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98500000001

第1章 引子:《本雅明与阿多诺通信全集》编后记

来源:《湖南文学》2016年第07期

栏目:国际文坛

瓦尔特·本雅明和西奥多·维森格朗德-阿多诺保存下来的大量书信,一部首次完整地集结于此的通信集,像其中的内容一样还不为人熟知:一九六六年阿多诺和格肖姆·肖勒姆合编了一本本雅明的书信集,阿多诺把本雅明写给他的十一封信和他写给本雅明的两封信编入其中;一九七〇年,鲁尔夫·特德曼节编了一系列阿多诺写给本雅明的信,这些信起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与本雅明这个时期的主要著作密切相关。经过修订和扩充后,这个集子收集了更多书信。瓦尔特·本雅明全集的编者鲁尔夫·特德曼和赫尔曼·斯维本华最后节选出版了阿多诺和本雅明的书信,作为该版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文献不仅有利于说明本雅明著作的起源与发展,而且揭示了他们在通信期间发生的剧烈争论。

“所有的物化都是遗忘:物体变成纯粹的类似事物的东西,它们其余方面的连续性存在已不再向我们保留:它们的某些元素已被遗忘了。”如果想到一九四〇年二月二十九日阿多诺在写给本雅明信中的这种感受,我们几乎不能再找到一条更好的方法来揭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批评理论界不断相互争论的不同主张的鲜明差异了,而且当代的二流文学作品正是对这些争论的不同结果进行的总结和表述。阿多诺和本雅明在流落异国的岁月里对彼此的著作进行的相互批评是远离凝固方式的世界,这些重要著作在此首次遭到剖析然后被那些后来者粗糙地重组、接受、解释和“传播”。这本通信集中有相当一部分书信直接涉及到本雅明的“拱廊街计划”这部最终以断片形式存活下来的著作,这部著作试图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破解整个十九世纪,像过去一样,本雅明预先写出了其中的一部分:论波德莱尔(该文出自一封探讨这部著作的信,就是上面引用过的阿多诺那封信)。这些信——尤其是一九三四年以后在本雅明和阿多诺流落异国的岁月里所写的信——通常是对资产阶级文化的基本经验进行的恰当的理论描述,但是随着法西斯势力的兴起,这种资产阶级文化已不可避免地开始消失了——这种损失和遗忘决不像寻求心身解放的旅行者突然目睹到他旅行的目标那样。

但是如果这些书信直接关系到维持对于移民来说不可缺少的精神资源的话,它们同样直接关系到所有经验主义的压舱石,关系到生活的物质状况,关系到在文化氛围中出版他们自己著作的实际机遇,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活的社会前提日益脆弱的情况下,这种文化氛围对于他们的激进批判极为不利。这本通信集揭示了本雅明和阿多诺在他们孤立于世期间同舟共济的实践与文化团结的巨大意义——一个置身于法国文学精英中的外国人,其中只有一两个值得钦佩的例外,尽管本雅明有时也能动用一切外交辞令,他们却淡漠于推进他的著述事业。另一个置身于牛津大学的默顿学院,正如他在给本雅明的一封信里所说的,“戴帽穿袍,过着一种中世纪的学生生活”,维持着一幅生气勃勃的样子,传统的中庸之道的智慧则易于被视为一种无情的批评。这种无情关乎重大问题——作者把他们的每一篇作品都看作是对理论建设的一份贡献——它表明团结的批评同样是并且同时是知识分子自我批评的一种形式。博学者的共和国,在固定的学术世界里已失去容身之地,只有在那些被迫放弃所有学术安全以及外在于基本问题的所有契约的人们当中才能延展生存。一九六五年,阿多诺描述了这种方式,实质问题的这种首要性以此将它经验的痕迹铭刻在个体的主体中:“个体无情地坚持精神的这种首要性,无论关系到他自己还是关系到他和别人,并非直接性本身,而是这种首要性变成直接的问题。”即使这句话有明显附和本雅明的意味,但它同样是其作者所持的观点。正是这种“无情”造就了本雅明,阿多诺曾把本雅明描述为一个“伟大而充满热情的书信作家”,而阿多诺本人在写信时则以从蒙昧世纪以来直到他生活的时代那些最有意义的书信作为参照。

保存下来的本雅明写给阿多诺最早一封信写于一九二八年七月二日,这是本通信集的开始,这封信是对阿多诺已经丢失了的一封信的答复。从一九二三年起他们先在法兰克福后在柏林相遇,这封信已经揭示了本通信集中他们连续不断的问题探讨的程度。一九三〇年开始之前,阿多诺写给本雅明的所有书信都已丢失:一九三三年三月,当本雅明被迫离开德国时,这些信都被遗留在本雅明在柏林的最后一处寓所(位于Regentenstrasse)里,即使不只是从这本通信集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大损失。一九三四至一九四〇年阿多诺的书信原件主要来自一九三四至一九四〇年间本雅明的文学遗稿,它们早先保存在东柏林,作为前民主德国艺术研究院的文学档案馆的一部分。有些书信作为本雅明的论文保存在巴黎的国家图书馆。由于这些信具有广泛的理论色彩,因而本雅明没有把它们和别的信放在一起;在离开巴黎前,他把这些信和其他各种论文托付给了乔治·巴塔耶,乔治·巴塔耶把这些文稿藏在他工作的所在地:国家图书馆。直到一九八一年这些信才得以发现。阿多诺保存的本雅明的书信原件被发现于他的文学遗稿里,现属于西奥多·维森格朗德-阿多诺档案馆(位于Frankfurt am Main)。在这些文件中,本雅明的书信原件有一封被弄丢了,或者也可能是收信人基于安全考虑把它故意毁掉了(见第二十封信),有时候用打印件而去参考原件的复印件是可能的。

这本通信集中的书信和名信片都按年代先后顺序完整地印刷出来,没有任何删除和缩略。由格雷特·阿多诺在阿多诺的名信片和书信后添加的附言也收入本集,并用小号字印出。一个特殊例子是,一封给阿多诺的信来自第三方,即美国艺术史学家麦耶·斯卡皮若,由于这封信是对本雅明向阿多诺提出的几个问题的直接答复,并且阿多诺在寄给本雅明这封信时附了一些相关的解释性话语,因而被选入本书。

对这些信的注解意在阐明其中直接或间接提到的人名和特殊背景。书中用大量的参考资料解释个人,新情况和事件,为了阐明这些情况,文中还引用了其他尚未出版的相关书信:阿多诺和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以及马克斯·霍克海默的通信,还有本雅明和格雷特·阿多诺以及马克斯·霍克海默的通信。当信中详细谈到写信者双方的理论和文学作品时,有时会采用富有特色的文本评论,然后一般性地给读者提供与所谈著作相关的书目信息,并指明该作在这两个作者全集的标准德文版的准确位置。

同类推荐
  • 布景集

    布景集

    “这个世界小得就像一个街的布景。”在这巨大的虚假的存在里,我们无需理解自己是谁,我们是剧情需要的楚门。《布景集》是黄立宇近年创作的散文作品集,收录其创作的散文作品四十余篇,共分八个部分,从不同时间不同角度叙述所见所思,描绘沉浮往事。
  • 旌水流连

    旌水流连

    亭江畔,亭江畔,十载风依旧,草声花语随人变。白沙旧为景,鹅石今成患,愁坏了白鹭点点,急懵了杂鹜片片。暮色笼江岸,嶙峋参差,却是旧时芳甸。道模问我:美景何见?有夜渔归舟,笛声唱晚:官道清清,桃红李白,莺燕自现。
  • 三里屯儿尼亚

    三里屯儿尼亚

    在灯红酒绿的三里屯儿,有谁人到中年,隔着逝者如斯、一去不返的时间长河向彼岸无奈地翘望;有谁风华正茂,事业有成,却不由得怅然若失地借酒浇愁;又有谁在职场和情场的漩涡中徘徊挣扎、心力交瘁呢?本书以北京繁华商区三里屯为视点,展现当下中国都市生活的横断面,描绘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剖析物欲横流冲击下各色人等的喜怒哀乐、精神追求、愤懑焦灼与挫折彷徨,以新世纪的京味儿语言,管中窥豹,透视中国社会三十多年来的深刻巨变。
  •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上)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上)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包括上下两册,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上册收录了包公斩国舅、欧阳修巧对赖秀才、钱王除神、尧王嫁女、李良审鹅、李世民选贤、清官海瑞除二张、岳阳楼的传说、李世民三请张古老、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朱元璋寻访常遇春、火烧庆功楼、花木兰攻山、兵士巧治大臣、周文王访贤、康熙调解纠纷、佘太君智退辽兵、梁红玉大败金兀术、巾帼英雄秦良玉、戚继光惩倭寇、林则徐微服私访、西门豹铲强扶弱、海瑞与菩萨、伍子胥复仇、宗本请客等故事内容。
  • 向命要诗(中国好诗·第二季)

    向命要诗(中国好诗·第二季)

    沈浩波的诗歌状貌尽管在诸多人看来还处于多变期,但是其创造力和写作的持续性在同时代人当中是罕见的。尽管他曾在上个世纪末的诗歌运动中嗓音突出、姿势怪异且最终赚尽眼球引风骚一时——现在看来那只是一种青春期的写作策略和运动心态而已。他不同阶段的诗歌都带有强大的个体精神势能、生命意志、“现实感”、爆发式的想象力以及越来越突出的先锋精神和担当意识。他的一些诗歌尽管在题材和用语上有明显的“冒犯”,但是他的诗绝不藏污纳垢——这实际上是诗歌一种特殊的“还原”方式,有时候“现实”要比沈浩波的这些诗更荒诞更残忍更不可思议。他在冷峻、讥诮和戏剧化中压榨出的人的“小”和生存的“恶”以及历史的“黑”,甚至可以说是淋漓尽致、痛彻心扉的。沈浩波越来越自觉地承担起个人化视阈中对现场的勘察者和自我发问者的责任。
热门推荐
  • 我觉得还能抢救一下

    我觉得还能抢救一下

    九年义务教育,只教会了我怼人。叶离意外获得了来自地球的系统,能看到别人‘死亡倒计时’时间。
  • 情商高就是会讲故事

    情商高就是会讲故事

    《情商高就是会讲故事》,故事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故事的理性标准就是那些评判故事好坏的指标,如遣词造句、文章结构、主题表达等,这些也是一个好故事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而故事的感性方面则与所讲之人有关,他的一举一动,他的声音魅力等,都能使听者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使他们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这就是好故事的魅力!《情商高就是会讲故事》就是对这两方面所作出的诠释,从厘清双方关系、选择故事的标准、把握故事三要素、讲述的三大步骤、如何征服听者的心等方面详细为大家阐述了讲故事的注意事项和要点。还讲述了收集故事素材的方法、需要讲故事的几种情况以及讲好故事需要养成的几个好习惯。
  • 下一站:幸福

    下一站:幸福

    创造个人使命宣言,从而获得幸福和成功的工具。27个问题,10种精神练习法,6种将个人使命宣言带入实践的方法,你值得拥有。
  • 灵笼之重生冉冰

    灵笼之重生冉冰

    黄土尘沙铺斥着地面,远处天空中,一座犹如空间舱的“灯塔”漂浮在空中。炽热的阳光照耀在冉冰那精致的小脸上,轻抬起狙击枪,狙击镜里,是无穷的敌人。嘴角勾起一丝迷人的微笑,手指轻轻扣下了扳机。
  • 会说才能赢·对话

    会说才能赢·对话

    本书摘录了古今中外有关说话技巧方面的名段子,读者通过自己阅读,可以感悟其中蕴含的说话应变应对方法。本书包括:童趣园、家庭乐、交际场、名人趣、工作圈和友谊城等六部分。其中包括:《小僧巧戏老和尚》、《林肯回答老师的难题》、《小男孩巧言得饼干》、《小徒儿对付师伯中伤》、《小明注解成语》等文章。
  • 坚持你所坚持的,相信你所相信的

    坚持你所坚持的,相信你所相信的

    没有人活得容易,在我们眼里那些光鲜亮丽的人,其实活得更不易,但是因为他们倔强的坚持、努力,最终成就一个个精彩绝伦的个性人生。本书讲述那些名人的锐变之路,他们作为公知叱咤风云的个性人生,对于普通人的我们是一份大于成功的勇敢标本。他们的故事,更如一本修心书,一本人生启示录。剥去他们名人的层层光环,其实他们是一群活得更努力的普通人。只不过,他们在跟你我相同的人生境遇里,他们更懂得努力和坚持。付出和回报一般是成正比的,所以他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扎实,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
  • 驯服

    驯服

    在24楼,最大的好处就是安静。这栋总高24层的大厦,名字非常简单,就叫“24楼”。当初建成之后,这名字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购买。然而,一到跟前,还没上楼,人们又折返回去,打消了购买的念头。因为24楼没有电梯。楼梯倒是有两座,大厦内一条普通楼梯,外部,环绕大厦盘旋而上,如同一条长蛇的,是镂空的救生梯。我曾经尝试走上救生梯,才走了两层,便觉得头晕目眩——透过楼梯板便能看见脚下,楼板与楼板之间层层悬浮,扶手也是铁架支撑,没有任何阻碍视线的地方,感觉自己仿佛随时会跌下去。
  • 南风无默语

    南风无默语

    人人都说,岑家男人都是情种,只有她知道,每次她所得来的不过是“沈默语,你享受了岑家给你带来的荣誉和虚荣,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委屈、卑微!”“沈默语,你真以为我宠着你,你便能肆无忌惮,说风就是雨?从来没有人在将我玩弄于鼓掌之间,还能安然无恙。你这一辈子都只能求而不得,退而无路。”可是,夜深人静时他却是只想听她软绵绵的叫他“南风...”
  • 黄金血

    黄金血

    1937年,在遍地黄金的招远,一场争夺黄金的战争爆发了。虎视眈眈的日本鬼子,步步紧逼的卖国军阀,敌友难辨的军统特务,无钱抗战的女地下党,所有人注意力的焦点,都集中在招远大黄金商谢氏兄弟的身上。一个是唯利是图的商人,蝮蛇般冷静伪装,隐藏、等待,一击制胜;一个是为国为民的英雄,孤狼般沉着坚韧,精确、决绝,招招致命。他们中只能留下一个,继续这场没有尽头的战斗。爱情何去何从?阴谋终向何方?这是他们两兄弟的残酷冒险,为生而死,为利而战。
  • 领袖影响力

    领袖影响力

    学会影响别人并不意味着要扮演者的角色从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身上。它所展现的是一种领导的才华,一种巨大的感召力,一种传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在这个社会上,不是别人影响了你,就是你影响了别人。前者,使你成为他人思想的仆从,后者则使你成为众人仰望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