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58600000003

第3章 一位后继者的到来

静乐是他的第二故乡

到达静乐的第三天傍晚,一场大雪跟踪而至。

站在静乐宾馆三楼的窗前望去,纷纷扬扬的雪花,弥漫了远山近岭,弥漫了房屋街道。像在接受一种庄严的仪式,静乐县城变得一派祥和,祥和中透着一种远离尘嚣的恬静,这时,你才明显地感到它是一座山城。傍城而过的汾河,除了隐约的河堤和沿河依稀的树木,在大雪覆盖之下,已和周围的田野无所区分了。

大雪中的静乐县城很美,美得像它的那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一只金鹅从南方飞来,在城上空盘旋三匝后,落在了县城东北的岑山上。一时间百鸟朝歌,鲜花烂漫。能被金鹅看上眼的地方,自是风水宝地,从此静乐县城又多了一个名字:鹅城。

雪下得无法出去,我就呆在房间里整理采访笔记,翻阅朋友杜锁清送来的资料。杜锁清是静乐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天天跟文件材料打交道,对县里的情况很熟悉,县委办公室的材料,许多是他拿出来的。我也干过秘书,知道那营生的辛苦,常为写好一个材料,一熬一个通宵。他也曾是一名教师,对一颗鸡蛋工程有着别样感受,为一颗鸡蛋工程的启动、实施,做过不少文字工作。

杜锁清送来的一大摞资料,让我走进了静乐的历史,走进了静乐的现实。看到1945年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静乐跟过去相比,不愧那位老县长写的“静乐好”,但是离真正的好,离老百姓丰衣足食,离静地乐土的梦想,还有一大截距离。

我从材料中看到一个数字:从1953年到1995年,静乐43年的财政收入加起来都不过亿,只有7574.95万元,不及一个强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全靠国家财政补贴,43年中共吃掉国家补贴24645.86万元。就像《静乐县志》序言中写的:“仍以贫困闻名遐迩,仍以发展滞后令人兴叹。”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书东来了,时间是2004年7月。当然,2004年的静乐要比1995年好多了,财政收入8045万元,超过了1953年到1995年的总和。在一份材料中,我看到了对他的描述:“个子不高,很和善,总像是在思考什么,给人的感觉像个教师、学者”。跟真实的王书东无二。我也看到了他的简历——

1960年生,山西五台人

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7年-1978年山西忻州市小豆罗村插队

1978年-1982年山西大学中文系读书

1982年-1990年任忻州地委政研室干事、副科长、科长

1990年-1993年任忻州地委办公室副主任

1993年-2001年任中共偏关县委副书记

2001年2月公开选拔为代县人民政府县长

2004年7月任中共静乐县委书记

从简历中可以看出,赵明厚当教师的时候,王书东还在忻州地委大院内辛苦呢。他后来从副职到一把手,是从2001年起步的。那一年王书东好运当头,凭着笔试、面试第一,考察组打分第一的成绩,从偏关县委副书记的位置上,被公开选拔为代县县长,在代县干了将近4年后,现在又调到了静乐。

静乐对王书东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因为他外祖父是静乐人,他自幼跟随外祖父苏明河生活,直到八九岁才离开,对静乐的一草一木比他老家五台都熟悉。在他的情感中,静乐早已是他的第二故乡,能来静乐担任县委书记,他感到很幸运。可以说没有静乐,就没有他充实的童年,是静乐养育了他的童年。

外祖父苏明河,如今虽已不在,但怀念如故。上世纪三四十代,外祖父就登上三尺讲台,从一个乡村辗转到另一个乡村,当了一辈子小学老师。像当时的许多读书人一样,怀着一腔报国之志投身教育,把一生的心血,一生的爱献给了乡村,献给了乡村的孩子,教出的学生数以千计。

外祖父的认识简单而朴素:

“国若兴,必贵师重教;国若败,必轻师贱教。”

外祖父的言传身教,给王书东留下了深刻影响,使他受益匪浅,也使他对教育产生了特殊的情感,每到一地当官总不忘教育,每到一处下乡总要去学校看看。正是因为这点,无论在代县担任县长,还是来静乐担任县委书记,他都重视教育工作。也正是因为这点,他到静乐后才有了后来的两大工程:

一个是助学工程,一个是一颗鸡蛋工程。

踏着童年的足迹而来,让王书东感到幸运的同时,也感到了一种压力,因为在静乐他面对的毕竟不一般。静乐有句串话叫人生三尊:“先生,舅舅,老房东。”在三尊之一的舅舅门上做官,他官再大也是个“外甥”,要把这“外甥”当好,他必须踏踏实实地来,不搞花架子,不搞政绩工程,从一件一件小事做起。

王书东的踏实来自他的经历,从小在农村生活,70年代在忻州小豆罗村插队,90年代又在忻州市最偏远的,号称“半壁孤山水一湾”的偏关县工作,而且一呆就是8年。像爬五台山的黛螺顶,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王书东,深知踏实的重要性,深知基层的重要性。在他眼中,踏实就是基层,就是基层工作,就是为官的本事。

于是走马上任的第一步,王书东就从基层开始了,两条腿加上四个车轱辘,跑了一个乡接着一个乡,跑了一个村接着一个村。许多乡许多村,他闭上眼都知道,谁家的门朝东开,谁家的门朝西开,家里有几个娃上学,有几个娃在外打工。

比如赤泥洼的老羊倌杨三拴,王书东跑得都成了朋友,对杨家的情况了如指掌。杨三拴的父亲在抗战时,曾用高利贷贷来的175块大洋,从当地汉奸手中救过7名共产党员。为了感谢救命之恩,7名共产党员被救出来后,送给杨父一张毛主席绣像。那绣像很珍贵,据说是上海国棉职工精心绣制的。后来,杨三拴因为放羊的事情,与赤泥洼乡政府打起了官司,打得“炮火连天”。

可是,打来打去也没打下个结果,还停留在“拉锯战”上。杨三拴就带着父亲留下的那张毛主席绣像天天告状,从县里告到省里,又从省里告到中央,一告就是12年。告得羊不放了,地也荒了,成了远近闻名的上访户。

王书东到静乐后,得知杨三拴的情况,就三次登门拜访。老头儿脾气很倔,再加上积攒了12年的气,起初根本不买账,管你什么县委书记,天王老子也不认,一张嘴能把人呛到墙根底。但是经过三次拜访,老头儿的疙瘩终于解开了,接受了王书东的调解,不再告状。乡政府补偿了他6000元羊工钱,县里又扶持他发展养羊。老头儿是放羊的把式,鞭子一扬,就像招呼千军万马。现在,羊已经发展到了一百多只,由远近闻名的上访户,变成了养羊专业户。

事情解决的当天,老头儿特高兴,上街买回几瓶“杏彤红”,与王书东和一同前来的乡干部,破天荒地喝了一顿酒。过了两天,又进城扯了几尺红布,找人做了一面锦旗送给县委:

“真服务排忧解难,建和谐关爱民生。”

在静乐下乡,并不像在平川县下乡,司机只要加加油门,就能赶出路来。静乐86%的地方是山区、丘陵,清朝的张彦绅出任静乐知县时,曾感叹:“从来巴蜀称天险,不比娄烦道路难。”其时的娄烦属于静乐,写娄烦也就是写静乐。在堪比“巴蜀”的静乐下乡,有时跑一个乡跑一个村,不知要翻多少山头,才能在山窝窝里见到要去的小山村。

一杆电视天线高挑着,两三缕炊烟飘在屋顶上,寂静中传出几声鸡叫,几声苍凉的驴叫,把山野扯开一道口子。

有时一天跑下来很辛苦,但是不管咋辛苦,王书东晚上回到县里总要学习,对一天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这已是他多年的习惯,从在偏关当县委副书记就开始了,常常一熬一个大半夜,又特别爱抽烟,抽得满屋尼古丁的气味。经过调查了解,王书东对静乐的现状便有了全面掌握,他将其归纳为四大特点:

一是基础脆弱,发展滞后。1986年被国务院首批确定为贫困县,是全省贫困县中的10个特困县之一。2000年全县财政收入仅15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880元。2001年被继续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截至2007年,全县仍有6.8万贫困人口,占到了农业人口的一半,其中5万人为低收入人口(688元—944元),1.8万人为未解决温饱人口(688元以下)。

二是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全县初步探明各种矿藏近20种,其中煤炭资源储量最大,含煤面积1000平方公里,储量100亿吨以上。静乐国土面积居忻州全市第四、西八县之首,人均国土面积近20亩,是全国人均12亩的1.7倍。境内以汾河、东碾河、鸣河为主的八大河流呈网状分布,汾河纵贯境内40公里。全县拥有地表水3亿立方米,地下水30米以内含量2亿立方米,总体上属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典型的富水区域,但是,部分山区乡镇吃水仍很困难。

三是区位独特,优势明显。县境北靠管涔山与宁武、岢岚毗连,南沿汾河与娄烦、古交相接,东依云中山与忻州、阳曲接壤,西以吕梁山余脉与岚县紧邻,是省城太原连接晋西北的交通要道。县城离忻州89公里,距太原91公里,处在省城经济辐射圈内。2007年宁静铁路即将开通,太古岚线也将上马,忻保高速开工在即,这些工程完工以后,静乐将成为晋西北的交通枢纽。

四是历史悠久,传统光荣。静乐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存,西汉置县取名汾阳,隋大业四年(608年)改称静乐。静乐又是革命老区,是中共早期党员、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高君宇的故乡。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首战就在静乐的康家会打响。仅抗日战争时期,载入史册的革命烈士就有1000多名。

静乐的现状告诉王书东,静乐有诸多优势,这些年取得的成就也不小,但是还不行,家底子很薄。别说放在全市、全省、全国比了,就是跟同属西八县的河曲、保德、宁武相比,也差距很大。

经济如此,教育也如此。在西八县静乐人口最多,可在校学生数远不及十来万人的五寨、岢岚等县。2000年前后,全县每年应届小学生3200名左右,但是,能完成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仅2800名,能升入初中的不到2500名。全县每年初中毕业生1600名左右,而能升入高中的仅500名。

当时,学校流传着一句顺口溜:

“初一招学生,初二少学生,初三缺学生。”

面对这种状况,王书东来之前,静乐的领导就付出不少努力。早在2001年,县里就出台了《静乐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三年攻坚规划》和《静乐县2001年-2010年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按照这两个规划,县财政的教育拨款每年都在增加,从2000年的1356万元,迅速增加到了2004年的3182万元。

2002年,县里又出台了《关于激活教师人才资源,提高教师待遇的决定》,由县长亲自挂帅,成立了静乐教育奖励基金委员会,设立了全面覆盖教育的“六奖一金”:

1,园丁奖:用于奖励全县中小学模范教师;

2,功臣奖:用于奖励全县中小学优秀校长;

3,摇篮奖:用于奖励成绩显著的中小学或优秀办学企业;

4,状元奖:用于奖励当年中、高考成绩优异者;

5,花蕾奖:用于资助全县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

6,完成高考目标责任制奖:用于奖励完成县人民政府制定的高考目标责任制的中学;

7,济困助学金:用于救助因贫困失学和家庭困难的大、中、小学生。

并且规定:(一)按全县教师总量2%评出的模范教师,每月享受津贴幼儿教师30元、小学教师50元、初中教师80元、高中教师100元。被评为市级以上的先进教育工作者,每月享受津贴国模100元、省模80元、市模50元。(二)对师范院校毕业的本科生,经考试合格后,优先安排到高中任教,取消见习期,按定级标准发给工资,并享受3000元安家费。(三)鼓励品学兼优的应届高中生报考师范院校,本科生每年发给1000元生活补助金。

奖励基金设立当年,就重奖“园丁”50名,“功臣”10名,“状元”10名,“摇篮奖”获得者10名,“完成高考目标责任制奖”获得者2名。并救助一批贫困学生完成了学业。

这几年,已累计发放奖励基金一百大几十万。

但是努力归努力,静乐的教育还是疲牛拉车,赶不上趟,原本1999年就应完成的“普九”任务,被迫推迟到2005年,一推就是五六年。尤其是后来走访学校,王书东看到不少农村孩子一年到头,连鸡蛋和肉都吃不上,长得瘦猴子似的,就更加深了他的这种认识。

方方面面的压力,让王书东感到了不易:历届领导不易,自己不易,要想在静乐做点事,把静乐的教育办好,让静乐后继有人,当好他这个“外甥”,不付出一头汗水是不行的……

让羊群里的歌声飞进课堂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感到一阵轻松。在此之前,有好长一段时间我被一个问题困扰着,那就是静乐的教育发展,为啥长期落后与滞后,而走不出困境呢?后来,我下了一个星期的功夫,把静乐的历史像煎饼一样,里外“烤”了一下,发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长期贫困,心有余力不足;二是抗战期间,日军的烧杀破坏;三是十年“文革”,彻头彻尾的蹂躏。

十年“文革”,使静乐的教育遭受重创,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遍体鳞伤,身心俱疲。全县教师,被逼供自杀的11人、伤残的68人,被错定为反革命分子的18人、入狱的58人、开除的9人、执行死刑的2人,有100多名教师挨斗。但恶梦过后,许多老师为了静乐的明天,为了静乐后继有人,仍一如既往地献身教育。

最典型的就是苏化南老师。1924年从教,1984年去世,把一生献给了静乐的教育事业,教出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是静乐名垂青史的好老师。上世纪50年代,担任静乐中学校长期间,苏化南经过8年努力,使学校的面貌大变样,由3个班,100多名学生,增加到24个班,1000多名学生。1957年,县里推选他当副县长,他都不干,理由是: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花园宝库,人们尊称我为老师,是最光荣的称呼,是敬爱中含有感情的称呼。假若称我为书记、县长,那就成了官职的称道,对我来说执教胜于为官。

1968年,苏老师被打成“三特分子”,坐监狱,蹲牛棚长达7年之久。1979年平反后,他第一件想到的事就是教育,不顾七十高龄,又挑起静乐中学副校长的担子,为学校平复“文革”创伤,恢复教学秩序,立下了汗马功劳。苏老师曾作诗自勉道: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牛珍惜桑榆晚,

不待扬鞭自奋蹄。

正是苏化南,还有赵明厚这些虽死犹生,以及像他们一样的“老牛”,从过去到现在,支撑着静乐校园的琅琅书声,支撑着静乐教育的未来。但是,静乐的教育要发展,关键还得靠政府,否则一个赵明厚倒下,两个赵明厚倒下,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2004年7月,王书东一上任,就遇上当头一炮,文教体育局局长向他汇报,说静乐的“普九”进入最后一年,但与“普九”的要求还差距甚远,最大的难题是贫困生多,失学生多。当时,全县中小学有特困生2140名,其中小学1442名,初中700名。这些特困生因为“特困”,随时都有可能失学,变成失学生。再就是,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失学592名,初中适龄少年失学107名。如果特困生保不住,失学生又不能重返校园,“普九”就肯定过不了关,望洋兴叹。

前面已说过,静乐“普九”在1999年就应该完成,但是由于各方面的条件不具备,推迟到了2005年。假如这次还完不成,对上对下都无法交代。

听取文教体育局局长的汇报后,王书东就下乡走访,在走访中他发现,贫困生和失学生有90%是农村学生,这些学生主要是家穷,一个穷字断了孩子的学业,一个穷字断了孩子的前途。好多孩子想上学,好多家长也愿意叫孩子上学,可就是拿不出钱来呵,让孩子上不成学。

看着唉声叹气的家长,看着那些眼巴巴的孩子,王书东深感忧虑——

农民子女是农村的未来,多一名失学儿童,将来就有可能多一个特困户,多救助一名失学儿童,将来农村就多了一份希望。我们对待失学儿童,应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平时只要少抽一包烟,少喝一次酒,就能满足一个贫困孩子重返校园的渴望。让每一个贫困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为政者的责任,特别是一个县委书记的责任。

那么多的贫困生、失学生,就像地里的青苗,如果再不呵护,很快就要荒了。春天荒下一茬,秋后就荒掉一代。

早在14年前,1990年,团中央发起的希望工程就开始关注静乐的贫困孩子,从1990年到2000年,先后救助4322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但是由于穷根斩不断,救助了一茬又一茬。

于是,在县委、县政府的主持下,静乐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实施助学工程的意见》,通过对贫困生的大面积救助,使全县3000多名贫困学生,不再为交不起学杂费、书本费、伙食费而发愁,或被拒之校门外。在这次救助中,全县副科以上干部结对救助594名,社会各界结对救助66名,一共结对救助贫困学生660名。其中王书东救助了5名贫困生,原县长贾玉文救助了4名贫困生。

在救助过程中,从普通老百姓到机关干部,参与热情之高,行动之积极,可以说是空前的。中庄乡,在助学工程动员会上,包乡领导和乡干部一次捐款10850元,包乡单位县煤销公司一次捐款10000元。县进修校校长李拴奎,不仅发动学校的老师捐款,还动员自己的弟弟妹妹捐款,将一家子捐下的4500块钱,资助了周芸、周娟、杜艳花3名贫困大学生。

——2004年,全县发放保学金104260元,资助贫困生1181名,其中小学生755名,初中生426名。并建立了贫困生制度,对贫困生实行“减、免、缓、奖”的办法,实行干部联系贫困失学儿童制度,对贫困生实行“两免一补”,使600多名失学生重返校园。

——2005年,全县争取国家投资700万元,新建12所高标准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生3000多名;投资30万元,购置课桌凳4000套;投资260万元,配备小学一类仪器5套,二类仪器14套,三类仪器274套;投资140万元,购置图书和大量文体器材;投资15万元,为14所学校开通了远程教育电视接收系统,为18所学校配备了成套教学光盘。

2004年10月,静乐“普九”接受山西省政府预验收。2005年10月,接受山西省政府正式验收,并一举过关,获得高度评价。静乐“普九”之所以能过关,助学工程起了很大作用,使困扰多年的“控辍”(控制辍学)工作取得突破,使中小学生的失学率控制在了“普九”允许的范围。如果“控辍”不成,完不成这个硬性指标,保不住在校学生的“苗数”,其他工作做得再好也白搭。

助学工程,使琅琅书声不再奢侈,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片阳光下,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享受他们理应享受的快乐。一位老师曾作诗道:

是你

让羊群里的歌声

飞进课堂

是你

让沙地上的涂鸦

化为花朵

是你

让将行未行的大学生

背起了行囊

“助学工程”

静乐人的“希望工程”

千百座倒扣的洪钟

震颤着

被爱心敲响

“助学工程”

开了一条山里最远的路

2005年“普九”过关后,王书东松了一口气,上任后遇到的教育上的第一件大事,总算在老百姓面前没有丢脸。可是,助学工程仍不能停止,还得继续抓下去,要打持久战。在“普九”过程中,他深切感受到:

静乐农村,静乐的经济社会发展,太缺乏、太需要人才了。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发展又关键在投入。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不是说在嘴头上,更要落到实处。

据统计,到2007年,助学工程实施4年来,静乐先后获得资金43万多元,受助贫困学生7426名。仅此一项,就等于给静乐每户农民减轻负担22元。让唉声叹气的家长,脸上少了一丝愁云;让渴望上学的孩子,脸上多了一抹笑容。

还有,从2005年开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当年,静乐全县享受“两免”的中小学生有8078名,共免课本费、杂费70多万元。2006年继续扩大,增加到了12521名。“一补”,即补助贫困学生生活费。到2008年底,全县共有5720名寄宿制学生得到生活救助。截至目前——

静乐共有学校269所,其中小学254所,初中10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2所,教师进修校1所。共有寄宿制中小学44所,其中农村寄宿制学校38所。全县在校生34952名,其中小学生21817名,初中生8821名,普通高中生3668名,职业高中生646名。共有寄宿生8518名,其中农村学校寄宿生3818名。

水涨船高,一好百好。

由于中小学教育得到了保障,基础打扎实了,人才有后劲了,高中教育也跟着沾光:一是扩大了生源,二是提高了生源质量。2004年全县高考达线103名,首次突破百名大关,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1977年恢复高考后,一度时期,静乐应届生的高考达线率一直是零蛋,像大饼一样挂在高考榜上,挂在学生、老师、家长心中,直到1997年才实现零的突破,考住2名应届生。

2004年之后,静乐高考达线的学生,每年都在百名以上。2005年101名,2006年129名,2007年103名,2008年104名。其中2006年最多,创下近年的一个高峰。

承载起搁浅的梦想

在静乐教育界,张俊富是个值得一说的人物。王书东跟我提起过,朋友们跟我提起过,下去采访老师们,也跟我提起过。2005年,静乐文教体育局曾下发《关于在教育系统开展向张俊富、李秀清同志学习的决定》,并组织了报告团,在全县巡回演讲5场,听演讲的教职工达2000多人次。

这样一个人物,自然是我关注的对象了。2009年3月5日下午,我在宾馆里见到了张俊富。人生得很壮实,一说话嗡嗡的,像从口袋里往出倒山药蛋,满屋子回荡。因为朋友给我联系他时,已经跟他讲了我要见他的目的,于是一见面,他就直奔主题:

唉,黄编辑不用写我了,那些事算不了啥,做就做了。再说,我也不在康中了,调到县职业中学了。

好痛快,就像侃大山一样,一下挡住了我的采访,再无法进行下去了。采访虽然泡汤了,但是我并不扫兴,因为在短暂的交谈中,我得知他是我同学张俊宣的哥哥。张俊宣也是静乐的好老师,兄弟俩的名声在静乐都响当当的。再就是,与张俊富一同被县里号召学习的李秀清,竟然也是我的同学,只因多年不见而忘却。

李秀清1984年忻州师范毕业后,一直当小学老师,而且越教越出名,奖状证书获得一大堆。2001年被评为山西省模范教师,2002年被评为山西省特级教师,2004年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在北京受到了胡锦涛的接见。那张照片我见了,要咋牛有咋牛,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模范教师,在人民大会堂戴着大红花,一起和国家领导人合影。除了胡锦涛,还有曾庆红、温家宝、贺国强、王岐山,羡慕得我两眼都发红。心说:

能从静乐跑进人民大会堂,有本事呵!

我实在为我的同学有张俊富这样的哥哥骄傲,我也实在为我有李秀清这样的同学自豪,他们使我的采访凭添了一份自信。于是当面没采访成张俊富,我就背后采访他,想办法把这个人“搞定”。

张俊富出名,出在他在康家会中学创办了“特困班”,是名副其实的助学工程,从2001年创办至今,救助了一大批贫困孩子,也为静乐高中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生。

张俊富是2000年到康家会中学的。担任校长后,他发现学校的情况很糟糕,一是学生少,二是贫困学生多,三是学生成绩差。要想把学校办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首先得学校有学生,不能当光杆司令;要想学校有学生,就得想办法保学生,扩大自己的队伍。因为有好多学生,由于家庭贫困,或者进不了校门,或者上着上着就流失了。这些学生的情况是——

一,失去双亲靠爷爷奶奶或亲戚抚养的;

二,失去单亲生活十分困难的;

三,父母残疾或有病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父母下岗没有再就业能力的;

五,子多成患,兄弟姐妹都上学的;

六,特别贫困的教师家庭的。

张俊富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些学生的家庭收入,一年下来人均不到500元。不仅物质上欠缺,如果是单亲家庭,精神上也欠缺。可是这些贫困孩子,学习大都用功,但是又不自信,一遭受点挫折,脚下遇块石头,最大的逃避就是辍学。在生活上急需要关爱,在精神上急需要温暖,张俊富便决定创办特困班,凡是进入特困班的学生,从学费到书本费全免,让他们只管安心读书。

然而创办好创办,有的就是特困生,但是钱从哪里来?半大的小子,半大的姑娘,收留回学校来,每天总得个说法。学校仅有的那点经费,根本保证不了办班的需要,而且正常的教学班也不能不管。张俊富前思后想,也没别的好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跑,通过四处奔波,寻求各种渠道的资助。来者不拒,不管资助多少,也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哪怕帮句话也行。

主意一旦拿定,张俊富就往县里跑,往市里跑,往省里跑,只要能跑到的地方,一个也不放过。经过大半年的跑,还真起了作用,真取得了收获,而且好得出乎他的意料。这期间,新闻媒体帮了大忙,《忻州日报·教育周刊》、《山西家庭报》、《山西晚报》、《山西日报》,还有远隔千万水的《大连日报》,特别是太原电视台,对特困班进行了多次报道,并制作了片子《特困班》。

一经宣传报道,特困班就插上了翅膀,从大山里飞出去,不再是康家会中学的特困班了,不再是静乐的特困班了,成了全社会的特困班。特困班里的孩子,也成了大家的孩子,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都伸出一双关爱之手。这是一组救助特困班的数据:

2002年1月16日,山西省慈善总会捐款22000元;

2003年1月16日,静乐县民政局捐款5000元,捐赠白面5000斤;

2003年3月12日,山西省煤炭运销公司愉园温泉度假村捐款6000元,捐赠100多件衣物和大量学习用品;

2003年3月28日,太原警官职业学院捐款2000元,捐赠白面500斤,大米500斤,衣物283件,还有部分体育器材;

2003年5月7日,美国惠黎基金会捐款50000元,在康中修建“可持续助学苗圃”;

2003年6月5日,山西省文明办捐款10000元,捐赠彩电一台,DVD一台;

2003年9月15日,忻州电业局捐款5600元;

2003年12月,静乐县交警大队捐赠煤炭20吨;

2003年12月,山西省慈善总会再次捐款6000元,捐赠衣物1000多件;

2004年1月,小读者杂志社捐款20000元;

2004年2月,山西省煤炭运销公司愉园温泉度假村,再次捐款3000元,捐赠衬衫103件,被套30件,枕巾15件;

2004年6月,太原警官职业学院再次捐款2000元,捐赠电脑5台,作业本、衣物等1000多件;

2004年7月,太原方园图书城捐赠价值40000元的图书;

2004年8月,中山完美公司在康中创办“完美班”,全班55名贫困生的上学费用全部由完美公司承担。

特困班从创办一开始,静乐县委、县政府就给予了支持,创办没多久,县财政就给下拨5000元烤火费。县里的历任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都到康中看望过特困班,并且捐款捐物。

2004年7月,王书东到静乐不久,就听说了特困班的事,便亲自到康家会中学看望。对张俊富说,办特困班高瞻远瞩,你给静乐教育办了一件大事,办了一件好事。对娃们好,对农民好,对静乐好,不管遇到啥困难,一定要坚持办下去。之后,2004年9月,王书东在全县的教师节大会上又讲:

对失学孩子和特困家庭,需要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关心,需要全县干部群众扶持,需要社会各界倾情帮助,只有这样才能让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让特困家庭的孩子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完成学业。

后来,一颗鸡蛋工程启动时,王书东把启动仪式选在康家会中学举行,除了其他方面的考虑,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弘扬张俊富的精神,让张俊富的精神体现在一颗鸡蛋工程中,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关注农村的贫困孩子,关爱农村的贫困孩子。

有了县里的肯定和支持,张俊富如获“尚方宝剑”,办特困班的信心越来越大,名声也越来越大,张俊富的名字简直成了特困班的代号。人说张俊富“山汉成精了”,也确实成精了。2004年夏天,远在香港的凤凰电视台,也来报道了特困班的事迹。2005年“两会”期间,央视二套《小丫跑两会》栏目组,来静乐对张俊富和文教体育局局长高俊寿进行了采访。2006年4月,央视少儿频道在静乐举办了“情系山里娃·大手牵小手,走进静乐”的大型演出活动。

在媒体的宣传影响下,一位浙江企业家从南方赶来,向康家会中学一次捐款35万元,并投资30万元,以特困班为原型,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兰花花的白裙子》。一所被大山围困的中学,能搬上电影,我倒没有细查过,但在山西也恐怕是少有的。

由于篇幅所限,还有许多关爱不能一一写出,比如文化部捐款30000元;比如山西省委组织部扶贫工作队捐款10000元,捐赠羽绒服20件,并为134名贫困生入了校园安全保险;比如忻州市委宣传部捐款3000元。

等等,等等。

从2001年到2006年,康家会中学共招收6届7个特困班,375名特困生。第一届特困班2004年毕业,95%的学生考上了高中,中考500分以上的10人,其中刘玉清位居全县第一,忻州第十。第二届特困班2005年毕业,中考达线80多人。第三届特困班2006年毕业,中考达线100多名。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特困班,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09年毕业,由于当时采访仓促,没来得及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也都考得不错。

特困班的创办,使张俊富为自己的教书生涯,写下极为光辉的一笔:写在静乐教育史上,写在学生和家长的心中,也写在老百姓的口碑上。现在,他虽然调离了康家会中学,但是师生念念不忘,当地老百姓念念不忘。特困班也成了静乐教育的名片,成了贫困学生的向往之处。一位特困班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你是一只

希望的小船

承载起搁浅的梦想

我们怀着感恩的心

乘风破浪

明天

我们会把更多的爱远扬

因为有爱的地方

就有希望……

同类推荐
  •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

    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

    我们无法左右每一件事情的发展趋势,更无法左右每一个人的想法和态度。迢迢人生路,茫茫人海中,短短几十年光景,其实我们能做的事情并不太多,我们能接触的人也不太多。既然如此,为何要一路狂奔呢?或许前方在下雨呢!
  • 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

    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

    中国70后作家已经成长为新世纪中国文坛主力军,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创作质量、叙述技巧及文学理念等,这些作家都表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本书站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70后作家总体上的书写特性、叙事规律和艺术建构等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对70后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也进行了重点阅读和阐释,同时对湖南70后作家“文学湘军五少将”这个集体进行深入细致的文本解读,从中找出中国70后作家文本中宏阔的意境与悠长的韵味,这些突出的特色彰显出中国70后作家有责任、有义务、有使命去深入民间、大地、历史去呈现他们这一代人的喜怒哀乐,建立起属于他们这一代人打通过去和未来的经典文学。
  • 过去集

    过去集

    《过去集》是郁达夫作品精选集之一,主要她是一个弱女子、过去等文章。
  •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摘星Ⅱ

    摘星Ⅱ

    诸航想到:首长是个不简单的男人,那么,为了和他永远在一起,她只能让自己也变得不简单。卓绍华涩涩地苦笑,她不知,当她变得不简单,太多太多的事就复杂了。命运中很多深具暗示意味的因素点,其实都是上帝之手点过去的指纹印。
  • 江湖之骆荆长风

    江湖之骆荆长风

    他是行踪不定的江湖游侠。他是被情所困的登徒浪子,他是亦正亦邪的武林神话;他,驰骋于山水之间;他,纵情于轮回之巅;他,扬长于是非之界。试问,苍茫大地,谁还有藐沧海之一粟的情怀?只有他,也唯有他……他就是苏骆荆,执手写意江湖的苏骆荆……
  • 延安延安

    延安延安

    由中共陕西省委、中央电视台、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纪录片《延安延安》(上下集)以口述历史的形式,真实反映了1935年至1948年,中央红军从进入陕北到中央机关离开延安的13年间,中国共产党人与当地群众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的历史。本书是电视片《延安延安》的同名图书扩容版,收录并整理了大量电视片由于时间限制而未能收入的最新史料和珍贵采访,不仅是电视片《延安延安》珍贵的文本留存,更是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典范教材与生动解读。
  • 我为唐帝

    我为唐帝

    一个手持双博士文凭世界杀手之王附身在唐朝悲情皇帝唐僖宗身上,他凭借着自己一身现代的超前知识技能,硬要改天换地。权有了,钱有了,美人有了,江山呢......
  • 大唐最强道君

    大唐最强道君

    一个落魄的生活失败者,穿越到唐朝,一步步成为武道最强者,尔后因缘际会,修仙大乘,成为万仙至尊的故事。大学时沉迷于金庸武侠世界,十五本书翻来覆去看了许多遍,而今,转眼毕业多年了,写这本书初衷乃是纪念自己一去不返的热血青春。本书中后期武功属于高武范畴,本应分类到仙侠或者玄幻,但武侠梦终究得圆,所幸这些分类都不矛盾,不管成绩如何,会百万字完本,请放心看。
  • 殷商离月

    殷商离月

    夏桀无道,民不聊生,上天降玄鸟而生汤,汤以仁义代之。商立而玄鸟归隐,商气日靡,越两百年,盘庚出,玄鸟复见于殷,庚乃迁,遂以巫女镇之。
  • 医者仁心王妃归来

    医者仁心王妃归来

    她是一个相府一个不得宠的小妾生的一个嫡女,因为她的母亲比大夫人早怀上,大夫人憎恨她的母亲,于是跟相爷告发甚至污蔑她母亲是与别人的孩子,但是相爷是知道大夫人是憎恨她母亲,所以就没有赶出去,就留在相府做一名不得宠的小妾,但大夫人还是没有罢休。直到她长大,才改变了她与母亲的生活。她发誓一定不让所有人欺负她所在乎的每一个人。然而,母亲还是含恨而死,她代替大夫人的女儿嫁给一个病怏怏的王爷,这还不止,还遭王爷的冷落,王爷知道他娶的不是相府最美得女儿,就让她住在这未麟宫。她好不容易从王府逃出来又遇到一个怪人,让她经历了从没有人喜欢到有人追捧的烦恼。
  • 我为伊人狂

    我为伊人狂

    以大型百货商场为背景,讲述男主从学生时代的纯洁初恋,到进入职场的勾心斗角,十几年间经历了感情的跌宕起伏,事业的峰回路转……
  • 无边的迟缓

    无边的迟缓

    我要自强不息,奋斗不息,这样才能生生不息。她的故事关乎自己,也关乎当代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