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4800000003

第3章 关于《老子》

一、《老子》成书年代 众说纷纭

1.问:先生的年龄问题,同先生的时代问题有一定关系,同先生的《老子》书问题也有一定关系。您的年龄和生活的时代引起后世学者的争论,您的《老子》更引起后世学者的讨论。司马迁认为《老子》为老子亲著,许多学者不信,认为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道家后学编纂而成。这问题争论很大。有的学者认为,《老子》书里的话就是您老先生所说的话,或谓《老子》就是老聃的语录,如唐兰(见其所著《老子时代新考》)。唐兰还考证了《老子》书的撰成,当在《墨子》、《孟子》成书的时期。与唐兰观点相近的还有郭沫若,他进一步考证《老子》上下篇是环渊所记录的老子的遗训,而环渊其人,即老子出关时遇到的关尹(见《青铜时代》中《老聃·关尹·环渊》一文)。郭沫若不愧是才子型的学者,想象力真丰富,能从“关渊”联想到“关尹”、“环渊”!也有学者认为《老子》书应为老子手著,但有后人掺入的内容(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这一大派观点基本认为《老子》就是先生的著作,差别在于手著还是别人手录。另一派观点则认为您是战国时人,《老子》是战国时书。前边提到的梁启超、冯友兰、范文澜、罗根泽、侯外庐、杨荣国等人,均持这种意见。更有人认为《老子》成书推得更迟,认为应在秦汉之间,如顾颉刚(《从〈吕氏春秋〉推测〈老子〉之成书年代》)、刘节(《古史考存·老子考》)等人。先生作为当事人,请您谈谈《老子》何时成书的?

答:我是春秋时代的人,《老子》是我在春秋晚期所写的书。说《老子》不是我写的,而是战国时代别人整理的我的语录,那是一种假设。只要从《老子》书中包容的春秋时代的时代特色和其中所反映的社会内容来分析,就可推定它的时代。它是我的专著而不是后人的纂辑。你细读全书,此书全书系统性、贯通性极强,叙述语言和艺术风格是一致的。太史公所言可信。当然,有助手帮我整理,但著作权是属于我本人。这本著作的理论是一以贯之的一家之言,而不是由许多内容对立的部分凑成的。应当承认,传本在传抄中会有窜乱掺杂,但对全书的系统性、完整性并无大的损害,不影响我的著作权。

二、一以贯之的一家之言 著作权属于我老子

2.问:罗根泽提出一个观点,认为战国以前没有私人著作,见他写的《战国前无私家著作说》。他认为那时的私人著作,均为后人伪托。冯友兰也认为:“孔子以前,无私人著述之事。”是承罗说而来,认为《老子》不是您写的,您也不是春秋时的人。

答:罗的说法源自章学诚的观点,章说:“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说理,六经皆先生之政典也。”(《文史通义》内篇四《答客问》)战国以前有私人著作,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私人著作没有留传下来。《汉书·艺文志》所载战国前私家著作有多种(罗皆认为是伪托)与孔子同时的晏子曾著书,但没有传下来。其书今传者,不是《汉书·艺文志》记的本子。与子产同时的邓析也写过书(《竹刑》),今传《邓析子》也不是《汉书·艺文志》所载的本子。齐国政治家管仲也写过书,也没传下来。春秋时代已开私人著述之风,我当然也可以写自己的书。孔子说他“述而不作”,表白自己不愿写书,但这不等于别人不可以写书。春秋之时,私人著书之风已开,至战国而大盛,这是合乎发展规律的。春秋末时,王官失守,散在民间,私学因而兴起,私家著作也因之而起。这些著作虽不存,但其断片在《左传》等书中保存不少。“战国前无私家著作说”站不住。

三、文体问题 哲理诗 不是论文

3.问:还有学者认为,《老子》的文体不同于战国时代的书如《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以此为根据判断《老子》书的成书时间比这些书还要迟。

答:以文体来分析,反而可以证明我的书比这些书的成书时间早。春秋时代传下来的书和由后人记录成书的书,一类是如同《易》中之《爻辞》、《诗》中之《雅》《颂》的韵体文,另一类是《论语》的散文体。还有,早于《老子》的是《诗经》,晚于《老子》的是《楚辞》。我是楚人,但长期在周王室工作,是南人北居。《诗经》、《楚辞》两大文体在《老子》书中都有反映。我的书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品,古代的书没有纸墨可以传写,而是契于简册,所以要求写的书一是简洁,二是便于口传。这就造成我的文体简洁而有韵的特点。这也是区别战国前或战国后的作品的重要标志之一。战国中期以后诸子写的书,大都是长篇大论,文不厌烦。而我的文字的特点是简洁短小明了,又容易记,同《诗经》的韵文风格比较相似。风格上与诸子的大不相同。在文体、篇幅上,战国前后的作品是有显著不同的。这也是我的书成书于战国前的一个重要根据。

4.问:正因为先生的书写在战国前,所以战国时代的庄子、韩非子等人才一再引用您的大作。但是有一个问题要请教先生,梁启超说《老子》里的“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三十一章)这种官名,春秋时代不存在,是在战国时才出现的(《论〈老子〉书作于战国之末》)。这如何解释?请先生释疑。

答:“偏将军”、“上将军”这些官爵,春秋时代不会有,是后人掺入我的书中去的。前人已注意到这是注疏窜入正文的缘故,王弼的注本里就没有收入这一章。我的书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由于众多注家作注,在刻印过程中注文误作正文每有发生,这是不足为奇的。好在经过校勘家们的反复校勘,传本还能基本保留我的本意,经过两千多年的沧桑,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能因为有“偏将军”和“上将军”的误植,而否认我在春秋末年写了这部书。这也太以偏概全了。

5.问:是的,正是先生写了这部影响深远的名著,所以后来许多人在他们的书里引用了您书中的话。您的书引用率是相当高的。据我所知,直接引用您大作的有《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鸿烈》、《韩非子》、《庄子》等,伪托的古书《孔子家语》、《列子》也引用了您的话。《论语》虽然没有明言是引用了您的话,实际上也引用了您的话。

答:我说过“报怨以德”,《论语·宪问》也说:“或曰:以德报怨,何如?”我说过“慈故能勇”,《论语·宪问》也说:“仁者必有勇。”虽说这些观点已在社会上形成,但表达为言简意赅的语言则是一个创造。我不与孔子争著作权,不过他在《论语》中确实说了许多我说过的话。他对我很尊重,对我的许多说法很赞成。因此,直接或间接地引用了我的话。

6.问:先生,有人还认为春秋时代不应有《老子》五千言那么长的文章,以为那时的文章都是简洁短小的,您对此有何看法?

答:商朝中期的《盘庚》一文,已有一千二百字了,到周朝中叶出现两三千字的一篇文章不奇怪。何况我写的文章实际上是一节一节的短文、韵文,并不是章法严整、结构整齐的论述文,在某种意义上与《论语》有相似处,只是文体不同。我写的时候或许是一节一节地写,是短文章;但思想一贯,成系统,连成一篇便成了长文章了。从文字的数量上说,《论语》要比我写的《老子》长四倍。所以,认为由短文联缀而成的《老子》五千言文章长而否定我的著作权,是没有根据的。

7.问:《老子》一书喜欢每句用韵,又喜欢用“兮”字,这都是诗体文字演变的结果,有南方的特点,同北方派的墨子、孟子写的文章显然不同。先生是南方人,先生写的书也有南方文体的特点。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老子》书是您的著作。

答:我喜欢用春秋后期盛行的文体——杂言哲理诗,这种文体有时代特色,又反映了地方风格。文如其人,文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风格和时代特征。《老子》是我的思想、风格和时代特征的反映。

四、郭沫若关于“关尹”“环渊”的大胆设想

8.问:郭沫若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老子》一书是楚人环渊辑的老子的语录,就如同《论语》是孔子的语录,《墨子》是墨翟的语录一样。他认为,环渊集老子的语录时,不像孔门弟子那样质实,而是用自己的文章润色了先师的学说,有着自己的时代色彩(见《青铜时代》一书中《老聃·关尹·环渊》一文)。先生对他的高见以为如何?

答:郭沫若认为我确是孔子之师,表明他确认我是春秋后期的人。但他认为“老子的时代本是还没有著书的风气的”,因此认定《老子》是环渊编的我的语录,只是文经润色,有失真之处。这种看法就有问题了。他的根据是《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里的“环渊,楚人,著上下篇”和《史记·老子传》里的“老子乃著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缀合两段史料,又考证《史记·老子传》里的“关令尹”就是《庄子·天下》篇和《吕氏春秋·不二》篇中的“关尹”,而“关尹”和“环渊”是一声之转,从而证明《老子》是关尹所著。郭沫若很聪明,但他浪漫主义的想象不能否认“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基本事实,他只是大胆假设,没有过硬的证据。他不仅把关尹考证为环渊,又考证其因为音变与字误而变成不同姓名的好几个人,如它嚣、娟嬛、便蜎、蜎蠉、玄渊、便嬛的各种异称,他的想象力更是惊人。我除了佩服这位才子学者以外,就无话可说了。

五、杨朱和《老子》书也没有关系

9.问:到20世纪50年代,又有李泰棻提出《老子》是战国初年杨朱整理的老聃语录,先生以为如何?我记得他是在《老庄研究》一书里提出的这个观点。

答:这种说法是依据《庄子·应帝王》和《庄子·寓言》篇中有阳子居求见老聃,又考证阳子居即杨朱而来的。在孟子时代,“杨朱墨翟之徒盈天下”,杨朱“为我”、“贵己”、“全性葆真”,同我的思想有些关系,但他是他,我是我。某些思想观点的近似,和是同一个人是两回事。何况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也不是我的哲学。我的思想观点到战国时代有了某些变化,杨朱学说掇其数处发展成他那个样子,他也成为一个怀疑论者,盛极一时,同儒、墨抗争。那是他的事,同我没有多大关系。认为我的书是杨朱整理的,也是一种假设,而不是有确凿材料和根据的事实。

六、马叙伦《老子校诂》、朱谦之《老子校译》言之有据,研究《老子》不可不读

10.问:先生为我详细解释了有关《老子》书的这许多问题,使我弄明了许多疑点,真要好好谢谢先生。《老子》书应是先生所著,表达了您大智大慧的哲学思想。用这本书研究您的思想,应是第一手的材料。除了研究您的原著,和古人的注本外,先生能否介绍几本近人研究您的书的著作?

答:我说《老子》书是我所著,也许还有学者不同意。不同意也可保留他们的意见,百家争鸣嘛,老子不是天下第一,唯我为是,唯我独尊。当然,也要承认这一事实,就是我的书在传世过程中,会有后人注疏的文字混杂到我的文章中去的情况。这就需要校订考证。好在近两千年来有许多考证精审的校本、注本,可以恢复原书的面貌。马叙伦的《老子校诂》一书为此作了时代性的总结工作,这是一本以校勘为主,兼及考订的书,吸收了前人许多成果,也作出了作者自己的一些判断,引用资料也非常丰富,对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73年12月,从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两种《老子》写本,是目前能见到的《老子》一书的古本子之一,对研究我的原书也很有价值,学者可以分析、比较、研究。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发现的竹简《老子》本,比马王堆帛书本早了一百年左右,是迄今所见最古的传抄本。噢,我还忘了,近人朱谦之撰的《老子校释》也是一部很有功力的本子,代表了20世纪50年代《老子》校释的水平。它成书于1957年,而马叙伦的《老子校诂》成书于1924年。这是两本有代表性的著作,虽然已过去几十年,但其学术水平仍然很高,研究我和我的书的学者不可不读。

11.问:谢谢先生的指教。

答:不用客气。至于《老子》旧注本,流传最广的,有河上公、王弼二种。各种版本在朱谦之的书里有详细介绍。我们以后讨论时还会提到。

七、《老子》怎么变成了《道德经》?

12.问:先生,据我所知,您的大作按习惯的叫法就叫《老子》,不是“经”,也不叫《道德经》。《史记·老子传》称“上下篇”,《史记·儒林列传》说:“窦太后好《老子》书。”《汉书·景十三王传》说:“献王得古文《孟子》、《老子》之属。”都说明汉初都直称您的大作为《老子》书,并无“经”(《道德经》)之名。请问先生,《老子》升为“经”、有《道德经》之名始于何时?

答:经,是指历来被尊崇为典范的著作或宗教的典籍。提到经,人们首先会想到儒家的经典,如“五经”、“十三经”等,从前的图书目录把它定为儒家专著、经典的特定称呼。其实,儒家的书原来也不称经,是在汉代确立独尊地位后才称经。我的书也只是一家之言,自然不在“经”之列。东汉班固修《汉书》列《艺文志》,我的书不录其中,但录了《老子邻氏经传》、《傅氏经说》、《徐氏经说》,或许这是把我的书称为“经”的开始。邻氏、傅氏、徐氏可能是汉元帝、汉成帝以前的人。《法苑珠林》卷六八引《吴书》一段话值得注意,其曰:“阚泽对孙权曰: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体尤深,改子为经,始立道学,敕令朝野悉讽诵之。”《吴书》今亡佚,但引用的这段史料说明《老子》一书是在汉景帝时改子为经的。这同汉初文景之世崇尚黄老思想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氛围是一致的。后来的道教之徒就以此为根据,称我的书为“经”了。我的书上篇言“道”,下篇言“德”,《老子》因而变成《道德经》。从此,我的书,我这个人地位就上升了,不胜荣幸之至。

八、上、下两篇怎么变成了八十一章?

13.问:可能因为这个缘故,您的书就列入经典之列。后来扬雄在《蜀王本纪》中就说:“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边韶《老子铭》说:“见迫遗言,《道德》之经。”《列仙传》曰:“老子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葛玄《老子序》曰:“作《道德经》二篇五千文上下经。”按这些汉代的史料,或许可证黄老之学兴、《老子》称《道德经》在西汉时已盛行。

从司马迁到边韶所见的《老子》也即后来的《道德经》,都是上下两篇,直到汉魏晋宋时篇目都应当是如此。今存的老子《道德经》的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却是八十一章,怎么从“上下篇”变成八十一章的呢?

答:我的书原来只有上下篇,不分章。后人在注释时,为便于行文,自行分段,就把我的上篇分成三十七章,下篇分成四十四章。最早分章的可能就是汉文帝时的道家河上公。他的注本文字简古,还在每章前加上章名。王弼、傅奕等人承之。八十一章的分法比较流行。但清代的魏源作《老子本义》时,认为有些浮文、赘文为后人所增,因此“著其是,舍其非,原其本,析其歧”,把我的书改订为六十八章。还有人据《韩非子·解老》篇分为五十五章者。他们加工我的书,要怎么分,怎么注,我也管不上,反正听任他们摆布。但摆布得有好有坏,水平有高有低。有注得好的,比较合乎我的原意;也有注得未必合乎我原意的,而是借我的名义阐述他们自己意旨的。至于“经”的原文,由于历代传抄刻印,有增有减,有夺有衍,也有差异。我的书在两千多年间,文字越注越多,越印越多,版本也越来越多。

14.问:是的,据朱谦之的《老子校释》所搜集的版本统计,计有石本(碑文)13种,写本(唐人写本与敦煌残卷等)19种,佚本(辑佚)10种,道藏本41种,刻本16种,其他(群书)4种,合计103种。虽未必比儒家经疏多,可也不算少了。

答:敝人没有想到在我身后这么许多人注疏我的书,又印了这么多的版本,不胜荣幸之至!

15.问:也可见先生思想之博大精深宏远、影响之深啊!两千多年了,一直有人在研究您、领会您的思想的无穷魅力。您思想的生命力始终没有消退。

答:我当时不过就我所见到的所思考的写下我的想法,完全是随想录式的、札记型的,凑成这五千言。没想到这五千言传了两千几百年,留下这许多版本。

九、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帛书

16.问:这些都是传本。先生前面曾提到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老子》帛书,能谈谈您对帛书《老子》版本的看法吗?

答: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帛书《老子》有两种写本,一种是带有隶书笔法的小篆,整理者称之为甲本。一种是用隶书抄写的,称之为乙本。甲本因为帛有破损,文字残缺不少;乙本大体完好,文字残缺不多,字体也清晰。从甲、乙两本都不避汉惠帝(刘盈)和汉文帝(刘恒)的讳,和乙本独避汉高祖刘邦的讳来分析,可以证明:乙本应是刘邦称帝后、刘盈刘恒称帝前抄写的,甲本不避刘邦讳,应是刘邦称帝前抄写的。墓主人葬于汉文帝十八年(前162年)。这对确定《老子》甲乙本的年代可以有明确的时间界线。这两个《老子》古本的发现,对研究我的著作的“准原型”状况有很大的学术价值。您前面提到《老子》分八十一章的问题,帛书《老子》甲乙本均不分章,可见不分章是《老子》一书的原样,分章是后人分的。实际上,在注释《老子》时,如果不受章界的限制,反而能更好地理解和切合我的本意。

17.问:是的,帛书《老子》不分章,说明它原来只是上下篇而不分章。上下篇内在联系是一致的。把它划分为八十一章,分割成八十一块,反而损害了先生思想的完整性。但有一个问题我弄不明白:帛书《老子》甲乙本,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传本的《老子》正相反,这是什么原因?

答:《老子》上篇,讲“道”的文字多些,因此后人称做《道经》;下篇,讲“德”的文字多些,所以后人称为《德经》。我讲的“道”,按你们今天的哲学概念,多属宇宙论与本体论范畴;而我讲的“德”,多属人生论与政治论范畴。按逻辑顺序,我当然先重视“道”,“德”应当从属于“道”。所以上篇应该是“道”经,下篇才是“德”经。

但是,从先秦的古籍记载中看,《老子》传本在战国期间,可能就已经有两种本子:一种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这应当是道家的传本。《庄子》论道德,也是把“道”放在第一位,把“德”放在第二位的(例子很多,从略)。另一种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这应当是法家的传本。《韩非子·解老》篇首先讲《德经》第一章,而解《道经》第一章的文字,则放在全篇的后部,便是明证。

道、法两家对我的书各有侧重,在文字的排列次序上也有区别。汉初兴黄老而实际上是重刑法,采用“刑法之言”而辅以“黄老之术”,政治法律制度取法家,而统治方术取自黄老,这就很自然地采用《韩非子》编的“德”前“道”后的编写次序了。所以说,帛书《老子》排列《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是汉初统治贵族兼重黄老刑法学说的政治背景下的编写宗旨的反映。

十、《老子》郭店简本

18.问:先生,听说又发现一个比马王堆帛书本更早的版本,请您介绍介绍。

答:这就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发现的竹简《老子》本,墓葬年代约公元前4世纪末,即战国中期偏晚。传抄年代应当更早,比马王堆帛书本早了一百年左右,是迄今所见最古的传抄本。共有甲、乙、丙三个抄本,为南方传抄本。从内容看,三本传抄来源应不同。甲本底本可能早于乙、丙本。乙本、丙本与帛书本及通行本差别极小。三本均为摘抄本,各有不同主题。甲本主要论治国,乙本论修道,丙本论道、修道与治国。郭店本《老子》问世,有力地推翻了《老子》书为秦汉时成书的看法!《老子》郭店简本是一个重大发现。照片与释文编为《郭店楚墓竹简》,1998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郭店《老子》简本三种全在其中。

19.问:郭店《老子》竹简的发现,对澄清事实,理解您的思想好处极大。对理解您思想的内在联系,理解《老子》的成书年代,也有很大好处。在您身后,许多问题被搞混了。考古学的新成就有助于事实的澄清。

答:我管不了身后事,但我感谢考古学家。他们用田野考古、释文研究以及科学考证,澄清了许多问题。思想家想发现规律和法则,可他们本人的历史,甚至他们的思想,又免不了被后人随便摆弄。历史,时代,名誉权,著作权,我都管不了,没法和他们打官司。他们可以超越时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但本人不能超越时代和历史。就像我吧,最后也只能归隐、逃遁,走向桃花源。哈哈哈……

同类推荐
  • 以孝律人(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律人(中国孝文化丛书)

    今天,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全面、科学探讨孝文化,正确认识孝文化在历代法律中的地位,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摒弃其糟粕,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但愿读者通过本书,丰富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冲破世俗偏见的误区,更加理智地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善待父母子女,和谐家国关系。
  • 哈密传

    哈密传

    巴里坤的美食、伊吾的枣骝马、伊州的戈壁,哈密的一区两县因天山相隔,却催生出同一片时空中完全迥异的美景与风情哈密旅游文化指南戈壁上的绿洲——孕育哈密文化的摇篮哈密一城,尽在此书中。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本书涵盖了现今世界神秘现象的广博领域,从不可思议的人体潜能到匪夷所思的动物世界,从令人咂舌的植物撷取到神奇诡谲的时空传奇,种种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让人疑惑:乌尔禾城的“鬼怪声”是怎么回事?人类到底有没有极限?生命力超强的火山口生物是什么?蛋壳上的星辰图案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轻如鸿毛”的树?时空隧道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在向读者展现神秘现象的同时,也对这些神秘现象采取了客观的评论,旨在正确地引导读者认识这个世界。
  • 漫品二十四节气

    漫品二十四节气

    2015年,中国二十四节气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本书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二十四节气知识进行普及性宣传,对节气内容加以品读赏析,帮助读者感知节气内容的美感和文化魅力。本书寻根溯源,着眼现实,首次对二十四节气及节气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细致的解读,融入了大量历史、人文、气象、生活、自然、物候、传统农耕、典故传说、民谚民俗等各类知识与信息,融入了大量鲜活资料及生活体验,同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及对生活的引领作用,从而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及实用性,使读者感受到节气转换的每一步声息。本书是一本通俗读物,适合各层次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阅读。
  •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全世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无穷无尽又无处不在,它耐人寻味且令人陶醉。文化孕育了大千世界,并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在人类文化漫长而辉煌的进程中,至今还存在着众多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它们所散发的神秘魅力,像磁石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破译和解析这些文化谜题,不仅能启迪我们的智慧,传承和普及人类文化的精华及其有关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锻炼思辩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
热门推荐
  • 迁徙的鸟(中篇小说)

    迁徙的鸟(中篇小说)

    回到住处,在卫生间洗了衣服,晾起,喝了一杯饮料,用的是初到北京时,和阿三第一次逛西单时买的装啤酒的玻璃杯,很精致,上面刻有起伏凹凸的花纹,不知是什么花,只觉得好看,36元一个,好贵!阿三接过,拿在手里,叫:“呀,是迷迭香呢!能给人带来好运!买两个!”付了钱,都递给他,“放在你那里,我去你那里喝酒时用。”那个时候的阿三,总是用柔媚的眼神看他,让他觉得心惊,不敢正视。“如果,如果当初作了另一番选择,她不至于走得那么早吧?”啤酒杯在灯光下折射出紫蓝的光,发了一会儿呆,“睡吧。”对自己说。有些伤痛无法痊愈,最好的方式就是遗忘。
  • 想你之时花恰落

    想你之时花恰落

    人人都说萧雪墨长得小家碧玉,可那一双桃花眼的吸引力(注:可自行换词,例:勾Y)。于是美的驳论,所以美的突破驳论。人人都知贺佳云爱穿紫色长衫,但不知自家老婆的一句“单调”是推动各家富贵公子哥进入“多变紫衣”潮流的关键。都说贺公子的笑有如暖玉之暖,敢问公子“你可有冬雪化春雨之能?”“能,但只作用于爱妻。”事实则是引来春风十里,使春水初生,使春林初盛。然后在爱妻耳边蜜里调油的来一句:“不如你”
  • 诸天普渡

    诸天普渡

    【发现秘籍《金像功》(假),是否点化为《金像功》(真)……】【《金像功》等级MAX,进阶为《铜人功》……】【《铜人功》等级MAX,进阶为《阿罗汉功》……】【《阿罗汉功》等级MAX,进阶为《丈二金身》……】【《丈二金身》等级MAX,进阶为《如来金身》……】【《如来金身》大成,获得招式:《如来神掌》。】……世界乱了,三界交汇,混乱降临,有邪异一念屠城,一念灭国;有妖兽张口吼落星辰,闭口吞天噬地;有人神拳镇中华,有人正气昭日月,有人百死犹不悔……陈大光头只想闲庭坐看,练练功、看看病、逗逗“萌宠”,偶尔驾着彼岸之舟,行走于诸天之间,祸害……普渡众生,做一个最帅的……光头……在野比家中圆了将蓝胖子抱在怀里揉搓的儿时梦想,在犬夜叉中杀鬼诛妖收集众生愿力,在海岛中与小悟空一起送牛奶……天魔琴在六根手指下怒嚎:老子不是魔琴!是佛琴!是佛!佛!。。。。。新书《我有一卷鬼神图录》已发布。。。。。
  • 我家王妃种田去了

    我家王妃种田去了

    (且看男装大佬种田发大财)穿越有三宝,外挂美貌和男票!除了男票,相姿全都有。既然老天给她开了挂,那人不飘都不行!爹妈窝囊,弟弟年幼,家徒四壁,穷得响当当。没关系!相姿带你白手起家,走向人生辉煌。相姿牌香水,不是很香,但是很水,啊呸,不是很水,但是很香。突然,神秘山里汉咬她耳根:“媳妇,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什么?”“你有男票。”(女主不完美,有很多小缺点,介意的慎入)
  • 全能王妃要爬墙

    全能王妃要爬墙

    【身心干净的1V1爆笑宠文】不举的七皇叔大婚了,新娘子却是个产妇!新王妃喜堂产子,七皇叔双喜临门,却从此戴上钻石级绿帽。当冰山王爷杠上第一纨绔——“都用不着你奋斗本妃就给你生个便宜儿子传承衣钵哪里不好了?”“传承之事大过天,这种事本王还是必须亲力亲为的。”看着萌萌哒儿子竟然越来越像眼前这个不举,陆潇潇灵机一动。“陆潇潇,你整天往外跑成何体统?”“本妃要拯救苍生!”“哦?如何拯救?”“当当药铺,不孕不育的福音!”
  • URSULA

    URSUL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晓临明镜肠堪绝

    晓临明镜肠堪绝

    我不是没有想象过穿越之后的生活,纵横天下,遨游四海,尝遍天下美食,喝尽天下美酒,识遍天下豪杰,听遍天下奇闻,自由自在,随意散漫,却偏偏命运弄人让我进了后宫,我本只希望安稳过一生,但后宫中那群如花似玉的女子,前朝那些风起云涌的斗争,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哪里又肯放过我?红颜如花,却步步惊险,到头来不过一场空,真正的赢家只有那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而我也只能一瞬心死。
  • 赵飞燕别传

    赵飞燕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第九号便利店

    第九号便利店

    走进第九号便利店,吴名就再也不是吴名。魑魅魍魉抵不过人心险恶。地狱空荡荡,恶鬼在人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