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11800000002

第2章 眼下,我想告诉你们的是……

决定人生的是心中的“想法”

我今年已经84岁了,回首过去84年的人生,我越发体会到: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心中的“想法”决定了人生的走向。我有很多次这方面的人生经历,因此,我一直坚信这就是这个世间的真理。

首先,我想谈一谈人类的“想(思う)”为何物。

我们通常认为,“思考(考える)”很重要,即将事物合乎伦理地进行组合,然后用大脑进行推理和推论。另一方面,有不少人都认为“想”这个行为大家都会,没什么了不起的。

但是,我认为,所谓的“想”比“思考”要重要得多。我一直相信,在我们的一生中,任何一种行为都不及“想”的力量强大。

相信在手握本书的朋友当中,不乏有人会认为“学习好”“头脑聪明”很重要。

这些方面固然很重要,但是相比之下,我们内心的所思所想才是重中之重。

“人性和品格”“境遇与环境”由“想法”形成

所谓的“想”,是人类一切的本源、基础,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其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想法”累积起来,造就了我们的人性、人品和人格。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会想这想那,通过这些“想法”的汇集,拼凑出了我们的人性、人品和人格。

有些人认为“自己合适就行,不用管别人死活”,这种人的大脑中往往充斥着自私、无情的“想法”,我想他们的人性、人品和人格如同那些“想法”一样,也会变得自私自利、无情无义。

反之,抱有同情心、善良的“想法”的人,会在不知不觉间形成富有同情心的人性、人品和人格。

可见,“想法”竟然能对我们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不仅如此,“想法”还有另一种巨大的作用。“想法”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境遇和环境。

换言之,说各种“想法”的凝聚可以打造一个人的命运,也并非言过其实。

关于这一点,100多年前英国启蒙思想家詹姆斯·阿伦[1]曾这样说:

人是思想的主人,

是人格的缔造者,

是环境和命运的设计师。

一个人,他的周围发生了什么事,现在身处何种境遇——正是他一直以来内心的“想法”不断积累的结果。

“我的命怎么这么不好!”这种抱怨、赌气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自己的命运既非别人强加的东西,也不是自然所赐予的,而是由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来的。

如与家人、邻居、同事之间的关系等,所有人际关系都是自己内心的真实反映。

我们总是不自觉地认为自己身边有很多心术不正的人、骗子和坏人,这种想法也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反映。

很多宗教家和圣贤都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阐述过同样的观点。

尽管如此,很多现代人还是不相信自己所拥有的“想法”中竟然蕴藏着那么大的力量。但是,不管我们相信与否,实际上无论是人生的结果、人际关系,还是和地域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是由我们自己的“想法”塑造出来的。

今日富足的文明社会,正是构建在人类的“想法”之上

众所周知,250多年前在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人类以此为契机,建立了现代文明社会。可以说,现代文明社会就是人类“想法”的产物。

原本,人类过的是一种捡拾果实、捉鱼捕兽的狩猎采集式生活,同自然共生。

但是,距今一万多年以前,人类自己开辟了新的生产方式,开始向种植粮食、饲养牲畜的农耕畜牧时代过渡。

在狩猎采集时代,人类并不能仅凭自己的意志生存下去。人类通过农耕畜牧脱离了自然的束缚,能够按自己的意志生存下去。

之后,大约在250年前,爆发了工业革命。从此,人类拥有了蒸汽机,开始在工厂里使用很多机器,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

从那之后,人类开始了一次又一次发现、发明和创造的旅程,科学技术显著发展,最终建立了今天美好的文明社会。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之中,人类仅仅用了250年的极其短暂的时间,就构建出富足的文明社会。

那么,为什么科学能够发达到如此地步?答案还是那句话,根本的动力就是人类拥有的“想法”。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曾浮现过一些想法,诸如“我想这样做”“如果有这样的东西就很方便”“如果这事能实现的话就好了”。

比方说,一直以来人们出行依靠走路或跑步,当产生“有没有更快、更便捷的移动方法呢”的念头之后,就开始怀揣着白日梦一样的“想法”——“想要有新的交通工具”。然后,这种像梦一样的“想法”成为强大的动因,人类由此便在实际上有了新的发明。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人类终于制造出了新的交通工具。于是,有人发明了自行车,有人发明了汽车,还有人制造了飞机。

发明、制作这些具体的东西时,必须用大脑来思考、研究,而这些都源于我们心中一时兴起的“想法”。

人们往往会说“不要一时兴起乱说话”,可见大家都下意识地认为“一时兴起的想法”是很草率的。

但是,这种“一时兴起的想法”才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看来,人们心中浮现的各种“一时兴起的想法”是发现与发明的原动力,创造了今天的科学技术。

综上所述,人类的行动首先开始于内心的“所思所想”。

如果没有“想”这一步,人类就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很多人把“想”想得很简单,不当回事,但其实“想”才是最重要的事。

人心中“利己”与“利他”之心并存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可以萌生“想法”的人的内心。我认为人类的心是由两种事物构成的。

一种是充满着自私自利欲望的利己之心。人类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必须吃饭;为了御寒还必须穿衣服;同时,为了躲避风雨必须居住在房子里。一般而言,我们将这种自己生存所必需的欲望视作一种本能,而人人都有基于这种本能的自私自利的利己之心。

另一种,便是“想帮助别人”“想对他人好一点”的利他之心。所谓“利他”,即“有利于他人”。我们不仅有利己之心,每个人也都有这种温柔的利他之心。

也就是说,在每个人的心中利己和利他这两种心理是并存的。关键在于,哪一种在自己心中占据主导地位。

关于人类对立的这两种心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诗作中有如下的段落:

我只身来到神的面前。

可是,那里已经站着另一个我。

那个暗黑中的我,究竟是谁呢?

为了避开他,

我躲进岔道,

但是,我无法摆脱他。

他公然在大道上迈步,

卷起地面的沙尘,

我谦恭地私语,

他高声地复述。

他是我身上的卑微的小我,

就是自我。

主啊,他不知耻辱,

我却深感羞愧。

伴随这渺小的小我,

我来到您的门前。

泰戈尔在这首诗中,准确地表现出一个拥有善良、利他之心的自我和卑鄙、易怒、充满私欲的另一个自我是如何共存的。

虽然我自己想要尽可能地以高尚的心生存,但另一个卑鄙的自我却不愿离去,总是如影随形。两个自我共存在同一个心中,无法摆脱那个卑鄙的自我,因此,泰戈尔在神灵面前感到很羞愧。

发扬“利他之心”,“养护”必不可少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抑制住充满私欲的利己之心,发扬美好的利他之心呢?

对此,上文提到的英国启蒙思想家詹姆斯·阿伦把人的内心比作庭院,作出了以下阐释:

人类的心灵如同庭院一般。

这庭院既可以认真耕耘,也可以放任它荒芜,

无论怎样,庭院都会有所产出。

如果你在自己的庭院中,没有播种美丽的花草,

那么无数杂草的种子就会纷沓而至,

庭院里就会变得杂草丛生。

优秀的园艺师会翻耕庭院,

拔除杂草,播种美丽的花草,

并不断精心培育。

同样地,如果我们也想度过一个精彩的人生,

就要开垦自己心灵的庭院,

扫除其中不够纯真或是有误的思想,

种植纯洁、正确的思想,

并坚持将这些思想培育下去。[2]

也就是说,人的心灵必须自己进行养护。如若听之任之,就会变得像杂草丛生的庭院一样。

詹姆斯·阿伦告诉我们,为了能拥有一颗像繁花盛开的庭院那样的美好心灵,我们应该时刻仔细观察、确认、整顿自己的心理状态。

如果一个人带着一颗杂草丛生的心生活,他就会变得乖僻而卑鄙。同时,在这种不良品性的人身边往往会发生一些与其品性相符的事,前方充满坎坷,困难接踵而至。

另一方面,如前文所言,怀揣美好心灵的人,会拥有良好的人性、人品和人格,在这些人身边也会发生与之人性、人品和人格相符的好事。这些人的周围有着良好的环境,如工作顺利,公司也很景气,家庭富足美满等。内心的“想法”就是拥有如此伟大的力量。

正在翻阅本书的诸位读者,想必你们正在为了更好的将来而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当然,这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养护和修整。为了尽可能地抑制自己充满自私自利欲望的利己之心,让温柔美好的利他之心占据内心的主导位置,我们需要悉心养护心灵的庭院。

其实,宗教人士的修行和荒行[3],为的就是洗涤自己的心灵。通过严厉的修行锻炼自己,修整内心。

不仅是宗教人士,普通人也应该尝试这种洗涤心灵的方式。我们应该把这颗一直以来利己与利他并存之心修行得越发美好,努力地净化内心这一“想法”之源。

抱有将“想法”转变为“信念”,再提升至“胆识”的强烈意愿

在拥有单纯美好的“想法”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抱着强烈的愿望,把“想法”提升至“信念”。

“我想做这个”“我想做那个”诸如此类的“想法”,我们都可以将其变为现实。但是,前提是这些“想法”必须非常强烈,强烈到我们为之废寝忘食。

我们在着手任何一件事情时,首先抱着“想这样”“想那样”的“想法”。这些想法大都是心中忽然浮现出来的“念头”,我们应该通过一种无论如何都要将其实现的强烈愿望,把“想法”提高到“信念”的高度。

对此,日本思想大家安冈正笃[4]曾用“知识”“见识”和“胆识”这三个词语进行阐释。

人为了生存,需要掌握各种知识。但是,仅凭着这些知识,实际上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要想把知识提升至“见识”的高度,就需要把知识提升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信念”。但是,安冈正笃先生认为即使如此也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将见识上升至“胆识”,即有无论如何都一定要执行的强烈的愿望或坚定的“想法”支撑的、不受任何事影响的“胆识”。

特别是当我们想做的事很有难度,在外人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说“这根本实现不了”。

这时就需要我们具有非常坚定的“想法”,这种“想法”伴随的是明知不可能却仍要为之的信念。

在此基础上,接下来我们就应该绞尽脑汁地研究克服困难的战略、战术了。

怀揣一颗纯净美好的心 坚持自己的想法,一定会成功

“这个想法会不会实现不了?”——如果不消除这些怀疑,就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有半分怀疑自己的念头。很多人虽然有想完成一件事的意愿,但是一想到有棘手之处,就马上开始消极思考。

但是,我认为对表达自己意愿的“想法”,我们不能有任何怀疑。尤其是在挑战一些新事、难事而手忙脚乱的时候,哪怕有一点退缩的想法,事情就绝对无法成功。一定要一直抱有“无论如何都必须实现”的坚定“想法”。

举例来说,比如那些总是一副见多识广模样的“老油条”们经常把“虽然我是这样想的,但实际上很难办到”挂在嘴边,我们绝对不能说出这种含有否定性的、令人气馁的感觉的话语。

一旦脑海中浮现出这种疑虑,那么我们应该马上努力将其抹去。

我们只需一心一意地相信自己的可能性,单纯地不断加强实现“想法”的意愿即可。人类的“想法”,隐藏着超乎我们想象的惊人力量。所以,什么都不用担心。

首先,最重要的是摒弃一切疑虑,抱有无论如何都要将其实现的坚定信念。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想法”必将实现。

对此,有一位叫中村天风的哲学家曾作过精彩的阐释。

在100多年前,这位中村天风先生曾在印度修行瑜伽,开悟后回到日本涉足银行经营,之后,又进军各种领域开展新的事业,都非常成功。他曾经这样解读“想法”的重要性:

崭新计划的成功,

在于不屈不挠的一心。

那么,专心地去想吧,

高尚、坚定、一心一意。

也许表达方式有些古旧,不过中村天风先生所阐述的意思就是,要想设定新的计划并将其成功实现,或是将自己的“想法”付诸现实,需要我们用不屈不挠的“一心”,即“无论发生何事永不言弃的心”去拼搏努力。

不要考虑其他任何事情,自己想做某件事的“想法”一经确定,就应该专心一意地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用高尚而坚定、纯洁而美丽的心,心无旁骛地思考自己的“想法”,如此一来,必然会走向成功。

在我还很年轻时,便读到了中村天风先生的这句话,当时犹如醍醐灌顶。为此,便将这句话铭记在心,走上了创业之路。这句话带给我的震动太过强烈,以至于我也天天跟我的员工们说起。

员工们都带着这样的“想法”,为了公司拼命努力,最终的收获就是我白手起家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今天的京瓷,才会有第二电电(KDDI)以及后来我参与重建的日本航空(JAL)。

京瓷能够发展成国际化企业的原因

下面,我想谈一谈在经营这三个公司的过程中,人类所持有的“想法”是如何发挥出巨大力量的。

我于1955年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当时的鹿儿岛大学工学部还在伊敷,校舍是一座木制的、仿佛马上就要倒塌的旧陆军兵营。从鹿儿岛大学毕业后,我就职于一家老字号制造企业。但是,这家公司的财政常年赤字,濒临倒闭。公司的业绩差到了发工资的日子都发不出钱来。很快我便冒出了辞职的念头,但是一时又找不到其他工作。因为没有地方可去,所以我唯一的选择就是留在那个无法按时支付薪水的公司,埋头于研发当中。

但是,那个公司的研究室里根本没有足够的机器和设备。坦白地讲,研究设施非常简陋。

即便如此,我也只能豁出去,拼尽全力地专注研发当时日本还没有的高性能陶瓷。其实,以我当时的经验和能力进行如此高难度的研发工作,根本不可能做出成果。但我还是竭尽全力地朝着超出自己能力的目标努力,甚至带着锅碗瓢勺住进了实验室,一日三餐在实验室里简单解决,每天在实验室,一睁眼就想着无论如何也要把新型高性能陶瓷研发出来。

因为当时日本并没有可做参考的资料,所以只能从美国陶瓷学会订购了学会杂志。通过这些资料调查美国正在进行的尖端研究的情况,然后自己暗下决心要超越美国的研究,开始了无休止的实验。

其实,这个研究是公司决定的项目,起初我自己并没有想过要做些什么。但是,这项研发慢慢转变为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实现”的“想法”,随后又提升为“通过自己的研究,拯救快倒闭的公司和同事”的“想法”,因此我全身心地投入研发中,最终成功地合成了新型高性能陶瓷材料,这是日本首次,同时也是全世界第二次成功。

带着“无论如何也要完成目标”的强烈“想法”以及“想要拯救公司和朋友”的善良“想法”,经过全力研发,最终成功完成了高难度的研发工作。

成立京瓷之后也是一样,带着这样的“想法”研制出一种又一种新材料、新产品,然后又开创了新的事业。

这些梦想之所以能够实现,都是因为我想要为我的职员们打造一个很棒的公司,从这个“想法”出发,用尽全力拼命努力的结果。

我的能力绝不出众,却靠着“想法”和努力把京瓷经营发展成现在这个年销售额达到1.5兆日元的国际化企业。

为什么我要跳入既没有经验也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的电子通信行业?

另外,现在以au这个品牌涉足移动电话行业的KDDI公司,也诞生于我的一个单纯的“想法”。

30多年前,刚过50岁的我,在没有任何电子通信领域的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对当时的电电公社(日本电信电话公社)发起了战书。电电公社,即现在的NTT,是明治时期以来的巨头公司。

当时由于NTT的市场垄断,电子通信费用居高不下。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我要努力降低通信费用,减轻国民在通信费用上的负担”。

当时,世人都认为,以京瓷这种小公司挑战巨头NTT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是,我的“想法”很坚定:我要降低国民的通信费用,无论如何都要推进这项事业,并且一定要成功。

但是,考虑到“对方可是NTT,是一家年销售额高达4兆日元,从明治时期开始,就利用国库建立起整个日本家庭电话线路的巨头企业。挑战这样一个公司,简直跟堂吉诃德一样”,包括大企业在内,大家都畏缩不前。

尽管如此,我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为了国民,无论如何都必须降低通信费,开始筹备自己毫无经验与知识储备的一项崭新的工作。当时,面对自己的想法,我经常审问自己:“动机善否,私心有否?”

大概有半年的时间,我一直不断地在拷问自己:你的出发点是不是良善的,是不是出于私心,为了私利?

我严厉地质问自己:“动机善否,私心有否?”具体意思就是“你想创立一个新的公司对抗NTT的动机,是出自于利他的、善良的、为他人着想的心,还是出自于自己想赚钱,想让京瓷更出名的私心,难道不是因为自己自私自利的想法吗”?

在确定了自己的动机是良善的,绝不是出于私心后,我便一口气扎进了电子通信领域。通过心怀利他之心,也就是良善的“想法”拼命地努力,我得到很多人的支援和协助,KDDI发展得很顺利。

现在纵观日本全国很多人都在使用au手机,KDDI已经成长为年销售额近5兆日元的巨型企业。

在电子通信领域一没经验、二没技术的我,单凭着“想为国民降低通信费”的“想法”创建了这个公司,能够有如此巨大的发展,我相信足以证明“想法”的伟大力量和“有想法就一定能实现”这句话。

基于“利他之心”,日航重建的三个意义

给大家举一个最近的事例。

那就是日本航空(JAL)的重建。我认为日本航空也是通过转变人的“想法”才获得重生的。

2009年年末,政府方面迫切地邀请我:“日本航空要破产,希望您能为了重振日航,就任日本航空的会长。”

我之于航空领域根本是一个门外汉,加上我已老矣,因此,这个邀请着实让我苦恼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我以不能胜任为由,多次拒绝了对方。加之,我的朋友、熟人和家人对此事都非常反对,也有不少人担心我会“晚节不保”。

但是,在对方一再邀请之下,我苦恼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接受重建日本航空的邀请,这个决定主要依据我年轻时就已经确立的人生观——“为世人做有用的事,是生而为人的最高行为”,另外还有后面提到的三个理由。

但是,毕竟年纪大了,所以一开始觉得自己不能胜任全职工作,于是就申请“一周工作3天”。

我的家宅在京都,妻子也住在那里。如果接受上任邀请,就要去住酒店了。这也是我申请一周上3天班的另外一个理由。

同时,我申请“因为一周工作3天,所以不要工资”,也就是说我同意无薪上任日航会长一职。

话说回来,虽说接受了就任的邀请,但在航空领域我的确是个彻头彻尾的外行,身上没什么实打实的东西。

报纸和杂志上也都冷言冷语:“无论是谁重建日航都有难度,更别提制造商出身的技术型经营者稻盛和夫了。”

即使如此,我的信念却不曾动摇过,因为我认为基于利他之心,日本航空的重建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第一,是为了重振日本经济。日本航空是代表日本的门面企业,不仅如此,更进一步说,日航的没落也象征着日本经济的衰败与停滞不前。

有如此重大意义的日本航空,如果接受了政府的支援也未见好转,乃至再次破产的话,不仅会给日本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连日本国民都会失去信心。

反之,如果重建成功,对国民是一种极大的鼓舞:连日本航空都能重建,日本经济一定可以恢复。

第二,无论如何都要保住留在日本航空剩余的3.2万名员工。

政府邀请我接手日航的时候,日航的情况十分凄惨,4.8万名员工中必须有1.6万人辞职。这是公司破产后,律师和会计师们依据《公司重生法》决定的重建计划。

我当时坚定地想,无论如何至少要挽救剩下的3.2万名员工。

第三,是为了日本民众,也就是为了方便需要利用飞机出行的人。

如果日本航空破产,日本的大型航空公司就只剩下全日空(ANA)一家公司。那么,竞争原理不再管用,导致飞机票价格居高不下,服务也会不断恶化。这绝不是什么利好国民的事情。

只有在健全、公正的竞争条件下,多家航空公司相互竞争、切磋琢磨,才能向乘客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因此,我认为绝对有必要让日本航空继续存在下去。

考虑到日航的重组,具有这样基于利他之心的三大意义,换句话说是一项“大义之举”,所以我决定就任日本航空公司的会长,竭尽全力完成重建。

就任会长后,我努力让日本航空公司的员工们也理解这三点大义。

于是,员工们明白了“日本航空的重建,具有非常伟大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同时也是为了社会和国民”。于是,大家不再吝惜努力,向着重建昂首奋进。

虽然年事已高,却零报酬地接受了大家眼中困难重重的日航重建工作,并为此拼命努力,最终我的诚意感动了大家。或许也是因为这一点,本来打算每周上3天班的我,待在日本航空总公司的时间,逐渐从3天变成了4天,又从4天增加到了5天。

年近八旬的老人,一周几乎都住在东京的酒店里,有时候晚上就吃两个便利店的手握饭团。看到我拼命工作的样子,很多员工都纷纷改变了想法:“本来是局外人的稻盛先生都这么努力,那我们作为日航的员工,更应该竭尽全力。”

于是,员工们转变心态,带着坚定的“想法”,拼尽全力投身于重建工作中。最终在破产仅仅2年8个月后,日本航空重装上市,成为世界上收益最高的航空公司,漂亮地打赢了这场翻身仗。

自此,我便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之心——被称为“想法”之物,潜在着如此巨大的力量。

不论是京瓷、KDDI还是日航,是“想法”成就了今日的成功

无论是京瓷、KDDI还是日本航空,都不是从一开始就可以预见成功的。

这三次成功都始于灵机一动的“想法”,或是无论如何都要干到底的“想法”。

通过怀揣着坚定的“想法”,并不断付出不输给任何人的努力,这些偶然的“想法”,最终为我带来了远远超乎想象的美好未来。“想法”这个东西,就是具有如此美妙、强大的力量。

所以,首先,请相信人类所持有的“想法”一定会实现。绝对不要认为“这种事也就是想想,肯定实现不了”。请大家尽可能地“心比天高”,怀抱更高的“想法”,秉持崇高的志向,向着更高的目标拼命努力。如此一来,你的“想法”一定可以实现。

同时,如“为世间为人类奉献”般单纯美好的“想法”,可以激发出我们的潜力,获得来自身边的人乃至大自然的协助,因此实现这种“想法”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但是,无论我们的“想法”多么坚定,也不可能马上将其实现,还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的。我已经84岁了,在进入社会至今的60多年时间里,我一直心怀坚定的“想法”,如“想这样做”“想成为这样的人”,并坚持不懈地努力着。所以,最终,我收获了一个满意的人生。

实现“想法”的确需要很长时间,但是无论是谁,只要心中坚定地抱有单纯美好的“想法”,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那么“梦想成真”将是自然的法则,是掌管这一宇宙的法则。

希望手捧此书的各位朋友,能够一直坚定地守护着心中美好的“想法”,从而度过精彩的人生。

这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事。虽然需要很长时间,但请不要放弃,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不断努力。

在这里,谨祝各位读者人生似锦。

与下一代朋友们的对话①[5]

【提问】怎样才能正确地“想”?

我是鹿儿岛大学医学部的W。我对自己要保持何种状态,还有自己的“想法”有一些问题。在稻盛先生经常提到的“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的人生公式中,“思维方式”必须是积极正面的才可以,我觉得“想”也是要想正确的事、作为一个人应该做的事。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正确地去“想”呢?

【回答】努力修行,使利他之心越发强大。

我觉得正确地去想是一件很难的事。正如我刚才所说的那样,极端地说,人的心中有两种“心”,即利他之心和利己之心。

一种是自私自利的利己之心,而另一种是对社会、对邻居、对他人善良相待的利他之心。因为这两种心都在我们的心里,所以为了尽可能地让利他之心占据主导地位,我们要不断进行修养和修行。

我们应该通过修行来提升人性。也就是说,重点在于改变自己,努力扩大利他之心所占据的比例。在我们的内心里,每一天每一时,利己之心和利他之心都在相互对抗博弈。因此,当利己之心现身的时候,我经常会在心中怒斥自己。于是,经常提醒自己“你这家伙又在想一些过分、自私自利的事了”逐渐变成习惯。

这样一来,利他之心就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

【提问】作为团队的领导,怎样与团队成员统一“想法”呢?

我是鹿儿岛大学大学院的K。现在,我率领的一个团队,有100名左右的学生。

您刚才的讲述中提到“想法”很重要。但是我感觉在组织团队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我自己的想法和同一组同伴的想法,乃至其他成员的想法会有很多分歧。我自己想一直保持自己的想法继续行动。但是,也许是因为和别人的想法有些不同,所以很难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别人。我想请问,怎样才能让周围的人也抱有同样的想法呢?

【回答】只要你的想法基于“利他之心”,你们的想法一定有共通之处。

看起来你的想法,与你率领的团队、小组成员所持有的想法有些不同呢。

我想,如果你的想法,是从利他之心出发、考虑的是整个团队的利益的话,大家应该是能够心意相通的。

请想一想,你是如何带领团队,是怎样领导大家的呢?这些想法并不应该从你的角度出发,而是应该考虑到团队整体的需要,也就是说,我想只要是基于利他之心的想法,最终大家都会产生共鸣的。但是,如果你的想法掺杂了“私心”,哪怕只有一点点,大家也能敏锐地察觉到,从而不愿意服从你。

总之,对于那些在领导岗位的人来说,如果不能舍弃自己的私心私欲,也就是舍弃自我,抱有为整个团队考虑的基于利他之心的想法的话,身边的人就不会听从领导。

【提问】现在我想自由自在地生活,只需花些时间一点一点地强大利他之心就可以了吗?

我是鹿儿岛大学大学院2年级的E。稻盛先生您刚才讲到,利己之心和利他之心的比率很重要,不过,说实话,我没有信心像稻盛先生一样能活到80多岁,我觉得自己随时都有可能死去。这样一想,利己之心所占的比例还是会变大,或者说我很想恣意自我地生活。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绪。

也就是说,我想年轻人的利己之心还是很重的,这是无可奈何的事。那么是不是说我们只能花费很长时间来慢慢地增加利他之心的比重呢?

【回答】并不是说年纪越大,利他之心就会变强大。

的确如你所言,年轻人的利己之心比较重,但这并不意味着上了年纪,利他之心就会越来越强。上了年纪却贪婪无度的人有很多,所以,惹人嫌的老人反而还不少。

我觉得还是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抑制住同住在心中的利己之心,努力增加善良的、为他人着想的利他之心的比重,使其占据心中大半部分空间,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理解每个人私下里都会想吃一些美食、想穿好看的衣服、想买一些好东西,这是一种普遍的需求,但是放眼整个人生,你还非常年轻,所以在考虑今后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的时候,希望你还是要拓宽格局,放眼世界,为了社会、为了他人做一些事情。

也就是说,我认为满足个人的需求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想我们更应该树立起为社会、为他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意识,并为此不懈努力。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一家公司工作,就是之前提到的那家濒临破产的公司。从入职时起我就想辞职。那一年有5个大学毕业生进入了这家公司,结果到秋天就有3个人提出辞职,只剩下我和另一个京都大学工学部的毕业生。那个京都大学的毕业生是熊本人,而我来自鹿儿岛,当时还互相打趣:“怎么办?辞了吧,辞职吧。”

但是说实话,当时我是因为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只能进这家公司。于是,我俩商量“要不然咱们去自卫队的干部候补生学校吧”,之后我们俩翘班参加了考试,结果两人都被录取了。但是学校需要户籍摘抄件,我便向鹿儿岛老家寄了一封信,但是却一直没等到回信。

“好不容易有了工作,不管公司再怎么差,一年没到就辞职也太不像话了。”哥哥收到信后很生气,没给我寄户籍摘抄件。

为此,我当时十分苦恼。辞职还是留下?我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留下,就得面对一个破公司;辞职呢,也不知道以后的路在哪里。

这种时候呢,既有人会说“还好辞职了”,也有人会说“还好留下了”。

但是,此后的人生,并不能说“还好辞职了”,也不能说“还好留下了”,好与不好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因此,最终我留在了那个公司,不发牢骚、任劳任怨地拼命努力,尽管研究室十分简陋,我依然埋头于研发工作。最终,这成为我开辟高性能陶瓷这一崭新材料领域的契机。

因此,我认为这种“想法”非常关键。

【提问】如何改变一个摇摆不定、没有自信的自己?

我是鹿儿岛大学水产学部的K,明年我就要开始找工作了。您提到的一开始就职的公司有破产的危险,而您重建了这家公司,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心里一直有个疙瘩,也可以说是我觉得自己必须改变的地方,就是当把“想法”转变为坚定的“信念”的时候,我还是会很懦弱、游移不定,烦恼于自己是否真正能把事情做成。

如果我处在和您一样的境遇中,比如说在明年入职的公司即将破产倒闭的时候,我恐怕不会带着利他之心企图拯救公司,也不会思考一下有没有自己能做的事,而是会选择跳槽。

我想无论如何都会发生或动摇、或失去信心的情况,为了能在此时给自己一些勇气,我想听听您自身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是如何做的。

【回答】能取得成功的人都专心致志、拼命埋头奋斗。

在如今这个繁荣社会里,大家出了校门就选择步入社会,与我还是学生的那个时代相比,现在的选择要多得多。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我觉得当时的我们有些可怜。

我们那时走出校门后,基本上不能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就职。即便是选择辞职换工作,也去不了什么好公司,所以只能在现有的岗位上拼搏努力。

从这方面看,或许可以说是非常凄惨的社会环境了。但是我觉得处在这种环境中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幸运。像我这样有些学识、脑子不笨的人,如果再好胜要强一些,赶上好一点的社会环境,或许我就会跳槽到其他地方去了。

但是,当时整个社会都处在逆境之中,这种状况由不得我任性妄为,所以不得不在当时的岗位上埋头苦干。我觉得这对我来说倒是一件很好的事。

所以,对现在的各位朋友来说,某种意义上说处在一个非常繁荣的社会,我相信也会有不少各种各样的机会,但是,我认为如果可能的话还是应该像我刚才提到的那样,以坚定的信念与想法努力地做好眼下自己决定的事。

最终,你看那些人生中大获成功的人就会明白,无论是普通的木匠,还是工程师,无论在哪个社会中,那些心无旁骛、拼尽全力奋斗的人都能获得成功。而不能专心致志、努力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人是无法成功的。我认为这一点在学问的世界里,或是任何世界中都是相通的。

【提问】请告诉我维持最初的动力的方法。

我是法文学部的M。谢谢您今天为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我是一个内心非常脆弱的人,心里有不少想法,想完成这件事,又想做那件事,一开始总是激情澎湃,甚至连周围的人也都带动起来。但是,慢慢地我就开始逃避,一开始的一腔热情也就渐渐冷却了。

所以,我想请教您,每当这个时候怎样才能坚持最初的动力一直到事情完成呢?

【回答】只靠自己努力,传授方法解决不了问题。

这种情况你自己不去努力就没什么别的办法了(笑)。

现在我在你的旁边,可以鞭策你、批评你。但是如果你还是摇摆不定,我现在再怎么说也无济于事。我觉得你应该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现在你的问题并不在于怎样才能变得更加强大,你询问我应该怎么做才好的这种想法是很奇怪的。

你的问题必须由你自己通过行动来解决。咱们的问答听起来莫名其妙,但实际上就是如此。

同类推荐
  • 《案例。》系列(第2辑)

    《案例。》系列(第2辑)

    《案例。》第一辑的出版,在传媒界、企业界和商学院中引起了不同的反响,在案例创作的标准化上,大家因职业角色的不同而有各自的反应。对编辑者来说,所有的意见都是欢迎的,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正如美国商学史教授理查·泰德罗所说的,“一切的商业活动都是基于某些原则前提下的金钱游戏”,从本质上来说,一切的案例都是一些故事,其价值在于这些故事的即时性和精彩性,以及它对阅读者和学习者所产生的启发。在《案例。》中,我们试图从新闻故事和商学院案例之间走出一条新路来,在我们看来,前者缺乏研究的格式化,后者则似乎没有公共阅读的意义。
  • 你有多少问题要请示

    你有多少问题要请示

    什么样的员工让企业放心、省心、舒心?答案是:不逃避工作中的问题,即时找方法解决问题,并把问题当成机会的员工。领导不想被工程进度太慢急死,被太多问题请示晕死,被工作效率太低烦死,被下属成长太慢愁死。SOStaff给出你的效率!给出你的方案!给出你的速度!给出你的计划!给出你的状态!给出你的结果!
  • 跟着小巨人学创新: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案例集

    跟着小巨人学创新: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案例集

    本书通过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案例的展示,包括产品、工艺、流程、营销、服务整个创新价值链的组织管理水平,总结其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并通过专家的精彩点评和深度分析,探寻、摸索中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
  • 总经理降本增效要懂的234条锦囊妙计

    总经理降本增效要懂的234条锦囊妙计

    对于总经理来说,要经营好企业必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增加收入,二是控制成本,而只有控制成本,才能实现增加收入的目标。只有实现降本增效,企业才能保持永久竞争力,才能实现可持续长足发展。 《总经理降本增效要懂的234条锦囊妙计》用事理结合的方式告诉总经理:如何从人力资源成本、生产成本、投入成本、采购成本、营销成本、物流成本、资金成本及日常支出成本等方面人手,轻松砍掉成本。在公司顺风顺水的时候,如何保持警惕;在公司陷入困境的时候,如何转亏为盈,反败为胜。
  • 带队伍: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带队伍: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能否管理好团队,是决定一个职场人士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作者全方位讲述如何建立领导力、完善制度、高效沟通、科学考核、提高执行力、做好时间管理等团队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他通过简洁有趣的描述,翔实动人的案例,告诉你应该如何建设和管理一个团队。内容简洁易懂,定位清晰明确,是中高层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的必读之书。
热门推荐
  • The Belgian Twins

    The Belgian Twi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养生先养心

    养生先养心

    自身有病自心知,心病还须心药治。心态宁静身也静,心生疾病身也病。养我心,静我性,养心静性常安定。养心寡欲是良药,静性无虑心康宁。名利权势皆朝露,莫将嗜欲累心病。知朝露,即知命,行止快乐无偏病。吃好喝好,不如养心好名好利好,不如静心好。医好药好,不如开心好富好贵好,不如良心好。
  • 校园蜜宠:小甜心,哪里跑

    校园蜜宠:小甜心,哪里跑

    开学第一天,安如初就做了一个16年来最重大的决定——追顾逸辰。“顾逸辰,我喜欢你,和我在一起吧,我可以唱歌给你听,爱滴魔力转圈圈,想你想到心花怒放黑夜白天……”“安如初,我最后再说一遍,我不喜欢你,你是饭不好吃了,还是游戏不好玩了,非得在这缠着我”某人黑着脸说道。“饭没有你好吃,游戏没有你好玩……哎,你别跑啊,我有那么吓人吗”
  • 凰逆九天:废材小姐太嚣张

    凰逆九天:废材小姐太嚣张

    一朝穿越,二度面临死亡,洛锦玉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走起了修真的道路。“一个废物还想参加选拔,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被族人嘲笑,那又如何,你说我是废物我就是了吗?我倒要让你们看看我这个废物是怎么崛起的。拜得超级强者为师,修得最顶级的斗气功法,只用了一年的时间洛锦玉就成功摆脱废材之名。我要成神,谁人敢阻,人挡杀人,神挡杀神,不站在这世界的顶端誓不罢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墨菲法则

    墨菲法则

    本书从立身处世的角度出发,对墨菲法则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包括原理、意义及解决的办法,作者将跟随它所揭示的道理进入到事实真相的内部,并反过来为读者服务,争取降低坏消息到来的概率。
  • 清珠集

    清珠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私了

    私了

    下午五点的时候,别的部门都下班了,但是营业部全体人员还在开会主管营业部的副行长崔杰亲自主持会议,而不是通常的营业部主任夏红主持会议原本定于每季度末召开的银河办事处营业部工作会议,现在突然提前了,现在刚刚是这个季度开始啊全体营业部人员,包括保卫银河办事处安全的经济警察,在接到开会通知后,很多人都表示了惊讶,但很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虽然大家表面上都没说什么李田听到开会的消息后,心里怦怦跳得很厉害,脸上不由自主地开始发红开会的时候,李田坐在一个不引人注目的角落也许,这样可以减轻他心里的负担。
  • 全能影后宠萌夫

    全能影后宠萌夫

    皇甫子依被人害死之后,才发现自己竟然有一个如此痴情的暗恋者,不仅为她报了仇,还在暗中默默守护了她十余年,悄无声息的成为了她生命中最特别的存在。只是,这人是不是有点傻?做了这么多,怎么就不说呢?让她死后都觉得有些亏心!“我们来做个交易如何?”重生之后,皇甫子依神色莫名的问道。“不需要交易,你想要什么?”你想要什么,我便给什么!一如既往!皇甫子依,天才少女,神级黑客,天皇巨星候选人,一朝出道,便凭着一张雌雄莫辨的脸,吸引了无数粉丝,而为了偿还因重生而带来的天价负债,皇甫子依也化身全能女神,携带忠犬暗恋者一枚,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成皇之路!“只有老鼠才会喜欢在阴暗的世界里称王称霸,能够站在万众瞩目之处享受掌声的,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帝王!”因为这句话,女主走上了在娱乐圈称王称霸的道路。楚獒予,无数人心中帝王一般的存在,却在皇甫子依面前卑微的犹如一道影子,暗恋十余年,却从不敢表明心迹,而就在他以为自己会默默守护皇甫子依一辈子的时候,皇甫子依却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爱你,所以卑微懦弱不敢表白!爱你,所以愿意宠你一生一世,无怨无悔!本文女主重生,一对一宠文,女主邪魅全能肆意冷傲,属性女王,男主痴汉傻萌宠妻无度,属性忠犬,故事情节以娱乐圈为主,感情线为辅,系统卖萌做点缀,希望朋友们喜欢!(注:本文各种公告都会在评论区置顶留言,有问题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哦!)
  • 一路童行:想带你去看看这世界

    一路童行:想带你去看看这世界

    这是一位职场遭遇挫折的父亲,送给妻子、女儿和自己的礼物——这一趟,意外的美洲之旅。三个月的旅途中,他们一路星光明月,一路高山坦途,走过巨杉、优胜美地、火山、黄石、红土世界,畅游洛杉矶与拉斯维加斯,并以此作为女儿阿朵三岁生日的礼物;然后,他们以更大的勇气,开始了在墨西哥的探索之旅,寻找失落文明,拥抱雨林,握手危地马拉……对于他们,这不仅仅只是一趟旅程。阿朵说:“明天,我们要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