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7700000004

第4章 传闻轶事

异姓兄弟

韩冬

无端遭抢

民国年间,军阀混战,山海关附近有个小镇叫牛头岭,有火车通往关外,算是咽喉要道,因此,镇上驻扎着直系的军队。

镇上有个烧饼铺,主人叫韩大富,是个四十多岁的单身汉。名字虽叫“大富”,可实际上他连小富都谈不上,在那个民不聊生的年代里,充其量勉强解决了温饱问题。

这天傍晚,韩大富刚要入睡,响起了敲门声,外面人说,想预订两百个烧饼,先来交订金。韩大富一听生意上门,赶紧穿鞋下地去开门。哪承想门一开,“呼啦”从外面闯进来三个蒙面汉子,人人手里握着一把黑亮的驳壳枪。韩大富还算镇定,知道是遇到歹人了,赶紧作揖求饶:“几位好汉,我就是个卖烧饼的,你们抢错人啦!”

没想到其中一个汉子瓮声瓮气地说:“跟你明说吧,你得罪人了,限你明日太阳落山之前离开此地,否则要你的小命。”说罢,另两人在屋里倒腾起来,其中一人竟轻车熟路地从炕边抠下两块砖来,手伸进去拿出个罐子,用力一晃,里面“哗啦哗啦”直响。韩大富头上顿时冒出汗珠子来,那里面是他攒了十多年的血汗钱,本打算过几年回老家买地盖房,可现在……韩大富想冲过去,无奈黑洞洞的枪口对着他的头,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等三个歹人走了,韩大富忍不住抱头痛哭。

韩家遭了劫难,第二天左邻右舍都知道了。大伙儿不明白的是,韩大富老实忠厚,怎会有仇家?韩大富想破脑袋,也没想起自己得罪过什么人。

眼看太阳快落山了,韩大富想起那三个歹人的威胁之言,只得含泪把行李扛在肩上,踏上了回乡的路。韩大富的老家离这三十多里地,叫三岔口,那里有他的亲二哥。看来,只有投奔二哥这条路了。

走着走着,韩大富忽然觉得这事很是蹊跷,三个歹人怎么会知道自己藏钱的地方?怎么一下子就能找见?蓦地,他想起一个人来。谁?是韩大富去年春天救的一个小伙,自己是他的救命恩人,两人还拜了把子……

救人一命

这事说来话长,去年春天的一个下午,韩大富正沿街吆喝:“又香又酥的芝麻烧饼,好吃不贵……”当他走到一户富贵人家门口时,恰巧遇见几个仆人拖拽着一个小伙出来。仆人把小伙绑在门外一棵大柳树上,不停地抽打他。接着,院门里出来一个财主,手拿文明棍,指着小伙叫骂道:“小贼想在我这里找便宜,看我不扒了你的皮!”很快,四周聚拢了一群看热闹的人。小伙哭叫道:“我不是贼呀……”从哭诉声中,围观的人听明白了,这个小伙头一次来牛头岭,误入了盛家大院。

小伙很可怜,但没人敢替他说情。盛财主是镇上首富,有个儿子是直系军队里的团长,掌握着这一方的生杀大权,无人敢惹。

眼看小伙头上淌出血来,再打下去要出人命,韩大富急急地跑到盛老爷面前,“扑通”往地上一跪,急切地说:“大老爷,您开开恩,饶了我外甥……”盛老爷扭头一瞧,说:“老憨,是你呀,这是你外甥?”

老憨是韩大富的绰号,本地话“傻子”的意思。韩大富点头说:“回老爷,真是我外甥,乡下人不懂事,大老爷饶他一条狗命吧!”

盛老爷一脸狐疑:“老憨,这小子手上有老茧,肩上有扛过枪的印迹,可能当过兵,你还敢替他担保?”韩大富赶紧说:“回老爷,我外甥确实当过兵,怕死才逃回来的,求老爷开恩放过他吧!”

盛老爷听罢点点头,说:“好,你是个老实人,我信你一次。本来,我想这人不是山贼就是奉军的探子,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人。既然现在说是你老憨的外甥,老爷我就饶了他。”说罢,他一挥手,叫人给小伙松了绑。韩大富道谢后赶紧过去把那小伙搀扶起来,弄回家去。

其实,韩大富根本不认识这个小伙,他见小伙可怜,就冒认了他,要不,咋说他憨呢!

小伙在韩家养了三个多月伤,总算把伤养好了,但那条断腿没接好,落下了病根,走路有点瘸。小伙告诉韩大富,自己叫铁柱,是黑龙江人,一直在外闯荡。这次听说镇上有一种会吐白烟的铁头车,可以在两根铁条上跑,他就趁没活干来镇上看西洋景,后来误入那位大老爷家,差点惹来杀身之祸。

铁柱跟着韩大富学做烧饼,他机灵勤快,天天起早贪黑,从不偷懒。日子一长,两人拜了把子,韩大富年长,自然是大哥。

就这样,铁柱在韩大富家住了半年。临走那天,铁柱双眼含泪,双手抱拳,说:“大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不会忘记你……”

用心良苦

此时此刻,韩大富为何想起铁柱?因为当夜抢自己的那三个歹人之中,有个人的身形、步态和铁柱很像,而且藏钱的地方除了自己,只有这个和自己有八拜之交的异姓兄弟知道。唉,自己真是瞎了眼,救了一个恩将仇报的畜生!他想不明白,如果真是铁柱领人抢了自己,干吗还要把自己从镇上撵走?韩大富越想越伤心,再加上饿了一天,等他刚敲开二哥的家门,就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地。

韩大富在二哥家的火炕上躺了三天三夜,总算清醒过来。他把这事跟二哥讲了一遍,没想到二哥却说:“老三,你不知道呀,你其实是死里逃生啊!”

韩大富一听,蒙了。接着,从二哥的诉说中,韩大富才知道,自己回到老家当晚,直系军队和奉系军队在牛头岭爆发了一场大战,那仗惨烈极了,双方开枪打炮,老百姓也跟着遭了殃,死的死,伤的伤。

这天下午,韩大富扛着锄头刚从二哥家往地里走,村南面忽然跑来一匹快马,马上有一个穿军装、背包裹的汉子。

那汉子骑着马直奔而来,到了近前,汉子翻身下马,见了韩大富就叫“大哥”。韩大富上下打量面前这穿军装的汉子,觉得很面生。那汉子从背上解下包裹,双手捧到韩大富面前,说道:“大哥,这是你的东西,现在完璧归赵了。”

韩大富更诧异了,迟疑着接过来,说:“这位军爷,你是认错人了吧?”那汉子却说:“没错,我认得大哥,你打开看看吧!”

韩大富解开包裹一看,竟是自己藏钱的罐子,打开罐子,钱全在,他吃惊地问:“这、这是——”

汉子让韩大富别着急,听他慢慢说。汉子叫赵龙,和铁柱同是奉军的探子。前几日,正是铁柱领着赵龙劫了韩大富,为的是逼走大哥,因为奉军的先头部队要攻打牛头岭了。铁柱知道这是场恶仗,为了让大哥逃难,又不能泄露军情,才出此下策。赵龙还说,铁柱那次冒险去盛老爷家,其实是想偷取直系部队的布防图!

韩大富忙问:“铁柱兄弟呢?”

赵龙低下了头,半晌,才说:“铁柱他……阵亡了。开战前,我们几个把兄弟发誓,无论谁活下来,都要把‘钱罐子’还给韩大哥,铁柱说过,你老家是这三岔口的,我等战事稍平就找来了!”

韩大富一听,哭了。

赵龙翻身上马,说了句“大哥保重”,就疾驰而去。

后来,韩大富用这笔钱买了几亩地,盖了三间房,又娶了一位从关里逃难出来的女子。转年,这女子给韩大富生了一儿一女。赵龙再也没来过三岔口,也不知是死是活。

时不时,韩大富会跟孩子们提起那段往事,他总是叮嘱道:“为人处世,都要把善心好意放在前头。比如我,若是没有那拜把子兄弟,可能早死在战乱之中了……”

(发稿编辑:姚自豪)

金家寨的规矩

黄平

传说中固若金汤的金家寨,其防匪患的秘密可不止坚实的铜墙铁壁,还有那些特别的规矩……

匪心再起

早年间,赣南有个金家寨,城高墙厚,防守森严。二郎山上的土匪曾多次攻打,寨子却固若金汤,土匪渐渐也不去啃这块硬骨头了。

金家寨经过多年休养,早已富得流油。最近,二郎山大当家周黑豹又盯上了金家寨。

这天,周黑豹找来军师白半墨和二当家胡彪商量此事。胡彪一听,眼睛瞪得像铜铃:“大当家,你要攻打金家寨?以前不知折过多少兄弟,你不记得啦?”

周黑豹说:“现在生意越来越差,前段时间抢了几个寨子,挖地三尺都没有搜到什么值钱的货。再这样下去,弟兄们就要喝西北风了。如果能拿下金家寨,就是十年不开张,也照样吃香喝辣。”

胡彪听了,说:“大当家,理是这个理,但是金家寨易守难攻,没法打呀!”

周黑豹“嘿嘿”一笑:“强攻肯定不行,那智取呢?”

白半墨捏了捏山羊胡,说道:“大当家说得有道理,金家寨太平了几十年,现在防守肯定也松懈了。我们只要计划得好,就不怕没机会。”

第二天,周黑豹亲自下山去摸情况。他乔装成一个货郎,来到金家寨。这金家寨城高三丈,墙厚五尺,整个寨子只有一扇铁门可以进出。寨门一关,就像铜墙铁壁一般。周黑豹在寨子里转悠了一天,到了傍晚,一个巡逻的寨民对他说:“寨门要关了,你赶快出去吧!”

周黑豹满脸堆笑,说:“大哥,我第一次来这里,误了时辰,能不能在寨子里借宿一晚?”

那寨民说:“我们寨子不允许留宿外人,这是规矩。寨子外面有专门的客房,你可以去那儿过一夜。”

周黑豹只好出了寨子,找到客房,里面虽然简陋,但干净简洁。

晚上,周黑豹躺在床上睡不着,心想:要攻下寨子,只能从打开寨门上打主意,只是这大门看守得严,该如何下手呢?

主意打定

这时,客房又进来一个人,那人好像对这里很熟,脱下外衣,倒头就睡,周黑豹就故意找机会跟他聊起来。

那人说自己叫金四,是金家寨的人。因为走亲戚回来晚了,就只能在这里睡一晚,明天再进寨。

周黑豹奇怪了,问:“你是寨子里的人,不会喊开寨门吗?”

金四说:“喊了也不开,这是寨里的规矩。为了安全,寨门关了以后就不再打开。错过了进寨时间就得在客房住一宿,全寨的人都一样,连我们金寨主也不例外。”

周黑豹问道:“这么说,晚上没一个人能进寨?”

金四摇摇头:“那倒不是,只有一个人,不用在这客房睡,可以随时喊开寨门。”

周黑豹好奇地问:“那人是谁?比寨主还重要?”

金四得意地说:“这你就不懂了!在我们寨子,私塾先生是有特殊照顾的。”

周黑豹心里一动,起来在货担里拿出半袋烟丝,递给金四:“兄弟,反正睡不着,你就跟我讲讲这是怎么回事吧!”

金四看见烟丝,来了精神,他盘着腿坐起来,说:“金家寨建寨以来,上至寨主,下到寨民,都非常敬重先生,所以我们寨子里人才辈出,百年兴盛。寨子里有专门规定,不能让先生在外面睡,先生什么时候回寨,都要打开寨门。”

金四接着说:“寨子现在的先生叫巫克义,是余县人,在我们寨子教书二十年了,有的寨民父子两代都是他的学生,尊贵得很。”

周黑豹点点头:“这规矩好。天地君亲师,尊重先生是应该的,怪不得你们寨子这么兴旺。”

第二天天亮后,周黑豹又进入寨子,特意在私塾附近逗留。不仅见到了巫克义,还意外听到一个消息:三天后巫克义要回老家给他娘祝寿。周黑豹高兴地赶紧回山商议,他已有了对策:挟持巫克义,逼他骗开寨门,趁机杀进寨子。

白半墨沉思良久,觉得这计划虽好,但存在风险。巫克义一介书生,老迈胆小,万一到时他紧张害怕露出了破绽,会坏了大事。再说弟兄们对寨子里的情况不熟悉,贸然夜战恐怕会吃亏。

周黑豹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就问白半墨有何妙计。

白半墨说:“劫了巫克义,让他写一封书信给金家寨,说自己突患重病,不能回寨,推荐我去接任先生一职,等我摸清寨子的情况后再动手。”

周黑豹高兴地说:“还是军师想得周到。军师肚子里的墨水绝不比巫克义少,肯定马到功成!”

偷梁换柱

三天后,巫克义果然赶回老家,周黑豹派人一直跟踪他。等巫克义返程时,就把他劫上了山。

巫克义一开始不愿配合,周黑豹威胁要杀他全家,巫克义无奈之下只好答应。巫克义提笔写信,写到一半时停下来问白半墨:“你既然要去寨子,得有个名字,你看取什么名字好?”

白半墨反问道:“反正都是假名,还有什么讲究?”

巫克义说:“这事来得突然,我推荐的人肯定不会太远。你就化名巫克盛,说是我的堂弟,这样更容易让金寨主相信。”

周黑豹和白半墨一听,觉得有道理,点头同意了。推荐信写好后,白半墨反复看了几遍,觉得没有问题,又详细问了寨子里的有关情况,见和周黑豹了解的差不多,就放下心来。

白半墨来到金家寨,见到金寨主。有了巫克义的推荐信,金寨主深信不疑,热情款待,安排白半墨接替先生一职。

白半墨不愧是二郎山的军师,肚子里真有墨水,很快赢得了寨民的认可。寨民经常请他到家里做客,白半墨趁机掌握了很多情况。

转眼中秋节要到了,寨子里也忙碌起来。金家寨的生意多,很多关系需要打点,每到年节,都会派人外出送礼。

这天,白半墨在镇上和周黑豹接上头,说了寨子里的情况。周黑豹说:“这么说,寨子里最近防范差,又有不少青壮年外出。这是个机会,我们就在中秋节前动手!”

白半墨摇摇头:“大当家,不行!越是逢年过节,寨子里防范越严。晚上不仅会增加看守,而且金寨主也会亲自带队。”

周黑豹问:“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白半墨说:“九月十八动手,那时佳节已过,守卫也会恢复到平时的样子。我查过了,那天晚上守门的两个寨民都有小孩在私塾念书,是骗开寨门的好机会。不过,那两个寨民有点功夫,必须快速制服。”

周黑豹说:“这好办,到时我和胡彪亲自上,保证不误事。”

白半墨点点头,又交给周黑豹一张图:“这是我画的金家寨地形图,让弟兄们好好熟悉熟悉。”

功亏一篑

到了九月十八那天,白半墨借故出了寨子,与周黑豹接头,商量最后的事宜。

到了深夜,周黑豹和胡彪假装扶着白半墨,来到寨门前喊道:“开门,巫先生喝酒喝醉了,我们把他送回来,快开门!”

守门的寨民在城墙上探头一看,马上招呼同伴:“是巫先生回来了,快开门!”

铁门打开,周黑豹和胡彪扶着白半墨走进门楼,忽然从身上拔出尖刀,刺向那两个寨民。

那两人好像有所防备,闪身躲开了。这时,从门背后跳出几个人影,棍棒刀叉一起挥舞,周黑豹和胡彪猝不及防,很快被打倒在地。与此同时,大门迅速关上了。

再说二郎山众匪悄悄跟在后面,见大门已经打开,马上冲了上来,等到了跟前却见大门又关了。正吃惊时,城头上枪声大作,土匪倒下去一大片。其他土匪顾不上几个当家的生死,仓皇撤退了。

周黑豹几个被抓后,想了一晚上也没有弄明白:这么完美的计划,怎么会露馅?

原来,金家寨对先生非常尊重,凡在寨子教书十年以上的先生,一辈子都是寨子的贵客。不管先生家离得是远是近,逢年过节都要送上贺礼,这规矩多年来一直不变。

中秋节前,金寨主挂念巫克义的病情,就精心准备了贺礼,早早派人送到数百里外的巫家。

送礼的寨民到了巫家,才知道巫克义早就离开家回寨子了,根本没有在家养病,而且巫克义的本家兄弟中根本没有叫巫克盛的。寨民觉得事情不妙,赶紧回来报告。

金寨主一听,感到事情蹊跷。他拿出推荐信仔细研究,终于发现端倪:巫克义曾说过他们巫家的辈分,“克”字辈下去就是“盛”字辈,巫家人不可能取“克盛”这个名字。当时金寨主也没有多想,现在看来,这是巫先生在告诉他这个巫克盛有问题。

于是,金寨主派人暗中盯住白半墨,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见他与周黑豹秘密接头,这才及时发现了他们的身份和阴谋。

周黑豹几个现在明白了:金家寨百年昌盛,除了城墙的坚固,还有规矩的传承。

金家寨痛恨土匪的狡猾和歹毒,立刻花重金请官兵上山剿匪。那些土匪群龙无首,毫无斗志,一触即溃。官兵救出巫克义,烧了土匪老巢,二郎山的匪患就此清除,金家寨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发稿编辑:曹晴雯)

同类推荐
  • 格言故事

    格言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故事会(2018年8月上)

    故事会(2018年8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故事会(2015年9月下)

    故事会(2015年9月下)

    《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其二是由《故事会》编辑部所营造的“《故事会》编辑部文化”。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1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1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热门推荐
  • 跑步锻造灵魂

    跑步锻造灵魂

    《天生就会跑》姊妹篇,一部让你爱上跑、懂得跑的燃情力作,正是在追求跑得更快的路上,你才开始令自己惊讶!《跑步锻造灵魂》是英国作家、《卫报》编辑亚德哈罗南德·芬恩的全新长篇纪实文学。激起跑步动力,找寻为什么而跑:跑步暴露出原始的自我。你挣扎着迈步,双腿沉重而疲乏,然后,冲破阻碍的时刻到了,你的身体变得轻盈强壮,灵魂与万物合一。《跑步锻造灵魂》这部让人爱上跑、懂得跑的燃情力作,将引领读者走进神秘的长跑世界,找寻为什么而跑的答案。
  • 神豪从收破烂开始

    神豪从收破烂开始

    在很多人心里,破烂就代表着废物,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然而获得超级修复系统的江诚却把破烂当成了宝贝。“水果手机,破损程度80%,修复后可高价卖出。”“历史古画,破损程度90%,修复后可高价卖出。”“航空母舰,破损程度95%,修复后可高价卖出。”……江诚从别人手里收来的破烂,经过系统修复后,转瞬间变成了人人疯抢的宝贝。江诚便是靠着这些在世人眼里的破烂,一点一点积累资金,成为那个令人崇拜的神豪。
  • 守尸人

    守尸人

    太平间,是生与死的交界点,在生死界上,需要注意的忌讳有很多,我是个在医院太平间旁边长大的孩子,用不一样的视角告诉你医院的禁忌。禁忌1:看到有病人抢救时不要去凑热闹。禁忌2:发现有病人家属把死人生前用品扔到垃圾桶的,不要直接把自己的垃圾扔到上面。禁忌3:夜里听见猫叫不要出去看,不管你是病人还是家属。
  • 工业4.0时代的盈利模式

    工业4.0时代的盈利模式

    工业4.0时代具有个性化、人性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征。智能工厂成为一个消费者可以参与深度定制的“透明工厂”。消费者不但能充分享受个性化消费,还能与机器、信息相互连接,体验整个生产流程与产品生命周期。智能工厂将动用产业价值链上的所有资源,替每一位用户“DIY”既贴心又廉价的个性化产品。此外,未来的人们将生活在“智慧城市”中,乘坐智能汽车,接受智能交通系统的导航,购买智能产品,享受人性化的智能家居生活。如果有什么需求没有满足,给智能工厂下单定制即可。
  • 国王的收藏

    国王的收藏

    刘希彦所著的《国王的收藏》演绎了一代帝王赵匡胤一统江山的文韬武略。把亡国之君抓到自己的首都,“收藏”起来,“国王”既是收藏品,也是收藏人。赵匡胤带着花蕊夫人在朝拜之时却神秘失踪了……
  • 鬼眼狂妃太惹火

    鬼眼狂妃太惹火

    天启国开国将军府嫡女二小姐,一夜之间暴毙身亡,外界传言:忧伤过度!火如歌:U国国安部特殊情报局SMP特殊事件调查组组长一枚,她想要的,没有什么是得不到的,即便自己得不到,就算毁了,也决不能让别人得到!火如歌:天启国开国将军府嫡女二小姐,传闻缠身,莫名暴毙!当现代顽劣女天师穿越到天启国开国将军府嫡女二小姐身上,一度萎靡不振的京城绯闻再度崛起!◇传闻一◇火府嫡女二小姐大病初愈后性情大变,好像……借尸还魂!◇传闻二◇火府嫡女二小姐暴力天生!人见人怕!鬼见鬼嫌!◇传闻三◇火府嫡女二小姐要大婚了!
  • 秀色锦园之最强农家女

    秀色锦园之最强农家女

    前世她是玩遍大江南北,吃遍大江南北的骨灰级美食家。一朝不慎她穿越重生,灵魂坠入在一个山村女孩的身上。日子清简,一日三餐难得温饱。死了秀才老爹,亲娘被族人冠上克夫的名声,赶出本家。上无双亲庇护,下有面黄肌瘦的小弟,被人退了亲,亲戚蹬鼻子上脸一阵怒骂。泰山阿公,阿婆又是重男轻女的货色,懒得管她死活。自观,身披几块破衣碎布,面黄肌瘦,胸前无料,shit!穿越,没有高贵的身份,米虫般的生活,她认栽了。可是,卫长蕖只想仰天长啸:“老天爷,你他妈的玩我呢,穿越也不管饭饱。”想想,这日子咋过......处在这穷乡僻壤,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唯有操起自己的三板斧,奋发图强。一手好厨艺,拯救得了快要倒闭的酒楼,养得了瘦猴似的弟弟。进山寻宝,她收获启动的资金。盖新房,买田地,雇长工,建庄园,样样朝着计划走。发家了,赚钱了......*尖酸刻薄的亲戚闹上门,二话不说,赶出去。*什么,曾经退她亲事的人,居然敢再次上门提亲,还等什么,关门放狼。(某小白狼馋得口水直流,嗷呜......)*极品亲戚要给她娘亲立贞节牌坊,这不是断送她亲娘的幸福生活吗,拆了。*俗话说,世界万物,真是一物降一物。当那个表面温婉如玉,实则腹黑如墨,狡诈无敌的人出现时,她的生活怎么全变样了......
  • 无情道修吗

    无情道修吗

    0735,我决定去修无情道了。你去吗?不去。0735,他们不收我。谁都知道,你是天工道的天才。0735,我做了一个信号器,可以让其他系统无法查看你的编号。嗯。0735,我快成功了。什么快成功了?0735,我成功了。什么?宿主?商商?云商,你到底去呢儿了?商商,三百年了,还不回来吗?……
  • 佛说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佛说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论语印心

    论语印心

    《论语印心》是尹建维先生积数十年功力对《论语》的章句反复琢磨,加之职场的磨练,与现实环境相结合的体悟,因此读来不会索然无味,反而对《论语》有豁然开朗的明白乐趣。读者可作为研究《论语》参考,亦可作为寻求人生目标的生命之书展读。书中的“疏”基本是以古文的形式表达,“钞”是用白话发挥“疏”,并且强调《论语》智慧的应用。《论语印心》一书有三个特色:以经解经、孔老会通、时代应用。《论语印心》以《论语》接人,视《论语》为立身、立世、开慧之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