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500000026

第26章 人才迭涌的时代(2)

郭沫若的父亲郭朝沛(1853—1939),是入川以后的第五代移民后裔(郭沫若为第六代),由于他的精明能干,使本来已经败落的郭氏家族得以重振,他买田地、买房产、买盐井,成为了一名亦商亦农的中等地主。郭朝沛还精通医道,十分注重子女的教育,曾在家里设立郭氏家塾,取名“绥山馆”。郭沫若的少年时期,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家塾中度过的。

韩素音(1917—2012)

著名英籍华裔女作家,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有作品数十种行世,国内较流行的有《周恩来与他的世纪》《伤残的树》等。《伤残的树》一书详细记载了韩素音的家世和创业史,可称韩素音本人的真实自传。

我的祖先姓周,在广东省的梅县……梅县到最近以前一直是个穷地方,土地贫瘠,山秃无树,道路失修,灌溉不善。在阡陌纵横的稻田里只看到妇女在干活,与男子成六与一之比,因为男人都背井离乡,出外谋生了。

我的祖先在15世纪时定居于梅县,移居四川大概是在1682年到1710年。据我家宗谱的记录,最初到四川的一个祖先是个货郎。他一路是怎么走去的则没有记载。他是不是肩上一根扁担,一边走,扁担两头的篮子一边晃?他卖的是什么?是南货、糖食、雕刻等能卖好价钱的东西?从祖坟的墓碑上看,只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位祖先是货郎,而且非常穷。

新来的移民在四川全省到处安家落户,但主要是沿长江及其支流两岸,从重庆直到成都,还有便是成都平原这个最富饶肥沃的内陆平原。由于很少遭到反对,没有械斗,吃得又好,他们大部分与本地人通婚同化了。到了19世纪末叶,我家老一辈人的嘴里还略有几句客家话的残余,我父亲一代已不再说客家话了。

第一代祖先那个小商贩到四川以后,就改行种田,先是当雇工,后来成了一个小佃农。那是在成都以西的郫县。这是一个出名的好地方,是继灌县之后第一个蒙受水利的县份。

选了这样一个好地方,我的祖先家业就兴旺起来,不久又购置了一些土地,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地位逐渐上升,不断地添置产业,开始读书识字,最后终于到了最高的一层——士大夫阶层。他们成了乡绅,开始穿绫罗绸缎,学诗书琴画,他们的子孙不久就参加科举乡试。他们不再娶梅县祖邑来的大脚勤劳的女人,而是身材矮小,脸色白嫩的小脚女人,很少出门抛头露面。他们为祖先立了宗祠,并有土地供养维持,还充子孙的膏火之资。

刘光第(1861—1898)

刘光第乃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其祖先是清前期从福建汀州府迁徙来川的移民,落籍富顺县。

李宗吾(1879—1943)

李宗吾的祖先是从广东省梅县迁徙至四川富顺的清代移民,他是第八代后裔。李宗吾曾经在《厚黑教主自画像》一文中详细地说到过他的家庭和幼年生活情况。

他的祖父名叫李乐山,“务农,种小菜卖,暇时则贩油烛或草鞋,沿街卖之。公身魁梧,性朴质,上街担粪,人与说话,立而谈,担在肩上,不放下。黠者故与久谈,则左肩换右肩,右肩换左肩。公夜膳后即睡,家人就寝时即起,不复睡。熟睡时,百呼不醒,如呼盗至,则梦中惊起。公起整理明日应卖之菜,毕,则持一棍往守菜圃”。看来他的祖父也只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

李宗吾的父亲则喜好读书:“我父有暇即看书,不甚作工,惟偶尔扯蔗叶,或种胡豆时盖灰,做这类工作而已。工人作工,他携着叶子烟竿或火笼,挟着书,坐在围土边,时而同工人谈天,时而看书。所以我也养成这种习惯,手里朝日拿着一本书。”

刘子华(1899—1992)

他是世界上最早推测太阳系存在第十大行星的天文学家。

刘家是清初从南方迁徙到四川的移民家庭,落籍四川省成都市东郊的洛带镇。生于1899年,家境贫寒,虽然曾经上过几年私塾,但后来也不得不辍学当学徒。曾不堪师父虐待逃跑回家,后到简阳县中学当一名旁听生。

1917年,刘子华考入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

1919年,与陈毅、李维汉、李富春等30余名公费生赴法勤工俭学。在法侨居26年,获得过巴黎大学博士学位。他在博士论文《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颗新的行星的预测》中,提出太阳系应该存在第十大行星,并为这颗虚拟的行星命名“木王星”。三年后,刘子华获得法国最高学位——“国家博士”学位。

刘子华发表这篇惊世骇俗的博士论文的准确时间是1940年,而直至1981年,美国才向世界证实这颗行星的存在,宇航局发言人宣称:“第十颗大行星可能正环绕太阳运行。虽然这颗行星离九大行星很远,但它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一个来自四川的科学家,仅用中国传统的“八卦理论”,就证实了太阳系第十大行星的存在,而且比美国公布的消息早四十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刘子华于1914年回国,1992年逝世。

巴金、李人和艾芜

巴金的祖先是于清嘉庆年间从浙江嘉兴到成都做官而定居下来的,属于移民中比较特殊的那一类。然而这个移民家庭的后裔,却在一二百年以后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师。

其余两人也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物,他们是清初湖北移民的后代。

李劼人祖籍湖北黄陂县,其八世祖李述明于清初随“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入蜀,沿途贩卖布匹兼行中医,后在成都府华阳县定居。这是一个中医世家。李劼人的三曾祖父李正果,既是医生,又是私塾先生。他的药铺中有湖北祖传的“朱砂保赤丸”,很受当地人欢迎。李劼人的父亲李传芳,也是既靠“朱砂保赤丸”秘方行医,又兼做私塾教师。据《李劼人传》介绍,李劼人的妻子也会制作祖传秘方“朱砂保赤丸”。

著名作家艾芜,原名汤道耕,祖籍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汤家本是湖北种田为生的原住民,但后来失掉土地,不得不随“湖广填四川”移民潮移来四川。当时那位入川的祖先是携妻带子,从长江水路逆行入川,落籍成都府新繁县与彭县交界的平原处,以务农为生。

以上十余人几乎都是清初入川移民第六至九代后裔。他们中有四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其余几位则在文学或科学等方面卓有建树。如果再加另一位出生于四川广安县的世纪伟人邓小平,那么,由“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所造就的伟大人才群体,就足以说明这次移民运动的深远影响了。

据日本人伊藤正所写《邓小平与中国的命运》一文介绍,邓小平的祖先也是清初南方外省移民。至于究竟从哪个省移民而来,伊藤正引用《邓小平政治传记》一书中的一段话,说邓是广东客籍移民的后裔。可是根据《邓氏家谱》介绍,邓家入川一世祖为邓鹤轩,原籍江西吉安庐陵县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兵部员外郎的身份入蜀做官,并定居下来。邓小平是邓鹤轩的第二十代后裔。由此可见,邓家的入川要比“湖广填四川”早大约三百年,属于相对意义上的早期移民。

为什么移民们在四川这块土地上经过不到十代人的努力,就诞生出繁星般的人才群体?我想,其中的原因除了时势的更迭、国门的洞开,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清代的四川是秦文化、赣文化、湘文化、楚文化、客省文化和巴蜀文化风云际会交相辉映的特殊时期,文化和族系意义上的融合、竞争,必然使得这一方土地充满无穷的活力和高昂的热情。再加上“天府之国”自古人杰地灵,外省移民把明末清初残破的“天府”重新打理一遍后,会从内心感受到来自这片土地的最深层次的滋养,从而开始开出繁花,结出硕果。

同类推荐
  • 开局一座塔

    开局一座塔

    开局一座塔,升级全靠它!苏阳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即将出征去平叛黄巾之乱的汉兵。明天马上就要上战场了,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办?在线等!慢,这一剧情怎么这么熟悉?苏阳化身游戏开发者,良臣猛将签签签!什么?你不是游戏玩家?打死了,拖出去埋了!
  • 三国最强主簿

    三国最强主簿

    乱世米贵,居之不易!郭威:老汉儿,让你家娃娃来我这里上私塾吧,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呦!老汉:咱村里的好娃娃,3岁能放牛,4岁能赶鸭,5岁能捡柴,6岁能割草,7岁能下地,8岁就是家里的一个壮劳力,那要读书认字儿了,能放更好的牛,赶更好的鸭,捡更好的柴,割更好的草,下更好的地吗?郭威:确实不能!怎么办,他说的好有道理,好羞耻,我好像被说服了!有没有搞错!你只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路人甲,有必要这么能说会道吗?郭威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穷二白,诸事一窍不通来到三国乱世,与时代一同成长,能否在时代留下自己的印记呢?
  • 搅动世界的伊拉克

    搅动世界的伊拉克

    作者在伊拉克连续工作了8年,是迄今为止中国驻伊拉克任期最长的记者,也是唯一见证萨达姆政权毁灭的中国记者。本书以作者亲临现场的观察和鲜活的第一手材料,以一些未必注意过的细节着笔,诠释了伊拉克战争和一代枭雄萨达姆的兴衰,以及伊拉克政权的更迭和持续性的社会动荡。从中可以窥见整个中东地区在伊拉克战争后的秩序重塑和安全问题的新变化与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困境。作者试图通过本书,为我国中东学界的区域国别研究提供一种特殊的视角、方法和思路。
  • 大唐之临时御史

    大唐之临时御史

    一个奇怪的小女孩,一间满是书籍的办公室,一本翻开两页的线装书。一个要报恩的少年,一个冷漠的系统,一个懵逼的现代军人。构建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贞观盛世。
  • 窃听风云:斯诺登与棱镜计划

    窃听风云:斯诺登与棱镜计划

    本书将沸沸扬扬的“ 棱镜门”事件进行了完善的整理和深入的发掘,到底“棱镜门”是个什么样的计划?美国政府为何如此,又能从中看到什么?美国的情报机构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在这个计划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除了斯诺登之外,还有哪些追求公平、正义、理想的告密者?都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热门推荐
  • 大调酒师

    大调酒师

    在神圣而庄严的落日广场正上演着这样一幕。向来滴酒不沾的教皇不惜拿出最高功法与李阳交换一杯光明之子,后者甩也没甩他。高高在上的国王则甘愿用尽江山恳求一杯醉生梦死。“去,叫你的王妃来给哥捏捏脚!”战败后的邪能大魔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阳哥,请收下我的膝盖……”“滚!像你这种酒品不端的家伙不配给我当小弟,记着,以后要叫爷,否则见一次打你一次!”话音刚落,只见青春女神从远处踩着七彩祥云飘来,他心中顿时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老婆,我以后再也不喝酒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守卫心阁

    守卫心阁

    当我误入这个世界的时候,我看见的是粉红色的天空,一望无际的空间。无数的岛屿漂浮在这粉红色的空间之中。而当我们进入岛屿之后,天空如同管道一样,变成了正常的蓝色。这里的空气清新,大地之中蕴藏魔法。生活在岛屿上的人们利用魔法之力建造国家,守卫国土。我不仅在这个世界中找到了一个长着兔子耳朵的女朋友,还认识了这个世界七大神明之一的神月姬。这本应该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却没有想到这只不过是噩梦的开始......
  • 和善而坚定,轻松养育好孩子

    和善而坚定,轻松养育好孩子

    孩子的人生起跑线在工作时才开始,之前的所有教育都只是铺垫,而这个铺垫最关键力量是孩子的爸爸和妈妈眼镜爸比,原名赵文轩,管理学研究生,全球卓越品牌企业职业经理人,从事领导力、心理学研究学十多年。身为两个孩子的爸爸,眼镜爸比在培育孩子过程中,成功地将儿童心理学与管理学融合,创立了育儿管理学新理念。我们怎样对待孩子,孩子将来就会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承担起社会、家庭的责任,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地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孩子自然而然能够感受到、学习到,也将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养育注定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离别,唯有陪伴的时光永不褪色。”陪伴孩子,不仅仅是妈妈的工作,父亲的角色更加重要。培养和教育孩子,不是要求孩子比别人优秀,更不是为了给父母争面子,而是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只要这个生命健康,父母的行为都有意义。人生最大的失败是孩子教育的失败,人生最大的成功是孩子培育的成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源自父母,家长懂得言传身教,懂得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孩子,都能成为育儿高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将来有出息,能有一番作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当从教育和引导开始,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 将门崛起之凰女倾天下

    将门崛起之凰女倾天下

    原来,人世间还有这般痛彻心扉的梦?她是护国大将军的独女,自小受尽千般宠爱;却独独,在十六岁那年遇上了一生的劫。前世以身挡剑,我只要你君楚战好好活下去;可你逆转时空,回头找我是几个意思?!找就找了呗,偏偏还想不起来从前的事,做了个大猪蹄子。呵,男人!等着,闺女绝对不会叫你爹爹的,绝对不会……嗯,真香~
  • 元始神纪

    元始神纪

    我要将这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让这个世界记住我来过!
  • 掌中娇娘

    掌中娇娘

    一时间,朝廷也乱了套,真真假假谁能分得清楚。太傅让人带话给唐荣升几人,让他们不要露出马……
  • 几回梦萦

    几回梦萦

    他对我说,无论如何也要把心中的那个姑娘救下来。于是,我的心,也就此沉沦了。谁知道一睁眼,一切,都变了。
  • 御武大陆

    御武大陆

    携武学系统,入御武大陆,习神功绝学,观异界风云,寻归乡之旅!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不是为读者介绍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而是发掘中国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提供一套崭新的读懂中国历史的认知方法。系列共4辑13册,全景呈现“中国”这个独特而顽强的生命体的演进。第4册《帝国的昂扬精神》紧紧围绕“昂扬精神”,帮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的文学、思想、政治、民众心态,你会看到:汉承秦制,秦确立的帝国模式和帝制模式通过汉的运作,生长得更加繁茂;汉初七十年其实和秦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执行法律上没那么僵硬;西汉盛期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信,通过华丽的文字和强有力的行动体现出来;董仲舒的儒学混杂了方士的阴阳五行和谶纬之术;司马迁在讲匈奴问题的时候,用了三篇列传,排序很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