成语,‘若有神助’,这便是我说的可真可假。”砚农表叔之言,有些玄妙,我还是疑团莫释呢。

同类推荐
  • 闲庐序跋集

    闲庐序跋集

    本书是熊召政近两三年来的序和跋作品集,收集了作者的说文、谈艺、述忆之类的随笔、杂文共88篇。情真意切,性情真挚,文采动人,值得爱好文学艺术的青年好好品读,把握文艺的方向与正气,学习老一辈文人的为文与为人精神。该书的出版为中国当代文艺复兴梦再添砖瓦。
  • 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资深电影爱好者、著名影评人陆支羽,在这本书中精选23位世界经典导演及其代表作品,142部至爱的电影片单,带你一起体验电影带来的迷影人生。除了我们熟悉的杨德昌、蔡明亮等中国面孔导演,书中还包括伯格曼、阿巴斯、阿莫多瓦、今敏、法斯宾德、费里尼、小津安二郎、帕拉杰诺夫等外国经典导演。书中还收录了对第53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八月》导演张大磊的采访,First西宁青年影展最佳艺术探索奖《中邪》导演马凯采访,First西宁青年影展最佳影片《喜丧》导演张涛的采访。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马戏团,每个人都是带着面具的小丑,而电影给了我们再造幻想、重塑灵魂、直面自我的另一种可能。
  • 跟鹦鹉同居的日子

    跟鹦鹉同居的日子

    跟鹦鹉同居的爆笑故事!一人三鸟同住一个屋檐下,每天都有神奇囧事发生。花花绿绿的鹦鹉,原来不止好看,还很傲娇好玩呢!如果你想也想养一只鹦鹉,本书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 写作的艺术

    写作的艺术

    这本《写作的艺术》(On the Art of Writing)是亚瑟·托马斯·奎勒-库奇爵士(Sir Arthur Thomas Quiller-Couch)1913年至1914年“在剑桥大学对其学生讲授写作艺术”的演讲集,其中为首的一篇正是1912年他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任命为剑桥大学英语文学教授时的就职演讲。作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教育改革者,奎勒-库奇爵士在这本演讲集中,强调了语言的艺术性及其至关重要的性质,给出了一些在语言表达及理解过程中都不可或缺的“技巧”。
  •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生本不乐,能够使人觉得稍微安适的,只有躺在床上那几小时,但要在那短促的时间中希冀极乐,也是不可能的事。
热门推荐
  • 参同一揆禅师语录

    参同一揆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掘宋

    掘宋

    “壮志饥食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大宋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朝代,能人猛将被官家压着猥琐,委曲求全。北方失地民生如水火,江南却又有“直把杭州作汴州”穿越宋朝,却只能像亡命徒一样生活,他们没有走在阳光下的权利,但有一颗真诚的心来互相取暖。为了活下去,他只能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来洗礼这个时代。
  • 都市万妖尊

    都市万妖尊

    万世妖尊被人陷害转生来到地球,附在龙天笙身上,家世的迷离恢复的记忆,最终将何去何从。
  • 冰之涩雨

    冰之涩雨

    还未出生,便被灭族,幸得母亲护佑,化做冰晶落入人间,被天族二皇子抚养长大……
  • 死算卦的,不要再给我发短信啦

    死算卦的,不要再给我发短信啦

    算卦的:歪,在吗,明理,小赵,赵明理,赵哥,小理,小明,赵爷,怎么不回我。手动发送:滚蛋,你大爷,算卦的不要发短信给我。算卦的:这不是回了嘛,我有重要的事找你。手动发送:滚,圆润的滚,这辈子都不想见到你。
  • 网游之遗失的文明

    网游之遗失的文明

    她以另一个身份活在了她本永远都不可能接触的一个新奇的时代。为了生存的她,义无反顾的进入了联盟推行的全息网游——遗失的文明。一个全新的世界出现在她的人生中,让她空白的人生有了笔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周作人经典散文集(套装共7册)

    周作人经典散文集(套装共7册)

    本套书包括《谈龙集》、《谈虎集》、《瓜豆集》、《苦竹杂记》、《永日集》、《泽泻集》和《药味集》共七册。周作人先生大量的散文作品,“是关于一切人事的评论”。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看似散乱无章却内含精巧绝伦,充分显示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及可读性,其中文章立场鲜明,言语激烈,充分展现了一位社会批评家的面貌。
  • 长江传

    长江传

    一部关于长江的美丽凄楚、动人心弦的传记。作者远溯亿万年前由东向西流出的古长江的初始形态,从徘徊流水的序曲到奔流入海的尾声,一如徐刚以往的风格,时而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时而细致入微、鞭辟入里。融地理、历史、人物、文化于一炉,直面历史和现实,在大地的背景上所作的饱含忧患的刻画,于仪态万方中教人沉思冥想。书中既有长江百年水患的详尽钩沉,又有绿色中国的蓝图创意,独特的语境洋溢在字里行间,大地完整性的思考给出了作者铭心刻骨的警醒之言:我们正走在一条离开物质财富越来越近、离开江河大地越来越远的不归路上。
  • 易经战略

    易经战略

    历史上的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这些著名的战略家,都精通《易经》,并利用易经的智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实也暗合着易学规律之道。《易经战略》,是张松先生穷十几年之精力,寻师问道、潜心研究与实践的成果。本书的精要所在,是阐发了易学规律的精华,将之用于战略实践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