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49100000001

第1章 中国航母启航的功臣(1)

来源:《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4年第07期

栏目:世纪风云

徐增平:

文/rock

提起航母“瓦良格”号,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要说起当年是谁把它从乌克兰买回来的,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当年买回“瓦良格”的那位香港商人,他的名字叫徐增平。

这位部队篮球运动员出身,年近六旬的全国政协委员,身材高大、热情豪爽,言谈举止间明显有着山东人的印记。提起购回航母的事情,徐增平却变得非常低调,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这是个百年不遇的机会,真的是千载难逢啊。”

短短的话语,让人体会出了当年他毅然挺身而出的那份侠肝义胆。徐增平的几位朋友谈起了当年他购买“瓦良格”号的惊险、曲折、艰辛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原名曾叫“里加”号

说起“瓦良格”号航母,人们都知道是香港创律集团1997年着手投标买回的。其实早在1991年,乌克兰就曾想高价出售“瓦良格”,而且还向中国抛出过“橄榄枝”。

1991年底,曾经辉煌的苏联轰然倒塌,其庞大的家业由参与独联体的15个加盟共和国来瓜分。前苏联的第二艘航空母舰“里加”号(以苏联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命名,也就是后来的“瓦良格”号)在解体前只完成了70%的工程。苏联解体后该舰归乌克兰所有,而乌克兰无力完成它,俄罗斯又不需要它,不愿提供资金造完。在费了一番周折后,乌克兰终于打出高价出售的招牌。

一开始,乌克兰叫价4亿美元,可不久又提价到20亿美元,并承诺造完它。转眼6年过去了,“里加”号改名“瓦良格”号(为纪念在日俄战争中沉没的“瓦良格”号巡洋舰),乌克兰既没有造完它,也无人再去关心它,“瓦良格”号就一直停放在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的船台上,任凭风吹日晒,直至整个船体锈迹斑斑。世人的目光再也难以聚焦在它的身上,它好像变成了一堆废铜烂铁。原先动辄数亿美元的要价,似乎再难以提起。

首次谈判秘密进行

1997年10月下旬,身为香港创律集团董事会主席的徐增平看到一则路透社的消息——“乌克兰拟出售一艘未竣工的航母”,报道称“因为乌克兰同俄罗斯就履行苏联时期合同的谈判宣告失败,前苏联曾向这个项目投入了5亿美元的资金,但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这个项目就搁浅了。由于俄罗斯缺钱,乌克兰只好被迫寻找外国买主”。

得知消息的徐增平马上赶赴乌克兰,声称要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包括舞厅、旅馆和博彩设施等,日后将其停泊在澳门附近海域。

乌克兰对购买“瓦良格”号提出了四个条件:首先要提供由一流银行开出的资信证明,证明其公司在银行有5000万美金以上的存款,而创律集团当时的银行存款只有3000万港币;其次必须证明购买这艘航母不做军事用途;同时这个商业项目要获得国家级批准,并且要获得目的港所在国家签发的进口许可证。

了解清楚这些,徐增平迅速作出决策,公司人员兵分四路马上开展工作:第一路人马赴乌克兰进行初步接触;第二路寻求多种可能,满足乌克兰方面提出的有进口许可证等方面的条件;第三路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保证资信证明符合要求;第四路在北京设立临时办事机构,沟通多种关系,搜集各个方面的信息。

回忆起那段时间的情况,徐增平感慨:筹集资金的工作虽然艰难,总算能一笔一笔地不断落实,而满足招标条件的工作却比想象的更加艰难,也更有戏剧性,几乎像一场赌博。

根据当时澳门的特定情况,徐增平制定了一个颇为有效的战略:找一个在澳门各方面都“走得通”的人,花钱把各种手续办下来。

他很快就找到了这样一个人。坐下来一谈,那人开价就要1000万港币。徐增平还价到500万,先后谈了10多次,最后以600万港币成交,商定手续两个月完成,徐增平先付一半定金,双方只有承诺,没有合同。最终,这场“豪赌”徐增平赢了。1997年12月底,那位商人把有澳门政府确认的项目批准证书、进口许可证正本交到了徐增平手中。

1998年1月24日,农历除夕,创律集团筹集的资金全部到位,香港汇丰银行为其开出了5000万美元的存款证明。这时离2月1日乌克兰要求的最后日期只有一周时间了。这一天,徐增平带着200万美金现钞,先飞回山东老家陪父母过年。大年初一又从济南飞到北京,年初三登上飞往莫斯科的班机再转机飞往基辅。

竞拍航母一波三折

1998年1月27日,徐增平从基辅登上了开往尼古拉黑海造船厂的火车。来到造船厂后,在厂长的陪同下,徐增平和助手登上“瓦良格”号,考察了全船。“瓦良格”号簇新完整的舰体,精密的结构布局,每一样都让徐增平购舰的决心更加坚定。尤其是那四个巨型发动机,每个造价就要2000万美元。接下来的四天时间,徐增平被两件事占据着:一是说话,二是喝酒。徐增平说,那四天他是泡在伏特加中的,一顿饭十来个人,一喝就是几十瓶伏特加,感觉每个毛孔排出的汗水都是伏特加。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中,开着门窗,还满身大汗。就是在这种气氛中,徐增平赢得了乌克兰所有官员的信任和好感。其中一位负责人私下对徐增平交了底:“我们一定给你最优惠的价格。”

谈判进行得很顺利,初步定价在1800万美元,乌方不负责“瓦良格”号出港后的任何事情。可当徐增平又提出需要航空母舰的设计图纸用于改造成旅游设施时,乌方代表坚决不同意,说这是国家最高军事机密,需要报请国防部批准。徐增平说,我们回去要改装成娱乐城,没有图纸怎么行?我宁肯多出点钱,也要把图纸带走。

乌方几个代表低声商量了一会儿,坚决地说那就2000万美元。徐增平装作与助手商量后很不情愿地说:“2000万我们认了,但图纸一张不能少,而且从现在开始,请你们派兵保证‘瓦良格’号的安全,不允许任何人未经许可登上该舰。”

徐增平当时与乌方谈判承诺以现金交易,先交200万定金,余款由中国银行以电汇形式分期还清。这对当时的乌克兰很有吸引力,因为他们迫切需要大量现金,卖航母那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之后的几天,徐增平满以为事情差不多了,就打算跟公司几个随行人员去欣赏一下基辅的美丽风光,放松一下心情。临行时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一再叮嘱他们不能走得太远。还郑重提醒他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当时的乌克兰是各国特工的乐园。

果然不出所料,徐增平他们在去基辅大教堂游览时,就发现了问题,两个经常在黑海造船厂门口转悠、明显不是东欧人的游客,老是在他们身边不远处跟着。徐增平分析,他和乌克兰的这桩秘密交易已经引起某些国家的注意。

果然事情变得不太顺利。随后几天,乌克兰方面一直没有任何消息。直到第10天,乌方才打来电话通知见面会谈。他们通知徐增平,由于某些原因,“瓦良格”号将在三天后通过公开拍卖的形式正式拍卖,请中国朋友做好准备。

听到这个消息,徐增平火了,质问对方定好的协议为什么轻易就变卦?乌方有关人员当时只是微笑,不作任何回答。

在乌克兰方面随后举办的答谢会上,乌方一位负责人悄悄透露了实情:有几个国家和地区给乌克兰发了外交照会,其中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韩国、越南和中国台湾地区都对徐增平这次购买航母提出质疑。

另外,这些国家和地区还反对私下交易,要求将“瓦良格”号公开拍卖。

乌方解释说,他们既要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要求,又要照顾到与徐总的谈判实际,所以才决定三天后公开拍卖。因为在这么短时间内,别人绝对来不及准备,只有中方能满足他们提出的条件,自然也只有中国人也就是徐总的公司能中标了。

三天后,在基辅市最著名的佳士得拍卖行,“瓦良格”号航母拍卖会正式开场。

根据乌克兰方面的要求,参拍人需要提供资质证明、国际信用证明、用途规划、专家论证报告等一大堆材料。现场果然只有创律公司准备的材料齐全完备,符合乌方的所有要求。

展示完各种材料,就是公开竞标了。美国和澳大利亚叫到1400万美元就没有了声音。韩国随后叫了1500万美元,日本叫了1700万美元,韩国随后叫了1800万美元,这时徐增平举牌叫了2000万美元。主拍人连叫三声无人再叫,拍锤落下,拍卖成功。徐增平当场办理了拍卖成交的有关协议。

就在徐增平成功拍得“瓦良格”号的当晚,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船厂厂长接到报告,“瓦良格”号上有架直升机降落。徐增平听说后马上找到厂长,请他立即安排夜间警卫人员,而且要求增加警卫人数,费用完全由中方负责。后来徐增平得到消息,当晚的直升机是乌克兰最重要邦交国的武官随员租用的乌克兰民用飞机公司的直升机,时间是六小时。

航母资料有20吨重

直升机降落事件发生后,徐增平担心再有什么闪失,第二天一早,他就和助手以及造船厂厂长一同乘飞机由基辅赶往黑海造船厂。徐增平和厂长俩人在飞机上就航母设计图纸移交一事进行了探讨。

厂长告诉徐增平,那些资料起码有20吨重,他们用了两个大资料库来存放。如果中方运回去再翻译的话,仅专业翻译就需要一百人翻译两年,还要数十名其他技术人员再去核对校准,工作量之大难以想象。

来到船厂,经过一番仔细验证审核后,在警卫军官的跟随下,徐增平和船厂总工程师来到六楼的航空母舰专用资料库。徐增平注意到,资料库内每层楼都有有线电视监控系统和红外线报警装置,还有由两个人组成的巡逻队定时逐层巡逻检查。

来到六楼后,只见保管员和警卫军官各取出一把钥匙,俩人各自插入上下的锁眼,然后各自旋转密码盘核对密码,同时分别用右手放在两个电脑触摸屏上,不一会儿电脑发出声音:“密码正确,掌纹无误,欢迎进入第x资料库。”

一进资料库,徐增平就感受到这个资料库的宽大和标准:每个资料柜都是铁制的,整齐地分行排列着,柜上用俄文标注着物品名单,窗户都用厚厚的窗帘遮挡着,室内温度适宜,柔和的日光灯管发出轻轻的嗡嗡声,房间内几乎一尘不染。保管员随手打开一个柜子,只见柜内整整齐齐排放着纸质封皮的资料档案。

徐增平问:“资料都齐全吗?”总工程师自豪而有把握地说:“凡是我们乌克兰掌握的资料都在,我保证,因为这是我们的国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好好保护它。”

让徐增平难忘的是,那天等到所有的资料柜都装上车,由海关的人封固好车厢后,只见刚才还面无表情的警卫军官们,突然一声号令,所有警卫人员立刻都从楼里跑了出来,列队在卡车前。随着又一声口令,所有的人都严肃地向卡车敬礼,船厂厂长和海关商检人员也都不由自主地举起右手行礼。徐增平看到身旁的船厂厂长和总工程师等人的眼眶慢慢红了,流出了大颗大颗泪珠。

这些图纸资料加上铁箱子总重量有四五十吨,整整装满了8辆大卡车。8辆卡车当晚直奔基辅机场,资料连夜运回国内。

这些图纸运回来后,经过仔细查对,发现30多万张设计图纸中,有部分关键部位的图纸缺失。

徐增平经过多重渠道了解得知,在徐增平他们到船厂之前,乌克兰国防部和俄罗斯的情报人员已取走了部分关键图纸。

后来,徐增平再赴乌克兰,通过私人关系,终于说服了黑海造船厂厂长和总工程师,将船厂工艺室保存的另一套完整的图纸拿了回来。

向“红色资本家”徐增平

致敬

有人称徐增平是“红色资本家”,还有人称他是“‘瓦良格’号的再生父母”。更有成百上千的军迷在此表达对徐增平的敬意。那么现实中的徐增平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在创律公司的简介上,有这样一段他的简历:徐增平出生于1952年4月。1971年参军到济南空军,1973年到广州军区体工大队。现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创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徐增平1983年从广州军区退伍,从商经营电器、地毯及农副产品贸易。1988年,他已经身家千万。这一年他携妻子——前中国女篮主力刘克先一起移居香港。他们在香港创办了创律集团,主要经营房地产、建筑设计、酒店投资管理、石材工业、国际贸易、金融投资、文化演艺等。

相信许多人还记得:1997年6月1日,柯受良驾驶着那辆喷涂着“创律集团”字样的轿车从壶口瀑布上空飞越黄河,就是由徐增平的创律集团赞助的。

1998年11月11日,新华社香港分社曾以“徐增平表示购买前苏联航母服务国家”为题刊发消息,文中说,“创律集团主席徐增平向记者表示,一旦国家需要,我和创律将毫不犹豫地向国家献出这艘航空母舰,为国家服务。这才是我的最终目的。购买这艘航母的目的是‘以商业行为之名,行服务国家之实,希望对国家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有所贡献’。”

在宏大的历史潮流中,每个人的作用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人正是凭着一腔热情和无畏的勇气,成为改变中国历史的英雄。从这一点上看,徐增平的义举,大大推动了中国航母的建设进程。

机缘巧合的是,曾发出“不搞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最早呼吁中国要建航母的中共中央常委、中央军委前副主席刘华清的女儿刘超英,1994年到2000年期间曾担任香港航天科技的副总裁。香港航天科技曾与徐增平在地产业务上有过多次合作,1997年还扩大了和徐增平公司的合作规模。刘超英跟徐增平是在他购买“瓦良格”号后认识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国企干部、军人的后代,刘超英对徐增平替国人把握历史机遇,不顾个人安危,不惜损失个人商业利益,倾其家产,大胆拼搏的义举十分佩服。“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学习徐增平这种国家利益至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中国的国防建设将会更加持久强大。”刘超英说。

如今,“瓦良格”号已经成功下水试航并改名为“辽宁”号,并已改建为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航母。倾其家产为国家买下“辽宁”号航母的创律集团董事长徐增平和“瓦良格”号的第一买家——已经不存在了的澳门创律公司的名字将留在中国航母的发展史上,因为他们曾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立了大功。

同类推荐
  •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套装上下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套装上下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将呈现一位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达人。作为百年来所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最为我国读者所知的一位作家,海明威的公众形象、传奇人生早已通过其作品为人所知,但这批世人陌生的私人书信却让一个崭新的海明威浮现出来。海明威研究专家卡洛斯·贝克从海明威留给世人的卷帙浩繁的海量书信中精选了其从18岁至逝世这40多年间写就的近600封信件,书信中的海明威用作品外的“私人”语言坦诚地向各色人群——家人、朋友、敌手、编辑,以及当时几乎所有的知名作家——揭示了自我,记录了他生活与写作生涯的方方面面,称他为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作家也不为过。作品所选的书信不仅记录了作家人生各个转折点,更展现了他的性格与智慧,及其对狩猎、垂钓、饮食等的特殊嗜好。其流露出的幽默与狂野大大超过了他的作品,称得上是一部非常规的作家自传。而其中描画的众多国际性、社会性事件,以及一众名噪一时的艺术家、文学家,更是从侧面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国际风云与艺术影像。这些信不仅成为一般读者的指南和阅读享受,而且为认真研究文学的人提供了考证二十世纪美国文坛巨人之一的生平与成就所需的原始文件。
  • 中国往事

    中国往事

    这是著名作家刘恒、苏童、老鬼、叶兆言、哲夫联袂向读者推荐的一部文学佳作。1997年,著名作家周梅森以描写当代生活的长篇小说《人间正道》夺得国家图书奖和五个一工程奖两项国家级大奖。然而,周梅森更重要的艺术成就是他的历史小说。早在10年前,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原党组书记唐达成同志就指出,“周梅森的历史小说大有茅盾写《子夜》的气魄”。著名作家哲夫则在一篇文章中真言不讳地说:“放眼当今文坛,写中国旧事能有周梅森这般如檩笔力,这般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感觉,并已取得这般恢宏成就的,恐无人能出其右。”《中国往事》是周梅森历史题材小说的重要代表作。上演的是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中国旧事。它如同一枚别出心裁的历史透镜,为我们打开了一条了解中国历史的特殊通道,使我们不必穿过重重历史迷雾,就能对旧中国的生活与社会进行入木三分的审视。本书虽然讲述的是中国旧事,但其人其事,却让人感到无比熟悉;其智其谋,更会让您受益无穷。这大概就是深刻触及人类灵魂的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吧!本书笔墨纵横恣肆,立意深邃大气,言情而不落俗,荒诞而不失实,第一部刚问世,就与著名导演张艺谋签定了电影改编合同,是一部不可不读的好书。
  • 乔治·奥威尔信件集

    乔治·奥威尔信件集

    这本书信集提供了诸多不加修饰的细节,还原奥威尔的感情世界和心路历程,让你窥见这个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的作家的写作动机的最隐秘处,埋藏着怎样的秘密。
  •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其实,人这一生就如同做一篇文章一样。一篇好的文章,每个章节里都应该有好的、鲜活的细节,让这些鲜活的细节打动人。我们一生每个年龄段里,也应该有让我们终生记忆的细节。善良的待入,宽容的看待生活,对事业、对亲人、对朋友多份责任和爱心,人生就丰富了。日日年年,积攒到人生的后半段,再回望自己的一生时,便会发现自己这一生一世写了一篇满意的文章。
  • 当你老了(2018)

    当你老了(2018)

    《当你老了》是爱尔兰诗人叶芝一生的爱情诗选,选自他的诗集《路口》《玫瑰》《苇中的风》《七座森林》《绿盔》《责任》《柯尔的野天鹅》《麦克·罗巴蒂斯和舞者》《塔楼》《旋梯》《新作》和《译作》。
热门推荐
  • 宝贝宠你上瘾

    宝贝宠你上瘾

    女人犯贱是因为太爱,比如陌白;男人犯贱是因为女人不爱,比如寒子郁;寒子郁对陌白说:“你就像暗夜里的一株罂粟,只因为我多看了一眼,就再也就没有办法戒掉。所以这辈子你就乖乖留在我的身边,当我的精神粮食吧。”陌白回答:“可惜我的花开的太是时候,采花的人太多,我凭什么选你?”寒子郁:“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比我更爱你,比我更宠你。”陌白:“可是沈奕阳比你有风度,比你会讨女人欢心。”寒子郁:“但他没我高,没我帅,没我有钱,更重要的是他有很多女人,而我只爱你一个。”陌白:“苏沐航会唱歌演戏,又比你有幽默感。”寒子郁:“但他没我高,没我帅,没我有钱,更重要的是我是原装正版,他是山寨水货。”陌白:“萧烨比你冷酷无情,比你勇敢果决。”寒子郁:“但他没我高,没我帅,没我有钱,更重要的是他身背血案,没我这么有安全感。”陌白:“可是曾经有一个男人,他为我死了。”寒子郁没有回答,只是那一天当子弹穿过他的胸膛,染红他的衣衫,他才笑着将陌白的手抓在掌心:“其实我也可以……”……
  • 幽冥怪谈I:夜话

    幽冥怪谈I:夜话

    两个大学生夜访心理学教授家,请教什么是人类心理最为恐惧和害怕的东西。教授答应跟他们讲三个故事,但条件是听完之后出现任何状况,或者发生任何事,都与教授无关。他们到底能不能将这三个恐怖至极的故事全部听完?而最为神秘的“第四个故事”到底是什么?两个大学生在听完故事后,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幽冥怪谈之夜话》是宁航一目前最为满意的悬疑、惊悚长篇小说。情节设置悬念迭起、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仙侠之羽翼落下

    仙侠之羽翼落下

    一朝失误,神族三公主星翼没想到竟然被二公主羽悦这个大骗子给祸害到了凡间,还是以人人喊打妖精形象生活,父帝可说了,找不到被她弄下凡间的帝元神君她也别回来了。这个梁子结大了!好在不仅仅是她一个人被贬下凡,大家相互扶持一下赶紧找到帝元神君,不过她这胆小的四妹妹怎么就突然不想回九重天了,还有当初说好的深爱帝元神君的玄曼怎么就从没喜欢过他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现古世道1

    现古世道1

    她被一个老头骗到古代,经历种种,爱上了一个人,再回到那里时已经没有了他的影子,上天快来救我,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人吗,她带着那份和他的记忆一起和现在的他生活下去,值得吗?
  • 总裁别太欺负人了

    总裁别太欺负人了

    一个巧合的晚上,总裁和灰姑娘巧合的在一起,为了能不让家人逼他。总裁威胁灰姑娘一年以内要随叫随到,灰姑娘没办法,只要总裁对她要求不过分就可以。因为经常接触两人产生美感。也闹了很多别扭,灰姑娘总是受到总裁的欺负,是不是就逼她。她努力的逃走,到最后还还是逃不出总裁的手掌心,两个人圆满在一起了
  • 跟老中医学减肥

    跟老中医学减肥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减肥的记载。中医千百年来,更是积累了很多减肥、瘦身的经验。中医对肥胖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对肥胖病的防治,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与方法。目前,美容市场流行的针灸减肥、穴位埋线减肥、耳穴减肥、气功减肥等,都是效果比较好的减肥方法。不过,这里需要提醒读者的是,书中的一些词语可能略有枯燥,甚至有点专业,但如果认真读完,对中医减肥的思路和认识必将有一大提高。
  • 一个勺子

    一个勺子

    加法易,减法难,舍得用橡皮擦擦去背景色调更是难上加难,杨奋的这块橡皮擦让人羡慕,他知道自己做的主体是什么,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大冰如果我有一匹马,如果我将走过天山南北,我想带上这本书。——佟丽娅是书,是故事,更是情怀。离开新疆这么多年,割舍不了的新疆情怀,读完这本书,更浓。——尼格买提十年沉淀。二十四篇作品,二十四个发生在新疆的温情故事。网络阅读过亿。这是新一代的新疆人,“疆三代”们的生活。他们热爱这片土地,他们在这里寻找,在这里得到。他们记录着新疆的昨天,期望和建设着新疆的未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