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700000015

第15章 名扬四海的客家妇女 (2)

在待人接物、社交处世方面,颇讲礼仪,非常讲究自尊自重。她们的“理论”是,“人要面,树要皮,岭岗靠草皮”。说“人无廉耻鬼都怕”,就无法做人了。由于她们通常有自己的理数标准去处世,因此,许多事情她们都能摆平。

对于客家妇女的特点,并不一定就是如此分法,内容亦绝不止这些。在客家地区,就凭上述“意识形态”和“实际能力”,只要是智力中等的妇女,成年以后,都可谓是“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的了。正是如此,对客家妇女来说,她们都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男人事业的支持者,家庭稳定的维护者,日常生活的主持者,家中老人的关照者,年幼下代的教养者,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客家语言和风情的承传者,等等。

以上这些,我认为应是客家妇女所以受人称道的伟大之处。

三、客家妇女名扬四海有其深刻根源上世纪40年代,陕北苏区称朱德总司令的母亲为“太夫人”,并誉其“伟大”、“实为全民族之太母”。类比朱德同志身份,推而论之,类似情况绝非一、二例。从海内外实际看,诸如洪秀全、孙中山、叶剑英、李光耀等名流的母亲亦不应是凡辈。虽然她所处的时代不同,遭遇各异,但其“伟大”皆从平凡中出共性,原本都是寻常的客家妇女。她们何以能如此伟大,在介绍了中外人士的评论和分析,总结其特点后,确有必要探索一下成因。按本人现在的认识,感到起码有下列三个原因。

第一是受中华文化的深刻影响。客家来自中原,是汉民族的最纯民系,在长期封建礼教的作用下,接受儒家文化最深刻、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最大。早在汉代,史学家班昭就专门撰写了《女诫》七章,对于妇女的言行举止提出了论述,成为当时的规范。到了唐朝,女学士宋若莘进一步著述了《女论语》,更系统地对妇女如何立身、作学、学礼、起居、事父母、事舅姑、事夫婿、训男女、管家务、待客、言语和守节等方面提出要求;到明朝,永乐皇帝的徐皇后又作《内训》二十章,全面地对妇女的德性、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警戒、节俭、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夫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等要求加以补充、完善和理性化。到清代,名士贺瑞麟作《女儿经》,干脆把上列诸书的有关内容以韵文方式编成易读易记的“顺口溜”。长此以往,即使是目不识丁的广大妇女,也能知道一二,说它几句。在客家地区,妇女们即使说不全“三从四德”的全部内容,一旦嫁人,要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和从一而终的概念是清楚的,而且会自觉当成自家的责任。至于其他方面,也会以自己领会口头语言加以记述。上面已略加列举。这些东西,说它是意识形态也好,精神境界也罢,应该说是厉害的。

第二是榜样的力量发挥。江西南康县是“纯客家”县,建于东晋,曾为州治。按《晋书》载,晋穆帝皇后何法之兄何恢曾做过该郡太守。据清同治时由邑令沈思体等重修的《南康县志》载,该县在南宋时有人口127244人,因受金元战乱的侵扰,人口锐减,元朝时只有人丁12052口。直至明清亦未能恢复,死的死,迁的迁。据载,明万历时,该县有男丁4831人,女性5273人。清初共有男女合计10104人。人口虽少,可妇女因“贞烈节孝”而受旌表的比重不低。明代的尚列有18人,而清代颇多。其中:康熙朝有9人、雍正朝33人、乾隆朝67人、嘉庆朝13人、道光朝39人、咸丰朝1人、同治朝37人。另有316人已申报待批或由当地表彰。

这些列名的妇女均繁简不同相应附有事迹。康熙时的《何节妇郭氏传》是其一。传曰:“节妇郭孺人,为朝赠修职郎何应鉴之妻。郭氏自幼贞静,不苟言笑,读《内则》书,辄晓大义,父母爱而怜之。氏年二十归鉴,篝灯佐读,相敬如宾,有冀?缺风。当应鉴病,氏目不交睫以待奉汤药。病笃,鉴顾谓孺人曰:‘吾与若旦晚决矣!汝有身,男女莫可,必难为何氏妇矣!’孺人依床哭曰:‘君无为我念。男女由天,而金石在我;即不殉君,誓不改志。易节负君者非我也!’鉴卒,孺人时年二十四。越数月孺人生一子。呱呱藐孤,一灯相对,四壁?然。父母怜而讽之。孺人抱孤泣曰:‘吾闻:妇人之义从一而终,本有此一块肉,吾未犹未亡也。奈何以不入耳之言相劝勉乎?’自是,孺人不归宁娘家达十余年之久。”“孺人家素受封,三世同居,食不下百人,钱币出入无算。孺人爱子,教之于义方,不令其过问焉。应鉴本至孝,孺人仰慕。于是她善继鉴志,酒浆刀尺,敬奉无遗,勤劳不少;惜婆媳相依,有逾骨肉。逮其姑卒,孺人恸曰:‘姑与我相依为命。姑今卒,吾亦不能独生矣!’因哀毁过度,呕血数升,不数月而卒,时年四十二。事闻,受旌表。乾隆年间,其遗孤子何嘉深,由国子学生授职援例,后累官州府同知。”从郭孺人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客家妇女的表现与特点不少。本人认为,正是有诸多类似郭孺人的鲜活事例,才会使南康乃至整个客家地区出现许多典型。这是榜样力量发挥带动的。

第三,父母传帮带。

诚如朱总司令在《回忆我的母亲》中所言:“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斗争的经验。”“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向革命的道路。”从朱总司令的回忆中可以深刻地看出父母教育、长辈传帮带发挥的重要作用。那么钟太夫人的品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答案可从《朱德的非凡之路》中找到。该书说:“在朱家大小十多口人中,享有统领权的,不是朱德的祖父,而是祖母潘氏。她十分勤劳肯干,善于操持家务,有组织指挥才能,又有经济头脑,在全家中威信很高,男女老少都听她的话。她掌管着全家生产和生活上的大小事,实际是全家的主持者。”按朱老总的话说,“祖母是全家的组织者”。

以客家人的标准衡量,潘氏实际是一位“会划、会算、会当家”并“能话事”的客家妇女。俗话说:“大做样,细学样”。潘氏如此能耐,在她传帮带之下,自然,钟太夫人也就不作而立了。这也是客家地区的普遍情形。事实上,“好懒嬷”在客家地区是绝无立足之地的。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没其他呢?为什么客家妇女不论生长在东南、中南还是西南都一样能干,难道与地理方位有关?有趣的是,按八卦,上列地方分别属“巽、离、坤”位。对应人事,分别代表“次女、长女和老母”。将上列方位向外延伸到国外的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印度尼西亚与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等国,其总统、总督和总理,往往多女性,是何道理?当然,这是题外话。

四、点滴看法语云:“知今不知古曰‘盲瞽’,知古不知今叫‘陆沉’。”几千年来,中国和中华民族可谓灾难沉深。国家分合无定,治乱交错,饱受内乱外侵;民族盛衰不一,荣辱相间,惨遭蹂躏杀戮。然而,受尽艰苦而国不亡、族不灭;不是将异族融化,就是将外敌驱除。

客家作为汉民族的精华,始终参与其中。靠什么?靠的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先进且博大精深;靠的是民族精神高尚、传统优良又不断丰富。

现在,时代已进入21世纪。当今中国,正百废俱兴,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举国上下正遵照中共“十六大”精神,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此之时,“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组织力量开展对“客家”进行研究,本人认为是很好又很有意义的事情,做好这一工作,相信定当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康宁。

诚然,现在的时代不同于以往。随着历史向前,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交通发达,信息畅通,人们的理想、信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一切都变了;不过,无论如何变,人类的特征、本质、本性不能变。与此同时,随着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环境恶化,竞争激烈,人们的道德水准、法制观念等,也带来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新旧交替、矛盾交织的今天,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精神等,哪些应抛弃,哪些应保留,哪些应继承,哪些应发扬,这就十分值得人们去探索和研究,以使古为今用。据此,加强对客家尤其对其精神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有价值。

针对此况,本人认为,只要思路清晰,明确主题和方向,只要做出规划,提出安排,明确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重点、方法、目标、评价与应用等相关问题,只要认真组织、提出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要求,并努力取得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相信定当很快取得工作进展。现在,四川的研究工作,有领导的支持,以社会科学院为依托,有专门的“中心”组织研究,并先以“客家妇女”的研究、讨论为切入点,相信会很快取得成果。

(作者单位:国家建设部)

同类推荐
  • 康熙十讲

    康熙十讲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名曰守成,实同开创。他勤于国事,好学不倦,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他所开创的“康乾盛世” 是中国古代的顶峰,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发展的制高点;他励精图治,把清朝带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康熙曾是一个与天花夺命的幼童,一个拥有天下却要忍气吞声,日日如同行走于钢刀边缘的少年;他也曾是一个力排众议果断撤藩,却又在漫长的战争中险些丧失了勇气的青年;他还是一个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的中年人。同样是他,一生英明果断却在晚年陷入继承人的旋涡之中。
  •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新月派女诗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 拔剑举义讨袁护国的蔡锷

    拔剑举义讨袁护国的蔡锷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用洗练的文字,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走近苏东坡》,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本书全面讲述马云从出生至今五十年间的奋斗历程,展现一个商业传奇人物的精彩故事。首批披露马云创业前默默跋涉的艰难岁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他的喜好、性格,甚至直面其心境。马云的一生充满曲折与励志色彩,又极富传奇,50年间,跌宕沉浮,起起落落,一直贯穿其间的是他永不言败的坚韧理念。从两次高考失利到进入大学校园,从四处求职无门到终于当上老师,从创业初始无人相助到公司逐步走上正轨,从力排众议创建中国黄页到经营阿里巴巴帝国,从淘宝危机到赴美上市……
热门推荐
  • 开胃下饭菜

    开胃下饭菜

    根据人们不同时候的不同胃口,精选了近百道家常开胃下饭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开胃开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得舒畅。《开胃下饭菜》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青梅蜜宠:傲娇竹马,别逃

    青梅蜜宠:傲娇竹马,别逃

    “好清秀的男孩儿。”“好丑的假小子。”这是他们对彼此的第一印象。在外,他是这么介绍她的,“这是我小弟,没什么缺点,就是人丑了点。”为了报复,她设计让他穿上裙子,高调的和朋友们介绍:“这是我小妹,没什么优点,就是人美了点。”这人啊!前期脆弱,需要发育,所以前期打不过的时候,她就围在他身边一口一个哥哥的叫着,等后期,嘿嘿!许佳柠双手叉腰站在某人面前,冷笑道:“哥哥,你还想往哪里逃?”某人献上一个无害的笑容,说:“我没有想逃啊!”他大手一挥,把她捞进了怀里。许佳柠哀嚎:这怎么和游戏里面不一样呢?【宠文√青梅竹马√】
  • 小布头奇遇记

    小布头奇遇记

    小布头是苹苹的一个布娃娃。他呀胆子有点儿小,连爆竹声都怕,小朋友们嘲笑他。他下定决心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可是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呢?从酱油瓶上跳下来算不算?谁知他跳下来的时候打翻了苹苹的饭碗。苹苹批评他不爱惜粮食。小布头生气了,从苹苹家逃了出来。他坐上火车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遇上了小芦花、多嘴多舌的大铁勺,大铁勺很会讲故事。后来,小布头被鼠兄弟拖进洞里去了,鼠兄弟虽然诡计多端,但是很有才,能做诗。最后,小布头非常想念苹苹,他与苹苹团聚了。
  •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本书是一部面向大众的另类民国史,另类的解读中国最混乱、最精彩的乱世乱局,解密民国大佬们的黑白人生,破译乱世的生存法则。读懂了乱世,你就读懂了历史、读懂了人生,自然会勘破英雄、枭雄的权谋野心,伟人、小人的生死心结。
  • 丫头的青春日记

    丫头的青春日记

    都说,青春是充满无限色彩的,可她却只生活在黑色的阴影下。爸爸为了躲债抛弃了整个家,她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压力重如泰山的她几乎是从悲伤中走过来,常常受妈妈虐待,姐姐排斥……可,万幸的是,她遇到三个疼爱她的男人,在她最脆弱的时候给了她温暖和依靠!可是,她该选择谁,陪她走完这一生呢?
  • 凤倾天下:下堂王爷靠边站

    凤倾天下:下堂王爷靠边站

    她凤倾烟本是凤家小公主。因失忆沦落为丞相府庶出四小姐,更沦落为棋子。传说四小姐不知廉耻,跟京都王公贵族都有染,却嫁给骁勇善战的四王爷,成为王妃。五年后因凤家应邀参加寿宴,相见当不识,谁想,他却纠缠不清。再见,一双粉雕玉琢的儿女对他只有鄙夷和嫌弃!看凤家小公主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看骁勇善战的四王爷沦为妻奴!追其之路是路漫漫其休远兮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办公室潜规则

    办公室潜规则

    “潜规则”不仅仅存在于演艺圈,在许许多多的行业和领域中,在其冠冕堂皇的外表下都有一套看不到的游戏规则,职场也是如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迹的办公室就会存在“潜规则”。这是利益所使、利益所趋,本是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却始终不能摆在台面上给众人来看,正因为此,才有“潜规则”一说。
  • 大象无形诀

    大象无形诀

    半部大象无形诀,一段缠绵悱恻情。仇不报,郁结难消;恩不酬,愧对天地……
  • 恒河:从今世流向来生

    恒河:从今世流向来生

    恒河,神性的河。它贯穿着南亚次大陆。古老的印度文明由之孕育,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众多宗教在此共生。恒河入海口,在印度和孟加拉两个国家,作者访问了泰戈尔两处故居;参拜特蕾莎修女之墓。恒河平原,在印度的心脏地带,踏着法显、玄奘等先贤的足迹,作者寻访佛祖从诞生到入灭的印迹;盘恒于印度教的死亡福地瓦拉纳西,漫游于人神两界之间。恒河源头,在湿婆和毗湿奴的栖息地,作者行走两千多公里,倾听圣河灵魂的低语。朝圣路上,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怀抱里,在触摸印度的现世人生中,作者亲历古老文明的血脉传承,并思索着喜马拉雅山两面人群不同的生存价值,寻求生命的本真和人类天然的美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