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8600000003

第3章 与大众思想相抗衡的宗教

为了使主权国家的统治幻想,或者说主权国家操纵者的统治幻想,得以挣脱各种合理的束缚,一切旨在实现这一理想的社会政治运动都试图将宗教对人类的影响斩草除根。因为要把个体变为国家功能的一员,就必须铲除个体赖以依存的其他外物。而宗教正是人类对个体体验中非理性事实的依赖和服从。这些非理性事实不是直接指社会和身体状况,而是更关乎精神态度。

这种精神态度只有在生活的外界环境之外存在一种参照物时才得以显现。宗教所给予的或宣称可以给予的正是这样一种参照物,从而使个体拥有判断力和决定权。这就仿佛建立起一块保护区,帮助生活在外界环境之下的人类,对抗人人都会面对的显著的却又不可回避的环境压力。他们除了宗教提供的这片保护地,无处可依。如果统计的现实是唯一的现实,那便成了唯一的权威。只有这一种权威的情况下,既然也不存在其他对立的权威,那个体所拥有的判断力和决定权不仅没必要也是不可能的。那么个体就势必成为统计现实功能的一员,因此也就是国家功能的一员,或不管叫什么名字的制度之抽象原则功能中的一员。

然而,宗教教给人类另外一种与“现实世界”对立的权威。个体对神的信仰的教义对人类有着极高的要求,如同现实世界对人类也有着同样极高的要求一样。有时,甚至会出现这种情况:教义要求的绝对性使人疏离现实世界,同样的,当个体屈从于集体心理时,他也将自我疏离。在前一种情况里,为了维护宗教教义,个人可以丧失判断力和决定权,在后一种自我疏离的情况里,个人也同样可以丧失这两者。这就是宗教所公开追求的目标,除非宗教向国家妥协。而一旦宗教向国家妥协了,那么与其称之为“宗教”,不如把它叫做“信条”。所谓信条,表达的是某种确定无疑的集体信仰,而宗教一词,则表示着人与现实的某种具有形而上的、超越世俗因素的主观关系。信条是一种主要着眼于现实世界的信仰,因此是一种入世的东西;而宗教的目的和意义却着眼于个体与神的关系(基督教、犹太教或伊斯兰教),或是个体与拯救和解脱的关系(佛教)。所有的伦理学都来源于这一基本事实,没有个人对神的责任感,这些伦理学只能称作传统道德。

由于向世俗的现实妥协,信条便不得不相应地将自身的观点、教义和俗定不断整理汇编,这样做使之更具体化,进而使本身与超越现世之外的参照物之间鲜活的关系和直接的冲突,这些真正的宗教元素退居幕后。宗派立场用传统教义的标准来衡量主观的宗教关系的价值和重要性,虽然不是很常见,如新教,一旦有人宣称他受到神的意志的指引,他的耳边便马上就充斥着各种虔信主义、宗派主义、宗教怪癖等言论。一个信条,与英国国教的形成恰好一致,或者至少也会形成一个公共机构,其成员中不仅有忠诚信徒,还有许多对宗教“中立”之人和只是出于习惯才信教的人。这样一来,信条与宗教之间的差异便一目了然了。

因此,信奉一个信条,绝不是一个宗教问题,而常常是一个社会问题。正因如此,信条不为个体提供任何根基。出于这个原因,个体不得不完全依靠与权威的关系,尽管权威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这里的标准并不是为了某种信条的口头许诺,而是一个心理事实,即个体的生活不只由自我及其观点决定,也不只由社会因素决定,而更多的是,即使不完全是,由超群的权威决定的。奠定个体的自由和自主基础的,不是道德原则,无论它有多高尚;也不是教条,无论它有多正统;而完全是经验的认知。这种认知是一种无可争议的经历,是个人与超越尘世的权威间强烈的个人互惠关系,是对“现世”和“理性”的抗衡。

这种说法既不能取悦大众群体,也不能取悦于信徒群体。对大众群体来说,国家政策是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事实上,这正是大众群体被教化的目的。因此,大众群体只允许个体在成为国家功能的一员时才能存在。而信徒群体呢,他们承认国家对其具有道德上和事实上的要求权的同时,还相信统治他们的大众群体和国家需服从“神”的旨意。如有疑义,最高的决定将由神做出,而不是国家来做出。我不想故弄玄虚妄地做评判,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去思考——“世界”(这里指大众群体的现象世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是不是神的对立面?在这里我只指出一个事实,这两个领域在心理上的对抗不仅在《新约圣经》中有所体现,而且即便是在今天,还能从独裁国家对宗教的否定态度以及教会对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的否定态度上清楚地看到。

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不能长期脱离社会而存在,因此,个体如果不能找到一种可以使外界强大影响力相对化的超现实原则,就永远不可能从其他任何地方为自己的存在和自我的精神与道德自主权找到现实的理由。灵魂未寄托于神的个体以自身的力量无法抗拒世界对肉体和精神的诱惑。因此,他需要一种超凡的内心体验的证明,这种体验足以使自己不至于不可避免地陷入来自其他方面的大众意志的影响。仅仅是从智力上或甚至从道德的观察上认定大众是愚蠢和缺乏道德责任感的,不过是对大众做了一个负面的认知,而自己却摇摆地走在通往个体原子化的道路之上。这种认识缺乏宗教信仰的驱动力,因为它只是一种理性意识。独裁国家胜过资产阶级的地方在于,他们将个体连同其宗教动力一并吞没。但是,如果不是让人对宗教产生了内心的怀疑,宗教的功能也不会这样被破坏和篡改,结果宗教被迅速压制,不被允许与大众心理流行趋势相对抗。在这种情况下,结果往往被狂热极端信仰所过度补偿,狂热极端信仰反过来成了消灭与之对立的冷静信仰的武器。自由的观点被抵制,道德决定被无情地压制,其借口是只要目的正当,可以不择手段,哪怕是最卑劣的手段。国家政策被奉为信条,国家领导或政党头脑被神化,超越了善恶,他们的追随者们也都被奉为英雄、殉道者、使徒和传教士。他们即是真理,只此一个,别无其他,且神圣不可侵犯,不容批判。任何意见与之相左之人则成为异教徒,一如我们从历史上所知,会被施以各种严酷的折磨。只有手中掌握着政治权力的政党头脑,可以用对他们有利的方式来解释什么是正统的国家教条。

经过对大众施以法规管束,个体成为社会的某某单元,国家被奉为最高法则,宗教功能也只能被卷入漩涡之中。仔细观察并将某些看不见的又不可控的因素一并进行考虑,宗教其实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本能的态度,这在人类历史上时有显现,延绵不断。它最显而易见的目的是保持人类精神的平衡,因为天然的人类有一种同样天然的“认识”,他认为人的意识功能可能会随时被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可控的偶发事件所阻挠。出于这个原因,人们总是十分谨慎地认为,任何可能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影响的重大决定,都应该用适当的宗教措施来确保无误。人们对无形的权力进行供奉,给予充满敬畏的祷告以及举行各种各样庄严的仪式,进场仪式和退场仪式无时无处不在,其功效被那些不具备心灵洞察力的理性主义者抨击为魔法和迷信。但是,重要的是,魔法是一种心理效应,其重要性不应被低估。“魔法”的显现使相关的人获得一种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正是做出决定所必需的,因为决定在某种程度上难免都会是片面的,因此做决定被认为是一种冒险。即使是独裁者也这么认为,不仅有必要使国家法令处处透着威慑力,而且有必要彰显严厉来付诸实施。军乐队、旗帜、标语、游行和恐怖示威本质上与用来吓跑鬼怪的教会游行、炮轰、烟火等没有区别。只有国家权力默许下的游行会令人产生集体安全感,不像宗教示威,它对内心的魔鬼信仰不提供保护。因此,个人必须更加依附国家权力,也即依附大众,从而让自己在精神上和道德上服从它,并最终使自身的社会性减弱。国家,如同教会一样,需要热情、自我牺牲和爱。如果宗教的要求或前提是需要人类“对神有敬畏”,那么独裁国家则不遗余力地制造必要的恐惧。

传统坚称理性主义者将矛头直接对准仪式的神奇效果,实际上完全偏离了重点。关键是他们忽视了仪式的心理效应,虽然双方都出于截然相反的目的对之进行利用。至于他们各自的目的,则存在一个相似的情况。宗教的目标,如将人类从邪恶中拯救出来、使之顺从神意、获得来世好报等,变成了世俗的应许,让人不要再为每日的柴米油盐、物质的公平分配、未来的普遍繁荣和更短的工作时间而担忧。这些应许的实现遥遥无期,如同要等到天堂何时能给人类以安置一样。这里强调的一个事实是,大众已经从一个超越现实的目标转换成一个纯世俗的信仰,人们用完全相同的宗教热情以及信条在完全不同的方向上展示同样的热情和排他性。

为了不再做没必要的重复,我将不再列举所有世俗的与超脱世俗的信仰之间的相同点,但是我对强调这样一个事实而感到满足,即一直以来便存在的自然功能,如宗教功能,不能用理性主义的和所谓的开明的批判来对待。当然,你可以认为信条里教条化的内容是行不通的,甚至进行嘲笑,但这样做没有意义,并不能影响宗教功能是形成教条的基础。宗教,从认真考虑了人类精神的和个体命运的非理性因素的意义上来说,被邪恶地扭曲后重新出现在对国家和独裁者的神化之中:你可以用一把铁叉将自然万物扔得远远的,但是自然万物还会再次出现。国家领导和独裁者,对时局有正确的权衡,因此尽最大努力掩盖所有与神化凯撒一样太过明显的相同点,并竭力掩藏他们在国家统治幻想背后真正的力量,虽然这当然什么也不能改变。

正如我已经指出的那样,独裁国家不但剥夺个体的权利,还从精神上掠夺个体形而上学的存在基础。个体的道德决定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有盲目的大众运动,谎言因此成为政治活动的行动原则。国家从中得出了上述逻辑结论,而千百万的国家奴隶完全地被剥夺了所有权利这一事实也是无声的证明。

宗教,一如其所强调的,显示出共同体理想的一面,在教会众所周知的软弱无力的地方,如新教,对“共同体验”的希望或信仰弥补了宗教在社会凝聚力上令人痛心的缺乏。简单易见,“共同体”是大众组织不可分割的援手,也因此成了一把双刃剑。就好像不管有多少个零加起来也不会成为一个单位数一样,共同体的价值取决于组成的个体在精神和道德上的境界。出于这个原因,人们不能期待从共同体身上能产生什么效果,可以超过环境的暗示性的影响——那就是个体身上真正的、根本的改变,无论好坏。这样的改变只有在人与人的接触中产生。

(1)由于此文写于1956年春天,苏联曾对此令人反感的事态有过明显的反应。

(2)1957年1月补充。

同类推荐
  • 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本书分为思路成就出路、做最好的自己、心态左右一切、学会为人处世、突破常规束缚、善于思考与发现、创新其实并不难、新思路打造成功、让你的思维作锻炼、人无自信不成功、给自己好的改变、逆境之中显英雄、做个受欢迎的人、好口才带来好人生14个部分,从心态、观念、环境、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口才交际等方面,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并针对思维定势这一难题进行突破,旨在帮助人们寻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开启人生的成功之门。
  • 八面玲珑的处世绝学

    八面玲珑的处世绝学

    本书提取了众多著名成功学大师的成功理论精髓。与一般的成功学教程不同,它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而是全方位探讨创造成功,助您成功是本书惟一的目标。在介绍方法与技巧时,又引述了各领域的名人事例,作为典型加以分析。
  •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你也许对“心理健康”这个词感到生疏。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谈论和使用“身体健康”这个词语,而很少说“心理健康”;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生理上存在着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心理上同样也存在着健康问题。比如说,在日常生活里,许多人都体验过在学习、工作、婚姻、家庭、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许许多多的心理学问题,这些问题如若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人们的心理矛盾、情绪紧张、忧愁苦闷等等。如果人们对这些来自身体内部与外部的刺激,适应能力很差,那么,这些刺激便会成为恶性刺激,损害身心健康,并可导致心理上的失常,甚至会引起心理疾病。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健康”的意义,只着眼于生理上的、身体上的健康,而忽略了心理上的健康。
  • 20几岁要懂点心理学

    20几岁要懂点心理学

    这本《20几岁要懂点心理学》共分十八章,全书内容丰富全面,技巧实用,可读性强,以理论联系实际,以事例为佐证,贴近现实生活,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应用,教你学会应对各种心理学困境,洞悉人性;掌握快速透视对方内心、迅速赢得他人喜欢、获取对方信任和赞同、让他人心甘情愿帮忙的心理技巧。同时,书中介绍了最有用的经典心理学定律,让你打破思维定式,走出竞争困境,学会利用心理力量赢得幸福与成功;色彩心理学将带你走进色彩的世界,认识色彩与心理学的神秘联系,透过色彩斑斓的表象认识周围的世界并看透背后的真实。
  • 反套路: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

    反套路: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

    这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及决策的有趣之作!很多时候,大脑可能会成为我们的敌人。它会导致你陷入察觉不到的偏见、混乱和误区,容易被他人影响——也就是被“套路”,从而犯错。很多时候,大脑会偷懒,不假思索地做出错误的决定。你的记忆很容易就会被改变,一张照片就会让你想起很多根本不存在的事情。在说话的过程中,比喻会以你想象不到的速度改变你对事物的看法。遇到限时抢购的时候,明明自己并没有需求,却觉得不买就对不起自己。手持一杯热饮,比一杯冷饮更容易产生亲和力;喝了一杯甜饮的人比喝白水的人更愿意原谅别人;算数学题时,拿着重物,更容易给出更高的估值。心理学家、跨界科学家大卫·迪萨沃为你揭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思维套路,用科学的方法帮你彻底掌控自己的人生!
热门推荐
  • 锦绣深宫

    锦绣深宫

    【已完结】新书《深宫有朵黑莲花》欢迎大家来多多灌溉~现代吃货穿越深宫,底层挣扎小透明一枚,好在宫里的伙食不错,凑合凑合也能过。谁料想,那帮女人戏真多,没事儿就喜欢瞎蹦哒,那就不客气了,不争宠难道蒸馒头?!入宫第一年,她不受宠!备受欺负!入宫第N年,她宠冠六宫!却成了众人的眼中钉!不想当皇后的宠妃不是好厨子!既然皇帝总要有大老婆,那为什么不能是她!谁说帝王最无情,她偏要成为帝王的心尖宠!斗贱人、俘君心、生包子,夏如卿从此踏上深宫奋斗的不归路!【读者群:362627942,我在这里等你~】
  • 怼人就变强

    怼人就变强

    洪荒之内,三十三层天之外,北冥大帝在与人争抢异宝的时候,被盟友偷袭,于是意外陨落。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带着异宝一起转生了,而且还觉醒了特殊能力,没错特殊能力就是怼天,怼地,怼人,怼妖...见人就怼,见鬼也怼,天下无物不可怼,连自己也怼......
  • 高度集中的精力

    高度集中的精力

    不要认为自己在本职岗位上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物质的质地松散与坚硬取决于每一个分子、原子;国家、民族、企业的兴衰则取决于每一个人!狼群之所以可怕,就是因为它们一旦锁定目标,即不受任何干扰,每一个成员均一往无前地专注于这个目标。
  • 异界传说之刀说风雨

    异界传说之刀说风雨

    一界一传说,一刀一归途!一段故事一程风雨!归途风景不差!
  •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是改变一生的幸福课,帮助女人正确经营情感、职场、婚姻及人际关系,理性爱情,性情婚姻,快乐生活,微笑职场,告诉女性收获幸福的黄金法则,小的故事,却有大的智慧,揭示了女人的生活心理学。本书是一本让女人找到幸福之路的散文集。想做一个幸福的女人的女人进来看看吧,一定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 第四动物管理局

    第四动物管理局

    穿越到《动物管理局》世界,还进入了一个原著没有出现过的动管局——明德市第四动管局分局。别人穿越都是青龙朱雀,而他却是一只……癞蛤蟆? 黑化的十二生肖,命运坎坷的五毒。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联? 一桩桩奇案,一个个阴谋不断交织在一起,且看当代五毒之首的蟾蜍如何在这个妖怪世界立足。 一个不想吃天鹅肉的蟾蜍不是一个好的癞蛤蟆。 欢迎加入尬聊群:413898850
  •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半个瓜皮爬上来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半个瓜皮爬上来

    这套书阵容强大,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由100个当代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不愧为一个以“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系统工程。我相信它的出版对于激励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推动小小说创作的进步;对于促进小小说文体的推广和传播,引导小小说作家、作品走向市场;对于丰富广大文学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精神世界,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能力;对于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 家有贤妻:下堂庶女不从夫

    家有贤妻:下堂庶女不从夫

    为了母亲,她这个庶女嫁给传说中皇上的私生子。他绝对“忠心”绝对“仁义”,她绝对“贤惠”绝对“本分”新婚三日,新郎避而不见,她回门不过夜,原轿去原轿回。成亲不到一月,夫君说他所爱另有其人,她立刻亲自上门去提亲。这世上还有比她更贤惠的妻子吗?可偏偏有人意不平,冷笑挑起她的下巴:“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挑动你的情绪?”她掩面而泣:“夫君对我如何都可以,但万不能不要我!”大雨中,她接过他的休书,一夜失踪。-再相见,她于国宴之日长跪朝堂,低眉顺眼:“妾愿远嫁西凉国,保两国和平,世世代代!”五年后,她率百万铁骑,踏破他的家园,令他成为阶下之囚。她身后,站着面容与他相似的男孩,而她的身边所站立的,早已换做他人。
  • 恃宠生骄:王爷,劫个色

    恃宠生骄:王爷,劫个色

    前世她是孤儿一名!老天垂怜,她居然穿越重生了!但这原主却活的太过窝囊了吧?后妈掌控得滴水不漏,庶妹丫鬟骑在头上作威作福。哼哼,她可不是任人宰割的原主,敢惹她,她要教教你们什么时自作孽不可活!
  • 看不见我的你

    看不见我的你

    我从出生开始,便一直跟在她的身边,陪在家人的身边,却没有人注意到我,也没有听到我说话……