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14500000024

第24章 以粮换糠

……

林逸淡然一笑,对他来说,灾民多少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怎样赈灾,拿什么赈灾,还有……谁来赈灾。

钟家作为这颍川境内首屈一指的世家贵族,底蕴何其深厚,难道他们拿不出来赈灾的粮款吗?就算钟家拿不出来,那别的世家呢?

偌大个颍川,遍地都是灾民。他们却依旧如此袖手旁观,甚至有些故意扩散灾情的意思。这其中定然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一句话问倒了林逸,钟瑞不慌不忙的坐在下首,向李瑁抱了一拳:“寿王殿下,相信您一路而来也都看到了。如今颍川大灾,百姓们苦无生计,流离失所无数。还望朝廷许以赈济,助我颍川百姓脱离苦海。”

李瑁面色不悦:“钟公子莫不知朝廷以数次调拨了粮款赈灾?”

钟瑞面不改色,款款道来:“自去年开始,朝廷共往颍州调拨灾银三万七千贯,灾粮五千石整。在下斗胆说一句,区区这些粮款,怎救得了颍川数十万灾民。”

才这么点儿?

这下轮到林逸惊讶了,按理说地方出现灾情,朝廷定当大力扶持赈灾才是,可就这么点东西,别说赈济颍川灾民了,就连这颍州城估计都悬。

李瑁稍稍一愣,而后勃然大怒:“满口胡言!此番颍州赈灾,朝廷光是灾粮就以先后调拨了数万石之多,灾银更是数以十万计!”

“什么?!”

闻言,钟瑞关宝安纷纷大惊失色,猛地站起身来。

关宝安再也坐不住了,有些激动的向前一步:“殿下!微臣敢以性命担保,颍州绝对没有接受过朝廷如此之多的赈灾粮款!”

钟瑞同样脸色难看,抱拳道:“殿下!自颍州遭灾以来,颍川士族纷纷援手赈灾,可颍川灾民数量之多,尤其是个人之力能够抗衡的。这半年以来,钟家早已付出半数家财,后苦于支撑,这才作罢。若是朝廷早有粮款调拨,颍川又何至于沦落到这般境地。”

明白了……

怪不得一路走来,颍川境内到处皆是苦不堪言。原来不是那些颍州士族搞的鬼,而是有人在朝廷的赈灾粮款上动了手脚!

可谁人如此大胆?!

况且此番赈灾,乃是由李瑁亲自督办。这可是皇家之子啊!如此明目张胆的贪污赈灾粮款,就不怕有命拿没命花?

李瑁早已气得发抖,脸色难看之极:“来人!即刻将此事上书长安,本王倒要看看,谁人如此大胆,竟敢贪墨赈灾粮款!”

……

一时间,府衙内的气氛跌至冰点。

林逸犹豫了少许,忍不住问道:“关大人,既然朝廷的赈灾粮款并未送至。你们这些日子是如何赈济灾民的。”

关宝安苦苦一笑,看了眼钟瑞道:“林大人有所不知……”

听着关宝安有些哽咽的描述,林逸深叹了口气。原以为这颍州官场黑暗,可谁知他们都看错了。

自从去年颍州旱灾爆发,各地的世家贵族们纷纷慷慨解囊施以援手,以钟家为首的几大门阀,更是不惜私自拿出钱粮赈灾。毕竟这里是他们地盘,百姓同样也是根基,他们岂能不上心呢。

可奈何灾民数量之多,在耗费了半数家财后,那这世家贵族们这才不得已结束了赈灾。

又或者说,他们是故意的,故意将灾情扩大,以此来获取朝廷的重视。

李瑁的脸色有些缓和,眼中带着些许歉意:“那门口的粮店是怎么回事?”

钟瑞抱了抱拳,脸色不悦道:“自古天灾难过,颍州如今已然再也拿不出粮食了。无奈家翁只好开设了这家粮店,以粮换糠。林大人刚才看到的那些粮食,都是用来运往各地换糠麸的。”

林逸楞道:“以粮换糠?”

他这才明白,原来门前的那间粮店并不是用来卖粮的,而是用来买粮的……

“林大人可知,如今这市面上,一斤粮食可以换多少糠麸?”钟瑞无奈一笑,伸出了一只手:“五斤!”

“一斤粮食换五斤糠麸……换句话说,原本只能救活一个人的粮食,若是换成糠麸,那便能救活五人。”

李瑁惊讶道:“可那糠麸根本难以下咽,岂是人吃的东西?”

关宝安叹了口气:“可殿知不知道,就是这糠麸……如今也没人吃得起了。”

……

颍州之灾前所未闻,林逸望着大街上数之不尽的灾民,无奈的叹可口气。虽说他有万贯家财,可面对这么多灾民,也是有心无力啊!

李瑁站在府衙门口,脸色难看之极:“看眼下情境,我们怕是等不到长安那边了。”

贪墨灾银阻碍赈灾,不管这罪名多大,那也要等到朝廷查明之后才能定案。所以在这之前,他们必须先解决眼下的困境。

林逸整了下思绪,脸色郑重:“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阻止灾民蔓延。”

李瑁面色发苦:“是啊!若是任由这些灾民往外逃难,万一引起暴乱,本王可就真的难辞其咎了!”

林逸只好出言安慰道:“殿下莫急,下官来时以命家仆回洛阳筹集粮款,估摸再过两天便有消息了。”

本以为此番赈灾,是有功无过的差事,可谁也没想到事情竟会如此棘手。林逸也不得不打起精神,若是搞砸了这次赈灾,李瑁有多倒霉他不清楚,但他绝对是最倒霉的那个。

********

翌日。

林逸先是向李瑁请了将令,而后带着两百禁军连同颍州城的所有衙差一起,将散落在城中的难民组织了起来。

城南临时搭建的粥棚里,林逸眉头紧皱,对身旁的关宝安道:“关大人,请您派人将城中所剩的水源全部清点出来。而后张贴告示,命城中百姓每日统一到府衙领水。”

旱灾之所以难治,最重要的就是水源缺乏。尤其是这种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年,水源更是重中之重。

关宝安点点头:“好!本官这就传令下去。”

“还有……”林逸赶忙道:“命人将城中所有的水井清点出来,不论是已经干涸的还是尚有存水的,全部登记在册!”

关宝安苦笑一声道:“林大人莫不是想要开井引水?”

“想要抑止旱灾,那就必须找到足够的水源。若是等着老天降雨……”林逸舔了舔干瘪的嘴唇,仰头看了看天色:“怕是有些难了……”

关宝安摇摇头道:“林大人有所不知,本官先前已经派人找过水源了,可屡屡无果。这颍州境内恐怕很难找到大规模的水源了。”

林逸也懒得解释,搪塞道:“总是会有的……”

前世,林逸出生在农村,早些年也经历过一次旱灾侵袭,虽说没有如今这般严重,但也是害苦了不少百姓。所以他亲眼见过,村里那些老一辈的人,如何开采水井,如何勘测底下水位。

颍州地处平原,按理说地下水位应当不会很深,想要找到几个水源也不算太难。不过这也仅仅是几个水源罢了,想要彻底治理旱灾,那是不可能的。

……

等了半晌,关宝安终于将城中水井的位置数量整理出来。

林逸匆忙带人开始排查,先将那些地平位置较高的水井大致筛选了一遍后,又将几个地处位置较低的水井标记。

城中一处枯井旁,林逸来回看了几圈后,命令身后的禁军道:“挖!”

关宝安站在身后,看得直摇头,甚至有些嘲讽的笑笑:“林大人,这口井自从五年前便已逐渐枯竭,如今想要打出水来,恐怕有些难吧?”

林逸一心都在井上,哪里顾得上这些挖苦讥讽之言:“先试试吧……”

眼看天色将尽,井下也被挖出了数米之深。可除了成堆的干土之外,别说是水,连一块潮湿的土疙瘩都没看到。

众人渐渐失去了耐性,就连那些干活的禁军都有些消极。

林逸趴在新挖出来的那堆干土上闻了几下,脸色渐渐有些喜色:“接着挖!”

别人看不出来,但是他知道,这些挖出来的干土看似毫无水分,但其中的土质粘稠,更是有许多都是成块儿的土培,所以其中当然是含有水分存在的。

身旁侍卫有些不悦道:“大人,我们已经挖了两个时辰了,这口井怕是打不出水来了。”

林逸哪管这些,目光一凌:“费什么话,挖!”

又挖了两个时辰后,忽然井下传来了一声呼喊:“出水了!”

声音有些低沉,但对于林逸来说,这无异于天籁,目光狂热的扶住井口,向下大喊:“接着挖!小心一点!”

……

府衙内,李瑁高坐中堂,脸上终于浮出一丝喜色。此时他甚至有些庆幸,若不是当初将林逸带来了颍州,如今他的处境恐怕会更加艰难。

林逸拖着疲惫的身子鞠了一躬:“殿下,如今城中虽已有两处水源,但节水之策也不能废。”

虽说如今找到了水源,可天知道这两处水源能够支撑多久,毕竟这地下的水位到底有多深,谁也不清楚。

李瑁深以为然:“林大人说的是,本王刚刚以传令下去,命人严加看管水源,城中用水也有禁军看管。”

钟瑞坐在下首,目露欣赏的看了眼林逸,而后道:“殿下,如今水源算是解决了,只是不知这赈灾一事……”

PS:今天有些疲惫了,这一章感觉不是很在状态,大家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来……

感谢‘北酒’童鞋打赏100币,好人一生平安……求收藏,推荐……这周的推荐就靠你们了……

同类推荐
  • 光阴里的老北京

    光阴里的老北京

    《光阴里的老北京》一书从地名说故、景观掌故、民俗风物、名人逸事、往事钩沉等多个方面讲述老北京那些地名的由来、街头巷尾的奇闻趣事以及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人掌故。例如“丰台何以称‘花乡’”“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头柱香’之说”“紫禁城里‘不务正业’的皇帝”等等,细细品味,本书可称为一部老北京趣事的百科全书。
  • 秣马梁山

    秣马梁山

    大学生穿越宋朝,成为梁山王伦之子——王浩。108位好汉注定齐聚梁山,为改变家破人亡的命运,王浩一面酿酒,结交汴京权贵,一面打造海船,开辟高丽、扶桑的贸易。又借宋金海上盟约之机,趁势恢复辽东与山东的航线。乱世中王浩步步为营,茁壮成长,一步步踏上争霸天下的道路。
  •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5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5

    本书收录了基层抗战老兵的回忆性文章五十九篇,均是秉持“亲历”“亲见”“亲闻”原则甄选的绝对一手资料。全书共八章,并以川军、湘军、桂军、鄂军为划分标准,将全部内容归为四篇。文章皆从抗战老兵视角,多以第一人称口吻,对其亲历的抗战事件进行忆述,语言朴实耐读,从平民化的侧面让读者窥探史实真相,对于抗战历史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古代求职记

    古代求职记

    「兄弟,我看你印堂发黑,来,买个平安符吧?」——滚!「姑娘,太阳这么大,你不热吗?我帮你打伞呗,只要三十文哟!」——有病!「美丽的山大王,你缺压寨相公吗?只要每月十两银子我也是可以试试的!」——把这小子给我剁了!哎……没有金手指,古代真难混!三百六十行,一个一个尝!正经职业不让干,我就使用金融战!
  • 乱世痞贼

    乱世痞贼

    当云也穿越密道爬进王爷新婚洞房的一刻起,一个痞子的乱世崛起之路就此展开。平行时空列国纷争,奈何统一大势已成,覆灭死局如何化解,是力挽狂澜还是随波逐流。草民教头殴打王爷一生恩怨情仇,皇家海盗奉旨打劫,崛起于东南微末,掠国成瘾发家致富,朝廷鹰犬坏事做尽,丧尽天良,却有人拍手称快,侠肝义胆,不服命运,到手荣华岂能轻言放弃,艰辛之路,最终又有几人能还。既是痞贼,又何言仁义道德,血洒征途终有儿女情长。
热门推荐
  • 影后常年热搜

    影后常年热搜

    在遇到沈行熙之前,她身上的标签一直是白富美、别人家的孩子。遇到沈行熙之后,她身上的标签就变成了娇气包、爱哭鬼、花式撒娇卖萌……“沈行熙!喂我吃饭!”“沈行熙!喂我喝水!”“沈行熙!抱我下床!”对此,沈行熙本人表示:“自己的媳妇,哭着也要宠下去!”附赠一条:纪予初本人表示自己真的只是想低调混圈,没想到一路上牛羊蛇鬼各种捣乱,全年热搜爆不停,顺带收获总裁一枚!娱乐圈宠文,男女主双洁1v1,保证甜度!
  • 舞蹈与舞者

    舞蹈与舞者

    本书选入裘小龙原创诗歌和翻译诗歌各半。原创诗歌分《写在中国》《写在美国》《中美之间》三辑,这既是地域上的划分,也是时间留下的轨迹,借此追寻诗人内心与创作风格的幽微变化,令人顿生世事多变、人生无常之感。翻译部分收入W.B.叶芝、埃兹拉·庞德、T.S.艾略特、狄兰·托马斯等九位著名诗人诗作,或旖旎,或妖娆,或深邃……赞美一切美好的事物,慰藉所有忧伤的灵魂。
  • 林徽因诗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诗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本书收录了林徽因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小说、诗歌和书信,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感情、家庭中的心路历程,反映了那一段历史。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她的诗曼妙飘逸,如浅吟低唱,有音乐美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诱婚

    诱婚

    世人都知道,那个美得让人怦然心动的林氏太子女是男人们的心头宝。世人都知道,那个帅得人神共愤的商界才俊是女人们的终极目标。‘心头宝’长住江南,‘终极目标’漂在异域,而这两条原本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平行线,却在一次精心设计的撞车案中有了交集。
  •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五年前,他留下痕迹…五年后,再相见,定是永恒;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已是怀中人;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姜奕&纪冽暄愿谁都不要辜负自己,愿爱情共久时。1v1宠文哦(?-ω-`)
  • 异界国之守护

    异界国之守护

    空瞳立世,天之将变;梦幻花开,乾坤倒转;灭世一出,武战长空;苍穹再现,尽皆虚无。
  • 穿越时空的仙人掌花

    穿越时空的仙人掌花

    早餐时候,我和建平照例一人一份报纸。他看英文报,我看华文的。两个埋头的人,在各自不同的兴趣里,努力不辍地做自己的每日功课。他为生意,看国际新闻和财经版;我和其他小女人一样,只关注娱乐版。自认年年25岁的谭校长歌星谭咏麟,在老父去世后,按照父亲的遗嘱,公开他的家庭秘密。孝顺的谭校长将老父的葬礼处理妥当后,亲自跑到香港电台参加《开心日报》节目。
  • 论如何拐带开封美人

    论如何拐带开封美人

    一朝穿越到开封,万万没想到!公孙策不应该是温文尔雅的嘛!那眼前这个重度洁癖患者是谁!表上一本正经的包拯背地里居然是个小哭包??!!!展昭不应该是一身正气的嘛!那面前这个犹如高岭之花的是哪位仁兄!庞太师不应该是霸气侧漏嘛,请问那个骚气十足的男人是哪位?唯一正常的只有白五爷!还是依旧的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人见人爱,车见车爆胎.......作者:哎呀哎呀,别打!别打!嗷嗷嗷.....蓝、白、楚、孟、越:(嗑瓜子中)啧啧啧,太惨了,太惨了,这是我见过混的最惨的作者,啧啧啧。ps:此文纯属娱乐,请勿考究历史。
  • 隐雪洞异能人

    隐雪洞异能人

    有那么一个终年积雪,寒冷无比的山洞,在那里大到能装下一个民族,里面住着异能人。这个山洞,它就是隐雪洞。
  • 万妖仙尊

    万妖仙尊

    凡人宋安准备飞升成仙,却渡劫堕入妖界!堕入妖界,只想简简单单做个逍遥小妖,却稀里糊涂卷入了万年难遇的妖魔大战?两界内耗之时,消失数十万年的神器接踵出现,传说中巫妖大战被毁灭的大陆现世,曾被灭绝掉的巫族强势重归,六道轮回重化后土!天地重归洪荒,三界濒临灭绝边缘。昔日洪荒九州重组,天道扑朔迷离,天地之间,所有种族纷纷卷入到这场漩涡里。小妖宋安,统领万妖,为了天地不陷入进无休止的杀戮,独立承担起救世的责任,见证属于他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