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8200000063

第63章 画坛伟大的探索者——达·芬奇

名人档案

全名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国别 意大利

生卒年 1452—1519

出生地 意大利佛罗伦萨芬奇镇

特长 绘画

爱好 数学、物理

成就贡献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天才的艺术家和杰出的工程师。同时,达·芬奇又是一个画家,他在绘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都是巧夺天工的传世名画,特别是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至今令人遐思,成为后世画家探索的源泉。

达·芬奇幼年时期即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14岁时,随父亲来到佛罗伦萨,进入著名画家、雕塑家维罗齐奥主持的艺术工场学习绘画。在老师耐心的教诲下,达·芬奇苦练基本功,终于熟练地掌握了绘画的技能。

在人文主义思想熏陶下,达·芬奇迅速成长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一名战士。作为一名人文主义者,他在绘画中从现实生活着眼,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他细心观察自然,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分析、总结,还从理论上对构图、透视、光线等作了探讨。为了确定人体的比例和结构,他研究了人体解剖学。在人体素描中,他先勾画出全身的骨骼结构,再添入神经,最后再加上肌肉,每部分都配上文字解说。达·芬奇主张绘画艺术不能只是临摹别人的作品,也反对把眼前的事物原封不动地加以再现。

1495年至1497年间,达·芬奇受米兰圣母玛利亚修道院的委托,以基督教传说中的一个故事为题材,创作了题为《最后的晚餐》的壁画。在他之前,许多画家都尝试画过这一题材,但都失败了。为了创作这幅传世壁画,达·芬奇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他经常到米兰城的各种场所去观察不同类型的各种人物形象,并画了许多形状各异的草图。这幅画的构图是:主人公耶稣庄严、静穆、安详地处于画面正中,餐桌两旁十一个门徒左右呼应,把全部人物引向中心。达·芬奇把叛徒犹大安排在一个美貌文静的门徒旁边。他面目丑恶可憎,惊慌失措。在光线明暗的处理上,居于中央的耶稣背后衬以明亮的窗户,显得光明磊落,而犹大身上则显得特别阴暗,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整幅画面人物虽多,但以耶稣为主体,布局匀称,色彩调和,成功地描绘了戏剧性冲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达·芬奇通过高超的艺术构思,表达了殉道者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善良的人们对正义的热爱和追求,揭示了对叛徒的憎恨,鞭挞了邪恶。这幅壁画反映了世俗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

大约在1503年,达·芬奇又完成了著名的肖像画《蒙娜丽莎》。在这幅画中,达·芬奇以他巧夺天工的技法,传神地画出了蒙娜丽莎嘴角边的一丝微笑。这微笑俏丽、自然、明朗、舒畅,引人遐思。那双别具神采的眼睛,又使她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跃然画上,表现出一个少妇特有的智慧和青春活力。这幅画体现了16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特征:人刚从封建束缚和神的枷锁下得到解放后所特有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乐观主义情绪。这幅画现收藏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晚年的达·芬奇是在漂泊中度过的。1517年,他离开意大利移居法国,人们热情隆重地迎接了这位杰出的艺术家。在那里,他取得了国王首席画师的称号。两年之后的夏季,大师在法国逝世,他为世人留下了近20幅的名画,件件勘称艺术精品。重要著作有《绘画论》。他终生勤奋,死时留下的草图速写及其他手稿约有7000页。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杰出代表。在绘画方面他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了一派新风,创立了意大利这一时期反映世俗生活的新的绘画流派,为绘画艺术开辟了现实主义道路,使当时的绘画表现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他同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一起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三位最伟大的艺术家。

生活故事

达·芬奇是私生子。母亲卡塔琳娜在生下达·芬奇之后,患了重病,身体虚弱,没有乳汁喂养他,所以他从小身体欠佳。被父亲接回家里后,生活很孤独,没有人陪伴他,但他跟学校的同学根本合不来,玩不到一起。

早年的达·芬奇在生活和学习中充满了坎坷。在继母的眼里他是一个弃儿,对于财产的继承权无疑是被剥夺了。当父亲悄悄接济达·芬奇时,继母就会不停地责骂,并说达·芬奇是魔鬼山羊哺育大的狗崽子,听起来十分刺耳。

达·芬奇也有许多敌人。在跟老师维罗齐奥学画的同学中间,年轻的达·芬奇是佛罗伦萨数一数二的美男子。因此,招来很多人的嫉恨和中伤,说他同老师间存在超友谊的关系——同性恋。因为这种谣言,使得许多女孩子们一看见他都退避三舍。

达·芬奇在佛罗伦萨的日子越来越艰难了。于是,他开始离开老师单独生活。但是谣言又纷纷四起,说他不信奉神灵,鼓吹“异端邪说”,一时间,达·芬奇的精神快要崩溃了,整天无事可做,苦闷极了。

作为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艺术家,达·芬奇把绘画水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提出了系统的绘画理论。但他始终受到意大利封建贵族的冷落和天主教会的迫害。1517年,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但还是被迫离开了意大利,漂泊异乡,最后客死在法国。

达·芬奇学画是从画鸡蛋开始的。第一堂课,老师维罗齐奥让他画鸡蛋,他颇感兴趣地认真跟着老师学画鸡蛋。可是第二课、第三课……一连几周时间还是画鸡蛋,达·芬奇有点不耐烦了。他想不通,老师也真怪,小小鸡蛋有什么好画的,就是画好了,又有多大用处呢?

达·芬奇好奇地去问老师:“为什么老是让我画鸡蛋呢?”老师亲切而又严肃地说:“孩子,你别小看这鸡蛋,画好它并不简单啊!在一千个鸡蛋中,就从来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鸡蛋,角度不同,它的形状就不同了。我让你画鸡蛋是为了让你练好基本功,基本功要练到得心应手才算功夫到家。孩子,你要好好练啊!”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深受启发,从此发愤练习。

几年后,达·芬奇已经完全掌握了老师传授的绘画和雕塑知识,并且还在绘画技术方面超过了他的老师。

达·芬奇在为修道院画《最后的晚餐》时,修道院院长常常到他的画室去催促他尽快完工。这位院长看见达·芬奇站在油画前冥思苦想,老半天也未动过一笔,就产生了一个念头:他要达·芬奇像园丁在花园里干活一样画笔不停。他还把这个主张唠叨给爵士莫罗听,搞得爵士很不耐烦,只好把达·芬奇找来。

达·芬奇知道爵士是通情达理、多才多艺的人,他向爵士解释说,艺术是思考和智慧的结晶,往往是智慧去支配双手行动来把美展现给人们。他又告诉爵士《最后的晚餐》还有两颗脑袋没画完,一个是耶稣,一个是犹大。他不想在尘世间寻找现存的模式。叛徒犹大这个奸邪小人的脑袋最难确定。达·芬奇开玩笑似的对爵士说:“如果那个修道院院长再来打扰的话,我就拿他的脑袋来画犹大。”一席话说得爵士哈哈大笑。

爵士把这话告诉了院长,从此,他再也不敢来达·芬奇画室唠叨了。达·芬奇也就很快画好了犹大和耶稣的头像,完成了《最后的晚餐》这幅绝世名画的创作。

传世名言

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

劳动一天,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

超不过师傅的徒弟是可悲的。

真理只有一个,它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

一个优秀的画家,有两个主要的绘画目的:即人和他的灵魂的意向;前者易而后者难。

凡是从未对自己发生怀疑的艺术家,他的成就一定不大。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虚。

生平大事

1452年4月15日,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芬奇镇。

1466年至1472年,进入著名的佛罗伦萨雕塑家、画家维罗齐奥的工作室学习绘画和雕塑。

1472年,在老师维罗齐奥的作品《洗礼》中完成了生平第一幅创作。

1478年左右,以立意新颖和完美的表现形式独立创作了名画《拈花圣母》。

1480年,完成油画《丽达圣母》的创作。

1482年至1499年,离开故乡,来到米兰度过了17年时光。这是达·芬奇才华横溢的时期。

1482年至1490年,创作了名画《岩间圣母》,现存于卢浮宫博物馆。

1495年至1497年,在米兰创作了名画《最后的晚餐》。

1503年至1506年,回到佛罗伦萨,创作了名画《蒙娜丽莎》和《安加尔战役》。

1506年至1513年,再到米兰,创作一生中的最后几幅作品《圣安娜》《施洗者约翰》等。

1513年,出走罗马。

1516年至1517年,在学生麦尔奇及仆人维兰尼斯陪同下离开意大利,到达法国。

1519年5月2日,在法国克鲁堡病逝。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莫扎特

    名人传记丛书:莫扎特

    名人传记丛书——莫扎特——当人类还是细胞时就在聆听他的音乐:“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精选了林肯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迈克尔·杰克逊: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抑或天才?

    迈克尔·杰克逊: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抑或天才?

    弗兰克·薇黛拉通过对迈克尔·杰克逊的职业分析,对"天才"这一术语的敏感本质提出了质疑。有一项科学研究证实,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们,或极富创造性,或聪颖国人,或偏执己见,或性格多变,每一种特质都通过对潮流明星职业的研究而得到了分析。基于这项研究,他们提供了答案来回复以下问题:迈克尔·杰克逊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还是个绝对的天才?你会发现,答案是一场充满热情的讨论。
  • 特蕾莎修女传

    特蕾莎修女传

    特蕾莎修女,一位穷其一生为贫穷的人当中最贫穷的,孤苦的人当中最可怜的人奔波服务的伟大女性。特蕾莎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本书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本书是特蕾莎修女的第一部中文传记,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特蕾莎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
  • 繁华落尽,素心不改

    繁华落尽,素心不改

    本书是青年畅销书作者慕容素衣全新文学随笔集。全书精选了二十二位知名女性,有赵四小姐、凌叔华、周璇等民国才女名媛,也有三毛、亦舒、琼瑶、李碧华、梁凤仪、胡因梦、安妮宝贝等当代知名女作家,还有林青霞、邓丽君、夏梦、梅艳芳、王祖贤、朱茵等被奉为女神的明星。她们都有着自己的人生故事和爱恨悲喜,然而,她们都选择了以同样一种淡定优雅的方式,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混沌世界——魔王之路

    混沌世界——魔王之路

    奥斯提亚,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阿特凡斯,一个强大的年轻人。一次意外的事件,一个偶然的契机,一个逐渐膨胀的野心,铸就出了一条充满了黑暗,且无法得到救赎的道路。………………………………………………………………本文是以“反派”主角为中心的偏群像作品,从不同角色的视角推进剧情,以近乎上帝视角的方式讲述这个架空世界下发生的故事。
  • 你我形同陌路相遇已是恩泽

    你我形同陌路相遇已是恩泽

    她叫肖氧,氧气的氧,她的爱如稀薄的氧气,悲惨的童年,辗转的命运,她是孤独的,寂寞的一直以来都以为自己是不祥的人,只要是她在意的人都会离她而去,永远了离开。如果可以她选择从一开始离开的人就是她,这样就不用在承受这一切的离别。她宁愿做伤害别人的人,不想再别人伤害。
  • 工作讲方法 领导有艺术

    工作讲方法 领导有艺术

    本书共分为十四个部分,对领导者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进行了细致的阐释,既有对领导者基本工作方法的介绍,也有关于领导者制定决策、选人用人、沟通协调、处理复杂问题等方面的内容,作者刘玉瑛为中央党校教授,善于用故事阐明道理,用实例说明问题,内容生动,案例鲜活,语言通俗易懂,书中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工作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介绍,因此该书对领导干部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一念钟情

    一念钟情

    当年她遭遇背叛,踟蹰街头;当年他风流倜傥,游戏人生;他们在生命短暂的时光里匆匆相逢,她救下他后便不知所终,自此他便坚定执著地守候爱情。多年以后,他已在商场中叱咤风云,她像是丢掉水晶鞋的灰姑娘,终被王子寻得芳踪。当年的邂逅她早已忘记,重逢后他却开始精心布局。他步步为营,设下情网,只等她被打动;她始终逃避,认定他玩世不恭,不肯敞开心扉。
  • 思远道

    思远道

    本书是女学者的一部文化思想随笔集。文章多以人物带学理,内容涉及置身于墨侠、儒、道、释四种传统文化间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特征,以及书与人关系中人格与文格的契合,从中探究文化流脉中民族思想生息传承的人文线索,以文化求道途。书中还附有代表性人物图片,以结构理辨与实证。
  • 反穿之甜婚日常

    反穿之甜婚日常

    她,斗前朝,戏后宫,闹的鸡飞狗跳墙,无赖加难缠,圣殿之上突然消失,巧合还是阴谋?落入异世,既来之则安之,逍遥快活。他,盛氏的掌权人,神秘且低调,从来没有想过会爱上一个人!繁华之后,该如何抉择!
  • 她养的崽长大了

    她养的崽长大了

    她,血族女王完颜陌,莫得感情只爱钱。有一天机缘巧合之下和舒家大小姐签了合同替她养娃。从此她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姐姐!要抱抱!”直到小崽子长大了……“陌子!过来!抱我!”陌子:“……”为什么小崽子养着养着就变味了呢?
  • 全球第一大吃货

    全球第一大吃货

    “太白星君”“陛下”“天不可无规无矩,食不可乱造胡来,东厨司命神格暂失,急需寻得一名代理食神,掌管天下食道,此事交于你了。”太白星君面无表情,内心早以吐槽“原来天下饮食道理无人约束,怪不得最近老是有一些奇怪的贡品,不过那牛奶泡面口味还真是不错。”“敬遵玉帝法旨。”
  • 奢宠三千:腹黑战神顽皮妻

    奢宠三千:腹黑战神顽皮妻

    她,一场意外,灵魂穿越异世大陆,好巧不巧,同名还同姓! 少言少语?懦弱废物?丑女?好,很好,很快就让你们知道什么是鬼才,神兽,幻兽!她信手拈来,异世大陆又怎样?姐姐照样玩的风生水起!他,神族战神,妖孽容颜,惊为天人,高冷强势,藐视众生,伸手可得天下,覆手可灭苍生!他知她,宠她,许亘古不变诺言,“永生永世一双人!” 她唯他,惜他,应,“碧落黄泉不相负!”
  • 步香闺

    步香闺

    随笔,随意,随情,随心而动,随欲而生。且把步停住,怎奈东床已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