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500000019

第19章 在戏台上狂欢

各省移民来到四川,在土地、家园、城镇这些单元里竭心尽力,努力打拼和创造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开始的时候,痛苦、焦灼、不安的情绪像一个不祥的影子跟随他们;可是后来,很多人都获得了成功。当他们面对自己丰厚的产业和日渐庞大温暖的家族时,他们回想起了当初的萧瑟悲凉。两相对比,悲喜交集的情绪顿时如一股潮水奔涌上来。这个过程就像云雾和人群的汇集,最初只是零零星星的一点景象或人物,可是后来它就变成了奇观和盛大的集会。

阅读四川清代的移民史籍,除感到初叶充满艰辛和苦痛以外,头脑中总是有两个字挥之不去,这两个字不是失望、叹息,而是狂欢,真正的狂欢。因为异乡人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许多被破坏了的事物在他们手里重新得以建立。

清代移民遗留下来的人文和物质景观,最重要的一个便是“会馆”。可是,他们为什么要修建各式各样雄壮豪华的会馆?《威远县志》的解释是:“清初各省移民来填川者,暨本省遗民,互以乡谊连名建庙,祀以故地名神,以资会合者,称为会馆……蜀都曰惠民宫,两湖曰禹王宫,两粤曰南华宫,福建曰天后宫,江西曰万寿宫,贵州曰荣禄宫……察各庙之大小,即知人民之盛衰。”

从这段记载不难看出,移民们修建会馆的目的,一是为了祭祀故地的名神,好有个精神上的寄托;二是为了联络情感,加强移民在新环境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如果想知道一个地方各省移民的人数和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那么只需看看当地会馆的规模。如果该省会馆修得宏大,那么说明这个省份的移民在该地区人口众多,而且各方面的权利也不错;反之,则说明这个省份的移民在该地区人数较少,而且也没有什么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地位。这种情况确是事实,比如在成都东郊的洛带镇,共有广东会馆、江西会馆和湖广会馆三座由当地移民修建的会馆,广东会馆的占地面积、建筑规模和建筑工艺都是最好的,这跟洛带地区广东移民人数最多恰成正比。

可是,移民们在四川掀起修筑会馆的高潮,难道仅仅只是祭祀故地名神和联络乡谊吗?显然不是,还有一条更为隐秘和重要的理由是:他们在用会馆表达成功的喜悦,抒发狂欢的情绪。由于会馆是移民们在新环境中最直接的物化表达形式,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在修筑的时候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资金。当然这种情况也可能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觉得移民们是在“攀比斗富”。比如有《成都竹枝词》就说:

秦人会馆铁桅杆,福建山西少者般。

更有堂哉难及处,千余台戏一年看。

争修会馆斗奢华,不惜金银亿万花。

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在旧的巴蜀大地被战火、瘟疫、饥饿摧残得面目全非的这么一种情况下,移民们经过卧薪尝胆般的艰苦创业过程,最终获得成功。这时候他们一反原先吝啬、节俭的品格,拿出大把大把的银子修建会馆。这种行为难道有什么错吗?只要想想我们的子女考上大学或结婚时的排场,我们就会原谅他们的奢华。

移民在会馆中得到的欢乐是很多的。

首先是地方戏带给他们的娱乐。就拿当时成都的陕西会馆来说,它每年要演出一千多台戏曲,几乎每天要连着演四五场。陕西会馆的建筑格局按照文献记载,门前一般会树立一根高高的铁桅杆,而且戏台和乐楼修建得比别的会馆都气派。陕西会馆演剧的规矩是,在开演之前要放三声爆竹,所谓“头爆、二爆、三爆”是也。燃放爆竹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知到场或没到场的戏迷,戏要开场了;二是请戏班里的演员做好开演前的准备——按照行会规矩,如果三声爆竹之后戏班尚不能揭幕演剧,那么这个不讲效率的草台班子将被会馆拒之门外,下次再没有到此演剧的机会了。

陕西会馆演剧结束之时,也是要放一声爆竹,这既是宣告演出结束,也是“酬神”的一种祭奠仪式。在陕西会馆看戏的观众并非仅仅是陕西移民,而是文人官吏、平民百姓、三教九流皆可自由前往。陕西会馆虽然最初只演秦腔,但是后来也是什么地方戏都演,因为族群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

通过文献的只言片语,我们大致可以复原当时陕西会馆演剧的场景:

三声炮响之后,观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因为会馆演剧不收门票或门票价很低,所以戏台前的空地上黑压压都坐满了人。座位当然不是现在的样式,而是真正的“板凳”,一排一排依次摆开。只听锣鼓一响,门帘揭开,演员们穿着俗艳的戏装走着台步来到戏台前,然后开始声情并茂地演出移民们的祖先曾在故乡听过的戏曲。那动作和笑靥是如此亲切熟悉,那乡音是如此声声入耳,勾起移民们绵绵不绝的思乡之情。演出秦腔的时候,观众眼前会出现陕北高原的漫漫黄土、辽阔天宇、深刻的爱情和蓝天白云;而在演出徽班、昆曲、弋阳腔的时候,则出现圆润的嗓音,似温柔流水的淙淙声。

由于看戏已成为移民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所以常常把会馆挤得水泄不通。人多了,当然什么鸟儿都有,一些地痞恶少也混迹其间,趁机拿眼瞄俊美的戏子和观众中标致的女客,甚至发生“吃皮杯”占便宜的恶行。

那个时代,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一股热情,欢乐从他们的眉宇间放射出来,苦尽甘来的生活对移民们来说显得如此珍贵,到处是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苏州会馆除了演剧,还为观众准备有江南风味的点心和晚餐,同时还有烧鸭、烧鸡、烧鸽子供观众品尝。由于会馆能够充分地聚集人气,所以周围常常成为商贸活动特别繁华的街区。

而在一些边远的小镇和农村,会馆演剧虽没有城市热闹,但也有一种特别的气氛。所谓“音尤杂”既是指什么样的地方戏都能在这儿同台演出,音律驳杂,花样繁多;同时,也是指观众中各省移民混杂的情况。据统计,四川全境在清代兴建的移民会馆共有近千座,由此可见当时戏曲的繁荣和移民们观剧的热情有多么高。

洛带镇的三座清代移民会馆至今保持完好,这为我了解祖先的生活和情感提供了切实的依据。小时候,我常常在这三座会馆里游玩嬉戏。当时这三座会馆已经失去它们原本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广东会馆是公社的蚕茧站所在地;湖广会馆是公社医院所在地;而江西会馆因为是庭院式的结构,成了公社的办公地点。它们的外表虽然保存完好,但内里却已经面目全非。

望着那些朱红色的门栏和立柱,望着那些雕花窗户和凌空俯偃的飞檐瓦阁,我独自一人在冰凉如水而又寂寞难耐的会馆里穿梭。我想象不出祖先为什么要修建如此高超的建筑,这些满身泥土的人跟这些建筑相比,显得如此渺小和不相关联。难道那些精美复杂得像刺绣一样的雕刻都出自他们握惯了锄头的手?他们世世代代住在低矮幽暗的茅屋内,却为什么要为来自故乡的公众修一座宽敞明亮的华屋?我当时的确想象不出建会馆的深义。

成年以后再来会馆中走走,我发现一切都已经变了。三座会馆被修复得焕然一新,人们不再对它抱着漠视的态度,而是认真地呵护,小心翼翼地爱惜。我知道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它的价值,并且深知这些会馆跟自己的祖先血脉相连,它是祖先充盈的精神世界的一种完美呈现。

在广东会馆高大的殿堂和曲折的乐楼流连时,我看见阳光把这座圣殿式的建筑照得分外明亮。几乎是在一种幻觉当中,我隐隐约约听见了来自时光深处的弦乐,祖先们彬彬有礼满面含笑地会聚于此,他们的叹息和嘈嘈切切的话语如同烟雾徐徐飘过,锣鼓奋力敲击的声音如同隐隐的雷声,时大时小。会馆已然成为他们对新的居地顶礼膜拜的象征了……祖先的脸一张张从我的眼前滑过,像一艘艘远去的帆船。

一炷香在会馆的大殿明灭着,冒出缕缕青烟。这一燃,就是两三百年。虽然会馆这座圣殿的神龛里端坐着的仅仅是一些被称为“故地名神”的泥偶,但实际上它却给艰苦环境中的移民带来了无限的心灵慰藉。据传说和资料显示,这些兼具庙宇功能的会馆供奉如下人物:

湖广会馆供奉大禹王;

江西会馆供奉许真君;

陕西会馆供奉关羽或刘备、关羽、张飞;

广东会馆供奉南华老祖(禅宗六祖慧能)或庄子;

福建会馆供奉妈祖(或称天后圣母);

贵州会馆供奉关羽(关帝);

山西会馆供奉关羽(关帝);

浙江会馆供奉关羽(关帝);

四川土著人士修建的川主庙供奉李冰父子或杨戬。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都是些金身的神偶,但实际上他们曾经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且都以各自的伟业造福过各地人民。比如治水英雄大禹,比如济困扶危的妈祖,比如开凿都江堰并给四川人带来两千多年恩泽的李冰父子……他们的事迹在移民心中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即使迁徙他乡,移民们依然觉得这些大智大勇的英雄一直在陪伴着他们。

关于会馆,除了娱乐、祭祀的功能以外,它还具有聚会和凝结本省移民精神世界的功能,同时给本省移民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已经是现代驻外“办事处”的雏形了。

同类推荐
  • 奉先从加点开始

    奉先从加点开始

    新书【三国之浑身是胆】方天戟下皆蝼蚁,赤兔马前无冤魂。重生吕布,神挡杀神,彪悍的人生从骑砍开始。
  • 梅毅说中华英雄史(全十卷)

    梅毅说中华英雄史(全十卷)

    《梅毅说中华英雄史》是梅毅历时十年完成的通俗历史读物。全系列书始起秦汉,下迄辛亥革命,是一部全景式广角化展现中华英雄史的著作。梅毅十年写史,高擎英雄大旗,“继承太史公开创的历史文学余绪和评判史实的精神,效法历史演义家的结构布局和善于演绎的流风,倾心于散文、小说家捕捉细节、铺叙感受的技巧,试图熔于一炉”,他以历史的逻辑和历史的纵轴、横轴构建传奇化的个人经历,以历史真实为基础,增添合理想象,兼文兼史,钩沉华丽血时代的精彩瞬间,浓墨重彩地记录英雄,体现出那些英雄们平凡中自然而然的感人情怀,挖掘出埋藏于历史深处的复杂而伟大的人性!
  • 历史的个性:江湖

    历史的个性:江湖

    读历史知人性,学为人处世的智慧。《史记》是我国首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巨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以其传神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风采各异,也具有不同的个性。正是这些个性融合在一起,经过岁月的积淀形成了我们现在共同的心理结构。在《历史的个性:兵家》和《历史的个性:江湖》两本书中,作者分别对《史记》中的一些军事家及江湖人物,如孙武、孙膑、廉颇、赵奢、白起、李广等,以及四大公子、三大游侠、五大刺客等,进行了现代化的解读。带读者回到两千多年前,从个性的心理层面去分析那些人、那些事,无限地接近他们,让读者直达历史人物的心理深处。
  • 清代:帝国余晖

    清代:帝国余晖

    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统治中国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全国的大王朝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人口数也是历代封建王朝最高,清末时达到四亿以上。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18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蛊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清代:帝国余晖》适合大众阅读。
  • 共青团史话(中国史话·政治系列)

    共青团史话(中国史话·政治系列)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0多年的历史是共青团和青年的宝贵财富。读团史,可以使团员青年进一步认清中国青年运动的基本规律,进一步认识青年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地位,进一步了解共青团工作的基本走向,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赢得未来。《共青团史话》以史话的形式,记述和反映了中国共青团90多年的历史。通过此书,我们能更为详细地了解共青团的历史,及其在党的领导下,在各个历史时期所作出的重要而突出的贡献。
热门推荐
  • 全能凰主:妖后,开撩!

    全能凰主:妖后,开撩!

    临别之际,风筝对准南宜太子的脸就是一顿狂踹。她是医毒双绝的第一特工,再睁眼,却成了一尿成名的软弱皇子。自带空间渡,渡命渡身渡魂魄,当软弱褪去,她成了黑心黑肺黑肝货,一路黑到了尽头。但,皇子之路不好走,前有狼儿后有虎。几次照面,她成了美人太后心尖上的爱宠,收神剑,契圣鼎,逆天命,玩权术,炼丹,制毒,解蛊,打怪。她说,诸万物,天道可,盛山河,宴九州――诸天盛宴,方为男儿本色。当她重塑女身,她成了祸国妖后的养女,甩驸马,几奈何,把太后,她笑:这是凰主本性。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长姐归来:冷面君王的向阳花

    长姐归来:冷面君王的向阳花

    种田又经商,互宠不心伤!前世,丁香是孤儿。智慧天成,举世皆惊。一场大火,粉嫩萝莉惨变焦黑阴鬼;繁华人间即是阿鼻地狱!十三年炼狱人生,练就无双医术,终成能掌人生死的医鬼。今生,丁香是丁向阳。生而痴傻,世间难寻。一朝变故,魂兮归来。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不要紧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家致富,不成问题;懦弱愚钝,惨遭欺负?请让让啊,你那点手段都是我玩剩下的好吧;喂喂,听说你未婚夫俊美绝伦,被人觊觎?!mmp,这些女人连个毁容的瘸子都不放过!是可忍孰不可忍!向阳表示还有三秒钟抵达战场……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封印大陆,加莉的神奇之旅

    封印大陆,加莉的神奇之旅

    加莉是巴雷利家族的三小姐,虽然“嗜钱如命”,但是灵力却是巴雷利家族最强大的人。为此,兄长为了让她改掉贪钱的毛病,将她送入歌旧学院学习。但是,她却在学校里莫名其妙的白拣了一个魔王??而与大魔王发生了不可言说的一二三之事?
  • 爱你不必言说

    爱你不必言说

    我以为,这一切将会随我之心,化作爱意,伴你一生。却在不经意的一次意外,让我两的命运纠结在了一起,在这漫漫守护中,我懵懂的爱意以蛹化蝶,日夜相守。我本想守护你一生一世,无畏沧海桑田。奈何你日夜哀叹,今后往日,黑白相随。或许世界本无爱情,只因心中有你。世界之大,与你相恋,已无牵挂,愿其伴你,共享良辰美景。以为一切都会轰轰烈烈,了却心愿。且然留下一世平平淡淡,终身相随。
  • 重生嫡姐穿越了

    重生嫡姐穿越了

    本事现代顶尖杀手却穿越带了刚刚重生死去的嫡系大小姐身上!?我还穿越回去了!?什么!?回去就算了,还带回来了帅哥回来!男主会怎么接招呢?新手上线,请多指教
  • 军事知识和常识百科全书

    军事知识和常识百科全书

    军事是战争及一切有关武装力量建设事项的总称。军事科学主要探索如何创建、组织、管理一支新型军队;如何使武器装备的的研制、生产和使用能够与时俱进;如何将战略、战术与武装力量、武器装备更好地融合;如何让军事理论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指挥实践……直到今天,这种探索从未停止过。
  • 村庄的河流

    村庄的河流

    毕安云说,迟早,我要弄死她。这句话在断桥下激起了轩然大波。但这样说其实并不十分贴切,一同洗衣的女人们自然皆知毕安云的所指,她们也早已习惯她这种恶毒并且似乎自欺欺人的方式,所以有的女人只是略带紧张地回头朝村庄张望,那里烟雾缭绕,带有稻草香味的炊烟正以一种飘逸的方式弥散在上空,古老而历尽沧桑的红砖房子安稳地七零八落地立在那里,宽恕地端详着一切。也有女人以窥视的眼光瞟了毕安云一眼,只见她压抑着不断从身体里喷涌出来的愤怒,脸面通红,蹲立的上半身微微哆嗦。她瞪视水面很久之后,突然扬起手中的棒槌不住狠命地敲打在洗衣石上,沉闷的爆破声震得水面涟漪四起。
  • 活着多好呀

    活着多好呀

    备受推崇的文学家、生活家——汪曾祺散文精选集精心收录28篇美誉最多、极具代表性的散文,如四方食事、故乡的食物、我的父亲、昆明的雨等经典篇目。“活着多好呀”为汪老一句名言,代表其生活态度以及文学追求。汪老散文以写美食闻名,令人咂摸口水,跃跃欲试,于极其普通食物与饭局中找到生机趣味;写生活琐事、身边人物,幽默风趣又乐观积极,读来让人忍俊不禁,仿佛人人可爱,事事可玩味。人生实苦,他却给生活加了一层糖衣,在平常中找寻趣味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