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8200000061

第61章 哥萨克歌手——肖洛霍夫

名人档案

全名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

(Mikhail Aleksandrovich Sholokhov)

国别 苏联

生卒年 1905—1984

出生地 顿河军屯州维约申斯克镇鲁日依林村

仰慕 契诃夫、绥拉菲莫维奇等

爱好 打猎、钓鱼

成就贡献

肖洛霍夫被认为是20世纪苏联最伟大的作家。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有三部,即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其中以《静静的顿河》影响最大,被誉为“顿河哥萨克生活的史诗”,并为作家赢得了196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早在1926年,肖洛霍夫就出版了两部反映苏联国内战争时期顿河哥萨克生活斗争的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浅蓝色的草原》,引起文学界的关注,获得好评。也就是在这一年,肖洛霍夫决定创作一部深入反映顿河哥萨克生活和斗争的长篇小说,这就是后来写成的《静静的顿河》。作品一共分四部八卷,分别于1927年、1928年、1932年、1937年和1940年发表于《十月》《新世界》两家杂志上。

《静静的顿河》讲述的是一个普通哥萨克的故事,反映的却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国内战争时期这十多年间顿河流域政治风云变幻和顿河全体哥萨克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命运。

顿河边上的靼鞑村住着中农麦列霍夫一家六口。小儿子葛利高里是一个勇敢剽悍而又桀骜不驯的青年。他同邻居司捷潘的妻子阿克西妮娅发生了炽热的爱情。阿克西妮娅是一个勤劳美丽、大胆泼辣、有着火一般的激情却遭遇不幸的哥萨克少妇。她与正直淳朴的葛利高里之间的爱情是纯洁真挚的,但是他们的关系使葛利高里的父亲深为忧虑。他赶紧为葛利高里张罗亲事,让他跟同村富农的女儿娜塔丽娅结了婚。葛利高里不喜欢冷淡的妻子,婚后和阿克西妮娅旧情不断,最后两人私奔,逃到地主李斯特里茨基的庄园里做了下人。

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葛利高里同村里的其他青年一起应征入伍。他在战场上作战英勇,表现出色,还获得了勋章,但是战争的血腥和残酷使他深感困惑,精神上异常痛苦。在布尔什维克贾兰沙的启发下,葛利高里朦胧地意识到了革命的真理,认识到了帝国主义战争的实质。后来在另一个革命者波得捷尔科夫的影响下,他加入了红军。但是,在革命队伍中,葛利高里亲眼目睹了波得捷尔科夫未经审讯便杀死白军军官并大肆滥杀无辜。这种暴行使他深为不满,一怒之下他离开了红军队伍。在白军的煽动下,他加入了叛军并当上了师长。当叛军被消灭,他又满怀赎罪之心参加了布琼尼骑兵团。尽管他在骑兵团里奋勇杀敌、战功赫赫,复员后却仍然害怕在肃反运动中遭迫害。于是他又冒险参加了弗明匪帮。最后匪帮溃败,走投无路的葛利高里悄悄潜回村里,想带上阿克西妮娅远走高飞,不幸未走多远阿克西妮娅遭追兵枪击,悲惨死去。这个时候,葛利高里已经在战争中失去了大部分亲人,包括他的父亲、母亲、哥嫂、女儿和他那在屈辱中度过了一生的妻子娜塔丽娅。阿克西妮娅的死使他生命中的最后一线光明消失了。万念俱灰的葛利高里独自一人在草原上流浪了三天三夜,终于决定回家。作品最后,葛利高里抱着自己同娜塔丽娅所生的儿子站在自家的门前,面对着疲惫而广阔的大地,不无悲凉地感到自己和这个世界惟一的联系就是小儿子米沙特。

就这样,肖洛霍夫以一个普通哥萨克人葛利高里的生活经历为明线,以他的情感经历为暗线,记叙了他坎坷而又充满激情和迷惘的一生,并由点及面,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顿河人民在面对社会历史重大选择的紧要关头所经历的痛苦的思想斗争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探讨了个人命运同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出作者独有的悲剧意识和深广的人道主义关怀。

肖洛霍夫的作品特别关注社会变革中生命个体的处境,他总是用富于人性的笔触深入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其创作不只是迎合一时的政治潮流而能经得住历史的检验。这一特点几乎贯穿在他的所有重要作品中。肖洛霍夫创作上的这一特点也许跟他的个人经历不无关系。肖洛霍夫有一个屈辱的童年。他的母亲从小就被卖给地主做女仆,受尽凌辱。他的父亲是一个外乡人。他们相爱却不能结合,他母亲被迫嫁给另一个男人,这个人就是肖洛霍夫的继父。直到几年以后,他母亲才同他的亲生父亲结了婚。在不幸的家庭中长大的肖洛霍夫从小受尽欺凌。因为国内战争的爆发,肖洛霍夫只上到小学四年级便不得不辍学回家。他15岁参加革命,先后当过人口登记员、粮食检查员,还和匪军战斗过。当他17岁那年到莫斯科时,怀里仅揣着几个卢布。他不得不去做石匠、搬运工、泥瓦匠和房管所会计以维持生活。正是在这种恶劣条件下,他一边干活一边写作,于1923年9月发表了处女作《考验》。一开始肖洛霍夫的创作主要师法契诃夫,契诃夫描写自然风光的高超技巧、简练的语言风格使肖洛霍夫受益匪浅。后来他进一步借鉴托尔斯泰的创作技法,他的《静静的顿河》在结构布局和人物塑造方面受《战争与和平》影响很深。但是在创作上对肖洛霍夫有直接的提携之功的人是绥拉菲莫维奇。这位可称为肖洛霍夫精神之父的作家,在肖洛霍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序言中,就曾把他的小说称作草原上的鲜花,并预言肖洛霍夫将成为一个可贵的作家。

生活故事

第一个发现《静静的顿河》手稿的列维茨卡娅是肖洛霍夫一生中不可多得的异性知己。1928年初,当时在莫斯科工人出版社图书馆工作的列维茨卡娅首次接到《静静的顿河》手稿便一口气读完了它。她后来回忆初读的情景时说:“我已经离不开手稿了,留下非常震惊的印象,一切都出人意料,不同寻常……”不久以后,列维茨卡娅见到了这位令她倍加欣赏的年轻人,并从此开始了他们之间终生不渝的友谊。在他们的通信中肖洛霍夫把她称为妈妈,向她倾诉自己的烦恼和欢乐。他曾这样写道:“对您,叶夫盖尼娅·格里戈利耶夫娜,和您的一家,我怀着亲人般的感情。”他多次邀请她到他的家乡维约申斯克去做客。当列维茨卡娅的女婿伊万克列伊缅洛夫遭到逮捕时,肖洛霍夫四处奔走营救,还亲自找到贝利亚,请求释放他。在其惨遭杀害之后,又竭尽全力帮助恢复他的名誉。肖洛霍夫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的作者题词也是写给列维茨卡娅的。

肖洛霍夫生前曾一度遭人误解,有人把他说成是一个粉饰太平、逢迎拍马的人。实际上肖洛霍夫是一个不卑不亢、很有气节的人。而且他还善于利用机智幽默使自己摆脱困境。有一次,赫鲁晓夫夫妇打算去肖洛霍夫家做客,肖洛霍夫在电话中直言不讳地对第一夫人说:“我敬重你和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可你们知道吧,俗话说‘服务心甘情愿,服役令人心烦’。”

勃涅日列夫也曾在肖洛霍夫那儿碰过壁。他曾提出到维约申斯克去拜访肖洛霍夫,但是肖洛霍夫对他说:“亲爱的尼基塔·伊里奇,你们到我这儿来是好事,可要是庄稼歉收了怎么办?看样子今年收成不好。”肖洛霍夫就是以这种貌似玩笑的方式巧妙回绝了这位苏共最高领导人。

1933年,苏联集体化运动中的许多过激行动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肖洛霍夫曾上书斯大林向他汇报实情,请求救济饥民。他甚至在信中威胁斯大林,如果斯大林不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他就要将此写进《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二部。

传世名言

我希望我的书能够帮助人们变得更完美,心灵更纯洁,能够唤起对人的爱,唤起人们积极地为人道主义和人类的进步理想而斗争。如果我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我就是幸福的了。

一个具有健康道德的人,无论年轻还是年老,无论他怎样名扬四海,他都不会骄傲。而一个心里有着腐朽气息的人,甚至从本质上说,还乳臭未干的时候就会骄傲起来。

生平大事

1905年5月,出生于顿河军屯州维约申斯克镇鲁日依林村。

1914年至1918年,进莫斯科一中学预备班学习。

1924年,同玛利亚·彼得罗夫娜·格罗莫斯拉夫斯卡娅结婚。

1926年底,着手创作《静静的顿河》。

1938年,完成《静静的顿河》。

1941年3月,《静静的顿河》获斯大林奖金一等奖。

1943年5月,长篇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开始发表。

1956年,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发表。

1957年,完成《被开垦的处女地》。

1965年10月,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1967年2月,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列宁勋章、“镰与锤”金质奖章。

1984年2月,逝世于维约申斯克镇家中。

同类推荐
  • 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

    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

    他只有小学文化,却拥有“京味儿派”小说代表人物的美誉。他屡遭磨难、半世坎坷,却不屈于多舛命运,以笔做刀,雕刻出千年古都清明上河图般的历史风情画卷,在中国文坛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而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修炼生命智慧、成就辉煌人生的传奇。《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中,含有许多宝贵的邓先生的创作心得,因而《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不仅是一部励志书籍,也是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人可以汲取营养的文学宝典。
  •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精选了甘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山西关夫子——关羽,生前为将、为侯;死后封王、封帝;成圣、成神。他的传记载于史籍,他的故事在说话、话本、小说、稗史以及民间口头演绎流传;他的形象在戏曲舞台上勾画塑造;他的道德情操被讴歌赞颂;他的“神灵”被膜拜奠祀,以致于“庙食盈寰中,姓名遍妇孺”,成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影响久远的历史人物之一。对他的崇拜长期不衰。非但如此,就是在国外如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关羽也受到相当的崇敬,有众多的信徒。
  •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沈从文在批评和创作的领域都和时代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这种边缘性本质上是种批判性。《时代边缘的沈从文》论述他不同时期的批评重点、批评方式、相关文学作品和由此反映出的作家心态。他在时代的种种风浪中寻找着文学和知识分子自我的位置和价值。在变动的时代背景下,沈从文及其创作经历了起伏极大的命运,但终于是:从边缘走向了中心。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热门推荐
  • 秋千院落夜深深

    秋千院落夜深深

    “桃染…你可知我找了你三千年。”桃染闻言浑身一震,是……是溯源的声音。桃染忍住蚀骨的思念万般的情意并未回过头。“哦,但不知溯源太子为何要找我这般懒散仙子。”激动万分的溯源太子听到这轻描淡写的话语,一双眸子都落寞起来。良久,身后都没有传来声响。桃染只叹了口气,只道是溯源太子走了“走了罢,走了罢。”桃染抬起脚方要走时,身后一股强烈有力的拥抱一下把桃染圈入了自己的怀中。耳边磁性的声音缓缓的说道,仿佛忍耐了极大的伤感。“染儿,你可知,我找你找到多苦。“桃染,你年幼之时喜欢说想要嫁与我了,总是凑在我面前乖巧的叫我溯源哥哥……桃染!”溯源大声叫道。“嗯”桃染早已泪流满面。“桃染,你可知我这辈子除了你终身不娶。”“我……”我桃染曾为了这溯源上神入过魔道,堕过仙道。在人间轮回,体会过这人间冷漠自私,最酸的痛楚,仙界坐视不理,众亲皆离。跳入这诛仙台,体受过这十道天劫。最终抵不过你一句“非我不娶”
  • 我在美国当边牧

    我在美国当边牧

    丹尼(Danny),曾用名葛小山。曾经供职于华国某不知名游戏公司,任游戏原画师。现旅居海外,就职于美国加州某牧场,司职牧场看护员。该员工做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表彰其对牧场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现奖励狗粮一袋、骨头一根,以资鼓励。……一个变身边牧肆意撒欢的故事,一个记录宠物日常生活的故事,一个让人会心一笑的故事。河边牧场,欢迎您的光临~
  • 海贼第一狠人

    海贼第一狠人

    觉得有趣的事情就去做,大概就是这个时代标榜的自由。
  • 寻找陆子婴

    寻找陆子婴

    陆子婴是谁?三千年前仙魔大战后唯一的飞升者——人称昆仑剑主。苏怡是谁?数万年前仙人遗迹走出的懵懂女娃。穿越者,重生者,转世者,气运之子——这是天才者的时代,这里主角云集,且看小小女娃怀揣着活命的心,走上强者的路——并没有。本书又名《总是和主角作对》,《总有人逼我成仙》,讲的是九州修仙界,走出大山的野孩子与人斗,与人斗和与人斗的“传奇”故事。
  • 苏绣奇缘:三分天下,美人如锦

    苏绣奇缘:三分天下,美人如锦

    塞外金戈,铁马声声;大漠儿女,狼烟阵阵。战火纷飞的年代,既是敌国轰轰烈烈交战在沙场,多少痴男怨女也要演一出浓情蜜意的人性欢爱悲喜剧。铁骨有柔肠,柔心有侠胆。相爱本没有错,只是彼此不容于自己的国家,不能去大宋,也回不了辽国,只能装着两颗心一起去浪迹天涯。此生有你,死亦无憾!
  •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围绕毛泽东与水浒精神这个主调,全面收集详尽介绍了毛泽东阅读、欣赏、评论、运用《水浒传》的专题资料,仔细分析了毛泽东那视角独特、个性新奇的读书经验,具体揭示了毛泽东从梁山好汉身上挖掘到的古代革命造反者的精神内涵。毛泽东对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拼命精神、“打虎”精神……都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精心的吸纳;对梁山好汉的政治和政策、胆略和策略、战略和战术……都给予了别开生面启人心扉的解读,并恰到好处地将其转化为革命实践中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物质力量。同时,毛泽东也毫不含糊地指出了梁山好汉在精神状态和斗争策略方面的不足和失误,作为革命的借鉴。
  •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序释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序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消失的影子

    我消失的影子

    自从阿布的影子消失,又过了好一阵子,他想起那些事,或许终究告慰了自己不安的驱壳。作为一名舞者,阿布的驱体始终在动与静之中自由转换。捱了这么些年,好不容易拼到了一出备受瞩目的“影子舞”的主角,却因为自身影子的消失,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窘境当中。光线不容置疑地穿透驱体,幕布上的他俨然成了透明。令阿布崩溃的不只是丢掉饭碗,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让他和远在国外的未婚妻也产生了罅隙。阿布不愿承认,两人的感情竟如此不堪一击,或许这背后原本就存在着难以启齿的秘密……饱受困扰的阿布开始失眠,并出现幻觉,失魂落魄如行尸走肉一般。阿布想弄清这一切到底怎么回事。在他身旁围绕着三个女人,一个是躲着他不见的未婚妻,一个是他躲之不及的舞蹈总监,还有一位,是他在病急乱投医的情形下结识的一位专靠塔罗牌为人占星卜卦的奇女子。奇女子盲打误撞,竟然真帮阿布找到了影子。只是影子并不好驾驭,或许影子也试图追根溯源,找回属于它被抹去的一段记忆。阿布的驱壳在这三个女人的混沌交织下,逐渐发现了一段扑朔迷离的往事,牵涉出了三条命案,以及他不堪回首的童年……阿布想找回消失的影子,找到梦魇中那死去的身影到底源自何时,源自何方。
  • 亲历梦中缘

    亲历梦中缘

    心灰意冷如她,为摆脱失去挚爱之痛,毅然赴死,却不料一朝穿越,反而陷入另一场爱情漩涡。运筹帷幄如他,一向冷静自持,肩负君主重任,朝堂后宫不曾乱过一丝分寸,却唯独在她面前步步意外。她不爱他,他知道。他想要她,她知道。两颗游离徘徊的真心,到底是否能够殊途同归?
  • Stepping Heavenward

    Stepping Heavenw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