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600000020

第20章 袅袅升起而永不衰落的声音(5)

我想,我的文学创作生涯很可能跟我少年时期的那个夜晚有关。那个夜晚,一曲《梁祝》引我浮想联翩,步进我自己创造的神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那一阵,有一种奇异的感觉从我心中流过——我的情绪随着《梁祝》的旋律起伏,并且不断有幻觉的图像在眼前(也可以说是在脑海里)旋转。自然,所有的图像都是依我个人的情绪变化而变化。最奇妙的,是在我的伤感情绪增长到极度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月亮不应该那样明亮。果然,现实中的气象有了变化——是我的伤感情绪的翅膀扇起了风,渐渐的,无边无际的夜空被惨云愁雾所笼罩,月宫中的那个我也随之消失。与此同时,《梁祝》的音乐声也戛然而止。这时候,我听到了一种很细微的声音——哦,是楼下那棵飒飒的松树抖动出的声音。那声音像是一席宽慰我的软声款语,又像是《梁祝》音乐的袅袅余音。我擦了泪,感到一阵舒心的疲惫,独自回味起我刚才创造的神话。那些幻境中的鲜活图像,似乎还散发着古香的气息,给人一种难以言表的精神享受。那种享受,令我至今仍然迷恋我少年时代异想天开的创作经验。

可是,我想告诉平儿的是,还有另外一种谁也无法解释的图像,它会在某个特定的情形下突然浮现在我的眼前,并且使我不由自主地说出非常忌讳的话语。尽管这种情况的出现仅是偶然的,但它给我精神上的刺激相当强烈,使我长时间的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我不曾给任何人描述过那件事,只琢磨过应该如何忘掉它才好。可是,我越是这么琢磨,脑子里就越是会分泌出一种恐怖而痛苦的汁液。

平儿在留神听,她摆动几下柔顺的头发,像要帮我摆掉那些烦扰的记忆。一个含有荒诞意味的,但并不算罪愆的念头悄悄盘踞我的心——能否大胆地抚摩一下她的柔发?

可是我不敢大胆。

因为,平儿清澈的眼睛正专注地看着我,她是那样想听我讲一些跟她毫无关系的事情。那么好吧,我继续跟她讲,就以这种占有她耳朵的方式来实现我的大胆——

那是一个盛夏的黄昏,我和几个同学正在院子里快乐逍遥地玩耍,记得是玩“打弹子”(用手指将小玻璃球弹进几个距离不等的小土坑里),我的后背突然被谁使劲拍了一下,不待我反应过来,就听一个浓重的河南女高腔在我耳边炸响:都啥时候了,还不回家吃晚饭?

我起身一看,是一个姓王的同学的母亲,我们管她叫孙阿姨。这时,孙阿姨已经看清了我,连忙笑说她认错人了。我也笑,知道她认错人的原因除了我跟她儿子的身高差不多,最主要是我们穿的衣服都一样,是“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缴获的战利品——印军降落伞,由“藏八”统一染成天蓝色订做成校服。

孙阿姨有些焦急地问,你看见我家王海滨没有?

哦——王海滨……我不明白这个太平常、太熟悉的名字为什么会在这时候突然滋扰我的心?我的心开始怦然跳动,人也像立刻失去言语能力,舌尖不灵地回答,好像……好像……他……

孙阿姨立刻捉住我的胳膊追问,他在哪儿,在哪儿,哪儿……

其实,我这一整天压根儿就没跟王海滨照过面,但在孙阿姨的追问下,不知怎么我的眼前竟然浮出一个逼真而噬人的图像—— 一片蓝色的海,波涛汹涌着在朝一个不知何处的地方漫去,漫去……尽管在此之前我从没见过真正的海,但在那一刻,我却是真真切切地见到了那片正向我传达某种凶信的大海。于是,咒语猛然自我的嘴里走向孙阿姨。我说,王海滨可能去游泳被淹死了。

孙阿姨在我肩膀上重重地给了一拳,怪嗔一声“死鬼,瞎说啥哩”便走开了。不知怎么,我看她走在黄昏里的背影,感觉像是有个诡诈的阴影在跟随她,悄悄将她的步履勾出凄凉的弧度。

孙阿姨边走边唤“王海滨”的声音渐渐远去,随后过了很短的时间——也许是五分钟,也许是十分钟,整个世界都被卷入一个巨大的声音旋涡——远处传来惊恐万状的大呼小叫……

王海滨被淹死了,淹死了……

我和几个同学朝门诊部疯跑而去,只见那里的过道上已经围了不少人,几个医生和护士神情紧张地来回奔跑。孙阿姨瘫坐在一张长椅上一个劲儿号哭: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呀,就这么一个儿子呀,我咋向他爸交代呀,咋交代呀……

我不敢走近她,更怕她这时候看见我。她刚刚不久才骂过我什么呢?哦,“死鬼”。丑陋的“死鬼”竟然使孙阿姨的脸上拓开了一条河……不,是一片海,海面涌卷着悲泣的狂澜……

应该向谁解释一下呢?我并不是一个包藏祸心的人,我的“瞎说”跟王海滨的死完全没有一点儿关系。或许,王海滨还有起死回生的希望,医生护士们不正在抢救了吗?想到这儿,我急忙绕到急救室的后窗那里,还好,窗帘没有拉严,于是我趴在窗台上,目睹了抢救王海滨的全过程——赤身裸体的王海滨看来是被呛死的,他双目紧闭,面色发青,手臂僵硬地弯曲着,俨然一具医学用的人体标本仰躺在手术台上,几个医生很卖劲地搓揉他的四肢,其中一个在给他做人工呼吸。渐渐地,几个医生停了手,嘘着气,擦着汗,跟护士说了些什么话,就见护士拿来消毒棉花,一点点往王海滨的嘴里,鼻子里和耳朵里填塞……这情景令我几近窒息,仿佛觉着王海滨随时会突然跳起来抓住我,我在心里惊叫一声便撒腿跑开了。

当天夜里,我又失眠了。是心惊肉跳的失眠,而后又心惊肉跳地做了一个梦。我梦见我走在一条很窄的山间小道上,迎面突然冒出一个我并不认识的人,他年纪与我相仿,生着一头浓发,手拿一根桑树枝。我想从他身边走过去,可他故意拿身体左挡右拦就是不让。我问他想干什么,他不回话,竟盘腿坐下慢慢咬噬桑叶。我心怯地看着他,看他的头发在怎样活动。确切地说,是游动。一根根头发变化成一条条毒蛇在朝我的脚下游动,我慌忙拿脚去踩,却越踩越多。情急之中,我拎起一条蛇的尾部,使劲朝远处甩去,没想到它被一棵树弹了回来,像条绳索系在了我的脖子上。我呼吸困难,觉得自己快要死了,但我不想死,不想有一天别人看见护士拿消毒棉花往我的耳朵鼻子和嘴巴里塞的情形。可是,越来越多的蛇还包围着我,我只能拼尽全力去踩,踩……终于,这个令我冷汗大冒的噩梦被我踩死了。

这是你少年时代的故事?平儿问。

嗯。我点头。

蘸血的故事。平儿笑。

嗯?我愣住。

平儿说这带点儿血腥味儿的故事虽然真实,但那纯属巧合,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你们作家写的小说里不是有很多巧合的情节?现在一些电影也故弄玄虚地要打“本故事纯属虚构”的字幕呢。

我承认这点,但我过去始终这样判断,文学创作中的巧合情节与生活中的巧合事件有质的区别,前者是人想象出来的,后者是神专门安排的。为此,我在未成年时就背上了两大精神包袱,一是我祖上的家庭成分,二是我身上的所谓“特异功能”。

平儿说,那你为啥不写出来,兴许可以解放思想呢。精神包袱都是人为的,你去精神病院采访一下就知道了……哦,看我扯到哪儿去了,你不会生气吧。

怎么会呢?我很感激平儿的劝导,不自觉地上前握住她的手,却像握住了一团……我心里猛一紧,急忙松开。

平儿笑我紧张什么,我不好跟她讲,那是因为我握住她手的那一瞬间,竟让我又想起了消毒棉花。

消毒棉花上面,有我曾经做过的噩梦。

平儿问我是从什么时候想着要搞文学创作的。这我可说不清楚。第二天,我送她一本《金蔷薇》,并在一段话下面画了红道……

当我想到文学工作的时候,我常常问我自己: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一般是怎样开始的?是什么东西第一次使人拿起笔来而一生不放下呢?

很难想起来,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很明显,写作,像一种精神状态,早在他还没写满几令纸以前,就在他身上产生了。可以产生在少年时代,也可能在童年时代。

平儿对这段话并不怎么认同,她说她就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搞文学创作的。

你自己知道?我很惊奇。

当然知道。平儿笑。

什么时候,我追问。

就是现在。平儿又笑。

你敢肯定?我不大相信。

当然肯定。平儿再笑。

我问平儿为什么,当护士不也挺好的吗?

平儿笑而不答,脸却绯红着,仔细将《金蔷薇》书里的其中一页折起来。我感觉她折叠书页的动作,似乎在向我表达一种决心已定的意思。我告诉她,搞文学创作其实不那么浪漫轻松,而是一桩很痛苦的事。

痛苦?平儿不笑了。

我说,我要免费送你一句金玉良言,“内心没有痛苦的人不能写小说”。当然,这不是我的理论,是我的一个同行朋友,广州军区创作室的张波说的。

平儿的表情老成起来,说,也许我的内心没有你认为的那种痛苦,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痛苦,但我内心可以有别人的痛苦,那些人……比如,我喜爱的人,尊重的人,我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还有你的姑妈,还有就是……你。

“你”字说得极轻松,随即脸也变得愈加绯红。

又说,我还是认为你应该写关于咒语的事,说不定一写出来,咒语也会转化成吉言哩。你要再不写,等我哪天写了,你可不要说我剽窃你的故事了。

怎么会呢?我倒真希望看她写出来是个什么样。哦,平儿,这个我给她起的名字,怎么会带了点儿草原的宽柔?我猜想,如果她哪天果然写出一个故事,那一定带有芬芳气息的。不过,猜想归猜想,在她还没有写出一个字的时候,我就为她写了篇小说。

那是一天中午,阳光很烈,我往医院内四科去看我姑妈,路过大操场,只见一个男兵正满头大汗地教一个女兵学骑自行车,正在兴头上,猛听附近传来医院政委拉长了调的怒吼:给我滚回去——眼不见,心不烦——

一对原本兴高采烈的男女兵顿时傻眼了,女兵满脸通红地一溜小跑着狼狈而去,男兵则在逃窜之时连人带车摔倒在地,接着跳起来,不顾一切地拖着自行车一阵疯跑,那副模样很像一只被猎人追杀的黄羊。我站在那里观看,实在忍俊不禁,却不敢笑出声来,因为医院政委还在作威严巡视。

我问平儿,你们政委为什么会这样做?

平儿卖个关子,说,这跟窗户有关系。

窗户?我没听懂。

平儿告诉我,医院里有些人暗地称他“左政委”。一次,左政委路过一间宿舍,听见里面有男女在窃笑,于是很警觉地绕至窗户往里探视,结果就探视到了他猜想到,但不想看到的那种事。从那以后,左政委便对男女生活作风问题格外重视,并要求各科室领导也必须重视(包括男女军官的正常恋爱),他还经常亲自查夜,查夜的方法也很独到,一般不敲门,只从窗户上探视。据说好几回宿舍里的人听见窗户外面有动静,急忙推窗来看,却是猫狗之类,待放松警惕后,竟真的与左政委在窗户跟前照了面。

我故作沉思状跟平儿说,看来我是决不能晚上到你宿舍来的。

平儿一时愣在那儿,眼睛瞪得大大的。

我一笑,你别这么瞪着我,怪骇人的。

平儿也笑,眨眨眼睛放松下来,说,没关系,晚上来就晚上来,我的宿舍在二楼,左政委又不是长颈鹿。

我知道,左政委很快就要退休了,他将告别西藏,告别这里的男女兵们,然而他所探视过的这些窗户,还将继续一览无余地展示他的威严。

那天夜里,我铺开稿纸,没有以《梁祝》音乐来酝酿感情,写下了小说《落叶,在金风中低吟》。我把小说拿给平儿看,平儿说她很喜欢,主要原因是我在小说里没有把谁给咒死,只是我写的那只小金鱼在现实生活中是千真万确地死掉了,并且她就是像小说里写的那样给小金鱼下的葬。她还诚恳告诫我,但愿你的所谓咒语从此不可以再伤害任何人。

那是当然。

可是我后来辜负了平儿,这很对不起她,因为我无意中将她很喜爱很敬重,并且亲自陪伴过的一位女作家给咒死了。

那位女作家的名字叫“三毛”。

得知三毛自杀噩耗的时候我正在北京,记得是解放军画报社的记者唐念祖告诉我的。唐记者一大清早专程跑来找我,是因为我们曾在一起议论过三毛。当时我很认真地发表意见,根据三毛的一些作品(我几乎读过她的所有作品),我总感觉她内心深处有太多太多的痛苦,仅靠写作是解脱不了的,我担心她最终会选择自杀这条路……

这可能就是我的所谓咒语了。

唐记者红着眼睛给我好一顿指责。这不足怪,因为像她那样多愁善感的人,太容易成为“三毛迷”。所谓心心相印,正是如此。我能说什么呢?三毛人已经去了。对于三毛,我该说的或者根本就不该说的都已经说过了,收也收不回来了。

好在平儿没有责怪我,她流着泪写下一篇悼念散文《格桑花的等待》,并附了一张她跟三毛在拉萨的合影照片,照片背后有三毛工整的斜体字:“平妹妹,我爱你。”平儿在文章结尾处深情写道:“……她的挽歌悠远而瞭亮,在天边袅袅升起,永不衰落。”

读着,想着,便听到了真正袅袅升起而永不衰落的声音。它来自拉萨,从布达拉宫,从大昭寺,从小昭寺,从哲蚌寺……太多太多跟我姑妈一样善良的人们口诵“唵嘛呢叭咪哞”六字真言,声音渐渐由小而大,并由阵阵法号声烘托着升往天边,就听天边有了滚滚而来的回音,似乎是在召唤谁的灵魂的交响:不要睡,醒一醒,醒一醒……

我醒来。三毛却没有醒。

那是谁,在用一种怎样的凄美音乐,滴血般,淋漓叙述我所有的羞愧?

我想到了《梁祝》,还想到了有一天我也终将睡去。

那么这样——当我睡去之时,如果还有人来为我送行,就请播放一段《梁祝》。

这就足够了。

足够足够了。

我将随着我最喜爱的不朽音乐,以优美之姿抵达一个宁静的梦,继续享受我难以描述的想象驰骋。

这不是所谓“遗言”,而是我的爱人——西藏,是她,是她那一方的神灵邀我加入其中的。

就是这样。

同类推荐
  • 少年安逸

    少年安逸

    退休后,我们几个“毛根朋友”,就是北京人说的“发小”,不约而同回到了老家,分别多年后,大家又跟儿时一样聚在一起了。还在穿衩衩裤的时候,我们就天天在一起,各自玩各自的卵蛋。稍稍长大一些,就一起躬在地上獗着小屁股蛋打弹子,打得昏天黑地。到了不再打弹子的年龄,就在一起打克朗球、打乒乓球,打篮球,打排球……玩种种变相的“弹子”。如今老了,退休金只够维持粗茶淡饭的日子。老还童的我们,弹子当然是不会再打了,想打高尔夫球又欠缺“三资”,一无资本、二无资格、三无资历,只好约在一起打打门球消磨老暮时光。
  • 一本正经唐史:太宗的原罪与救赎

    一本正经唐史:太宗的原罪与救赎

    作者以小说的叙述手法来描写历史,将史实融入曲折的情节和悬念,情节引人入胜。力求大开大合,层次分明,读起来不费力,即使没有史学基础的人也可以看懂。本书以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为主线,从李渊出生起到玄武门之变前夕。描写了李渊的成长、蛰伏、起兵、称帝、统一,其间各路群雄争霸,最终李氏父子一统天下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 九爷爷的黄昏

    九爷爷的黄昏

    年前腊月十五日晚,十三婶被鬼上身的事情,整个小周庄都知道了。第二天中午,人们心有余悸,我奶奶曹氏喊我九爷爷周千九一家到自家吃饭。饭桌上,九奶奶南枝好奇地询问曹氏,昨晚十三婶被我九爷爷的前妻翠心附上身,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奶奶曹氏说道,能是怎么回事?还不是因为你男人死赌,连死去十多年的翠心都看不过去了。听我奶奶曹氏讲完事情的经过,九奶奶南枝停下筷子,把饭碗朝小方桌上一搁,对我奶奶说道,四嫂,我今晚和青桃想在你家睡。曹氏一开始没怎么领会南枝的意思,只漫不经心地答应道,那就和以前一样,你俩睡里屋,吃完饭我去收拾收拾,铺好被子。
  • 暴风雨前

    暴风雨前

    《暴风雨前》的作者李劼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一生留有五、六百万字的著作和译作。他的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已经成为传世之作。李劼人先生被他的同学郭沫若称为“中国的左拉” ,他的三部曲被郭沫若誉为“小说的近代史”。 李先生从1935年起写了三个连续性的长篇《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第一部),描写辛亥革命前的社会生活。这三部小说都以作者的故乡四川为背景。
  • 红颜祸水背后真相:褒姒传

    红颜祸水背后真相:褒姒传

    自古红颜多祸水,西周褒姒,一笑倾城。人人都知道,为了得褒姒欢心,周幽王不惜荒废朝纲;人人都知道,为了让褒姒为后,周幽王不惜杀妻弑子;人人都知道,为了搏褒姒一笑,周幽王不惜烽火戏诸侯,葬送百年大周基业!人人都骂她是红颜祸水,人人却又羡慕她有幽王的痴心错付。从没人知道,她居于琼台之上,是从皑皑白骨中全身而退,满身伤痕;从没人知道,她丹凤朝阳,贵为一国之后,是背弃了家族的盟誓,断臂求生;从没人知道,她盛极荣宠,是承载了多少不愿与不幸,笑容下肮脏的血污,有谁知,又有谁怜?人人都知道她不笑,可没人知道,她不笑,是因为没有什么可开心的事情。……
热门推荐
  • 腹黑小白兔:小姐危险

    腹黑小白兔:小姐危险

    初见时,他是个丑陋无比的老头,浑身戾气的想要杀她。再遇见时,他完全对她着了迷,但却是因为她特殊的体质让他更迫切的想要算计她。再然后,他救出她,作为条件他彻底留在了她身边,但算计的心思却依稀没有那么迫切了。在逃亡的那段时间,只有他们两人相互偎依,她受伤病重,但他却没了算计的心思,只想好好保护她。那一瞬心意的确定,他雀跃无比,等到的却是她对他的驱逐。他做了那么多努力,甚至不惜催眠她改变对他的感情,但另一个对她无比重要的人却在此时出现了。所以,他跟她是注定了有缘无分吗?今生的牵绊沉沦让他无法自拔,当眼前有个选择放在他面前时,他为了他们的将来,是否会应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爆肝英豪

    爆肝英豪

    《遗迹世界》是一款全新的次时代角色扮演类虚拟现实网络游戏。作为主角的我,从游戏开放开始到现在已经玩了三年了。但是,我穿越了……而且,我还有个系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称霸三国

    重生之称霸三国

    现代人回到三国时代,明白历史走向的他将会有怎样的经历?在历史前行之中,他又怎样的选择?曾经是个糊涂人的陈诚,是否还会糊涂下去?大陆争霸马上开始,三国猛将来去丛丛,且看新的争霸的开始······
  • 侏罗纪之绝地求生

    侏罗纪之绝地求生

    濒临死亡之际,穿越史前时代?巨兽、饥饿、危机四伏、绝地求生。开启系统,在绝地中生存!
  • 让我将你心儿摘下

    让我将你心儿摘下

    云朵感到一阵胸闷,呼吸急促起来。皮祖提才有了动作,便发觉云朵的不适,用肘部支起上半身,窥视她的表情。“这里难受吗?”他抚着云朵赤裸而滚烫的胸口,帮她顺气。“可以不做吗……”云朵在他怀抱里蹙着眉头,闭着眼睑轻轻地央求。窗外的暴风雨几乎淹没了她的声音。皮祖提难免泄气,翻身下来,一双眼睛瞪着天花板。欲火焚身的他此时的样子像个赌气的孩子。他不好说什么。云朵有心脏病,正在疗养期间。但不全是因为这个,今晚云朵的情绪不稳定,一开始就很别扭。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诗学禁脔

    诗学禁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母语传播概论

    母语传播概论

    在人类跨文化、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极为普遍的传播形态——母语传播。由关锐和李智主编的《母语传播概论》从国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视角观照母语传播,理论与实践、学理与案例相结合,论述了母语传播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基本模式和作用、语言转换、文化对接及效果评估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实践为例,介绍了母语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新媒体化趋势和本土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